|
碧水清秋你好,我在想你的双相是否已经得到了确诊,关于躁和郁发作时的具体表现可否描述一下?
你用了一个很妙的形容词,按钮。
对妈妈的愤怒负面的情绪,就像按钮一样常常被碰到,一碰就有像洪水泛滥一样无法遏止的涌出。或者比喻为火山爆发也可以。你对这个情况很困惑,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子,更不明白为何只对妈妈如此?这就需要我们去看到情绪的背后是什么。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海浪是个孩子》,那篇文章来自曾经一位患有边缘人格的来访者单方与我结束了咨询关系之后我的感受。所有的问题的背后,是一个隐藏在深处的被抛弃的小孩。对一个孩子特别是婴幼儿来说,被母亲抛弃的体验,是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是比绝望还要恐怖的东西。
若是有确诊为双相,那么我猜想你的分离创伤发生可能在比较早的时期,婴幼儿的阶段。
“父母离异,被送到比较远的外婆家,后来他们都病死了,我被妈妈和刚结婚的继父接回来”,你经历了两次分离的体验,而年龄足够小的时候,这两次都是严重的分离创伤。还不能确定在更早的时候,比如说婴儿期的情况。
“那会我像个大人一样,很懂事”,这句话是很让人心疼的,需要经历什么样的事情才能让一个孩子像一个大人一样特别懂事,而完全失掉了孩子的天然的天性?只有在孩子体验到深深的恐惧,无法承受的恐惧感的时候。
在上一次我坐火车的时候,夜间有个二三岁的男孩哭闹不止,一直哭着要妈妈,要回家。哭得歇斯底里。本来这对于幼儿是很正常的,多数幼儿在离开家或是离开妈妈的环境会感到不安全,特别是夜间容易感到恐惧和焦虑而哭闹,需要大人更多耐心的抚慰。可是事实上我看到的绝大多数大人就像这个大人所做的一样(包括父母),那个大人可能也担心影响到别人休息,比较着急,因而在哄了没有用的情况下就发出威胁:再哭就把你扔下火车。然后男孩很快就安静了。
我印象很深的是,很多年前看央视心理访谈中其中一期节目,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因为妈妈怀疑她偷了别人五块钱,让她“把手剁下来”,然后那个女孩真的拿刀把自己的一根手指剁了下来,而且还不哭,妈妈看到的时候吓的哭了起来,但女孩反过来安慰妈妈“妈妈,我没事”。什么样的恐惧能够比剁下自己的一根手指更让人害怕更痛的?
对一个孩子来说,生命的无法承受之重是被妈妈所抛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些抛弃是有形的,比如说再也看不见妈妈了,对于另一些孩子来说,有些抛弃是无形的,比如说“妈妈不要我了”,“妈妈不爱我了”“妈妈看不到我”(心理和精神上没有被满足和看到)。这些都是心理上的“被抛弃”的恐惧。而孩子无法去表达,内心的恐惧。孩子只会马上反应,为了活下去,为了不被抛弃,变得乖巧听话顺从,变得“没有自我”,负面的感受被无意识地压抑了,否认了,于是“没有感受”。
因为表达感受是不安全的,意味着可能被否定,被讨厌,意味着会被抛弃。一个孩子竭尽全力去让自己活下来,而活下来的前提是,不被父母所抛弃,不论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的。
而事实上,体验到不被接受不被满足的孩子真实的感受是愤怒和怨恨的。可是防御机制会启动,否认和压抑这些真实的感受,不被个体所知觉到,这样可以更好地“活下来”,不必重复地体验那种被威胁被抛弃的恐惧感和痛苦。所以,做一个温顺的乖乖听话的小孩是安全的,是让父母喜欢的。这个“乖小孩”是我们的“假自体”,“真自体”也就是代表着真实感受的自我被隐藏了,埋在我们感受不到的某一处,可是它永远不会消失,静待着某一天爆发的时机。因为真的感受,总会要出来的。它代表着“真实自我的感受”。
这个“心理按钮”的后面连着那个伤口:曾被母亲抛弃的愤怒和怨恨的感受。那个受伤的孩子,依然在那里,时间过去了,可是伤口没有愈口。
伤口的愈口需要被自己看到,需要被自己所深深地理解,那个受伤的自己,需要被自己深深地拥抱过后,有些东西会发生变化。这个“拥抱”简单的两个字的背后有着对自己的温柔和耐心,对自己的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内在受伤的没有安全感的小孩渴望被母亲所拥抱,用愤怒和攻击对方,用一次次的推开对方,渴望去感受到对方坚定的怀抱来确认对方是否是安全的,这里面也带着报复的欲望和需求。
一般来说,选择心理咨询(即心理治疗)所建立起来的关系,自体与客体的关系的体验,个体体验到东西和在治疗过程中的分析,让个体产生的自我觉察和关系中的互动会加速个体自我疗愈的过程。
我在咨询中也发现,部分双相情感障碍的来访者,会有和边缘人格在关系中类似的体验和互动的方式。
愤怒和怨恨的那部分,是最初的被压抑的感受,背后是那个体验到被母亲抛弃的小孩。她需要在被看到和被深层的理解接纳当中渐渐地获得平息,渐渐愈合。
觉察自己的感受,可考虑借助咨询关系来更好地面对这一部分,这也是自我疗愈的过程。
越是靠近自己的感受,越是离内心的自我更近,越是有利于内在的自我整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