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6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抗Depression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6-1-18 08:3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森田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其良好疗效已为举世公认,森田疗法具有强烈的东方哲学思想,尤其和佛学思想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认为佛学思想是孕育、形成森田疗法的源泉,森田疗法是佛学思想在心理健康与治疗方面的具体运用。二者本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金刚经》的有关思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解释一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无住心、非心。与般若心经中“空即是色”义同。意即不论处于何境,此心皆能无所执着,而自然生起。心若有所执着,犹如生根不动,则无法有效掌握一切。故不论于何处,心都不可存有丝毫执着,才能随时任运自在,而如实体悟真理。我国禅宗六祖惠能未得法前,五祖弘忍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得传衣钵。(六祖坛经行由品)------明心见性。还有一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有一个解释:“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指: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清人沈德潜赞曰:“行所无事,一片化机。”(《唐诗别裁集》)“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陶潜有诗云“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忘我境界。

2.“烦恼即菩提”的思想:有很多解释。我没有找到非常好的。楼主可以自己找。我的理解:烦恼即无明,菩提即智慧。如何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觅得人生的大智慧?证的菩提呢?那就要经过戒生定、定生慧。也就是说为了摆脱烦恼,需要戒除心中的欲念,林则徐有一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定即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干扰。有一句话: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慧即证菩提。智慧出自沉静。只有充分的静心,才能脱离事物的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这就是人生的智慧。

---------------------------------------------------------------------------------------------
写的比较凌乱,都是我过去看过和摘录的,没有系统整理过。对于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带着病状去生活与佛教的关系,我没有考证过。所以领悟不深。楼主想必也不是为了研究佛教而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森田疗法和西方心理学相比较,还是有落差的。在实践中,我感到森田只是初步解决接受的问题,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要从根本上解决,还是要强化自我意识。这有一段话是我写的,贴过来:就是凡事有自己的主见,保持真我,坚持真诚、保持善良,知世故而不世故,不做亏心事,心中无尘心自安。是“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看天外云卷云舒”的淡定;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达观;是“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的了悟;是“水利万物而不争,不争为争”的智慧。。。,还有很多。先写着了。……我写的看对你有没有帮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16-1-18 08:31:07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对Depression的开释:抑郁症患者可以先修一下寂止(禅修),症状缓和后再修出离心(空的思想)和菩提心(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6-1-18 08:31:33 | 只看该作者
要思维轮回中的众生的痛苦,思维后,了解了众生的各种痛苦(包括肉体、精神上的痛苦),这样会鼓励我们修菩提心。如果仅考虑思维自己的痛苦,则容易得抑郁症。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放下自己的一切,最终成就佛果;而轮回中的众生,因为爱我执,只考虑自己的痛苦,最终到现在也还在轮回中受苦,尚未解脱,甚至得抑郁症。如果真正能放下自己,真正为其他众生着想的话,自己才能真正得到解脱。多为其他众生考虑,换位思考,在佛教上就是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修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6-1-18 08:31:53 | 只看该作者
痛苦的来源

就像治病需要观察病的来源,从而对症下药,治愈疾病一样,要消除痛苦,首先也要了解痛苦的来源。

除了物质以外,佛经里面提出了三种痛苦的来源:第一个是过度的欲望,此处所指的欲望有可能是对物质的欲望,也有可能是对名声、权力、地位等等的欲望。虽然普通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假如欲望超标,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压力,更多的不开心与更多的痛苦。

第二个痛苦的来源,是自私心。尽管普通人不可能没有丝毫的自私心,但假若对自私心无有管理、不加控制,它就会没有节制地无限膨胀,最后将导致更多的压力和痛苦。

第三个痛苦的来源,是执着。普通人都会有执着,但执着若是超过了界限,就不但不能带来幸福,而且会让我们更加痛苦。

只要有了这三个因缘,则即使拥有再高的地位、名声与财富都没有用,一定会饱受无限的痛苦和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6-1-18 08:32:17 | 只看该作者
推荐:
1.木碗总结的走出抑郁20招http://sunofus.org/bbs/thread-18698-1-1.html
2.我的森田日记(波波)http://sunofus.org/bbs/thread-83279-1-1.html
3. 轻松告别抑郁症--森田养生法(中村敬、施旺红主编)学习笔记http://sunofus.org/bbs/thread-66464-1-1.html
4.改变世界从改变思维开始http://sunofus.org/bbs/thread-2130149-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6-1-18 08:32:48 | 只看该作者
我对走出Depression的一些个人意见: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配合心理治疗,还有身体锻炼。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因人而异,需要你自己去慢慢摸索,找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办法。我觉得读一些心理学书籍很重要,可以帮助你改善认知。另外听音乐、看书、旅游等都是很好的调节心理的方式。办法很多!我发了一本书在百度云上,可以下载,希望对你有帮助。地址:http://pan.baidu.com/s/1jH3h27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6-1-18 08:33:23 | 只看该作者
我说一下我的治疗过程:当年我住院的时候,已经被Depression折磨的疲惫不堪,身体也很差。经过三个月的系统治疗,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坚持在医院的湖边跑步、散步,我出院的时候,身体素质要比以前好很多,体重增加到80多公斤。接下来,是漫长的心理治疗过程,每个星期周末都要去医院做心理咨询,持续了5年,我和医生成了好朋友。在这期间,我常出去旅游,也看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克服了恐惧、紧张、焦虑、失眠、郁闷、烦躁、自卑感。。。这些Depression的症状。因为,了解它,所以一有症状,我就会选择接受它,和它和平共处,也就是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带着病症去生活。这样,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恢复,人也变得自信、开朗起来。药也逐渐的戒断了。这种稳定的状态一直保持到现在。值得感谢的人很多,但最应感谢的是自己。很多日日夜夜,在痛苦的思考中煎熬,让自己的思维方式一次次升华。现在,我的内心是最平静的时期,外界的影响在我内心中掀不起任何波澜。我可以总结几条:1.保持积极的心态,去了解Depression,然后找解决问题的办法。2.接受自我,也就是克服自卑了、完美主义了等等症状,培养自我意识,树立起对生活的自信。3.不把烦恼留给明天,一个晚上就够了。4.养成阅读的习惯。如果治疗了多年,病还不好,多半是因为没有读书的习惯。无论是心理学、哲学、小说、散文、漫画、故事。。。,读书是对心灵的最好滋养。还有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写了。太多了!就写到这了。我写的这些,希望你作为比对和参考,毕竟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自己,别人是无法代替的。不要拘泥在一个框里,走一条自己的路出来,然后和大家一起讨论。你的状态很不错,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有一句话,大家共勉,叫:永不言弃!加油!这里有一些书,是燕七提供的你可以下载,有问题可以问资料共享版的版主燕七。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2113791-1-1.html  http://sunofus.org/bbs/thread-2113795-1-1.html  http://sunofus.org/bbs/thread-2109782-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6-1-18 08:33:54 | 只看该作者
正如你所说:在阳光里,你的经历并不是最糟的,任何不幸前,都可以加个“更”------这是史铁生《病隙碎笔》里的一句话。你能有这样的心境,我觉得非常高兴!你不是一味的去抱怨生活的不公平,而是主动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一种非常理性而且明智的做法,赞一个。那么对于生活中经历的苦难,应该怎么去释怀。有人说:苦难人生的一笔财富。有人说:苦难是生活中最好的老师。------------------------------------------------------------------------------------------。
你身上现在有的一个问题,还是无法从过去的阴影里摆脱出来,这就给自己无形中背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在现实中,它会影响你的情绪、你的正常思维和判断。尽快从这个包袱里面解脱出来,有一段话:“别和自己过不去,因为你要过下去。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过去的,你无法再改变,那就坦然地接受这个事实,然后把它放到一边,去做你该做的事。“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佛家讲究放下,自在。放下了,人就轻松了。如果放不下,那就痛苦。这是一个选择题,就是你愿不愿用正确的思维做一个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如果,你能做好了这个题目,那么同时你也学会了爱自己、接受自己。你就会从一个死胡同里走出来,眼前的视野会更宽广。要知道,宽恕一种美德,善忘是一种人生至境。你可以看一下相关的文章。先写到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6-1-18 08:34:24 | 只看该作者
《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
诸法空相
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
汉传佛教通行版为玄奘译。这部经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殊胜。
心(梵hrdaya ),指 思想 就是大脑。思想是一系列的信息,输入人的大脑后,经历一个包括采集、整理、汇总、分析、判断等细节得出一个成型结论的复杂过程,形成的一种可以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意识,人的一切喜 怒 哀 乐 都是来自自己的感受 。本经系将内容庞大之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语,即是出自本经。般若,智慧也。波罗蜜,到彼岸也。多,定也。经,径也。言此经乃定心之径路也。此经实相为体。观照为宗。度苦为用。大乘为教相。此五者。经中所说之旨也。单法者。即般若波罗蜜多也。实相者。即诸法空相也。观照者。即照见五蕴皆空妄也。度苦者。即度一切业报苦厄也。大乘者。即菩萨所行甚深般若也。
六祖慧能对清净心的概述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16-1-18 08:34:55 | 只看该作者
在《金刚经》末尾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字偈,它的含义是什么呢?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的译者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金刚经》有几个版本,但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流行。《金刚经》后由禅宗所倡导,是禅宗著名的经典。后来,由于该经长短适宜,5000多字的经文易于持诵,更重要的是持诵该经功德显著,唐以后诸朝代都有名僧大德推崇此经。证得这种境界(感受)后,才不会把虚幻的大千世界认作是真实的。因为外在的一切都是心的变现,都是不实的;同时,境又决定了心,佛教说“心本无生因境有,”这是绝对的真理。大家是否回忆看看:我们的思想是不是都是现在或去过所看到、所听到或所触及到的外在而留下来的记忆?如果没有外面的境界,我们会有这些记忆、思想、或念头吗?肯定没有。但我们一般人通常做不到这一点,包括一些修行人,因为心里虽然知道外在的不实,但还会把幻当作真。比如你今天出门跌了一跤,把脚跌破了,很痛啊!你说这是假的吗?今天你做生意亏了本,破了财,你说这是假的吗?你不可能把这些经历看成假的吧,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如果把世界上的一切或你过去的思想行为都看成是虚假的,那佛教还怎么会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都是虚假的,那还要什么善恶呢?必竟你所作的善恶之业还在,你所作的善恶业是要结果的。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肯定会说:前头你说是假的,后头你又说是真的,不是矛盾吗?非也。因为佛教所说的“世界如幻”是指:不要执着于过去的恩恩怨怨,过去了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要你把它放下;不要再执着(常想着)它,这才是佛教对世界真实的看法,也是《金刚经》四句偈真正的含义。但是,你说我知道了,可还是做不到、放不下呀。如果白天领导扣了我奖金,晚上回到家里,我在心中还是会愤愤不平的……所以说,历代有许多高僧大德都劝人持诵《金刚经》(或精修禅定),持诵《金刚经》到了最高境界就是“正受”,有了正受,你才能“达世如幻”,你才能放下啊!从今以后,你就不会再执着于过去的恩恩怨怨,也不会耽心未来会怎么样?因为你只活在当下,把一切都放下了,你想:这岂不是人生最幸福、最快乐的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16-1-18 08:36:20 | 只看该作者
希望你能以2016年为新的起点,开始一段新的生活!认知上的问题不是一天能解决的,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你可能不聪明,也可能不懂交际,这些都不重要,但一定要大气。
另外,养成听音乐的习惯。尼采说:“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雨果说:“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
朗费罗说:“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
贝多芬说:“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音乐,是有灵性的,是有个性的。它可以调动你的情绪,调节你的心情。一支优美深情的歌曲或乐曲,常常会扣人心扉,打动心弦,震撼心灵。
还有常来看我的帖子,对你是有好处的。http://sunofus.org/bbs/thread-2130317-1-1.htmlhttp://sunofus.org/bbs/thread-2130590-1-1.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16-1-18 08:37:15 | 只看该作者
换个角度看问题,你所说的都不是问题。培养出一种大气,要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心境。凡事从大处着手,不要太关注细节。Depression情绪,就像一只癞皮狗,你越在乎它,它叫得越凶。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每天做一件自己不想做的事。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后,遇到事情就不会选择逃避,而是去面对。有时面对不一定比逃避更难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6-1-18 08:38:33 | 只看该作者
对生活要求简单点,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有书读。 。。这也是一种生活!你就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必要拼死拼活去实现所谓的崇高的人生价值!契克夫说:为了不断地感到幸福,那就需要:
第一、善于满足现状;
第二、很高兴地感到:事情原本可能更糟呢。要做到这两并不难,比如说: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善于原谅自己,为了得到一份好心情,阿Q一点又何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6-1-18 08:39:13 | 只看该作者
人其实就分为两种:自卑的和自信的。自信是人格的核心之气,拥有这种气质的人才更经的起生活的风吹雨打,才能得到别人的喜爱。给自己一点时间做一个自信的人,如果问你凭什么自信,因为你是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16-1-18 08:40:05 | 只看该作者
走自己的路,观自己的景。很多人的条件,可能比你还差,仍然完强生存、自強不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1 21: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