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03|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走过抑郁的日子>一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5-2-7 13:1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阳光工程心理互助论坛倾情出品的这本书,可以说它的诞生并不容易,我有幸被邀成为这本书所有故事唯一的指定点评心理咨询师, 因此得以参与合作完成此书。
         在这里希望从我个人的角度介绍一下这本书,以便对这本书有兴趣的朋友作为一个参考了解。
         对我来说,这是一本关于心灵和成长的书,它集结了一个个有关于心灵成长故事,后面也附录了相关抑郁症的知识。书中共收集了16个故事,每个故事由当事人亲自执笔,书写他们的心路历程,成长经历,康复经历,个人感悟。重要的是,这本书虽然叫做《走过抑郁的日子》,但所有的故事当事人并非都是抑郁症患者。这本书也并非由书名而容易令人联想到的是全部讲有关于抑郁症或是只关于抑郁症患者的。
         书中执笔的当事人,基本上是阳光工程心理互助论坛中的早期成员,有部分人已经是论坛中的元老,长期在论坛和网络上为需要的人倾力付出,自助且助人。从职业上来说他们中有公务员,有外企职员,有家庭主妇,有单位小职员,有下岗者,也有的跟随内心所愿成长为资深心理咨询师。如果说非要从诊断的角度上来看,讲故事的当事人,除了曾患有抑郁症者,也有曾患有神经症者,以及曾患有人格障碍者,以及患双向情感障碍者等等。
         但若认为此书只适合患有心理疾病或是精神疾病的人来阅读参考,在我眼中这样的观点却过于狭隘了。正是因为走过了一条艰辛无比的成长之路,因为直面地死亡和心理疾病乃至精神疾病的深深困扰,他们提供了一个角度,让我们通过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视野,去看到一个或能引起我们内心某部分共鸣的世界。因为心灵有着共同的渴望和指向,那就是自我的成长,那就是自由与爱。 相信这也是你之所以读到这篇文字的原因。
         我们中每一个人,可以否定自己的内心困扰烦恼,但只要是稍微有勇气去面对内心的自我,便可以看到那个并不完美的自己,自我内在的小孩。 看到我们内在的纠结渴望,某些时刻被莫名的抑郁情绪的包围,在阳光与笑脸之下,那个脆弱孤独渴求被爱的自己。
        或许不被诊断和不曾被贴上标签,标签内外,有何差别?就像感冒是用来提醒我们,身体累了,需要休息和被好好地照顾,需要排素。心灵病了,也是用来提醒我们,需要关注和照顾内心,是否自己真正地聆听过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心理疾病并不可怕,有时它反而令一个人走长觉醒与成长之路。
        一件糟糕的事情的背后是上帝给予的富涵深意的礼物,如果你不曾深深地去凝视于它并用心领会,或许无法窥视那礼物赋予个体此生最珍贵的真相。

        曾经有人成功地揭开过这份上天赠予的厚礼,比如天生残疾后来成为一代心理学大师《超越自卑》的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比如从小就患有心律不齐出生于贫民区的存在主义大师罗洛`梅;再比如终身患有神经症但创立了“森田疗法”的森田正马,这个理念至今被认为是主治神经症的最佳治疗方式;还有深具有人本主义精神的天才催眠大师艾瑞克森曾患有小儿麻痹症,还患有色盲,终生遭受病痛折磨;被罗洛.梅说本身人际关系有障碍但却是一位极出色的治疗师的沙利文,著有《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以上都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由于看到人间生老病死,内心触生悲苦而产生求寻解脱之道,并最终证悟成佛的悉达多王子其实何尝不是一位探索心灵解脱之道的先行者,有何异于当代的心理学家?种种学说,归根结底,无不都是通向——解脱心灵困苦,指向自我成长,最终获得心灵自由的途径。

         简而言之,这本书是讲有关于心灵成长的故事。
        
        本书义卖所得善款,均用于阳光心理互助论坛的运转之用。传递阳光,从心开始。
        感恩书中作者的分享,感恩阳光心理互助论坛所有的人多年的坚持,更感谢阳光论坛给予我的这个机会,借着这个机会,让我可以和大家一起探索自我成长之路,探索通往爱与自由之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15-2-7 17:40: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5-2-7 20:13: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怎么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5-2-8 09:22: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默默老师的支持及鼓励!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5-2-8 23:31: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这篇文字。然而,几天前的我,坐立不安,满脑子抑郁复发的想法,焦虑,迷茫,似乎在另外一个世界,脑袋又像是停止运转,请问老师及各位战友,这样的状态下,怎么走出阴郁的状态?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5-2-10 15:39:22 | 只看该作者
starlamb 发表于 15-2-8 09:22
谢谢默默老师的支持及鼓励!

感谢小羊,我们一起成长!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5-2-10 15:40:10 | 只看该作者
砚谷墨清 发表于 15-2-9 09:36
默默老师是一位阳光战友推荐给我认识,然后我又介绍了她来为这本书写点评。各种因缘巧合,玉成此书。

如果没有墨清,也就没有默默在这本书中的出现。感恩!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5-2-10 15:40:50 | 只看该作者
砚谷墨清 发表于 15-2-9 09:36
默默老师是一位阳光战友推荐给我认识,然后我又介绍了她来为这本书写点评。各种因缘巧合,玉成此书。

如果没有墨清,也就没有默默在这本书中的出现。感恩!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5-2-10 15:45:39 | 只看该作者
兰草 发表于 15-2-8 23:31
很喜欢这篇文字。然而,几天前的我,坐立不安,满脑子抑郁复发的想法,焦虑,迷茫,似乎在另外一个世界,脑 ...

兰草,你好,“坐立不安,满脑子抑郁复发的想法,焦虑,迷茫,似乎在另外一个世界,脑袋又像是停止运转”——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吗?
如果我没有猜错,你内心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不可以这样。如此,会陷入更加的焦虑和恐慌中。
再问自己“可以这样吗?”
如果尝试从意识层面对自己说“我可以这样,没有关系。现在,我在做什么?” 对自己重复这句话,然后用心体验,你会感觉到什么?
有时候,如果你愿意可以借着上面的那句话,帮助自己“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利用那句话作为一个支点,帮助接纳此时此地的自己,然后提醒自己做眼下要做的事,不论是正在走路,还是工作,还是吃饭,还是阅读,不断地帮助自己回归当下。
即便是做不到,也没有关系,和这样的自己呆在一起,可以吗?
当你愿意的时候,内在的能量即已经在进行转化。
一点一滴的“允许”,促成未来那个高度接纳的自己。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15-2-10 16:24:3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这本书,我最近再阅读时产生一种感受就是,它不仅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有帮助,对所有内心有成长意愿的人有帮助,阅读它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是有帮助的。
对于即将成为父母的人来说,有更好地与孩子一同成长的启示,对于其他人来说,可以通过别人的故事,以及里面的心理学知识,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处理自己的困扰和负面情绪。没有人会没有负面情绪。而它提供了一个角度,帮助我们从心灵的层面,心理学的层面来看待自己,更好地帮助在某些负面情绪中的自己。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5-2-10 17:05: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整天昏沉沉的,很少做事。按您的指导,我心里就只有这一个想法,这样就可以吗?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15-2-26 18:14:22 | 只看该作者
兰草 发表于 15-2-10 17:05
谢谢。整天昏沉沉的,很少做事。按您的指导,我心里就只有这一个想法,这样就可以吗?

我想,最好的指导,并非来自外在,而是你自己的发现,你是否有发现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的方式?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5-2-26 18:19:08 | 只看该作者
兰草 发表于 15-2-10 17:05
谢谢。整天昏沉沉的,很少做事。按您的指导,我心里就只有这一个想法,这样就可以吗?

也想对你说,一个建议并不能替代真正的心理治疗。对于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更需要的是关系匹配的心理治疗,而并非来自某一个人的指导。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5-2-26 18:19:25 | 只看该作者
兰草 发表于 15-2-10 17:05
谢谢。整天昏沉沉的,很少做事。按您的指导,我心里就只有这一个想法,这样就可以吗?

也想对你说,一个建议并不能替代真正的心理治疗。对于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更需要的是关系匹配的心理治疗,而并非来自某一个人的指导。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15-2-26 18:21:03 | 只看该作者
兰草 发表于 15-2-10 17:05
谢谢。整天昏沉沉的,很少做事。按您的指导,我心里就只有这一个想法,这样就可以吗?

也想对你说,一个建议并不能替代真正的心理治疗。对于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更需要的是关系匹配的心理治疗,而并非来自某一个人的指导。
回复 支持 0 反对 2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15 04: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