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34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区分轻度抑郁症、抑郁神经症和内源性抑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5-1-19 10:0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轻度郁郁症的临床相:不论轻重如何,抑郁的必要特征是心情低落,没有心情低落便根本不能称为抑郁。作为精神病理状态,抑郁的程度必须达到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害。否则,心情低落便不能诊断为抑郁症。当然,持续时间的久暂也是抑郁症诊断的一个必要条件。通常,至少持续两周以上才够诊断标准。”
“(2)抑郁神经症的特点
严格地说,抑郁本身不是神经症性的,因为它并不包含心理冲突。把轻度抑郁症与神经症性抑郁等同视之是不正确的。抑郁神经症应该理解为,心情低落伴随着尖锐而持久的心理冲突,甚至可以说,沮丧和无能为力感正是长期心理冲突的结果
在症状上,不存在内源性抑郁的任何特征性症状(如,精神运动迟滞、体重下降、早醒、罪恶感等),既往没有类似发作和完全缓解的病史,也没有躁狂史。心情低落的背景上有持续存在的心理冲突。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性症状,例如,既自卑又怨天尤人;既承认自己追求的目标或标准太高,又不屑于脚踏实地地做日常工作;自怜、疑病诉苦、责怪别人等。而且,这些症状不是由于器质性病变、酒精和药物等物质滥用造成的。
在人格上,病前大多有人格缺陷,表现为缺乏自信和自尊,对人过分依赖和自我强求,容易心情不良,是所谓的抑郁人格者。
抑郁神经症大多呈慢性病程,病程至少持续两年,多年不愈。”
((摘自《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15-1-20 15:12:58 | 只看该作者
“(3)区分内源性抑郁和抑郁神经症的意义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上,对于内源性抑郁,要告诉病人,他患了真正的病,这跟肺炎没有什么两样,应该用药物治疗。鼓励他放松,不要用自责来折磨自己,因为他对自己的病没有责任也无法负责。他无法自己使自己的病痊愈。
对于抑郁神经症,我们会逐渐委婉地说明,神经症是某种生活风格的产物,是一定行为模式的结果,它跟以前的生活态度直接相关。他必须发挥主动性促使自己走向健康,上帝只能帮助自助者,等等。”
(摘自《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5-1-20 15:32:41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标签:“异常和正常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心理连续体。这意味着,即使你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也会有类似异常心理的体验,如遭受挫折时,你可能感到抑郁、焦虑,甚至绝望;在极端疲惫时,你可能出现幻觉,等等。你很可能会把这些体验记在心里,并且不与人交流,所以你所经历的也没有得到正确的解释。当你看到书中有关症状描述时,你可能会惊恐于这些症状与你的情况如此吻合,从而怀疑自己患了什么心理障碍。这实际上是给自己贴了标签,对心理健康有着极为消极的影响。”(引言部分摘自王建平 张宁《变态心理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5-1-23 05:22:00 | 只看该作者
抑郁神经症病名早取消咧~ccmd-3里面又出现神经衰弱病名但早已木有抑郁神经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5-1-23 12:44:36 | 只看该作者
小丁 发表于 15-1-23 05:22
抑郁神经症病名早取消咧~ccmd-3里面又出现神经衰弱病名但早已木有抑郁神经症~

那是不是说,我们的抑郁并不完全是我们生活风格的产物,也不一定是行为模式的结果。和以前的生活态度并不直接相关。除了自助,我们这样的人必须依靠药物呢?
而且反而是因为我们得病,所以才会出现不正常的思维模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5-1-23 13:34: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熟悉的文字,曾经背诵过,抑郁神经症,究竟有无这症状?心理咨询究竟害了多少人,但也跟一般人不想去医院看医生的观念有关,不管什么抑郁,解决办法只有看精神科医生 ,越早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5-1-27 15:26:06 | 只看该作者
小丁 发表于 15-1-23 05:22
抑郁神经症病名早取消咧~ccmd-3里面又出现神经衰弱病名但早已木有抑郁神经症~

我个人也觉得官方的说法好混乱,理由如下:
“轻度抑郁症”“抑郁神经症”“内源性抑郁症”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里的说法,而在西南大学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教材《变态心理学》(王建平 张宁著)里根本没有这三种说法。
在《变态心理学》(该书分类诊断体系以DSM-Ⅳ系统为标准,同时参考了ICD-10和CCMD-3系统。DSM-Ⅳ指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ICD-10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CCMD-3指《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里,没有“轻度抑郁症”“抑郁神经症”“内源性抑郁症”这三种说法。该书将神经症性障碍作为一章、心境障碍作为一章,如此阐述。将抑郁症作为心境障碍的一个类型进行讲述。
而根据《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里的说法,抑郁神经症似乎又属于神经症。

所以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标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5-1-27 15:37:25 | 只看该作者
rubychen_5133 发表于 15-1-23 12:44
那是不是说,我们的抑郁并不完全是我们生活风格的产物,也不一定是行为模式的结果。和以前的生活态度并不 ...

个人觉得因人而异,不是说所有的抑郁症的病因都是一个模式或一种,我在《变态心理学》(王建平 张宁编著)里心境障碍那一章截的图如下,可作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5-1-27 15:3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逍遥de猫 于 15-1-27 15:39 编辑
rubychen_5133 发表于 15-1-23 12:44
那是不是说,我们的抑郁并不完全是我们生活风格的产物,也不一定是行为模式的结果。和以前的生活态度并不 ...

个人觉得因人而异,不是说所有的抑郁症的病因都是一个模式或一种情况,我在《变态心理学》(王建平 张宁编著)里心境障碍那一章里面截的图如下,可作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15-1-27 15:44:48 | 只看该作者
在一个精神病院院长那里了解到他们医院一般按照CCMD-3作为诊断标准。但院长说最好用ICD-10,因为国际通用。另一位精神科医生也说原则上以CCMD-3为诊断标准。可是教材却主要以DSM-Ⅳ系统讲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15-1-27 15:45:17 | 只看该作者
逍遥de猫 发表于 15-1-27 15:44
在一个精神病院院长那里了解到他们医院一般按照CCMD-3作为诊断标准。但院长说最好用ICD-10,因为国际通用。 ...

还是那句,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标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5-1-27 15:53:15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搞不明白,抑郁症或躁郁症到底是算心境障碍,还是算情感障碍,还是算精神疾病。
好混乱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5-1-27 16:49:00 | 只看该作者
冰漠 发表于 15-1-23 13:34
熟悉的文字,曾经背诵过,抑郁神经症,究竟有无这症状?心理咨询究竟害了多少人,但也跟一般人不想去医院看 ...

我比较主张综合运用药物和心理咨询,摘了一段《变态心理学》(王建平 张宁编著)的话,觉得阐述得不错:
“抑郁发作具有很高的复发率。超过50%的服用抗抑郁药物的病人如果停止服药,在4个月内就会复发。因此,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进行维持性治疗,从而防止疾病的复发。
大量研究表明,接受认知治疗组的复发率比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组降低了50%。认知治疗防止复发的效果与持续服药两年以上的效果相同。人际关系疗法对于减少那些已经康复的门诊抑郁病人的复发危险具有显著作用。但是,对于那些有较高复发危险的病人,以及那些对抑郁药物有反应的严重抑郁病人,需要进行持久的药物治疗。
总之,短时心理社会治疗和持续的药物治疗也许对预防复发的效果并不十分确定。如果进一步的研究能够证实心理社会治疗是一个可靠的手段,患者就能够避免长期的药物治疗以及产生的各种副作用。但是,当单一的心理社会策略无效时,持续服用足够剂量的药物就是必要的。”
“药物疗法的效用比心理社会疗法更快,而心理社会疗法可以提高病人的长期社会功能(尤其是运用人际关系疗法的个案),并防止病人复发(尤其是认知疗法)。因此相互结合的疗法可以利用快速的药物反应和心理社会疗法对复发的防止作用,从而使得停止服药成为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5-1-27 17:04:45 | 只看该作者
rubychen_5133 发表于 15-1-27 15:53
一直搞不明白,抑郁症或躁郁症到底是算心境障碍,还是算情感障碍,还是算精神疾病。
好混乱呀。。。。

确实很混乱,这是《变态心理学》(王建平 张宁 编著)里的原话:“除了‘心理变态’和’心理障碍‘,我们在一些书籍中还会经常看到诸如’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神经症‘和’精神病‘等一系列概念。它们经常被混用,要完全将它们区分开来是很困难的”。
但该书将抑郁症、躁郁症归到心境障碍里,并将心境障碍阐述为精神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15-2-10 15:25: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逍遥de猫 于 15-2-10 15:27 编辑

      很多人谈抑郁好了,什么是好了呢?我想分享一段朋友圈里转发的一段话:“当代精神分析学家Nancy McWilliams说过:心理咨询的目标并不是制造一种廉价的甚至虚幻的开心,恰恰相反,它应当致力于让来访者有更高的内省力,更强的自主感,更符合现实的自尊,更清晰地认识并处理自身情绪的能力,面对困境时更强的自我力量以及自我协调性,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以及成熟依赖的能力。最终的目标,是进入一种她称之为“平和”的心境。而那也许是一个人毕生的追求。而以上所有这些,都是以现实作为基础。仿佛一个人光着脚走在大地,他脱掉脚上的鞋,不光能感受到大地的温暖,也可能会饱尝砂石的粗粝。如果一件事是让人痛的,那么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就应该感受到痛,而不是痒,不是无感觉,不是嘻哈大笑。心理咨询只是疗愈的一种选择。我常常说,做出这种选择必须慎重,因为这个过程并不愉快,需要承担风险,也需要付出代价。而在我看来,人生中一切符合现实的选择莫不如是。如果某种疗愈的方式只提供简便而热烈的狂欢,那么,最好小心为上。从这个意义上说,Nancy的结论具有更强的普适性:一味强调开心的,往往不再是真正的健康。”
    “心理咨询的目标并不是制造一种廉价的甚至虚幻的开心”——一部分来访者对心理咨询认识的误区是:“通过咨询我就不用烦恼、不用痛苦,永远轻松快乐下去了。”

    “致力于让来访者有更高的内省力”——很多时候,来访者会认为咨询师通过交谈甚至只是看(很多朋友在知道我是心理咨询师后会说:“你猜我现在在想什么”等诸如此类)就会知道来访者问题的答案,于是完全将探索问题的任务交给咨询师,在谈到很多问题的时候便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知道。”
      然而咨询的过程是陪伴来访者慢慢提高自身的内省力(我们通常说的觉察),清晰自己。国内知名的心理咨询师武志红也说到过:“我越来越深信,觉察就是一切。一旦觉察到我们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立即就会获得解脱。当然,接下来,我们还要把这种解脱在生命中活出来。不过,一旦觉察到了问题的真相,这种‘如何做’的问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假若觉察不到问题的真相,急着去寻找‘如何做’的办法,就常常是事倍功半,甚至是歧路。”

    “更强的自主感”——咨询中常出现的情况是“老师,你告诉我怎么办吧?”Ta不知道怎么办,或是内在有太多的声音“你该这样”、“你该那样”而无从选择。
设想如果咨询师每次都告诉来访者该怎么办,那“更强的自主感”从何而来?“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咨询是“授人渔”而不是“授人鱼”,当然这是一个比喻,“授”可能不是很恰当,但“鱼”和“渔”能比较形象地说明我想谈的这一点。既然是“授人渔”,那么“更清晰地认识并处理自身情绪的能力,面对困境时更强的自我力量以及自我协调性,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以及成熟依赖的能力”就完全有可能实现。

   “以现实作为基础。仿佛一个人光着脚走在大地,他脱掉脚上的鞋,不光能感受到大地的温暖,也可能会饱尝砂石的粗粝。如果一件事是让人痛的,那么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就应该感受到痛,而不是痒,不是无感觉,不是嘻哈大笑。”——这和我谈的第一点相呼应,心理咨询不是让你永远轻松快乐,而是更真实地和自己相联结。举例来讲,我们可能被教育地坚强勇敢,所以当我们遇到挫折会压抑伤痛、强忍泪水,甚至自己都把自己给“骗”了,在意识层面感受不到任何的悲伤,但身体却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反应。或是我们被规范地文明有素质,所以当一有所谓阴暗的想法出现,就拼命压抑、极力排斥,结果出现其他一些心理或身体的不适情况。还有很多学生为了努力学习甚至会忽略自己身体的感觉,比如饿了、困了,仍置身体于不管不顾,最后可能自己对吃饭睡觉都失去了判断,出现饮食或睡眠的紊乱。
     每一种感觉、每一个想法、每一类情绪都值得被尊重,它是一个信号,告诉你,你身上或心里发生了什么。

  “做出这种选择必须慎重,因为这个过程并不愉快,需要承担风险,也需要付出代价。而在我看来,人生中一切符合现实的选择莫不如是。”——所以说选择心理咨询也需要做好承受不愉快的准备,有的来访者会说“有时咨询完,我更加难过了,是不是没效果?”就像上文提到的“如果某种疗愈的方式只提供简便而热烈的狂欢,那么,最好小心为上”,“一味强调开心的,往往不再是真正的健康”。而在《新世界:灵性的觉醒》里也曾提到,只有经历苦难,人才能真正地成长,“受苦会驱使你往内心深处走去”,所以心理咨询并不是一味强调正能量,这个过程很可能会经历痛苦,然而在咨询师陪伴的“有意识的受苦之中,转化就已然存在了”,痛苦就能开花结果,孕育出力量、智慧和爱。也正是咨询师自己经历过痛苦、也接受自己受苦,他才能允许来访者受苦,也接受来访者受苦。而不是提供一个虚拟的不切实际的空间,让来访者暂时逃避现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3 23: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