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07-2-26 14:00:0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定义对临床诊断、用药、治疗应当具有重要意义,医生可据此并运用巳掌握的经验正确诊治,患者可了解自己恶劣心境的程度,配合医生进行有效的控制或治愈。
困难的是病理性插入式思维与正常思维没有可供区别的界线,从医生角度多以病人对抑郁时间和症状的陈述来诊断,以药物来验证。患者没有辩别这两种思维差别的能力,只能说出在病理性插入式思维控制下的心境,多数为“感到难受、痛苦”,不能具体到事物,如果能具体到事物,一般为自罪事件,也说不出口。戏剧性的变化产生在医治使心境正常后数月或数年,患者常常自问,“这种难受痛苦怎么没有了”。正如病理思维悄然出现一样,患者不能说出该思维是在什么时间消失的,只有在此时,患者才能区分这两种思维,最深刻的印象一般在该期间出现,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会忘掉恶劣心境。
以恶劣心境的特殊性,应当像焦虑症、强迫症一样单列,既与抑郁症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其独特的症状反映及药物适应。称呼上不相矛盾,如抑郁焦虑症、抑郁症恶劣心境。
那么,构成抑郁症恶劣心境的要素又是什么呢?也就是该病理性插入式思维的内容是什么?常见的是这些词句所构成:沮丧、自卑、自责、自罪、悲哀、无助、绝望、不幸、完美主义等等,实际上,凡是能使心境在两年以上持续低落难受的事由,并裁化为词,比如说:长期不愿吃饭怕长胖〔节食症〕,花钱就心痛得要命〔对未来的担忧〕等等,全都可以组合,成为恶劣心境构架,再经时间的孵化,最后成为抑郁症恶劣心境障碍。
该病产生时间据统计以青春期、成年早期居多,迁延日久可在二、三十年后发作。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各种压力或事关自己的突发事件会使发作期提前。该病起源于成年早期的,在当时身、心俱未成熟情况下,会将病态思维视为正常,或天生的性格个性。成人后会按此病态人格性格工作生活,感觉社会或事事总是与自己格格不入。
关于抑郁症恶劣心境的病理学,与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脑神经细胞生物化学和脑神经细胞生理研究进展,大概确定在脑神经细胞内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的游离进出细胞膜有关,与5-HT、NE共同作用于脑神经元细胞,分别造成抑郁〔躯体病症〕、焦虑、和恶劣心境,引发抑郁障碍。
患病期间,患者还会将叠加负性联想和负性思索的结果进行无限放大,并将放大的结果认定是迟早将会发生和来到,如果处于那种境地,是非常无助和可怕的。那一天迟早会到来,不如早点结束。
将上述诸论运用到现实中,就会明白每年数万名跳搂、服毒自杀身亡者实质上都患有重度抑郁症恶劣心境疾病,症状最轻者只是想多吃点蛋糕果酱才能缓解难受心境〔如暴食症〕,也许难受时间还不到十分钟。这些现象能解释第八条“该思维插入频率的快慢,决定着患者心境状态的轻重程度”,如果制一个正负峰谷表例,重度抑郁症恶劣心境患者的心境显示已没有峰谷及正负差别,在负性心境峰顶只能是一条接近平线的小波浪线,快频率使得这件烦心事还没完,另一件难受的事又涌上心头。
恶劣心境从轻度到重度是一个连续谱,其分类间隙并不清晰,诊治难度即在此。一般心理表现为:轻度患者面对药物是想用又怕,对疾病是能熬则熬,拖一天算一天。中度患者是四处求医,抓救命稻草,只要能医病,不管用什么药。重度患者认为一切方法都无用,完了,快点结束吧,迟走不如早走,免得活受罪,这就是抑郁症的百分之十五现像。但重度患者采取自杀行动还需要三个条件促成 ,1、焦虑症〔失眠〕发作,2、虚荣心和责任心丧失,3、寄以希望最重要的一件事巳完成或无任何希望完成。
了解清楚恶劣心境的全部情况后,治疗上不会太难,也许很简单,只要控制住这个病理性插入式思维的出现,就是控制住了恶劣心境,没有了恶劣心境,什么悲伤欲绝、自由落体、农药大餐的现象将大大减少。
怎样才能控制住病理性插入式思维:恶劣心境的程度--病情不管多么凶险,后果多么严重,它仍是在抑郁症里生长发育长大的,治疗上仍以抗抑郁药为主,或以抗抑郁药为载体,施以心境稳定剂,以联合用药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方案以当地医生诊治为准。
现阶段药物是治疗恶劣心境的首选。药物可以控制或治愈抑郁症恶劣心境,但药物不能改变患者长期形成的病态性格。患者会在巳经正常的思维下也就是正常的心境下,能自行扭转和恢复人格与性格,时间可能滞后于药物见效时间的几倍。
轻度患者可选择心理医生或抗抑郁药治疗,单用抗抑郁药对抑郁症躯体病症控制或治愈时,心境会随之好转,如果躯体病症巳被控制或治愈,心境仍然恶劣的,应加服心境稳定剂。中度及以上心理治疗无效,但是在联合用药控制住病情以后,患者虽不再用病态思维看待事物,仍会在一段时间内以习惯的病态人格处理事物关系。此时辅以心理医治,犹如双管齐下,将使整体病况迅速好转,心理治疗在病态人格矫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联合药物治疗期一般为6个月,心境稳定剂可减量,其它药物视相应病症变化决定药量,比如,抗抑郁药决定早醒,抗焦虑药决定着入睡困难或其它。心境稳定剂一般要求几年以上维持期,年龄在40-50以上患者要考虑终身用药维持。
对少年用药应谨慎,在身体思维未发育成熟之前,恶劣心境是否就巳固化?如果以后的环境和个人处境皆良好,心境也能向好转化。比如一个少年患有轻度恶劣心境,如果进行药物治疗,需要对药物本身的毒付作用风险、抗抑郁药致躁自杀风险、长期性用药风险、耐药性、经济支付能力,作综合考虑,因为一旦用药见效后,中途撤药会招至抑郁障碍的疯狂报复,多几次用药、再撤药,也会进入难治性抑郁症行列。
难治性抑郁症由两部份患者组成,1、未足量足时间治疗、反复停药,2、初治时及以后未考虑伴有恶劣心境,未给予心境稳定剂。
心境恢复正常可以从认知上表现出来,恶劣心境时的自罪事件,心境恢复后会认为是正常的、普通的、应该的。恶劣心境时的自责事件或完美主义,心境恢复后自己会认为可笑。举一例:一女青年恶劣心境病史约十年,病中常思虑死后会有什么人参加葬礼,悼词该怎么写,其中某年在小学校当班长,某年又当了年级大队长,如果悼词上写有这些,就死而无憾,但死后的情况自己不知,恐不能遂己愿,遂将悼词写下备用。经医治心境正常后,出示当时手书悼词并叙述当时情景,自己禁不住哈哈大笑,连叫荒唐。类似想法常见于完美主义者。
更多的病理性思维和想法会消失的无影无踪,以至于时间一长,要求巳康复的患者重现当年的痛苦思维,回想那些伤心的往事,会感到很难办到。重大的事件仍会在正常的头脑里驻留,却不太容易引起痛苦和难受了。
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的使用也有讲究,任何一种抗抑郁药并不适合所有的抑郁障碍患者。对病症有效的抗抑郁药,患者也可能不能耐受其毒副作用,初期治疗常会进行换药。
药物一旦有效进入治疗期,如无特殊的原因,不能停药,停药后再服该药,一部份人会感到药效不再有,多数人会感到药效变低。
药物在治病的同时也能致病,常见有心血管病、致胖,真所谓“兴一利必生一敝”,故应将其权衡,比较孰大孰小,总体来讲,绝大多数患者无不良反映,大龄患者可换药和饮食上加以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