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美惠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幸福典藏

[复制链接]
1681#
 楼主| 发表于 14-4-9 12:15:40 | 只看该作者
【营养晚餐】◎ 人生须体会的八个智慧 ①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了善,就不易生恶。②尽多少本份,就有多大本事。③屋宽不如心宽。④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灾难中站起来。⑤真正的爱心是照顾好自己这颗心。⑥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⑦不怕事多,就怕多事。⑧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生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2#
 楼主| 发表于 14-4-9 15:38:58 | 只看该作者
1、人要实在才会自在。你欺骗别人,就会觉得世界也在欺骗你。2、忽悠就像荡秋千,荡得越高,心里越晃荡,而且来来去去,最终会回复到底端。3、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你把别人放在心上,别人才会把你放在心上。4、用心计,只能让人相信你一阵子;用心,则可以让人相信你一辈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3#
 楼主| 发表于 14-4-9 15:47:39 | 只看该作者
力量来自于信念。唯有父母内心强大、自由,才可能给孩子真爱。在孩子遭遇挫折时不是责骂训斥,而是接纳和鼓励:“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会和你一起,我们永远爱你!”在孩子做出自己选择,走一条与我们不同的路时,给予尊重和支持:“生命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场竞赛,最重要的是做你自己!”

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阳光心态,从早起学习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4#
 楼主| 发表于 14-4-9 15:48:32 | 只看该作者
[孟母学堂]今日分享:
“没有文化真可怕!”可“文化”到底是什么呀?它可以用四句话来表达: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5#
 楼主| 发表于 14-4-9 15:49:35 | 只看该作者
[孟母学堂]今日分享:
13355119907
母亲应学会的品质是“虚、弱、柔”。
“虚“是母亲看到孩子的缺点不露声色,能够赋予孩子内心的成长动力,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
“弱”是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示弱才能实现对孩子的托举。
“柔”是上善若水,柔和的母亲,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才高,对孩子叫喊的母亲,会失去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
《孟母学堂》教您培训成功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6#
 楼主| 发表于 14-4-20 06:59:28 | 只看该作者
今曰分享:如果你是雄鹰,没有人鼓掌,你也要飞翔; 如果你是小草,没有人心疼,你也要成长; 如果你是深山里的花儿,没人欣赏,你也要芬芳。快乐是自己给的,幸福是自己经营的,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我们生活在复杂忙碌的世界里。做事不需要人人都理解,只要尽心尽力;做人不需要人人都喜欢,只要坦坦荡荡。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人是活给自己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7#
 楼主| 发表于 14-4-20 11:21:20 | 只看该作者
【心宽一寸,病退一丈】人一宽容,气就不会郁滞;气不郁滞,血就通畅,所以,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宽恕是一味良药,你在宽恕别人的同时,也就敝开了自己的心灵,此时,愤怒、怨恨、怀疑和恐惧就会悄悄溜走,你的内心没有了郁滞,气血也就通畅了。 ——佛医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8#
 楼主| 发表于 14-4-20 11:41:13 | 只看该作者
三件事 三句话 三不要

【导读】特别推荐一个非常好的词,这就是“舍得”。记住,是“舍”在先,“得”在后。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舍才有“得”,或者说是“舍”了一定会“得”。

  学会三件事
  1、学会关门
  即学会关紧昨天和明天这两扇门,过好每一个今天,每一个今天过好,就是一辈子过好。
  2、学会计算
  即学会计算自己的幸福和计算自己做对的事情。计算幸福会使自己越计算越幸福,计算做对的事情会使自己越计算对自己越有信心。
  3、学会放弃
  特别推荐一个非常好的词,这就是“舍得”。记住,是“舍”在先,“得”在后。世界上的事情总是有“舍才有“得”,或者说是“舍”了一定会“得”,而“一点都不肯舍”或“样样都想得到”必将事与愿违或一事无成。

  学说三句话
  1、“算了!”
  即指对于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受这个事实。
  2、“不要紧!”
  即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哪怕是天大的事情,也要对自己说:“不要紧”!记住,积极乐观的态度是解决任何问题和战胜任何困难的第一步。
  3.“会过去的!”
  不管雨下得多么大,连续下了多少天也不停,你都要对天会放晴充满信心,因为天不会总是阴的。自然界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学会“三乐”
  “三乐”即: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进一步说就是在自己好的时候要多助人为乐,在自己过得一般的时候要知足常乐,而当自己处于逆境中时则要学会自得其乐。
  学会三“不要”
  1、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再重的担子压不垮他,再大的困难也吓不倒他,但是他受不起委屈,冤枉。其实,委屈、冤枉,就是别人犯错误,你没犯错误;而受不起委屈和冤枉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懂了这个道理,再遇到这种情况,对付它的最好办法就是一笑了之,不把它当一回事。
  2、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
  当自己受到冤枉或不公正待遇后,也冤枉别人或不公正地对待别人。事实上当你伤害别人时,自己会再次受到伤害。
  3、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何谓好人?我们认为,如果交给他(她)做10件事,他(她)能做对7~8件,就是好人。显然,这句话潜藏著另外一层含意就是好人也会做错事,
  好人也会犯错误。所以,好人做错了事,一点都不要紧,犯了再大的错误也不要紧,只要认真地找出原因,认真地吸取教训,改了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9#
 楼主| 发表于 14-4-20 11:42:06 | 只看该作者
在心底预备一个“垃圾桶”
7

【导读】如果不把污染心灵的废物一块一块清除,势必会造成心灵垃圾成堆,而原来纯净无污染的内心世界,亦将变成满池污水,让你变得更贪婪、更腐朽、更不可救药。

    南宋时期的一个僧人曾作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心如明镜,纤毫毕现,洞若观火,那身无疑就是“菩提”了。但前提是“时时勤拂拭”,否则,尘埃厚厚,似茧封裹,心定不会澄碧,眼定不会明亮了。
    一个人,在尘世间走得太久了,心灵无可避免地会沾染上尘埃,使原来洁净的心灵受到污染和蒙蔽。心理学家曾指出:人是最会制造垃圾污染自己的动物之一。的确,清洁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们制造的成堆的垃圾,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而人们内心诸如烦恼、欲望、忧愁、痛苦等无形的垃圾却不那么容易清理了。因为,这些真正的垃圾常被人们忽视,或者,出于种种的担心与阻碍不愿去扫。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担心扫完之后,必须面对一个未知的开始,而你又不确定哪些是你想要的。万一现在丢掉的,将来想要时却又捡不回来,怎么办的确,清扫心灵不像日常生活中扫地那样简单,它充满着心灵的挣扎与痛苦。不过,你可以告诉自己:每天扫一点,每一次的清扫,并不表示这就是最后一次。而且,没有人规定你一次必须扫完。但你至少要经常清扫,及时丢弃或扫掉拖累你心灵的东西。每个人都有清扫心灵的任务,对于这一点,古代的圣者先贤看得很清楚。
    圣者认为,“无欲谓之圣,寡欲谓之贤,多欲谓之凡,得欲谓之狂”。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心灵的纯净和一尘不染,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就在于他心中的杂念太多,而他自己还蒙昧不知。所以,圣人了悟生死,看透名利,继而清除心中的杂质,让自己纯净的心灵重新显现。我们都有清理打扫房间的体会吧,每当整理完自己最爱的书籍、资料、照片、唱片、影碟、画册、衣物后,你会发现:房间原来这么大,这么清亮明朗。自己的家更可爱了!
    其实,心灵的房间也是如此。如果不把污染心灵的废物一块一块清除,势必会造成心灵垃圾成堆,而原来纯净无污染的内心世界,亦将变成满池污水,让你变得更贪婪、更腐朽、更不可救药。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如果我们的一颗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我们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我们能“时时勤拂拭”,勤于清扫自己的“心灵”,勤于掸净自己的灵魂,我们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0#
 楼主| 发表于 14-4-20 11:42:52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最怕听的10句话

【导读】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们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

  一些儿童心理专家最近在调查中发现,孩子最感恐惧的是家长会对他们说出如下的话:
  1、"傻瓜、没用的东西。"
  2、"你简直是个废物。"
  3、"你可真行,竟能做出这种事情。"
  4、"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5、"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6、"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7、"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
  8、"你若考了一百分,我就给你买……"
  9、"你做这种事,真让我伤心透了。"
  10、"你又做了错事,简直是坏透了。"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们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轻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是非常可怕的。"傻、呆、笨、坏",在孩子的心中是最严厉的判决,无情地将他们变成了一个家庭或学校的"另类",在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世界也会变得一片灰暗。
  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列入"笨孩子"之列,但他母亲一直在鼓励他,说他会成功,终于,爱迪生成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我们许多家长缺少发现,缺少培养的方法[/COLOR][/SIZE],而使"天才"与自己的孩子擦肩而过。我想,应该禁说的不止是这十句话,还有很多。而仅仅教条的禁说了这十句话而依然说着伤害和打击孩子自信心、荣誉感的另外100句,依然于事无补。自打有了孩子起,每位父母都应该开始"学做父母",我们仅从上一辈那里学来的那一套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是不够的,而且,问题不单单是不够,而可能是错误。
  我们该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1#
 楼主| 发表于 14-4-20 11:44:27 | 只看该作者
赏识雨露:人生定律


【导读】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这 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运当然也遵循这个定律。认同因果定律的不仅是佛教,还有基督教和印度教等等。

赏识雨露:人生定律
  一天,你开车赶着去会见重要客户,路上看到一对年老夫妇的汽车爆胎了。你因为赶时间不想管,但又觉得必须,于是你停下车帮他们换轮胎。你把轮胎换好了,老人家想付你一笔钱表示感谢,你婉拒了老人家并且祝他们好运然后你继续上路。
  当你赶到约会地点,却发现客户比你来得还晚,而且客户很爽快地就和你签了协议。
  你会不会觉得很走运呢?但这不是运气,而是定律。
  一、因果定律: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这 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运当然也遵循这个定律。认同因果定律的不仅是佛教,还有基督教和印度教等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大科学家牛顿等人,也认为 这是宇宙最根本定律。人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是“因”,都会产生相应的“果”。如果“因”是好的,那么“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坏的,那么“果”也 是坏的。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会不断“种因”,种“善因”还是“恶因”由人自己决定。所以欲修造命运者,必须先注意和明了自己的每一个想法(起心动念)会 引发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由这些语言和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二、吸引定律:
  人的心念(思想)总是与和其一致的现实相互吸引。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人生道路充满陷阱,出门怕摔倒,坐车怕交通事故,交朋友怕上当,那这个人所处的现实 就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现实,稍有不慎,就真的会惹祸。又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这个世界的人很多人都是讲义气的血性之人,那这个人就总会碰到跟他肝胆相照的朋 友。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人都是选择性地看世界,人只看得见和留意自己相信的事物,对于自己不相信的事物就不会留意,甚至视而不见。所以人所处的现实是 人的心念吸引而来的,人也被与自己心念一致的现实吸引过去。这种相互吸引无时无刻不在以一种人难以察觉的,下意识的方式进行着。一个人的心念是消极的或者 丑恶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消极的或者丑恶的;一个人的心念是积极的善良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积极的或者善良的。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 专注于有利自己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这个人就会把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 也会把这个人吸引过去。所以控制心念(思想),是命运修造的基本思路。
  三、深信定律:
  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会发生,则不管这件事是善是恶、是好是坏,这件事就一定能会发生在这个人身上。比如一个人深信积极的事物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积极 的事物就一定会发生。又如果一个人深信自己命不久矣,那这个人很快就会死去。所以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是命运修造的原则。由此看来,有好的信念是一种福报,想给自己种福,必须建立好的信念。
  四、放松定律:
  人只有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态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将带来不良结果。什么心态是最佳心态呢?答案是越清明无念越好!把目标瞄准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际关系和理想生活等等东西上,然后放松心态、精进努力,做你该做的,不要老惦记着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到来,则这些东西的到来有时候能快到令你吃惊;相反,如果你对结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举个例子:大热天晚上停电,你躺在床上大汗淋漓,睡不着觉备受煎熬,老在想着这该死的电什么时候才 来,电总是在你着急的时候偏偏不来,但当你最后受够了,人清静安定自然凉快了,快沉沉睡去的时候,电就来了,倏忽间你的房里灯火通明,电风扇转起来了。这 不是巧合不是迷信,这是定律,这是放松定律。《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要了凡先生念准提咒要达到无念无想的地步,就是这个道理。值得注意的还有:所谓的无念 并不是心里一个念头也没有,而是有念头但不驻留,“无所住而生其心”。
  五、当下定律:
  人不能控制过去,也不能控制将来,人能控制的只是此时此刻的心念、语言和行为。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只有当下此刻是真实的。所以修造命运的专注点、着手处只能是“当下”,舍此别无他途。根据吸引定律,如果人总是悼念过去,就会被内疚和 后悔牢牢套在想改变的旧现实中无法解脱;如果人总是担心将来,人的担心就会把人不想发生的情况吸引进现实中来。正确的心态应该是不管命运好也罢坏也罢,只管积极专注于调整好做好目下当前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则命运会在不知不觉中向好处发展。
  六、 80/20定律:
  人在达成目标前80%的时间和努力,只能获得20%的成果,80%的成果在后20%的时间和努力获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标的时候,由 于久久不能见到明显的成果于是失去信心而放弃。须知命运修造是长久的事,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预期前80%的努力会有很大收获,只要不放弃,最后20%的努力就会有长足及本质的进步(量变才能到达质变,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少数的,因为能坚持的人总是少数的)。
  七、应得定律:
  人得到应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云谷禅师对了凡先生所说的拥千金者值千金,应饿死者必饿死,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命运修造者,必须要提高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提高则人应得的不管质和量都会提高。
  八、间接定律:
  要提高自我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必须通过提高他人价值间接实现。例如:你要提高自己的自尊,必须通过首先提高别人的自尊间接实现。你要有所成 就,必先通过成就别人间接达成。又例如:有些公司创立的目的只是赤裸裸地追求最大利润,这些公司往往昙花一现,一两年内就消失;而那些致力于为客户为社会 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质产品的公司往往长盛不衰,越做越大。这就是间接定律在起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间接定律中提高自我价值和提高他人价值往往是同时发生的, 即当你在提高别人价值的时候,你的自我价值马上就提高。
  九、布施定律:
  布施就是“给出去”的意思。这个定律是说,你布施出去的任何东西,终将成倍地回报到你身上。例如:你布施金钱或物质,你将会成倍地获得金钱或物质回报;你 布施欢喜心,让他人衷心愉悦,你将会成倍地得到他人回报给你的欢喜;你布施安定,让他人心安,你将会成倍地得到安乐。相反,如果你施加于别人的是不安、憎 恨、怒气、忧愁,你将成倍地得到这些报应。
  十、不图报原则:
  这是布施定律的补充。这个原则是说:你布施的时候永远不要企望获得回报,你越不望回报,你的回报越大。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例如类似的情况不知你有没有碰到过:一天你开车赶着去会见重要客户,路上看到一对年老夫妇的汽车爆胎了。你因为赶时间不想管,但又觉得必须管,于是你停下车帮他们换轮胎。你把轮胎换好了,老人家想付你一笔钱表示感谢,你婉拒了老人家并且祝他们好运然后你继续上路。当你赶到约会地点,却发现客户比你来得还晚,而且客户很爽快地就和你签了协议。你会不会觉得很走运呢?但这不是运气,而是定律。所以请记住:施比受更有福,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无需从受者处获得回报。给大象(施)称重量,大家说如果再给大象加一条丝巾(回报),大象的重量会增加多少呢?
  十一、爱自己原则:
  一切利他的思想、语言和行为的开端,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并真心喜爱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爱别人,才能爱世界,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欢喜、安定和无畏,才可能 有广阔的胸襟。你如果不喜欢不满意自己,那么你是无法真正喜欢别人的。这点非常重要。有些人把爱自己等同于自私自利,这是误解。如果仔细体会,就会发现你 如果对自己不喜欢、不满意,就会很容易生出嫉妒心和怨恨心。自己也是众生中的一员,爱众生的同时为何把自己排除在外?所以请先好好认识自己,先跟自己做好 朋友,再谈爱其他众生。
  十二、宽恕原则:
  如果把消极思想比作一棵树,那么其树根就是“嗔心”,把这个树根砍掉,则这棵树就活不长。要砍掉这个树根,必须懂得如何宽恕。第一个需要宽恕和原谅的对象 是父母,不管你的父母对你做过或正在做什么不好的事,都必须完全、彻底地原谅他们;第二个需要宽恕的对象,是所有以任何方式伤害过或正在伤害你的人,记住 你无需与他们勾肩搭背嘻皮笑脸,你无需与他们成为好朋友,你只要简单地、完全地宽恕他们,就可以砍掉消极之树的树根;第三个需要宽恕的对象,是你自己!不 管你过去做过什么不好的事,请先真诚地忏悔并保证不再犯,然后——请宽恕自己。内疚这一沉重的精神枷锁不会让你有所作为,相反会阻碍你成为面貌焕然一新的 人。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十三、负责原则:
  人必须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当人对自己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时,人就会向前看,看自己能做什么;人如果依赖心重,就会往后看,盯着过去发生的、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长吁短叹。事实上,对你负责的也只能是你自己。请时刻提醒自己:“我对自己的一切言行、境遇和生活负完全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2#
 楼主| 发表于 14-4-20 11:45:07 | 只看该作者
人的一生,有三件事情不能等


【导读】梦想不能等,因为人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历练和想法,试想一个问题:如果你20岁时的梦想,在60岁的时候才得以实现,那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第一是“贫穷”
  贫穷不能等,因为一但时间久了,你将习惯贫穷,到时不但无法突破自我,甚至会抹杀了自己的梦想,而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
  第二是“梦想”
  梦想不能等,因为人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历练和想法,试想一个问题:如果你20岁时的梦想,在60岁的时候才得以实现,那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譬如说你20岁时的梦想是希望能买到一辆法拉利的跑车,然后到德国的无限速公路狂飙。你一直努力工作,好不容易到60岁了,总算买得起跑车了,但要实现年轻时的梦想,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
  第三是“家人”
  家人不能等,或许我们还年轻,未来有很多的时间可以让我们摸索、打拼,但是家人吗?他们还有时间等我们成功吗???还有时间等我们赚到钱,让他们过好日子,让他们以我们为荣?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很多人的痛,也是很多人一辈子的遗憾。
  人的上半生:要不犹豫;人的下半生:要不后悔;
  活在当下,把握每次的机会,因为机会稍纵即逝,为自己的生命找到出路!赏识教育和大家一起分享雨露:
  急事,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
  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
  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的说;开心的事,看埸合说;
  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的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
  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有缘人,共勉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3#
 楼主| 发表于 14-4-20 12:26:46 | 只看该作者
人生积极心态:快乐

有爱就会有快乐
有恨就会有忧伤
包容就会有幸福
计较就会惹争端

埋怨只会吃苦果
指责只能尝悲伤
仇视他人阻通路
忌妒自砌障碍墙

看见人好心黯淡
思量已差心凄凉
贪婪思想背包袱
怪罪别人苦不堪

怀恨在心快乐之门紧关闭
不满于怀舒心之锁开启难
恶念存心埋下恶果之种子
报复恶行偏惹灾难之祸端

放下不满心舒展
卸下包袱胸怀宽
脸带微笑露真善
至善至美德闪光

善良人们多喜悦
善心善意交流欢
善念善行结乐果
仁善之君最安康

知恩之人快乐多
感恩之人幸福长
报恩之人多美满
道德之人福泽宽

真爱人们多欢颜
助人涌出快乐泉
奉献铺通成功路
仁义礼信诚者昌

永远有美好的梦想,希望之路向你铺展
生命有明确的目标,行动之舟为你导航
心中有感动的激情,成功之花为你开放
人生有积极的心态,快乐之神为你歌唱

付出你的真心、真情与真爱
修炼你的德信、德灵和德能
健全你的品质、品德和品格
培育你的健康、快乐和积极的心态
造就你的友善、康宁和幸福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4#
 楼主| 发表于 14-4-22 05:55:00 | 只看该作者
每日分享             爱需要付出,爱需要承担。公益无大小,贵在能有一颗帮助他人之心。当一个人有能力去为有需要的群体做一些事,去帮助他们的时候,你的内心世界会为之而改变,里面充满喜乐。如同物理学中所讲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样,你用一颗善心去帮助周围的世界,周围的世界也会以善来反馈给你。朋友们,祝福您们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5#
 楼主| 发表于 14-4-22 06:04:26 | 只看该作者
生活样貌繁多,总是面临诸多选择。有 时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必须坚持才能到达彼岸。每天醒来,面朝阳光,努力向上,相信日子会变得单纯而美好。现在的我,是很相信顺其自然的。生活总是在向前,明天总是会更好。以豁达开朗的心境,宁静平和的状态,舍弃虚无无望的追求期盼,多入有望真实的安暖。让阳光心情随行,让简单生活常伴,淡泊人生,享受宁静,感受生命的真实与厚重。在静默中感知,在幽谧中遐思,总有一些温暖会飞抵我们的心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8 13: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