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73|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自卑者一席谈( 李加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3-9-8 21:5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中,许多人实质上都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才能,只不过自我评价很低,总是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己瞧不起自己,在这种负性的暗示下,以至于在无形中错失了一次次原本可以成功的机会。非但如此,还可能因此而整天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觉生活在灰暗的天空下,甚至到了兴趣越来越狭隘,食欲越来越差,性欲越来越低,交往逐渐减少,走向孤僻与自闭、沮丧、失望甚至绝望的地步。
  这就是自卑者的整体画像。
  自卑是一种通过不合理的方式,尤其是过多地与他人进行不科学的比较而产生的自我否定、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有一本名为《自卑与超越》的论著,谈到了自卑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情感。他指出,人之初都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种深刻的自卑,这可以从每个婴儿柔弱和无能为力中找到根据。自卑感是儿童拼搏奋争的驱策力和起始点,它决定着儿童的生活方式、目标与风格。它作为驱动力,极力克服前进中的障碍,超越自卑,赢得自信与自尊,从而走向成功,实现自我。因此,他认为,自卑可以属于积极的情感。
可是,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自卑,不是成长过程中有动力作用和积极意义的自卑感,而是一种病态的自卑,相当于“自卑情结”的简称。(以下不再说明)
  自卑情结,是指一种根植于潜意识,也时常被认识到的过低的自我评价,它使当事人漠视自己的潜能,消蚀自己的意志,淡漠自己的情感,妨碍自己的认知,令自身的心理机能全面退缩乃至退化。伴随着这种认识机能的是“我不行”,“我真的不行”,“什么都不行”,“怎么也不行”“我就是不行”……这样一连串的意识与潜意识,它们经常在自卑者的脑海里盘旋不去,阻止着他向这个世界开放,降低了面对问题、参与学习的能力,令其精神一再退缩,以至于发展到最后产生了严重的心身病症。
  以下我们运用心理理论来检视自卑的种种侧面,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超越自卑的对策。


用精神分析法剖析自卑的形成机理

  自卑感强烈的人,往往是在学习、工作、生活等社会实践中,曾经有过极大的困难、逆境、挫折与失败,或本来就有着身体缺陷、疾病等造成心理挫折而难以化解,内部归因为自己的无能,进而产生自卑。可是,另一些也经历相似磨难的人,却依然保持了自信。例如:失聪不失志的贝多芬、集盲聋哑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海伦·凯勒等,不愧为挑战自卑的楷模。因此,也可以说自卑不完全取决于外因,更有内因,即个性的完善程度。一个谨小慎微、内向、孤独、偏见、完美主义的人,是特别容易导向自卑的。
性格是遗传因素、智能天赋、后天环境与教养的综合产物,前二种基本恒定,较少差异,而环境与教养却千变万化,在性格形成中占有重要性地位。各种性格特质的形成与小时候的种种经历,尤其是家庭、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
  在过分严厉而缺乏关爱、专制而缺乏民主的父母的监护下长大的孩子,自卑感比较重。这种父母的教育倾向(越严格越好;棍棒底下出孝子……)决定了对孩子的批评、挑剔、处罚多于肯定、鼓励和赞赏,结果就是孩子无法感受进步的欢欣,成功的喜悦,却只能在不断的反省自我中检查自己的“错误”、追求所谓的“完美”,无法看见自己的长处,滋生并培养喜欢自己、悦纳自我的情感体验。这种父母对孩子的过失不是理解、宽容与勉励,而是指责、谩骂甚至侮辱,造成孩子对犯错误有种神经质的恐惧,伤害了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
  自卑伴随抑郁。能力不足,作为少年儿童成长现象的一种必然,不是被允许让孩子们平和理性地接受,而是让其带着怨恨不得不很委屈地承认,是上述不良家庭教育的一个特征。这种教育下的孩子不仅恨父母,也恨自己。因为不能、也不敢公开表达对不民主的父母的不满,不敢抗议,所以只能通过压抑把这种敌意转化为焦虑、恐惧及不安全感。这样,不但形成了强烈的“我不行”的自卑感,而且还因为爱的匮乏而对自卑本身有着特殊的敏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方面自卑,另一方面对超越自卑的渴望过分强烈了,以致于时时刻刻为自卑而烦恼,为不能顺利地克服自卑而焦虑,进而在屡遭失败的挫折感之下产生抑郁。
  自卑、抑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最常见的最典型的自卑情结,经常可以从抑郁症患者中发现。


忽视纵向比较、特殊性是自卑者的思维

  自卑总是在对比中形成并加深的。
  有一个教师,很自卑,有社交障碍,一遇到同事就会手发抖。可是,当她面对自己的兄弟时,挺正常的。而要是与一些小孩子们一起玩,玩得也挺开心的。这是为什么?因为她总是想着要胜过同事,至少也不能在同事面前丢脸啊,同事对她来说就成了一种竞争性的存在,是必须加以比较的对象,如果自己有什么能力(当前就是社交上的应对自如、从容不迫)竟然比不过对方而且被披露出来,就很糟糕了。就是这样的比较,不肯承认自己有局限性的想法,令自己感到尴尬,觉得不适,心理失去平衡,无法面对同事,从而产生社交困难。而与兄弟的关系相对自由、放松,没有压力,无需进行比较,所以也就能自如地交往;至于那些小孩,更是不在话,因为他们还不懂事,不屑成为自己的比较对象,他们也不会发现自己有何拙劣表现,故尔玩得不亦乐乎。
深入探讨自卑者的比较模式,可以发现他们常常希望自己无所不能,希望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他们喜欢比总体水平,苛求自己,不允许在某些方面不如人。他们过分重视某些价值,而忽视了另一些重要价值。或者用平均主义的办法来分配价值。在他们认定的价值上,他们太执着了。如果在这个方面(如上述社交障碍的教师,很在意与人交往时的能力,怕出丑)不如人,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了。他们没有认真想过人各有所长(这个老师教学上年年先进),也各有所短(只不过社交上有些困难),因此根本不必自惭形秽或自轻自贱的。他们忽视了每个个体的差异性与特殊性。
  另外,在他们的比较方式中经常忽略的是时间因素。他们漠视自己的进步,一味地苛求于自己。他们很少或不屑于进行今天与昨天的纵向比较,难以为比较中获得的进步而欢欣鼓舞、自强不息,却固执于与别人的横向比较,顾影自怜、自暴自弃。在进行横向比较时,又习惯于与现实中最好的、楷模式的人物进行非理性的比较,从而更觉得自己的能力每况愈下,自叹勿如。这正是他们经常感到自我挫败的原因。
  你如果告诉他们可以另辟蹊径,开发自己的特殊才能而出奇制胜,他们会感到不可思议。他们很不情愿承认哪怕是必然的失败与自己无法超越的无能,不承认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缺乏理性也是难以超越自卑的原因之一。
               
自卑者的心理根源在于潜在的自负与自我中心

  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而它们的母亲是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者的心理活动,很多时候是这样的:我应该成为人人羡慕的人;我可不能在别人面前出丑;如果让别人知道我有所不能就会有失自尊;我不应该被人看不起;哪怕我知道自己实际上不能做某些事,也不能当着他人的面承认它;……所有这些思想意识的核心,就是唯我独尊,自我中心。
  自己把自己理想化了的种种观念构成了霍妮所说的“自负系统”。这种系统,会用各种“必须”来强化自己的形象:我必须受到人人尊重;我必须能避免任何错误;我必须对每一个人都有礼貌;我必须每天都做出成绩;我必须在什么方面都不落人之后;我必须……这些“必须”,象是暴君一样强制性地命令当事人不惜一切地追求某种虚假的目标,维护自负系统的完整性。而实际上,这种自负的目标一开始就是虚假的,也就注定了它的追求必然是失败的,于是就产生了神经症。
  当自负系统运转起来的时候,可以带来一时的热情高涨,意气用事。但在挫折之后,立即就变得沮丧灰心、颓废和不知所措。从自负走向自卑,易如反掌。这当中缺少的是弹性,灵活性。自负者对自负的虚假目标追求十分机械刻板,自然会影响到对挫折归因与认识的片面性,走向极端。这样,当挫折发生时,最容易产生对自我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善,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强化了自卑感,使自己变成了低人一等的“贱民”。不管是自负还是自卑,都是过分关注自我的必然结果。

自卑-自闭-无学习性-发展停滞-更自卑…是自卑者的恶性循环

  自卑不仅是个性发展的一个结果,它反过来还会对个性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自卑对个性的反作用,可以从自卑-自闭-无学习性-发展停滞-更自卑…这个循环方式一目了然。
  一个自卑的人,对别人与外界的兴趣会减低,对一般的刺激很少做出积极的反应;不但如此,他们还要极力回避刺激,不愿与人交往,不想研究问题,不愿承受压力,心理上消极退缩,个人倾向于自欺欺人地认为喜欢孤独,爱好沉思默想,苦思冥想,甚至于胡思乱想。这样的退行心理,使其与社会产生隔离,与新生事物缺乏联系,个人所面对的都是早已习以为常的自我的狭小天地,坐井观天,作茧自缚,视野狭隘,观念陈旧,失去了一个个锻炼自己才能的机会,把风险估计得很大,看不到任何进步的可能,感受不了任何成长的喜悦,也渐渐麻木于得过且过,让希望的火种泯灭,个性停滞不前。自卑者的开放性、学习与创造性都很差。
  “我不行”的预感,通过预言的“自胜效应”得到了验证。不良的自我暗示,令自卑者越来越觉得自己所认定的“我真没用”,通过恶性循环,被“证明”完全“符合事实”。这个负向的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效应,使自卑者更加丧失信心,更加觉得自己就是垫底的命。自卑者的最后归宿就是宿命论,悲观论。放弃努力就是一种逻辑的结果了。
  没有外因的介入,扼制上述的恶性循环,而让自卑者自己觉悟,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总有很好的理由来维护他的自卑论调,把“我不行、就是不行”当成是推卸责任的借口,并不自觉地从自卑中获取某种逃避义务、规避风险等精神利益。以自卑的无能为理由来为自己的懒惰进行辩护者也不在少数。                  

习得性失助是自卑者最生动的心理学描述

  习得性失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M·塞利格曼杜撰的术语,指这样一条普遍法则,即失助是由于处在无可逃避或回避的有害的、不愉快的情境中所产生的一种习得性状态。在比拟人类产生这种效应的实验演示中,对狗进行反复的不可躲避的电击,就会造成一种非常严重的病理性失助,这时,即使给它一条逃跑的通路,这只狗也不会逃跑。
  还有一个实验是关于跳蚤的。把一只跳蚤置于一个四壁及顶盖都透明的杯子中,一开始它总是不断地试图跳出这个杯子,几经碰壁,就渐渐地放弃了这样的努力。最后,就是打开这个盖子,它也不会再跳起来企图逃走了。跳蚤通过学习,习得了“跳也无用不如不跳”的生存法则。
  在自卑者的自卑心理作用下,产生了“我不行”的预期,于是就渐渐学会了不努力,(我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这样的状态时间一长,就变成了某种习惯。这种习惯就是“自卑者的习得性失助”。
  在学校里很多学生的天资其实挺好,可就是因为陷于这种习得性失助的状态里无以自拔,从而放弃了自身的切实努力的。遇上好老师,一经点拔,自信滋长,那扇通往成功的大门就豁然打开了,成绩可能就会蒸蒸日上,匪夷所思,令原来对其已形成偏见的某些人感到“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自卑者的习得性失助与M·塞利格曼所谓的失助,有着这样的不同:后者的起因“有害的、不愉快的情境”是“无可逃避的”,而且是客观的;而在自卑者的情况下,这种不愉快的情况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却又是预期的,命中注定的会来临的。
  高度自卑的抑郁患者,之所以很难矫治,原因就在于这种习得性失助的顽固性。               

突破自卑的几条黄金法则
  学习森田疗法包容问题,建立正性暗示阻断躯体化

  自卑者要承认自己有一些心理问题,允许自己带着一点问题来学习生活,不急不躁,在学习中提高自我。
对于比较严重的躯体化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乏力、食欲不振、失眠健忘、性欲低下等,也要首先考虑把它们包容进来,而不是为此感到焦虑与抵触。非但如此,还要尽可能地对自己进行正性的自我暗示,比如,我会好起来的;我相信自己会不断进步;这点问题应当不在话下;心理健康的目标一定能达到;超越自卑,增强自信……
  躯体化的症状,只要是属于神经症的,都不必太关注;因为你越是关注,它就越是顽固,越是严重。“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对症状不理不睬,它带来的精神困扰就随之减轻了。
而只有在不被症状所困扰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如何超越自卑情绪的纠缠。

  认清自己有局限性的事实,放弃完美主义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一个人都是能力有限的,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我们经常会有遗憾,不能如愿以偿。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好,比别人强。我们承认自己的无能,无知,无助。我们是一种不完美的存在。
  只有想象中的自己可以是完美的,而我们却生活在现实中。
  完美主义的自我要求之下,最容易产生自卑感了。我们不需要完美主义。
  人,总是会生病的,总是会死亡的。
  拚命地追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就会变得易激惹,心理承受力就会下降,而它又为自己的挫折感加重提供了一个不良的人生哲学基础。而挫折感经常是形成自卑感的催化剂。
所以我们要愉快地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

  重视独特性的价值,建立自己的个人风格

  我不必样样出色,但我可以有自己的特色。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以我的独特性在人群中找到自我的价值感,而决不试图什么都比别人好。
  我不嫉妒别人在他的领域里取得好成绩,也不为自己某些领域的落后而忧心忡忡。我坚持我的方向不后悔,我坚持我的价值不放弃。
  我的自尊心是由我自己来维护的,而不是靠他人的肯定、赞赏、恭维来维持的。我是我,我是唯一的,无人可以与我完全相同的,无可替代的;就为了这个,我也有十足的理由喜欢我自己,热爱生活。我相信自己通过持续的努力会建立自己的风格,找到自己社会中的位置。
  许多成功人士也不过是在自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而已。

  开放自我以提高学习性,增强自信以突破自卑者的恶性循环

  自卑者的恶性循环并非一个稳定系统,因为当事人是一个有生机体,有着主观能动性。
  有了主观能动性的人,就可以变自卑为自信,变封闭为开放,从而打破自卑者的恶性循环。
  打破恶性循环之后的因果链是这样的:自信(基本自我肯定的不怕挫折、甘冒风险、面对问题、积极干预的内在精神)——开放自我(有希望地)——介入现实(勇敢地)——接受刺激(坦然地)——解决问题(认真地)——增长才干(必然地)——收获成果(欣慰地)——增强自信(正反馈地)——更加开放——更多的学习性与更好的创造性——面对更多的问题——更高的才干……这正是与自卑者的恶性循环相反的“自信者的良性循环”。
  从主观能动性、自信着手,正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
  而一个人自卑与自信,是可选择的;正如一个悲观主义者与一个乐观主义,对同是半杯水的评价各不相同:一个说“唉,只剩半杯了”;另一个说“啊,还有半杯呢!”——自卑与自信也不过是不同的自我评价而已。你选择自卑便有理由自卑,你选择自信便有理由自信。而你一旦选择了,自卑者便拥有昏暗的恶性循环,而自信者则拥有光明的良性循环。孰优孰劣,何去何从还不一清二楚?

  了解习得性失助以克服惰性,强化意志努力以求机能自主

  习得性失助的自卑者,最大的困难在于改变自我时的巨大惰性。
  “我反正没用,所以我才懒得动呢。你让我试一试,我倒要问你,我万一又失败了呢?以前那么多的失败,我还不知道我自己有几斤几两啊?我是没救了。横竖都一样,我就这样过了”,自卑者这样想道。
  那只跳蚤一直不再跳,已经有些日子了,而那个杯盖打开与否,它早已不去关心更不想去注意了。
  所以,自卑者要反思,是不是形成自卑时的情境与现在已今非昔比?是不是可以再试一试?Try and try, try again.(试一试,再试一次!)
  成功与绝望往往只差一步!
  另外,也许我们开始时兴趣不大,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但随着事情的开始、深入、发展,说不定我们的兴趣会提高,会从尝试中汲取力量,产生新的兴趣增长点,动机被有效地激发起来呢。——这正是“机能自主”。
  奥尔波特引用了一个例子说明了机能自主这个概念:“……一个大学生刚开始学习一门课程时,很可能是因为这门课是必修的,或因为家庭需要,或由于时间宽绰而选取学,但也许在最后,他会完全被它所吸引,或者一辈子迷恋这门学科了。这里,原发性的动机也许丧失殆尽,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却变成了目的。”
  自卑者何不勉励自己带着冒险精神参与某种活动,哪怕是那些以前令自己感到害怕的、通常要回避的活动,然后穿过习得性失助,借道机能自主,持之以恒地努力以求渐渐形成并巩固自信,抵达成功?
自卑不可怕,可怕是沉湎于因自卑而造成的惰性,陷落于自卑者的恶性循环而不醒悟!不自救!
  英美人经常强调的一个重要词语就是尝试try。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勇于尝试,甘于冒险,善于开拓,生活的疆界才会越来越开阔,人生的视野与疆界才会越过常规,越过传统,走向创新,走向成就。
走!试一试去,再试一试去!
  Try and try. Try agai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3-9-15 22:59:38 | 只看该作者
胜自卑 你会更年轻

--------------------------------------------------------------------------------
06月26日 11:34


  

  人们常说,自卑是缺乏魅力的根源。其实,自卑也是衰老的催化剂。

  自卑,就是自己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具有某种缺陷或短处,而是不能悦意容纳自己,自惭形秽,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自己喜欢,进而演绎成别人看不起的位置,并由此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

  自卑的人心情低沉,郁郁寡欢,常因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而不愿与别人来往,只想与人疏远,缺少朋友,甚至自疚、自责、自罪;他们做事缺乏信心,没有自信,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因而感到疲功,心灰意懒。

  由于自卑的大脑皮层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麻木状态体内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相应得不到充分的调动,不能发挥各自的应有作用;同时分泌系统的功能也因此失去常态,有害的激素随之分泌增多;免疫系统失去灵性,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人的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出现各种病症,如头痛、乏力、焦虑,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性功能低下等等,这些表现都是衰老的征兆所在。

  可见,自卑的心理就是促使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常走下坡路,加速自身衰老的催化剂,因此,希望健康的人如果想要防止早衰,就应摒弃自卑心理,客观地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热爱自我,树立起生活的勇气。


来源:新华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3-9-18 20:25:19 | 只看该作者
我行你也行[转帖]

 
 张丽珊

  许多青少年朋友都很喜欢听我在电台主持的心理辅导节目,喜欢看报纸上的“丽珊青春信箱”,于是我成为青少年的知心朋友,也成了公众人物。青少年朋友问我最多的就是如何能够成功,问我在他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我愿意将自己的成长故事讲给大家,我相信听过我的故事,你们就会发现每个人都具有成功的潜能。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哥哥和姐姐比我大许多,他们没有时间跟我玩,在家里我很孤独。妈妈不允许我参加任何一项体育活动,在她的眼里每项活动都有危险,于是我又失去了与同龄小朋友接触的机会。我曾经有过几天的幼儿园“学历”,但因为在我眼里老师很厉害,有时会打小朋友的脑袋,我很害怕,于是退园回家,挂着钥匙独自在家,设计着各种角色和自己过家家。

  很少与人沟通使我上学后最担心的不是考试,而是当众回答问题。我的学生生涯中只有数得出来的几次上课回答问题,全是被动的,每次都是头脑一片空白,声音颤抖,不知自己在说什么。老师们出于人道主义,不再难为我,我真的成了集体中可有可无的人,几天不去学校都不会被人发现。

  我有过一次很长久的友情,为了这个友情我开始被老师关注。女友很聪明、漂亮、有能力。她从小学就是班长,而我则始终是普通一兵,因为家住得近,所以成为了朋友。初二的时候她和班里的一个男生开始了恋情。这本是她的事,但老师却从那个时候开始关注我,经常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女友感情发展的情况。当时的我胆子很小,是不敢违背老师的意志的,但我同时也知道不能出卖朋友的秘密。每次我都沉默,我的态度激发了老师提审我的热情,她对我越来越厉害,越来越肆无忌惮。她吓唬我不和老师配合的后果比班长的恋爱问题还严重。父亲开家长会之后跟我大发脾气,严禁我再与女友来往,说我与女友是“臭味相投”……总之说了许多他这个老实人绝不会想出来的话。我生平第一次大声说话了:“她是她,我是我,她犯了错可老师不敢说她,为什么总跟我过不去……”父亲说,老师说班长在班里很有号召力,有些事就得靠她来“以夷制夷”,所以不能动她。“这是欺负老实人,我从今天不再做老实人了……”我吼了出来,但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才对,所以生活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升入高中以后我还是默默无闻,与人接触少,就一个人徜徉于书的海洋之中,我结识了三毛、席慕容、荣格、弗洛伊德,成为作家是我当时最大的梦想,那样可以将自己丰富的心理感受都表达出来。没有倾诉的对象,我就向日记倾诉。现在拿起当初的日记,还能依稀地看到泪水的印迹,那里记录了一个内向女孩的心理成长历程。在书中我成长了,一个信念在我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挣脱自己的樊笼,寻找更加广阔的天地。

  大学的时候我开始解放自己,参加文学社团,由作者到编辑再到副主编;然后回到历史系创办了我们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文学社团,在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干。

  大学的锤炼使我成长,参加工作之后,尤其是学习了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知道了做自己情绪主人的重要性,不再被别人的情绪所控制,我成了快乐的人。

  我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聪明的人,不要有任何的侥幸心理,我勤奋地学习,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认真地面对每一件事,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不断地提升自己。就这样我不断地与人合作,在合作中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我的服务群体也由我的学生扩展到校外,进而扩展到全市,直到全国……在帮助青少年的同时我自己也得到了成长。当看到我可以坦然地面对成千上万的听众激情讲演的时候,谁会想到我曾经是一位被课堂提问吓得要死,在人前说话声音发抖的人呢?写到这里我想告诉青少年朋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和能力,我能行,你也一定能行!

  (作者简介:张丽珊,女,32岁,任职于天津耀华中学,青少年心理辅导员。在多家报刊上开设青少年心理辅导专栏;在电台主持“心灵港湾”、“亲子心桥”、“丽珊青春热线”等专栏,拥有广大的青少年读者群和听众群,著有《向丽珊敞开心灵———35位花季少年与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心灵对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3-9-18 20:25:4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和能力,我能行,你也一定能行!

 
我行,
所以你一定能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3-9-18 20:27:29 | 只看该作者
自信并自卑着,
自卑并自信着,
向往并担心着,
担心并向往着,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3-9-18 20:27:53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是人
所以我们自卑。
所以我们自信。
所以我们是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3-9-20 08:48:32 | 只看该作者
要善于悦纳自己 转自和风论坛
   自我认识的肤浅,是心理异常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自悲自怜者因幼时的过分依赖,竞争中的多次失败,由此得出的自知是:“你行一我不行。”于是束缚自我、贬抑自我。结果是焦虑增剧,毁了自己。自暴自弃者不甘心说“我不行”,而又无正确的方向亦缺乏能力来表现自己,因此故作怪状,与人为难,在别人无可奈何的眼光中来肯定自我的价值,于是放纵自我,践踏自我。结果是反抗社会、害人害己。自傲自负者自命不凡,自吹自擂,其实是一种极度自卑之人,但他们不像自悲自怜者那样因自卑而关闭自我、自怨自艾、自叹不如;而是自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只是不为。他们所持有的自知是“我行一你不行”。于是,呐喊着“我知道一切”,却连自己也不认识。结果是欺人一时,欺己一世。 自信自强者对自己的动机、目的有明确的了解,对自己的能力有适当的估价,从不随意说“我不行”,也不无根据地说“不在话下”。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他人也深怀尊重,他们认为在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是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于是他们走上了“我行一你也行”的康庄大道,其结果是充分认识自我,发挥最大潜力。自悲自怜者、自暴自弃者和自傲自负者也并非全然不了解自己。从另一角度看,他们也认识了自己,但却用一种歪曲的形式来对待自己,即不能真正接受自己,其根子都是自卑。接受现实的自我,选择适当的目标,寻求良好的方法,不随意退却,不作自不量力之事,才可创造理想的自我,欣然接受自己,于是可避免心理冲突和情绪焦虑,使人心安理得,获得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3-9-22 19:12:31 | 只看该作者
自卑:“乖”使我窒息了

孙天伦

  孙博士:

  非常抱歉,我不能让你知道我的真姓名,因为我所做的事情,我希望到我跳进棺材的那一天,也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我家庭环境虽然不好,但父母仍视我为掌上明珠,很爱护我。为了报答他们对我的爱,我从来没有在行为或者说话之间忤逆他们,他们也一直在人前人后称赞我是“乖乖女”。有时这种“乖”的生活方式会使我有窒息感,但在父母面前我从来没有发作过。

  去年,我仿佛撞了邪,做了一件令我后悔莫及的事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结识了一位相貌、事业等各方面都甚为平凡的男士,拍拖不到三个月我便与他发生超友谊的关系。我完全不明白为什么我会这样做,我根本不喜欢这个人,况且我又一向洁身自爱!更恐怖的是我肚子里有了孽种。

  我没有将怀孕的事情讲给那个男人听,我不想和他结婚,我只是去做了堕胎手术。

  现在生理上的创伤已经痊愈了,可是心理上的伤口尚在滴血。我不敢看镜中的影子,我不敢面对父母,我怕他们看出破绽,我换了三份工作,因为我总感觉同事看不起我,我与所有的朋友断绝了来往,我以前的野心、上进心完全没有了!

  再这样下去,我怕自己忍不住会自杀,我不想伤害父母。救救我吧!

  无耻人

  无耻人:

  我绝对不认为你是个“无耻人”,假如你真的不知廉耻,你不会有那么严重的内疚及自卑感。

  你是在温室中成长的小花,父母对你诸般呵护,可惜这种“爱”也给你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令你要装作对生活上的一切安排都满意,而将不满的情绪压抑在潜意识里面。

  压抑得过多及过久的不满情绪,有如一个不断成长的毒瘤般,终于会爆炸的,你那段莫名其妙的婚前性行为正是爆开了的心理毒瘤。通过这段关系,你宣泄了对父母加诸你身上的各种道德限制的不满。当然你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现在你应该怎样“收手”呢?首先,你要将整件事情抛诸脑后,而达到这个目的的做法如下:将整件事情的始末(包括与那个男人邂逅的经过、发生性行为的次数和感受,堕胎的经历、感受等)全部写下来,然后把这篇“小说”包在一块大石头外面,用绳扎好,拿到海边。当你将这包东西抛进海里的时候,对自己说:“一切都过去了!”同时想象海浪将整件事愈卷愈远。照这样做一次觉得不够的话,可以多做几次,肯定有效的。

  完成了这个阶段后,你需要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正常化。停止做假人,你不需要发脾气或做些令父母难堪的事情来表示你的不满,只是心平气和地指正他们对你的看法及期望太过完美了。

  做到以上的两点,我相信你的感受会好一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3-9-22 19:13:07 | 只看该作者
自卑:惯性诉苦

孙天伦

  孙博士:

  您好,我希望你能够抽出一些宝贵的时间,为我这个苦命人解答困扰了我多年的问题。

  我出生在一个极端重男轻女的家庭,读小学二年级时,我已经要帮忙煮板、洗衣服、照顾弟妹,做得不好的时候,便会遭受哥哥、父母的拳打脚踢。我很小便问自己既然生出来是要受罪的,又何必生出来呢?我读到中三就被逼辍学出来工作,不过为了自己的前途,我怎样辛苦也坚持读夜校,直至中学毕业为止。

  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后,我很快就与他结婚,因为我想尽快脱离自己不幸滔的家庭。在所有的人的心目中,我的丈夫都是超级好人他做事有冲劲、有责任心,对同事及对朋友无微不至。可是这只是别人的感受,他对我及对孩子却是另一回事。

  每天一回到家,他就瘫在沙发上,瞪着电视,从来不会主动帮我开饭,叫他替女儿(现年两岁)洗澡,他就怨声载道。他从来没有体谅过我的处境,慰问一下我的日子是否好过?我总是难以明白,为什么世界上有这种对别人好,但对自己妻儿不好的人存在?为什么我的命会这么苦?

  我自问一生做人都正正直宣,只有别人让我吃亏,我从来没有对不起人的。请告诉我应该怎样该省自己的处境?

  苦命人上

  苦命女土你的遭遇仿似粤语残片中的情节。看了你的来信后,我的直觉告诉我,你是个喜欢诉苦的人,你惯性地不往好的那面看,你以悲剧人物自居,你的人生观是深灰色的!

  当然,你童年的遭遇是非常不幸的,可是你已经长大了,你应该早已把这个心理包袱放下来、为什么还那么不理智地背着它呢?是否你的自怜情怀在作祟呢?

  我要你不断地对自己说,童年的不幸是属于过去的,它不能再影响我了,我需要面对及克服的是现在和将来的问题。

  当位能够停止被过去的不幸所牵制时,你要开始问自己,为什么别人会对我不好?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让我给你两个指标:

  (一)我认为你‘容许”别人对你不好。这句话怎样洪呢?我觉得你太投入去扮演苦命人这个角色,因此当有人对你不好时,你就对自己说: “唉,真是命苦了!”而不去为自己的权益作出争取,结果别人看见你好欺负,自然得寸进尺,进一步践踏你的权益了。

  (二)你太喜欢诉苦了,而有这样子的心态的人是不受欢迎的。以你的丈夫为例,他在外面辛辛苦苦地做了一天事情回家,最希望就是看见你以笑脸迎人,让他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而不是面对着你绷紧脸命令他做这做那的。相信我,假如你的丈夫觉得家庭生活幸福的话,他不用你开口也会帮你做家务的。

  仔细考虑一下以上的两个指标反省一下你的自怜心态,不要再被以前的不幸束缚着,学习替自己的权益作出争取,做个开心快乐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3-9-22 19:13:44 | 只看该作者
自卑:武大郎、丑男、矮冬瓜

孙天伦

  孙博土:

  我拥有一切值得自卑的条件——我的身材属于五短,我鼻梁上由早到晚都架着一副镜片厚厚的近视眼镜,我今年只有二十六岁,但头顶已出现地中海式的秃头现象,我五官虽然还算端正.但我的嘴唇厚得使我看来像个白痴儿,还有脸上那常伴着我的十数粒暗疮!

  我自小就长得那么难看,所以我的家人、尤其父母一直视我为眼中钉。从来没有人鼓励我有进取心,大家向来都由我自生自灭。我经常躲起来一个人偷偷的哭泣,但哭又有什么用呢?

  自幼稚园开始,同学便替我起花名:武大郎、丑男、短冬瓜、豆鼓……一大串我所憎恨的称呼。为了这些花名,我不知道与同学打了多少次架!可怜我身材不够人家高大,又经常以一敌众,所以便常常被打得遍体鳞伤!但是我只能哑忍。因为着师们也不喜欢我,我有投诉的话,他们一定说我掠是斗非。我唯一值得骄傲的是我读书成绩不错,虽然老师惯性地压低我的分数,但是公开考试的改卷人看不到我的模样,所以我能得到公平待遇。但书读得好又如何呢,出来社会做事,几经辛苦才找到一份待遇低、工作时间长、又没有前途的差事,而成绩比我差的人却找到比我好十倍的工作。

  自卑感使我肤进了一个沮丧退缩的深渊,你可否将我拉出来?

  王茂上

  王先生:

  像貌是天生的,很难改吸可以稍事整顿的是自己的心态。

  自卑是一种感觉。以你为例,这种感觉的来源是你历年来所受到的不公平、不友善的待遇。这些待待遇使你觉得低人数级,因此你抬不起头来做人。我给你设计的疗程分以下几部分——

  (一)接受自己长得丑——我觉得你很憎恨自己的长相,你要知道当你如此排挤自己的时候,你根本提不起劲去改善自己的处境。所以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多些照镜子,并不断对镜中人协说“你是王茂,你是个不错的人。”

  (二)改良外表——虽然你没有明示,但我估计自卑如此浓郁的人通常会忽略自己外表的修饰。而这种心态的后果是使你看来丑上加丑。我建议你去配隐形眼镜,找个皮肤专家搞好你的暗疮问题,买些贵价一点而且剪裁合身些的衣服。剪个适合你面型的发型给自己亦给人家一个焕然一新的感觉。

  (三)改良身体语言——人家欺悔你、看不起你、给予你不公平的待遇是因为你的身你语言中散发出来无数自卑的信息。最基本的改变是记得:走路时昂旨阔步、坐着的时候挺起腰,与人讲话时不要避开目光的接触及讲话要发音清晰、速度不快不慢。

  (四)改良社交技巧,不要因为自己并非俊男而害伯与人沟通,主动点与入打招呼,可以帮到别人的地方主动请缨,及记得保持微笑。你尝试照着以上四个指标去做,六星期后再来信与我讨论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5-8-29 07:43:28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子,提上来给大家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05-9-10 22:54:01 | 只看该作者
美惠子JJ你在哪里找得这些资料啊,你平常搜集资料的能力很强啊,可以进CIA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05-9-10 22:54:31 | 只看该作者
是我很感兴趣的好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06-8-29 01:21:02 | 只看该作者
顶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06-11-30 06:06:40 | 只看该作者
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8 20: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