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木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关抑郁症宣传的草稿,各位给看看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06-10-28 00:12: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的建议,前面的内容会比较枯燥一点,基本上是一个讲座宣传似的,重点还是在后面如何走出抑郁心理调节的部分,病例我会用我自己的,毕竟用自己的没什么顾忌,也更熟悉,基本上抑郁的症状我都有也很明显,我并不是想写成一本教科书,那也不是我的事,只是以自己的经历和自己所了解的知识说一说而已。
我自己是内源性抑郁、重度抑郁,所以对于心因性抑郁和抑郁性神经症以及比较普遍的轻度抑郁的治疗和康复没那么熟悉。如果有哪位有这方面的资料,麻烦告诉我,我看看也更多了解一点。
进展可能会比较慢,电脑使用的时间太不固定,尽量吧,能写多少算多少。
再次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06-10-30 18:17:43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六、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和方式有很多,运用得最多的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或其他治疗究竟哪种方式对治疗抑郁症更有效的争论,我觉得很没必要。每位患者的病因、病情、病症和体质都不同,适合的治疗方式也不一样,不管是什么治疗,只要对患者有效,对其而言,就是好的治疗方法——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一般来说,药物治疗可以缓解躯体不适症状,心理治疗可以纠正错误认知,而抑郁症很少只有躯体症状或情绪障碍单一出现的情况,因此,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进行,治疗效果最佳。

    另外还有许多治疗方法,比如宗教、音乐、体育、结婚、针灸等等,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做为辅助治疗方法,也可以做为主要治疗方法。道理还是一样,哪个对自己管用,哪个就是好的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还是以药物为主,但是对于药物治疗,许多病友还存在着一些误解,影响了治疗效果。

    比如,有的人自己感觉自己抑郁了,不去医院就诊,而是在网上询问其他抑郁症患者吃的什么药,自己去药店购买。这是一个非常严重而起危险的错误行为。首先,在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患上抑郁症的情况下服用抗抑郁症药物,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冒险行为。有抑郁情绪不代表有抑郁症,即使是患上了抑郁症,抑郁症也有许多类别,这需要医生为你确诊后,再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开处方。不同的抗抑郁药物适合不同类型和人群,不是别人吃了管用,你吃了就管用。精神类药物不是维生素、钙片,不能自己随便去买了来吃,一定要到医院确诊,由医生开药,根据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同样,对于那些自己感觉服用药物之后没有效果的病友,如果觉得需要换药,也应当与医生沟通,不要自己盲目换药。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吃药没用呢?这里面很多人实际上是还没有达到疗程就忙着下结论了。抗抑郁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治疗,从刚开始服药到两到四周以后,药物才开始逐渐发挥疗效,药物起效之后大概三个月的期间内是一个早期治疗阶段,一些病情会得到缓解,这时你可能感觉没什么问题了,此时千万不能停药,起效的三个月过后,是至少六个月的巩固期,巩固期过后,按照医生的建议,再进行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才能逐渐减量停药。现在,你可以算算,除开最开始服药的一个适应阶段,治疗至少需要9个月以上。如果你现在才刚刚吃了三四个月的药,继续,按疗程服用。

    有不少抑郁病友复发,也和没有按疗程服用药物有关,只是缓解症状之后,就急于停药,没有彻底治疗,怎么不容易复发呢?

    也有的病友听到医生说需要终身服药就感到痛苦不已,其实需要终身服药的人很多,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都是需要终身服药的吗?如果药物能够治疗我们的疾病,能够让我们健康正常的生活,每天吃一颗药丸有什么可怕的呢?

    也有的病友愿意服药,可是觉得有副作用,又不愿意坚持服药了。是药都有副作用,这个无需担心,你可以去和医生交流,询问一下解决副作用的方法,比如是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或者改变服用剂量或服用时间,服药同时又何禁忌等等。药物的副作用一般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比较明显,到后来副作用就没那么大了。如果你因为短时的副作用而放弃治疗,那是不是因噎废食、因小失大了呢?如果感觉副作用太大,自己无法承受,也可以和医生商量,看是否更换药物,但不能私自停药。

    还有的病友会问,我吃了这么久的药,怎么还是觉得不开心啊?抗抑郁药可不是“开心药”,也不是兴奋剂,抗抑郁药物是作用于大脑,增强神经递质的水平,来缓解和改善抑郁情绪。服用一段时间以后,抑郁症状缓慢减轻,包括躯体和情绪症状,让你感觉趋向正常,这就是药物起到效果了。如果这期间你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肯定还是会和普通人一样感觉到不开心,但如果你发现虽然不开心,但是不至于让你再去想自杀,你能够调节过来,比以前要好些,就说明你已经在康复中了。

    如果你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病情得到了缓解,医生建议你可以逐渐减量,你也不要马上就不吃了。虽然抗抑郁药没有成瘾性,没有药物依赖,但是在停药过程中有的抗抑郁药物有个戒断反应的问题。突然停药,不仅会造成躯体上的各种不适,而且没有起到稳固疗效的作用,前面的药都白吃了,多划不来啊!

    总而言之,药物治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什么药物、何时服用、服用剂量、服用时间,都要按医嘱进行。如果感觉药物没有效果、或副作用太大,或者其他疑虑,可以同医生沟通,千万不能擅自买药服用,更不能擅自换药、停药。抗抑郁药物不是巧克力,不是你想吃就吃,不想吃就吃的。在药物问题上,请相信专家和权威,不要自以为是,结果自己害自己。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06-10-30 18:18:07 | 只看该作者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

    在抑郁症的各种治疗方法当中,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包括其他类型的情感障碍心理疾病,也都是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而由此引发的争议也就不少,究竟是药物治疗管用,还是心理治疗彻底,孰是孰非;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当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众说纷纭。这里我也来谈一谈我的看法和观点,供大家参考。

    在病友问我治疗抑郁症到底是靠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的时候,我都是回答:“药物治疗缓解躯体症状,心理治疗纠正错误认知,相辅相成,一个都不能少”。

    虽然药物治疗对我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倒是相当明显),我完全是靠自我心理调节康复的,但我并不否认药物有治疗的作用,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的案例而以偏概全。在我看来,药物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起到治疗作用,而且药物同时具有的心理效用也不可忽视。几乎所有的药物同时也起到安慰剂的作用,越是相信医生和药物的病患,药物治疗效果越明显。

    有的人说吃药没用,很多情况是没有按照疗程按时服用,或者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再加上“吃药没用”的自我心理暗示,就更加感觉药物没起作用了。药物的效果是可以肯定的,只是药物也是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相同药物的敏感度不同,不同的症状适合不同的药物。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药物,有的人吃了觉得很管用,有的人吃了觉得没用,那是因为个体不同、病症不同、服用时间不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感冒了,有的人吃几粒感冒药就好了,有的人怎么吃药都不好,有的人甚至不用吃药喝碗姜汤发发汗就好了,吃药不好的人不能怪药没用,同样的感冒药有人吃了能好,那药就是有用的。

    正是因为药物治疗因人而异,所以不能自己随意买药,也不能打听别人吃的什么管用,自己就急忙换药,更不能吃了才十天半个月就着急下结论,觉得药不管用。药物治疗必须按照医嘱,自己不可擅自换药停药。

    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进行心理治疗。

    单纯依赖药物治疗,短时可以缓解症状,但心理问题没有解决、错误认知没有纠正,以后遇到什么问题还容易复发。在我结识的抑郁病友之中,彻底康复的那些病友,心理治疗都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那些单纯药物治疗的病友,症状消除之后,仍会担心复发的问题。我觉得单纯药物治疗康复的,只是消除了症状,回到了抑郁之前的状态;而配合心理治疗康复的,重建人格结构,会有一种“比以前更好”的感觉。

    绝大部分抑郁病友,都存在各种思维和认知上的问题,比如过低评判自己、绝对化思想、看问题极端化,等等。这些认知问题结合环境压力,导致了不良情绪的产生,生活压力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环境也不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我们能做的是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困难和压力。而心理治疗,其实就是完善自我的一个过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正确应对各种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单纯依赖药物治疗康复之后比较容易复发,而结合心理治疗康复之后不容易复发的原因。

    我一直认为:症状消除并不能做为抑郁症康复的唯一标准(这在我另一篇文章《抑郁康复的问题》里面也提到了),抑郁症真正的康复,应该是以躯体症状的消除和人格的完善为康复标准。错误认知没有纠正,单一的躯体症状解除,今后复发的几率很大,这样的情况,我不认为是真正的康复。过分依赖药物治疗,实际上是以消除症状为重点和标准了,忽略了心理问题、情感障碍的解决。因此,我觉得在前期进行药物治疗缓解症状之后,心理治疗就必须跟上了。

    很多人认为心理治疗就是到心理医生那里进行心理咨询,其实不然。阳光上有许多病友就是通过自我心理调节而康复的,也包括我。当然,自我心理调节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悟性好的可以通过自己阅读书籍、自我分析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自我心理暗示、自我鼓励来改变现状。如果你觉得自己很难做到这些,看不进书,也想不到自己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向心理医生咨询,也可以通过与已康复病友交流来确定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然后逐一解决。

    其实心理治疗的关键就是打破习惯性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重新发现自我,重建自我,完善自我。在思想和观念上找出需要改变的地方之后,更为重要的就是实践了,心里明白怎么回事,可不去做,那也不会有任何改变。相信自己,努力坚持,没有什么做不到的,没有什么治不好的。

    药物有很多种,心理治疗方法也有很多,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然后坚持不懈,最终一定能够康复。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06-10-30 18:18:22 | 只看该作者
家有抑郁症患者

    患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家里有病人,同样不轻松。平时与一些抑郁症病人的家属交流,有时我感觉,他们比抑郁症患者更艰难。尤其是那些讳疾忌医、不愿诊治的病人家属,眼看着自己的亲人受苦受罪,自己却无技可施,那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和心急如焚的焦虑,那种痛苦的程度,不亚于抑郁症患者本身。

    为了爱你的人,为了你爱的人,请抑郁症患者不要讳疾忌医,应该正视自己的问题,积极接受治疗。逃避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康复之后,你和你的家人、朋友,才能获得幸福和快乐,轻松健康的生活。

    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患有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疾病),你应该这样帮助他:

    首先,要鼓励他接受专业治疗。如果你感觉他存在什么心理问题,感觉他不对劲,他的表现和你所看到的抑郁症诊断标准很相似,先不要急着下定义:“你这样子一定是得了抑郁症,敢紧去看看吧!”。有的病人自己并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有的病人自己也早就怀疑自己有了抑郁症,但因为种种顾虑而不愿就医。对于没有经过确诊的病人,你首先应该做的是鼓励他到医院检查,确定是哪方面的问题。心理疾病有外在的躯体症状,如失眠、头疼、心慌、厌食等等,你可以借着检查身体的机会,带病人到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比如他失眠很严重,你可以说陪他去看失眠,医生不会简单的你说失眠,他就当失眠来看,经过确诊,一是明确属于哪方面的疾病,再是让病人正视自己的问题。

    我患抑郁症多年,但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即使多次自杀,即使严重失眠、厌食,即使不敢接听电话,不愿外出见人,我也没有想过是自己心理上出现了问题,没有想过自己患有精神疾病。如果当时有人劝我去看心理医生,估计我也是嗤之以鼻。但是当我被失眠折磨得再也无法忍受下去,到医院开点安眠药,医生却告诉我:“你得的是抑郁症”。此后,我才开始了解什么是抑郁症,才开始反思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才开始进行治疗,也才有了今天我的康复。

    在病人确诊之后,你能为他提供的帮助是:

    督促他按时按量服药,抗抑郁药物起效比较慢,一般前两三周可能没有改善,病人会有失望的情绪,加之药物的副作用,病人可能会拒绝服药,或者不按时按量服用。你要鼓励他听医生的话,告诉他这个药起效慢,得有个过程,再吃一段时间看看,如果还不管用,再去问问医生。

    每次复诊,尽可能陪同病人前往,听取医生的建议,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询问医生。因为病人对于医生的嘱咐,回家之后转述时,可能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会有所隐瞒。

    药物起效之后,症状有所缓解,如果病人想停药,请一定咨询过医生的建议。不要觉得药物有副作用,现在好了,就别再吃了。我听一位病人家属说:“现在他好些了,我就不叫他吃了,再吃下去不是把人都吃傻了吗?医生还不是巴不得你吃得越多越好啊!不能听医生的”,如果你这么想,就是害了你的孩子,不听医生的,还听谁的?抗抑郁药物后期治疗是维持和巩固,预防复发,即使症状完全解除,没有医生的指导,不能擅自要病人停药。抗抑郁药物没有赖药性,也不会上瘾,更不会影响大脑发育,“把人都吃傻了”的。

    病人有所改善时,一定要加以赞赏和鼓励,肯定他的努力,支持他继续治疗。对病人些许的进步,都要进行及时的强化,比如病人今天做了一点家务,或者外出参加活动,都要很肯定地指出他的进步,而不要说:“你又不是做不的事,我天天上班累得要死,回来还要做这么多事,没看见我有病?你就是懒出来的病”。请你理解病人在疾病状态下,对于健康人来说很轻松的事情,对他们都是非常困难,需要付出极大的勇气和努力才能做到的。而让病人能够坚持下去的办法,就是让他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看到好转的迹象,看到康复的希望。不管多么小的进步,都要指出来,告诉他,肯定他,鼓励他。

    抑郁症病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认知上的误区,在消极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在错误的认知观念的影响下,病人的观念会缺乏客观和理性,不要用你的观念去和病人争个是非黑白。你是出于好意教育他,跟他讲道理,但是他却觉得你不理解他,和你没法说,因此交流而出现障碍,病人得不到你的帮助和支持,治疗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于病人的消极负面情绪,不要表现出过分的关注,不要强化他这种负面情绪。在病人不停地抱怨和倾诉自己有多痛苦、有多难受、有多倒霉的时候,别和他一起研究他的心跳多少了,昨天只睡了几个小时了,可以在表示适当的关心之后,及时转移话题。

    比如:“昨天晚上又没睡好……”——病人说了一大通有关他失眠的情况,“那今天就出去活动一下,晚上能睡得好些,听说xx公园现在有xx展,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把相机拿上,咱们全家好久都没照过相了,干脆晚上不回来吃饭了,就在街上吃点吧,上次你说的哪个店子的面条好吃来着?……”诸如此类。

    病人乱发脾气或者无端取闹,请你予于宽容和忍耐,事后病人会感到内疚和自责,只是当时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病人只是对家人发泄,因为家是最安全的地方,家人是最宽容最爱他的人。请你想着,只有病人康复了,这个家的生活质量才得以提高,为病人好,也是为了你自己好,请多为了将来想一想。

    宽容和忍耐不是无原则的纵容。病人失眠,通宵不睡,就任由他去;病人不敢出门,就让他呆在家里,不上班就不上班,不上学就不上学,大不了养你一辈子。——这是错误的。抑郁症的治疗,不仅仅是药物治疗,不仅仅是看心理医生,更重要的是生活上的改变。健康积极的行为方式能够改善不良情绪和消极心态。睡眠障碍需要规律作息,社交恐怖需要扩大人际交往,厌食需要按时吃饭,切不可因为病人觉得难受,就任由他沉沦消极下去。

    在治疗的后期,有了好转之后,会出现一些波动。病人往往在这个时候容易失去信心,这个时候更需要你的支持和鼓励。病人会觉得费了这么大的力气,结果还是这样,觉得康复没有希望了。你要鼓励病人,继续坚持下去,数一数他做的改变,他好转时的情形,鼓励他只差最后一点路,坚持走下去。

    做为病人家属,你不是精神科医生,不是心理咨询师,你不能替代医生的职责,不要给自己过多的精神压力。抑郁症患者的康复,离不开你的支持和鼓励,但是康复最终,取决于他个人的主观努力。自己有什么压力要及时排解,抑郁症治疗需要一个过程,在病人彻底康复之前,请先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帮助病人摆脱疾病的困扰,需要你自己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他的前提,是你自己没有问题。鼓励他积极治疗、乐观生活,需要你自己对他的康复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

    做为病人家属,你能做的,就是督促他规律生活,鼓励他外出活动,帮助他培养兴趣爱好。用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去感染他、带动他,在他失去勇气和信心的时候为他加油鼓劲。请不要越俎代庖扮演医生的角色,你不能决定他吃什么药、用什么治疗方案,也不需要担负病人康复的全部责任。你可以借阅或购买一些健康积极的励志书籍放在家里,也可以多陪同病人外出活动,可以和病人多谈论一些积极乐观的话题,病人的康复,需要你的支持和鼓励。

    做为病人家属,你应该保持这样的信念和观念:
    抑郁症并非不治之症,完全可以康复。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需要进行治疗。
    抑郁症让人很痛苦,尽量理解病人的痛苦,不去批评和指责。
    抑郁症康复需要一个过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加速抑郁症的康复,病人需要我的支持和鼓励。
    我不是医生,我只是病人的家属,我能为病人提供的不是药物或治疗方案,而是关心、爱护、支持、鼓励。
我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要及时缓解,我要用我自身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去感染他、引导他、带动他。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06-10-30 18:18:37 | 只看该作者
相互支持和理解

    我发现:抑郁症病友的家属(或者说“社会支持系统”)大多呈两极分化的形式。一种是冷漠、不以为然、无法理解,认为“根本没什么病”;另一种则截然相反,关注、包容、忍耐、焦急,比患者本人还紧张。

    前者,我们所见甚多,许多病友抱怨家人的漠不关心、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甚至被拒绝和阻止就医诊治。不可否认,这种情况对于抑郁症病友的康复是极为不利的,缺乏关爱、鼓励和支持,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会加强病友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

    对于那些拒绝提供经济支持、否认有病的事实,甚至于阻挠病友就医诊治的家属——说实话,我也无能为力。我不可能跑到几千里以外的地方,以一个陌生人的身份冲进谁家里,强行把他们家的孩子拉到医院精神科或心理门诊去。何况,我也没那把子力气。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只能告诉病友:在和家属尽量沟通的同时,寻求其它途径的经济来源和精神支持。如学生可以找学校的老师,成年人可以找朋友帮忙。

    唯一感到庆幸的是:这样的极端现象毕竟只占少数。大部分消极对待的家属,还是因为缺乏精神卫生常识、不了解抑郁症,虽然他们也为病友担心、也支持治疗,但更多的认为是“他(她)不争气”造成的。

    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是让家属陪同就诊和治疗,通过专家权威的解释,来给他们“扫盲”。一旦真正了解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是怎么回事之后,绝大部分家属是会帮助病友积极接受治疗的。

    而对于病友来说,没必要过多在意家属(社会)的支持和理解程度。要知道,抑郁症的康复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本身,环境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非决定性因素。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支撑点越少,独立性越强,对康复越有利。不是有句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吗?为什么?因为穷人家的孩子没有富人家的孩子所有的优越环境,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必须靠自己。早早体会到生活的艰辛,能够磨练意志,这样的人长大了也大多有出息。而那些纨袴子弟,整天遛鸟斗蛐蛐,把家当败光了以后,有几个人能成得了大气?

    所以,如果你觉得你的家人没有给你想要的支持和帮助,不必怨天尤人、唉声叹气。那不代表他们不爱你,那只是说明你已经是成年人了,你有这个能力对自己负责;那不代表他们不关心你,那只说明他们不懂得如何关心,而你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走出抑郁。

    何况,社会支持系统并不局限于你的父母或配偶,你的同学、同事,都有可能为你提供帮助,只不过你隐瞒了真相没有告诉他们而已。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找不到一个可以帮助你的人了,还有阳光上一万多兄弟姐妹与你同甘共苦。

   有不少人说我的康复是个奇迹。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特定因素的影响,比如我从小就很独立。我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到我,从三岁开始,我就自己拿着病历去医务室打针了(小时候身体很差,经常要去打针)。长大了以后,我也是一个人在外独居,出车祸没有告诉家人,直到伤口拆线以后才回家(我母亲有心脏病,怕吓着她)。我多年来一直是一个人去医院看病,包括抑郁症的确诊和复诊,我都没有告诉母亲,只是不想让她担心。

   但我选择了告诉朋友,因为我知道一旦又萌发自杀的念头,自己的力量无法控制;我知道要解决开口说话、出门与人交往的问题,必须要找人带我出去。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终于走出了抑郁,这些朋友们有我的同学、同事,有阳光战友,也有我的老公。

    有病友比较清楚我的家庭情况,问我怎么可能不恨他们(我的家人)。我恨过,恨过很多年,恨家人、恨朋友、恨社会、恨这世上的一切。但,恨,能解决什么问题?当我用爱来化解一切仇恨,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坦然。直到现在,我才真正领悟“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伤害你”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病,是你自己的病,与他人无关。就像你感冒发烧卧床不起,有人嘘寒问暖、端汤送药,固然好,可这些关心和安慰不能替代感冒药,不能增强你的免疫力。

    “抑郁症病友,你们要自己站起来!”,这句话说了很多次。但如果你还没有真正领悟到,还在不停地抱怨,把康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医生和他人身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自救,才有天助——这是抑郁症康复的不二法门。切记!

    上面说到得不到有效支持的情况,现在接着说另外一种——“相当”支持(原谅我笑了,不小心想到宋丹丹^_^)。

    经常有人向我求助,其中有一部分不是病友本人,是他们的父母、老师、朋友、爱人。他们做为家属,问我该如何帮助病友走出抑郁。我发现:很多时候,他们关心得过了头。

    这么说可能会伤到很多病友家属的心,关心自己的子女(朋友)也有错吗?骨肉亲情、夫妻之情、朋友之情,这些感情的流露,我完全可以理解;并且,深为感动,替病友能有这样的亲友感到欣慰。

    但问题出在哪里呢?是什么让我竟然觉得家属的关心不利于抑郁症病友的康复?

    我和病友也好、病友家属也好,初次交流的时候,通常第一句话,我会先问问:确诊没有、医生怎么说、进行过什么治疗、主要表现为什么症状、知不知道病因。问清楚情况,才好有针对性的提供参考意见。这种时候,这些家属都能非常清晰、详细地告诉我所有的情况,在哪儿看的病、病程多长时间了、开了什么药、平时都有什么表现,等等。

    再接着沟通之后,我会比较希望直接和病友本人交流,这样了解的情况会更全面,帮助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这时候,他们都会告诉我:“那可能很难,他(她)不愿意别人知道他(她)有这个病”。我喜欢推荐一些有关抑郁症治疗的文章,和阳光论坛,希望家属转告,要病友上去看看。这时候,他们都会告诉我:“我也给他(她)找过这些,他(她)不想看”。当家属为病友的状态一筹莫展,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会建议他们求助专业人士,带病友去看心理医生。这时候,他们会告诉我:“他不愿意看心理医生”。

    更深了解之后,会发现:病友对家属的依赖感非常强,而家属对病友则是百依百顺。家属都是心急如焚、疲惫不堪,他们会去请教心理专家,阅读大量心理书籍,各种专业术语和抑郁症的心理知识都了如指掌。

    这样管用吗?答案是:不管用。

    病的是谁?不是家属。需要康复的是谁?病友本人。

    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家属自己本人都出现了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我好累”、“我快撑不住了”、“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

    最糟的情况是:由于家属的关爱,让病友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之后,反而会潜意识的用症状来获取更多的关注。躯体症状变得愈发严重、情绪异常激动或极端消极,无端哭泣、摔打物品、指责辱骂、威胁自杀,这些情况都能在家属的安慰之下即刻缓解。

    现在我讲个故事:有个小孩子为了逃避上学,就假装肚子疼,爸爸妈妈以为他真的肚子疼,就替他请假,对他悉心照顾。当这个小孩子发现这一招非常奏效,不仅能成功逃课,还能获得父母额外的关注,他便重复使用。直到最后,只要一上学,他就肚子疼,而这时,他不再是假装的了,是真的肚子疼。

    当病友感觉到他的症状可以获得额外关注,充分满足心理需求之后,他也会形成类似条件反射一样的状况,越是有家属关注,状态越严重。

    做为家属,必须让病友自己明白:

1
、要想好起来,只能靠他自己,别人帮再多也不如他自己的努力;


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即使是亲爹亲妈也不能只为了他一个人团团转别的都不用干了;


    对于家属,我替他们心疼之外,也要奉劝一句:“你能扶他、你能推他、你能拉他,但如果他自己不迈开脚,一步都走不了。你不可能一辈子背着他走路。”

    温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风霜雪雨,挫折和磨难,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利的。是他自己该吃的苦、受的难,你不能替。

    你能够帮的,是督促他接受治疗,帮助他寻找问题的根源,鼓励他坚持下去,及时肯定他的努力。剩下的事,就让他自己来做吧!

    其实,我自己在好转之后、彻底康复之前,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我老公对我的康复帮助很大,也是他让我重新对人建立了信任,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对自己树立了信心;让我第一次想好好活下去,认真过日子。新婚期间,我认为我的命是老公给的,我就是为了他才会继续活着。他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我的情绪,如果他因为工作而无法回家,我就不吃饭、不睡觉、情绪低落,认为他开始嫌弃我了、厌倦我了,觉得我是他的包袱。老公开始的时候,一直好言相劝,哄着我。但他越哄我越来劲,老公不得不下最后通牒:“这样下去不行,一副没了我就要死要活的样子,我必须要训练你的独立能力,从今天开始,我两天回一次家,你爱吃不吃,爱睡不睡,要死要活随便你!”

    刚听这话,我简直无法接受,这是那个爱我的老公、那个答应照顾我一辈子的老公说的话吗?老公怎么就不要我了?他明明知道他不抱着我哄着我,我根本睡不着的,他竟然这样狠心?!

    老公说到做到,真的几天才回一次家。刚开始,老公不回的时候,我哭个没完,胡思乱想。他回家的日子我就特别珍惜,老公一知道我没吃饭没睡觉就生气不理我,我急忙向他保证以后再也不了。在他不回家的日子,我开始锻炼自己一个人吃饭睡觉,不让老公担心、不让老公生气。逐渐适应了之后,才发现原来老公是为了我好。在他不回家的时候,我有了充裕的时间写作,也开始和除了他以外的人交往;和他相处的时候,不会再为了他皱皱眉头我就眼泪汪汪,不会再为了他一句玩笑而伤心流泪。我发现:没有他,我也可以活下去。我发现:世界上,除了老公还有其它的事情。

    有一次,我们讨论谁先死谁后死的问题。老公说他年纪比我大,肯定是他先死,他说现在可以放心比我先走了,他知道我一个人没问题;如果是以前那样,保证是他前脚走我后脚跟着跳楼,那他死都不安心。我嬉皮笑脸地说我才没那么傻呢,我还不知道赶紧再找一个帅哥啊!老公把我搂在怀里欣慰的笑着说:“我的宝宝终于长大了”。

    爱一个人,并不是“你死我就不活了”,而是“我会为了你好好活下去”。同样,爱一个人不是让他(她)除了你以外就生无可恋,而是帮助他(他)发现生活中除你以外的精彩世界。

    爱,不可溺。帮助他(她)学习如何独自面对生活的压力,如何寻求外界支援,远远比替他(她)遮风挡雨,做他的保护伞要好得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06-10-30 18:18:5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患上抑郁症
  
   你相信你会痊愈,你才会往痊愈的方向努力,并且坚持下去,直到痊愈。
   你认为你已经无药可救,那任何疗法对你都无济于事,因为你自己亲手把活路堵死,你亲自葬送你自己。
   你相信的,才有可能成为事实,最终亲眼目睹、亲身体会得到。
   你不相信的,即使摆在你的面前,也将化为乌有。
  
   如果你相信你能够康复,你在脑海里对未来还抱有希望,我会一直陪着你走下去,直到你告诉我,你已经走出来,不再需要我的帮助。
   如果你始终认为抑郁不可治愈,你不可能康复,即使看到已经有活生生康复的案例在眼前,即使你的病情还不是最严重的——如果你仍坚信自己不会好了,那我也无能为力,任何人都无能为力。
  
   自救才有天助!
  
   不要把责任推给药物,推给医生,推给他人。是否康复,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
   就算有灵丹妙药可以药到病除,你不按疗程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也不会发挥效用。
   就算有再高明的医生,华佗再世,你不积极配合治疗,不按医生的治疗方案去做,对你而言,良医和庸医没有区别了。
   就算全世界的人都爱你,都称赞你,都鼓励你,你不接受他人的建议,不付出你的爱,你也是孤独一人,无依无靠。
  
   不要把自己当作受害者!抑郁不是腐蚀你心灵的毒药,也不是扰乱你生活的魔鬼。抑郁只是给你敲响一记警钟,提醒你——你需要改变了!
  
   你的问题出在哪里?不是睡眠障碍,不是社交恐惧,不是厌食暴食,不是心慌乏力。
   所有的这些都只是抑郁向你敲出的警钟,抑郁用这些方式提醒你——你需要改变了!
  
   导致这些症状出现的是抑郁,导致抑郁的是你的情绪,你的情绪障碍与你的认知有关系,你的认知由你的思维方式所决定。
   你的问题根源不是睡眠和心跳,不是家人和同事,是你的情绪,你的认知,你的思想,你的内心。
   需要改变的不是工作不是环境,不是学校不是家庭,是你的情绪,你的认知,你的思想,你的内心。
  
   你没有罪,请不要给自己误判加刑。
  
   你今天的状态就是你现在的样子,与过去不同,与将来也不同。没有人从出生到临终不曾有任何改变,我们长出乳牙之后会脱落,再长出坚固的牙齿,最后又会松动脱落。树叶从嫩黄到翠绿到枯黄,连大自然都会改变。在你生命终止之前,你都在成长,都在改变,没有任何人可以停留在哪一个阶段,喊声暂停,然后一直保持下去。
   你小的时候会尿床,不代表你今天还要用尿不湿,因为你一直在成长。而成长需要付出代价,谁学习走路的时候不曾跌倒?考试卷子发下来,那道做错了的题让你更能牢记正确答案。有谁永远考试一百分?有谁次次都是拿冠军?有谁?
  
   你赚的钱不够多吗?比你收入低的人更多;你的学历不够高吗?还有人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你的感情不顺利?总好过被拐卖到山沟里。你是世界上最惨的人吗?不是。你是世界上最笨的人吗?不是。你是世界上最丑的人吗?不是。你是世界上最穷的人吗?不是……
  
   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和大家一样,再普通不过的人而已,你尽了自己的努力学习、工作、赚钱、养家糊口,你在目前的状态,尽力做到这个程度了,你有什么错?
  
   如果你连你自己都不爱,谁会来爱你呢?如果连你都厌恶你自己,谁还能喜欢你?
   当你带着憎恶自己的感情,你的微笑还会自信吗?你的谈吐还会自然吗?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在告诉你身边的人:“离我远点,我不是一个值得喜爱的人,连我自己都讨厌我自己”,不管你伪装得多好,这种信息总会让人察觉到的。
  
   看看身边那些积极开朗的人,那些自信活泼的人,看看他们的表情,他们的笑容,他们的眼睛。是不是和你不一样?
  
   你有多久没有对着镜子笑过了?认真而甜美的微笑?你的眼睛还闪闪发亮吗?
  
   不接受自己,就没办法敞开心扉接受别人,而别人也不敢靠近你。
  
   如果你有罪,你现在应该在监狱。如果你现在不是在监狱服刑,请不要给自己误判加刑。赦免你自己,你是无罪的!释放你自己,你不该被囚禁!
  
   接受自己,才能接受他人。
  
   宽恕他人,是给自己解了心结。
  
   你没有罪,别人也没有罪。
  
   一切的纠纷只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观念不同。你觉得父母对你不够好,不够关心?听听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听听他们的父母又是如何抚育他们的,或许答案就出来了。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多的只是不知道如何去爱,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去爱。
  
   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不代表他们不爱你。他们只知道也只能够用那种方式来表达而已。
  
   如果老天爱和你开玩笑,那就大笑三声给老天听。
  
   一帆风顺的生活并不见得就是幸福,如温室里的花朵必须依赖那些客观环境才得以生存。痛苦的经历不是坏事,至少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帮助我们成长。
  
   不要羡慕别人的宝马奔驰,不要羡慕别人的高薪待遇,成功人士不是给我们用来羡慕的,看看他们成长奋斗的历史,学学他们的坚强和睿智。
  
   好的家庭环境或许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份保障,好的工作环境或许能减轻你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但好的心态可以让你足以应付各种恶劣环境。
  
   与其祈求老天不要刮风下雨,不如让自己有一个可以在风雨中嘻戏的好心情。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06-10-31 15:42:30 | 只看该作者
同意啊,可是必须要社会的接受才可能摆脱自己的“另类感”(英文里的Stigma),不知木姐姐是否有考虑在材料中号召一下。

另,关于抑郁症与几种神经症的区分,还望专业人士多提意见,使木姐姐的材料更全面精确。先替木姐姐谢过各位了。

谢谢木姐姐。不要太辛苦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06-10-31 17:22:50 | 只看该作者
木碗好样的,大力顶。。。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06-11-1 20:14: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06-11-1 21:23:5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了解了很多

会常来看的,为了妈妈的健康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06-11-3 00:52:26 | 只看该作者
顶!!木碗姐姐辛苦了!我也是内源性的但现在有信心战胜它!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06-11-3 09:58:3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啊,把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写出来与我们分享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06-11-4 08:54:54 | 只看该作者

仔细看过了姐姐所有的文字

在06.10.26 日 01:00分发的帖子中,第二段的“神经分裂者”应该是“精神分裂者”吧。

另外姐姐关于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的描述,我看了之后觉得好像和我的情况不一样,在抑郁状态下,我有“害怕”与人交谈的体验,就是完全不自信,以拒绝行动来达到暂时的“安全”状态,当时我还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听到自己的电话响,心都要被揪起来的感觉,害怕接听电话。

在这一点上,和姐姐有这样的差异,不知道从专业角度来看,应该怎样分析呢?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06-11-4 15:06: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同心
上面是笔误,打字的时候没注意。

有的抑郁症患者同时伴有社恐,就像很多神经症不是单独存在的一样,抑郁患者的病状也都各自不同。我抑郁时的症状和你一样,也是不敢接听电话不敢见人,躲在被子里才觉得“安全”。但是那种恐惧感主要还是来自于自责和不自信,害怕承担责任。
我写的抑郁与社恐的区别,是从所接触的抑郁病友那里了解到的,大多数的不愿外出不愿交往还是出于缺乏兴趣,觉得出去也不好玩,和谁说话都没意思,没什么好说的,说不到一起去。所以,我是按照我所了解的大多数情况来写的,不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来写的。我是重度抑郁,我的一些症状是轻度抑郁患者所没有的,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感受来写。
我不是专业人士,我所写的不过是从我所接触到的几十上百位病友口述中得出的一个结论,如果有偏颇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来,如果有相关的资料也麻烦告诉我。

现在写的都没有定稿,只是把要写些什么,大致的框架搭起来,具体的内容后期补充修改。谢谢大家的关注。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06-11-8 11:49:43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子还是要提的,不然沉下去大家都不好找:p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7 00: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