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美惠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06-9-21 06:12:25 | 只看该作者
先学做人,再学做学问


一个人的起点,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一生。“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孩子,对于学习中的你来说,你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要用拼命吸取的本领与素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到微量元素。在学习方面,做人比做学问重要,要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学问。而学会做人,就是要做一个端正的人。


一个端正的人应当是善良的。善良的人懂得同情别人,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了无功利地说出这句话:“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善良的人懂得理解别人,老师和家长虽不是事事英明处处伟大样样正确,但毕竟多一些阅历多一些经验,在他们要求你的时候,你要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即使有什么想法,也要主动去沟通。善良的人还懂得回报别人,不要等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刻,不要等到衣锦还乡的那一天,而要随时随地、不拘形式地去兑现——可以是一句口头的感谢,可以是一次考试的满分,可以是一张节日的贺卡,可以是一回义务的劳动……


一个端正的人应当是正直的。光有善良不讲原则,有时候难免会犯错误。比如某同学考试作弊,你看见了,当场不制止,事后不举报,以为这是善待他人。其实你错了,你丧失了原则,丧失了一个未来公民所要秉持的一些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丧失自我。同时,对犯错误的同学也是不负责任的,虽没有把他推下水,但也没有把他拉上岸。更应当指出的是,如果你也站到那边去,觉得“他能干,我也能干”,觉得那样可以“既得利益”,那你就错上加错了。国法、校规、班级纪律,这些都是我们的准绳,我们只有遵守,不能违背;我们不仅自己要遵守,而且要监督和帮助他人的行为。


一个端正的人应当是文明的。什么是文明?讲秩序是一种文明:自行车不乱停乱放,餐厅就餐不拥挤插队,集会时不讲话喧嚷,自修课不干扰影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种文明:不给同学乱起绰号,不与教师无理顶撞,不和爸爸妈妈赌气闹僵,不把观点强加于人……穿戴整齐是一种文明,讲普通话是一种文明,见到老师问好是一种文明……


应当说,就现在看来,这几点你都做得不错。就拿昨天一天的表现来说,早晨你离开家时,站在门口喊了好几声“妈妈再见”,非得妈妈听见并且有了回应你才肯出门去上学;中午,卜伯伯家的姐姐来邀你去他们家过节,你先是征求爸爸妈妈的意见,然后有了我们的意见后,写了一张很好的便条对姐姐表示感谢和抱歉;下午放学,你小手紧紧的攥着老师分给你们的糖,硬要塞给爸爸妈妈吃;晚上,你打开你自己买的贺卡给你先前在张家港的老师和同学写上新年的祝福……你的善良和懂事让我们欣慰。


那么,现在让我来和你着重说说你的学业。我想从爸爸喜欢的足球谈起,因为足球和我们的学习是有相通之处的。


上届足球世界杯缘何成为“大腕的葬礼”?一是足坛格局悄悄变化,队与队之间的差距,特别是超级强队与一流球队、二流球队之间的差距在缩小。拿到学习上来说,学习上的优势与劣势也从来不是绝对的。任何一位同学都应当有危机意识,任何一位同学都应当有进取之心。二是强队缺乏挫折磨练,夺冠热门法国队和阿根廷队在赴韩日之前是一路凯歌,因此队员们充满了优越感;相反,此前伤痕累累的德国战车和一向时运不济的西班牙队则要谨慎得多。拿到学习上来说,每一位同学都要有经受挫折磨练的胆识,要放弃蜜罐子,搏击浪尖子。三是战术定位决定胜负,重攻轻守不敌防守反击。拿到学习上来说,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奋力拼搏,志在必得可谓方略。第四,状态是第一要紧。我们看到,被淘汰的两支夺冠热门都不在状态。毫无斗志的法国队遣出的大牌球星,除了德塞利,都像幽灵一样漫无目的地在场上游荡,脚下像踩了棉花,因此,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齐达内虽然拼尽了老命,也无法把法国队这部老爷车发动起来。拿到学习上来说,你的状态又是怎样?


孩子,如果说,你需要爸爸给你一些学习的建议,那么,主要的就是这么几条:


一、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学习是一苦差使,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但也有人把苦事变成了乐事,那是他找到了学习的意义。真如尼采所说:“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受得住。”我们为什么而学?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情,为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为自己的衣食生存,为自己的荣誉名声,为自己的有为人生……我希望你能够做这么几件事:1、注意收听收看国内外时事新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读一本伟人传记,我推荐你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的传记;3、针对自己的思想弱点找一名或写一句能够医治这一弱点的“座右铭”,贴在醒目处;4、每天用15分钟左右时间写日记,问3个问题: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今天最大的不足是什么?明天有什么打算?


二、要激发学习的兴趣。研究证明,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说,兴趣能把精力集中到一点,其力量好比炸药,立即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在激发学习兴趣这个问题上,我希望你试着做一做这么几件事:1、如果你喜欢文化课以外的学习(比如游戏、电脑)到了痴迷的程度,能不能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一次适当的调整,在这个月中间,在痴迷的项目上最大限度地克制自己,把精力转移到文化课中去,以求得一个月后的适度平衡;2、如果你特别不喜欢某门学科,你一定要找课任老师聊一聊,听听他对这门课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介绍,最好再问一问他当初是怎么学这门课的,你还可以问一问班上对这门功课感兴趣的同学,他们的兴趣从哪里来的;3、每一个章节学完,你不妨扮演一回老师的角色,给同学(互相这么做最好)出一份试卷,你们互相批改,互相讲评,一定会很意思。


三、要磨练学习的意志。学习是充满的竞争,好比用跑一百米的速度跑一万米,谁坚持不懈,谁就能成功。美国西点军校的教师甚至指出,一个人如果今后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在学校学习期间,就不应该有晒太阳的时间。磨练学习的意志,我建议你试做以下几件事:1、每天早起,坚持跑上几百米;晚上做几十个仰卧起坐或俯卧撑(哪怕从几十米开始跑起,从几个开始做起,渐进);2、考试失败,学习中受到挫折,主动地找老师谈一谈,找到原因,寻求改变;3、尽快养成一套适于自己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该学习时就学习,该休息时就休息;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不搞临时的考前突击;预习、复习、作业阶段分明;上课专心致志,下课有疑便问;日有计划,对照执行。


以上我是侧重于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学习动力方面来谈的,强调的是这么一点:状态远胜于方法,方法远胜于苦干。至于学习基础、学习环节与学习方法,具体到各个学科,一般学校的每个课任老师都能做好学生问题的解答,你可以随时询问。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要正确对待考试。


考试是一次总结,但不是终结。它是教与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对教与学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从中起到反馈的作用。这样的考试我们无法躲避,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考试,我们只有微笑着面对,才能获得经验,汲取教训。对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估量,分数是一个简单的标尺;对一群学生成绩的比较,名次是一种轻易的排列。所以我和你妈妈有时候也不得不问问你的分数,不得不看看你的名次……但除了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我们还会看到别的:你的学习目标是否已经明确,你的学习兴趣是否日益浓厚,你的学习意志是否坚韧刚强,你的学习基础是否牢固扎实,你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有效……我们打内心里希望你成为这样的学生:不为分数而学习却取得了好成绩,因为你在学习中获得极大的快乐;不为名次而考试却考出了真水平,因为你毫无负担地将自己投入了竞争!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电视记者采访一个放羊的小男孩,小男孩说,他放羊是为了把羊卖了赚钱,赚了钱以后可以娶媳妇,娶了媳妇生小孩,小孩大了放羊。节目播出后,一个14岁、品学兼优的城里孩子顿感生活无聊,自杀身亡了。


这个故事牵出了三种人格:一是归属型人格,二是自尊型人格,三是自我实现型人格。归属型人格的典型特征是:安于现状,缺乏进取,以建立家庭、繁衍后代为人生最后和最高的归宿。自尊型人格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求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位置,要求更多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自我实现型人格则强调用平常心来平衡强烈的事业心,强调“顺其自然的超越心态”。


孩子,纵观你和你们同学的学习,不难发现,你们中的大多数是把缺失需要作为自己的学习动机的,你们中的大多数属于自尊型人格。这类人格的学生从爱和自尊出发,渴望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肯定、同学的认可,呈现出好学进取的姿态。但带来的问题是,由于竞争激烈,他们中的一部分觉得自己无能,做出较为“安全”的选择,不思进取随大流,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退化为归属型人格;另一部分为了达到目的,运用不正当手段,如考试作弊、对老师家长撒谎等,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还有一部分达到了目的,但自尊心激活了私欲,自我欲望无休止膨胀,变得心理脆弱。


那么,能不能把学习动机建立在生长需要,也就是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上去呢?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自我实现型人格的塑造。“自我实现”就是你在对学习环境有一种积极适应的前提下,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它意味着充分忘我、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它意味着并不在乎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评价,而在乎个人的体验,目标的实现。这里面,“积极适应”非常重要,它体现的是一种进取心,但这种进取心是在“适应”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有别于欲望膨胀、畸形发展的自尊型人格的那种“进取”。“进取”和“适应”是相辅相成的。

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希望同时也会帮助你获得个性的发展:在秉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得到发现,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得到尊重,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得到鼓励……总之一句话,在心理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性得到正视和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06-10-5 22:55:55 | 只看该作者
感情波折不是轻生的理由

作者:吴少贤    文章来源:佛山日报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06-9-29


  两篇新闻令人揪心,一篇是《勒杀妻子后 丈夫再割脉?》,另一篇是《广东女子与男友吵架 赌气吞下二十颗鹅卵石》。面对不如意的感情,两人都选择了极端办法,其行为既严重伤害了自己(包括心理和身体),也给家人和朋友留下了心理创伤。
  人生在世,感情难免出现波折。只要双方各让一步,偶然的争吵还有可能是爱情、亲情进一步亲密的“催化剂”。那些因感情纠纷而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的夫妻或情侣们,在你“举起屠刀”或“吞下鹅卵石”的时候,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想到自己的家人,想到含辛茹苦将自己养大的父母,想到需要抚养的子女。

  父母千辛万苦你把抚养成人,给你教育,在他们年老最需要儿女关怀和照顾的时候,做儿女的反而置他们于不顾,为了感情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作为父母,他们是多么的伤心和痛苦,做儿女的此种行为是极其自私和忘恩负义的表现。而那些有未成年子女的自杀者,也是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子女需要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需要一对恩爱的父母,你们不仅仅要保证他们的物质供给,也要给他们提供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环境。

  在笔者看来,那些感情脆弱的人,特别需要敢于面对现实和正视困难,同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世上没有解决不了问题,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沟通的,没有必要以牺牲对方或自己的生命来作为解决纠纷的办法。感情是你情我愿的,也是非常需要相互沟通的,感情没了,可以再有新的,可生命没了,就不会再有了。感情波折不是轻生的理由,请珍惜您的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06-10-5 22:57:10 | 只看该作者
生命教育的五大支柱

    文章来源:中华自杀救援网转载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06-9-28


    2002年 1 月开始,我在全国各地进行“用智慧统率知识”的系列讲座,包括“大学毕业生成功智慧”、“建设性思维与领导智慧”、“商业大师的始终智慧”、“二十一世纪创新智慧”等等。
  到 5 月份,我下决心开始大力做关于生命教育的讲座。促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看到一段时期内,关于自杀的新闻越来越多。在一家著名的网站上,每天都有自杀的消息。
  而其中,来自高校学生的自杀,又使我十分震惊。我非常认真地研究了是哪些原因导致学生自杀。发现主要是来自四大压力:情感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而有一个现象,尤其让人深思:有三个自杀的大学生,分别属于不同的大学,但是,竟然都是生命学院的学生。他们或因为恋爱失败、或因为与同学闹矛盾,或因为考试问题,分别走上绝路。其中的一项自杀事件,被一家著名媒体以较大篇幅报道了,引起社会上对于当今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对于生命重视的广泛讨论。
  这就特别让人深思了:这些学生,学的是生命问题,可他学的只是生命的科学,却没学生命的智慧!
  连生命学院的学生都自杀了,对生命智慧的教育,更不应该重视吗?
  事实上,上述事例绝非只存在于中国的知识界,在外国也有类似的例子。
  我们不妨看看学者傅伟勋在其所著的《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中,记录的一段亲身经历:
  傅伟勋到美国一所大学的哲学系教书。在同事中,他与一位叫赛达的年轻教授十分要好。赛达是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英才,已出一本精彩的伦理学著作。后来,傅伟勋移居费城。赛达每年暑假必带妻女来访一次,探讨共同关心的伦理学问题。
  但突然有一天,傅伟勋惊悉赛达清晨吊死自家门前树下。原因是赛达的家庭生活虽然美满,学术研究成果出色,但是,数年来在事业上逼自己太紧,攻治学问的标准过高而影响精神状态,终以自杀了结短暂的一生。
  这个故事同样引人深思:悲剧故事的主人翁不是一般的人,而是研究哲学的高级知识分子。一个成功的哲学研究者,是能为人指引生活道路。在面对各种问题时,他们应该比别人更睿智,更有力量。可是,这位知识渊博,也有研究能力的教授,在并没有遭遇外在悲惨遭遇的情况下,却选择了放弃生命——这种比一般人都不如的懦夫行为!
  这又是一个学哲学却不懂智慧的例子。
  为什么这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却容易走上人生的绝路呢?
  为什么这些知识分子最应提供智慧,他们却做出最不智的举动呢?
  这说明:现代的教育存在一个巨大盲区:每个人最需要的生命教育,一直被严重忽视!
  当我们拥有生命,怎能不首先拥有关于生命的智慧?但生命智慧的获得,在相当程度上来自于生命教育。
  要搞好生命教育,必须把握好下述的“生命教育五大支柱”。
  于是,我们应该掌握这样一些生命智慧理念:
  •  珍惜生命:人死不可复生
  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的基础;放弃生命,就放弃存在的基础!所以,生命道德律的第一条,就是善待生命。不仅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要珍惜被人的生命。世界上最大的罪过,就是将别人的生命无辜剥夺。
  我们必须让珍惜生命成为全社会的基本伦理!
  •  自我做主:没有谁能代替你来活
  你饿了,你爸爸妈妈吃得再饱,能够帮助你解饿吗?你困了,你兄弟姐妹连睡三天,能帮你解困吗?你病了,最亲的人再爱你,能替代你感受病痛的煎熬吗?你将死去,你的爱人能以他的死来代替你而长生不老吗?……
  当我们在吃喝拉撒这样的事上,都没有谁能来代替你,你怎么能够要求在一些更重要的方面,依靠别人呢?谁也不可能代替你自己活!因此,你必须尽好人生的本分,不要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让别人去承担。
  •  活在当下:假如明天不再来临
  我们所拥有的只是今日、当下。来了,从此就不再来,所以应该及时把握。
  珍视此刻,踏踏实实的过好今天、当下,这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境界。
  据介绍,有些著名的禅宗大师,在晚上就寝时,会把杯子倒空,杯口朝下。因为他们不确定隔天是否会醒过来,是否还用得着杯子。
  人生就由一个个独立的“当下”组成。我们谁都无法将“现在”抽离出来而只空谈明天。其实,当我们一再的错过当下,我们实际上是在错过生命啊。
  •  全面拓展:你就是你与世界
  我常常困惑于一个问题:
  人们告诉我要做一个好人。但是,好人往往吃亏;
  人们告诉我要去爱人。但是,我发现有些人在爱人时,既把自己刺伤又刺伤别人;
  人们告诉我应该追求事业。但是,我发现一些人,事业成功了,却也只剩下事业了。
  人们告诉我要有聪明。但是我发现不少人聪明反被聪明误。
  难道不该做个好人、不该爱人、不该追求事业、不该聪明吗?
  不,这些都没有错,错只错在一些人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略了整体的提升。
  生命应该全面拓展,生命的价值,应该是全面的、整体性的丰盈,不应该只停留在某一方面。
  假如你只把握生活的某一方面,轻一点来说会错过其他方面,重一点来说最终有可能错过生活全部。
  •  极限开发:创造自己都难以相信的奇迹
  生命智慧,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开发生命潜能的智慧。
  每个人都拥有超过自己想象的潜能,假如不自行开发,就无人代替你开发。不仅如此,许多著名的成功人物,在没有成功之前,都受到了外界的多重否定。假如当事人不去开发,自己的潜能可能为他人扼杀能创造出最大价值的人,往往是能够勇攀最高峰的人。应该勇敢向生命的顶峰冲刺!能勇于极限开发自己的生命潜能的人,甚至能创造自己都难以相信的生命奇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06-10-5 22:59:58 | 只看该作者
找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安顿

    文章来源:中华自杀救援网转载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06-9-18


  人生可分为二大部分:一为人之生活;二为人之生命。生活是人在其一生中所经历的人生事件、人生过程、人生滋味等的总和;而生命则是人之生活的基础,包括人物质性身体的生存,也包括人之精神生命的生存等。一般而言,人的生活总是显现为个我化的,因为生活都是具体人的生活,每个人所经历的人生事件、人生过程和所品尝到的人生滋味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在生活中人们拥有各种的物与事,皆显现为是"我"的就不是"你"的,是"他"的就不是"我"的,这就使人之生活产生所谓"个我化"的倾向。但从生命存在的角度来看,每个人之生命皆源于父精母血,是一种血缘性的存在,又皆只能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人之生命构成的化合物也是相同的,这就是生命存在的同一性或普遍性。一方面,人没有生命便不可能有生活,而人之生命又只能在人之生活中显现出来,所以,人的生活与生命是密不可分的。可是,人之生活的品格是趋向于"个我化",而人之生命的品格是显现为"普遍性",这二者之间的紧张构成了人生之永恒的根本问题,在现代社会,这一紧张表现得尤其突出。
  一、时代发展与现代人之生活

    现代人因为有高度发达的理性和科学,所以常常预测未来,而且喜欢用对未来的预见安排当下此在的生活。在世纪之交有两种不同的声音在回响。

    悲观主义者高喊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还有人认为人类的品质堕落,环境污染严重,天灾人祸不断;而且天空的臭氧层有了一个大洞,且在不断地扩大,各种机器排出的废气越来越多,地球的气温持续升高,许多地方的冰河熔化变成了水,于是海洋水位升高,陆地面积减少,河流以及地下水日渐干枯,大面积的农田减少,沙漠面积越来越大,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人类正在走向毁灭。也有人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会爆发,人们互相采用核武器及生化武器,这将毁灭人类所有的文明与文化,人类将回到蒙昧的洪荒的上古时代。

    乐观主义者则认为,人类可以凭借高科技创造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人人都能过上衣食不愁的日子,而且人类将实现星际旅行,可以移民月球、火星等;人类也可以实现道德上的大进步,普遍废止监狱刑罚,人们不再犯罪。人类还可以通过克隆、基因改良等科学技术,实现寿命达150岁以上。全世界都能够政治清明,各民族平等,不再有国界,也不需要军备、军队,等等。

    无论人类的前景如何,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都应该想一想如何渡过自己不算长的一生。那么,二十一世纪我们人所遇上的主要的生活问题是什么呢?

    首先,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使我们疲于奔命,身心不适。现代社会的本质就在于出现的领域越来越多,内容也是越来越繁杂,以人们有限的精力有限的生存时间是无法把握变化如此之大之多的社会生活的。所以,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深感身心疲惫,人人要去寻找和获得越来越多的东西,要去适应越来越多的变化,希望获得越来越多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以致常常造成了我们在短暂的获得的喜悦的时候,立刻陷入更多丧失的沮丧之中。我们时常深感自身的有限性,感受到自我的渺小,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无奈,造成我们身心的疲惫不堪。有时甚至觉得自己被他人被社会所抛弃,被生活所埋没,连喘口气都十分的困难。

    其次,疏离的人际关系使我们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现代人太忙碌,现代人事情太多,尤其是现代人个顾个的存在方式和生活习惯,使人际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亲情的淡薄,友情的冷漠,爱情的变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十分突出的特征。环绕在我们周围的现代化的通讯设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现代化,从电话电报到传真和e-meal,从报纸电台杂志到互联网和"聊天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越来越快捷无比,方便无比了。但这些现代化的通讯方式也渐渐地隐去了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机会逐渐减少,这越来越疏离了人们之间的亲密感情。许多人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动画世界、影视的世界、现代神话的世界里不能自拔,乃至于不愿面对真实的世界,不愿走进现实的生活,甚至丧失了实际生活的能力。

    再次,生活中无穷多的选择导致我们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现代生活空前复杂,现代社会的机会空前之多,现代生活中的诱惑与刺激亦无穷之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常常陷入二难选择、三难选择、四难选择、五难选择,以至无数难的选择。我们深深地感觉到生活中的幸福难觅,心中的理想难以实现,而人生之命运也不可捉摸,人生之成功实在渺茫得很。现代人生最大的困难之一便是选择,它带给我们的常常是犹豫、彷徨、无奈、自责、沮丧,而失败、挫折、痛苦、伤心、焦虑,还有德国大哲海德格尔揭示出的"烦、畏"等等人生的负面状态却常相伴随我们生活的全过程。这就是现代高科技时代迷信仍然十分流行的内在深层的原因所在,也是现代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的状态下发达国家的自杀现象却越来越严重的根源所在。

    最后,现代生活方式的巨变形成了人类新的生活问题。有研究者指出,目前已出现了二类人:一是所谓"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叫generationx。这一代人只会坐着看电视,历史不知道,道德也不要,只会唱流行歌曲,追明星,喝饮料吃零食,等等。另一类人是电脑前长大的一代,称"generationy"。与电视机相比,电脑提供的更是一个幻觉的世界,个人不能控制电视,而电脑则专门设计为突显个性,越来越能够实现由个人控制,比如电脑游戏,可以自我控制自我设计自我参预。这一代人非常容易把现实的世界与虚幻的世界混而为一。发达国家经常发生小孩子开枪杀人的事件,他们觉得尤如玩游戏一般,有些小孩子甚至以为只要按个电纽就可以把刚刚被他枪杀者唤醒。此外,"傻瓜文化"在社会蔓延,而且肯定会越来越普遍化。所谓"傻瓜文化",也就是在高科技时代,尖端的科技产品都大众化了,人们使用这些高科技的产品并不需要很多的高科技知识。人们不会计算,用计算器;写不好字,可以用电脑,没有知识可以上网站查,等等。于是,一切生活均技术化了,一切问题似乎只需点点鼠标就行了。个人的素质高低在人生过程中越来越不重要,只要会用越来越傻瓜的高科技产品就行了,文化涵养在个人的生活中已渐渐地丧失了其重要性。(1)所谓深厚的文化积淀,所谓多学点历史文化传统的知识,所谓提升自我的道德素养等曾经受到社会普遍推崇的价值越来越成为多余之物。在中国,情况则更为复杂,generationx与generationy同时并存,而且还有相当大数量的在落后地区的人还处于文盲与半文盲状态,愚昧、落后、迷信、贫穷等状态还在许多人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以上现代人之生活中所遇见的新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深思熟虑,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二、现代人生之根本问题

    现代人生活上所产生的上述问题,实际上都源于其人生上的根本问题;也只有解决了现代人之人生的根本问题,才能进而解决现代人生活上的诸多问题。

    现代人生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日趋物质化、功利化、实效化、个我化与生命安顿之普遍性、超越性、永恒性之间的紧张。如前所述,人之生活的品格是个我化的,而人之生命的品格则是普遍化的,当人们在个我化的生活中体会到生命存在的普遍性,并以之显现为实际的生活中,突破个我化的生活,沟通你我他,也沟通自我与社会,以至沟通自我与宇宙,那么便达到了人生普遍性的存在,从而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性和永恒性。不幸的是,现代人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的困难了,比之传统人是更加的不容易了。

    现代工商社会及高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寻求、选择和实现生活中的价值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领域和可能性;但同时却使人们的生命安顿越来越困难了。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求利、求欲、求更多更丰富的物质获取、过一种更富有挑战性的生活,等等,在现代高科技及经济社会制度的运作中更易于达到了,也的确使许多人实现了心中的理想和人生的价值追求;但是,现代人在生命之终极价值的实现、社会崇高理念的达到,以及生命终极意义的获取等方面却越来越困难了,以至深感生命无处安顿,心灵在浪迹天涯,精神无所归依,等等,这引发出现代人的孤独、无奈、无意义的空白感等等人生之深层次的问题。

    从上世纪初德国哲学家福尔凯特(1848-1930)提出"人生哲学"这个词并迅速地形成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开始,大多数的人生哲学教科书(2)虽然在概念、名词、范畴、规律、内容等等皆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阐释,但本质的思想却基本一致,即:通过对人性、人的本质、人之理想、人生目标、人生价值、人生准则等的阐述试图使人们从日常生活的个我性达到一个普遍性的生命存在,亦即让人们通过崇高的人生理念趋于一个为他人、为社会发展做出个人贡献的生活。这就是突破个我化的生活达到一个普遍性的生命存在,然后返归人生,使人们在生活中也能获得普遍性。比如西方思想家希望从理性的普遍性(人之本质)、上帝与我同在(神性)的普遍性等方式来达到这一点;而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则从人性、人之本质和崇高的社会理想等来促使个我走向群体、从有限走向无限。这种人生哲学的构建模式可以说一直延续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除了对何为普遍性的看法有些变化外,个体之人应该从个我化的生活达到生命存在的普遍性的根本原则是没有多大变化的。

    但是,在当代社会之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的生活必定是个我化的,财产占有的私人化是市场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谓"法人";个人的独立化是承担必要的社会经济职责的前提,而个人之生活的个我化也就成为必然趋势了。人的社会存在就是要求个人奋斗、个人努力、个人要出人投地,人人都必须无穷尽地发挥个我之身智体能以追求自我之成功;当然,微软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通过个人奋斗成为世界首富的故事激发着无数的人,尤其是青年人投身于个人的奋斗洪流中。利益几乎成为现代人现实生活中的唯一重要且起作用的驱动力,于是,个我主义取代了集体主义,现实主义取代了理想主义,人的个我性突显,而生命存在之普遍性、无限性及永恒性隐晦不显。现代人在人生过程中喊出的最著名的口号之一就是:"只要我高兴,有什么不可以?"或者"我高兴就好!"这即是现代人在人生过程中个我化的发展趋势。

    在这样一种现实生活的存在面前,人生哲学教科书中的上述原理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必然是越来越低,越来越无效。因为仅仅从人"生"的方面,即从人之本质、人性、崇高的理想、信念、人生目标和准则等方面来使人们在个我化的实际生活中达到生命存在的普遍性已是无法奏效了,对许多人而言实际的作用是很小的。人生哲学原理所大谈的人性、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之道德性、义务,等等,在现实社会人人埋首于功利性追逐的大潮中,几近全部沦为学术的探讨,成为一理论理性,而不是实践理性。所以,有必要从新的思路,引进新的方法和途径去引领现代人从个我化的生活达到生命存在的普遍性,这个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即是把人生哲学延伸至生死哲学,亦即将人之生的哲学问题与人之死的哲学问题联系起来成为一体之生死哲学。

  三、从死亡学到生死学

    要了解生死哲学,首先必须先知晓死亡学的有关情况。实际上,对死亡问题的关注在西方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思想资源。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面对小人的诬陷和可以逃避之死,镇定自若且勇敢地投向死亡,并说出了一番震撼人心的关于死亡的道理;自基督教勃兴后,钉在十字架上之血淋淋的耶稣受难像就把死亡意识深深地嵌入了大众的脑海中;而现代大哲海德格尔对死亡本真之揭示更是让西方人对死亡有了深刻的体认。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死亡学的出现则是相当晚近的事。实际上,死亡学(Thanatology)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始于20世纪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08-4-5 10:10:03 | 只看该作者
我顶,顶,再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7 15: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