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06-9-21 05:43:40
|
只看该作者
你的一生要有一个计划
生命是一笔上帝给每个人放在银行里的储蓄,究竟它有多少?没有人在生前知道,但有一点是真实的,我们都在一天天地消费它,直到有一天生命出现了赤字。人的生命用减法,价值实现用加法。在这里,加法和减法之间并没有恒等关系,也就是说,减去多少,并不意味着增加多少。在这里,昨天是使用过的支票,明天是未发行的债券,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才可以使用。
那么,怎样使每一个“今天”都不“平庸苍白”或者“碌碌无为”呢?你要有目标,使人生不会盲目;你要有追求,使人生充满动力;你要有计划,使人生循序渐进。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在年轻时从本宁顿学院毕业后,想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她的父亲就介绍她去拜访当时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董事长萨尔洛夫将军。萨尔洛夫将军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她,随后问道:“你想在这里干哪份工作呢?”“随便,”罗斯福夫人回答。“我们这里没有叫‘随便’的工作”,将军非常严肃地说道:“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
是的,没有奋斗的方向,就活得混混沌沌;准确地把握好自己的喜好和追求,才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你的喜好和追求是什么?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电视记者采访一个放羊的小男孩,小男孩说,他放羊是为了把羊卖了赚钱,赚了钱以后可以娶媳妇,娶了媳妇生小孩,小孩大了放羊。节目播出后,一个十四岁的品学兼优的城里孩子顿感生活无聊,自杀身亡了。
这个故事牵出了三种人格:一是归属型人格,二是自尊型人格,三是自我实现型人格。归属型人格的典型特征是:安于现状,缺乏进取,以建立家庭、繁衍后代为人生最后和最高的归宿。自尊型人格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要求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位置,要求更多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自我实现型人格则强调用平常心来平衡强烈的事业心,强调“顺其自然的超越心态”。
同学们,纵观你们的学习,不难发现,你们中的大多数是把缺失需要作为自己的学习动机的,你们中的大多数属于自尊型人格。你们从爱和自尊出发,渴望老师的表扬、家长的肯定、同学的认可,呈现出好学进取的姿态。但带来的问题是,由于竞争激烈,你们中的一部分觉得自己无能,作出较为“安全”的选择,不思进取随大流,抱上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退化为归属型人格;另一部分为了达到目的,运用不正当手段,如考试作弊、对老师家长撒谎等,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还有一部分达到了目的,但自尊心激活了私欲,自我欲望无休止膨胀,而变得心理脆弱。
那么,能不能让你们把学习动机建立在生长需要,也就是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上去呢?这就需要你重视自我实现型人格的塑造。“自我实现”就是你在对学习环境有一种积极适应的前提下,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它意味着充分忘我、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它意味着不很在乎老师表扬同学的评价,而很在乎个人的体验,目标的实现。这里面,“积极适应”非常重要,它体现的是一种进取心,但这种进取心是在“适应”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有别于欲望膨胀、畸形发展的自尊型人格的那种“进取”。“进取”和“适应”是相辅相成的。
制订一生的计划,首先要制订的是一生的读书计划。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所尊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家朱永新先生说得更到位:“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中国的“读书人口”太少了!俄罗斯每20人拥有一套《普希金集》;韩国以书柜代替酒柜;犹太民族的小孩微懂事时,母亲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孩子去吻,让孩子在心灵上知道书本是甜蜜的……我们和俄罗斯,和韩国,和犹太人每天拥有同样的24小时,可是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在闲暇时捧起书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记者问英国首相邱吉尔先生:“莎士比亚与印度哪个更重要?”印度当时是大英帝国在海外最大的殖民地,人口最多,土地最广。邱吉尔首相回答,他说:“宁可失去50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它的文化。不读书只应试的教育,也许永远也出不了民族文化大师!
的确,光就我所任教的语文而言,你就有读不完的书,做不完的学问,吸收不尽的养料。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语文博大精深,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们从读书中去探讨,: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略)
《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略)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略)
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以平等审视的眼光去看这句诗,体会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心境、遭遇、不同的语境下,是不是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如果作者是一个顽皮的小姑娘,用“戏”就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如果是一对恋人隔江相望,用“吻”则更能刻画人物的心情;如果是一个思乡心切的游子,用“去”则更能体现主人的心态。以往,人们都把“又绿江南岸”作为炼字成功的楷模来学习。带着崇拜的心理去学,自然觉得“绿”是最恰当、最高境界的选择。当然,这个“绿”,并不是王安石首次运用。
杜牧的《清明》。据传,这首七绝诗原是杜牧任安徽贵池刺史时,因城西杏花村产名酒“杏花大曲”而特意创作的,分明是一篇广告词!可后人作过种种“误读”,现在还编入课本,引导学生去误读,成了一首写行旅之人借酒浇愁的寂寞乡愁诗。我们觉得,这就是一种合理的误读。仍以《清明》为例,若误读文体,将它作“小令”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词以明快节奏,一扫原诗愁绪。如果我们再误读成“短剧”:“清明时节(时间),雨纷纷(背景),路上(地点),行人欲断魂(人物神态),借问酒家何处有(对白)?牧童(人物)遥指(动作),杏花村(远景)。”剧情展开,只见濛濛细雨中,行人快速穿过田间阡陌,向杏花村酒店走去,留下长长的空白,暗示人生匆匆,寄寓无限惆怅,则又是一种意义,这两扇“风景”都不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