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内观的精神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6-6-9 20:2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结使”这个词也可以被译作“结”、“束缚、羁绊”、“凝聚”,或者“捆绑在一起”。结使可以分为两类,(1)五钝使:贪、嗔、痴、慢、疑,(2)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和戒禁取见。后者比较容易修正。当眼观色、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触物或者心了别法的时候,是否会产生结使,要取决于我们的心接受这些印象的方式。当有人对我们说话不友善的时候,如果我们理解原因,不把这些话放在心上,我们根本就不会感到被触恼,心里就不会起疙瘩。如果我们不理解原因,感到被触恼,心里就会起结上一个疙瘩。这个疙瘩的实质就是嗔恨。当我们误解了某个人的言行的时候,心里所形成的疙瘩的实质就是无明(痴)。痴常常会引发嗔、慢、贪和疑。痴这个结使,就是对事物缺乏清晰的观察,它是其他所有结使的基础。

与结使相关的受往往是苦受,但是有时候,结使与乐受有关系。当我们执著于某种色、声、香、味、触或法的时候,一个以贪为本性的结使就形成了。开始它可能与某种乐受相连。但是,因为我们执著于它,我们就被束缚住了。当执著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受就开始变成了苦受。任何来自酒、烟草或者具有漂亮外表的毒品、美味、音乐或赞扬的话,都有可能在我们的心里打上一个疙瘩,一个以乐受而开始的结使。一旦我们有了这样一个结使,我们就会被它捆得死死的,于是,我们便被迫一再地去寻找感官对象,以便重复这种乐受。

我们心中忧愁的感觉也是一种结使,它是由贪、嗔、痴、慢、疑生起的。如果这些烦恼的根源没有被转化掉,那么,忧愁的感觉就会一直存留在我们心中。在日常生活中,忧愁的种子可以被播种在我们的意识中,有时候有他人的原因,有时候没有他人的原因。别人说的话或做的事情可能会使我们心中产生疙瘩,但是如果我们催生智慧、宽容和慈悲之种,那么,他们的言行就不会在我们心中造成任何结使。这取决于我们接受日常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的态度。如果我们镇定、放松、充满智慧和慈悲,不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别人的言行就没有力量在我们心中形成结使。

在我们很多人的心中,恐惧也是一个主要的结使。恐惧的基础是无明,即不能理解我们“无我”的本性,惟恐有什么事情会发生在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亲友身上,这种顾虑和担忧,是我们大家普遍都有的感受,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些顾虑和担忧却占据了他们的整个意识。

如果我们根据四念处的教义去生活,那么,我们就是在修习正念地观察结使的生、住、异、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修习圆觉,是为了能够及时地辨认出刚刚生起的结使,并且想办法转化它。如果我们允许结使在我们的心中越长越大,那么,终有一天,它们会控制我们,这样,转化它们的工作就会变得极其困难了。贪、嗔或疑之结使一旦生起来,我们就要对它给予全部的注意力,以便它能够被转化过来。当它第一次生起的时候,这个结还是很“松的”,“解结”的工作也很容易。

任何结使的原材料都是愚痴。如果我们能够看出我们心中的结使是由愚痴造成的,我们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开它。如果我们认识到缘起和多重因果,我们就能够看清我们心念的根源和本性,并且转化它们,改变不愉快的心态。正念地观察就是观察并见到法性。结使的转化就是这种观察的结果。正念观察的目的就是要促使我们体会和转化被埋藏和压抑在我们内心的结使。贪欲、嗔恚、恐惧、自卑和悔恨等结使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已经被压抑了很长一段时间。尽管它们受到压抑,但是它们一直在寻找机会,在我们的感受、思想和言谈举止中现行。对我们来说,当结使作为感受浮现在意识的表层中的时候,要观察它们是很容易的,但是,受到压抑的结使不可能以一种直接的、自然的方式出现在意识中。它们只能间接地表现自己。因此,尽管它们持续地将我们捆绑着、并以一种隐蔽的方式使我们痛苦,但是我们却觉察不到它们的存在。

是什么压抑了它们、使它们无法显现出来呢?是我们的意识、理性。我们知道,我们的贪欲和嗔恚不能够全部地被社会和我们自己的理性所接受,于是我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压抑它们,把它们推到我们意识的死角,以便能够忘掉它们。这是一种被称之为“失念”的心所的作用。现代心理学理解人的内心为什么会存在“压抑”这一心理现象。因为我们想回避痛苦,所以我们心中的防御系统就把我们的心理痛苦、矛盾冲突和不可接受的贪欲推到潜意识中,这样,我们就会感到与自己相处得更和谐一些。但是,长期受压抑的念头一直在寻找机会,现行为不被社会所接受的言语、观念和行为,而且,它们以后还会发展成为生理和心理疾病。我们也许知道,我们的言谈、举止和心念是具有破坏性的,但是我们对它们却束手无策,因为我们的结使是如此地强大。

治疗因结使受到压抑而产生的忧虑的方法,就是深入地观察这些结使。但是为了观察它们,首先我们必须想办法把它们带进显意识中来。《四念处经》教给我们的方法就是修习有意识地觉知,以便辨认出我们的感受、念头、话语和行为,尤其是那些作为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反应而自动生起来的身语意行。也许我们可以从埋藏在我们内心中的结使中找到我们所作出的反应的根源。

虽然有这些感受和意象,但是我们不要作任何评判,也不要责备或批评自己,只是观察、识别和接受它们,以便看清它们的来源和本性。如果有痛苦,我们就感受这种痛苦。如果有悲哀,我们就感受悲哀。如果有嗔恚,那么我们就感受嗔恚,不过,我们的悲哀和嗔恚是在正念的相伴之下现行的。我们不会在痛苦、悲哀或嗔恚中迷失自己,相反使它们平息下来。即使我们还没有观察到这些结使的根源,但是我们能够以正念去欢迎自己的痛苦、悲哀和嗔恚这一行动事实,就已经使我们的结使失去了一部分力量。借助我们清醒的观察,最终我们会看出结使的根源,并转化它们。《四念处经》教导我们怎样去直面我们的感受、并邀请它们上升到意识的表层,这个教法是非常有效的。在老师或同修的帮助下,修行者可以处理比较棘手的结使。借助于正念观察,老师和同修能够向他指出深藏在他意识深处的结使之现行。

佛陀在世时,人们赞叹他为大医王,他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人,包括摩竭陀国的阿奢世王,处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那些修习正念观察的人,可以学习佛陀处理结使的方法,以帮助自己和别人。因为有很多人在生活中不修习正念,也不懂得怎样去转化结使,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结使就会变得强大起来,导致不安、焦虑和压抑,这些不安、焦虑和压抑表现在言谈举止中,很难被社会接受。那些内心藏有强大结使的人,在与他人交往和共事方面会有种种障碍,这些障碍使他们感到在社会上越来越失意。当他们的结使增长的时候,他们的行为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分寸,最终,这种压力变得如此深重,以至于他们不得不中止他们的工作,或者放弃婚姻。

如果我们知道怎样以一种清醒的方式去过好每一刻,我们就能够觉知在自己当下的受和想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因而不会让结使在我们的意识中变得根深蒂固。如果我们懂得怎样去观察自己的感受,那么我们就能够发现长期盘踞在我们心中的结使的原因,并且转化它们。

[ 本帖最后由 森田圣斗士 于 06-6-9 20:32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6-6-9 20:37:07 | 只看该作者
本文由发现会会员森田战士自法国一行禅师书文摘录入,与阳光工程的朋友们分享!

[ 本帖最后由 森田圣斗士 于 06-6-9 20: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1-3-11 18:19:50 | 只看该作者
不可否认,精神分析主要哲学思想来源于叔本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一部分来源于佛教和印度教,所以精神分析和佛教有那么点相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4 0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