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本我是与生俱有的,本能的冲动,充满心理能量,是基本的动机力量,其活动遵循"快乐原则",激发人们寻求快乐和逃避痛苦。
自我是后天在与外界环境和现实的交互作用中从本我分化发展出来的,是现实化的本能,遵循"现实原则"活动,调节本我中本能欲望的释放,被认为是人格中的管理者。
超我是人格中的道德和社会性力量,也称为理想自我,代表着理想,反映出个体所生长的社会和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超我从自我中分化出来,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遵守"至善原则",起着监督和控制自我的作用。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断相互作用,本我是求生存的动力,但不顾现实;超我则监督和控制主体按社会道德行事;自我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对上按超我要求控制本我,对下要通过调节满足本我中本能的释放。若三者间达到动态平衡,则保持身心健康;平衡失调则导致身心障碍的发生。
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发展可以分成5个阶段,性本能在每个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正如弗洛伊德指出:"性的本能冲动在神经和心理的疾病成因中起着一种不平凡的巨大作用......"。在心理发展的各阶段,性的压抑、欲望不能满足和冲突不能解决,是日后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