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Charlie Z. S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先来骂骂美国,再来说说祖国04、10,2006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06-8-5 17:52:27 | 只看该作者
美加华人博士谈蒋国兵事件:吃苦是人生资产

--------------------------------------------------------------------------------

万维读者网    2006-08-03 13:41:41



    据加中时报报道,美加双料博士蒋国兵在多伦多跳桥自杀身亡,引发华人社会极大反响。很多曾与蒋国兵境遇相同的博士,他们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踏实的走好每一步,即便失去以往的尊贵,流着泪也要生存下去,而且生存得更好。

  “生存是最首要的,也很简单”

  金平,曾在中国取得化学工程硕士,然后转到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最后落脚多伦多,与许许多多新移民一样,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他放弃了原有专业,改行做生意,创办了自己的新康家俱店,6年多来生意已颇具规模。他最经典的话就是“生存是最首要的,也很简单。”


 虽然以往专攻化工专业,但金平讲话哲理味十足。对于生存他归纳:从人的动物性而言,生存就是活着,没有什么其他的;从社会责任感来讲,生存就要接受各种挑战;从作为人上人的角度讲,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

  金平认为生存是否幸福取决于心态,而恰恰是这方面中国传统教育、文化都有问题,“我们无论家庭或是大学教育,都忽视一个自我培养的观念,缺乏自我控制,自杀就是缺乏责任心,没有乐观向上的精神。”

  对于从一个专业人士,转投另一个人生的轨迹,是否会有心理落差,金平回答得很痛快,“只要能生存下来,做什么都可以。在加拿大说不能生存,那简直是笑话。专业仅仅是人生中很小一部份,有没有能耐,看你是不是做人做事合乎北美的环境,也取决于你个人对生活的理解,我从澳洲过来就没有任何心理落差,因为我知道要面对什么。”

  金平就是从简单活着之中发展起来的,他刚到多伦多时,为了生存什么念头都想过,从开餐馆、办食品公司、贸易等等,不过最早做的却是做酒酿,因为当时市场没有新鲜酒酿,至今他对他的创意还十分得意。

  吃苦是人生的资产

  王强是大陆移民圈较早投入当地地旅游业的商人,与蒋国兵有相似之处,王强是中国的“神童”,是当年中国最出类拔萃的大学生,18岁大学毕业,21岁取得硕士学位,以后转至美国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的经验是,无论你有多高学历,以往做过多高位的老总,来到加拿大就是从零开始。“以前再多么伟大都应该忘记。”

  王强称,“人生总有起起落落,吃苦本来就是一生的资产,华尔街有多少大公司是经历了多少次关门的危机后才壮大起来的。大浪淘沙,不相信眼泪。如果小事都做不好,1万元的生意都不行,怎么可能让你做10万元的大事,所有的事都是靠你自己来证明,不是拿着学历来说,别人是要看到你现在真正能做出什么。怨天尤人、过高幻想都是没用的。”

  但王强是否属于移民中的幸运儿,有些博士可能没有如此好的际遇呢?王强对此大为驳斥,他说,“所有幸运都不是偶然的,成功也是经历很多失败的,只是每个人的心态不同。世界上的事实际上很简单,比我们有钱的人数不清,比博士更有知识的人也无数,我们只是为着生存不去幻想,我刚来时与太太一起去卖过花,记得第一天卖了13元,除去自己吃用及车费,就剩下一元钱。刚做旅游生意时,口袋中仅有1万美金,半年没有生意,也就这样熬下来了。”

  王强不太愿意谈更多的个人顺逆境遇,不过他最实在的话总是挂在嘴上,“从零做起,从小事做起。”

  抱怨、叹气自伤锐气

  在中国名牌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的许杰,因太太及孩子学业的关系,3年前移民多伦多,但一直未找到专业对口工作,曾经在电子厂做装配工作,去年经朋友介绍,得到一家美方老板的看重,转往美国做中国与北美医疗商品贸易工作。

  他从网上得知蒋国兵的自杀惨剧的新闻,他表示,蒋国兵自杀案为什么在华人社会这么轰动,最主要的是看到他的博士学位,如果只是一个劳工或是偷渡客自杀,会不会如此有反响,相信大家都有答案。这就是华人社会心理的误区,实际上博士并不意味着生存能力强过他人,在乡村他可能及不上一个农民十分之一的生存能力。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博士的遭遇就特别值得同情,反过来,博士找不到好的工作难道就应受社会的歧视,这是华人社会重学历的错误观念。

  许杰自己也曾经历过挫折,他曾获得过专业工作,因公司内的歧视争斗而失去,他也有过心灰的时候,回想过去他感叹的表示,“看着年岁已不小,生怕失去自己价值,有时会很紧张,但越叹气人就越灰心,幸亏有以前一帮同学、朋友开导、帮助,才有解脱的机会。他指出,那种只知抱怨的人,你再给他机会,也是一事无成的,因为他不能脚踏实地去做事,也不会愿意交更多朋友,最终还是独自叹气,在社会上闯不出来。中国人迷信说,不要随便叹气,不是没道理的。”

  许杰认为虽然加拿大就业环境不及美国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但人只要会变通,一样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

  博士光环的反差令人抬不起头

  实际上在华人移民圈中,拥有博士头衔而改行者大有人在,有开贸易公司,有经营服务业,有开便利店等等,他们都是勇敢面对现实,再次挑战自己的生存能力。但博士的光环依然在他们心中,时常反令他们不敢以此示人。

  记者曾电话或当面采访过几位博士,或许因为他们自感现在行当“低人一等”,有人就非常担心自己身份的曝光,死活不愿谈论个人的经历及感受;有人愿意分享个人心得,却受到家人的厉声斥责,反复摆手摇头阻止采访。

  自然保护个人隐私无可厚非,但在交谈中仍能感受到,博士头衔在他们及家人心中的压力以及对过往辉煌的留恋。有东欧的博士、硕士可以站在主流社会中,喊出“我找不到专业工作,所以才去开计程车。”但对于华人高学历者而言,能够勇敢道出心声者少之又少,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导致表达方式的相异,即使很多人私底上有无数的抱怨或是自生闷气,但不会为公众所知,更谈不上受到主流社会的理解。走出心灵的困境,往往比创业更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06-8-10 19:21:20 | 只看该作者
多维社记者王适综合报导/英国警方8月10日宣布,警方以及军情处侦破一起恐怖份子企图炸毁从20架从英国飞往美国航班的恐怖阴谋,安全当局已经逮捕超过15人。英国内政大臣里德表示,10日凌晨2点联合防恐中心,将恐怖威胁程度调升到最高等级。」(chinesenewsnet.com)

美联社报导,伦敦警方发言人表示,「我们破获恐怖份子图谋在飞行途中炸毁班机的阴谋,」且表示他们相信阴谋的目标是从英国飞往美国的航班。同时英政府8月10日将国内的安全警戒级别提高到“危险级”,欧洲最繁忙的英国希思罗机场10日当天上午也暂时对大多数欧洲航班关闭。(chinesenewsnet.com)

据悉,安全警戒“危险级”意味着英国国内将马上遭到袭击。目前,英国内政部制定的安全警戒级别共分为五个等级,其中“危险级”是级别最高的安全警戒。警方说,目前已经有15人遭到逮捕,在警方逮捕人犯后,全英所有机场均提高安全戒备,也增加了防护措施。(chinesenewsnet.com)

英国内政大臣里德表示,这是一起「严重的阴谋」,意欲「在飞行途中炸毁班机」。里德说,我们会尽一切可能挫败更进一步的恐怖活动。里德表示,英国正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攻击威胁。他说,英国安全单位在反恐方面能够百分之一百的做好防范工作,但无法百分之一百的保证成功。(chinesenewsnet.com)

法新社报导说,英国机场已全面加强安全检查,搭机旅客不得携带手提袋,除非将所有物品放在透明的袋子里。警方表示,据已知阴谋显示,恐怖份子试图将爆炸物放在手提袋里。伦敦市警局表示,这椿阴谋是由苏格兰警场反恐办公室和情治单位联手进行数月之久后宣布破获,并且已逮捕许多嫌犯。(chinesenewsnet.com)

据悉英国警方是在过去几个月,逮捕了15名疑似恐怖份子后,发现恐怖份子计画,将炸弹藏在手提行李中,等到飞机起飞后引爆,英国各地机场立刻采取严密安检措施,包括所有旅客都必须接受搜身,禁止手提行李,能携带皮包、护照、机票,而且必须放在机场发放的透明塑胶袋里,严格措施可能将维持数个月。(chinesenewsnet.com)

路透社报导说,此刻正值国际间就黎巴嫩形势的紧张关系升级,而英国首相布莱尔则正在加勒比海渡假。许多欧洲前往英国的班机取消,航站里挤满了乘客,班机严重延误,再过1个月就是911的5周年,为了预防恐怕攻击再度发生,英国警方采取了严格的预防措施。CNN说:「如果您计画前往英国,除非必要,否则(建议)取消。」 (chinesenewsnet.com)

美国国土安全部10日声明称,已将所有商业航班的安全警戒级别提高至高级,即橙色,以应英国安全警戒级别的提升。「运输安全管理局正在就扩大已有安全要求范围,与联邦协同机构、机场管理部门、商业航空公司等进行协调,以与警戒级别调高相一致。」(chinesenewsnet.com)

在声明中国土安全部称,“由于这个(英国可能遭受恐怖袭击的)原因,美国政府决定将从英国飞往美国的航班的安全警戒级别提高到红色,或者称‘严重’”。美国自“9·11”事件以来实行五级安全警戒系统。(chinesenewsnet.com)

2002年3月份,国土安全办公室主任宣布将这套系统改为彩色系统,用五种颜色代表不同的警戒级别,由低至高分别为绿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声明说,「根据调查所显露出的威胁,我们禁止在飞机上携带任何液体物质,包括饮料、发胶和乳液等。」(chinesenewsnet.com)

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以及希腊一些航空公司也纷纷表示暂停飞往英国的航班。比利时航空当局10日宣布,鉴于英国安全局势的变化,从布鲁塞尔国际机场飞往伦敦的所有航班均被取消。德国航空宣布,全部取消10日当天格林威治时间中午12点以前飞往英国的班机。(chinesenewsnet.com)

受到英国警方破获炸毁飞机图谋的影响,欧洲股市开盘下挫,英股富时100指数下跌58点或1%,至5,802.6点。泛欧绩优股指标FTSEUROPE 300指数下滑0.9%至1,328.7点。德股DAX指数与法股CAC 40指数分别下跌约1%。英镑短暂下滑后收复失地;但在布鲁塞尔机场表示取消所有飞往伦敦的航班后,英镑兑欧元与美元再度下滑。(chinesenewsnet.com)

独立的恐怖主义研究专家比佛表示,手提行李是机场安检的漏洞。「一部手提电脑就足以携带能炸掉一架飞机的炸药。我们可以用狗来嗅出托运行李和货运是否有爆裂物,但目前无法针对手提行李这样做,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因为这样做耗时且成本昂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06-8-14 22:16:31 | 只看该作者
本文利用访谈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对今天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进行了考察分析,发现在他们头脑中,同时存在着两个美国。本文对两个美国的具体内容,形成原因,大学生对其的态度等进行了考察分析。文章的最后又将这种两个美国的美国观与大学生过去的美国观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它的进步与不足(chinesenewsnet.com)

一、从爱美国到恨美国?(chinesenewsnet.com)

80年代大学生的崇洋亲美情结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始终认为,中国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亲美的。因此,当《中国可以说不》之类的图书流行时,许多人还仅仅是将其看成为一种市场炒作,忽略了爱国反美情绪在大学校园内的涌动。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北京大学时,西方记者还期待着北大学子,会向美国总统当面表达他们的亲美爱美之情。然而,北大学子站在爱国主义立场上的严历质问,让这些西方记者大跌眼镜。尽管如此,这一场面所反映的还只是少数大学生在特殊场合的言行,似乎还难以彻底改变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1999年5月8日,美国战机轰炸了中国驻南使馆,成千上万的中国大学生走上街头,走到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前,用石块和墨水瓶表达他们的愤怒之情。中国大学生对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的强烈反应,似乎在一夜之间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在一些人看来,十多年前存在于中国大学生心中的崇洋亲美情结已经荡然无存,崇洋亲美已经被爱国反美这一新的价值取向所取代。(chinesenewsnet.com)

那么,在中国大学生心中,他们到底是怎么看美国呢?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真的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十年时间,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从爱美国走向了恨美国?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心中,真的已经从过去的人间天使,变成了可憎的恶魔?为了具体、深入、详细地分析和回答这一问题,求得到更加贴近生活现实的答案,本人在2000年4月到2001年7月在北京、洛阳和福州三地,先后访谈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八所大学里的一百多名大学生。被访问的学生中,既有文科学生,理科学生,工科学生,也有外语类的学生,师范类学生;既有大一大二的学生,也有大三大四的学生;多数是汉族学生,也有少数民族的学生。(chinesenewsnet.com)

所有的访谈,都进行了现场录音,并将录音整理成了文字材料。通过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说明,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态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并不能简单地用爱美国或者恨美国来概括说明。在中国大学生的心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美国,一个是令人可恨的霸权主义的美国,一个是让人向往的先进发达的美国。大学生的爱国反美情绪,主要指向美国的对外政策,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大学生对美国的欣赏和向往主要指向美国的国内环境,以及体现这种环境的价值观念。这两种似乎是截然对立的态度,不仅在大学生群体中同时存在,而且在一个个具体的大学生个体身上,即在一个人身上,也经常同时存在。(chinesenewsnet.com)

下边,我将根据访谈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两个美国的具体内容,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看待和评价这种美国观,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chinesenewsnet.com)

二、霸权主义的美国(chinesenewsnet.com)

我在访谈调查过程中,向学生提的第一问题,就是当我提到美国的时候,你首先会想到什么?许多学生用“霸道”或“霸权主义”之类的词语来回答。显而易见,在许多大学生心中,美国给他们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之一,就是霸权主义,他们头脑中的美国形象,首先是一个令人反感的霸权主义者的形象。(chinesenewsnet.com)

那么,为什么中国大学生首先把美国看成一个霸权主义的国家,美国的哪些行为,使他们得出这一结论?他们所讲的霸权主义,具体指什么,或者说他们所讲的霸权主义都有哪些具体的内容?(chinesenewsnet.com)

访谈调查获得的材料说明,中国大学生之所以认为美国是一个推行霸权主义的国家,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理由,这三点理由也是他们所讲的霸权主义的主要内容。第一,美国经常以世界警察自居,世界上的事情,不论什么,它都想管,都要插上一手,根本不尊重各国的主权和独立。第二,美国介入国际冲突,插手各国的内部事务,并不像它自己讲的那样,是为了维持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为了推广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为了保护人权,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为了实现和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第三,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为了让其他国家顺从于自己的意志,经常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chinesenewsnet.com)

被访问的大学生们提到了许多国际问题和事件,用美国在这些国际问题事件上的行为来说明他们为什么会对美国产生这样的看法。他们提到了科索沃问题、中东问题、伊拉克问题、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反对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银河号事件、阻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轰炸中国使馆、中美撞机事件等。(chinesenewsnet.com)

科索沃问题是大学生们在访谈调查中提到的次数较多的问题。大学生们认为,科索沃问题完全是南斯拉夫内政,美国纠集北约国家,不经过联合国授权,轰炸科索沃,就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南斯拉夫,这是一种赤裸裸的霸权主义行为。许多人还提到了台湾问题,认为美国是台独势力的后台,没有美国对台独势力的扶持和纵容,没有美国向台湾出售先进的武器,中国的统一会容易得多,美国插手台湾问题就是干涉中国的内政。许多人还把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失败,中国迟迟不能加入世贸组织,归结为美国的阻挠和破坏。几乎所有被访问的学生都认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称霸世界,它把中国看成它实现世界霸权的一个主要障碍。他们还认为,美国的对华政策,基本上就是一种遏制和阻挠中国强大起来的政策,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根本就谈不上友好。一个学生说,(不论)中国想干什么事,美国都从中阻挠。(chinesenewsnet.com)

尤其让中国大学生感到气愤的是1999年5月8日美国战机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尽管本人进行访谈调查的时候,这一事件已经过去了较长的时间,但是,大学生们提起这件事时,情绪仍然非常激动。几乎所有被访问的大学生都认为美国轰炸中国使馆是蓄意所为,完全不能接受美国所说的“误炸”的说法。他们认为,美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高科技武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在美国间谍卫星的严密监视之下,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误炸,而且是五颗导弹同时击中一个目标,怎么可能是误炸?对于美国为其误炸的说法所做的解释,大学生认为是荒谬之极。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美国这么先进的国家,怎么可能利用旧地图来确定轰炸目标。他们认为美国所说的解释,不仅说明美国在轰炸使馆事件上对中国人民缺乏起码的诚意,也说明美国政府对中国人民的感情缺乏起码的尊重。一个学生说,它提出了一个不是借口的借口,也知道别人不会相信,但是,它提出来了,就是特别横,随便拿一个借口来敷衍你一下。(chinesenewsnet.com


中国官员的非正常死亡
陈生洛:两个美国──调查中国大学生的..
倒扁运动烽烟四起:陈水扁大位岌岌可危
胡温为甚么批准出版《江泽民文选》?
小泉铤而走险:可能第6次参拜靖国神社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连载(143)
愤怒的西瓜:不过就是多收了三五斗
做了一件好事:王震之子王军谢幕
先贪后捐:湖南新田原教育局长的双面人..
38.5亿资金谜团:上海公路大王从崛起到..
腐败厅长是“廉政”高手:台上喊反腐台..
家家有别墅汽车存款:华西村凭啥闷声大..
油田设备全球性老旧:重大隐患成油价“..
中情局全球秘密搜集世界各国政要病历
非洲假冒中国抗疟药调查:假药主要来自..
“东莞第一贪”澳门豪赌背后:内审体系..
“野生动物狩猎权”暂停拍卖:中国狩猎..  
但是,在美国为什么要轰炸中国使馆这一问题上,大学生们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美国是想警告中国,因为中国在道义上一直站在南斯拉夫一边,批评美国干涉科索沃的政策。有的认为,美国是想试探中国,看看中国政府忍耐的底线在哪里,以便以后与中国打交道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认为,可能中国政府在某些方面向南斯拉夫提供了帮助,美国不能容忍,想通过轰炸中国使馆来报复中国。有的认为,当时中国政治正处于一个比较敏感的时期,美国想借此影响中国政局,造成中国内部的动乱。尽管在美国为什么要轰炸中国使馆这一个问题上,大学生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但是,他们一致认为,不论是基于何种原因,美国轰炸中国使馆,都是一种不能容忍的、极其野蛮的行为。美国之所以敢于这么做,不仅说明美国对中国充满了敌意,也说明美国对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蔑视。一个学生说,(轰炸使馆)说明它有恃无恐,它确定你不能把它怎么样。因此,提到轰炸使馆事件,大学生不仅非常愤怒,同时还有一种强烈的屈辱感,认为美国如此野蛮地对待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国家却拿不出来有效的办法进行回击,从内心深处感到悲哀。一个学生说,事后想一想,觉得挺悲哀的,咱们国家确实弱,没有办法与美国对抗。有的大学生表示要把这个仇恨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心中,永远也不能忘记和原谅美国的这一行为。一个学生说,我想这一代年轻人,都会记住这件事,永远也忘不了。(chinesenewsnet.com)

在访谈调查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对于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大多数被访问的大学生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反感和道德上的憎恨。他们希望中国政府在中美关系上,能够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更加坚定地维持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有的甚至推崇中国在毛泽东时代的对外政策。但是,几乎所有持有这一观点的大学生同时认为,中美两国的力量对比过于悬殊,美国可以不断地给中国制造麻烦,中国能够进行有效反击的手段并不多,中国没有与美国对抗的实力。一位大学生说,当我听说美国轰炸中国使馆的消息后,当时恨不得就打过去。但是,再想想,又觉得打不过。也有少数的大学生用更加理性、更加平和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他们认为,每一个国家都要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中国要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美国要追求他们的国家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当然是作为强大一方的美国占上风的时候多,对此不应该有什么大惊小怪。这类大学生比较坦然地面对这一问题,对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较少有其他大学生的那种道德义愤感。他们认为,如果中国比美国强大,中国完全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美国,现实世界就是如此,没有必要为美国的行为而愤愤不平。一个学生说,如果中国是美国呢,你为了维护自己的超级大国利益,难道不会这么做吗?这些大学生更加理解和支持中国政府目前的对美政策,认为中国目前处理中美关系的方式是合适的,完全没有必要对美国过分强硬。与那些希望中国政府对美国更加强硬一点的大学生的看法相反,他们对中国的实力反而更有信心,他们强调,中国并非在美国面前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只是目前这种处理方法对中国更加有利而已。一个学生说,我觉得中国政府后来的一些做法,还是挺正确的。另外一个学生说,我想中国当时考虑的恐怕是如何冷静的处理这件事,并不一定中国就没有一战的实力,中国采取了一个比较理智的做法。(chinesenewsnet.com)

毫无疑问,在中国大学生的心中,存在着一个霸权主义的美国,而且是一个令人反感,甚至是让人憎恨的美国。那么,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来自何处?中国的大学生们如何形成的这种印象,他们是从哪里获得有关的信息呢?(chinesenewsnet.com)

本人在访谈调查中了解到,影响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看法的信息渠道非常多,从人与人的直接交往,到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等大众传媒,再到更先进的传播工具互联网,所有这一切都是影响大学生对美国的看法的信息渠道。但是,对大学生来说,就霸权主义的美国这一印象的形成而言,最主要的传播媒介,还是中国国内的广播、电视和报纸,尤其是广播和报纸。(chinesenewsnet.com)

本人从访谈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中国大学生的宿舍内还没有电视,他们主要是从国内的广播电台和报纸中获得国际新闻方面的信息。经常收听美国之音之类的外国广播的大学生不多,收听者对美国之音所播送的内容,经常持怀疑的态度。一个学生说,美国之音倾向性非常明显,听了几次就不想听了。有些学生可以方便地利用互联网,但是,他们上网主要是聊天和收发电子邮件,即使是浏览新闻,也主要是浏览中国国内的网站的新闻,经常到国外英文网站上浏览国际新闻的大学生非常少。当问到其中的原因时,他们回答说,首先是上网的速度问题,上国外的网站速度很慢。其次是语言问题,虽然中国的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英语水平,但是,阅读英文还是不如阅读中文那样轻松方便。第三,大多数大学生对国际问题并不是特别有兴趣,他们认为,从国内媒体中获得的信息已经足够了。凡是重大的国际问题,总有人把国外网站上的重要的信息和观点转贴到国内重要的BBS上,他们多多少少也能接触到这些信息,他们认为国外的媒体也有偏见,尤其是涉及到轰炸使馆这样的问题,肯定是双方各说各有理,相对而言,他们更愿意接受国内媒体的报道。(chinesenewsnet.com)

在本人的访谈对象中,只有两个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有经常到国外英文网站浏览新闻的习惯。他们说,凡是国际上发生了重大的事件,尤其是与中国有关的事件,在了解了国内媒体的报道之后,他们总要到国外的网站上看一看,进行一下比较,希望更全面地了解事实的真相。但是,他们对美国的看法与其它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美国在他们的心里,首先也是一个霸权主义的形象,对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他们同样表现出极大的反感。同时接受访问的另外一位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与他们持有相近或相似的看法。(chinesenewsnet.com)

那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不是存在差异呢?本人进行的访谈调查涉及到北京、福建、河南三地的大学生。所涉及的学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也有一些非常普通的高校;学生所学的专业,也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学文科的,有学理科的,有学工科的,也有学外国语言的;所访问的学生中,既有汉族学生,也有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被访问的对象,从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学生都有。长达一年多的访谈调查给本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霸权主义的美国在所有接受访问的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普遍存在,对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感情上持一种排斥的态度,所不同的只是排斥的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仅仅是反感,有的非常反感,有的极端反感,有的甚至于持一种接近于仇恨的态度。被访谈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持非常反感的态度,没有一个人表示他喜欢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大学生的这种感觉与他们所在的地区、所处的学校、所学的专业没有太大的关系。(chinesenewsnet.com
由此可见,长达一年多的访谈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完全可以让我们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心中,首先是一个霸权主义者的形象,是一个令人反感的、不受欢迎的国家。这个令人反感的、不受欢迎的霸权主义的美国,在中国大学生头脑中是普遍存在的。(chinesenewsnet.com)

三、先进发达的美国(chinesenewsnet.com)

如前所述,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心中,首先是一个霸权主义者的形象,是一个令人反感,甚至于让人憎恨的国家。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由此而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看法确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已经从80年代的崇洋亲美变成了爱国反美,在中国大学生心中,美国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令人反感、让人憎恨的国家?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解释在轰炸使馆事件后不久,中国大学生到美国大使馆前进行抗议示威后不久,在美国大使馆前又重新排起的等待留学签证的长龙?又如何解释北大、清华等中国着名大学的校园内经久不衰的出国留美热?(chinesenewsnet.com)

深入的访谈调查使我认识到,问题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当你就如何看美国这一问题与大学生进行交流时,他首先告诉你的几乎肯定是一个霸权主义的美国,一个令人反感、甚至于让人憎恨的美国。但是,这个霸权主义的美国的背后,还存在着另外一个美国,随着访谈的深入,这个美国就悄然出现了,这是一个与霸权主义的美国完全不同的美国,一个令人喜欢和向往的先进发达的美国。(chinesenewsnet.com)

我在调查访谈中发现,许多中国大学生谈起他们对美国的看法,都喜欢把美国与中国联系起来,对美国霸权主义行为的批评经常转化成对中国政府对美政策的批评,认为中国政府的对美政策过于软弱。但是,他们并不过多地批评政府,而是习惯于把这种软弱归结为中国的贫困和落后,即所谓的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习惯于从制度和文化层面思考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往往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反美情绪就转化成了对美国的社会制度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的肯定和赞赏,对中国现状的批判。他们在批判中国的现状时,实际上都有意无意地采取了一种标准,设想了一种理想状态。这个标准,这个理想状态,不是别的,就是美国的国内社会环境及其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就是他们心中的另外一个美国:先进发达的美国。(chinesenewsnet.com)

前一个美国主要指向的美国的对外政策,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后一个美国主要指向美国国内的社会环境,以及这种社会环境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如果我们看不到第二个美国,我们就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看法,也没有办法解释“几天前到美国使馆前游行,几天后又到美国使馆申请留学签证”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chinesenewsnet.com)

那么,这个第二个美国,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都有那些具体的内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从我访谈调查中获得的材料来看,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几乎囊括了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但是,最受中国大学生推崇的还是美国的教育。(chinesenewsnet.com)

中国大学生喜欢美国的教育,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向往美国教育所提供的优越的物质条件。一个学物理的学生说,中国的科研设备不行,比如搞一个加速器,你就出不起钱。最近上边批了一个加速器,但是,又缺钱买探测器,没有探测器,还是做不成试验。这是综合国力的问题。第二,欣赏美国教育所提供的那种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喜欢美国教育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中国目前的大学生,都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所以,他们都非常渴望有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国大学的学习环境与中学相比,应该说已经宽松了许多,但是,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在专业选择、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等方面,选择的余地还太小,所受的限制还很多。他们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从性质上讲还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还是要按照上边规定的统一模式,把他们培养成统一规格的产品。美国的教育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个性和个人的选择,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和发挥个人的潜力,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第三,美国教育的水平更高,可以学到更多更先进的知识,以后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在中国的许多大学中,都有留美归来的教师,大学生发现这些留学归来人员,不论是学识还是素质,都明显地高于仅仅在中国国内受过教育的人。在就业过程中,这些人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工作岗位上,他们受到更多重视。这使大学生们认识到,美国的教育,尤其是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水平更高,质量更好,留美的经历可以给自己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chinesenewsnet.com)

大学生之所以喜欢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还在于他们认为美国的社会环境给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对那些一心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大学生们来说,美国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他们经常用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来说明这一点。他们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美国人获得了诺贝尔奖,为什么一些非常优秀的中国人到美国以后,经过多年的努力,也能获得诺贝尔奖,而在国内发展的中国人,尽管他们也非常优秀,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拿到诺贝尔奖?他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就是个人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他们认为美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更加有利个人的发展。(chinesenewsnet.com)

对那些希望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的大学生们来说,美国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他们知道美国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也是一个只要个人愿意奋斗就可以过上富裕生活的国家。他们知道去美国发展的中国人,经过若干年的奋斗以后,几乎人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和汽车。如果这些人不去美国,他们留在中国发展,过上这种富裕生活的机会,就要小得多。他们亲眼目睹了自己的许多老师,一生都在努力奋斗,但是,一直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因此,在北大、清华等着名的大学中流行着这样的说法:“一流的学生出国,二流的学生读研,三流的学生工作”。出国留学,尤其是到美国去学习和发展,不仅是许多优秀大学生梦寐以求的理想,能不能实现这一理想也成了衡量个人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大学生们并不认为他们对美国的这种向往是崇洋媚外,他们说,人们向往一种更加先进的生活方式,更好的生活,有更好的发展,是一种正常的心理。(chinesenewsnet.com)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许多中国大学生喜欢和向往美国,并不局限于个人发展的角度,并不完全是基于对个人利益的考虑。在许多中国大学生心里,先进发达的美国不仅是一个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人理想的地方,同时也是落后国家应该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他们认为,在中国向着富裕、强大、文明、进步的目标前进时,美国有许多东西值得中国学习。他们认为,美国人的开拓精神,竞争意识,敬业精神,环保观念,对人的重视和尊重,对自由民主的追求,新闻媒体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渗透到美国生活各个方面的法制观念等,都是中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chinesenewsnet.com)

在访谈调查过程中,学习不同专业的学生,都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指出了中美两国的差距,指出中国应该向美国学习的地方。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非常赞赏美国同行编写的软件,他们认为,美国人编的软件,真正体会了为客户服务的精神。被接受访谈调查的大学生说,人家软件中的“帮助”的内容太详细了,对客户考虑的太周到了,你就是一个傻瓜,编写软件的人也要通过“帮助”让你学会使用这个软件。而我们中国人在编写软件过程中,谁有这样的耐心,谁肯下这样的功夫,谁有这样严谨认真的敬业精神?学新闻专业的大学生非常赞赏美国同行处理新闻的手法和技巧,他们指出,在新闻技巧和手法上,美国有许多东西值得中国学习。美国的民主法制,给学法律的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指出美国国会对克林顿性丑闻的调查,在中国根本不可能发生。在了解了美国的法律制度之后,他们深深地感叹中国在法制化方面的落后。他们说,律师要经过严格考试,法官则什么人都可以当,这种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现象,在美国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他们毫不掩饰地说,一学法律,我们大家就都成了美国人了,不是美国人,(心)也跑到美国去了。(chinesenewsnet.com)

如果说对第一个美国(霸权主义的美国),中国大学生的基本态度是反感和厌恶的话,那么他们对第二个美国(先进发达的美国)的基本态度,就是肯定和赞赏。中国大学生并不掩饰他们对第二个美国的喜爱。一个大学生深情地说,从良心上讲,美国是一个很不错的国家,它有许多方面很吸引我们,尤其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另外一个大学生说,美国的许多东西在我们心中都是令人羡慕的,我们很希望自己以后能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一个学习电脑软件的大学生说,如果有一天我们中国有一个美国那样的社会环境,没有那么多的盗版,我们这一行就可以大有作为了。他认为中国的软件业发展不起来,打击不了盗版现象,关键是中国的体制问题。(chinesenewsnet.com)

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对中国大学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即使在他们痛斥霸权主义的美国的时候,在他们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也抵挡不住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的诱惑。在我的访谈过程中,出现过这么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当大家都在愤怒地谴责美国轰炸中国使馆的霸权主义行径时,一个大学生突然问另外一个正在痛斥霸权主义的美国的大学生。他说,你这么痛恨美国,如果现在有一所美国的大学给你发来了录取通知书,你去还是不去?被问的大学生先是语塞说不出话来,后来又拒绝正面回答这一问题。(chinesenewsnet.com)

那么,中国大学生头脑中的第二个美国是如何形成的呢?访谈调查获得的材料说明,塑造中国大学生头脑中的第二个美国形象的信息渠道有许多种,最重要的渠道之一,是中国国内的媒体,这一点出乎我的预料。在访谈调查过程中,大学生们说,实际上我们国家的媒体,每天都在说美国好,我们觉得美国好,其实许多信息就是来自中国国内的新闻媒体对美国的报道。中国的媒体在报道美国时,只是在涉及到政治等问题时,才说美国坏,其它方面都是在不断地说美国好,有时把美国说的太好了,以至于后来一想,觉得美国也不是那么好。(chinesenewsnet.com)

另外一个重要的渠道是口碑。中国大学生头脑中的第二个美国的许多细节,都来自人们的口头传播。一些访问过美国的人,把他们看到的美国告诉自己周围的人,这些人再一传十,十传百,向周围传播开来。这种口头传播尽管速度比较慢,传播的范围也有限,但是,对于中国大学生的第二个美国形象的形成,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私下的交流,不同于官方传媒的宣传,它所传达的信息,往往更加真实可信,而且包含了许多细节。在访谈调查中,许多大学生都提到了这种传播对他对美国的看法的影响,尤其是那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这些大学生们说,在他们年龄很小的时候,就不断听到自己的家长给自己讲述这样的故事:谁家的孩子怎样怎样地刻苦读书,最后留学美国,在美国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他们说,凡是从自己家乡走出去,最后去了美国的人,几乎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些人像英雄一样被家乡的人们所传颂,被成千上万的家长当作教育自己孩子的榜样和楷模。一个美好的美国,就这样早早地印在了这些学生的心中。(chinesenewsnet.com)

在北大清华这样的着名大学中,访问或留学美国归来的教师,是塑造第二个美国的重要力量。他们直接影响着自己身边的学生,鼓励学生走向留学美国的道路,并逐渐在学生形成了一种风气,不仅美国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而且能不能留学美国成了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尺度。一位接受访谈的北大学生说,我一走进大北就发现,周围的师兄师姐们说的话,说来说去几乎说的都是一件事:考托福去美国。大家有一种普遍的观点,最优秀的人去美国,没有听说过最优秀的人留在北大。一位清华的学生说,一进清华,出国这件事就象是出水痘一样,你躲也躲不过去。(chinesenewsnet.com)

第三个重要的渠道,就是美国产品和美国文化的影响。在中国电视台经常转播的美国NBA篮球赛,在中国大城市街头随处可见的可口可乐饮料,中国大学生喜欢的来自美国的名牌运动衣和运动鞋,麦当劳的就餐环境,引人入胜的电脑游戏,扣人心弦的好莱坞电影,所有这一切,实际上时时刻刻都在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塑造着第二个美国的形象。大多数中国大学生并不是特别关心时事政治,他们也没有机会直接接触美国人或者访问过美国的中国人,但是,他们不能不接触这些美国产品和美国文化,这些东西在他们头脑中塑造了一个先进发达的美国。我在访谈调查中,问一个大学生我提到美国你会想到什么?他直截了当地说,NBA,美国的篮球打得好。在一次访谈调查中,我问大学生们的美国印象从何而来,他们说美国的影响无所不在,电影电视中播放的内容,人们平时谈论的话题,上街看到的汽车,同学穿的运动鞋,大家工作学习时用的计算机,所有这一切都可以感觉到美国的影响,感觉到美国的先进和发达。(chinesenewsnet.com)

如果说第一个美国,霸权主义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普遍存在的话,那么访谈调查的结果告诉我,第二个美国,先进发达的美国在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在我访问的大学生中,没有人否认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的存在,也没有人表示他不喜欢这个美国。不同的只是喜欢的程度而已,有的非常向往和喜欢,有的只是一般的喜欢。但是,从访谈调查的情况看,喜欢的程度与大学生的年级、专业、学校和所在地区无关,与学生关心政治的程度有关。那些不关心政治的大学生,比那些比较关心政治的大学生,更加喜欢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这类不关心政治的学生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比较注重人以及与人的生活细节有关的事情,待人处事比较平和,不喜欢走极端,他们喜欢先进发达的美国,但是,反对把美国理想化,他们不喜欢霸权主义美国,但是,反对把中国与美国的分歧情绪化、道德化。(
四、两个美国的美国观:进步与不足(chinesenewsnet.com)

如上所述,在今天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实际上同时存在着两个美国,一个是霸权主义的美国,一个是先进发达的美国。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帝国主义”的美国观,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自由民主”的美国观,[51]那么,今天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就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美国”的美国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两个美国的美国观呢?(chinesenewsnet.com)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两个美国的美国观,较之于过去的美国观,无疑是一种进步,它说明在怎么看美国的问题上,今天的中国大学生比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大学生表现的更加成熟,更加理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chinesenewsnet.com)

第一,两个美国的美国观表明,在如何看美国的问题上,今天的中国大学生已经初步摆脱了长期统治中国人或中国大学生头脑的那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敌即友的思维模式,对美国的看法开始深入到不同的领域,对不同的领域给予不同的评价。用一位大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把美国切成片,分成不同的部分,对不同的部分,谈自己的看法,不能笼统地说是反美,还是亲美。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变化可以说是中国大学生在怎么看美国问题的上一个可喜的进步,因为过去的帝国主义美国观和自由民主美国观的最大弊端就是它们只允许对美国有一种评价,而且一定要是整体性的评价,具有明显的简单化、极端化的倾向。而两个美国的美国观不仅反映了中美两国在许多问题上的矛盾冲突,以及由此在中国大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美国的负面形象,而且反映了中美两国在社会发展程度上的巨大差距,反映了中美两国在某些方面需要互相合作、相互借鉴的现实,以及由此在中国大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美国的正面形象。相对而言,它是一个更加完整,更加全面,更加贴近美国现实的美国观。(chinesenewsnet.com)

第二,两个美国的美国观说明,今天的中国大学生对美国,尤其是对美国国内社会有了更具体、更全面的了解。在帝国主义的美国观中,美国主要是一个侵略者的形象,在自由民主的美国观中,美国首先表现为一座高高耸立的自由女神像。在两个美国的美国观中,美国的形象要比这些丰富多彩得多。从克林顿的性丑闻到小布什靠最高的法院的裁决入主白宫,从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人杨振宁、李政道到美国大学录取研究生的条件和程序,从IT业的风云人物比尔?盖茨到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从NBA的篮球明星乔丹到美国篮球的比赛规则和市场运作机制,从影坛巨星施瓦辛格到好莱坞大片的推销包装技巧,几乎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今天的中国大学生都有所了解,而且他们对某些细节的关注和了解,常让我感到惊讶。一年多的访谈调查给我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十年前那个自由民主的美国在今天中国大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缩小褪色,代之以一个内容更加丰富,包容量更大的,政治色彩相对较少的先进发达的美国。这个先进发达的美国比原来那个自由民主的美国,更加全面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的现实,也更加准确的揭示了中美两国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标志着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认识的深入。(chinesenewsnet.com)

两个美国的美国观较之于过去的美国观,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我们深入地考察两个美国的美国观的具体内容时,就会发现,两个美国的美国观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今天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看法中,也有一些情绪化、简单化的成份,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对华政策和霸权主义的理解上。(chinesenewsnet.com)

当我深入地思考今天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大多数中国大学生的心中,美国并不完全是一个负面的形象,美国被一分为二,一个是负面的霸权主义美国,一是正面的先进发达的美国。但是,当讨论到美国的对外政策时,十年前、二十年前统治中国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又冒出头来,美国又完全变成了一个负面的形象。在我访谈的一百多名大学生中,几乎没有一个人为美国的对外政策进行辩护,提到美国的对外政策,提到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几乎是一片谴责声。不论美国在国际上干什么,中国大学生都习惯于从霸权主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并对之进行谴责。在许多中国大学生眼里,美国人在国内还干了不少好事,但是,在国外干的几乎都是坏事。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时确实霸道,为了谋求和维护它的世界霸权,它也经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霸权主义的美国绝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但是,把美国的对外政策完全看成是霸权主义的政策,把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完全理解成霸权主义的行为,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chinesenewsnet.com)

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中国大学生对美国的对华政策的看法上,霸权主义几乎成了中国大学生理解和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唯一工具。绝大多数中国大学生认为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不友好的,美国不愿意中国繁荣强大,美国把一个繁荣强大的中国看成是对美国霸权地位的一个威胁,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遏制和削弱中国,限制和阻挠中国的发展,因此,中美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遏制与反遏制、称霸与反霸的关系。这种对美国对华政策的解读,显然不符合美国对华政策的现实。在美国国内,遏制中国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也确实有些人把中国看成美国潜在的对手,但是,美国国内还有主张与中国友好的声音,许多人主张对中国采取接触和交往的政策,反对孤立中国。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是这两种声音两种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些问题上,某一种声音会占居上风。从中美关系的现状看,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合作也是主流。因此把美国的对华政策完全理解为反华的政策,完全从美国要维护其霸权地位的角度去解读,显然是片面的。中国大学生仅仅从这样一种角度去理解美国的对华政策,不仅说明其思维方式中存在着偏差,也说明其对美国对华政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chinesenewsnet.com)

在怎么看美国的问题上,中国大学生的不成熟还表现在对霸权主义的理解上。西方的霸权(hegemony)一词,源于古希腊,原义是领导和控制,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对其它国家的领导和控制。在西方人眼里,霸权并不一个贬义词。前美国总统安全顾问布热尔津斯基就公开主张美国维护自己的世界霸权,他认为这符合美国的利益,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他把美国的霸权看成是美国人不得已而卷入的一项艰难、费时和高代价的任务。在布热尔津斯基眼里,霸权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国际秩序,霸权一词绝对没有道德上的贬义。中国政府所反对的美国霸权,实际上也是指的一种国际秩序,即美国所主张的一极世界。但是,在中国大学生的眼里,霸权主义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色彩的词汇,包含强烈的道德贬义。在许多中国大学生眼里,霸权主义往往就是为所欲为、横行霸道的代名词,他们眼中的霸权主义的美国,实际上就是一个在国际舞台上不遵守任何比赛规则,凭借自己的强大实力,到处为非作歹的国家。显而易见,中国大学生所理解的霸权主义,掺杂进了太多的道德因素和感情因素。他们头脑中的霸权主义,与其说是对美国对外政策一种解释和概括,不如说是一种强烈的道德谴责和感情宣泄。这样一来,他们所理解的霸权主义的美国,就不可避免地掺杂进了一些言过其实,过分夸张的东西。(chinesenewsnet.com)
尽管今天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成熟,我仍然认为,他们对美国的看法,总的趋势是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成熟。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崇洋亲美已经成为历史,爱国反美也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我们既不要为过去的东西所迷惑而跟不上历史的脚步,也不要为今天的一些表面现象所干扰而失去正常的判断。(chinesenewsnet.com)

(原载“凯迪网络/心灵驿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06-8-15 22:02:08 | 只看该作者
移民五年杂感

(引子:再有一个多月,我们一家就移民加拿大五年整了。由于九月之后会比较繁忙,所以趁这几天心绪宁静,决定整理回顾一番,写成文章,放在个人博客里面,以之备忘。)

五年前的九月二十四日,我从中国北京移民到加拿大的温哥华。这一对人生有着重大改变的决定是我做出的,它与我求新求变的天性密不可分。我喜欢丰富多彩的经历,胜过在熟地久居所必然随之增长的社会地位与经济财富。不管师友、父母如何为我放弃以往的辉煌而惋惜,为我未卜难测的前景(不论是事业还是婚姻)而担忧,我仍随心所往,在九一一刚过之后的两周,在湛蓝如洗的秋日里,毅然决然地在自己选定的新家园登陆了。

移民后的我,算得上诸事顺利、应付裕如:安家、考驾照、熟悉本地风土民情、调适环境饮食、学习新的生活技能等等。回想起来,一到下就订阅的《温哥华太阳报》(Vancouver Sun)帮了不少忙,从新闻版的时事要闻到商务版的投资指导,从教育就业版的形势解析到家居房市的指点分绍,以及分类广告中林林总总的信息,让我比较快速地号准了本地社会的“脉搏”,消除了对新家园的陌生感、距离感,也对我三个月后到今天一直从事的媒体工作(无论是新闻报道、特写或时政评论)大有益处。当时的我,自然不会想到,日后因缘际会,竟与这家报纸的记者和编辑们有过交流与对话,并与其中一位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与她一起采访了该报资深评论家Jonathan Manthorpe。

我是一个好强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从来都是不做则已,做了就力求最好。华文媒体位卑声微,虽然我的头衔由普通记者晋为采访主任,然后是副总编、总编,实际上却是名有限而利实薄,在事业成就感和实际收入、福利等方面,不能与已跻入主流各行业的移民朋友们相提并论、同日而语。不过,这份工作还算是“与时俱进”,不仅每天逼着自己关注时事、介入社会发展最新动态,而且由于有媒体工作的便利和面子,可以接触到差不多所有新闻事件的前沿与内幕,采访到众多政经学商各界主流头面人士,从总理、党领、部长、议员到商界大鳄、学界名流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我并不完全将之视作繁重无奈的谋生工具,而是当成难得的深入社会了解加国的最好机会。

无论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重要新闻发布,还是贸易局、商会、大学、研究所的最新事态,我均有机会得以侧身其中,采访报道那些令人难忘的事件与人物。比如加国著名右翼智库菲莎学会(Fraser Institute)的重要讲座,我几乎一场不拉。我采访过该学会专门从事移民政策研究的加国前大使、高级研究员马丁-柯勒考、从事中小学教学质量及表现评估研究的室主任柯里、从事医疗健保政策改革研究的经济学家麦克马洪博士等等,对智库影响国家政策的潜作用印象深刻。其它重要的新闻事件更是令人难忘,在这几年中,我经历了两次两大政党党领的轮替与两次联邦大选,采访过竞选中的若干著名政客,并在开票当晚的电视上进行现场进程的评论。其间耳闻目睹了西方议会****政治的明面运作过程及幕后种种交易,那竞选争夺中的树山头、表忠心、排斥异己、抹黑对手等精采表演,常常让我联想到中国政治的种种类似场面,不由一次次感叹人性的世界大同,正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政治历来是各种利益集团的妥协与交易,对不少政客而言,正义与公理往往不是第一位要考虑的东西,有的政客甚至只把它当作挂在嘴上的口号、用作服务于自身利益的工具而已。

对主流社会人和事的认识当然不仅限于工作领域,在移民的前两年,我与某位主流人士建立了比较密切的私交,曾为他的著作中译本校正、补译,并帮助联系在中国出版,为他的网站担任中文翻译等等。我还参加了在本地社会有较大影响的某职业妇女俱乐部和跨社区专业人士业余生活的一些兴趣小组。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活动无疑都是有益的,它们使我对加拿大社会的各个层面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对我选择定居的这个国家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我结识过一些很不错的各族朋友,也学会了透过表面的客气看清某些所谓主流非主流人士的真面目,那掩饰在堂皇词语下面的种族主义思想,无论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都是我所憎恨所不能原谅的最不文明的品质。

我的生长和教育背景是中国大陆,我的生活习惯、爱好兴趣、习用语言,在表现方式上,不可避免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我理解这就是人们所谓的文化烙印。但是从普世价值的共通上,从文明教养的内涵意义上,在我融入新家园的努力中,我没有感觉到与西方文化有太大的冲突与不适。自由平等、求知求真的精神是我一直尊崇服膺的价值观,我以此衡量周围的人和事,尊重一切为之身体力行、名实相副的朋友,而憎恶和鄙视那些用意识形态、肤色语言来划分人群高下的行为。在我看来,人类不同种族文化所推崇所贬谪的东西,其共性远远大于它们之间的差异,或许可以这么说,人类文明的品质都是相通的、共同的,而实际生活的具体表象则各有各的不同。

因此,我从来不认为自己需要将身上的文化烙印涂掉重来,我要做的,从过去到未来,在中国在海外,都是尽力避免不文明的行为,自信、健康、快乐地生活在我为之纳税和尽义务的社会里。无庸讳言,我与我的华裔朋友、华人社区有着较多的接触和友爱,这是因为我们来自同一块土地,我们之间说着同一种语言,我们有更多共同的回忆、面对着许多共同的问题。作为人群中物以类聚的现象,这一切非常自然。我有过对老侨新侨及华人新老社团、华裔代表大会的采访,进行过包括人头税在内历史事件的调查,各种类别形形色色的移民个案,幸与不幸,汇总在一起,使我对华人移居海外之后求生存谋发展、融入本地生活的艰辛及华裔社群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既有可为楷模的学习对象,也有值得警醒的前车之鉴。

自然地,移民后的这些工作经历与社会活动,构成了我对加拿大社会与政治种种看法的思想来源。这些观点,反映在我于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BBS上所做的各类纪实报道与时政评论之中。事实上,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作为第一代移民,我们对新家园的贡献应该如何进行恰当的评价?我们的追求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获得承认与肯定?我们自身需要怎样的努力才最有益于这个社会和我们自己?

五年的移民生涯中,我有幸在旧友之外,结识了许多来自中国各地、各行业的华人移民朋友。大体说来,我有三个不同的朋友圈,一是工作中接触认识的同事、同行;一是生活中原来熟悉或各种机缘结识的新朋旧友;一是网络中见过一面、数面甚至一面未见的文友与山友。这些朋友不仅给了我欢笑与快乐、鼓励与自信,而且也从很多方面,对我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思想观念到日常生活,我都与五年前有一些明显的不同,我相信这些不同与朋友的相伴相随、交流切磋密不可分。他们,是我移民新家园收获的重要一笔精神财富,我为之欣慰并心怀感激。

五年,在人生的旅程中,不算很长,但是作为移民的五年,对我的一生来说,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未来的我,是继续定居加拿大,还是在地球村移来移去,我相信这五年的经历都是值得回味和借鉴的。毕竟,这是我第一次在非母语的土地上,作为它的居民而不是游客,真实地生活了五年。哭过,也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06-8-19 22:56:0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回国我的一些建议   
来源: ihelloworld 于 06-08-13 08:52:56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首先说明,我这个对于有意回国发展的一点参考,如果无意回国,自然就略过。

作为一个在国内工作了几年,又在美国呆过几年的人,最近看到了很多关于回国的讨论,大多是一见别人谈回国就打击的,但还是有人不断在问,这说明,无论何种原因,是loser也好,是渴望中国文化包围,回国自己想独立发展的也好,还是有很多人想回国的。就我这几年了解的大陆人,主要是留学生,真正从来没有考虑回国的几乎没有。只是,很多人由于国内没有什么关系,没有人引荐,找不到回国的途径,或者待遇方面难以令人满意而已。大多数的人处在观望,犹豫和家庭的拖累之中而已。

对于海龟,我有三个建议,也许会对你们回国的决定有所帮助:

(1)作出人生重大的决定一定要果断,犹犹豫豫只能错失机会。
回国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在你毕业前后就要考虑,你到底是选择在国内发展还是在美国,回国发展的话,那么最好几年前就要规划,是进研究院所还是企业,国内现在这些领域混的好需要什么?想搞研究,那么几年前就要多搞论文,尤其是高水平论文。想回国开公司,更要几年前就要设计。成功历来来自处心积虑,坚持不懈!

(2)建议最好拿到绿卡后再回国。
这样一则以后来美就非常方便,没有签证之烦恼,也算有个退路吧。第二呢,再拿到绿卡的过程中,也可以在美国工作几年,积累工作经验和经历。否则,刚刚毕业就跑回国内,价值会大大缩水,不会有什么明显优势。博士毕业的,如果想进高校和研究所,最好做一届博士后。想进企业的,最好先工作三两年。这样回国,升值空间比较大,而且回去拿到好待遇的可能性也大多了。

(3)对于有家庭拖累的,建议先一个人回去看看。这样风险较小,尤其是老婆在这里拥有工作的。我的一个同事就是,自己拿到绿卡回来了,老婆孩子还在在美国。如果一家杀回来,作为男人压力会太大,太大的压力对于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是不利的。

(4)认清形势,回国要趁早。

现在回去的海龟,如果不是自己开公司,一年年薪能够拿到二三十万就是顶天了,你以为国内的老总现在是大傻?现在国内什么人才没有啊,又便宜又听话,还特别能干和能吃苦,。所以,海龟回去面临的竟争压力也是很大的。

海龟如果没有比较优势的话,以后再国内就业会比较尴尬,高不成低不就。不过这是大势所趋,因为绝大部分海龟创造的价值本来就没有那么大。只有稀缺、顶级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英语很好的国际人才才有可能获得高薪。目前,还趁着机会早回国的,还能捞着一些便宜,再过10年,80%的海龟归国不会有好的待遇,而优秀的前20%的愿意回国的也很少。


(5)做好吃苦的准备,停止抱怨,切忌娇骄二气,脚踏实地的干三年,前途是光明的。

认清形势,早做决定。一旦作出决定,就认命吧,拼命去干。不要在美国想着中国的好,在中国想着美国的好,两边游移不定的,最后一事不成的。

我刚来美国时,也是不断抱怨,很想家。可是毫无用处,痛苦还是痛苦。回国初期,肯定也有一年左右的难熬期,也是别人看你表现的时候。一定要少抱怨,至少不要在领导同事面前抱怨,回家象老婆抱怨吧。适应一个新环境,总是痛苦的。婴儿从母胎那个黑暗温馨的地方刚来到这个光明,噪杂的世界,还不是哇哇大哭。再苦,能苦过刚来美国时?人生地不熟的,话都说不清楚,饮食象猪食?不要那么娇气了,都是大男人了,什么苦没有吃过?更不要骄气,国内最烦这个。不要觉得国内人不好,你真正有本领,干出点成绩出来,大家还是看得见得,领导还是会丧失得,机会还是会优先给你得。要相信,国内也是公平得,也是靠实力吃饭得。不要一去就把关系搞僵了,成了一个愤青了。国内得圈子其实也不大,名声一旦不好,哪里都不好混得。

至于待遇,待遇一定要谈好。但是切记切记,待遇往往是与压力成正比的,拿着太高的工资,压力很大,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一个走人的就是你。此外,不要对中国的待遇报太高期望,不要将美国待遇乘以八,这种心态并不好。否则,给别人狮子大开口的感觉。基本上,将你在美国的收入乘以三四就是你合理的要价,当然我这方面经验不多。但中国的收入,如果只是技术人员不是高管的话,年薪二十万的起薪差不多到头了。当然,科研院所会更低,必须入乡随俗,但独立发展前景我很看好。

(6)英语一定要尽可能得好一点,这是海龟的优势。
说实话,现在国内真正缺少的技术,别人无法做,你能做的事情还真的不多。但是英语差是国内人的普遍缺点,如果英语能够好,在对外交流,出国考察,访问,开会,接待外宾等方面都有优势,此外帮同事修改一些论文,起草点什么邀请函,会赢得别人,包括领导的尊重。一旦人际关系顺了,而你确实能力不错,你在国内的发展就处处开始有人帮助了。心情也就舒畅了。

(7)不要听信这个论坛关于大陆的论调,自己多看,多听,多想,更要勤动手实践。

世界上跨国大公司都往中国涌,三十万老外生活工作在上海,JP摩根一边鼓吹2005年房产崩溃论,一边大肆投入几十亿美元购买中国房产,为什么?说明中国有着无限商机和机遇。作为中国人,我们更要能看清形势,不甘心平淡的人更应该有所作为。不要只冒着网上BBS看着几个趁此论调,要看看现在在国外混的有点人样的华人,哪个不一年跑数趟大陆的?还不是不甘心美国的寂寞。也想回去搞点满足感嘛,什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特聘教授,按说他们美国教授都拿到了,还会在乎国内那个什么教授,而且折算成美元的话,给他们的待遇也很低,但人家要的是那种满足的感觉。

总结:这个世界上没有轻松的事。我们当初来美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GT,套磁,签证,读博士,吃了那么多苦,至今我都认为那是我人生最紧张,最痛苦的回忆。自从那以后,我觉得我能坦然面对以后的任何困难。可是当时我们没有抱怨一声,看到我们很多人出国才几年,再回去了,看天空,看人群,看交通,看他妈的什么都不顺眼了,就骂骂咧咧的了,还到处骂,我要是这样,不说其他人,就是我老爸都要打爆我的头。他们作为农民,谈不上什么爱国和爱中共之说,也不懂民主自由人权,但好歹也知道不忘本。

试想如果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比美国富裕,别人出去几年回美国,然后说这说那,你说烦不烦。我总是说,世界上比中国穷的国家还有很多,中国比我们穷的人更多更多,我们无论如何总还是世界上经济条件前50%的吧?何必呢,做人要厚道。

总之,国内发展适合做长线投资,那种短线投资的肯定是得不偿失的,我见过太多的海龟熬了一年半载走人的,真的很可惜。当然有些是他们自身能力的问题,有些则缺乏必要的坚持,始终在四处游荡,一晃都四十了。

再次说明,我这个说明对于有意回国发展的一点参考,如果意疑回国,自然就略过。至于砖头嘛,文明点扔。   
      

·老公回国, 我也应该回吗?
·口述:我们这些留学生,其实都是“流血生”
·走近中国青年外交官群体
·连战先生家族是如何理财致富的?
·郁闷、心声照写、一个想法、大家进来看看
·16万留学生回国工作 追捧“海归”vs 打压“
·美国不是遍地是黄金,而是遍地是机会
·绿卡排期问题突现 再论海归现实

   



[ 回回国发展首页 ]   [ 所有跟贴 ]   [ 加跟贴 ]   [ 推荐朋友 ]   [ 打印 ]   [ 删除 ]   






所有跟贴:   


•  看你写这么多,忍不住回你一个。 -帝国元首- ♂   (901 bytes) (2876 reads) 8/13/06  
•  回复:看你写这么多,忍不住回你一个。 -ihelloworld- ♂   (484 bytes) (1744 reads) 8/13/06  
•  不要恼羞成怒吗,玩不起了? -帝国元首- ♂   (294 bytes) (856 reads) 8/13/06  
•  你关于回国的意见很中肯,我顶你! -Okman- ♂   (36 bytes) (361 reads) 8/13/06  
•  楼主的趁早是有前提的,不是想早就早的 -777777- ♂   (150 bytes) (346 reads) 8/13/06  
•  回复:看你写这么多,忍不住回你一个。 -ihelloworld- ♂   (307 bytes) (932 reads) 8/13/06  
•  提醒你一下: 你好像忍不住回了more than一个了 -灰蒙蒙的天空- ♀   (12 bytes) (279 reads) 8/13/06  
•  我可以告诉你 -帝国元首- ♂   (94 bytes) (682 reads) 8/13/06  
•  回复:我可以告诉你 -ihelloworld- ♂   (114 bytes) (577 reads) 8/13/06  
•  这你说对了! -帝国元首- ♂   (98 bytes) (377 reads) 8/13/06  
•  那就更不能回去了 -灰蒙蒙的天空- ♀   (78 bytes) (306 reads) 8/13/06  
•  要想当国家的主人,自然免不了要操心,付出是值得的 -因为美国人民各个有枪-   (0 bytes) (55 reads) 8/13/06  
•  我顶你,因为我敬佩你的中国心。身份可以变,心不能变! -加国公民- ♂   (482 bytes) (314 reads) 8/13/06  
•  这坛里就缺少这样的原创好贴, 建议置顶 -QTip- ♂   (16 bytes) (87 reads) 8/13/06  
•  顶!很中肯的好贴,帝国元首网友的评论我也部分支持 -777777- ♂   (66 bytes) (194 reads) 8/13/06  
•  就目前形势讲,GCD是唯一最好的选择,虽然我对其很多东西 -777777- ♂   (335 bytes) (393 reads) 8/13/06  
•  谢谢你的意见。有空到“时事述评”和“我的中国”一述。 -帝国元首- ♂   (118 bytes) (205 reads) 8/13/06  
•  我和你感觉完全一样,我是从民运分子变成今天的我! -加国公民- ♂   (0 bytes) (75 reads) 8/13/06  
•  我的想法 -真是土包子- ♂   (1065 bytes) (665 reads) 8/13/06  
•  好贴!意见中肯,分析理性. -吃虫子的叶子- ♂   (935 bytes) (517 reads) 8/13/06  
•  个人感觉绿卡还是很重要的,您绿卡已经到手,国内 -777777- ♂   (287 bytes) (501 reads) 8/13/06  
•  回复:个人感觉绿卡还是很重要的,您绿卡已经到手,国内 -吃虫子的叶子- ♂   (388 bytes) (329 reads) 8/13/06  
•  don't worry, we can make China's economy crash. -68e8x- ♂   (0 bytes) (33 reads) 8/13/06  
•  那就回去吧,真的,我的情况和你有些相像,亲情难耐 -加国公民- ♂   (14 bytes) (119 reads) 8/13/06  
•  ding....不错的帖子,说了很多我想说的话,没有错,人是要务实。、 -hynm- ♂   (0 bytes) (37 reads) 8/14/06  
•  回复:关于回国我的一些建议 -点水蜻蜓- ♂   (402 bytes) (295 reads) 8/14/06  
•  回复:回复:关于回国我的一些建议 -ihelloworld- ♂   (97 bytes) (150 reads) 8/14/06  
•  很恳切,顶! -平流层的飞机- ♀   (113 bytes) (90 reads) 8/15/06  
•  回复:关于回国我的一些建议 -meya- ♀   (102 bytes) (50 reads) 8/17/06  
•  请教:到底是拿绿卡还是美国护照回国,哪个好? -Okman- ♂   (279 bytes) (53 reads) 8/17/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06-8-20 19:09:42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劳工局公布十大最危险和最好的工作

--------------------------------------------------------------------------------

万维读者网    2006-08-19 15:44:57



    新民晚报报道:美国劳工统计局刚刚公布的年度报告列出了美国十大最危险的工作和十大最好的工作。
    
渔民在美国最危险的职业排行榜中位居第一,平均每10万名渔民的事故率高达118.4,比其他工种的平均危险系数高30多倍。渔民们不仅在出海时会遇到恶劣天气可能引发船毁人亡的悲剧,而且还要使用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工具,如巨大的绞盘和升降机、沉重的渔网等,而这些东西在甲板上是非常危险的。

  位居第二的是伐木工人。平均每10万名中发生90.2起事故。伐木工人要对付的是沉重而形状不规则的木头,工作场所又偏远,可能由于受伤得不到救治而丧命。名列第三的是飞行员,平均每10万名飞行员中就会有66.9人丧生。

  美国最危险和最好的10种工作

  美国最危险的10种工作:1.渔民;2.伐木工人;3.飞行员;4.钢铁工人;5.垃圾废物回收者;6.农民;7.输电线装配及维修工;8.驾驶员;9.各种农业类工人;10.建筑工人。

  美国最好的10种工作:1.软件工程师;2.大学教授;3.金融顾问;4.人力资源管理人员;5.医生;6.市场分析师;7.计算机信息分析师;8.不动产鉴定人;9.药剂师;10.心理学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06-8-23 18:31:13 | 只看该作者

特稿:中国消费者最喜欢哪些美国产品? 2006年8月23日--多维新闻

多维社记者纪军编译报导/美国包裹服务公司(UPS)最新公布的对中国六大城市1200名中产阶级消费者所进行的调查显示,美国的影像和音像制品、书籍、护肤品、家用电器、名牌运动鞋、牛仔裤等,已成为中国新兴中产阶级消费者最渴望购买的商品。调查还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消费者乐意使用信用卡和银行卡进行购物。(chinesenewsnet.com)

这是UPS对中国城市消费者进行的第二次年度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想购买美国的高质量产品,同时也发现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偏爱和不同年龄组的消费区别。美国直接市场联合会(DMA)8月22日指出,服务业务已遍及中国多个城市的UPS所发布的这份调查报告,将有助于其客户与世界成长最快的市场做生意。(chinesenewsnet.com)

专门负责处理外国对中国直接投资和商务关系的美国法律专家奥康奈尔(Kevin O'Connell)认为,UPS对中国城市消费者所进行的调查,是那些已准备好打进中国市场的美国中型商业机构所需要的,这份报告的聚集点则是那些公司最想进入中国完成的目标。奥康奈尔指出,这些美国公司需要避开与那些大的跨国公司和市场竞争,而专注于一个非常具体的小生境。(chinesenewsnet.com)

那么,中国城市消费者最喜欢哪些美国产品呢?UPS的调查显示,美国的影像和音像制品或书籍、家电电器等,也象2005年的调查一样,成为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种类。此外,中国城市消费者还对购买以下种类的美国产品感兴趣:(chinesenewsnet.com)

76%中国城市消费者表示,他们在未来一年想购买美国的DVD制品;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购买美国的CD制品。这个比例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1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美国的护肤品已成为最吸引中国城市消费者的产品,73%的受访者称,他们打算在未来一年选购美国生产的护肤产品。另有70%的消费者对购买美国名牌运动鞋感兴趣,64%的人表示可能会购买美国产的牛仔裤。(chinesenewsnet.com)

在美国的家用电器中,清洗烘干器是中国城市消费者最渴望购买的产品,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在未来一年购买一台。在考虑选购进口产品时,85%的中国消费者表示,质量是他们做出购买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一名33岁的北京消费者说:“我认为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选购诸如象手提电脑或手机等高科技产品时,尤为重要。”(chinesenewsnet.com)

此外,UPS的中国城市消费者调查还显示,美国产品在中国并没有拥有一个大规模的市场。象美国一样,中国的不同城市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在选购商品上都出现很大的区别。如,年轻消费者在购买美国产品上,表现得要比老年人更加开放。这些年轻的消费者还表示,他们购买进口货只是想增加自己的形象和地位,而美国的手提电脑、音像数码录制系统、电动蒸馏咖啡机等,是最吸引中国年轻消费者的产品。(chinesenewsnet.com)

设在中国的互联网情报服务机构CIC Dat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长弗莱明(Sam Flemming)指出,中国年纪较大的消费者都是在艰苦时期长大的,他们的生活经历类似于美国大萧条一代,然而更年轻的消费者都是在更有钱的环境下长大的,这就意味着他们很少去“精打细算”。另外,他们还拥有更多的存款,对产品和服务也更加了解。(chinesenewsnet.com)

UPS的中国消费者调查还对美国商业机构提供了一些有趣的信息,如56%的消费者想通过广告来了解美国产品的质量成份或工艺,有65%人的中国消费者想通过广告来了解美国的时装和服饰。年轻的消费者倾向于由名人来做广告,而年长的消费者则更希望看到由专家来做广告。(chinesenewsnet.com)

在产品包装上,UPS的调查发现,中国更年轻的高收入消费者,钟情于美国或西方式的包装,尤其是化妆品。在美国产品包装的颜色上,37%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更喜欢蓝色。(chinesenewsnet.com)

UPS的调查还发现,在中国消费者使用信用卡和银行卡并经常在网上购物后,美国产品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他们。调查发现,一半多的中国城市消费者在购物时,都在使用信用卡或银行卡,8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在未来一年增加或保持目前的信用卡使用率。(chinesenewsnet.com)

UPS国际总裁阿巴尼(David Abany)表示,对美国商界来说,中国代表着巨大的机会,它不仅仅是个制造基地,“中国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我们希望这个调查报告将会帮助美国商界去考虑,他们产品在中国可能存在的真正机会。”(chinesenewsnet.com)

UPS提供着一系列服务来帮助美国商业机构将货物速递到中国,去年该公司已成为美国第一家在中国获得直接控制其运行的美国航空公司。今年,该公司在中国的快递服务已扩展至22个城市,使其业务覆盖城市达到330个,这些城市约占中国国际贸易85%的份额。最近,UPS又在上海开了两家零售中心,给那里的客户提供着更方便的货运服务。(chinesenewsnet.com)

这份调查报告是UPS对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和武汉六个大城市1200名消费者进行的。受访者的年龄在20岁至59岁之间,这些受访者的收入水平在中国也是较高的,北京、上海和广州受访者的月收入为3000元人民币以上,沈阳、成都和武汉受访者的月收入约在2000元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06-8-28 09:45:24 | 只看该作者
加拿大华人回国见闻


--------------------------------------------------------------------------------
huafeng 2006-04-10 10:40:15

从圣诞节到春节,我花了一个多月的Vacation带老婆孩子回了一趟中国。尽管在网上经常看到很多人对比中加,为中国大唱赞歌,回去这趟也确实感到了中国的建设(特别是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然而,总的感觉,无论是从物质还是从人文上,中国还是差太多。我太太甚至后悔这次回去,还说即使在这里打Labor工也不愿意再回中国居住了。话虽有些偏激,然而在这边生活惯了,一到中国确实有很多事情很难适应,更不用说喜欢。

交通堵塞,出租拒载

北京的道路确实是建设的很快。几年不见,四环五环都起来了。可是交通堵塞情况好象比我们走的时候还糟糕。出租车司机调侃说现在北京没有交通高峰期了,因为任何时候都是高峰期,就没有不堵车的时候。也许是私家车发展太快了。

为什么北京市政府就想不明白:你有两千万人,建再多道路也不够私家车走的啊?就算你建个七环八环又如何?看看人家新加坡人怎么做的?人家搞一拥车证,而这拥车证还可以跟股票一样上市炒,搞得你买得起车买不起证。

最后的结果当然私家车就不回发展那么迅猛。当然,这是跟人家优先发展公交系统和出租车分不开的。说到出租车我气就来了:都多少年了,这拒载的老毛病还就是改不掉!
我从长安商场打车去前门,拦了五、六辆车,愣是没人去,这个堵心呀!只好抱著小孩徒步过街,又走了好远,总算遇到一个好心的。出租车本来就是为乘客服务的,你有什么权力拒载啊?不知道到奥运会时怎么样。

婴儿手推车(stroller)是个累赘

到加拿大学懒了,孩子不愿意抱著了,出门前把可折|的婴儿手推车放后车厢,到了目的地把孩子往小车上一绑,你就可以轻轻松松逛了。不论是大Mall,还是什么建筑,甚至做地铁,上高楼,基本上都有升降电梯,小孩可以一直不用下车。

这经验带到中国去可就不灵了:几乎所有的地铁口滚动电梯都是只有升的,没有降的,更别说升降电梯了--好象那不是中国人民应有的享受。要下地铁,您连车加小孩一块搬吧。
旧的地铁咱就不说它了--臭名昭著的复兴门转乘站那条几百米长的隧道,让你把腿都跑细了,要搁国外早加上平移电梯了。可是,就连新修的13号线,居然也没有升降电梯,甚至也没有下降的滚动电梯。真不知这帮设计者只顾方便设计和实施,方便自己,怎么就不能从方便乘客来考虑呢?最不济,你就不会模仿人家吗?动脑子搞这类中国特色,倒不如当白痴,从别的国家生搬硬套好的多。

在长安商场,想去顶楼美食城去吃卤煮火烧,居然也找不到升降电梯在哪里,而且还没有滚梯,只能连车带小孩往上搬。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国人民爱把孩子抱在怀里了:不是不想轻松,是国情不允许。

请白人老外看车

美美地吃了一碗久违了的卤煮,加上几个小菜,感觉还真不错。怪不得临行前朋友告诉我:到中国就一个字:吃。确实,多伦多虽说北方风味的餐厅也越开越多了,但也许因为顾客少的缘故,所以感觉特别贵。

去过几个地方都有被宰的感觉,远不如广东餐馆实惠好吃。可是,吃来吃去,广东菜实在是吃腻了。回中国最想的还是大快朵颐。最美的是,吃完后老婆居然开恩不用我陪逛商场了,只要老老实实在美食城呆著,看孩子看车看东西就行了。

这时候一岁多的儿子躺在我胳膊弯里睡著了,四岁的女儿坐在小车上也睡了。午睡时间,食客不多,旁边有几个员工在吃午饭,周围还有几对年轻人。一个白人老外正在泡中国妞,小姑娘挺漂亮的,一边和老外用筷子吃饭一边吃吃地笑,谈得挺投机。

我正在想又一个跨国情缘将成为中国姑娘们的榜样,忽然女儿睡醒了,要去上厕所。谁知这点小小的要求可难坏了我:我赶紧让她下来小车,把一堆盛著各类购物的纸袋子堆在车上,准备抱著儿子,推著车子,带著女儿上厕所。

谁知小车上的东西哗啦一声全掉地上了,我根本就没办法收拾了。这时那个白人老外急忙跑过来了,又是帮著收拾,又是问是否要帮忙,而周围的中国人没有一个过来帮手的。我连忙请老外帮著看一下车子和物品,带著孩子们上了一趟厕所。

事后我想,要是真是中国人来帮忙我是否放心让他帮著看车?可能反而不如对老外放心。老外在中国混得再差,也不至于贪图我们那点东西吧?

医院有病没钱莫进来

刚到北京,两个孩子上吐下泻,*番打点滴,一个星期全跑医院了。说到医院,不得不多谈几句。中国医药费现在有点贵得离谱:胃肠炎这样的小病,两个孩子一周就花掉了一千五--当然我们还没有住院。

还有更奇怪的是,很多医院(大都是些二级医院吧)都个人承包了,我们所在的那个企业下属医院就是如此。亲友告诉我,承包后服务态度是好多了,但开药也更狠了。我们去的那个医院更有意思,小儿科诊室快变成一个自由市场了:诊室和输液室在同一个大屋,医生给一个小孩看病,家长乱哄哄地围了一圈,连下个小病人的家长都过来看热闹。开药时就更简直跟自由市场一样讨价还价。医生说开著个药吧,家长说能不能换个啊,太贵了,医生就解释,说这个管什么什么,为什么需要。医生实在nice得出乎我的意料。

原来家长也都清楚地很,都知道现在的医生和医院就靠买药赚钱,所以他们都懂得讨药换药了。如果我去的那个医院是个特例也就罢了,否则中国的医院真成世界独一无二的了。事实上,现在的医生就是靠卖药赚回扣。

我有个亲戚在某医院,他告诉我们家人:在医院看病必须有熟人,而且得非常熟的人才能保证不被宰。以我母亲检查肠胃为例,其实根据经验他就可以判断出只是普通炎症。
但如果不是熟透了的熟人,他首先回让你做个CT,然后再做个彩超,最后再做个肠镜,另外还要验血,验便。其实很多检查项目不是必须的,但每做一项他都有回扣。很多检查根本不是为了提高对病人的医疗质量,而完全是为了赚钱。


雨后春笋般的洗浴中心

能够把洗澡做成大生意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应该算是咱中国人了。出来之前我从没见过(很可能有,但应该很少,我没有注意到)的洗浴中心,浴场,娱乐中心如今是遍地开花。在我北京住所的门口就有一家,上写20元套浴,当时也没在意。

后来到南方一个中等城市,才发现洗浴中心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娱乐场所,提供一条龙的服务。一般来说,一楼是洗澡堂子,有淋浴、池浴、按摩浴、干蒸、湿蒸,另外还有撮背、捶背、盐浴、奶浴。条件和服务都相当不错,确实是一种美妙享受。

特别是撮背、捶背,在别的国家老百姓肯定享受不到。而在中国,连三元一带的贫民区浴室都有该项服务(当然额外收费)。我曾到过一个最低档的浴室,在洗浴室呆了几分钟就 得受不了跑到更衣休息室里去了。

在更衣休息室,我才发现最底层的老百姓(名副其实的引车卖浆之流)都很享受。有撮背捶背的,有修脚捏脚的,有拎瓶啤酒边喝边抽烟的,还有干脆在那简陋的小床上盖上脏兮兮的毛巾被大睡的。在高档些的洗浴中心,修脚捏脚,抽烟喝酒等休息场所当然就另上一层楼了。一般这种休息场所是一个不太明亮的大厅,里面有床有被,放著投影电视,提供各种饮料酒类,有点象电影院--只是把座位换成床位罢了。

有的洗浴中心在大厅就提供美女坐在明亮的玻璃房里供人挑选,挑中了上楼提供服务。有的大厅里没有异性服务,得再上一层楼才有小姐。还有的地方另设歌舞厅,美女相陪,当然都有个最低费要求。

据朋友告诉我,国内小姐基本上统一价格,大约都是100元,只是时间从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说实话,国内性产业如此光明正大地营业确实出乎我的意料,据说凡是这种地方都有公安局背景。

另外,唱歌这个词也有了新的含义--虽说不一定指特殊服务,至少得有美女作陪。年初三和几个老同学喝完酒去唱歌,结果老板告诉我们唱不了,小姐都回去过年了,得初四以后才上班。看来春节果然是中国人民回家团聚的日子,连小姐都休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06-8-30 05:33:49 | 只看该作者
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8 19:02:00

波士顿好像已经进入秋天了,清晨起床,会感觉到一阵凉意,树上的叶子虽然还是绿色的,但是地上,已经铺满了黄色的落叶。

下雨了,上海的朋友告诉我,上海的天气异常炙热,香港的同事也在信里面唠叨不知道夏天什麽时候结束,而我,忽然想念起北京来了。

想念起在北京的第一个夏天,那个八月,蓝蓝的天,阳光照在身上,没有南方那种灼痛的感觉,想念那个夏天里面,像孩子一样单纯执著的自己。

想起复旦校园,九号楼和七号楼都拆掉了,那天那天当我带着旧时的记忆,特意走过那里,却已经看不到原来的痕迹,就好像那些被自己删掉的照片,再也没有办法证明他们曾经的存在,但是那些,在我的心里面,存在的却又那样的真实。

什麽是完美?好像在漫天风雪里面看到的一颗形状完美的雪花,在自己的面前慢慢飘过,不敢去抓住它,因为知道自己手里的热气,最终只会让它变成一滴水。

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说,要有一点点的遗憾才是真正的完美,就好像伤感地看着那片雪花,让它在眼前飘过,但是其实它总会在其他的地方,总会变成一滴水,因为那是它的归宿。只是不同的地方,为它带来不同的命运。

或者是因为缺乏勇气,害怕看到那样完美的东西在自己的手里面慢慢变化,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过程,接受这样的结果。

下雨了,人也变得有点点伤感,无论怎样告诉自己人生要向前看,总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在一个特别的瞬间,记忆会像关不住的闸水,在心里面汹涌。

于是坐在那里,一个人静静地,任自己的思绪,回到那个八月。。。。。

By 闾丘露薇 | 阅读全文(2963) | 回复(32) | 引用通告(0) | 鲜花(0)| 板砖(0)| 编辑

上一篇:美国看查韦斯中国行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30 0:58:00

"什麽是完美?好像在漫天风雪里面看到的一颗形状完美的雪花,在自己的面前慢慢飘过,不敢去抓住它,因为知道自己手里的热气,最终只会让它变成一滴水。"

"总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在一个特别的瞬间,记忆会像关不住的闸水,在心里面汹涌。"

于是,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拥抱,祭奠。

  
By liuhua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22:25:00

你的勤奋让人感动!加油!
By 神鹰(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20:56:00

看了你博客,特意去西单图书城买了你的书,感觉渐渐有些了解你了。羡慕你能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又有机会回到校园,还是那么让让人羡慕的学校。祝你学业有成,身体健康!
By warton(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9:01:00

还是这样的文字这样的你让人感觉真实,舒服
By danzise0111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8:06:00

回忆总是美好的。是让感到幸福的。
By 温心的家(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7:35:00

闾丘,  很喜欢看你的文章, 多写点

By VICTOR(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5:50:00

想念是快乐的,有一份美好的记忆总比空虚要好,每一个人都有好些无奈,生活就是这样
By 快乐每一天(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5:13:00

是哟,人在淡淡的寂静时,常常有一种纯真思念。好深,好美。
By 笑谈风(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4:18:00

想念是幸福的,因为有可以想的东西。常常在湖北的高楼上想念在河南的家人,现在又在河南的平房里想念湖北的学生时代!
By 影茜(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2:51:00

总会在某个季节想念某个人,是忘不了那份心境!忘不了那时单纯而执着的自己!
By john0919(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2:34:00

这几天网络不好,几天没来了啊。。前两天长春也下雨了,待在宿舍很无聊就很想家很想亲人朋友的。希望露薇姐一切都好吧!

By jackjoy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2:07:00

    露薇姐姐,你太看得起北京的夏天了
By syvicky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1:50:00

自然界气候变化有秋夏冬春,东西两半球显然由于天气变化而引来的环境变化不是一样。人是有感情的,吕丘的心灵感概是很自然,这是触景生情,这时必然会想到过去同样环境的北京。同样,我也很想念你,让我们共同来尽情释放感情吧!
By 吻你(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1:44:00

我有同感,很真的感觉
By 地平线(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0:52:00

人就是这样才是完美的人生,有时伤感,有时开心;有时哀叹,有时激昂!

By ccna(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0:51:00

一缕月光,一个窗口,透过月影,传来问候;离你很远,肝肠寸断,只留下给我,感伤的乡愁。陪伴着我,星月同辉。相亲相爱,走到天涯的尽头。



一捧泪水,一怀情觞,漫漫长路,永无止休;再不会来,飞翔的思念。你陪我歌唱,感伤的乡愁。温暖着我,风雨守候,不离不弃,走到海角的尽头。

By 嫩恩桑措(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10:48:00

喜欢您用心去写的这种精神,真的很喜欢。

用赵本山大叔的话来说是:发自肺腑的

By kk(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9:10:00

看过<<行走中的玫瑰>>那篇关于复旦的回忆.

就是这种朦胧的美感.喜欢哦~~

姐姐加油!!

By 妮妮(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9:01:00

闾丘姐也有伤感的时候??
呵呵~~~~
这文章很美哦.
刚刚去给我的高中报到,
又要开始一段新征程.
嘻嘻,加油哦!我,闾丘姐姐,所有为梦想努力的person!!
By 妮妮(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9 6:54:00

记忆中的过去是美好的,哪怕有一点点瑕疵,人们的精神有无私的向往,彼此间少了尔虞我诈,同志间清纯加单纯。而今不知所措却有了些茫然,难免记忆中的过去总有些伤感。
By chuanhi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8 23:46:00

很少见到这样的你,也很喜欢这样的你。
By 草草人生(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8 23:43:00

呀~ 风格大变!难您不成转型了?8过我更喜欢噢~
By 蓝(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8 22:52:00

能建议凤凰台播放(暗算)吗;肯定收视率很高;
By 广州公子(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8 22:22:00

好喜欢这段文字:

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说,要有一点点的遗憾才是真正的完美,就好像伤感地看着那片雪花,让它在眼前飘过,但是其实它总会在其他的地方,总会变成一滴水,因为那是它的归宿。只是不同的地方,为它带来不同的命运。

或者是因为缺乏勇气,害怕看到那样完美的东西在自己的手里面慢慢变化,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过程,接受这样的结果。


By Rachel(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Re:下雨了,想念北京了 2006-8-28 22:20:00

你好

想念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回忆,就想我们回忆童年,回忆我们的一切过去,有过自己美好的经历,就能给我们最美好的回忆,你写的好,我喜欢你的文章,好多年就没有写文章了,今天看见你的文章,给我很多回忆,我的中学,我的学艺,我的恋爱,我结婚,我的生意,我的失败,我的成功,都是那么的美好。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fengyongzheng123@126.com

By 紫星(游客) | 个人主页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06-8-30 17:08:20 | 只看该作者
多维社记者纪军编译报导/毫无疑问,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来说将成为一个辉煌的定义时刻--一个国际形象的大爆发强调着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到来。但对销售所有产品的中国公司而言更重要的可能是,奥运会将成为十年来最好的营销机会。这些中国公司所追逐的奖品就是,获得象可口可乐、阿迪达斯和三星电子等奥运赞助商所享受的那种品牌知名度。(chinesenewsnet.com)

商业周刊网站8月28日发表的文章指出,在距离北京奥运圣火点燃整整两年前,中国电脑制造商联想正在做出大的设想。联想集团已于8月8日发动了奥运会营销攻势,推出了名为“开天”的新系列台式机,主要面向奥运会组织者和企业主管。(chinesenewsnet.com)

很快,联想电脑广告很快就将出现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启动了奥运联想千县行大型活动,以表明自身同奥运会的紧密联系。联想董事长杨元庆表示:“品牌将成为一面旗帜,指引我们向前进。”(chinesenewsnet.com)

外国品牌(chinesenewsnet.com)

电脑制造商可能是中国品牌力量正在浮现的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但远远不是仅此一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移动、中兴通讯以及其它很多公司都是日益壮大的中国品牌的代表。这些公司都是中国各行业的领先者,在保持本土市场优势的同时,它们还希望获得国外消费者或客户的认可。(chinesenewsnet.com)

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轻而易举,现在只是一个开始。目前的事实则是,很多国外品牌依然是中国消费者的首选。例如,通用汽车、大众、丰田、本田和尼桑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了约80%的份额;中国仍然严重依赖于外国技术,象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电子的产品,也在中国手机市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chinesenewsnet.com)

品牌价值(chinesenewsnet.com)

数十家中国公司可能忍受着能力不足,使其品牌效益受到影响,用在产品革新和大型市场广告攻势方面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为了获得一种中国产品和服务正真正与消费者打成一片,商业中国中国与着名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合作,首次推出了“中国最佳品牌二十强”的评选。Interbrand评估品牌的方式同分析师为股票估价类似,主要依据是企业已经获得的利润,以及未来可能获得的利润。(chinesenewsnet.com)

在评选“中国最佳品牌二十强”的过程中,Interbrand主要选取了业绩优异的上市公司,再辅以品牌忠诚度、开展业务的地区以及未来行业趋势等因素。因此,很多实力强劲的国有企业并未入选,被国外公司收购的中国品牌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chinesenewsnet.com)

价格大战(chinesenewsnet.com)

这是一个严峻的标准,一些正遭遇赢得不佳或一直在去年对资本支出进入大量更多现金投资的中国知名公司,没有进入评选行列,这些公司包括青岛啤酒、家电制造商海尔、电视机生产商TCL,以及汽车制造商东风汽车和上海汽车。(chinesenewsnet.com)

诚然,上述品牌仍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他们却没有寻找到赢利的出路。Interbrand中国执行经理弗兰克.陈(Frank Chen)指出,“许多中国着名品牌,都已深深卷入价格大战或投资过多的陷井”,这就影响到他们的排名,“一个品牌只有在它能够产生效益时,才是有价值的。”(chinesenewsnet.com)

商业周刊指出,在首次中国最佳品牌评选中,中国移动获得最佳荣誉。与联想集团一道,中国移动也是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目前这家该公司在中国手机市场占有75%的份额,其规模是竞争对手中国联通的三倍。(chinesenewsnet.com)

随后,商业周刊又从海外效益、WTO开放程度、休闲价值、流行元素、成熟市场等诸因素,对首次被列为中国最佳品牌20强的企业进行了分析和评比。(chinesenewsnet.com)

以下是商业周刊首次评出的中国最佳品牌20强:(chinesenewsnet.com)

排名 公司名称 品牌价值 2005年营收 2005年净利润(chinesenewsnet.com)

1 中国移动 355.1亿美元 304.6亿美元 67.1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2 中国银行 102.9亿美元 241.4亿美元 32.5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3 中国建设银行 85.3亿美元 160亿美元 59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4 中国电信 40.1亿美元 212.2亿美元 35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5 中国人寿 40.1亿美元 122.3亿美元 11.6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6 平安保险 16.3亿美元 81.1亿美元 5.3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7 中国招商银行 16.3亿美元 35.9亿美元 4.6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8 贵州茅台 13.2亿美元 4.3亿美元 1.4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9 中国交通银行 9.3亿美元 67.3亿美元 11.5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0 联想 7.7亿美元 129.9亿美元 0.3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1 网易 5.8亿美元 2亿美元 1.1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2 国美电器 4.8亿美元 22.6亿美元 0.6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3 中兴通讯 4.3亿美元 27亿美元 1.6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4 五粮液 3.4亿美元 7亿美元 1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5 国航 3.3亿美元 44.3亿美元 3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6 张裕集团 1.6亿美元 2.1亿美元 0.4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7 万科集团 1.5亿美元 12.4亿美元 1.7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8 格力 1.4亿美元 22.8亿美元 0.6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19 中国网通 1.3亿美元 109.3亿美元 17.4亿美元(chinesenewsnet.com)

20 中海物业 1.3亿美元 8.8亿美元 1.9亿美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06-9-3 03:02:00 | 只看该作者
组图)美国实录:买枪就象在菜市场买大白菜

--------------------------------------------------------------------------------

万维读者网    2006-09-02 10:31:01



    本人是个军迷, 兵器知识杂志是从79年的闯刊号开始订的, 一直定到出国, 航空知识,舰船知识也各订了十几年。 对各种枪械的知识,怎么也算得上个资深了, 但在实践上呢, 除了大学军训打过8发56式半自动, 就再没摸过枪, 所以整个是个菜鸟. 到美国后, 美国独一无二的枪支管理法律,让人时时有拥有自己的枪枝的冲动, 不过初到美国, 忙忙碌碌的, 这件事也一直没有实现。近些年生活稳定了, 买枪的想法冒出来了。

     
这时候的阻力主要来自家人。中国人的传统思维, 把枪视为洪水猛兽, 好象买枪就是违法犯罪, 外加对枪械的恐惧感, 每次一提出来, 都被LP断然否决。经过多年的努力, 潜移默化, LP的态度才逐渐软化. 终于在不久前, LP要送我礼物, 我说,要末批3000块买尼康300/F2.8, 要么500块买只枪, 加上我保证买枪后家里不寸子弹, 保证绝对安全, LP才终于松口。

  巧合的是, 这时候正好我家附近有一个枪展(GUN SHOW)。说起枪展, 算是美国文化的一绝。美国宪法虽然保证公民拥有武器的权利, 但各项枪支管理的法律越来越严格, 而且各州都不同, 有些州虽然不能禁枪, 但法律规定的极为繁琐, 让很多希望买枪的人望而生畏。很多州在枪店买枪, 要通过犯罪背景调查, 而且要等3天直一个月才能拿到。而枪展则不同, 法律规定在枪展上可以一手交钱,一手交枪, 而且以前计算机不发达, 背景调查费时费力, 就干脆免了。所以, 理论上, 一个逃犯只要有个驾照,也可以在枪展上买到枪。 所以, 禁枪组织对枪展恨之入骨, 而枪械制造商和销售商则针锋相对, 双方经常在国会战做一团. 另外, 不同地区对办枪展也有限制, 我这里距首都华盛顿不远, 而且人口密集. 柜组织者讲, 这次枪是他们争取了5年才搞成的。

  枪展的地点离我家开车只要5分钟, 真是机会难得. 本想背着D200去横扫一通, 结果问了一下组织者, 明确说不允许带照相机. 没有办法, 只好用手机偷偷摸摸的瞎拍了些. 这些图片的质量相当丢人, 大伙好歹看个气氛吧。  




  这是个很大的展览馆, 人很多,转悠了半天才找到个车位, 一下车就见到不少抗着长枪, 或提着手枪盒子的人. 刚到门口, 就看见一个30多岁的女士, 背着两只汤姆逊冲锋枪雄纠纠的走了出来.

  在门口交了10美元门票, 进了展厅, 马上感觉一阵眩晕. 到处是枪! 上百个摊位, 就是几张桌子一围. 长的短的, 从18世纪的燧发枪, 到现代的M-16, AK47, 新枪, 旧枪.应有尽有.
 
 

  



  所有的枪支都是摆在桌面上, 随便把玩.

  



  一战, 二战的老枪不记其数, 从M1加蓝德, 到日本的三八大盖, 应有尽有. 价钱相差悬殊, 有的莫辛纳甘才150美元.

  



  琅满目的手枪, 简直象在菜市场卖大白菜.

  



  多数新枪的价格在500-1000美元之间


  此外, 各种弹药, 匕首, 刺刀, 二战缴获的德军军旗, 制服, 钢盔, 军帽等也很多.

  上面说了说枪展的概况, 下面聊聊我选枪,买枪的经历. 成百上千种枪, 对我这种没有特殊要求的人, 吸引我的无非一是外观, 二是历史. 尤其是这只枪要有"说头",否则, 一只没什么背景的枪, 性能再好,对我这种实际射击机会不多, 又不靠枪谋生的人,实际意义不大. 我最早迷上的手枪是M9,也就是贝雷塔92F. 这一是007电影的影响, 记得詹姆斯.邦德曾对贝雷塔的枪肉麻吹捧. 再就是当年美军制试手枪换型, 92F脱颖而出, 当年的兵器知识报道的很多, 所以比较熟悉. 再就是92F那种露枪管的独特造型,在电影电视亮相的很多. 比如周润发在吴宇森的碟血双雄里, 就是两把92F,杀的威风凛凛. 所以, 92F长年以来一直是我的梦中情人. 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却疯狂迷上了柯尔特M1911, 这只枪的历史不用说了, 论资历, 它说是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一百年前的设计, 几乎从诞生起就接近完美, 在美军服役了70年, 至今仍有部队装备.另外就是我的审美观有些变化,相对更喜欢1911那种刚健稳重的造型, 就象尼康的相机. 所以这次枪展我主要是奔着1911去的.

  在此之前也做了些功课, 知道1911的各种改型极多, 通过pcbme介绍的网址, 也大概了解了它们的合理价格. 到了那里, 我和朋友这里看看, 那里摸摸, 高兴的不得了. 我这位朋友以前对枪从没有兴趣, 从理论到实际都是彻头彻尾的菜鸟. 我们一边转, 我一边给他讲各种枪的典故, 什么是单动, 双动, 纯双动, 随便拿只手枪, 就可以给他演示如何推弹上膛, 如何上保险, 如何解保险, 这些枪我都是第一次摸, 自己都奇怪怎么会这么熟练. 看来我的纸上的工夫也不是没用. 不过吗, 一枝优秀的枪本来就应该操作简单, 搞复杂了肯定不是好枪.把朋友看的目瞪口呆, 问我怎么知道这么多. 不过, 菜鸟到底是菜鸟, 还是露了怯. 拿了一只装了空弹夹的M1911, 一拉套筒, 空仓挂机机构动作, 套筒锁住. 我去搬那个释放开关, 却怎么也搬不动, 折腾了半天, 摊主看出不对,对俺喊了声"drop the magazine" (退掉弹夹), 俺这才明白, 退掉弹夹后,搬释放开关, 套桶复位, 很丢人呀.

  就这样, 把各种听说过,没听说过的枪摸了个遍, 已经过了快4个小时. 不过也找到了目标. 看来美国人对M1911的确情有独种. 很多厂生产各种类型, 各种材质的M1911, 它们都是在扳机形状, 击锤形状等小地方不同, 基本的外形能一眼看出是1911, 基本的结构更是100年前就完美了.各种版本的价格相差悬殊, 最便宜的ROCK ISLAND出了才350美元, 但做工明显不行, 还有的装饰精美, 要2500美元. 最正宗的科尔特产的都在800美元以上.

  以前在杂志上常看到那种亮亮的不锈钢材质的, 看起来很酷, 但看实物就很不喜欢, 感觉就象银色的佳能350D. 因为这些枪上要冲压标制, 枪号等, 反光的表面就会显的凹凸不平. 当然也有做的好的,但都很贵. 最后看中了一只Springfield Armory出了二战版的M1911-A1, 据称是完全仿美军二战装备的规格, 不反光的全黑枪身, 非常符合我们老N家的审美观点. Springfield Armory的虽然不如COLT的血统正宗, 不过他们也是最早一批生产1911的厂家, 枪的做工很好, 最主要的是, 性价比呀! 这只才500美元.

  拿定主意后, 就把枪交给摊主, 给他看看驾照, 和我的支票本, 证明我是本州居民. 然后就是填一个简单的倆页的表格:

  



  填完表, 摊主当场打电话给FBI, 对买家进行背景调查(中间那个).

  从前因为技术上不可行, 枪展上卖枪不做背景调查, 这也是禁枪组织反对枪展的主要原因. 现在完全计算机化了, 使这种实时调查成为可能.整个过程大约20分钟, 这个摊的规模很大, 枪也比别家便宜, 所以生意特别好, 我等了20分钟, 就看见他们卖出去5,6只枪. 有一个身材瘦弱的亚裔MM, 买了把GLOCK, 从她跟摊主的对话看, 标准的菜鸟,拿到枪转身就奔卖子弹的摊去了, 看的我都吐舌头.

  然后就是划信用卡, 摊主跟俺握手道贺, 我就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提着这个绿盒子回家了:

  



  



  打开盒子, 里面就是这个宝贝, 包装很简单, 除来枪, 就是一个擦枪的小毛刷, 一个空弹夹和简单的说明书.

  我的宝贝M1911-A1
  



  另外, 我也明白了卖枪的为什么喜欢搞枪展。除了手续简单, 可以鼓励买家外, 这种展览的氛围更是不得了。进去后, 每个人都会有买枪的冲动。我那位朋友, 进门前还满腹狐疑的问我买枪有必要吗? 出门时居然乐呵呵的拎了只贝雷塔90-2出来.(保证不是我忽悠的! 我不过是把我以前对92F的印象说了一遍)。

  回家后, 给LP汇报, 说这是个仿真的汽枪, 没危险. LP冷冷的瞪了我一眼, 说:"你当我是傻子呀!"

  后记: 朋友至今对他LP说, 那只贝雷塔是个玩具。

  90-2与92FS的外观, 大小几乎相同, 90-2好象是警用枪, 枪管下方有个导轨,可以装电筒, 激光瞄准具之类. 他本来想买92FS, 500美元, 后来觉得90-2的握把舒服, 就要了90-2, 加税650美元.刚问过他, 到现在还瞒着LP, 不知道将来如何收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06-9-4 18:42:31 | 只看该作者
美国10年:北大教授当保姆 一夜回到解放前

--------------------------------------------------------------------------------

万维读者网    2006-09-03 10:41:05



   教授当保姆也得干好家务活

  《环球时报》报道,赵春青画中国有句古话:“人离乡贱”,过去,走出乡村是一种离愁,如今不少华人放弃了国内不错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远赴重洋到海外从社会最底层开始谋生。在美国,就有这么一批中国的大学教授放下身架,当起了保姆。她们在美十分低调,难言之隐使她们成为隐姓埋名的一族,只有至亲好友才知道她们在国内辉煌的过去。 记者几经辗转,终于走进了几位“教授保姆”的生活。


 黎华与她的3个美国东家

  上世纪90年代初,50多岁的黎华移民来美。出国之前,黎华是北京一所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出色的教学水平和优秀的科研成绩使她小有名气。然而来到美国后,她的学识派不上用场,英文口语又不好,年纪也大了,一直都找不到工作。一天,职业介绍所告诉她,一对华裔老夫妇家里需要一个保姆,不需要懂英文,问她去不去。一听说是去当保姆,黎华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我在北京的家早就请了保姆,好歹我也是个教授,怎能沦落到当保姆啊!”但她转念一想,在美国总要赚钱过日子,而且这里有谁会知道自己是教授。她一咬牙,就接了这份工作。

  黎华的第一个东家是一个来自台湾的70多岁的国民党退役中将,他的妻子当惯了阔太太,虽然只有两个老人吃饭,但每顿饭都要有8个菜以上。不说洗衣打扫、整理家务,光是一日三餐准备8个菜,就让黎华忙得团团转。刚来的头几天难免会手忙脚乱,挑剔的女主人就站在黎华的身边,双手叉腰,两目圆睁:“怎么这么慢!”黎华感叹道:“真是一下子就像回到了解放前,有一种‘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感觉。”她忍气吞声坚持了下来,买了一本中国菜谱,边学边做,变着花样准备饭菜,终于让挑剔的女主人露出笑脸。但黎华的当务之急是学好英文,在华人家里没有英文环境,她决定换个东家。

  新东家的主人是住在曼哈顿富人区的一个白人律师,黎华的工作除了管理家务,主要是照顾律师80多岁的老母亲。老太太很喜欢吃黎华做的中国菜,每次饭后都会对黎华说上一连串的 “Thank you very much (非常感谢你)”,可是当黎华给她端上咖啡,想陪她聊聊天,练两句英语时,老太太就不客气地说:“Stay alone。”几次下来黎华才明白,老太太是让她独自待在屋里,说得不客气就是叫她一边待着去。黎华的心凉了半截,在这个看似平等的美国家庭,你常常可以听到主人对你说谢谢,而这个谢谢却非常廉价。几个月后,黎华谢绝了老太太和律师的挽留,又换了一家。

  第三个东家是离曼哈顿30多公里的白人家庭。在这里,黎华每天要做一家四口人的饭,还要清扫豪宅里的十多个房间。主人有洁癖,全家人的衣服、床单、被罩每天都要换洗,仅此一项就够她忙得晕头转向,加上其他家务,她“每天像一台机器一样不停地干,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晚上倒头便睡,更别说学英文了”。一次周末,东家要在家里请20多位客人开派对,让黎华一个人准备膳食,她根本不可能干完,就炒了东家的鱿鱼。“当我独自登上回纽约的火车,望着头上的蓝天白云,突然有了一种被解放的感觉。”

  如今,黎华用当保姆挣来的辛苦钱在女儿的资助下开了一家店,当上了小老板。她常常帮助初到美国的新移民,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如今她已到了退休年龄,享受着美国的养老金和健康保险,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

  余筠照顾3个小孩3条狗

  采访中,记者发现当保姆的中国教授有3种类型,一是过渡型,像黎华一样,当保姆是找到新工作前的过渡;二是临时型,利用来美的一年半载当保姆,挣点美元带回国;三是持久型,长期当保姆,直到退休。

  余筠就属于临时型。她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北京一家研究所做研究员。年近45岁的她获得签证来美探亲,期限一年。她从报纸上看到一个白人家庭要招聘会英文的华人保姆的广告,余筠动心了,前去面谈,东家对她十分满意,当即录用。

  她的东家住在纽约长岛海边的一栋别墅里,雇有3个保姆,一个负责做饭、一个负责整理花园,余筠则负责3个上学的小孩的接送和孩子课后的看管,另外还要照顾3条狗,其他时间打扫3层楼的卫生。“小孩和狗还好,最累的是清理房间。”东家的别墅为了采光好,大的玻璃门窗有十几个,主人要求玻璃门窗随时保持光洁明亮,一个指印也不能有。余筠告诉记者,每天光是擦玻璃就要花费她两三个小时,再加上擦所有的地板和清洁6个卧室,工作的艰辛可想而知。

  余筠每天工作8小时,一个星期工作5天半,周薪350美元,管吃管住,超过8小时另外付加班费。两个月后,主人对余筠的工作很满意,又将薪水提高到周薪400美元。一年后,余筠怀揣着辛苦打工挣到的1.5万美元返回了北京。

  安娜当保姆都是为了孩子

  安娜是陈薇的英文名,她原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上世纪90年代初,安娜作为访问学者来到美国,为了一对子女能来美上学,安娜留了下来。由于一直没办好工作许可,安娜干保姆一干就是10年。

  接受记者采访时,安娜承认,当保姆后,自己很长时间都有心理障碍,对谁都不透露自己是北大的教授,怕给北大和家人丢脸。但时间一长,她也想开了,为了能在美国生存,更为了一双子女能来美读书,她豁出去了,“在这儿靠自己的劳动挣钱,不偷不抢,没什么丢脸的”。

  与别的保姆相比,安娜是幸运的,她碰上了一个好东家。主人是一对通情达理的美国老人,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安娜虽然每天都要照顾老人饮食起居,做很多家务,但老人并不挑剔,而且和蔼可亲,慢慢去除了安娜的精神压力。时间长了,她与主人相处融洽,好像一家人。一年后,主人给她买了医疗保险,此后每年都给她涨薪水,还有两个星期的休假。每年老人去佛罗里达度假一个月,也会带上她。

  安娜的收入成了家庭最大的经济支柱,她供儿女们读大学。直到孩子们来美读硕士时,才知道自己的教授母亲为了他们竟含辛茹苦当了10年保姆。“他们抱着我痛哭,发誓一定尽快完成学业,让我过上好日子。”

  安娜对记者说,现在,像她这样在美长期当保姆的中国高级知识分子为数不少。据她所知,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及全国其他地方,其中有教授、学者、医生、音乐家、舞蹈家……对于他们来说,不为人所知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06-9-5 21:02:58 | 只看该作者
给墨守成规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国佬的几点忠告

1. 请使用公制单位: 长度/高度: 米, 公里; 重量: 克, 公斤; 容积: 毫升, 升.

2. 请使用摄氏温度, 0度就是冰点, 100度就变开水.

3. 不要把棒球等职业体育胜队叫做世界冠军, 他们只是美国冠军.
_________________
少灌水 多干活

返回页首   

Annie



注册于:2004-09-20
帖子:4524

发表于: 08/31/2006 13:19 发表主题: Re: 给美国佬的几点忠告   

--------------------------------------------------------------------------------

ex1234 写到:
3. 不要把棒球等职业体育胜队叫做世界冠军,  

  这个问题当年让我迷惑了很久
_________________
anything not explicitly included is implicitly excluded
past performance is no guarantee of future results

返回页首   

genie



注册于:2004-09-20
帖子:1185

发表于: 08/31/2006 13:35 发表主题: Re: 给美国佬的几点忠告   

--------------------------------------------------------------------------------

Annie 写到:
ex1234 写到:
3. 不要把棒球等职业体育胜队叫做世界冠军,  

  这个问题当年让我迷惑了很久


其实棒球比赛的组办者还是明白的,只是叫world series,最多算misleading.可老美地redneck就搞不懂了,world series的冠军当然是world champion.

好象老美的world champion经常给台湾队痛扁,看来咱们也可以笑老美的比赛相当于咱们的省级联赛。

返回页首   

漂亮可爱Jackalope



注册于:2006-08-09
帖子:57
所在地: 初来乍到还不晓得
发表于: 08/31/2006 13:51 发表主题: Re: 给美国佬的几点忠告   

--------------------------------------------------------------------------------

ex1234 写到:
给墨守成规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国佬的几点忠告

1. 请使用公制单位: 长度/高度: 米, 公里; 重量: 克, 公斤; 容积: 毫升, 升.

2. 请使用摄氏温度, 0度就是冰点, 100度就变开水.

3. 不要把棒球等职业体育胜队叫做世界冠军, 他们只是美国冠军.



4. 请使用普通话....
_________________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返回页首   

genie



注册于:2004-09-20
帖子:1185

发表于: 08/31/2006 14:43 发表主题:   

--------------------------------------------------------------------------------

5. 请用格林尼治时间

返回页首   

wildcrane



注册于:2004-11-12
帖子:2124

发表于: 08/31/2006 16:27 发表主题:   

--------------------------------------------------------------------------------

请读懂我们在这里给你的警告。

返回页首   

genie



注册于:2004-09-20
帖子:1185

发表于: 08/31/2006 18:34 发表主题:   

--------------------------------------------------------------------------------

wildcrane 写到:
请读懂我们在这里给你的警告。

应该说,请使用普通话

对了,再加1条,请吃饭前洗手。  

返回页首   

tutu



注册于:1969-12-31
帖子:3312
所在地: MA
发表于: 08/31/2006 22:14 发表主题:   

--------------------------------------------------------------------------------

6. 请使用人民币,这样就不用老抱怨人民币汇率太低

返回页首   

xkbjjm



注册于:2006-04-29
帖子:415
所在地: Cambridge
发表于: 08/31/2006 22:26 发表主题:   

--------------------------------------------------------------------------------

请说中文
_________________
当归女熟地再生已经今非昔比了

返回页首   

ex1234



注册于:2005-11-08
帖子:1220
所在地: Cambridge
发表于: 09/04/2006 00:28 发表主题:   

--------------------------------------------------------------------------------

7. 请让会看病的人当医生, 不会看病的回家歇着
_________________
少灌水 多干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06-9-12 18:49:26 | 只看该作者
2006年9月12日

迎奥运从英语标识做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杜大卫(David Tool)教授有个愿望,就是能为帮助中国提高英文标识翻译水平做出点自己的贡献,这个想法产生于5年前他在观看一次京剧表演时的感受。当时,蹩脚的字幕翻译让外国游客笑得前仰后合,深受触动的杜大卫于是提笔给中国文化部写了一封信,表示可以自愿为名胜古迹撰写水平更高的英文导读。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愿望后来真的实现了。2002年年末,他被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聘为“专家顾问”。从那时起,他就立刻开始了他的翻译工作。随着北京市政府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着手改造旅游景点设施,杜大卫就肩负起了为旅游指示牌书写正确英文的重任。

从种植上万棵树木到建造高科技喷泉舞台等,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北京正在全力以赴地迎接奥运会的到来,但恐怕没有什么能比提高指示牌翻译准确度这件事更有影响和挑战性的了。北京市眼下正掀起了一股提高外语水平的热潮,的士司机学习简单的外语会话,市民踊跃参加社区英文比赛。市政府和北京市旅游局(Beijing Tourism Administration)也没闲着,他们正在认真研究,如何在改善旅游设施的同时也让众多旅游景点的指示牌更容易为外国游客所理解。国内外语言专家认为,从餐馆菜单上木须肉(mu shu pork)的翻译再到故宫(Forbidden City)的翻译都可能引起外国游客的误解。

杜大卫称,在中国这个十分在意自己形像的国家,英文标识翻译不规范是件丢面子的事,而且,这对外国游客也不够尊重。现年59岁的杜大卫第一次来到中国是在1990年,并且从2001年以来一直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任教。杜大卫有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他早年曾是美国陆军上校并参加过越南战争,他还在斯里兰卡担任过佛学研究院的院长。他说,这些一目了然的翻译错误将影响到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及历史的了解。他说,一个很简单的错误就可以使外国游客对传承5000年的中华文明产生误解。

然而,要真正做好这件事情并不容易。尽管没有为此领取薪水,但杜大卫心甘情愿。如今,他不仅要完成40座大型博物馆和40个二线场馆的介绍,还有长达600页7捆卷宗的高速公路和地铁标识等着他完成。据他估计,至少已经翻译了50,000个标识。大多数标识原先都是由北京市政府不同部门各自翻译的,现在北京市希望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统一。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刘洋说,通过营造一个国际语言环境,奥运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地展示北京城市面貌的机会。刘洋还是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Beijing Speaks Foreign Languages Program)组委会办公室主任。这个旨在提高北京市民英语水平的活动最初酝酿于2001年,当时北京决定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举动已经深入人心。

尽管英语和法语都是奥运会指定的官方语言,但刘洋表示北京不准备把当地的标识翻译成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北京在上世纪90年代即1990年亚运会之前也举办过类似的活动。但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官方刊物指出,有很多指示标识的英文翻译仍有待改进,如植物园的指示牌被翻译成了“Lead to the desert grows the plant hall”。

其他亚洲国家也有借助举办体育盛会大力整顿英文标识翻译的经历。例如,1998年韩国在举办夏季奥运会期间,韩国政府发起了提高翻译水平的活动,并聘请外语好的国人为到访的外国游客提供帮助。此后,韩国提高外语信息准确度的努力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因此到了2002年韩国举办世界杯的时候,韩国就不再为改善标志牌犯愁了。

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熊玉梅把改进北京标志牌英文翻译的工作列为北京筹办奥运会第三紧要的任务,仅次于改善环境和完善历史名胜设施这两项重任。

熊玉梅表示,旅游业是最能从举办奥运会中受益的行业。她说,到2008年时,估计来北京的游客人数将从2004年的360万人次增至460万人次,增幅接近30%。为了迎接游客的猛增,北京市已经准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修建“四星级”厕所、为残疾人和老年人修建匝道和电梯、为售票处提供刷卡设施(Visa是2008年奥运会的主要赞助商)、新建20个信息中心、取缔无照商贩、在与历史名胜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允许合法商贩出售纪念品、将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古猿人遗址修葺一新等。

全球一流的国际团队正在忙着帮助北京修缮故宫、颐和园等历史名胜。在修缮过程中,他们也在讨论是否要保持古迹的历史原貌。在所谓的旧城区,也就是故宫城?周边地带,新建的商店和非法建筑都将被夷为平地,并在周边铺设步行区,从而突出故宫的风采。

英文标识还将出现在许多为迎接奥运而匆匆开放的新景点。有许多中国名人的私宅将首次对外开放,其中包括20世纪早期的京剧名角梅兰芳,除此以外,北京还有许多高官显贵的大宅院,也就是所谓的“皇家园林”将开始接待游人。另外,旅游局还将致力于改善北京658家星级饭店──北京市政府在申奥过程中曾保证这个数字到2008年将增至800家──以及4,000家规模较小的旅馆的服务。在这个领域,提高员工的英语水平已成为全市范围的努力目标。熊玉梅尤其自豪地指出,全市的4,000条街道和历史景点标识已经得到了校对并作出了更改。

熊玉梅表示:奥运会当然对我们是个大大的推动,但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过去就强调必须大大加强。

不过,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的刘洋表示,“我们组委会在简化语言表达方面的最大困难不是来自于英文,而是中文。”中文在不同语境中可以表示许多不同的意思。举例来说,如何翻译“洋桥”桥,因为“洋桥”的“桥”也是桥梁的意思,不过这个名字已经延用了数百年。对于已经广为人知的“hutong”(胡同)、“tofu”(豆腐)或者是“Sanlitun bar street”(三里屯酒吧街)又将如何翻译呢?专为标识问题组成的30人顾问委员会开始研究这些问题,并已召开了会议,用刘洋的话说,这些会议让人非常疲劳。他们希望在2006年年底前向北京市市长提交的报告中提出初步意见。

不过,杜大卫表示,这项工作由于组委会成员的不同语言背景而陷入困境,这些专家曾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或者其他地方生活或学习。他说,“他们无法对什么是标准英语达成共识。”最终,委员会决定依据在中国商务活动中应用最广泛的美式英语来制定。

因此,“W.C.”(卫生间)和“Way Out”(出口)将被更为常见的“Toilet”和“Exit”所取代。高速路标识将参照上海的标准执行。杜大卫说,“交通部采用上海的标识作为执行标准,我想是因为上海的外国人数量长久以来一直都超过北京。”虽然更多的决策权掌握在杜大卫和他同事的手上,但这位美国人建议说,只要意思清楚明白,他们可以接受“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因此在中国的道路标识上将继续出现“Keep Space”(保持车距),而不是“Maintain Distance”;卡车专用车道将继续采用英式英语被称做“Carriageways”。不过,“Bridge”仍将继续指代立交桥,因为委员会难以在美国用法overpass和英国用法flyover之间作出取舍。不过“Underpass”(地下通道)将取代意义模糊的“Groove”。此外,司机也不会再看到提醒他们不要疲劳驾驶的写着“No Driving Tiredly”的标识了。

有时候,杜大卫的工作远远超越了语言学的范畴。他修改了博物馆里那些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介绍文字,比如将“the first year of the Qianlong Reign”(干隆元年)改为西方人更容易理解的“A.D. 1735”(公元1735年)。他还删除了一些“the glorious tradition and outstanding wisdom of the Chinese masses”(辉煌的历史和中国人高超的智慧)等浮夸的句子,他觉得这些句子不利于人们欣赏文物古迹。他还删掉了一些反日和排外的语句,用他的话来说,在那些在侵略战争期间遭到破坏的场景中,这些东西显得太直接。

而为中国菜肴制定标准的英文名称的任务似乎更艰巨,不过这的确十分必要。在菜单上你经常会发现一些家常菜被翻译成“stewed bean crud”、“badly cooked starch cubes”或者“fish in first position”这类稀奇古怪的名字。北京旅游学院牵头有关机构搜集了1万份餐馆菜单用于研究和分类。该学院翻译委员会的初步目标是提供在200家三星级以上餐厅最常见的1,000种菜肴的官方英文菜名。这个翻译委员会由20名志愿者组成,其中有英语教授、餐饮行业经理以及多数来自美国的“外国专家”。旅游学院副教授冯冬明表示,这个项目非常重要,因为菜名是我们文化中非常复杂的一个部分,我们必须以长短适中的英文向外国来宾传达出基本意思。

但是,对中文字面意思是“吞下云彩”的“云吞”(有些地方称“馄饨”)该如何处理呢?常见的“鱼香肉丝”是该翻译成“fish-flavored shredded pork”(有鱼香味的肉片)、还是“slivered pork in garlic sauce”(用蒜味佐料做的猪肉条)还是干脆就叫“Sichuan sliced pork”(川味肉片)呢?

尽管这个任务似乎相当艰巨,但冯教授表示,委员会将在11月份之前在网上公布初步整理的结果。餐饮店不会被强制要求按这套新的英文菜名制作菜单,但是,如果这些英文名被比较高级的酒店餐馆采用,它们可能会流向全市小型、非星级甚至还没有营业执照的餐馆──这样的餐馆估计全北京有10,000-40,000家,随后还会扩散至全国。

为避免这样的跨文化沟通仅仅停留在菜名的层面上,该学院还准备实施一个项目,培训酒店服务生用标准英语向用餐的客人介绍菜品及点菜。实际上,目前有数万北京人将参加北京市英语水平测试,这是北京市与英国剑桥大学共同创办的考试项目。

对杜大卫来说,所有这一切努力与其说是为了让中国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与国际接轨,还不如说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他说,中国和北京在现代化和改善环境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这很值得赞扬。如果最后在一些标语牌上还能见到一些常见的奇怪用法和拼写错误,只要它们比以前有很大改善,他就不会感到失望。他还承认,他希望他的工作能成为他的“遗产”流传下去,成为他给这个国家的礼物。

杜大卫宏大的翻译工程已使他多少成了一位名人。中国官方媒体曾撰文赞扬他,他还被授予“长城友谊奖”,北京一家电视台还拍摄了有关他的电视片,并选他作“北京奥运大使”(Beijing Olympic Missioner)。

有意思的是,他或许不得不告诉他们,他这个新头衔的英文翻译其实并不恰当。

John Kric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06-9-17 18:26:21 | 只看该作者
不管哪个方面,美国比国内都强多了,哎,可叹自己没本事啊,真想移民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9 09: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