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Charlie Z. S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先来骂骂美国,再来说说祖国04、10,2006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06-6-24 18:07:28 | 只看该作者
丁学良:哈佛校长的两个“S”


送交者: tcla 2006年6月19日13:22:39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丁学良:哈佛校长的两个“S”


时间:2006年5月4日 作者:丁学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来源:南方周末-名牌杂志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今年2月21日宣布,他将在2005-2006学年结束时也就是6月30日辞职,同一天我们哈佛校友就收到了校方发来告知此事的电子邮件。一听到萨默斯要辞职,我有好几天心情都不愉快,很失望,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对萨默斯很不公平。作为一个哈佛毕业生,我知道,在哈佛的校园里,有好多学生都很喜欢他。哈佛的核心校园一进门右边的第一栋老楼,叫马萨诸塞楼,我原来读书时进去过,楼道和楼梯都摇摇晃晃、吱吱呀呀的,那里面底层就是校长办公室,楼上面还住着一些本科生。宣布要辞职的那天,萨默斯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很多学生都上前围着他,拥戴他,他与学生们握手,很动人的场面。

出身世家的天才经济学家

2001年哈佛大学在全球遴选校长,校方给校友发来电子邮件,希望我们能够帮助参与提名和提供信息。那时候我就知道,在一百多名候选人中有卸任总统克林顿和卸任副总统戈尔,而前五名中就有萨默斯,并且他是前五名中最年轻的。当他后来被遴选为哈佛第27任校长的时候,我非常兴奋。我知道萨默斯在全球经济学家中是个学术大明星,而且知道他做事很有胆略。他非常年轻,1954年出生,2001年时还不到五十岁,而哈佛已经375周岁了。我觉得这么一所古老的大学,如果有这么一个年轻的校长,对于它不断更新生命力,会大有好处。

萨默斯上任后也给我们发了一些电子邮件,很少讲官话,而是讲了一些他的抱负,说他想把哈佛办成什么样等等,这使我们对他有很高的期待。那时,包括哈佛的教师、学生、校友以及很多媒体,都认为他有可能成为哈佛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校长之一。哈佛的校长是没有任期限制的,它不是一个公营机构,而是私立大学。在我的记忆中,哈佛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是艾略特(Charles Eliot),他从1869年做到1909年,40年的时间,是影响最大的一位。他接手的时候,哈佛还只是一个College(文理学院),就是在他的手上,哈佛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所以当40多岁的萨默斯当上校长的时候,我觉得他是可以好好做20—25年的,做到哈佛400周岁,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要离职了。哈佛历史上任期最短的校长是Cornelius Felton,从1860年到1862年,才只2年, 那是因为他过早去世了。所以萨默斯的这次辞职,从漫长的哈佛历史来将,不说是“夭折”,至少是给人昙花一现的凄凉感觉。

我在哈佛念书时,萨默斯是哈佛经济系的讲座教授,我刚进去,就知道这个人是学术天才。他出生于一个有名的学术家族,父母都是经济学教授,而且有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跟他有直系血缘关系,一个是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他的伯父,一个是阿罗(Kenneth Arrow),他的舅舅。萨缪尔森是对20世纪经济学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家之一,阿罗这个人也很伟大,杨小凯最崇拜他。为什么萨默斯不是跟萨缪尔森一个姓呢?——因为萨默斯的爸爸罗伯特•萨缪尔森不愿意沾他兄弟的光,所以硬把自己的姓改成了Summers。

萨默斯出身于显赫的经济学世家,他本人更是聪明得一塌糊涂,16岁就上了大学,本来他是要到麻省理工学院学物理的,突然就转向去学经济学,我想可能是家庭的影响。1975年他拿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学士学位,在那时他就以会辩论而出名。他反应非常快,语言锋利,表情丰富多彩。他1982年拿到哈佛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他博士学位还没拿到手的时候,就在英语世界被认为是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大家,那时候他已经发表了很好的论文,所以还没毕业麻省理工学院就把他抢去了,给他副教授的职位。他好象从来没有做过助理教授,简直是一步登天。他被麻省理工学院“预订”后,哈佛大学就很着急,1983年又把他挖过来,马上给了他终身教授的位置,那时候他才28岁,应该是哈佛300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了,在我的记忆里好像只有一个数学正教授更年轻。

大家都知道萨默斯是个天才,他本人也对自己的智力异常自信,直到他后来做了美国财政部的第一副部长,他都不愿意别人称呼他的官衔。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是鲁宾,是1960年的哈佛毕业生,是他把萨默斯一手提携起来的,等于是他的恩师。有天在一次非常重要的场合,鲁宾介绍萨默斯说:“现在,我们热烈欢迎美国财政部的第一副部长萨默斯先生”,这句话一出,却把萨默斯弄了个大红脸,因为萨默斯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个“大部长”,而认为自己是个“大学者”,他把自己的学术地位看得更重要,把智力优势看得无比重要。

我在哈佛念书的时候,虽然没有上过萨默斯的课,但在校园里很多地方见过他。1991年,萨默斯从哈佛请了两年假,去世界银行做首席经济学家,兼做分管国际政策的副行长。这时候萨默斯做了一件事情,给我印象极深。他当了副行长不久,就改变了世界银行原来用货币兑换率来计算世界各国经济总量(GDP)的老方法,而是采用所谓的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即购买力平权,这一下子就把中国的经济总量在计算上增加了几倍。作为留美学生,我们感情上当然喜欢别人把自己的祖国讲得强一点。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客观上也是显眼的,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反映出中国的经济现状。我出国前在北京工作,当时月工资是68块钱,因为是研究生毕业,在年轻人里已经算是工资高的了。但如果按照货币兑换率计算,以我当时在国内的月薪,只能在美国剃两个头,而且还不能吹风、喷香水,所以美国人常常很纳闷,说“你们怎么活啊,我的天啦!”从生活常识上来讲,货币兑换率这个指标有时很误导的,而使中国马上在国际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大经济体,主要就是因为萨默斯倡导使用PPP计算原则。“观念改变世界”,仅仅是改变一个计算方法,马上中国的形象就全变了,所以我觉得萨默斯这人的脑子是超级的。不久前他又说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对全世界的影响,可能会大于当年的英国工业革命。像这样的观念,是有大智慧的人才能提出来的。

“一头闯进瓷器店的斗牛”

萨默斯太聪明了,而且从来不搞含糊其词,直率锋利,不打官腔,这对一个学者来说是挺好,而作为一个高层官员,就会惹很多麻烦。他在世界银行期间,就闹过一次大风波。大约是1991年12月份,在世界银行的一次内部交流中,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说可不可以考虑把那些污染严重的制造厂,从人口密集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移到人口不密集的穷国去?他主要指的是要移到非洲去。他的用词很有意思,即 “under-developed, under-populated, under-polluted countries”(不发达的、人口不多的、污染不足的国家)——难道还要在“污染充足”和“污染不足”的国家之间搞污染的再分配吗?萨默斯这样写了之后,谁也不知道这个本单位内部的私人备忘录怎么就传到外界去了,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弹。他是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而且是主管国际政策的副行长,怎么可以有这种想法?于是引起了很大的抗议,其中以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抗议最强烈。当即呼吁要他辞职。萨默斯不得已出来解释,说自己不是这个意思,说只是作为学术研究上的一种推论和思路提出来的(现代经济学研究常把问题推论到极端状态下作逻辑推理)。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媒体对萨默斯进行特别的“关怀”,常以负面角度来报道他,他们知道他是个大嘴,讲话特别锋利。从这件事情开始,他与其他的一些哈佛校友在政治上闹得很僵,比如与副总统戈尔。戈尔是个环保主义者,因为这件事,本来萨默斯在从世界银行位置上做满以后,被提名为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此之前是鲁宾担任,结果却让戈尔把萨默斯给否了。

萨默斯后来不断因为讲话锋利而引起风波。他到哈佛担任校长后,几个事情上闹出问题。第一个事情是指责一个美国黑人教授West,West是哈佛新成立的“非洲和非裔美国人研究系”的大牌教授,哈佛本来就受到压力,说对黑人研究不够重视。萨默斯当了校长以后,有一次对Wes讲,你经常不上课,老是往外跑,就是说他不务正业,要他把精力放在做学问上。这个教授一听就火了,一气之下“老子不干了”。这个事情一闹,在美国立即牵涉到敏感的种族问题。萨默斯自己是个白人,——他应该是哈佛历史上仅有的犹太人校长。这个事情一段时间在美国引起很多媒体的炒作,萨默斯自己说这根本就不是个种族问题 ,而且他在哈佛也是重视黑人研究的,本人也并不歧视黑人。虽然后来他与West进行了沟通,West当时也没有离开哈佛,但这个事情余波荡漾,使得很多人把萨默斯定位为右翼分子。

他闹出的第二个大风波就是前不久,在一次会议上说大学或研究机构里面,“好像”在数学和科学几个领域里,女性相对来说少,大学者不多见,是不是女性天生就不适合这些硬学科?他并没有说一定就是这样,只是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提了出来。但这个问题一提出,就又引起轩然大波。美国女权运动是很厉害的,这样一来,搞得好几个大学包括哈佛在内的女教授们都出来抗议,搞得他很狼狈,只好又出来作解释。为了表明他自己不是这个意思,马上采取了两个重要措施,一个是在哈佛大学招聘教员的时候,增加女教师的比例,第二个是专门拨款,在一些基础科学方面为女性提供奖学金,这些都是为了表明他没有内在的歧视。后来有人去查他的“老底”,发现萨默斯在世界银行期间,还专门提出和实行过大力拨款给发展中国家,去帮助它们的女孩和妇女的教育。

Style(风格)锐利,Substance (实质)坚固

为了以上那件事,再加上萨默斯在哈佛大力推动革新,伤害了一些既得利益,就逼他辞职,我很为他抱不平。他聪明绝顶、做事实在,只是有时出口伤人,West曾经打了一个比喻,说萨默斯就像是“一头闯进瓷器店的斗牛”。一头斗牛闯进了瓷器店,那还了得!他有太多的想法要去做,又很急躁,当然容易得罪人。我看萨默斯身上有两个大“S”:第一个“S”是Style(风格),第二个“S”是Substance (实质)。我觉得如果要批评他的话,也只能批评他的第一个“S”即Style有毛病。无论是他在世界银行担任副行长,是接手鲁宾后又做了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财政部长,还是做哈佛大学校长,在这三个最重要的公职上,他引发的很多争议,我觉得都是第一个S造成的。

抛开学术不论(他得过美国“克拉克经济学奖”,得过这个奖的人,大部分后来都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真的是有很多坚实的成就。在他担任哈佛校长的这五年,做了好几件了不起的事情。他为哈佛募捐了十几亿的基金(现在哈佛的基金是260亿美元,而有800年历史的剑桥大学和900年历史的牛津大学却入不敷出,老本越吃越少),而且为哈佛大学扩大了跨世纪发展的地盘。他任校长一开始,就采取一个大改革,着手更新哈佛的本科教育制度。哈佛原来“大班课”较多,为了让刚进哈佛的一年级新鲜人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学术成果,萨默斯特别强调要在哈佛加强“小班研讨会”的训练,让这些新鲜人开眼界、开心胸、开思路,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我在1992-1993年曾经在哈佛本科生院开过这样的课,几个学生的小班。在萨默斯担任校长之前,哈佛本科生院只有34个这样的小班课,到现在已经有141个了。

他做的第二件事我觉得也很了不起。我1985年进哈佛的那一学年,哈佛的本科生学费加生活费九个月不到17000美元,到2005年,已经长到40000多美元了。萨默斯说这样不行,如果穷人家的孩子想翻身的话,就要让他们有良好的教育机会,所以他采取了一个政策:凡是美国公民,如果你每年的全家收入在40000美元以下,考进哈佛后学费生活费全免,学校把你包下来,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让你走人。如果你的家庭年收入不超过60000美元,你的学费打折扣。除了做这件大事,他还做了另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他认为,现在很多学生都想着毕业后去赚大钱,但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很重要的一些学科,如基础科学、教育学科、公共服务学科等等,不赚高薪,很多优秀学生就不去读。萨默斯觉得这种趋势要扭转,所以他推出奖励制度,对选择读不赚大钱的重要学科的研究生,给予经济补贴。这不仅对哈佛大学这所私立名校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社会、人类文明都有长远好处。萨默斯所做的这些,都属于他的第二个“S”即Substance (实质),是会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大作为。

萨默斯的Style,还体现在他有时候会穿着皱巴巴的衬衣去上班,有时候会被记者发现他的两只脚穿着不同颜色的袜子,当然还有言词锋利出口刺人。但是,如果仅仅因为你不喜欢他的Style而看不到他的Substance,那真的是一件极不公平的事情,是猥屑的历史观占了上风。

(整理/黄惊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06-6-26 20:25:08 | 只看该作者
盖茨承认 经常看盗版电影  

--------------------------------------------------------------------------------
  
万维读者网    2006-06-25 09:39:49


  
     赛迪网6月25日消息,盖茨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承认,他喜欢登录YouTube网站欣赏盗版视频资料。

  据悉,YouTube是时下全球最具人气视频社区网站,用户可上传、交换及观赏大量视频资料。以访问人数计,YouTube在整个在线视频服务市场所占的份额接近43%,而Google Video则只占6.5%。雅虎不久前将自己的视频服务Yahoo! Video进行了升级,仿照YouTube增加了很多功能,包括标签功能等。与YouTube依靠用户上传视频不同,Yahoo! video不但允许用户上传视频,同时收集整个互联网上的视频资料。

  以下是采访片断:

  记者汉克:你在YouTube网站上观看物理学演讲与《世界篮球争霸赛》吗?

  盖茨:这个社交网站让带给你一些值得惊喜的东西。

  汉克:但有些视频资料是被非法“盗取”的,不是吗?

  盖茨:说“偷盗”太严重了点吧,这当然是版权作品,只不过上传者未支付版税而已。

  此外,盖茨还表示,软件与娱乐业在打击或压制盗版方面对待个人的态度过于强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06-7-2 04:30:36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富豪愛捐款, 中国富豪愛炫耀
东方


首先介绍最近在美国发生的一条关于美国富豪慈善捐款370亿美元的大新闻。美国一位75岁的老人做到了这件难以令人置信的事情。美国第二富豪沃伦.巴菲特6月26号表示,他要把他一生中通过经营股票积累起来的大部份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总额达310亿美元。

2006年6月26日,巴菲特在相关文件上签字,将向盖茨夫妇慈善基金会逐步捐出310亿美元。这一天将永远铭刻在美国慈善捐款的历史上。此外他还将给其他慈善基金会60亿美元。

今年75岁的沃伦.巴菲特素有股神的称号。据美国福布斯杂志2006年6月期的介绍,这位老人的金融帝国资产达440亿美元。这次他捐献出的巨款,排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已经超过当年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慈善家洛克菲勒和卡内基。

*美国富豪捐赠多*

美国成功的企业家功成名就之后大手笔慈善捐献,绝对不是个别现象。据媒体报导,英特尔的创办人,还有零售业巨头沃尔马公司创办人华顿家族等,每年都有数亿美元的捐款。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慈善基金会至今都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世界日报评论说:“慷慨捐献,是美国亿万富翁的一种不成文传统,一种成功企业家必备的素质,一种有钱人得到社会认同的标准,一种具有终极诱惑力的精神风范。”

从事慈善事业回馈社会的良善也是互相传染和影响的。据美国媒体报导,巴菲特的举动,就受到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影响。美国第一富豪,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此前一个星期宣布急流勇退,辞去微软公司总裁的职务,专心从事慈善事业。

*造福全人类*

美国《慈善纪事》杂志估计,沃伦.巴菲特这笔捐赠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慈善行动,其捐赠将被用来战胜人类的疾病和促进教育事业。 《旧金山纪事报》报导说,巴菲特的捐赠,有助于人类研制防止艾滋病疫苗的科研工作。盖茨表示他希望人类能够攻克艾滋病以及其他二十几种人类疾病的防治难关。

巴菲特在世界富豪榜上以440亿美元的身价排名第二,身价为500亿美元的比尔.盖茨则是世界首富。他们双方在慈善事业上合作将使盖茨基金会的慈善工作能力提高一倍。

盖茨和夫人梅林达都表示, 他们对巴菲特的赠款行动表示惊讶和崇敬。目前,盖茨基金会将近300亿美元的规模已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慈善组织了。基金会已经拨出了亿万美元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扶贫,让发展中国家人民可以接触信息科技。

盖茨基金会还支持改善美国本土的教育和公共图书馆科技事业。 有了巴菲特捐赠的这310亿美元,盖茨基金会的实力增加了一倍,达六百亿美元。据报导,由于巴菲特的这笔赠款,盖茨基金会每年分配给各个慈善项目方面的资金可以多分配15亿美元。

每年增加慈善捐款十五亿美元不是一个小数字。对比一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到2005年的年度预算,那不过是6亿1千万美元。也就是说,盖茨基金会每年分配给各个慈善项目的资金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年预算的两倍多。


*百姓也慷慨*

除了美国富豪之外,普通美国人在慈善捐赠方面非常慷慨。美国人去年捐赠给慈善机构的款项高达2603亿美元 (260.3 Billion), 增加了2.7%,比2004年增加了150亿美元。在这150亿美元中,有一半,也就是74亿美元,是美国人为去年发生的三场自然灾害捐赠的。印度尼西亚海啸,墨西哥湾的飓风,以及巴基斯坦的地震援救。

美国慈善机构“向美国捐献”基金会主席理查德.乔利说:“考虑到去年美国经济增长平平,美国人收入增长不大,而且股票市场持续低迷,美国人民对上述自然灾害的援救项目的捐款超出我们的预料。”

*不让钱潮淹子女*

为什么美国富豪不把财富传给自己的孩子呢?美国是一个年青的国家,崇尚个人奋斗打天下,不像其它一些国家尊崇世袭的爵位和财富。很多通过艰苦创业而成功的美国企业家不相信财富可以传代。他们知道,由于富家子弟在钞票堆中长大,一辈子不愁吃喝,无忧无虑,容易养成挥金如土、逍遥度日的不良习气。金钱不但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反而有可能对孩子带来伤害。

巴菲特和盖茨都相信“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原则,宁愿将钱捐献给社会也不愿多给钱让孩子去挥霍。盖茨曾经说过:“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

盖茨对社会如此慷慨大方,然而对子女则“吝啬”。盖茨曾经公开宣布:“我不会给我的继承人留下很多钱,因为我认为这对他们没有好处。”

巴菲特也对世袭财富的概念不屑一顾。他说:“我从来不相信王朝世袭式的财富。”中国俗语中把那些出身豪门不务正业的富家子弟称之为“纨挎子弟”,而巴菲特则把那些从小生长在富裕环境的人比喻是“幸运精子俱乐部的成员”(members of the lucky sperm club)。

巴菲特在回答记者有关为什么不把资产留给孩子的问题时说,他相信财富来源于社会,最后也要反馈给社会。他说,他已经给孩子留下足够的生活费用了。

*中国上百慈善家 去年捐款仅几亿*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富豪在慈善捐款方面的情况。根据中国媒体报道,去年中国慈善榜排名前136位的慈善家一年总共捐款不到1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亿多美元。

对比中美个人捐款的情况。2005年,美国公民私人捐赠总额2603亿美元,美国境内总人口为2亿9千640万,人均捐款878.20美元,而2005年中国全部私人捐赠仅17亿元,人口13亿,人均也就1点3元人民币,相当于0.16美元。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慈善捐款总数中,大约75%来自国外,10%来自平民百姓,只有15%来自国内的富人阶层。中国人均慈善捐款数额仅是美国人均慈善捐款数额的1/5500。

*中国只有1%的企业捐助*

如果说中国的富人在慈善捐款方面兴趣不高,比起他们来,中国企业就更是铁公鸡。据中国官方媒体公布的数字,中国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任何慈善捐赠活动!

根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克英向记者提供的数字:目前中国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超过了1000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足10万家,也就是说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加过捐助!

有些中国媒体评论说,中国富人给人的印象,大体是为富不仁。在慈善事业上一毛不拔,不愿意把他们来自社会的财富回馈给社会,而是用在自己私人的奢侈挥霍上。

*以奢侈炫耀财富*

美国时代周刊最近刊登了一篇描写中国富豪生活的文章引用中国人民大学所做的一项统计说,大约有60%的人相信中国暴发户们的财富是通过非法手段攫取的。

时代周刊报道说,或许正是因为很多中国富豪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发家致富,他们的财富给他们带来的仅仅是盲从和眩晕。很多时候他们所做的已经不仅仅是无度的挥霍,更是愚蠢的攀比。

时代周刊说,今年6月,一辆宾利轿车在北京的拍卖会上以10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880万元)的高价成交,这不是因为这辆车在市场上值这么多钱,而是因为“8”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吉利数字。中国的暴发户们不会像亚马逊公司的总裁杰夫贝索斯那样,永远穿着褪色的米色的卡其布裤子。中国富豪要把他们的财富全部拿出来炫耀,正像中国南方一家最大的广告公司的总裁说的那样:“在中国,你的富裕要让别人看得见,否则没人会相信你真的有钱。”很多中国富豪通过吃来炫耀财富。

*盖茨家宴多简朴*

让我们对比一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家中招待来访的中国国家元首胡锦涛的晚宴。这是一场何等隆重的晚宴,然而盖茨只精心为“晚宴”选了三道菜:第一道是蔬菜:烟熏珍珠鸡沙拉。第二道为主菜:黄洋葱配牛排或大比目鱼配大虾,客人可以二选其一。第三道菜是甜点:牛油杏仁大蛋糕。

在吃上,盖茨还比不上一个深圳的普通的中国富豪。据时代周刊报道说,到了周末,深圳的富人通常会到一个会员制的俱乐部去吃粤菜,一般这样的一顿晚餐费用都在1000美元以上,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他们作为深圳上流社会一员的标志。

时代周刊用嘲弄的口吻批评中国的这些贵族们缺乏鉴赏力。上海一位饭店的厨师回忆,有位顾客在这里点了最昂贵的玛哥堡红酒,却往里面兑入一大勺雪碧。他说:“他只是在牛饮,根本没有品味那杯酒。”时代周刊评论说,当消费的目的成为挥霍的时候,恐怕就和品位扯不上什么关系了。

*以豪富 包情妇*

除了吃之外,中国富豪舍得花钱的另外一个领域就是女人。很多有钱人包养了情妇,把这作为他们人生无尽物质追求中的不可缺的一项。中国现代汉语中还为这一特殊社会现象发明了一个新名词,叫做“二奶”。

时代周刊报道说,在广州和上海的郊区出现了“二奶村”,它的周围挤满了美容院、卡拉OK厅、健身房,为这些“二奶兵团”解闷。

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报道说,根据中国纪律检查部门的统计,被查处的贪官中95%的人有“情妇”。行为腐败的领导干部中有60%以上的人“包二奶”。贪官进行权色交易的色情腐败已经疯狂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人民日报报道说,2003年5月9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十几天后,李嘉廷一案中的重要涉案人──李嘉廷的情妇徐福英,被昆明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这样贪官与其情妇先后被押上审判台的事,这几年并不罕见,如成克杰与李平、李纪周与李沙娜。 新华社最近报道的因生活腐化堕落被免去职务的北京副市长,北京市政府奥运工程办公室总指挥刘志华就是最新的一个例子。新华社仅仅说刘志华的生活腐化堕落性质严重,影响恶劣,但是没有具体说明。

然而香港亲大陆的报纸《文汇报》则指出,“刘志华包养不止一个情妇”,这些情妇通过刘志华取得权力,但由于二奶众多,一失宠二奶一气之下向上爆料,让事情曝光。

英国泰晤士报还报道说,刘志华在北京市郊怀柔宽沟度假村设有一个行宫,里面有数名女子正在接受纪律检察部门的询问调查。

*不捐款四大原因*

关于中国富豪宁可挥霍钱财,也不愿意进行慈善捐款的原因,中国CEO网的一篇文章分析说:第一,中国很多富豪发家致富本不是通过合法的途径,一露富,势必会被社会方方面面的眼睛所关注,只会加快使自己露马脚。被列入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富人今年榜上有名,第二年就身陷囹圄的情况屡有发生。

第二,那些靠劳动和合法途径致富的富豪们,受传统的“富不外露”的观念影响,怕树大招风,怕小偷光顾、怕一些专门伸手要钱的机构没完没了的干扰,乃使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受到威胁。中国社会治安状况不佳,中国媒体有过不少富豪被绑架,被劫杀的报道。

第三,中国的税收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建立起从所得税上鼓励富人慈善捐款的税收制度。

第四,腐败现象严重。慈善捐款的去向以及使用不够透明。南方周末曾经揭露过中国希望工程的一亿多慈善捐款被挪用去炒股票,办公司,甚至连找三陪小姐的花销都作为“工作费”报销的调查性新闻。

然而, 当《南方周末》揭露希望工程账目问题的该期报纸正在付印时 ,主管希望工程的腐败干部竟通过团中央关系找到中宣部,下达紧急命令,不仅查禁了所有对希望工程的所谓负面报道,并逼迫《南方周末》报废了已上机印刷的价值 30多万元的当期报纸。这样的消息传到海外,令很多愿意为中国进行慈善捐款的海外华人心碎。

*企业家精神和现代化制度精神*

美国中文的世界日报发表一篇社论说:“反观两岸三地,虽然也有李嘉诚、王永庆等企业巨头慷慨解囊,回馈社会,但不少企业家是拿钱贿赂官方,或者美其名曰政治捐款,这从今天在大陆倒台的贪官污吏和台湾弊案连连的风波中,都可以看到那些企业家的侏儒形象。

“我们可以这样说。 两岸三地在市场经济上已经跃入现代化的行列,但在企业家精神上,还远远落后于美国。 要赶超美国,不但要有能够创办微软的盖兹,能够在股市上呼风唤雨的巴菲特,更要有能够创办盖兹基金会的盖兹,能够捐出310亿元的巴菲特,只要一个不要另一个,那就是不完美的,是学了表面,没有学精神。同样道理,只有现代化的经济,而没有现代化的制度精神,那整个社会就禁不起风吹雨打,经济的财富就会三代而亡,不能永续发展。“

(本文发表于首页个人理财, 已被阅读105次)





1.33美分:美国--中国优质电话卡,质优价廉,无任何隐含费用  

精彩电视剧,热门电影,流行音乐,实用生活指南,尽在易尚购物网!  

各地香烟--您挑选。鲜花,蛋糕,巧克力--远方问候。清晰电话卡--1.7分。最低价格--HomeRain.com  

新东方3980快译通- 独家授权使用新东方核心教材, 超强辞库, MP3式储存及播放  

留美学生医疗保险$ 39/月,短期访美旅游保险,不需体检无年龄限制  




--------------------------------------------------------------------------------
所有跟贴:


草草好。已经打印了你刚发放的文件,正在学习ing。 /无内容 - 给点智商吧 7/01/06 (0)
腐朽中华文化只知道光宗耀祖. - 说说罢了 7/01/06 (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06-7-2 06:11:01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社会安全号码制度 记者: 萧敬
华盛顿
2006年7月1日
  


江西一位姓孙的听众朋友打来电话,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说:“在中国,我们有户口本,还有身份证,少一样也不行。我知道美国没有户籍制度,可是美国有身份证吗?”我记得,过去也有几位听众朋友曾经问到美国身份证的问题。在这次听众信箱节目里,就来简单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美国没有身份证制度。不过,美国20世纪30年代成立社会安全管理局以后,联邦政府规定所有合法公民和居民都必须持有一个社会安全号码。社会安全号码由9位数字组成,前三位数字和申请所在地的邮政编码有关,最后四位数按数序排列,中间两位数是组合数字,分奇数和偶数组合。到美国留学、工作或访问的中国人,首先要申请一个社会安全号码,然后才能申请任何其他证件。

*驾驶执照--准身份证*

由于美国的汽车数量是世界之最,有人开玩笑地把美国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对于成年人来说,驾驶执照通常扮演着身份证的角色。无论是买汽车、办保险,还是到银行开户头、炒股票,都要出示驾驶执照。由于驾驶执照是唯一随身携带的有照片的身份文件,因此,如果没有驾驶执照,就会感到极大的不便。

不过,美国是联邦国家,每州的驾驶执照都不相同,从一个州搬到另一个州居住,必须更换驾驶执照。在美国,唯一伴随终身的就是社会安全号码。

*留记录 防欺诈*

在美国,只要把某个人的社会安全号码输入全国联网的电脑系统,有关他的所有背景材料就一览无余,不但包括年龄、性别、出生日期这些自然状况,而且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与税务、保险、银行打交道的信用情况、有无犯罪纪录等等。

如果某个人曾经有过不良纳税纪录或犯罪纪录,这个纪录就将永远伴随着他,无论他到哪个州,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开公司,都会四处碰壁。

社会安全号码在防止商业欺诈、维持市场秩序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美国商业,很少有人胆敢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或者进行欺诈活动,因为一旦败露,不仅会受到法律制裁,而且行业协会会把这种行为在网上公布,从此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也就无法在行业中立足。

要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和信誉,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代价是非常大的。有人说,美国之所以有好的商业道德和社会风气,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社会安全号码系统。就某种程度而言,这种说法未始没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06-7-2 07:29:16 | 只看该作者
作者:安普若 在 海归论坛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通知】5月14日在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第11届年会上的讲话稿下载,先睹为快!


  应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的邀请,本人将在该协会第11届年会的最后一天做“Closing Featured Presentation"。


演讲的题目:

  Haigui, What Do You Expect and What are You Expected in China?


演讲人:

  安普若, a VC investor, a deal maker, a novel writer, is noted for his unfinished novel “Taming the Chinese Fire”. Mr. An was an entrepreneur himself and later became an investment banker and a private equity investor.


演讲的内容:

  Mr. An will present his first-hand insights on th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China, the pleasure and hardship as a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and the cross-culture business practices between China and US. He will talk in general about who and why go to China, and w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to make you success in China. Been there done that, his perspectives will be helpful to you.


时间:

  Closing Featured Presentation

  Sunday, May 14, 2006

  11:15 AM – 12:00 PM


介绍人:

  Kai Chen, Ph.D. Vice President, Business Development, Iomai Corp.

  Victor Li, Ph.D., Portfolio Manager, Friedman, Billings, Ramsey Group, Inc.

地点:

  马里兰大学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hady Groove Conference Center
  9630 Gudelsky Drive, Rockville, Maryland, USA
  Rockville, MD USA

关于演讲的说明:


  第一、CBA用“Renowned Novelist”介绍我,有点“大”了。一本小说都没写完就成了“Renowned Novelist”,估计这个世界上也没几个。所以叫我“Renowned Novelist”,估计这个论坛里好几个人都笑了。(吴越,不许笑!波儿,你也不许笑。。。)

  我想CBA主要是出于鼓励我的意思,希望我今后能努力把小说写完,争取成为“Renowned Novelist”。这事我有时间了还要和方舟子打个招呼,不需要就此事展开调查了。


  第二、CBA年会组织者建议我的演讲应该是“70% fun and 30% professional”。我想可能是因为大家开了两天的会了,都累了,没人再想听那些boring的crab了(郑重说明一下,这个会议前面的内容很有意思)。所以,我想了想,看样子只能用“郭德刚"的方式讲了,可是我的讲稿是用英文写的。看样子只能用“郭德刚+Jay Leno”的方式讲了。


  第三、我的演讲稿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谈论的是关于海归的问题,我估计我可能在演讲的时候会把这部分压缩;第二部分是许多照片,基本上有点“蜻蜓点水看中国”或是“海归眼里的中国”的意思。照片大部分是我拍的,也有别人拍的,或是从网上找来的。

  我估计照片这部分会是a lot of fun。而且发挥的余地很大,看时间了,有时间我就多讲,没时间就少讲。

  我只有45分钟的时间,我准备讲35分钟,然后给大家流出10分钟的时间提问题,可以提3到5个问题。


  第四、我把讲稿贴这里了,因为有许多照片,所以size很大,大概25M,下载时耐心点。

  我之所以提前把讲稿贴出来,一来是因为这里有许多人不在DC AREA,14日不能来出席会议,所以给这些朋友一个机会先睹为快;二来,我想听听大家的反馈意见;三来,为CBA的年会做做宣传。

  如果你在DC AREA及其相邻的地区,如果你看了这些照片觉得很有意思,想知道照片背后的故事,那么就请14日来听我“砍大山”。

  关于年会的其他信息,请访问CBA的网站www.cba-usa.org

讲稿下载地址:

请点击右键,下载

广州下载——(现在可以下载了!)

美国下载(美国境内请用这个镜像地址下载)。

作者:安普若 在 海归论坛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上一次由安普若于2006-5-13 周六, 下午3:51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返回顶端            


顶 -- 今夜有风 - (15 Byte) 2006-5-15 周一, 上午11:47 (10 reads)
Two more comments: 1) You overkilled it with -- Rockies - (415 Byte) 2006-5-14 周日, 下午12:43 (141 reads)
谢谢! -- 安普若 - (0 Byte) 2006-5-14 周日, 下午1:50 (10 reads)
BORING CRAB?好像只有 BORING SEA TURTLE 嘛 :-) -- wanderer - (96 Byte) 2006-5-14 周日, 上午7:47 (97 reads)
毕竟是公共演讲,有些东西不太适合 -- 安普若 - (0 Byte) 2006-5-14 周日, 下午1:52 (18 reads)
除了有些字体有点小, 我觉得都蛮好的. -- firefly - (14 Byte) 2006-5-14 周日, 上午11:11 (22 reads)
内容很好,可惜这个协会不怎么地 -- MSP - (93 Byte) 2006-5-14 周日, 上午5:11 (172 reads)
Need a guy's version: how to enter/exit and a gal/wife's -- PHM - (778 Byte) 2006-5-14 周日, 上午12:26 (126 reads)
some suggestions -- conker - (479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10:06 (195 reads)
你还是让我往深里讲。。。 -- 安普若 - (40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10:21 (164 reads)
Right. No need go deeper. -- Rockies - (154 Byte) 2006-5-14 周日, 下午12:32 (29 reads)
俺想要个内部流出版本.这个版本看过后感觉内容都不刺激. -- 以战养战 - (14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6:17 (59 reads)
报告! 我也下载了。 -- 悠悠小草 - (11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5:57 (175 reads)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你骂我呢? -- 安普若 - (0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6:07 (36 reads)
认真顶一下,还是蛮好看的! -- 悠悠小草 - (0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6:37 (13 reads)
:) 岂敢,岂敢! -- 悠悠小草 - (44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6:28 (88 reads)
约会第一,上班第二,逛街第三,听课第四,看来还是“爱情至上”论者呢! -- 安普若 - (0 Byte) 2006-5-14 周日, 下午1:54 (26 reads)
大家好啊.有没有校长的照片啊.给偶一张 留着做珍藏啊.看校长是不是很帅啊? -- siwenlvshi - (51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5:13 (72 reads)
原来校长还到处给人演讲。下次到湾区来,我给你搭个台子 -- 人在江湖 - (78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4:03 (166 reads)
什么叫“还到处给人演讲”?那叫“走穴”。 -- 安普若 - (95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4:29 (235 reads)
堂会唱吗? 伯爵府上的。 -- 爱肥童 - (47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5:19 (85 reads)
到湾区来,还真得回到你的老题目,讲Private Equity -- 人在江湖 - (66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5:08 (125 reads)
可以啊!只要有人搭台,咱们就可以去唱戏。讲那个题目咱是拿手好戏。 -- 安普若 - (0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5:26 (21 reads)
校长请查Yahoo Email -- 人在江湖 - (0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6:16 (14 reads)
回了 -- 安普若 - (0 Byte) 2006-5-14 周日, 下午2:08 (13 reads)
下载看了,文件够大的,龟龟的图片背景太多了,其实不是很有必要。个人观点,供参考。 -- 笑狮子 - (0 Byte) 2006-5-13 周六, 下午3:13 (20 read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06-7-5 17:50:30 | 只看该作者
1/4被访大学生曾想自杀:中国大学怎么了
DWNEWS.COM-- 2006年7月5日16:15:28(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
推荐网站
注册免费实习账户,外汇交易立即起步!
丈夫生性风流怎么办?
$500元开户网路交易美国股票佣金7元
女人补肾娇艳、男人补肾壮阳



小康杂志记者高艳、张蕊/16月7〜8日,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高考)在全国同时进行。3个月后,又一批学子即将踏入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进行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学习。台湾作家张小娴曾在她的孩子上学的第一天,望着孩子的背影,忍不住发问:“世界啊,今天我把一个孩子给了你,若干年后,你会还给我一个怎样的孩子呀?”(chinesenewsnet.com)

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不容乐观的现实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并非易事。2006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董姓女博士生,自杀身亡。3月1日,华南农业大学一名三年级的女研究生跳楼自杀,这是该校十天内发生的第三起大学生自杀事件。(chinesenewsnet.com)

5月初,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据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3%,增长到90年代的25%,近来已在30%以上。同时,大学生自杀人数也在近些年呈急剧上升趋势。(chinesenewsnet.com)

525,谐音“我爱我”。从2000年起,每年的5月25日这一天被定义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如今,这一天已经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旨在关注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近几年,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逐渐得到重视,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活动在高校如火如荼展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却并不让人乐观。(chinesenewsnet.com)

“看不起学校”──2006年1月7日,23岁的重庆某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03级学生周家亮,在自动退学申请书的“退学理由”一栏郑重地写下了这五个字。随后,在校方对这一申请予以批准后,周离开生活了三年的大学校园,结束了其大学生涯。时隔4个多月后的5月25日,周家亮自费开通“中国教育改革论坛”网站,他这样解释建此网站的原因,“通过和现行教育体制的支持者们论战,解决‘教育有没有问题’‘教改有没有必要’两个基本问题。”(chinesenewsnet.com)

周的言行,犹如一石击起千层浪,舆论一片哗然。有人称他为“中国最牛的大学生”,有人称他的做法“狂妄”,还有人说周家亮想做中国的比尔·盖茨。对最后一种看法,他特别声明:“比尔•盖茨当年退学是因为想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创业,而我退学的原因是因为看不起学校。”周家亮对媒体坦陈“看不起学校”的理由:“比如教授的内容、方式,我都不满意,照本宣科,内容与实际挂不上钩,师资力量薄弱⋯⋯”(chinesenewsnet.com)

对此,有人甚至在网上发表文章质问:“中国到底有多少人看不起学校?”那么,我们的大学究竟怎么了?“大学正是一个人思想的转型时期,是一个人应该去思考自己该走怎样的路,思考自己未来人生方向的阶段,但是,对于我国大多数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惟一思考的就是怎样考上一所好大学。我们的教育太过片面追求智育,而忽略了对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整体人格培养。”(chinesenewsnet.com)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原所长钱逊接受《小康》采访时认为,目前大学生自杀等类似事件的频频爆发,排除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外,我国的高等教育甚至是整条教育链在其中应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绝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也绝非偶然的个体行为。这其实是我国的教育问题延误到大学阶段的一次总爆发,应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chinesenewsnet.com)

“谈到大学教育,我觉得首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我们的高校、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目前我们的高校教育给了学生什么样的精神营养,让他们能心智成熟地成长?我们的教育是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对此,我个人是很失望的。”原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燕杰对《小康》并不讳言。(chinesenewsnet.com)

5月13〜14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重塑大学精神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旨在反思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文环境建设,探讨高校大学精神的重塑之道。《小康》为此走访了北京的部分高校,并就相关问题对学生展开了一项随机调查。谈到目前的校园生活,很多人用“无聊”、“乏味”来形容,而对“业余时间一般会干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回答是“上网、聊天、无所适从”。“大学的传统是独立品格和批判精神,社会的良心在大学,而我认为现在的大学精神已面临崩溃,这不是危言耸听。”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谈到目前的大学精神时痛心疾首。(chinesenewsnet.com)

“我们的校园文化目前非常贫乏。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道德礼仪正逐渐在高校丧失,其中尤为突出的一点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度急剧下滑。”当《小康》就上述现象采访首都师范大学教育艺术研究所所长郭海燕时,郭用了“病入膏肓”四个字来形容目前高校的人文环境。虽然近几年我国在高等教育人文素质建设方面确实加大了力度,但一些弊病还是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了。(chinesenewsnet.com)

谈到目前高校教师论文造假、学术剽窃事件集中的频频曝光,郭海燕认为除了教师自身素质的原因外,与目前高校的一些评估机制有密切关系,“教师评职称要求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篇论文,你说,全国总共有多少核心期刊?如此硬性的要求造成的负面结果就是一些教师花钱买版面、托关系走后门,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术腐败。”而此类事件的发生,学生又是怎样的看法?在《小康》的随机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对此嗤之以鼻,有人甚至认为这是“缺乏师德、辱没师道尊严。”(chinesenewsnet.com)

“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郭建议应在大学建立“教授委员会”,成员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以此来真正监督学术纪律,维护学术尊严。“大学里,其实存在着两套系统,一套是由教师组成的教学系统;另一套则是由管理者组成的管理系统。只有互相监督才能保障教师在学术上真正做到自律。”(chinesenewsnet.com)

“现在高校压力都很大,要忙着应付各项排名,忙着到社会上拉项目、忙着迎接各项评估。如果在高校,领导没有时间关注教育,教师忙于追逐职称评聘,没人研究教育内容和教学规律,那么学生必然是牺牲品。”还有,诸如大学生拿学位要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等,从而导致学生必须为了应试而学习,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chinesenewsnet.com)

《小康》注意到,目前在高校排行等一些排名、评选中,高校人文素质建设并未被纳入到考评指标体系里。对此,钱逊认为,大学排行的高低变得越来越具有广大的商业效应,而不是学术效应。由此,助长了高校的一些决策者急功近利的思想,一味在“硬件”上下工夫,而对于一些“隐性”的指标重视不足,而这些恰恰对一所高校保持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chinesenewsnet.com)





下一页


  
电邮本则新闻给您的朋友:
请填入E-Mail址:   




民意调查  


    胡锦涛访美,中美关系将如何?
友好  对抗  亦敌亦友

查看民调结果  


   幕后文章 >>


教育的产业误区:中国高校学费20年增长..
1/4被访大学生曾想自杀:中国大学怎么..
师哥师姐都这么过来的:博士论文答辩花..
美国仿造多个伊拉克聚居地进行演习训练
美公司法将实施:中国企业遇美法律瓶颈
没损害周边穷国:中国又惹着谁了?
慈善午宴?中国富豪62万和股神吃饭
遥远的近邻:印度离我们有多远?
跨洋跟踪中国潜艇:印海上侦察触角有多..
“孤狼”的背影:桥本龙太郎的剑道人生
向亚太国家全面倾斜:俄有足够能源出口..
四处阻拦对华军售:日本竟“管”到乌克..
中国纺织品新劫难:美将启动新一轮反倾..
文安地震现场目击:一场“露天电影”及..
高垄断势头:重庆国资欲通吃公用事业产..
世界杯:葡式斗牛“逗挑”法国神经
空气净化品牌“隐形冠军”亚都的生死蝶
自1978年起,李燕杰一直从事着青少年教育研究工作,现任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结合自身从教实践与研究体会,他认为,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受教育者,而绝不是教育者。在大学校园内,大学生产生和保持对人文知识主动索取的学习意识才是人文教育所要取得的理想状态。“人文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与高校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密切关系。我们经常谈,要给学生好的教育,于是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教育内容,但是,却在对怎样把好的教育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怎样让学生产生接受教育的兴趣上下得工夫很少。其实,这中间的衔接过程很重要。离开了这个环节,教育的目的还是无法达到。”(chinesenewsnet.com)

不仅目前大学人文素质整体需要提高,而且人文素质的培养在高校与高校之间差异也非常大。一些理工科的院校在人文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文素质的培养上显得更为薄弱。钱逊将此现象的主要历史原因归于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他打比方:“当时社会上普遍有一种重理轻文的风气,经过那次院系调整,原来五六十所综合大学只剩下了14所。清华曾经是一所实力很强的综合性院校,但就在那一次院系大调整中,将一些人文学科划出去了,以致变成了工科院校。虽然当时的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但是,从后来的教育发展来看,这次调整对高校人文精神培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chinesenewsnet.com)

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了,但那次调整留下的后遗症,到目前为止,还处于治疗恢复的过程中。“大学正是一个人思想的转型时期,是一个人应该去思考自己该走怎样的路,思考自己未来人生方向的阶段,但是,对于我国大多数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惟一思考的就是怎样考上一所好大学。我们的教育太过片面追求智育,而忽略了对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整体人格培养。”(chinesenewsnet.com)

在一份“针对我国教育的满意情况”的问卷调查中,“质量滑坡”被公众排在了“高等教育领域最突出的问题”的首位。“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非常成功”,2005年8月在乌鲁木齐,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的这一论断一经发出,即招至了公众非议。《中国青年报》与新浪网对此展开调查的结果显示,同意杨这一观点的仅占2.1%(共4802人参与投票),而赞成《中国教育忧思录》一书作者丘成桐的“以目前国内的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这一观点的人,则占到了92.3%。(chinesenewsnet.com)

有关人士质疑,一堂专业课,近200名学生一起上课,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批改学生作业和对学生进行相应辅导吗?学生能够与教师进行交互式的启发性学习吗?《小康》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访了北京的一些高校。上课都已经快半个小时了,却不停地有学生喊报告进入教室。老师在台上扯着嗓子费劲地讲着课,台下的学生却不买老师的账,聊天、看书、睡觉、玩手机,甚至还不时能听到手机和弦铃声的响声和学生爽朗的笑声。一百多人的教室犹如一个热闹的菜市场。(chinesenewsnet.com)

这是记者亲身经历的发生在北京某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二年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课堂上的真实一幕。而这门课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否通过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取得大学学位证。“这样的课,考试时老师肯定会划重点,而且只要老师每次点到的时候你都在,通过考试就基本没有什么问题。”该班学生小吴谈到其中的“奥秘”,没有任何顾忌。(chinesenewsnet.com)

在《小康》走访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所着名高校,问及的大多数学生对目前学校开设的课程、老师的授课方式以及教学质量表示不满意,甚至对所学的知识对自己将来就业的帮助持怀疑态度。“其实我很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推出一些新的花样,比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听课的形式,有自己想法的时候也能直接给老师提出问题,而不是现在这样老师站在讲台上的强行灌输。”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张云向《小康》“诉苦”说。(chinesenewsnet.com)

对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张东辉认为,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与实践严重脱离的一个重要表现,没有给在校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这些课程对于自己将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在学校期间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而不至于到毕业时才发现自己的问题。“比如,学教育的学生,就应该每周去一个固定的基础教育学校听课,每次不少于两个小时,然后及时还要和校长、老师、学生沟通。”(chinesenewsnet.com)

同时,张认为,目前高校整体教学质量之所以严重下滑,除了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不高外,高校在决策层面上的导向对此也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如今的大学对于科研的要求高了很多,投入也很大,但是教学质量却成为了薄弱环节,不仅在经费等方面的投入少,学校内部也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chinesenewsnet.com)

张东辉这样向《小康》描述:“写一篇论文或者在某个方面有什么成就,老师就会得到相应的奖金,而且还有利于职称的评定,但是对于教学来说,课教得再怎么好,最多也就是优秀教师而已,并不能带来多大的经济利益。学校对于老师的授课质量并没有提出明确要求,而且教学质量的好坏确实也很难评估。”(chinesenewsnet.com)

谈到教学质量,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关键因素:学生所使用的教材。而据《小康》了解,目前学生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任课老师自己选取的,学生根据该课老师的指定来购买教材。不同学校的同种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教材也不尽相同。《小康》采访发现,很多学生为了节省购买教材的费用开支,往往从上一届或几届同专业的人中以折扣价购买。(chinesenewsnet.com)

张东辉建议,教师应该把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教材的原因以及用这本教材预期教会学生什么知识等尽早地公布,以便让大家有选择和提出意见的权利和时间。据《小康》观察发现,大多数教师对此往往缺乏和学生的充分沟通,并且学校和学校之间同一门课的教师在教材选用方面的沟通也是非常少的。



上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06-7-5 23:42:3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宋大哥一如既往   就是我们天天了解美国的一个活动窗口啊! 谢谢宋哥的DEVOTING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06-7-6 09:57:16 | 只看该作者

不谢不谢。。或者我们互谢。。。。

原帖由 allaalla 于 06-7-5 23:42 发表
呵呵  宋大哥一如既往   就是我们天天了解美国的一个活动窗口啊! 谢谢宋哥的DEVOTING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06-7-7 21:50:51 | 只看该作者

DEAR pao pao qiu: 知道您不让转载,可是您写的太好了,我忍不住!

第N次回乡随笔--与体育无关


送交者: 泡泡球 2006年7月06日16:02:39 于 [竞技沙龙]http://www.bbsland.com  

  
第N次回乡随笔---还借光的债,与体育无关,谢绝转载


NBA结束了,世界杯快完了,夏天已经到了,这一轮架也已经快掐完了,下一轮的
架又会在哪里?

离开沙龙有多久了?半年?一年?还是从来没有离开过?现在的我,是把这里还当
做消遣的乐园?还是仅仅只是回来看看?回想一下自己在何处打发了没有沙龙的时
间?

又有人声明离去,又有人离去后回来。据说茶馆的老潘有著名的突然厌倦,厌倦之
后呢?也许是愈发的沉迷。我也斩钉截铁的想过离去,但后来还是心随自然。风不
动,水不动,我的心也不乱,高兴了,灌两瓢水,沉闷了,就随便看看,不必发言。
捧捧版主的场,拍拍好友的马屁,换的就是一个心情舒畅。如果这个也成了罪过,
那么我就一直错下去好了。

很多回错过的功课没办法补,於是就落伍了。很多次架没伸上手,於是就软弱了,
很多MM没来得及打招呼,於是就错过了。

这次回国,又见到了多年来一直仰慕的MM,依然是青春漂亮才华四溅,但没敢表现
出任何非分之想,因为大猫在旁边猫视眈眈。

大猫么,似乎得了老年痴呆,因为她已经没有了记忆,经常穿着鞋找鞋拿着杯子找
杯子找上个把小时。老丈母娘,一个确诊的老年痴呆初期的患者似乎比大猫记忆力
还好思考得还多。朋友於是语重心长的告诉我,老婆是用来使唤的,不是用来宠的
,宠坏了大脑,你就有得苦吃了。也许他的话是对的,毕竟他刚刚离了婚。

朋友还是那些朋友,但是每次回去感觉都不一样。按年龄,都正是风华正好的时候
,按行为,却大体上沦落为风化正差得级别。

国内的人我最怕见两种,一种是见面三句话就是女人,性,性,女人。是,我对这
些话题也感兴趣,但我对天天时时都是这个话题没兴趣。可是,这个却是现在的主
旋律,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就是和谐。

於是公务员体检了,检查出艾滋了,被别人嘲笑政府人员腐败乱搞了,他觉得自己
无辜了,回家找老婆算帐了,身为小学教师的老婆招认了,跟外教胡扯了,於是整
个学校体检了,检查出一堆艾滋了,一个外教搞定这么多人真是牛大了。

这是事实,不是故事。这是就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实。这么多人回来宣扬纸醉金迷的
国内生活,这么多次回国,我真实的感受到,这样的生活其实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
近很近。我家楼下不超过公共汽车一站的距离,洗头房洗脚屋开了20家,看着粉红
的灯光,你能感觉到亿万灵魂的呻吟。这种生活你向往么?向往的话你敢么?你觉
得安全么?

似乎我们这代没什么指望了,那将看看下一代吧。高考制度好么?不好么?上海率
先改革了,弯刀还曾经为此开过帖子吧,据他说现在的高考制度至少保证了某种意
义上的公正。可事实呢?现在高考的120%提档线是公开的,其他的呢?

一个以前的同学有幸成为了今年高考的监考教师,之前监考教师的会议上就被公开
告知要尺度要松。是阿,一个考场30人,20+随便翻书,有人要求老师帮助传条,
有人直接走到别的考生桌边去抄,有一个考场的老师实在看不下去管教了一下,被
考生当场手指,你敢管我,我让你全家不得好死。

是个案?还是整体?於是我借机了解了几个别的城市的考生,回答大同小异,在高
中时候老师最后的临考教育就是,放手作弊,监考老师不敢管你。

目前似乎号称打击学术腐败很流行,腐败在哪里?这样的高考环境下上来的学生,
还会在意什么?

我无语。我未来的孩子看来应该先去黑社会混一圈,在考场上才会底气十足吧。

国内我最怕见的第二种人,,,就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我无法继续这里的
思路,因为有些东西,你不能写,你也不敢去写,点到为止罢了。


最近一年多以来,多次回国,每一次都能看到国内繁荣的景象,我是发自内心的高
兴,这次,我的心情压抑了一些,希望下次能够回复阳光。,因为昨天接到的通知,
我近期还要再走一趟。去不同的城市,见不同的人,感觉能否有不同呢?


[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
所有跟贴:


写得很好! - 红山狼 7/07/06 (0)
写得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无内容 - dof 7/06/06 (0)
泡泡良心未泯呀, 赞一个 ! - 胖三 7/06/06 (0)
加点别的 - 泡泡球 7/06/06 (69)
亏了,俺每年给爹娘寄$1500! - 卡梅 7/06/06 (0)
惭愧惭愧! - 夜神仙 7/06/06 (0)
上次俺回去时候,咱都楼里,全剩下老人了 - kk03 7/06/06 (2)
对于父母不愿出来的呢,劝他们:就当是了解子女在外的生活 - kk03 7/06/06 (1)
先要看父母身体好不好 - ztyixia 7/06/06 (0)
还是把父母接出来看看吧 - ymfan 7/06/06 (5)
我这次回去,尽了全力游说,结果 - 泡泡球 7/06/06 (1)
那你们就多回去看看吧。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惭愧啊: 父母不爱出来, 做子女的应该常回去看看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吃的不行,生活比较乏味,主要是老年人要的文化环境没有 /无内容 - dadahan 7/06/06 (1)
吃的自己弄还行,电视也有中文的,主要还是其他方面。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现在我想给,老娘一分都不要,所以好几年没给了 - dadahan 7/06/06 (15)
要用实物。最好的就是你投资买房子 - ztyixia 7/06/06 (2)
好主意....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1)
小钱不解决问题,只是一份心意 - ztyixia 7/06/06 (0)
我这里也是 - ymfan 7/06/06 (0)
大汉你心眼太实诚,愣给老人还把你吃了不成 /无内容 - 沙之舟 7/06/06 (0)
问题是你的父母不是把100美元当宝贝的那种阶层 - 泡泡球 7/06/06 (1)
或许他自己还是学生?日子不好过?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不要也给..如果你不缺的话,对老人肯定是个安慰 - tingyu 7/06/06 (7)
没用,你不了解我们家老太太,那叫一个倔 - dadahan 7/06/06 (6)
哎,我家企事业是....只好自己多回去看看 - tingyu 7/06/06 (0)
唉~~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跟我家老爸老妈一样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3)
而且现在开始在我回去时往我身上花钱 - dadahan 7/06/06 (2)
只要老人高兴,你就由着他们去吧 /无内容 - 红山狼 7/06/06 (1)
是的,回去时就顺着他们的心意做吧。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哎,你要把我眼泪引下来了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估计娶了个上海老婆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40)
拜托,好不好?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39)
那难道说中国老婆?牺牲一下好不啦。哈哈 /无内容 - 沙之舟 7/06/06 (25)
不好,呵呵,说中国老婆也不行. - tingyu 7/06/06 (24)
沙仙家的属于三十四楼美女公主之一, 不同凡响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23)
老惦记别人家的,把狗太太发过来看看 - 泡泡球 7/06/06 (22)
查了一下, - 世界杯赛 7/06/06 (15)
一,不给我看小狗? - tingyu 7/06/06 (13)
刚给你和泡泡送了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12)
嘿嘿,谢谢. - tingyu 7/06/06 (11)
猪头也有上象的可能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10)
呵呵, - tingyu 7/06/06 (1)
事实求是, 戒骄戒躁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收信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7)
非常气愤的拒绝贵方的无理要求, NND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6)
大礼你不要?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5)
我要的大礼你没有, 嘿嘿 - 世界杯赛 7/06/06 (4)
切,我手中掌握的孩子 - 泡泡球 7/06/06 (3)
谢谢! - 世界杯赛 7/06/06 (2)
但是我就想认识一下老狗狗 - 泡泡球 7/06/06 (1)
晕头转向了, 唱着我是狗S我是狗S, 走了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这里 - 泡泡球 7/06/06 (0)
我 - tingyu 7/06/06 (0)
狗老婆徐娘半老, 不看也罢 - 世界杯赛 7/06/06 (4)
嘿嘿,那可能还得等啊,问题是你一家小狗,好像许给很多家了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3)
牛皮一吹, 阿拉就有动力再生几个, 你光 - 世界杯赛 7/06/06 (2)
呵呵,我还没有ready生孩子,生了孩子跟我抢大猫咋办?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1)
你趁机找个二猫, 哈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又不是说你, 你急什么? 我说的难道煤油普遍性吗?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12)
还是不要这样说. 可能你听到的事不少, - baseliner 7/06/06 (0)
当然没有,我周围认识的上海老婆,都很耐斯的 - tingyu 7/06/06 (10)
哦, 看来你那里的上海老婆比阿拉八马的优秀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9)
原来是你!!!!! - tingyu 7/06/06 (8)
养鸡还不容易, - 世界杯赛 7/06/06 (1)
看来你不是的,那个 - tingyu 7/06/06 (0)
阿狗? /无内容 - 沙之舟 7/06/06 (5)
笨,你才知道他是阿狗?我刚回来丫一开口我就知道了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4)
靠,被你说得很没面子 /无内容 - 沙之舟 7/06/06 (3)
只要有踩你一脚的机会, 阿拉绝不放过, 哈哈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不要紧,我和你坐一条凳上... - tingyu 7/06/06 (0)
呵呵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0)
跟说中国足球一样,每次都是一堆意见。 - shepperd 7/06/06 (0)
泡泡横眉冷对花花世界的诱惑,有觉悟! /无内容 - terminater 7/06/06 (0)
这个国家早没希望了, 要不咱也不蹲在美国不走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泡泡球 - xiaowen1 7/06/06 (40)
呵呵,我想我还是再观察观察吧 - 泡泡球 7/06/06 (2)
对,不急,急也没有用 - xiaowen1 7/06/06 (0)
急啥,泡泡还有时间。 /无内容 - 澹然 7/06/06 (0)
小环境有意思,有挑战? 你回去试试? 看人吃了你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34)
杯赛兄比我还极端 - xiaowen1 7/06/06 (0)
也不是回去的人都被吃了。 - ymfan 7/06/06 (7)
你说小文这种书呆子行吗? 就是麻老师估计也没戏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6)
小文肯定是头一个被吃的,嘿嘿。 /无内容 - 澹然 7/06/06 (0)
你怎么知道人小文就不行?这么说吧 - ymfan 7/06/06 (4)
抱着一腔热血回国? 谁还这么傻啊 /无内容 - xiaowen1 7/06/06 (0)
你看看他写的那文章, 十有八九是NERD - 世界杯赛 7/06/06 (1)
我知道的回国的,现在日子过得都蛮好的。 - ymfan 7/06/06 (0)
这话有点生活阅历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没那么吓人,国内的朋友和海龟的,有好有不好 - tingyu 7/06/06 (24)
看个人的能力和机遇。。。这就高深了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3)
嘿嘿,说容易也不容易,但绝对没有一定要被人吃了的地步..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2)
如果你的要求只是不被吃的话,估计你不会回去的 - 麻衣神道 7/06/06 (1)
嗯,当然目标更高一点..:-)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小朋友进来 - 澹然 7/06/06 (5)
我知道啊..:-) 呵呵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4)
还有啊 - 澹然 7/06/06 (3)
嗯?我比较笨,点解?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2)
当今世界 - 澹然 7/06/06 (1)
呵呵,很不幸的是,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发展的趋势 - tingyu 7/06/06 (0)
国内复杂的人事关系, 你去试试再来发言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13)
国内的人事复杂,以前就很厉害了,也不是没见过 - tingyu 7/06/06 (4)
不是人事关系那么简单 /无内容 - 澹然 7/06/06 (3)
嗯,我也知道.国内要做得好,得要 - tingyu 7/06/06 (2)
呵呵, - 澹然 7/06/06 (1)
所以不要得罪任何一方....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人事关系,呵呵,我在美国遇见的比国内还恶心 - 泡泡球 7/06/06 (7)
得了得了, 你在这里才混几年啊 - 世界杯赛 7/06/06 (5)
靠,我就是文科的,咋地?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4)
所以你碰到一群恶心的家伙 - 世界杯赛 7/06/06 (3)
我碰到的不少,但也不多 - 泡泡球 7/06/06 (2)
其实 - 世界杯赛 7/06/06 (1)
老美其实也不抱团,互相也乱踹。 - dadahan 7/06/06 (0)
就是,美国如果想爬上去,人事关系只有过之....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这个说得在理!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闹得闹得,我也是从小环境的角度,很想往回国 - tingyu 7/06/06 (0)
赫赫,其实你怕的是 - tingyu 7/06/06 (16)
你在上海上只脚, 体会不到阿拉底层劳动人民的辛苦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9)
瞎讲,阿拉下只脚出来的...本来就是劳动人民一份子.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8)
你上海宁?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7)
老道你不会动刀子吧? - tingyu 7/06/06 (6)
LOL. 老道动手从不用刀... /无内容 - baseliner 7/06/06 (0)
别紧张啊 - 麻衣神道 7/06/06 (4)
如果工作 - tingyu 7/06/06 (3)
这是两难之一,两难之二是:你回去跟谁比? - 麻衣神道 7/06/06 (2)
嗯,的确如此 - tingyu 7/06/06 (0)
老麻这话实诚啊 - ymfan 7/06/06 (0)
从个人角度看是这样的 - ymfan 7/06/06 (1)
时代在改变,差异肯定会有的.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听雨错怪PPQ了。 - 澹然 7/06/06 (3)
我是想 - tingyu 7/06/06 (2)
哈哈哈 - 澹然 7/06/06 (1)
嘿嘿, - tingyu 7/06/06 (0)
羊祜说:世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 - 夜神仙 7/06/06 (1)
都发展了这么多年, 看到社会环境的进步了吗?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说句老实话. - baseliner 7/06/06 (6)
去年我也没敢说,盛世大连欢上一个刘姥姥逛大观园的节目 - 泡泡球 7/06/06 (5)
明白了. /无内容 - baseliner 7/06/06 (0)
给上头拍MP, 给自己贴金,谁不愿意? 两个字: 无耻. /无内容 - baseliner 7/06/06 (3)
他说的是隐喻 - 澹然 7/06/06 (2)
嗨, 跟错跟到楼上去了. /无内容 - baseliner 7/06/06 (1)
看到了 /无内容 - 澹然 7/06/06 (0)
看,上次你说那些话, - 澹然 7/06/06 (5)
一提腐败就kmt - 亡人 7/06/06 (4)
呵呵 - 澹然 7/06/06 (3)
难说.一台湾朋友常说起台湾的情况,也包括GMD - tingyu 7/06/06 (2)
哈哈 - 澹然 7/06/06 (1)
腐败程度是不同的。中共从一开始就强盗出身,现在腐败是公开的 /无内容 - 亡人 7/06/06 (0)
泡泡小资了 /无内容 - butcher7x 7/06/06 (0)
谢谢楼下各位 - 泡泡球 7/06/06 (4)
还是别回去了。没有意义。:)自己都说 - 亡人 7/06/06 (0)
还是劝泡泡回国,乱世出英雄 /无内容 - jieguang 7/06/06 (1)
本来想写别的,一不留神就把这个写出来了 /无内容 - 泡泡球 7/06/06 (0)
原来如彼,关系则乱,超脱不起来 /无内容 - butcher7x 7/06/06 (0)
沉重 /无内容 - 亡人 7/06/06 (0)
hahaha,写得有意思 - dadahan 7/06/06 (8)
问题是:你洗过吗? /无内容 - kk03 7/06/06 (5)
没洗过。我怕痒痒,别人挠我头我忍不住笑, - dadahan 7/06/06 (4)
大汗真是大草原出来的? - 澹然 7/06/06 (3)
那也要先洗头吧?这一关受不了,痒痒啊,哈哈 /无内容 - dadahan 7/06/06 (2)
外行了,大头从来不用洗,不用你过这关 - 泡泡球 7/06/06 (1)
哈哈哈 /无内容 - 澹然 7/06/06 (0)
洗头的泡泡里都很危险的说 /无内容 - 沙之舟 7/06/06 (1)
常走江湖,在有防范措施,中标可能性不大, /无内容 - Tupac 7/06/06 (0)
国内大海的泡泡比夏威夷的泡泡大多了 - ztyixia 7/06/06 (0)
泡泡还年轻,我们已经老了,无所谓。:-) - 狗狗鹰 7/06/06 (0)
多谢分享!顺其自然吧。。。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俺为沙龙要了这么多的债,要求发奖金,呵呵。 - jieguang 7/06/06 (51)
多挣点养老的钱, 将来不靠子女, 也别做回国养老的梦 /无内容 - 世界杯赛 7/06/06 (0)
现在最怕给爷娘打电话他们说这儿那儿不舒服, - 566 7/06/06 (0)
国内医疗是比较乱,不是有白狼一说么 /无内容 - ymfan 7/06/06 (15)
医生使劲用贵药,为了提成,将来谁看得起病? /无内容 - jieguang 7/06/06 (14)
我听说一般是先问帐由谁出。 - ymfan 7/06/06 (8)
俺有个亲戚,曾经是部队里比较大的官,离休了, - jieguang 7/06/06 (7)
还能怎么办,怎么也得看啊。 - ymfan 7/06/06 (1)
挂号费5毛的说 /无内容 - 566 7/06/06 (0)
进口药回扣高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2)
是,这也是医生推荐的原因,实际上,有些国产药效果一样 /无内容 - jieguang 7/06/06 (1)
不少国产药纯度不够,副作用大 - 566 7/06/06 (0)
到药店买药,别买医院的 - 566 7/06/06 (1)
好像进口的贵药不报 /无内容 - jieguang 7/06/06 (0)
这个最可怕!医生都没有良心了,这。。 - 游击联队 7/06/06 (4)
哪都不行。上次回去,为给我娘看病 - dadahan 7/06/06 (2)
NND, 没想到就这么几年,一下子变成这样了。 /无内容 - 游击联队 7/06/06 (1)
这六,七年的变化是惊人的。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医生3000大洋一月,干死干活,还有被人打断腿的说 /无内容 - 566 7/06/06 (0)
国内医生病人两边都有点道理 - 麻衣神道 7/06/06 (29)
医院的情况有两方面 - 澹然 7/06/06 (4)
全乱了。。。但另一方面,医生也很委曲,医院也有很多道理讲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2)
就是嘛 - 澹然 7/06/06 (1)
是的,双方的问题都不小,各打五十大板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对. /无内容 - tingyu 7/06/06 (0)
是呀,发一点烧就打点滴,打抗菌素,将来孩子的抗体全没了。 - jieguang 7/06/06 (23)
将来孩子的抗体全没了还不是问题所在 - 麻衣神道 7/06/06 (19)
50-80年代期间用的钙片含量比实际需要的低了1000倍?? - 真吼吼 7/06/06 (1)
1。钙片不是石灰石;2。可能你对微克级单位毫无概念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这个胡扯了,正常饮食不怎么缺钙, - 566 7/06/06 (12)
对. 前一段好象是John Hopkins的一个调查证实钙片的吸收效率很低 - baseliner 7/06/06 (8)
狗狗鹰和乌溜溜不明白:钙片在中国和美国需要的对象是一样的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7)
那是. 不过我还是觉得耐药性更可怕. /无内容 - baseliner 7/06/06 (6)
耐药性不光是中国的问题,美国医生也有这个毛病 - tingyu 7/06/06 (1)
美国相对好很多,当然也是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和研究的结果. /无内容 - baseliner 7/06/06 (0)
耐药性是长期的后果,最直接的后果是把体内的生态给搅乱了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3)
不光对个体的损害,社会普遍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环境的污染,继而 - baseliner 7/06/06 (2)
不光对服药个体本人的损害. /无内容 - baseliner 7/06/06 (1)
谈环境的污染就更遥远了,连平是吃的啥都不知会不会着了道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正常饮食不怎么缺钙?你就是现过着美国的生活这么说都是胡扯 - 麻衣神道 7/06/06 (2)
多晒晒太阳就齐活了 /无内容 - 566 7/06/06 (1)
把VD跟钙片混为一谈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前几天跟家里打电话,说有家药厂造假药,吃死了好几个 - jieguang 7/06/06 (1)
这就是我说的问题:国内能生产药的厂家太多了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什么乱七八糟的,俺从来没吃过钙片 - 狗狗鹰 7/06/06 (1)
1?你咋知道你吃没吃过?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打抗菌素的主要问题是造成耐药菌种,什么抗生素都不管用 - 566 7/06/06 (2)
是,抗菌素能不用就不要用。 /无内容 - jieguang 7/06/06 (1)
你不用也没用,别人用,照样有耐药菌 /无内容 - 566 7/06/06 (0)
奖金大大的, 由斑竹发! 嘿嘿 - baseliner 7/06/06 (2)
是,希望这种现象是暂时的 /无内容 - jieguang 7/06/06 (1)
希望如此.但我认为这会持续相当长. - baseliner 7/06/06 (0)
高考作弊? You give it a try - wiseguy 7/06/06 (15)
信不信由你:高考作弊的程度与城市大小成反比 - 麻衣神道 7/06/06 (13)
毫无根据,都是北京孩子给自己高考成绩找借口 - fatcop 7/06/06 (5)
靠,要是每一个小县城都出事,这个说法就不用俺来说了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打倒老胖,哼哼 /无内容 - dadahan 7/06/06 (2)
胖嫂就这么跟俺说来着 - fatcop 7/06/06 (1)
素质教育,按素质录取现在行不通 - dadahan 7/06/06 (0)
还是老胖说得在理。老麻在哗众取宠,呵呵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这个我也听人这么说 - dadahan 7/06/06 (6)
小县城考点都是熟人,一端就是一锅,也不好办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5)
我听说的是监考帮着作弊。还有就是事先漏题 /无内容 - dadahan 7/06/06 (4)
改卷子学问也不小。。。 - 麻衣神道 7/06/06 (3)
高考卷不是全省/市统一改嘛,现在变了? /无内容 - ymfan 7/06/06 (2)
统一改看得出作弊么? - 麻衣神道 7/06/06 (1)
统一改时找分,还是过后再来找分? /无内容 - ymfan 7/06/06 (0)
It's a big country, anything can happen. - baseliner 7/06/06 (0)
善良正直而善于观察的人回乡一次,失望一次。 /无内容 - laok666 7/06/06 (2)
或许我不够善良正直吧,我回去有失望的地方, - tingyu 7/06/06 (0)
这话听起来就象是国内的人都不善良正直似的 /无内容 - butcher7x 7/06/06 (0)
好文!!!谢谢!!! 整个社会变了,人心变了! /无内容 - kk03 7/06/06 (0)
泡泡成长了 /无内容 - fatcop 7/06/06 (0)
你老了,泡泡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2)
老的都在骂银了!!!泡泡还年轻啊,还爱感慨状态! /无内容 - kk03 7/06/06 (1)
感慨才是年轻? /无内容 - 麻衣神道 7/06/06 (0)
兄弟,人生要看得开,酒色财气,就这莫多年, - Tupac 7/06/06 (0)
本来指望着读你的文放松一把,羡慕期待一把。砸块大板砖 /无内容 - 老甘 7/06/06 (0)
你又钩起我心中无数沉重的泡泡 - xiaowen1 7/06/06 (2)
小文海龟了?还是外派? /无内容 - clic 7/06/06 (1)
就呆了一年,既不是龟也不是派 /无内容 - xiaowen1 7/06/06 (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06-7-8 23:00:38 | 只看该作者
·童斌勇·

我高中毕业上山下乡,没有很大的理想。那时三同户的邻居有一个女儿,个子不算高,长得还可以,没读过什么书。忘了名字了,无非是阿芬阿芳一类的。她每天要坐我的自行车上田头。那时村里的习惯是老婆坐老公的自行车的。她也不顾忌。当时就有个想头,干脆把她娶了,在村边盖一栋青砖青瓦房,这辈子种瓜种豆扫猪粪。

没想到过上今天这样的日子。我要感谢的有很多很多。我要感谢邓小平恢复高考;我要感谢中国的开放政策;我要感谢加拿大第一个给我发了留学签证,并在我一下飞机就给我一张一万二千元加币的奖学金支票,让我第一次成了万元户。

但我最要感谢的是美国。我要感谢美国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我要感谢美国的让我能舒展身手的工作;我要感谢美国相对平等的社会;我要感谢美国无处不在的机会;我要感谢美国自由自在的空气。

愿上帝保佑美国。

也愿上帝保佑地球上所有的国家,包括生我育我的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06-7-28 23:39:35 | 只看该作者
华夏快递 : 六代大学生的记忆:大学四年我花了多少钱
  
  “文革”结束30年以来,社会以一种可见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即使是在被称为“象牙之塔”的大学里,这一切也令我们感同身受。

  从不用掏任何费用到动辄六七千元让普通人家难以承受的学费;

  从靠着十几块补助就能生活到没有五六百元连饭都不够吃;

  从四年没买“大宗”东西到精致的手机人手一个;

  ……

  不管是九斤老太说的“一代不如一代”还是我们坚称的“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总之,在岁月风驰电掣过后,当一切都变得模糊暧昧,我们只留下些或者清贫或者富足的片段记忆———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不管是清贫还是富足,四年的大学,都给了求学者一段愉快的时光。

  而值得我们怀念并思考的是,在条件艰苦的时候,他们曾对读书无比热切,而环境优越的时候,面对着20年上涨了25倍的学费,后来的大学生是不是也汲取了同样多的知识?

  当然,作为编者,我们只负责记录这些片段的记忆,并从这些记忆中体会时代的巨大变化。无论如何,生活还在继续,每一代的大学生都会有他们的消费记忆……

  大学学费20年涨25倍

  20年前,大学学费只有200元,现在已经冲上5000元大关,涨幅高达25倍。

  全国政协孙继业委员说,高等教育属准公共产品,适当收费并无异议,问题是高等教育收费过高,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据统计,全国高校的人均学费从改革前的免费教育到20年前的200元,再到1995年的800元,一直上升到2005年的5000元,近20年间上涨了25倍,大大高于群众的收入增长幅度。如果再加上大学期间的住宿费和生活费,平均每个大学生4年花费需4万多元。而去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只有2936元,也就是说,一名农民辛辛苦苦13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名大学生。

  零点调查公司最近发布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中也显示,教育花费占农村和城市家庭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了32.6%和25.9%。

  1978-1982年:零消费时代

  杨琴(大学教师)

  学费:无

  住宿费:无

  生活费:10元左右/月、一尺半布票/月

  1978年,是停了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的第二年。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终于有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平等机会。在那个收获的季节里,经过两轮高考筛选,现在在大学教书的杨琴也如愿以偿,考上了山西大学哲学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二批大学生中的一员。

  当时大家都很穷的,全班50多人,80%的家庭都很贫困。和杨琴一个小组的老曹同学,老三届,有两个孩子。他来上大学,老婆照顾孩子,家里没任何收入。但是,生产队可分给家里面口粮,孩子老婆勉强可维持生活。杨琴在学校每月有十几元的助学金,那时大学吃饭不花钱,国家管饭。

  杨琴那时每月花9元钱的饭票,食堂饭量总数是固定的,早晚三顿窝窝头,一碗稀饭,顶多加一点小菜。平时男同学不够吃,女同学吃不了,所以女同学总是把窝窝头剩下给男生吃。在食堂,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而且特别少,有一些条件好的同学,也不到外面吃饭,想改善生活了,就都回家吃饭去了。

  学校基本不收任何费用,除了每个学期要买的课本,大概要花掉四五元钱,但是80%的学生可以得到一点生活补助,大概每月都是十几元钱,大部分同学可以买一点生活用品,杨老师总是能剩下一些钱,给家里添补一些东西。说到生活用品,除洗漱用具外,还需要买鞋油,擦旧皮鞋用。

  当时的宿舍不熄灯,自然也不收电费,所有人都不会错过免费用电的机会。等下了自习,舍友们都迅速回到宿舍,梳洗完毕,就趴到桌子上看书。28年前的宿舍格局和现在差不多,一进门左右四张床,上下铺睡八个人,中间是一张大桌子,门背后一个矮书架,共8层,一人一层。宿舍里没有任何装饰品,逢年过节,女同学们自己动手做点装饰品,既不花钱,又漂亮。

  那时的女同学们没有什么“浓妆淡抹”,当时一个人一个月发一尺半布票(买穿衣用的布匹),无论男女的衣服只有黑白两色。杨琴大学四年没有添置过什么新衣服,因为已经上过6年班,她有几件上班时工厂发的衣服,其余大都穿姐姐的衣服。男同学几乎就没有可以换的衣服,杨琴记得那时男同学一年四季就那么一件衣服,四年下来都一个样,包括鞋也是,解放鞋一穿到底,不洗,直到穿破为止,据说一到晚上,男生都将臭鞋扔到宿舍外面。不过女同学倒都有一件必备物品:套袖。一尺半见方的一块布,缝成直筒,两边再穿上松紧带儿,往胳膊上一套,从手腕到肘部就都裹上了。虽然不好看,可天天伏案学习,袖子易脏易破,戴上套袖就好多了。特别是冬天,既保护袖口又保暖。

  但即使是这样贫穷,杨琴认为她们那时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每天早晨6点整,军号就响起,提醒同学起床,可是大部分同学不等起床号响,就已经分布到学校各个角落读书了。7点吃过早饭,同学们开始了一天的课堂生活。中午12点下课,吃完中午饭要休息一会儿,下午2点上课。晚饭过后,每个宿舍都要派出一个代表,去图书馆占座位,去晚了就没有地方可以读书了,当时的大学生没钱买书,全靠图书馆解决精神饥渴。那时没有双休日,只有星期天有时间,可是所有人都在图书馆里泡着:“我们那几届大学生的求知欲强得可怕。”

  全国高校学费大比拼

  北京4200-5500元/学年

  上海5000元/学年

  天津4200-5000元/学年

  河南2700-3100元/学年

  湖北3600-5000元/学年

  吉林3500-4500元/学年

  江苏4000-4600元/学年

  海南3800-4200元/学年

  广东4560-5200元/学年

  河北3500-5000元/学年

  浙江4000-4800元/学年

  辽宁4200-5000元/学年

  黑龙江500-4800元/学年

  安徽3500-5000元/学年

  福建3900-5200元/学年

  湖南4000-5000元/学年

  山东3600-5000元/学年

  山西2800-3800元/学年

  内蒙古3000-3500元/学年

  广西3200-4500元/学年

  重庆3200-4500元/学年

  四川4000-4600元/学年

  贵州2500-4000元/学年

  云南2800-3400元/学年

  陕西3500-4500元/学年

  甘肃4200-5000元/学年

  青海2800-3300元/学年

  宁夏3000元/学年

  新疆3500元/学年

  (以上数据为平均值)

  裴秀芳(大学教师)

  学费:无

  住宿费:无

  生活费:200元/学期

  记忆最深刻的花费:一件18元的军大衣

  裴秀芳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对于当初的大学花费她感慨万千。她说,自己最大的一笔花销就是一件当时非常流行的军大衣,大概就是18块钱。

  1984年,裴秀芳从运城农村考到了北京,而当时她家的经济来源全靠她父亲每月30元钱的工资,这对于供3个孩子上学的家庭来说相当困难,但裴秀芳回忆说四年的大学生活过得还算不错。

  “我四年大学生活可能花了1300多元,这些钱全部是从家里拿的。”裴秀芳说,“虽然家里很困难,不过我个人没有感受到太大的经济压力。当时学校也不收什么学费、杂费、住宿费,只要有生活费就完全能完成学业,最重要的是学校还给生活补贴,师范类学生给的尤其多。1984年到1986年,每个月我能领到18元的补助,1987年能领24元,另外还有3元钱的困难补助,这些钱对于我来说支持一个月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据她介绍,第一个学期需要的钱最多,刚到学校什么也得准备,衣服等生活用品都得买,不过以后就好多了。

  裴秀芳给算了一笔账,她有时候1毛钱就可以吃上一顿饭,不过一周可以吃上两到三次小炒,给自己改善一下生活,当时小炒大概也就3到4毛钱,学校发的补助足够自己吃饭。这之外就是平时买一些衣服、生活用品以及书等,大概算下来每个学期需要从家里带200多元。由于平时比较节省,裴秀芳还攒下了一笔钱,供了自己一个学期的费用,那个学期除了13块6的车费,她没有向家里要钱。

  裴秀芳每个月都计划得很周详,吃多少,怎么吃,她都心中有数。这样有计划的消费,让她四年没有体会过窘迫的生活。比如当时的肉沫粉条,食堂1毛钱一份,而且非常实惠,一勺子下去,给你盛满满一碗,对女生来说,一顿根本吃不了。于是她每次只买半份,也足够她吃了。

  那个时候,对于大学生来说,惟一的电器就是收音机,不像现在的学生有笔记本、MP3、随身听,当时同学中只要有一个收音机会让别人羡慕得不得了。当时在大学里,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一个月能有40元的生活费,买个收音机不算什么大事情,而对于当时仅靠补助生活的裴秀芳来说,根本无法与人家相比,收音机就是个奢侈品。“我们宿舍每个人都有一个收音机,只有我是蹭别人用的。当时一个和我比较要好的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好,我就蹭她的,这一蹭就是四年。”裴秀芳笑着说。

  至于在衣服和书上的花费,她并不是很多,因为在第一个学期买了衣服,有了穿的,裴秀芳就很少再添置衣物,一年每到换季才可能买件衣服,有时候一年也不买。而买书那就没有定时了,碰到了好的书籍才买,一般是先顾好自己的生活。

  裴秀芳说:“我四年最大的花费就是买了一件心爱的军大衣。那时候几乎每个女生都有,于是我也狠心买了一件。当时商场里有24元和18元的军大衣,考虑了很久还是选择了便宜的,但这也是我四年大学买的最贵的东西。”

  对于当初能够在那样艰苦条件下,自己还能没有压力地过完大学生活,裴秀芳非常庆幸。她说:“非常重要的是,当时学校不收任何费用,每月还给你很高的补贴,有的人非但不用从家里拿钱,而且往回拿钱接济家里。”

  大学收费三个难解谜

  其一,培养成本该是多少?有资料称,我国大学的教育成本,因为文理科的不同,大概在1.2-1.4万元。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说,这是日常运行成本,就是老师的工资,加上学校日常运转的水、电、气。1999年计算下来,平均大概一个学生每学年需要1.4万元左右。很多学者说,应该计算直接的培养成本,因为有的教育成本其实不是花在学生身上的。对此,张保庆称,完整意义上的培养成本是很高的———就是把高校从建立那天起,所有的开支都计算到培养成本里。算下来,大概一个学生每年的培养成本平均是4—5万元。”

  其二,个人应当分担多少比例的教育成本?有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收费约400亿元,同期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约700亿元,学生家庭分担的高等教育年度投入比例达到36%。究竟多少比例是合理的呢?张保庆透露,1999年设计的比例是25%,因此当年的学费标准是3500元。而现在要达到5000元甚至更高。

  其三,有的大学把一些热门专业上调30%收费,达到7000元、8000元,但却不见对一些冷门专业下调收费。

  白鹿(媒体工作者)

  学费:无

  住宿费:无

  生活费:13元/月(还有结余)

  记忆最深刻的消费:一套7.7元的书

  1984年秋的一天,我花了4元钱,从运城挤上火车,一路站着到了太原,从此开始了我四年的大学生涯。

  入学第一天,当我拿着饭盒到食堂打饭时,吃惊地发现,一份过油肉居然要3毛。。我毫不犹豫地作了选择:不去吃它!3毛钱,这也太贵了。我上高中时,一个月的菜钱只需花3块6毛钱。也就是说,平均一天花1毛2分钱。3毛钱是个什么概念?好家伙,几乎是我高中时3天的全部菜价,如此高昂的价格,如何叫人不吃一惊呢!

  上高中的日子,早上的菜是一小匙的辣子酱,中午是水煮白菜,晚上是白菜煮水。这样的菜单,周而复始,少有改变。如果有一天菜里有了肉味,那叫“改善”生活,每个同学要凭“改善票”领菜,这样做主要是禁止一些人吃双份或多份。每每到了“改善”,大家总是欢天喜地,饭量大的,嘴馋的,总要想方设法多弄几张“改善”票。

  大学里居然天天有肉,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肉价之贵,更是始料未及,看到那么多品种的菜,真有些眼花缭乱。但是,对于肉菜,我是绝少问津的。除了伙食费,除了书钱,大学里几乎不需要什么开销,不收学费,不收住宿费。

  更可喜的是,我们相当一部分人有助学金。我的助学金是二等的,每月13元。13元的作用实在太大了,除了每月支付9元钱的饭菜费之外,还可以有4元钱的零花。我当时感觉,上了大学就等于有了工作,有了工资。

  尽管花钱上有了保障,我还是节衣缩食。每个学期几乎不上街,不下馆子,能不花钱,尽量不花钱。不过,在买书上可能松了一些。一次,在书市上看到一套三本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爱不释手,于是咬咬牙,花了7块7毛钱买下了它———那几乎是我一个月的伙食费,我对这套书极为珍惜。工作以后,同单位的一同事借走了上册,并把它弄丢了,我因此对他大发雷霆。至今,我的这套书还缺个上册。每每看到它,我就心绪难平。

  上大学时,正值青春年少,饭量大,容易饿。尤其是到了晚上,常常饥肠辘辘。这个时候,最诱人的莫过于宿舍楼道里的叫卖:瓜子、面包、方便面。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跑出去购买。当然,购买时并不是用钱,而是粮票。因为,学校每个月要给每个学生30斤粮票,这些粮票当时买饭票已用不上了,所以几乎全用来换取了楼道里的零食。

  尽管有助学金,花钱有了保障,但偶尔还是手头紧缺。于是,便想办法来应付。我托人从一家报社弄来了报纸来卖。四分钱批发来的报纸,我们上街卖5分钱。利用中午时间,我和同宿舍的两名同学,在山西大学所在的坞城路声嘶力竭地叫卖。一个多小时卖了30多份报纸,净赚了3毛钱。于是,我们用自己赚来的钱,买了3包瓜子,一人一包,边走边吃,得胜而归。后来,我们又采取到别的系宿舍敲门卖报的方式,但效果不好。一是影响人家午休,扰民;二是很少人要报,学生毕竟是少钱一族,白看可以,要钱可没门。

  掐指算了算,四年下来花家里的钱超不过500元。这个数字,大概只是现今大学生一个学期学费的零头。可以说,我的大学,享受的是义务教育。对我这样一个来自贫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幸运中的大幸运,快乐中的大快乐。

  国外大学这样收费

  韩国高丽大学是韩国顶尖的私立大学,学生交纳的学费占学校总预算不到50%。副校长安文锡“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不希望学费问题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亚太学院执行主任毛雷嘉说,墨西哥的大学在确定收费标准时,会充分考虑普通市民的承受能力,过高的收费只会把学生吓跑。

  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艾丽思说:“有一点是明确的:我们绝不盈利。”

  牛津大学校长胡德说,牛津大学的学费在英国的公立大学中是比较高的,因为高质量的办学需要很高的教育投入,而政府的投入是有限的,“在英国,我们有着比较庞大和完备的奖学金系统以及社会保障系统,因而家境贫寒的学生也不用担心上不起学,只要你足够优秀。”

  悉尼大学校长盖文·布朗教授表示,学生的培养成本因专业不同而大相径庭,一般来说,本国学生所支付的学费相当于培养成本的1/3,比如一个文科学生一年学费大概就是2000多美元,这对于澳大利亚的家庭来说还是比较低的。

  晓晖(太原某机关公务员)

  学杂费:200元/学年

  生活费:100-300元/月

  记忆最深刻的消费:刚到北京时吃的一顿麦当劳

  大学四年的消费在很多时候不会是太过艰难的计算,因为多数人只需要用简单的乘法。但是如果你的大学四年同时经历了1992年的南巡讲话、1993年的工资制度改革、1994年的物价高涨……那么就像晓晖对10多年前大学生涯的回忆一样,“四年的消费是一份不断变化的账单。”

  对于1991年进入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的晓晖来说,最庆幸的莫过于每学年200元的学费:“从我们下一届开始学费就增加到了每年600元,到1993年就是800元。”而他的日常消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尽管和学费一样,他的消费项目没有什么改变,但是账本上的数字是越来越大,“过完四年回头一看,原来一个月的生活费100元就够了,到毕业前就要300元,不过还不如以前100元活得舒服!”

  “刚到北京的时候,家在北京的姑姑带我去麦当劳吃了一顿饭,花了30块钱,那一顿就快顶我一个月的饭钱了,当时感觉还是挺心疼的。”

  讲起变化,晓晖说其实吃是最有代表性的,“但是到毕业前,连大食堂里一个肉菜都要3块钱了,一顿饭一个人10块也算不了什么。”而在晓晖入学第一年,食堂肉菜基本是5毛钱、素菜则两三毛钱,“当时一天的伙食费在一块五左右,一个月下来就是50块钱———这就是花钱的大头了。”

  除了吃饭,晓晖大学时的其他花费并不算多。“当然,这也和当时学校的管理方法有很大关系。”据晓晖介绍,当时学校并没有实行学分制,每天的课程安排得很紧,让他的课余时间相当有限。“基本上除了周末看电影、逛逛北京的景点以及平常踢球、打球,就没有其他花钱的事情了。加上买衣服,基本上其他开销和饭钱是各占一半。”

  当然,其他的开销也和吃一样,不是一成不变。最初的一年,一个月吃50、其他开销50对晓晖来说就够了,加上学校每个月23块钱的伙食补助,连学费一年的总共花销不到1000元。最后一年,则变成了吃200,花100,尽管补助依旧,总共花销就要2500多元了。

  尽管对大学生涯的记忆还算清晰,但是对于总花费晓晖却不能确切地计算。“第一年和最后一年还好计算,但是很多涨价啊、变化啊,都是逐渐改变的,所以中间两年的花费并不是太好计算。”而他难以计算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当时渐渐兴起的学生打工热潮,“我在1993年做过一个学期的家教,一周两节课,一节课两小时,一个月80元钱。在那个学期,我就省了将近一半的花费。而其他时候,也会做一些散发传单的零活。”

  “如果非要计算,除去学校补助和打工挣的钱,四年从家里拿的钱大概在6000元左右。”晓晖说他在学校的花费属于中等偏上,但是对于他们这一代的大学生来说,另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消费差距的日益增大。“我刚来学校的时候,学生们基本上没有什么高档消费,而到毕业的时候,差的同学还是几十块钱,而我们班已经有了第一个买手机的同学,那个同学是凭借自己挣的钱买的手机,花了1万多块钱。”

  “其实差距的出现就像当时的社会,是做导弹还是卖鸡蛋让我们这一批人感到迷茫。老教师依旧在讲1980年代的经济课本,年轻教师已经把最新的西方理论灌输。有的同学直到毕业还在等分配,有的却早就开始自己的事业。”晓晖说。

  贫困生可申请资助金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今年3月成立,基金会的成立宗旨是通过向海内外广泛募集资金,从而支持我国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基金会是由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发起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由教育部主管。目前,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已收到首批捐款2亿元人民币。

  该基金会资助的对象,包括内地大中小学贫困学生,在内地学习、进修的港澳台地区家庭困难生。资助标准为:小学生每人每学年600元;初中生每学年800元;高中生每学年1200元;大学生每学年6000元。没有接受过其他教育资助的贫困学生可书面申请该基金。申请成功后,资助款项将直接送到享受资助的学生本人手中,享受资助的学生名单,按学年向社会公布。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还表示,将定期组织对受资助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如果受资助学生出现个人生活铺张浪费,或违反校规受到处分等情形,将停止资助。

  范冬虹(上海某电视台)

  学费:2000元/学年

  住宿费:780元/四学年

  生活费:300元/月

  记忆最深刻的消费:逛夜市买零食和衣服

  一听到“消费”问题,我脑子里不知咋的就忽地跑出来我们几个女生逛夜市的样子。那时的夏天,从学校北门出来沿外街逛到南门再回去,是不上自休、又不看电影的晚上,最好的休闲项目。

  我想96级的女大学生对“夜市”的熟悉程度肯定都远远超过“并轨”,虽然这是同样影响我们消费的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汇。唉,不过我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是什么轨道和什么轨道并在了一起,只是知道我们是要花钱上学的人了,而且很“荣幸”的是第一批。我记得一年的学费是2000元,住宿费还没来得及涨,四年一共收了780元。1996年秋天的某一日,我带着生平随身携带过数量最大的一笔现金去报到。接新生的师姐还说,你们来了,学校什么都涨价了,连洗澡也由5角变成一块了。我纳闷,难道澡堂也并轨了不成。

  我的大学生活属于非常传统且简朴的一类,在花费上介于满足生存和享受生活之间的普通水平。家里给交了学费和报销所有书费外,每个月还给我三百元生活费,加上自己拼命读书弄点奖学金(每学期400元到800元不等),还有不时得来的百十块钱的稿费,小日子过得也还舒服,有时候还有节余可以存下来出去旅游呢。

  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好在我是女生,那时一天五六块钱可以吃得挺好。而且,我们朴素的大学生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花销,算起来,逛这种摆满20元一双凉鞋、18元一件T恤和以五角、一元来计价的各种小吃的夜市,都算是花费比较多的夜生活了。别的不说,就光是在夜市上吃,女生的口袋就关不住了,那些烤羊肉串呀,涮牛肚呀,夹肉饼呀,雪糕冰棒呀,真是一块复一块,一块无穷多,最后带出来的那几十块就变成十几块回去了。那时候夏天走到哪儿都放着任贤奇的《心太软》,我就感慨自己因为心太软,嘴太馋,花掉了饭费的一倍又一倍……

  所以我的经验是晚上看电影是最省钱的,因为只要三元钱可以看两场。而上自习呢,会带零食,为了买零食去一次超市也要花上几元吧。最贵的就是逛夜市,吃了买了,回来的路上还有可能拐去渊智园里那个防空洞改造的小书店租一本书来看,女生有时候真是不懂得该在哪节省,觉着前面钱花多了,于是三角钱租一天的书,一定要全宿舍六个人转圈看完再还,熬夜也要看完,“熊猫眼”算什么,不能对不起这三角租金呀。

  攒了一年的钱,总要找个机会出去玩,学生出门也很节省,当年我从山西去杭州真是“坐”火车去的,江南三城旅游7天,吃住行带冲洗相片一共才花了700元,还在路上赚了一个我日后的老公,呵呵。

  说真的,和现在的大学生手机、电脑、CD、数码、名牌衣服的生活比起来,我们那时还真谈不上“消费”这个词,就是生活过得去吧。去年给上大学的表妹买了一个钱夹做礼物,她说放卡的位置太少了,感慨呀,才五年多的时光,这会儿的大学生就银行卡、信用卡、各种打折卡、各色会员卡一摞摞地揣着了。我和她说我那会就是一张饭卡走天下,可以打饭可以可当书签尺子经过训练还可以开那种关不严的撞锁。妹妹抱着她厚厚一摞卡,反倒羡慕起我来:“姐,你那可是高级东东,‘一卡通’呀!”

  大学必须有绿色通道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年秋季开学时,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必须开辟“绿色通道”,以确保新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

  这位负责人说,从近几年的实践看,“绿色通道”制度以及其他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对保证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有少数地方和高校,由于宣传、落实得不够深入,导致一些新生因为不能及时得到相关信息而影响入学。

  为此,教育部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切实做好2006年高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工作,任何高等学校不得因新生家庭贫困而拒绝其入学。

  通知强调,在今年的招生录取工作中,公办高校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必须同时寄送《国家助学贷款指南》等资助政策有关材料,详细介绍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特别是“绿色通道”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确保新生及家长及时、准确地了解各校有关政策和措施,努力消除新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

  王继侠(现准备读研)

  学费:3380元/学年

  住宿费:1200元/学年

  生活费:500-1000元/月

  记忆最深刻的消费:每月的手机费

  这个题目姐姐说有那么点无厘头,可写这个稿子的时候,却是严格遵循着我的逻辑顺序,提到“大学费用”时,大脑给我的镜像反应便是手机、工作与饭局。

  世界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我们无法得知,但我却是先有手机卡才有手机。大学的第一学期,师兄给了我一张他退休的手机卡。我初步进入了信息时代。为了人尽其能,物尽其用,死皮赖脸地把父亲的手机据为己有,于是我成为了第一批M-ZONE人。大学第一年,每月生活费被父亲控制在500元左右。月初,移动扣除费用时,却不得不忍痛割掉50元银子。进入大四,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工作考研两不误,手机费用一度攀升至每月100元,今年三、四两月考研调剂的日子中,曾经创下月使用费253元的高峰,这与我的伙食费用几乎相等。“信息时代”,这样一个时髦词,其内在含义就是在这个时代,信息甚至比我们吃饭还要重要。

  同学间流传着一句互相警醒的名言:硕士生像猪,本科生像狗。这句话虽然有点损,却真实揭示了莘莘学子的生存状态。硕士自然不用愁工作,当然可以像猪一样优哉游哉的生活。本科生却需要为工作奋斗,在学校,是最低级学生,得看老师脸色,找工作,得看领导脸色。为了能够顺利工作,只能实其内而虚其外。手机费自然不敢省掉,24小时开机;行头也不敢马虎,不至于名牌,但也不敢让自己土眉土眼;至于面试,用人单位似乎在考验我们的反应速度,经常还有一两小时才通知你去面试,打车费用自然必不可少了。

  电视剧《姐妹》中,那个什么总对小乔说:人际关系是第一生产力。这也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创新。大学期间,过节有会餐,毕业有聚餐。在不过节也不毕业的日子里,还是会有人想方设法地请你吃饭,你也总会想方设法地请别人吃饭。酒肉朋友,许多人成为朋友就是从酒和肉开始的。为了日后能够将这种人际关系转化为生产力,你没办法拒绝别人,也没有办法不请别人。即使只在山大附近的小饭店,多则百八十,少则三四十。每月有那么两三次,荷包就日渐羞涩了。但宁愿别人认为我是穷光蛋,也不能让人觉得我是小气鬼。逢年过节再给关系好的老师提点烟酒,那就度日如年了。

  父亲并不是大款,每年负担我3380元学费,1200元住宿费之后,还不得不接着负担我的生活费用,不知道是时代膨胀了人的欲望,还是我本“奢侈”。大一时,生活费基本控制在500元/月以内,姐姐偶尔会给我100-200元的机动费用。大二大三大四逐年递增,最后差不多1000元/月。考研调剂的日子中,创下了月3000元的纪录。在“消费账目”中,大部分都是为了与同学朋友联系,或者是加固人际关系,真正为了生存的消费则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也许这就是所说的“社会化”吧!

□ 山西晚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06-7-31 03:31:05 | 只看该作者
国际大学创新力排名:中国的清华北大均未进前100

--------------------------------------------------------------------------------

  
倍可亲网站京港台时间07/14向您播报来自倍可亲网讯的消息:

  
倍可亲(backchina.com)哈佛第1清华102北大126浙大129

  一项新的大学排名———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昨天下午在浙大西溪校区发布,全球共200所大学入榜,哈佛大学名列榜首。中国排名最前的是清华大学,位列102。北京大学位列126,浙江大学第129。

  组织这次排名的机构为“大学评价国际委员会”,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牵头,联合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国际机构和著名学者组成,去年10月成立。

  排入世界前200位的大学来自27个国家。其中欧洲大学80所,美洲大学82所。美国入围的大学最多,共75所,前20位中,美国大学也占了17所。亚太地区共有7个国家的36所大学入围,前20位中只有日本的东京大学。非洲只有南非的开普敦大学进入前200位,排在第192位。中国共有11所大学进入前200位。

  此项排名的主要依据是创新实力,创新活力和创新影响力。具体指标有教师中获诺贝尔奖人数、教师数、人均科研经费、Nature+ Science论文数(指国际公认权威学术杂志《自然》和《科学》)、专利数、当年培养博士生数、本地指数(指大学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用创新力作为指标来排行,这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是首次,指标体系中的专利数、本地指数,也是别的排名没有采用的。”大学评价工作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徐小洲教授说。以创新力为指标的国际大学排行榜,以后每年定期公布。

时评:尖子生是谁的专利?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全球化,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双向选择

  香港高校内地“掐尖”一事,提醒北大清华以及其他内地“一流大学”:是增强危机感的时候了

  7月10日,一项新的大学排名——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在浙江大学发布,哈佛大学名列榜首。中国排名最前的是清华大学,位列102。北京大学位列126,浙江大学位列129。

  这条消息,很容易与最近一些同类的新闻联系起来:“香港高校在内地‘掐尖’”、“广东高考总分状元放弃清华选读香港高校”……

  北大清华没有排进国际大学创新力前100位,是否可以佐证现在热炒的“二流说”呢?恐怕不能这样认为。

  一方面,现在各种大学排名不计其数,其中鱼龙混杂,我们可以不必太在意其排名结果,更不要受到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科学性可言的排名的误导,非要弄成个“大而全”不可。

  另一方面,北大清华是一流还是二流,不是高校自己或者几个专家学者说了算的,无论是考生,还是社会公众,他们自会判断。如果面对提问:“你认为中国最好的大学是哪一所?”笔者估计,选择北大或者清华的依然不在少数。

  不过,无论是香港高校在内地“掐尖”,还是创新力排名的靠后,都留给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内地高校一些反思的空间。

  每年,北大清华都会录取不少省市区的高考状元,尽管没有准确的统计资料,但北大清华应该是“掐尖”最多的两所大学吧。能够被北大清华录取,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那还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可能会习惯地认为,尖子生就应该是北大清华的专利。但是今后,这样的情况将会改变,香港高校掐走尖子生,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毋庸讳言,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还非常短缺。尽管,被大学录取的考生比例在逐年增加,但总体上,这一比例还不高,尤其是能够被北大清华这样的名牌大学录取的考生还非常少。

  或许,那些被认为是一流的大学,已经看惯成千上万的考生挤过独木桥,一路踉跄地拥到它的门下。这样的大学,或许更多的是优越感,而没有危机感。危机感似乎只属于那些非名牌或者“不入流”的一般大学,以及一些民办高校。他们之所以有危机感,是因为担心招不到学生,那样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而一流大学,似乎是不用为生源问题操心的,他们依然可以眯缝着眼睛挑挑拣拣。

  现在看来,即便是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也应该对生源产生危机感了。

  的确,一流的大学都想选择一流的学生,但反过来,一流的学生也要寻找一流的大学。以前,由于很多原因,内地考生往往只能做单向选择。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全球化,学生选择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阔。

  北大清华是优质的教育资源,一流的学生同样也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谁的竞争力强、吸引力大,谁就能获得优质的资源,这是市场规律。可以预见,今后,国内外高校对于生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香港高校“掐尖”的事情,恰恰可以提醒内地的高校,尤其是那些“一流大学”:尖子生不是他们的专利,现在是增强危机感的时候了。

作者:汪晓东

来源: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06-07-14/96218.html
国际大学创新力排名:中国的清华北大均未进前100 。




                  


 相关最新热门文章  倍可亲推荐电子商务
爱因斯坦部分信件首次公开 第11名情人浮出水面
评论:看丘成桐炮轰高校教育
丘成桐:北京大学引进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图)
中国10高校培养机制改革 北京大学读研将全收费
美科学家剽窃中国医生成果 不道歉要求“私了”
浙江大学放卫星?校领导每10天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中国爆“晶片门”造假丑闻 重挫IT发展
85岁的台湾新科院士夏志清:没关系才等这么老
翁帆最大的发现是:杨振宁并不那么聪明(图)
北师大博导为何跳楼身亡?自杀前无一丝反常征兆
闾丘露薇:北大清华被扫成二流大学是危言耸听
山东大学面向全球聘院长 年薪不低于15万元
他“当场就哭了”:北大研究生会选举“水很深”
不是第一回了 别再渲染杨振宁夫妇的十指紧扣(组图)
师哥师姐都这么过来的:博士论文答辩花费过万
北外女博士开除决定撤消 卫英被单位强行带回南京
美国耶鲁大学数千万美元资金使用情况不明被调查
杨振宁偕少妻翁帆甜蜜访台 记者追逐"孕"事(组图)
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院士批中国学者过度追求名利
中科大本科学生论文揭进化秘密登上《自然》杂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06-7-31 11:41:59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啊```


楼主好贴。。

[ 本帖最后由 smiles 于 06-8-15 18: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06-8-1 01:47:57 | 只看该作者
人在北美----这是一块适合人居住的地方
2006年7月31日)
   
    一.圆出国梦
     





      我是老三届初中,六九下乡到黑龙江,恢复高考后第一届,于七八年初入学,一九八二年初毕业。毕业后分配到上海的一个研究所。那时研究所人浮于事,研究室六十多号人,有一半在干活就不错了。我在室里还当了个小头目。知趣的,和你打个招呼:嘿,女儿生病,请一天假;不客气的,本子上签个到(有时连本子都没有),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人。那时股市如火如荼,上班的有一半在唠叨股市行情。我没有那个闲工夫,一心惦记着出国留学的事,所以上班没事就整天就蹲在录音机前听托福磁带。那时学习外语还会受到表扬,说钻研技术,天知道。本人出生不是豪门,也不是望族。掰掰手指头,整个家族七大姑八大姨,竟没有一个在国外的。那时候有一个亲戚在国外,比有一个高干老爸都管用。直到九零年我的一个拿了美国绿卡的大学同学答应给我做了担保。我的大学成绩还不错,报的两个美国学校都来了I-20。老婆和我轮流花了一个通宵在上海的美国领事馆排队,结果被那个黄毛领事给枪毙了。半年后又给毙了一次,彻底把我的元气给伤了。那时我已经对研究所的前途失望,恰好有一个香港朋友所在的公司在上海开了一个办事处,正需要找几个工程师,我就这样跳了平生第一次槽。几年后我又升任为公司技术部经理,老婆也在这时当了银行的小主管。两口子的日子还过得有滋有味:我整天东跑西颠,老婆就单位、孩子、锅台。九六年加拿大开放技术移民,我那时已经四十好几。和老婆商量,老婆说,你自己决定。这一办又是一年多。看看手头攒的钱越来越多,儿子的同学都住在徐汇区的“上个角”,家家都比我们强。儿子整天叨咕,看看人家的房子越换越好,心里痒痒的。就在我们九七年买了房子后,我的移民申请也批下来了。以前有过出国公干的机会,走马看花地把西欧几个国家走了一遍。可移民不一样,你得把整个家搬到国外来,还得想方设法养家糊口,活出个人样儿来。多少年的出国梦这次是实现了,但这刚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我在国内时的这家香港公司代理了世界各国二十几个数控机床公司的产品,其中美国S公司的数控机床是主要代理产品。在技术上我已经对S公司的机床比较熟悉,S公司机床在中国的售后服务也主要就由我负责。由于多年的出国留学梦一直未能实现,等加拿大有了技术移民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跨出了国门。我是九八年来加拿大的,我一个人先过来,摸着石头过河,先来看看。那时加拿大的经济很好,非常容易找工作。在加拿大落地后的第三周,我就在多伦多西部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个数控机床编程、操作兼维修技师的工作。这家公司共有十三台美国S公司数控机床。八个月以后,我竟在我们公司里巧遇了美国S公司的一位技术服务工程师,我在国内时和他已经非常熟悉。经他的指点,我及时与S公司联系,一个月后经面试,我也上岗成为S公司的技术服务工程师。我登陆加拿大一年后,老婆、儿子也来到了这里。
   
      二.技术服务
   
      什么叫技术服务?打个比方,商家卖了一台电冰箱,不久出了毛病,客户打了个电话要求我们上门修理。这回就轮到我们技术部门出场了,这就叫现场技术服务。包括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维修。可我们的技术服务不那么简单。它是一台数控机床,不是冰箱。什么是数控?就是用计算机控制的机床,自重有几吨到二十多吨。一头是一台专用的计算机,用各种电缆连着机床;机床那头有各种执行部件,如马达、电磁阀等,来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去加工各种工件。遇到电子电器问题还好说,遇到机械、液压故障,那可惨了,非得弄到大汗淋漓不可。你想,一台机床十几二十多吨,那么有时一个零件不得几十公斤啊?再加上工作环境恶劣,整个机床蒙上一层厚厚的油泥。一天下来,人就象个大马猴。只要公司经理给你打了个电话(我平时不到公司上班),告诉你报警号码和大概的故障现象。你就得马上坐飞机或开车赶往现场。无论什么故障,机械的、液压的、气动的、电器的、计算机软硬件的,你都得想法设法把机床弄好。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不愿意隔三岔五地报告经理:对不起,这次没修好。那多丢脸哪。丢咱们中国人的脸!我们公司几百号人,就我一个黄皮肤,我得为东方人争气!多伦多原来有两个技术服务工程师。另一个就算我的师傅,他比我早进公司。好!几年后,公司人员裁减,公司竟然把我的师傅给辞退了。我师傅出生在魁北克,长在多伦多,英语、法语都比我强。凭什么留我?几年里,我不但掌握了公司全部的技术,还把大批公司客户哄得团团转。我们中国人天资聪明、刻苦,日积月累,怎么也把这些技术给拿了下来。我做服务有几个原则:一是尽量不在工作时间打电话,尤其不打私人电话,二是干活手不能闲着,快点慢点自己掌握,别让客户看着你是在磨洋工。客户每小时付给我们公司一百多美金,一个电话、一支烟就用掉了人家二三十美金,我不忍心那么干。后来,只要哪家用户机床有故障,他们打电话到我们公司,常常指名要我去。这样,如果裁员,你说公司经理先裁谁呢?
      要说效率,北美公司的效率是很高的。在公司经理打电话通知我下一个客户的同时,他也通知了订票公司。不到五分钟,你就可以知道航班号和起飞时间,包括连飞的航班号,而且公司还给我预定了客户当地的租赁汽车。这样,到了机场,把你的任何证件在自动售票机上这么一拉,就拿到了你的登机牌。这就叫电子票。平时睡眠不足,开车时常常走神,这回有了机会。一上飞机,就是最好的休息时间,一会儿我就到了“苏州”(上海人俗称睡着了为“到苏州”)。飞机起飞时稍稍醒了一会儿,再醒就是飞机“咯噔”一下着地的时候。
   
      三.在北美开车
   
      在北美工作、生活,不能不说开车。尤其是我这样常年和车为伍的,车就是我的两条腿,没有车就没有我在北美的故事。孔子五十学吹打,我也差不多五十岁才学会开车。出国前国内还很少有人有私家车的,我也压根儿没有摸过方向盘。加拿大法律要求上过驾驶培训学校的人在十个月后就可设法考驾照。我接到美国公司的录用通知也正是我准备路考的时候。公司催得越急,我路考的感觉就越是不好。这样哆哆嗦嗦考了四次,才勉强拿到驾照。美国人对于一个成年人不会开车都感到非常惊讶。有一次我到公司去,同事问我,你在中国开的什么车?我说我是有车,不过那是辆自行车。公司经理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会开车,你拿到了驾照,就把你当会开车的来看待。拿到驾照的第三天,我就开车上路从多伦多直奔首都渥太华了。
      日前在网上看到一篇北京老哥写的“我在美国当货车司机”。我估计他一年得跑二十多万公里,我一年跑六万左右。大概除了货车司机,跑长途的就算我们这些搞技术服务的了。我那辆二手的丰田佳美从九万公里跑起,没几年时间就到了四十万。最近又买了一辆新的佳美,也是六缸,一年多时间里程表也已显示七万公里。去年夏天,我和老婆驾车到加拿大东部旅游,一次来回4800多公里。
      在北美开车,就是“爽”。我们不提加拿大和美国东北部(New England)的冬天,单说春夏秋三季,在北美开车就是一种享受。一路上眼睛不够使,因为北美的大部分环境还处在原始状态。那一望无际的大草甸子和庄稼地,那莽莽苍苍的山丘森林,和那森林深处那一户户人家,真让人看了心旷神怡。刚来加拿大时我还纳闷儿,住在这荒郊野外,不怕被人偷了抢了?不怕得个急病没个照应?孩子上学怎么办?后来才明白,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上班的就够维持生活了,没有人会因为没饭吃、没衣穿而铤而走险去做贼。得急病怕什么,打个九一一,连救护车带警车呼啦啦一会儿就到。小孩早晚有校车接送。你看那孩子上学放学的神气劲儿,就象是总统造访似的,只要校车双灯一跳,车两边的“停”牌象鱼的两片划水的侧鳍一样往外一伸,来往车辆乖乖地停在十米开外。孩子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地上车下车,全然不顾路两边的车辆已经排起了长龙。
   
      四.警察
   
      有路有车就有警察。有人说司机和警察是对头,但我觉得至少在北美不是这样。讲讲我几次遭遇警察的故事。有一次半夜我开车从多伦多到蒙特利尔,由于雪大,我的车滑到了高速公路旁边的沟里,我使尽浑身解数,前进后退,又是猛加速,又是慢倒车,还把当被子盖的大浴巾垫在车轮底下,折腾了半天也无济于事。有几辆车停下来问我需不需要帮助。而后又一辆车停在了身后,车上下来一个高个子青年。朦胧中看出小伙子剃着小平头。他又帮我推,又帮我拉,可是车子却越陷越深。小伙子说,看来不行了,得叫拖车来拽了,他问我愿意不愿意。这时我的眼睛逐渐适应了黑暗,才发现小伙子的腰身特别的粗壮,再定睛一看,原来是警察!腰上挂满了手枪、警棍和其他一些东西。警车的闪灯没开,警车后面插在地上的几根蜡烛一样大小的小火炬还在哧哧地冒着火。当时我在沟里,都没有留意这些。二十分钟后,一辆拖车到来。拖车司机挂好钢缆,警察在旁边指挥我打方向盘。一会儿工夫,车子爬了出来。付了钱,谢过警察和拖车司机。警车警灯闪烁,一溜烟开走了。
      还有一次,我天黑后开车到安大略湖的南面、靠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尔市东面的一个小镇上去。天上下着密密的小雪,从罗切斯特尔市区出发,大约只需半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一个小时都过去了,怎么还不到?心想可能已经开过了头。于是我把车停到路边,打开双跳灯,翻开地图找地方。忽然发现后面有一辆车开着大灯紧贴着我的车也停了下来。我心想,怎么也有人和我一样找不着地方了?我下了车走了过去。这才发现是一辆警车。美国警车是深颜色,不闪警灯的话不容易辨认。这时警察也下了车,(我估计他先查我的牌照号码了)“你先回车里去。不要动!”我摇下车窗等着。等验过我的驾照,警察问我去哪里。我说去某某小镇某某公司。警察说,噢,那公司我熟,就在前面。现在没事干,干脆我带你走一遭吧。于是警车在前开道,一前一后两辆车,“浩浩荡荡”开到了小镇的一家旅店。
      第三次是在美国布法罗市西南面的一个小镇上。天色已晚,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先得找地方“下榻”再说。我一面贴着路边开车,一面看着窗外,看哪里有旅店招牌。一不留神,车轮“嘡”的一声撞在了一块突出来的路沿上。我赶紧拐到路边的一条岔道里,紧接着后面也有一辆警车拐了进来(不知它从哪里冒出来的)。“你在干什么呢?”我说我在找旅馆。警察说,旅馆在下一个岔道。说着他慢慢从他车里拿出一个脸盆一样大小的东西。我心想,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再一看,是个车轮盖——我把一个车轮盖给撞掉了!
   
      五.北美人
   
      我常年奔波于加拿大和美国,喜欢用“北美人”这个词儿。早期的加拿大和美国的移民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那边过来的,后来又有欧洲其他国家和亚洲的移民加入。总的来说,两个国家人民的组成成分没有太大差别。但由于长期的国家政治氛围的浸染,在待人接物上,还是有所差别。
      对待人的理念有明显的差别。在美国机场的安全检查口,检查登机牌和身份证件的老头儿老太太有时会象CIA或KGB,用一种审视的眼光看着你,好像拼命地看就能看出你是什么身份似的,是恐怖分子啊,还是偷渡者,尽管我手里拿着的是加拿大护照。有一次,我从Milwaukee飞布法罗,然后再开车从布法罗回到多伦多的家(我的车停在了布法罗机场)。在拿登机牌的时候,那办手续的老太太问我:你为什么飞布法罗?我心想,我愿意,你管得着吗!在加拿大绝无此事。在美国、加拿大的边界口岸,差别就更大。加拿大海关官员礼貌、和气、很少带有歧视的眼光和口吻;美国官员通常都有一股神气劲儿,可能是国力强大所致。美国的李文和案就充分说明这种歧视的存在,尽管李已经是美国公民、是科学家。话又说回来,大多数的美国人还是友善的。我在工作中,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借故刁难人的,尽管这种机会很多。多数人采取的是宽容、礼貌、忍让、克制、配合。
      说北美人,不能不说诚实。人们常说,诚实是立国之本,但要求每个国人都那么诚实,谈何容易。这里,公交车上有谁拣到钱包会乖乖地交到司机手上,登记钱包里有多少东西,双方签名。有一次老婆跟我到渥太华去出差,中午到麦当劳去吃饭,等回到上班地点,老婆忽然想起手提包遗忘在饭桌旁。我们回到麦当劳,都说没看到包。我们垂头丧气地回到车上正准备启动,一个女服务员拎着一个黑包匆匆跑来,老婆的脸才转过色来,因为里面有许多重要的证件。这里的许多超市很少有什么监视系统,人们耻于鸡鸣狗盗的小把戏。原因是在这里比较容易找到工作,贫富差距比较小。加上这里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穷人不穷,活得还挺有尊严。
      刚来加拿大时不习惯这里人的一本正经和“多管闲事”。记得有一次找旅店,我把车停在了一个空着的出租车停车位上。心想,问一问有没有空房,不就几分钟时间么!恰巧就在这时,一辆出租车送客停在我旁边。车上下来的黑人司机瞪圆了眼睛,象训小学生似的给我给上了一课:你不知道这是给出租车停的吗?小孩儿都懂,你还不懂吗?长到五十岁,还没有人这样教训我,肚里憋了老大一股气。又有一次,半夜开车从多伦多到蒙特利尔,半路上雪越下越大,打开车的前大灯就象照在一堵白墙上,什么也看不见。不得已,我把车停在了高速公路右边的路肩上。等雪下小了以后,看准后方无车辆后,慢慢在路肩加速到每小时七十公里,然后打算碾过 “搓衣板”(主道边上勒出的齿状带,宽约一尺)向主道变线。当左前方车轮接触到“搓衣板”后,就象在冰面上刹车一样,车身突然来了个270度的左旋,一头栽进路边的草丛里。不久,陆续就有几辆车停在路边(其实他们的车已经驶出去老远,因为路上有雪不能急刹车,他们再把车慢慢倒回来。)问我伤着没有?要不要帮你找警察?半夜有人在冰天雪地里关心自己,只觉得浑身就象有一股暖流通过,嗓子眼儿也就象堵上了什么东西。高速公路上常看到有车祸,在警察还没来之前,已有几个人在那里帮忙救人了。
   
      六.结语
   
      总之,北美是一块适合人居住的地方,这无论从自然环境、水和空气的质量,人的道德素质,社会的安定程度,还是整个社会的保障系统,比起我们原来的国度,其质的差别是非常之大的,这不需我在此赘述。尽管网上有人抱怨北美的东方文化和饮食问题,但我想那是由于我们是第一代移民的原因,更何况情况在不断地改善,比如纽约、多伦多这类大城市,图书馆里已有足够数量的中文图书和资料;众多的中国人超市里,国内和世界各地的物品应有尽有。有人抱怨在北美不够潇洒(这种潇洒,按时髦说法:有猫腻!)。我想,这可能因为你在北美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在中国你可能是人上人(当然也可能是人下人),拥有了一般人所没有的一些特权。这些特权无一不和金钱挂钩,这是社会的贫富不均造成的,并非是好事。再者,有这种想法的人大多没有成家立业;有了孩子,你会考虑得更全面一些。这是我的一些想法。
--------------------------------------------------------------------------------


2006年最佳居住环境城市排名 加州6城入选前100名

全世界城市适宜居住排名

北京昌平农户在15枚炮弹上居住半世纪

美国最适合居住的乡村地区

妻子偷情丈夫气得上树居住15年(图)

爱尔兰 全球最适居住国家(图)

英研究:钢骨城市的居住环境更易使人发胖(图)

拥抱小城 全美十大最佳居住地透露生活新理念

十个类别的美国最佳居住地

美国民众最想居住的十大城市排行榜

纽约蝉联美民众最想居住城市榜首

上海允许境内外单位个人购买或租赁非居住房屋

世界城市居住条件排名

上海郑恩宠律师遭非法监视居住

北京越来越不适合居住 房产投资却排第一位

仁之泉资讯:盲人维权活动家陈光诚目前被监视居住(图)

北大强行拆除中关园平房 居住者放火拒绝搬迁

上海成为日本人居住海外的“第二大城市”

三峡移民居住环境严重污染 代表上访被阻截

中国已成为最不适合居住国家之一

刘晓波仍被监视居住电脑未还

上海实行新居住证制度引起不同反应

上海居住证暂住证将暂时并行

上海将实施居住证制 到沪3天以上须办理居住证

政文:民主文明自由的国家基本原则是尊重公民的人权、居住权和财产权

南京:断臂残垣中的居住者之实录(图)

张广天:谁在剥夺我居住的权利?(转载)

居住在台湾--感受台独

没有台湾人—在台湾居住的 都是台湾人◎星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06-8-3 04:14:55 | 只看该作者
纽约波士顿进入高温紧急状态

--------------------------------------------------------------------------------

万维读者网    2006-08-01 11:54:23



   人民网纽约8月1日电,美国国家气象局31日预报,未来一周的热浪袭击,将使东部一些地区出现百年高温天气。纽约、波士顿等城市已在31日宣布进入“高温紧急状态”。在过去一周中,美国中西部地区持续高温,俄克拉荷马、密歇根、明尼苏达、北达科他等州气温都超过摄氏35度,加州已有100多人热死,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目前这一热气团已转移到美东地区,东北各州未来一周气温将维持在摄氏35度以上,高温加上湿度效应,使许多地区的居民感觉气温超过了摄氏39度。

    
热浪袭击美国东部地区,各州官员都已呼吁关注老年人、残疾人和家中没有冷气者的安全,也呼吁居民多喝水,少运动。纽约州自上月遭遇近百年未遇的高温袭击以来,纽约市本周再次进入高温天气。这种天气对全市电网又是一次大的考验,为避免上月皇后区大停电10天的事故重演,纽约市政府昨天发出了“抗高温,节约用电”的紧急戒备动员令,一方面要求电力公司查清事故原因,保障供电,另一方面要求市民响应政府号召,节约用电,力争安全度过这个高温闷热的夏天。

  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说,纽约市的383个避暑中心已经延长了开放时间,园林局也打开了各公园的600多个喷水池,全市公立游泳池将延长开放时间到晚上9时,消防和医疗卫生部门则密切关注各种求救电话,调配人力,以应付各种紧急情况。市政府和有关门部门动员全市节约能源,53座办公大楼提高了空调的温度,同时关闭30%的电梯。市政府还要求用电大户从下午1时至5时减少用电,同时呼吁市民关掉洗碗机、洗衣机等电器设备,少用热水,放下遮阳的百叶窗。布隆伯格甚至下令,政府官员在此期间要坚守岗位,少出国,若市政府工作人员明知故犯,在热浪袭击期间玩忽职守,严重者将被处以“二级刑事罪”。

  纽约人从7月31日起,就感觉热浪灼人,人们在室外走动一下,就觉得热不可耐。而未来几天的气温将会突破摄氏36度,在这种全纽约人都感觉炎热的天气里,舆论更形容“有一个人的感觉如同坐在热锅上”,那就是因为上月皇后区10多天大停电,而饱受居民批评的爱迪生电力公司执行董事长博克。他在31日的听证会上,受到一些议员长达3个多小时的“炮轰”,要求他解释这次大停电的过程,以及事发后为什么不愿意与外界进行沟通的原因。博克辩解说,爱迪生电力公司的设备在全美都超过了20年,有的地区已不堪负荷,中西部15州的用电量在31日更创下最高纪录。但他认为,“这一系统仍是值得信赖的,各地的供电系统目前还能承受得住,针对第二次热浪袭击,我们会格外小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9 09: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