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Charlie Z. S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 什 么 东 西 尽 量 日 日 谈

[复制链接]
166#
发表于 06-9-4 11:30: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arlie Z. Song 于 06-9-2 18:24 发表
木秀于木,风必摧之!--- 从蒋国兵的不幸所想到的


送交者: km 2006年7月24日21:27:33 于 http://www.bbsland.com  

  
湖北的状元,显然是个才子。这样一个才子,没有个人品德缺陷,而是苦苦奋斗,
在 ...


智商和情商好比支撑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的!

我和蒋国兵先生也是有些类似的,高分高学历,然后抑郁症,幸好没有自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06-9-4 14:20:14 | 只看该作者
优秀的人,过于注重生命的质量和自身的尊严,所以不愿低下头颅来屈就现实的社会和无奈的生活。就象骄傲的天鹅,宁愿饿死,也不会去臭水沟里和乌鸦麻雀抢食翻起白肚的死鱼。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把自己的位置放的越卑微,就越能适应这个世界。生命力最强的生物,都是在最肮脏最污秽的地方,比如老鼠、苍蝇还有小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楼主| 发表于 06-9-4 18:04:32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耶稣出生在马槽里,是个木匠,30郎当岁就死了,而且死的最惨:吊死在十字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楼主| 发表于 06-9-5 06:20:24 | 只看该作者
在哈佛学习如何学习 2006-8-30 6:12:00

这个星期开始为期两个星期的orientation,让我们这些早就离开校园很久的人能够开始习惯和熟悉哈佛校园。今天早上是由两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带我们参观harvard yard, 顺便听他们讲述哈佛的历史和传统。

和本科生多多接触,也是我们在哈佛一年里面的内容之一,我们每个人会被分到不同的学生宿舍,和他们一起吃饭,参加他们的活动,当然更重要的,是和他们进行交流,解答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不过在我们开始之前,今天先是要向这两位学生提问,而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如何选择课程,如何选择老师。

因为课程实在太多,但是每个人的时间只有这些,如何安排好时间,决定了自己能够在有限的时间的里面学到些什麽东西。在哈佛,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有一个叫做“course shoppinig"的过程,也就是说,所有的课程都是开放给学生了,大家可以坐在那里看教授的讲义,感受教授的风格,然后决定是否修这门课。

每一门课,教授的授课方式不同,有的是对话和研讨会的方式,学生们更多的是坐在那里聆听和享受,有的则要求所有上课的学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功课。如果自己有特别感兴趣的课题,有的教授还会为学生度身订造一套课程计划,定期和学生们进行跟进。不过教授也有自己的压力,因为每个本科生都会对自己的老师作出评分,而哈佛也把这些评分结果放在内联网上,供学生参考。

不过给我印象深刻的倒不是课程选择,而是这两名学生,他们一点点也不怯场,而且听得出来,他们很有自己的想法。听他们的讲解非常的有意思,因为里面更多的是他们自己的体验和感想。他们不喜欢七十年代建造的科技楼,这座被视为体现七十年代风貌的建筑在他们的眼里是丑陋的,还好哈佛自己后来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再兴建和哈佛校园整体风格格格不入的建筑。

他们说在哈佛学习,除了学术气氛,课程和老师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这里的人,因为就在这个校园里面,能够一下子遇到太多、出色,让自己受益匪浅的人。而我的感受是,他们在这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里学习如何做人。

和本科生不一样,我们这些在新闻行业工作了很久的人,一直习是被人要求:截稿时间,被采访对象,写稿的内容,大部分不是我们想做的,而是我们必须做的。而现在,突然来到了一个没有压力,没有要求的地方,之所以这样说,因为我们不需要考试,不需要交作业,参加研讨会,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是轻松不过的事情,这个时候,关键是看我们对自己如何要求。

当我们要求自己要好好利用这一年,多学习一些东西的时候,问题又出现了,因为我们发现,在这个地方,选择太多了,太多的资源,就好像在一个桌子上面,放满了自己喜欢的美食,都想要尝一口。

我们可以免费选修哈佛的所有课程,但是我们的时间有限,于是,正如我们的前辈告诉我们,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学会如何做决定。

学会如何做决定,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麽,自己想做什麽的话,决定做起来相对要容易一些。有些人决定,在这一年之后,要让自己做一个更好的记者,也有人决定,要让自己的心来告诉自己,哪些事情一直想做,却一直没有机会。

其实学习不单单是那些理论以及和自己的工作有直接关系的事情,音乐,美术,历史,文学,这些都是能够让一个人丰富,学会感受的东西。不过在我的过去的记忆里面,这些属于别人的专业课程,和自己没有关系。不过在在哈佛,这些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热门课程。至于在哈佛最受本科生欢迎的课,则是MICHAEL SANDEL 的“justic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楼主| 发表于 06-9-5 06:27:40 | 只看该作者

以上是凤凰记者闾丘所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楼主| 发表于 06-9-8 00:22:53 | 只看该作者
开学了,听哈佛教授上课 2006-9-7 21:48:00

我的散漫的生活终于结束了,打开我的PLANNER,发现,从昨天开始,每天都是排得满满的。course shopping开始了,不过我没有像我的同学那样,什麽都想听,而是先挑了两门一定要上的,然后才按照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来看还能在哪些时间空档里面,上那些课。

不过很可惜,发现在确定了两门课之后,剩下来的时间就不多了,很多想去的课已经排不进去,看来只能够留在下个学期。

时间之所以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空余,因为往往一门课每个星期要上三天,每天二个小时到三个小时。再加上尼曼本身每个星期有一次研讨会,一次工作坊,还有写作课,所以时间真得不多了。

昨天是我第一次坐在美国大学的课堂里面上课,法学院的宪法课,这是法学院学生的基础课,而我之所以把这门课作为自己的必修课,是因为我觉得,宪法是确保一个国家的运作,确保民主法制的基础。在这门课里面,会有很多美国这些年来,和宪法出现冲突的案例,从里面可以学到美国的宪法的性质和作用。

教授先花了四十五分钟介绍这门课的主要内容,以及上课的规则。包括如果要缺课,一定要事先给他一个电子邮件,不过我倒是有点点好奇,差不多一百个学生,他能分得清楚谁来上课,谁没有吗?他把自己的邮件,还有每个星期在办公室和学生见面的时间写在黑板上,他说,有问题可以在这个时间去找他,当然也可以用电子邮件和他另约时间。他希望学生们多多找他,因为这样的话,他可以记住学生的名字,因为到了毕业的时候,他只给自己了解的学生写推荐信。至于在课堂上,他说,最好能够踊跃回答问题,但是对于那些从来不举手的,则要做好思想准备,那就是随时会被点到回答问题。

来上课的学生们都事先做好了准备,他们带着教材,还有电脑,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整个教室一篇敲打键盘的声音,原来他们直接把老师的讲课打入电脑。这让我感到很有压力,不过还好自己是旁听生,不然的话,看来真的要熬好几个通宵了。除了教材,教授还准备了一本厚厚的讲义,包括了所有补充阅读材料。上课之前,所有的学生需要完成指定的阅读,包括教材以及补充材料,不然的话,真的跟不上老师所讲的东西。

哈佛的教授们都很负责,虽然我只是个旁听生,但是他们都非常认真的回复我的邮件,因为我的邮箱系统出现了问题,结果他们让自己的助手打电话给我。想一想,这些教授每天要处理可能上百个学生的邮件,这一点,真得让人觉得很佩服。

教授们教的认真,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压力,因为每个学期,学生们都会给教授们打分,不过我想更重要的,是他们喜欢教学,他们喜欢和学生分享,而且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责任感。这点是我在这里一个多月,遇到的那些教授们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开学了,时间就显得越来越宝贵,因为在这里学习,没有人来督促自己,靠的是自己的自觉。但是我还是相信这一点,有付出才有收获。

By 闾丘露薇 | 阅读全文(58) | 回复(2) | 引用通告(0) | 鲜花(0)| 板砖(0)| 编辑

上一篇:布什开口提拉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楼主| 发表于 06-9-8 20:03:49 | 只看该作者
BBC特约撰稿人方壶斋/到了美国很久的人,很难想像初到美国是什么感觉,特别是那些中学毕业来到美国求学的年青人。 可以相信他们中间不少敢闯的人,对于到一个陌生的国家生活学习不感到害怕,但是有相当多的人,实际上是在内心里对将要面对的求学生活有某种焦虑的,而且往往都是在一些很实际的生活问题上。(chinesenewsnet.com)

美国的学校虽然有学生办公室可以给留学生们提供资讯,但是具体到下飞机怎么走,到达的第一天住在哪里等等,往往是照顾不到的。即便是给了留学生们详尽的路线方向,对目的地没有任何感性知识的学生们还是会感到如同身在五里云雾之中。他们最希望的,恐怕是下了飞机后,有人接他们并且照顾好他们头几天的吃住。(chinesenewsnet.com)

如果这些人在来美国之前没有联系好这方面的帮助,他们从学校以官方的方式得到这种帮助的可能性并不大。这跟国内到外地上大学完全不同。国内的大学考虑比较周到一些,会派老学生到火车站去迎接新生。住宿就更不成问题了。吃饭有学生食堂。新同学进入大学生活环境的过程相对来说就比较顺利。说心里话,国内大学再怎么没有美国大学好,在这一方面还是比较让人觉得温暖的。(chinesenewsnet.com)

在美国,能给新生提供这种帮助的一般是私人途径。比如读研究生的人,如果是联系好了导师,导师一般会帮忙,但也不尽然。导师以外,就要属学校里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其他国家的学生当然也有可能得到他们国家的学生的相应组织的帮助)。如果学校里没有这种联谊会,还有一个途径就是请宗教团体帮忙。(chinesenewsnet.com)

我当初到美国的时候是联系好了的项目。我想当然地跟单位外办说,请对方派车到机场接我。结果我出关的机场,离我要去的学校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来接我的虽然是大学里那个项目的负责人,但是开的车却不是公车。我马上意识到我是给人家添麻烦了。如果完全公对公的话,我应该另外自己解决从机场到学校的交通问题。费用应该是国内单位负责。(chinesenewsnet.com)

后来我到一家大学念书,通过网络联系了那里的中国学生会主席。他到车站接的我,安排我住在一个地方,然后我自己租了一个房间,顺利安顿下来。(chinesenewsnet.com)

感受教会的温暖(chinesenewsnet.com)

一天在那个城市的一个教堂里,一位女士问我是不是新来的,这样我了解到当地有一个教会专门做留学生的工作。教会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传福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的确给了初来乍到的留学生不少帮助。比如每年那个小城的一个教会在冬天来临之前都为留学生举办一次免费衣物捐献活动,这是因为那里冬天既冷且长,不少留学生即便有所准备也难免有准备不够的时候。(chinesenewsnet.com)

等到我找到工作又要搬家的时候,要去的地方对我来说是举目无亲,两眼一摸黑。当然,我可以联系住旅馆,但是因为我出国没几年,尚未形成独立住旅馆的意识。于是我上网查找,给当地一家浸会教堂的牧师发电邮,问他当地有没有帮助外国学生的教会组织。那个牧师便把我介绍给了一个叫做International Student Inc.的组织在当地的负责人Kert。我给Kert发电邮说,请他帮我联系租一个公寓,我到的时候,请他找人接我一下直接把我送去就是了。Kert回电说,他会到车站接我,来了以后先住在他那里,什么时候找好房子什么时候再搬。这下比我希望的还周到,我也放心了。(chinesenewsnet.com)

我没有想到的是,到了以后接我的是一位老者,顿时觉得不好意思。那天我上午到,在他家吃过中午饭他便带我去看房子。也算我走运,离我单位很近的地方正好有房子出租,我当即决定搬进去,因为我不想再给Kert添麻烦。(chinesenewsnet.com)

后来在跟他们的接触中,我了解到ISI是一个组织遍布美国全国大中城市的福音团体,专门向留学生传福音并且给留学生提供各种很具体的帮助。我参加过他们的一些查经班,后来因为太忙,加上我已经不是学生了,就渐渐去得少了。(chinesenewsnet.com)

投桃报李(chinesenewsnet.com)

本地的ISI每年秋天都在劳动节这天举行一个欢迎新留学生的烧烤活动。当我听说他们需要志愿人员的时候,我就报名了。我想,当初受恩于人,如今也当回报。(chinesenewsnet.com)

单位的同事,ISI的一个成员Peter告诉我,周末有一个志愿人员工作会。我想,既然我志愿了,就去听一听吧。他说星期六早上九点,在一条街上接人去开会的地点。我到了之后问他开到几点,他说下午五点。我完全没有想到,但是既来之则安之,算是换个方式过周末。(chinesenewsnet.com)

开会的地点在一个牧师家里。到了那里我才知道实际上不仅是工作会议,而且是一次退思活动。这是我给retreat确定的译名。所谓退思,就是到一个地方,把日常生活里的琐事抛开,大家在一起查经、交流。这是基督徒属灵生活的一种方式。我从来没有参加过退思活动,因为大部分都是在很远的地方,而且要过夜。(chinesenewsnet.com)

来参加这次活动的除了ISI的工作人员以外,还有当地学校的几个学生,以及我们单位一个新来的韩国老师。后来我知道,她到这里,也是拜托了ISI负责人之福,在他们家住了几天后才租到合适的房子。(chinesenewsnet.com)

在一天的活动里,除了查经以外,大部分时间是在讨论如何改进ISI的工作。我们分组进行brainstorming(集思广益),设想尽可能多的帮助留学生的活动。我由此看到他们帮助留学生是认真的。除了具体的事情,比如机场接送,安排临时住宿以外,他们还提到争取联系当地的一些专业人士,像需要专业服务的留学生提供服务,比如心理谘询什么的,因为有的留学生会因为文化上的不适应,学习上的压力,经济上的压力而产生抑郁症。(chinesenewsnet.com)

像ISI这样的组织,为了他们的信仰,愿意帮助陌生人,别的国家的人,别的种族的人,这和中国文化里一般只帮助亲朋好友的做法的确很不同。(chinesenewsnet.com)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在北京的学校里没回家。我给留学生楼打电话,说如果有留学生愿意跟中国老师过春节,学学包饺子什么的,我愿意接待。接电话的人听起来不但警惕性颇高,而且似乎还有点"你有病吧?"的意思。中国的情况似乎是,如果没有特大事件激动起人们的崇高感,那帮助人的事情,一个是帮亲朋好友,一个是通过单位帮助跟本单位有关的人。总之得有个说法,那就是认识或者是一个单位的。单位这一项,相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优点。外国留学生到中国上学根本不用操心接送吃住的问题。这个优点在国外的延续,就是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帮助将要到本校来的中国学生。(chinesenewsnet.com)

事不关己(chinesenewsnet.com)

不管陌生人的事情这一项,相对美国来说是一个缺点。有人说基督教就是好,肯帮助与己无关的人。如果说有关,那就是它把老百姓都看成是上帝的子民。这么说倒也不无道理。传教当然是要传的,但是如果把传教看作是这些组织帮助人的一个自私动机也不对,因为人家只传而不胁迫你信。(chinesenewsnet.com)

在这里,中国人介入这种活动的比较少,虽然中国基督徒也有不少。也许这是因为中国那种关系文化使然。我们这里华人很多,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华人参加当地社区活动的很少。我觉得如果当地的华人社会也能参与其中,在帮助每年新来的留学生方面做点贡献,有助于提高华人社会在当地的社区参与程度。(chinesenewsnet.com)

很多留学生是来自大中华地区的。如果这些学生刚来的时候能够得到华人家庭的帮助,暂时安排在华人家庭里,那在吃饭方面就比住在美国人家里好一些,因为谁都知道,中国人能吃而且是吃不惯沙拉面包的。吃饭方面的挫折对远离祖国亲人的华人留学生来说一定是很影响情绪的。(chinesenewsnet.com)

除了帮助华人学生外,已经在国外安定下来的华人家庭也不妨去帮助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毕竟当初刚到国外的时候也得到了外国人的帮助。这也是对华人社会能不能突破自己文化圈的限制的一种检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楼主| 发表于 06-9-11 19:47:0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做不成一个重要的人,怎么办?

多维记者林紫乔独家专访/多维:你说得不错,能否再多谈一些从下棋中获得的收益? 徐晓鹤:下棋培养的还有定力与韧性。徐步远已经打过100多场比赛,主要是成人赛,而不是打少年赛、学生赛。成人赛大多在周末举行,星期五晚上一轮、星期六日各两轮,一共五轮比赛,一轮最多高达五小时,许多成人下不赢的时候,就开始拖时间,拖到最后让你出错认输。徐步远8岁开始接受这种磨练,一盘棋要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盯着棋盘想。下棋不是体育,不是拼体格的强健、灵活或者速度,却需要足够的韧性,体力和脑力必须经得起时间的消耗。(chinesenewsnet.com)

美国孩子可以说是世界上过得最舒服的孩子,衣食住行无忧无虑,什么玩的都不缺。他们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体育运动是磨练性格与意志的最好方法。美国教育体制重视体育,不是没有道理的。像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大兵,身上背着20多公斤的行装,在炎热的沙漠地带行军、打仗能坚持下来,体能和意志都得非常坚强。以前有人说美国兵是老爷兵,其实他们不是老爷兵,能吃苦。下棋的磨练,也有相似的意义。(chinesenewsnet.com)

还有不畏强者。因为孩子经常跟大人对打,跟高手对阵,对方在年龄、经验或棋力上占优势,这都要求你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小打大、以弱克强、坚持到底、反败为胜。(chinesenewsnet.com)

有一次全国年级赛,徐步远最后一轮的对手比他高300分,是来自纽约的有钱人家子弟。听场外华人家长介绍,他家中“跟宫殿似的”。他们家为了参加那次比赛,专门包了一架飞机过来,随行有四个着名教练,浩浩荡荡,志在夺冠。结果那孩子轻敌,付出了代价,仅获第20名;徐步远赢了那一轮,获第六名。之前我们都不知道对方的背景,事后我告诉了他,让他知道,不管对手背景多么强大,也还是有机会取胜。(chinesenewsnet.com)

向对手学习,也是好处之一。一个好的棋手,应该懂得向对手学习。尤其是能够赢你的对手,你要输得服气,把他赢你的本事学过来,变成自己的本事。不然输也是白输,那才真正亏了。在网上下棋也是这样,输了之后通过复盘向对手学到的招数,往往在后来的比赛中就用得上。(chinesenewsnet.com)

好棋手还得自律。下棋必须全神贯注,全力以赴,这就需要较强的自律能力。几个小时下来,一步都不能有闪失。你要控制好棋局,首先得控制好自己。徐步远控制自己,从控制饮食做起,比方坚持多年吃素。当然不是全素,奶、蛋、鱼照进。吃素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出于健康与营养。买回的食品,都要仔细看清包装上的成分、添加剂,不知道的就查字典,查了之后觉得不好,他就坚决不吃了。再好吃的都不去碰,不受美食的诱惑。我也曾经怀疑吃素是否会影响发育或智力,但营养学并不支持这种观念,所以并不勉强他。(chinesenewsnet.com)

多维:从你的观察,下棋让徐步远在许多方面都能自律与坚持? (chinesenewsnet.com)

徐晓鹤:除了拒绝不健康的食物,他发誓这一辈子绝不沾染菸、酒和毒品。我说长大了可以偶尔喝一点酒,但他说坚决不喝酒。昨天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原籍波兰的特级大师,才43岁就因为酗酒、抽烟死掉了。徐步远曾亲眼看到这位棋手在北卡的一次比赛中,喝得醉醺醺的,输给了一个比他低700分的孩子。(chinesenewsnet.com)

我当然希望徐步远说到做到。但有时候也反而担心,不吃这个不吃那个,太自律了也是个问题。一个太自律的人,也就不浪漫了。人有时需要一些“另类思维”,太规规矩矩了,并不那么可爱。 所以怎样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说实在话,我也不是很有底。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尽量做好。(chinesenewsnet.com)

徐步远很少看电视,看也主要看影碟,及中国电视剧。比如三国演义、雍正王朝、水浒、康熙微服私访、中国式离婚……他都看过,从中可以学中文。但是比赛期间任何电视都不看。南征北战打比赛三年多,进任何一家酒店、旅馆,从没在任何一个房间中打开过一个电视。电视机对我们来说,就像花瓶一样的摆设。比赛就是打仗,棋手必须全力以赴,没有自律是不可能做到。(chinesenewsnet.com)

生存能力最基本最重要(chinesenewsnet.com)

多维:感觉你对培养小孩健全人格方面,费了许多苦心,你希望徐步远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chinesenewsnet.com)



Emory大学暑假举办的“城堡”夏令营,只有几届历史,却被许多棋手誉为美国最好的国际象棋夏令营。徐步远在夏令营中与室友合影(徐晓鹤提供)

徐晓鹤:究竟要把小孩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常听到有些家长跟孩子说,“你将来多挣钱,给妈买大房子,买好车。”我不以为然。不是说人不应该有钱,钱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从小徐步远就反覆听我讲,我希望他将来能够做一个重要的人。什么是重要的人?比方说你很有名、或是很有钱、或者你能掌握较大的权力、或是很有学术建树、或是具有某种独特的本领和能力,──这些都能表明你在社会中的重要性。(chinesenewsnet.com)

做一个重要的人,能对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你有雄厚的资金,可以此帮助一些穷人或项目;你有很大的名气和良好的声誉,可以推动社会的公益事业;如果你有比较大的学术建树和创造力,那更能够是对社会做出直接的贡献。(chinesenewsnet.com)

国际象棋的小兵拱到底线就能升变,往往多一个兵的优势或兵形的优势决定胜局。“兵是国际象棋的灵魂”。孩子的成长,就跟棋盘上的兵一样,开始可能是不起眼的,不那么重要的,但如果冲破重重阻力,凭藉其他子力的帮助拱到底线,就能升变成一个重要得多的棋子。下棋不是为了简单的输赢,也不是为了当一名棋手。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创造更多的机会达到这个目标。当然如果他特别喜欢下棋,视之为生命,想将来成为一名重要的棋手,这也不错,部分程度上也算是一个重要的人。不过这不是我所希望的,我认为这样的影响力不大,对社会作用太小,他也并不具备一个好棋手的天赋。应该让天才去当专业棋手。(chinesenewsnet.com)

如果做不成一个重要的人,怎么办?其实也没关系。人的能力有限,机会、命运、突发事件等种种因素都影响着我们。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希望他能活得聪明、健康、幸福、有品味、有德、有生存能力。生存能力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无论遇到怎样恶劣的情况,都要想方设法地继续生活下去。(chinesenewsnet.com)
多维:徐步远目前参与许多社会活动,这也是你期许他该做的事?(chinesenewsnet.com)

徐晓鹤:培养社会公德与爱心相当重要。今年暑假徐步远参加国际象棋夏令营,有天大家在分蛋糕,用巧克力做成国际象棋的那种。徐步远回来说他很不开心,因为有人提议按照等级分来分,也有人提议按先来后到。无论哪种方式,他都有优先权。结果分蛋糕的女孩像是没听见似的,顺手把他想要的那块巧克力“后”递给一个刚到的孩子。徐步远很生气,觉得他们不讲规矩,就去跟那孩子理论,说这块蛋糕应该归我。对方哪管这么多,一边吃一边还故意气他。(chinesenewsnet.com)

我对他说,这件事情是他的错。首先他不应该跟那孩子抢蛋糕,就算讲道理,也应该去找分蛋糕的人,不应该纠缠拿到蛋糕的人。第二,跟分蛋糕的女孩争,也没道理。这规矩不是她提出来的,也许她没有听到旁人的提议,或是她不认为这提议是对的。(chinesenewsnet.com)

我认为这提议就是不对。举个例子,要是布希总统到你们学校,跟孩子们一起联欢、分蛋糕,难道布希可以因为他的官最大,就先拿自己想要的最大一块去吃吗?徐步远一听就笑了。这个道理是说,越是有身分、有名望的人,越是有钱、有权力的人,越应该谦让,而不是强取。在夏令营这些下棋孩子们中,徐步远已经是获利最多的一个。不管他用什么方法,付出多大的代价,才得到这些荣誉,总之国际象棋已经给了你最高的回报,你不能再贪这些小便宜,应该把其他的利益让给别的孩子。(chinesenewsnet.com)

人应该懂得回报社会。凭什么棋下得好,就该得到一个奖杯?人是社会性的,棋联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把奖杯发给成绩不错的棋手,给等级分高的棋手以荣誉,这些荣誉得到社会的公认,都说明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得到过荣誉的人,必须回报社会。(chinesenewsnet.com)

学校成立象棋俱乐部,徐步远起初回绝了主办老师的邀请,不打算参加俱乐部的活动。但我鼓励他自告奋勇去当教练,这也是回报社会的一步。事实上,一个中学能找到一个2000等级分的教练也不容易,现在俱乐部里16个孩子与两个老师都听他讲课。(chinesenewsnet.com)

此外,徐步远打成人赛能挣到一些奖金。通常成人赛都有奖金,这几年下来,他陆陆续续赢过一些钱,我就要他建立一个扶贫基金会,准备攒到一定程度,去中国贫困山区捐建一个小学,帮山里孩子解决读书的困难。大约五万多人民币就可以办到,现在他已经存了将近两千美元了。我希望他读十年级之前,能够达成这一目标。(chinesenewsnet.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楼主| 发表于 06-9-14 23:01:14 | 只看该作者
据美国《明报》报道,纽约皇后区民主党初选9月12日晚揭晓,华裔杨爱伦以122票险胜郝理升,从而笃定成为纽约历史上首位华裔女性州众议员。

  拥护者“庆功宴”欢庆胜利

  杨爱伦之友会的召集人杜彼得从当晚9点投票结束,就在美心酒楼摆设了一场酬谢义工的宴会,不过也有许多人都在票选结果未出炉的时候,就开始管它叫做“庆功宴”。利用手机,阶段性开票的结果在席间传递,忽而有人说朴容范一路领先,忽而有人说郝理升票数高。不断从门口涌入的杨爱伦支持者,互相从表情上探询着可能发生的结果。10点半以后,杜彼得首次宣布杨爱伦即将到场,暗示性地透露了近在咫尺的胜利。

  10点45分左右,杨爱伦在州参议员斯塔文斯基、刘醇逸和季华珊等人的陪同下步入美心酒楼,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无以伦比的兴奋。刘醇逸进门后大声的喊着,“我们来欢迎纽约历史上第一位亚裔女性州众议员!”义工和支持者们应声起立鼓掌,人潮将杨爱伦包围,记者登上椅子和饭桌对着杨爱伦及其竞选团队的成员疯狂摁动快门。法拉盛崭新的历史,便在如此欢庆而激烈的场面下产生。


  杨爱伦赢得36.27%即1889张选票

  根据选举局的数据,杨爱伦赢得36.27%即1889张选票,郝理升赢得22.93%即1767张选票,而朴容范赢得了29.80%即1552张选票。按照这样的数据计算,杨爱伦和郝理升的差距为122票,但是杨爱伦竞选办公室策略长Evan Stavisk宣布的数字是140票。Stavisk坚称,如果有人挑战选票统计结果,也必然是徒劳的。“因为140票足够说明杨爱伦优势的显着,不管谁对这个结果发起挑战,它都经得起考验。”

  杨爱伦的陈词并没有想象中的长,她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一一点名感谢身边的支持者身上。杨爱伦最后特意把季华珊推到了前台,她说,女儿从来不计较付出,陪伴她走过竞选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女儿很可能成为她的州众议员办公室主任。

  在致谢的过程中无数次被迫停顿,眼中闪着泪光,好象不努力克制就会哭出来一样。在和女儿长时间拥抱的时候,杨爱伦闭上了双眼,身边的斯塔文斯基和刘醇逸不断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杨爱伦表示,她甚至连哭的时间都没有,她实在太高兴了,她相信她会更好的服务这个社区,决不辜负支持者的信赖。

  险胜对手突显华裔投票率不高

  福寿老人中心主任王能说,他从始至终都相信,杨爱伦绝对会赢,因为只有她是符合选贤能标准的。杜彼得说,竞选是暂时的,朋友是永远的。从今以后,这个社区的各方各派应该更多的谋求合作,而不是走向分裂。

  25学区委员朱宝琳说,她的态度从未改变,华人当选是社区的骄傲,大家将来应该放下彼此的成见,步调一致,放眼未来更宽广的合作空间。

  选民协会共同理事长叶汉中表示,他个人感觉华人本次投票率不如韩裔,这也是杨爱伦没能获得更高票数的原因之一。叶汉中强调,华裔选民不出声对于整个社区的利益是有负面影响的,哪个族裔投票率高,才能说明哪个族裔在政治舞台上拥有更高的地位。

  朴容范孟广瑞表示祝贺

  朴容范是第一个通过电话向杨爱伦表示祝贺的候选人,杨爱伦为接听他的电话,还特意中断了记者的访问。

  当晚,州众议员孟广瑞也代表妻子和宣布退选的孟昭文,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对杨爱伦表达祝贺。他说,他坚决支持杨爱伦并在将在11月大选中做出不懈的努力,在剩下4个月的任期内,他也将与杨爱伦谋求合作,并呼吁社区从现在起团结一心,弥合分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发表于 06-9-15 13:58:11 | 只看该作者
阳光上的人事总是更替的特别快,只有宋大哥依然在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忽然间又想起了半年前宋大哥号召大家多灌水的情景。。。。。。再次顶一下宋大哥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楼主| 发表于 06-9-15 18:51:04 | 只看该作者

DEAR 裙妹: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 李宗盛说:大苦大乐,我选中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发表于 06-9-18 18:35: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arlie Z. Song 于 06-2-21 03:21 发表
结 果 呢 ? 请 谢 谢 对 不 起 再 见 。 。 。 学 说 话 !
在 公 路 上 , 有 人 欲 穿 过 马 路 , 不 管 是 否 走 的 斑 马 线 , 所 有 的 汽 车 ( 几 乎 是 100 分 之 100」 均 停 下 来 , 让 行 人 过 ...

是不是信仰使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楼主| 发表于 06-9-18 21:36:01 | 只看该作者
央视“名嘴”崔永元患抑郁症的事可说和《实话实说》一样路人皆知,但他在哪里看病可不是人人知道的事情。记者昨天发现,崔永元日前再次公开宣布自己患有抑郁症,并透露为自己看病的两位主治医生,其中一位是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医生。该医院工作人员证实了崔永元曾找该院医生看病的说法。(chinesenewsnet.com)

    每天大把吃药(chinesenewsnet.com)

    在本月11日一篇名为《大话抑郁》的博客日记中,崔永元首先抱怨了自己为一本书写序的困难。“编辑不知道是第几次催稿,我很尴尬,编辑更是。其实稿子早就写好又撕碎了。写得太真实,看得自己头皮发麻。”(chinesenewsnet.com)

    紧接着他就大谈自己的抑郁症。“抑郁症离我很近,近得像亲兄弟,医书上描绘的大部分病症我都具备了,还有即兴发挥的部分。差不多有四五年的时间,我抑郁并活着。虽然国家GDP每年都增加,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满脑子都是极限运动。抑郁症病人有多苦,不说也罢。”(chinesenewsnet.com)

    崔永元承认,自己患抑郁症的两年时间里,一直去医院看医生,每天都吃很多药。“我的优点是热爱科学,包括医学科学。所以,我去医院看医生。我一五一十地说,医生一把一把地开药,我一天三顿三顿的吃。坚持了两年,太阳又从东边升起。”他还打比方:“抑郁就像当官,当得好好的,忽然被降了一级,天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chinesenewsnet.com)

    求医直奔上海(chinesenewsnet.com)

    在谈了自己治疗抑郁症的情况后,崔永元认为现在很多人并未患抑郁症。“抑郁症也不是谁想得就得的,不高兴不一定就是抑郁。看个笑话,如果还笑就没大事。现在很多朋友一皱眉头,就被送进医院被人摁着大把吃药,乐坏了卖药的心理医生。”崔永元在日记最后还专门介绍了为他治疗的两位主治医生,其中一位是云南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的医生,另一位则是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身医学科特诊部的赵旭东医生。崔永元甚至公布了两位医师的座机电话号码。(chinesenewsnet.com)

    记者随后拨通了东方医院心身医学科特诊部的电话,赵医生不在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赵医生一周只上一趟班,今天上完班已经回家。下周他要去国外出差,一直要到国庆后才回来。”该工作人员还证实了崔永元找赵医生看抑郁症的事实,“我们曾听赵医生说起过这个事情,但详细情况只有他本人才清楚,我们说了不算。”记者询问有没有崔永元的预约记录,对方表示这属于个人隐私,但透露崔永元可能是直接与赵旭东医生联系,并未通过医院预约。(记者茅中元)
( 新华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楼主| 发表于 06-9-19 20:15:59 | 只看该作者
我只身来到纽约留学,因飞机晚点,到达JFK机场已经是晚上12点过,TAXI把我载到曼哈顿的校园时,因为太晚,无法在学校机构找人安排宿舍。考虑再三,就请TAXI司机把我载到位于42街与12大道交叉处的中国领事馆。心想到中国领事馆去,至少安全有保障了。
到达后,看领事馆还开着(后来才知道有个代表团和我同机到达,领事馆在接待他们),我赶紧把两件重得要命的大箱子提下TAXI,走进领事馆,刚一进门,一位中国农村老大妈似的女人就嚷起来,说你以为这是啥地方?说进就进?我赶忙说明情况,说飞机晚点,又是初到纽约,东西又多,怕不安全,希望在领事馆住一晚,那女人听了两句就不耐烦,黑着脸问:你是因公护照还是因私护照?我说是因私,她一听就说,因私的咱可不管,出去出去,那样子就象赶叫花子一样。

我说,咱因私护照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呀!咱也是中国公民呀!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事馆难道不是关照在海外的中国公民的吗?她说,啥公民不公民的,甭废话吧,出去出去!我看看外面黑洞洞的,心想这出去后到哪里去呀?要刚来纽约就出个事儿可不是好玩的。就软下来,说那就让我在接待室外面的凳子上坐一晚吧。这么晚了,我也不知道去哪里呀。她一听就火大了,啥?这领事馆又不是收容站,出去!少废话!这时电话响起来,她说完就去接电话去了。

我心中这个满腔的怒火真的无法抑制,有这样对待在海外遇到困难的同胞的吗?是人起码总还有同情心吧!刚想说甚么,一位在旁边等着接人的中年华侨看不下去,过来跟我说,听口音我看你象是XX省的人吧?我赶紧说是呀,她说我刚回国并到XX省去过,你们哪里的人不错,你等等,我认识这儿当官的,我上去跟他说说。我赶忙说谢谢。然后她就上楼去了。我在下面等了一会,上面一个电话下来,说可以接待,让我上去,那老女人才让我上楼。这样,我在领事馆住了一晚,花了 42 美元。

第二天一早赶到学校,学校接待人员一听我刚从中国这么远到,大家马上热情地帮我提东西,问长问短,安排住宿。和昨天在中国领事馆受到的冷遇比起来,那时候觉得到了美国的学校真的象到了家一样。那感受真的非常不是滋味,但是十分强烈,一辈子也忘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楼主| 发表于 06-9-19 20:17:32 | 只看该作者

以上是转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4 23: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