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处:华夏心理网
越来越多高学历的女性走进“心理诊室”,梦萍就是一个。那天天气很好,阳光烈烈,但是北方的春季寒冷依然,一如梦萍的心。这个有着MBA学历的女人并未表现出在商场上那样的叱咤风云。相反,她看上去很平静也很憔悴。在一杯茶水后,梦萍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
23岁那年,梦萍工作的研究所里新来了一位研究生。他叫小军,博学多才,风度翩翩。梦萍是实验室助手,她的细致周到,十分合小军的心意。每次来做实验时,他总是喜欢请梦萍做他的助手,在交往中梦萍发现自己爱上了他。在小军的众多追求者中,梦萍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她学历最低,相貌也很平常,连她自己都觉得没有希望,为了离心爱的白马王子近一些,她暗暗报考了业余大学。
对于梦萍来说,就像天上掉下馅饼,在众多优秀追求者中,小军选择了她。结婚后不久,小军去了美国,梦萍申请陪读也去了美国。这是一段艰难的拼搏岁月,刚到美国语言不通,梦萍只能干不用说话的活,那时她为几家餐馆洗盘子,一双手一天十几个小时在洗涤剂里浸泡都变了形,小军握着这双手哭了,发誓一定要学到真本事,干出大事业,让梦萍过上富裕、舒适的日子。
第二年,小军申请到了助教的职位,减轻了经济上的压力,梦萍的打工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她很快过了语言关,在一家刚开业的小公司打工。几年之后小军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找到了一份报酬优厚的工作。梦萍在小企业打工时,对办企业有了浓厚的兴趣,她在打工之余到大学进修了MBA课程,并获得了学位。在此期间不断有朋友与小军联系,建议他回国发展,他研究的项目在中国同样能赚大钱。但小军对此毫无兴趣,梦萍却非常感兴趣,利用回国探亲的机会,对有关方面进行了仔细的考察,并建立了一些关系。回美国后,梦萍向公司提交了一份开发上海市场的计划书,深得老板的赏识,很快得到了提升,负责上海项目开发。梦萍拿出了刚到美国打工的劲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调动了在上海的一切关系,她在上海的项目大获成功。公司的发展非常顺利,不久公司决定在上海创建分公司,由她担任市场开发部经理。梦萍希望丈夫与她一起回国发展,但是小军在美国有一流的实验室,他的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他不反对妻子去创一番自己的事业,但是不一定非得回国。而梦萍却认为她的事业只有在中国才能获得成功,夫妻俩谁也说服不了谁,渐渐出现了裂痕,最后终于分道扬镳。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小军和女儿留在美国,梦萍孤身一人回到上海,所有的人都说她疯了,而那时她只有一个念头:回上海干一番大事业。
离婚就像在心头剜去了一块肉,奇怪的是梦萍并不怎么感到痛,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她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天如人愿,梦萍的卓越业绩为公司赢得了巨大的利润,她被提升为分公司总经理,这是她梦寐以求的职位。然而她感到自己是那样的孤独,望着前夫和女儿的相片,眼泪竟扑簌簌地流了下来。她拨通了美国长途,女儿用欢快的声音祝贺妈妈梦想成真,此刻她极想听到丈夫的声音,但女儿告诉她,小军与另一个女人度蜜月去了。梦萍突然感到自己牺牲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离婚的伤痛异乎寻常地膨胀起来。梦萍不明白当初自己怎么会这么傻。她深深地陷入回忆中,她不断地回忆与小军和女儿相处的每一个细节:她刚到美国为小军拼命打工的艰苦岁月,她经常梦见小军握着她的手,眼泪一滴一滴掉下来……每一次她都感到那样的甜蜜又那么的心痛。她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每天早晨醒来就感到累,提不起精神,她得费好大的劲才能起床,常常上班迟到,甚至不去上班,她对一切失去了兴趣:做事开始拖拉,经常出错,工作受到了极大影响。她受到了批评,再后来她被降了职,她更加消沉了,出现了厌世情绪,她感到人活着一点意义都没有,完全坠入绝望的深渊,丧失了最基本的逃生愿望和勇气……
【分 析】
美国著名精神病理学家弗拉赫认为成功能够导致抑郁,彼得氏法则认为:根据现代制度,大多数人只要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就会得到提升,一直提升到不能胜任为止,所以许多人晋升的岗位超越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后,他们便稳定不变地维持在“不能胜任”这一水平上。当人们在“不能胜任”的岗位上就会面临许多应付不了的事,就会产生心理压力。提升往往带来社会和经济地位的改变,也伴随着更大的责任与压力。所以提升本身就能导致抑郁,因此当一个人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目标时,他患抑郁症的风险骤然上升。另外许多成功者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周围充满着激烈的竞争气氛,它使人们变得孤独,难以找到知音。在成功的过程中,他们牺牲了某些有价值的东西,如家庭关系和友谊等。一旦他们达到自己确立的目标时,可能会突然意识到失去的一切。于是他们会认为自己做出的牺牲太不值得;其次成功也可能激起悲伤感,因为任何目标的实现几乎都包含着终结。“完了”的感觉与“我从这儿再接着朝哪儿走”的疑问结合起来,便会激发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