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727|回复: 1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為藥瘋狂——【揭露世纪最大的谎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6-9-17 00:4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為藥瘋狂
CCHR | 18 March,2006 20:22
他們說,
百憂解消除你的憂鬱:贊安諾舒緩你的焦慮
利他林讓你的孩子乖巧聽話。
可是,你知道嗎﹖你和你的孩子可能吃錯藥了!

來自專業醫師的良心建議,告訴你
為什麼不要服用精神藥物以及該如何戒除藥癮。

為藥瘋狂

Your drug may be your problem : how and why to stop taking osychiatric drugs

作者: 彼得布利金/大衛柯翰
譯者: 熊漢昌
類別: 醫藥&生理
語言: 英文中譯
出版社: 新新聞
出版年份: 2002年

作者介紹
Peter R. Breggin, 醫學博士,任教於哈佛醫學院,是國際知名的心理療專家。哈佛醫學院畢業,曾任麻省精神保健中心及紐約州立大學上州醫學中心住院醫師、國家精神保健院顧問。一九六八年起於馬里蘭貝斯達開業,並於哈佛醫學院、華盛頓精神病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校講學。知名的生物精神病學反對者;國際精神病學與心理學研究中心創辦人;精神病學專業期刊《合倫理之人性科學與醫療管理》總編輯。
他曾經出版十多本書,包括談百憂解的暢銷書。

David Cohen, McGill大學和加州柏克來博士,蒙特婁大學社工教授,專專長心理醫療研究。


簡介.

近年來,精神治療藥物的使用量暴增,尤其是處方給兒童的興奮劑和成人的抗抑鬱藥物、鎮靜藥物。大眾愈來愈依賴處方藥物來解決心理和社會問題。媒體直接將百憂解之類的藥品介紹給消費者,大量的書籍向外行人讚揚精神治療藥物治療兒童和成人各種心理、情緒問題的效果。

精神科藥物的使用已不只是西方社會的問題,台灣也使用愈來愈多。不過,從西方到台灣皆然,醫生給病人藥物的訊息相當有限。而且許多藥物反而是為病人帶來新的問題。

醫師處方抗憂鬱藥物或鎮定劑之前,通常只花幾分鐘時間評估病況。可是一旦病人決定接受藥物治療,很可能一輩子擺脫不了這些藥物,也無從避免長期用藥帶來的有害副作用。找位醫師指導病人服用精神治療藥物很容易,要找到願意幫病人停止用藥的醫師卻很困難。

本書用通俗的語言,告訴我們各種常見的抗憂鬱、鎮靜等等藥物,可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問題,同時也告訴讀者,如何尋找助力來一步一步的戒除這些藥癮,以及在戒藥癮時可能面臨的各種身心反應。本書英文版出版後,受到許多專業臨床醫生的肯定與稱許。


目錄:

警告:精神治療藥物有礙健康
導論:什麼是你的最終寄託
第一章 開始遠比戒斷容易
第二章 精神治療藥物的極限
第三章 你的問題可能來自藥物
第四章 特定藥物的有害副作用
第五章 拒絕藥物的個人與心理因素
第六章 為何醫師告訴病人的那麼少
第七章 規劃戒斷過程
第八章 如何停止服用精神治療藥物
第九章 精神治療藥物的戒斷反應
第十章 讓你的孩子戒斷精神治療藥物
第十一章 瞭解治療師對不用藥的憂慮
第十二章 給不主張用藥的治療師之指導方針
第十三章 不靠藥物來幫助自己與他人的心理學原則
附錄 常用精神治療藥物

他們說,
百憂解消除你的憂鬱:贊安諾舒緩你的焦慮
利他林讓你的孩子乖巧聽話。
可是,你知道嗎﹖你和你的孩子可能吃錯藥了!


來自專業醫師的良心建議,告訴你
為什麼不要服用精神藥物以及該如何戒除藥癮。

精神治療藥物的有害副作用
百憂解(Prozac),抗憂鬱劑
效果:製造幸福感與精力充沛感;
副作用:焦慮、不安、失眠、體重減輕、想自殺。

贊安諾(Xanax),鎮定劑
效果:減輕焦慮、緊張、幫助睡眠;
副作用:暴躁、衝動、健忘、暴力行為。

利他林(Ritalin),興奮劑
效果:矯正過度活潑、衝動以及注意力不集中;
副作用:失眠、痙攣、緊張、沮喪、想自殺。

這樣的藥物多數不清,這樣的副作用說都說不完。你確定,要吃這些藥嗎﹖  
為藥瘋狂書評--{藥物違背自然,自然違反人性-讀 布利金 & 何翰《為藥瘋狂》}

資料來自於--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minHsiao


近來中國時報「家庭」版,為職業女性作一系列專題,全方位探討她
們在現代社會遭遇的問題困擾,試圖提出解套方案。比如,六月二十
五日第三十七版,整版幅就有各領域專家提供簡單解鈴。

其中,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蕭正誠,對職場壓力困擾,建議職業女性
可以適度藉藥物來改變性格。他說,「現在有很多安全的藥物,在服
用之後,進到大腦細胞的細胞末,改變它的結構,讓你變成跟那些
EQ 比較好的人一樣」。同時,緊接著補了句,「我並不是勸各位一
定要吃藥,……很多人不喜歡吃藥,我會建議他們做心理治療。……
當這些方法都試過了,還是覺得不好,再回頭來吃藥也來得及。也可
以先吃藥,再嘗試其他的方法,也是可行的」。(中國時報第 37 版
「家庭」,民國九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以上文句,我們不難判別:蕭醫師基本上認為服藥來控制壓力改變性
格,是簡單速效又安全的法子。相信這也是許多臨床醫師,甚至精神
科專科醫師,所共同認定推薦的。許久前,和大家介紹過曾風行一時
的《神奇百憂解》 (張老師文化 ),以百憂解 (Prozac) 這個新興精
神科用藥出發,也是樂觀表示:「百憂解的發明,或許告訴我們:藉
藥物來調整情緒的新時代來臨了」。

但,事實真是如此麼?



這本彼得.布利金,與大衛.柯翰所合著的《為藥瘋狂》,原著 1999 年
出版,三年後的如今才被選譯到台灣來。由中譯本封面底的「作者介
紹」可以了解,布利金是哈佛醫學院畢業的精神醫學教授,也是「知
名的生物精神病學反對者」。柯翰則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
現任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社工系教授」。具如此背景,讓本書說法極具
可信度。

本書開宗明義,一起始就用「警告:精神治療藥物有礙健康」,向讀
者明白表示:昔日得來「精神困擾只要吃藥就會好」的印象,不論來
自廣告、藥局介紹甚至醫師提供,都是片面真理,甚至幾乎是謊言。
「所有這些藥物都可能造成許多嚴重而致命的有害副作用,其中大多
數還會造成戒斷的困難,如情緒和生理的痛苦。有些藥物會造成強烈
的身體依賴性,並導致危及生命的戒斷困難」(頁 4)。

現代文明社會,各種生活壓力紛至沓來。醫藥專業快速進步,我們(
尤其是台灣人)長期不自覺認為「有病就要看醫師 / 吃藥」,甚至
覺得不吃藥病就不可能好。在這種就診先行意識壓力下,臨床醫師不
得不開立處方,以博得病患信任。以我個人的臨床醫療從業經驗,過
去有些醫師兩相權衡,或許會開立相對較無害的維他命丸作為安慰劑
。如今所謂「醫療意識高漲」,似懂非懂又硬要裝懂的病患或病患家
屬,以各種方式取得片面相關醫療知識,動輒質疑醫師的處置和處方
,導致醫師為求自保,寧可在允許範圍內,開立過多不必要的檢查和
藥物。如此,雖然滿足了病患 / 病患家屬,保護了醫師自身安全;
就大處著眼,實是兩敗俱傷。

精神治療藥物,是許多會被濫用的處方之一。小自失眠,大至焦慮甚
至精神分裂者的強迫病患鎮靜,醫師開立無數藥物來達到目的。台灣
醫療環境,心理治療與諮詢的風氣還未開,有情緒困擾的民眾只能向
精神科或家庭醫學科醫師求診。醫師解決這類問題的明顯有效方法(
或許也是病患所希望的),就是開立精神鎮靜藥物。臨床上發現,病
患對藥物的需求量總是與日俱增,甚至不得不多種藥物合用,來同時
針對不同問題,或是解決其中某藥的副作用。每加一藥,很可能副作
用就多數種。於是往往左支右絀,折磨病患,也困擾醫師。長此以往
,病患往往自然接受了「我是憂鬱/狂躁/失眠/……疾病的患者,
必須一輩子服藥才能控制」的既定概念,醫師也如此告知病患。卻沒
有人想過:會不會自一開始,「服藥」這種作法就是錯的?甚至就是
造成日後不得不與藥共舞的主要關鍵?

作者布利金是少數質疑藥物治療的醫師。在本書頁 24 至 32,他舉
出十數個實際案例,具體讓讀者看到精神治療藥物的危害。這其中,
有病患自行察覺,或由家屬發現:吃藥短期似乎有所改善,卻帶來更
多困擾,不得不吃更多不同的藥。可是求助其他醫師,「增加/改變
精神治療藥物的種類或數量」,往往是唯一答案。除了少數人幸運遇
見合適的心理/精神醫師,利用逐步減量與心理諮商雙管其下,自藥
物地獄脫身;許多人或許自此,只能在藥物機動調整下,得到不滿意
但可以接受的精神平衡。這是多麼讓人驚訝,也讓人遺憾的事啊。

作者兩人,深入了解這種現象之所由來。發現商業機制下,藥商在發
明新藥過程中,對藥理機制的了解本來就不健全,又對藥物產生的種
種影響多所隱瞞。

在第二到四章,作者先由藥物本身談起,巨細彌遺告訴讀者,各種常
用或不常用的精神治療藥物,它們副作用如何,會對服藥人體有什麼
影響。這些副作用,大多詳載於專業醫療手冊裡,不過不但常被醫師
忽略,就是記載了也往往輕描淡寫帶過。就算這樣發生藥物副作用的
人不多,但真的有,也真的發生了。能視而不見麼。

第五章「拒絕藥物的個人與心理因素」,作者轉由部分自己不願意服
藥的病人來作探討。他們發現,除了自己本身就不愛吃藥,更多的是
病人本來就敏感於藥物副作用,因為不適應而拒服。這相對告訴我們
,副作用真的在,也真的會發生。然而,還是的,這往往被醫師或病
人家屬解讀成「藥量/藥物種類不足」,強迫病人服更多的藥。

當然。兩權相害取其輕,為了自病徵痛苦解脫,就算我們知道副作用
風險,很可能還是會選擇用藥。只是,或許不但病患,就連醫師,所
能得到的藥物資訊其實不足且偏失。在第六章「為何醫師告訴病人的
那麼少」,作者談到醫師取得藥物作用/副作用的資訊來源往往是藥
廠。而藥廠為求賣藥,怎能不隱惡揚善。再者,醫師就是知道副作用
存在,通常是不會主動提示的。因為醫師認為副作用小到可以忽略,
或者部分醫師以權威心態主動取捨,不願讓病人得知,以免產生恐懼
心態拒服,造成治療困難。這些章節所提,都是今日精神治療藥物被
濫用的因素。在這章開頭,作者就明言,「事實上,醫師是被鼓勵不
要告訴病人關於精神治療藥物的危險性。提到藥物有害副作用的手冊
與教科書,通常都建議醫師讓病人知道的越少越好」(頁 119)。知
道這點,你能不覺得不可思議麼。

再和大家談談藥物之所由來罷。

藥物發明,先由動物實驗入手;發現確實對某病徵產生有意義的改善
,再由某病病患徵求志願者進行人體實驗。若人體實驗確實有效且副
作用小,通過國家衛生局認可後,才能進入量產;臨床醫療的確安全
,才可能進一步成為藥局成藥,不需醫師處方自行購買。

這樣的過程看來似乎嚴謹安全,其實處處漏洞百出。因為人體不見得
能等同於動物。且,動物實驗所觀察的,通常是動物用藥後的行為,
但我們無法判讀牠們精神層次的改變。而精神層次,卻又是精神治療
藥物的主要訴求對象啊。我們怎能藉由小白鼠在用藥後,變得有精神
有活力能多跑幾圈鼠環,但沒看到牠們食量減少或壽命下降,就類推
到「所以人類服用必然也有利而無害」呢。可是,百憂解就是這麼被
發明而來的啊。

你或許會質疑:之後還有「人體實驗」啊。通過人體實驗,藥物的安
全性總不該有問題了吧。不過只要中學作過實驗就知道:同種動物(
比如小白鼠),都還有個體差異要考量,更何況是人呢。再者,參與
實驗的精神病患,或許本身當初被判定為同類疾病的過程,就值得質
疑了。

作者更特別提出「安慰劑」作用。很多人體實驗中,安慰劑(比如,
作成和藥物外觀相同的麵粉球)與精神治療藥物,具有幾乎相同的治
療效果。病人對醫療過程的信任,往往對治療效果產生決定性影響,
藥物反而是輔助立場了。如果真是如此,透過種種手段的心理諮詢治
療和情感協助,或許才是精神困擾甚至精神疾病的正道。

若認同了這點,接下來就是如何戒除精神治療藥物的心理/生理依賴
。作者在第七到九章,針對成人詳細介紹如何安排逐步戒斷,戒斷過
程會遭遇的身體不適與外來阻力(比如醫師的施藥壓力或家屬的安全
質疑),以及合適的戒斷方法與替代治療。第十章「讓你的孩子戒斷
精神治療藥物」,則提供有識家長如何輔助孩子自藥物牢籠逃脫。

第十一、十二章,寫給醫師們參考。第十一章「瞭解治療師對不用藥
的憂慮」先分析認同醫師選擇開立精神治療藥物,會面臨到的壓力和
想法;再從第十二章「給不主張用藥的治療師之指導方針」,進一步
提供如何說服病患和家屬,儘量避免用藥。

最後,本書以第十三章「不靠藥物來幫助自己與他人的心理學原則」
,提出適用的替代手段,用人際關係互助和心理支持,來自助他助,
度過灰暗。相信對一些自身有情緒困擾,偷偷或經由處方服藥,有心
戒除又不知如何是好的朋友們,是重要參考。

不過必須提出來的:《為藥瘋狂》這本書,是《神奇百憂解》的重要
反證,值得交相閱讀思考;不過由於涉及許多醫藥專業領域,若不是
具相關科系知識的書友或心理/精神病友,閱讀起來或許有點辛苦,
也可能覺得乏味。

譯者熊漢昌的譯筆通順可讀。可是自譯者資料得知,他是「台灣大學
漁業科學研究所畢業,目前從事生物相關工作」。這樣學術背景,翻
譯這本醫藥領域書藉,或許還是稍嫌吃力,畢竟隔行如隔山。比如,
就醫藥從業人員,對藥物向來以英文商品名或化學名作溝通。作者雖
然用心查出大多數通用的中譯名來使用,除了台灣廣為人知同時廣受
醫師使用的百憂解 (Prozac) 和贊安諾 (Xanax),通篇使用中譯名
不但加重閱讀困難(不論專業或非專業讀者),就是感興趣的一般讀
者,還是得靠英文名,才能在書本甚或網路找到相關資訊。是以此舉
未免畫蛇添足了。

以我個人或許狹隘的觀察理解而言,精神醫學,就現代醫學而言,其
實還是個新興學問。因為我們對人腦思維,到目前始終沒有定於一尊
的生理解釋,或者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現行的精神醫學,多半由臨床
經驗作為治療手段依據,就是有所謂研究實驗,絕大部分還是經由研
究者的主觀評判。同樣身為醫師,在醫學院實見習階段,看過太多精
神科病人,為精神治療藥物副作用所苦,表情呆滯,動作遲緩,便祕
失眠,口水流淌……。主治醫師明知副作用如此明顯,還是主觀認定
為了治療不得不如此。不禁讓我慨歎不已。《為藥瘋狂》這本書的問
世,不啻一記警鐘,值得我們再三沈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6-9-17 00:47:13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现在和《躁郁之心》一样,只在台湾有卖。
不过光看介绍,已经够震惊的了。不过现在戒也不是,不戒也不是,感觉自己受到了巨大的欺骗!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6-9-17 00:48:33 | 只看该作者
吃藥不難 , 停藥最難(很重要的觀念!)


陳俊欽╱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江小姐(化名)是很典型的失眠一族。她工作能力好、很受上司器重、事業心也很大,所以可想而知,工作壓力不小,白天要應付客戶,到處接洽,晚上往往還要加班。

很自然的,她滿腦袋想著都是公事,晚上怎麼睡得著呢?

所以長期以來,她飽受失眠之苦,各種方法都試過,還是睡不著。

最後,不得已只好使用安眠藥。醫師開給她一種藥物,使用後效果不錯,但朋友警告她,吃這個藥物會成癮,她有些擔心,於是就停用了。

但是藥物一停,失眠更嚴重,她不得已吃半顆,但還是睡不好,反而是半夢半醒的,第二天更難過;最後只好恢復一天吃一顆。但糟糕的是,這次即使吃一顆,還是睡不著。

醫師把藥量加到兩顆,她很擔心會不會太多?醫師只是要她繼續吃,沒多說什麼。

沒奈何,為了睡眠,也為了第二天的工作表現,她開始每天改吃兩顆。

五年下來,她不知不覺地,用量越來越大,加到了兩種藥物,一種各三顆才能入睡。

她困擾極了,但醫師仍舊不說什麼,叫她繼續吃下去。

後來,她一位大學同學從國外拿到心理學博士學位回來,她如獲至寶,要他幫忙。

這位好心的朋友一看她的藥物,心中暗叫不妙,開的怎麼都是非常強烈的苯二酚類藥物呢?

而且其中還有兩種,目前在國內是第三類管制藥品!

他建議立刻停藥,而且,據他所知道的精神醫學發展,使用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的效果,遠勝於使用抗焦慮劑,長期使用下來,可能連藥物也不必服用就能入睡。

為了取信江小姐,這位朋友還把藥典翻出來給她看,果真書中所講的字字不差,江小姐趕緊把藥物全部扔進沖水馬桶,再也不敢吃了。

這位朋友建議她使用一個風行全球、據稱有效的自然睡眠法,無需使用任何藥物。

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五天後,江小姐突然暴斃了。

死因是鎮定劑戒斷症候群。

這是一個真實的悲劇,祇是經過改編而已。

誰也沒料到的結果,那位心理學博士朋友更是難過自責。

事後分析,這整個原因是這樣的:江小姐原有的醫師由於門診量太大,並沒有清楚的一個治療計畫,每次江小姐就診,就是開藥而已。當江小姐的失眠加重,這位醫師就跟著加重用藥。

結果加到最後,就是一次使用一大堆的鎮定劑。關於這部分,自然是醫師的疏失。

更糟糕江小姐因為工作應酬本來就要喝酒,她的酒量又好,睡不著時她不想吃太多安眠藥,所以會多喝一盃白蘭地助眠。關於這點,她沒跟醫師或他的好朋友講過。

所以呢!當她要把安眠藥扔掉之前,一天已經使用到九顆鎮定劑,外加一天一瓶的白蘭地。

而奉行該自然睡眠方法的要件,就是停止所有的藥物與酒精等刺激品。

但在醫療上,鎮定劑的戒斷是最危險的,安非他命、海洛因、古柯鹼的戒斷,都遠遠不及鎮定劑的戒斷。

雖然說,醫師開給她的是安全性高的鎮定劑,但偏偏她喝酒,而醫師不知道,因為比鎮定劑戒斷更危險的,就是酒精戒斷。而最最危險的,自然是鎮定劑與酒精合併戒斷。

在那瞬間,全部藥物終止使用後,所有的鎮定作用消失了,以經典戒斷症狀為例:六個小時開始雙手顫抖、八個小時出現幻覺、十二個小時出現癲癇發作,三天內出現震顫性譫妄。然後就死亡了。

這個悲劇的誕生,是醫師犯錯在先,未善盡告知之責,也未提出治療計畫,又未曾問出酒精是否使用;心理學博士朋友犯錯在後,他只念了藥物學,深知藥物的作用,但卻不明醫理,不知道一個這麼溫和的藥物在突然減藥時,會變成如此嚴重的副作用;最後江小姐本身沒把飲酒事情誠實以告,這也是一個疏失。

但願這樣的故事,不要再重演。

選擇你的醫師,選擇後就信任,信任後就盡量發問,醫師若不回答,就「開除」他。這是保護自己最重要的關鍵之一。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6-9-17 00:49:13 | 只看该作者
為藥瘋狂
「.....一下子我與女分手很難過診斷是憂鬱症,
一下子又我很想揍我女友又很傷心是躁鬱症,
後來他欠我錢我打她不還我也不是,又很想打
他也不是又是精神分裂症,這樣的試驗科學你
真的能信嗎?.....你要你的孩子變成只是機器
人嗎?你希望你的孩子眼神總是泛著呆滯嗎?
.....陳國華自殺了,幫助大S,倪敏男過的精神
科醫師為什麼會落得這樣的下場,他的床前還
留著他開給自己的憂鬱症藥物....

<<全文如下>>

關於這本為藥瘋狂,對於我在擺脫精神科藥物的毒害真的是生命中的光明。

過去的我服用精神科藥長達4年之久,我記得第一次使用藥物時是在我大學三級的一個晚上,那個時候我因為很想兼顧工作與學業和自己的感情而拼命日以繼夜的努力做事,我雖然在讀成功大學白天有課業要上,但是課業之餘
我也兼了一分傳銷的事業。

因為對於未來美好生活希望的憧憬我將所有時間投注在推銷,發展組織,演講與談生意,那時我有一個感情的對象,我受到他的影響很大,譬如說事業順利業績很好時,我的情緒很高,但是再遇到那位對象時心情隨即馬上掉到最低點,因為我那時常被他壓抑我的情感以致無法宣洩。

一開始這種現象不太大也不容易影響到我,但是漸漸的累積情感負荷積壓太深,當我在生活各方面很順利時,卻馬上被感情的殺傷力傷到最深,後來幾乎天天在睡前都是哭著入睡,只因為無法與對方溝通的痛苦壓著我,只有等到睡著了才可以忘記這一切,但是一醒來隨即又陷入無法呼吸的的感覺。

因此那時的我根本找不到出口,我就日復一日的在這樣的苦裡折磨,後來終於情緒變化太大,家人父母也感到不對勁,因為我會一下子情緒過於高昂,一下陷入人生毫無希望的慘境,當然也影響父母很深,因為他們不時需面對我時好時壞的情緒變化,讓父母不得不求醫了解我的狀況。

後來那天晚上他們戴我到台中榮總的精神科求診,竟被診斷為躁鬱症,因為醫師說我的情緒一下子很高一下子又很低,這是屬於躁鬱症的情況,但是其實是我生活的問題無法處理而引起的心情高低起伏不定。

那時是晚上約12點我吃下了生命中的第一顆精神科藥物,立即我就昏倒了3天之久,可見得藥效之強,後來醒來我只記得頭腦很不清楚,有行動上的困難,要記的東西都記不起來,甚至要表達的東西都說不出來,我要擠出我要到樓下看電視這樣的言詞我都覺得很累,而且會結巴。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感受,家人卻說這一下子就會過去,沒錯,我後來一年內是花了很大的氣力再恢復自己這方面的能力,但是仍是感到很不如從前,過去我可以在陌生人面前侃侃而談,但是現在連面對人都會怕,這樣子的感覺再吃完藥之後就都一直留在心中,但是卻是沒有人能理解。

當時我的狀況雖然有看起來被藥物穩定住了,但是我仍覺得我的生命力,記憶力,創造力,活力都沒有了,我只覺得是在一天拖著一天生活,因為我始終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我過去的熱情不見了,敏銳的思考不見了。

這吃藥的四年間,我心中常常非常痛苦,因為我總覺得與他人溝通時有很大的隔閡,我有時無法了解別人的感受,我一直覺得很奇怪,因為我仍會情緒很低,而且又常因感情的問題使我非常不穩定,只能再住入精神科醫院,被關在裡面1個月之久沒有自由,且每天被餵藥。

我進出精神科醫院多達六次之多。但是我只覺得自己的狀況越來越差,好像生命的蠟燭快燒完了。後來我真的對生命很絕望,直到我遇到山達基,我找到了很多答案,甚至他們介紹這本為藥瘋狂,感謝秀玉給我看到這本書,我發覺太多的真相了。

原來精神科藥物根本是實驗用的一種醫學,甚至醫師們本身也不能證實這種藥物對大腦影響的有效性,而且藥物對於人體的副作用真的是太多太多,不能只看到藥物短期的好像好轉的反應,其實後來對一個個體的影響實在太大了,我就有很深切的體會。

這本書所提到的各種現象簡直是直接描述我的精神科用藥史,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我暗自停藥時會出現的情緒高昂,亢奮的現象是因為藥物戒斷的反應,這有如使用安非他命毒品一樣,一樣會也會產生戒斷症狀,但是人們卻不曉得也忽視精神科藥物的戒斷反應。

其實很多精神科藥物的成分是歸類為毒品的,像是一些鎮定劑,亢奮劑,竟然以這樣的藥物來做治療病人,其實我看了很多各種藥物的副作用,我就覺得很可怕,竟然治療憂鬱的藥物在停藥時會讓人而想自殺,太多的資料在這本書裡頭,況且,寫這本書的人也是一位精神科醫師,我想他自己也是很清楚這樣的方式對人體根本上是無效的。

他寫的是很客觀的在剖析真正使用藥物的病人他們實際上在生活上的變化,我想是很值得提供大眾來做參考,去清楚精神科藥物真正的實際狀況,再決定是要用藥物來”幫助”自己的親友,還是來讓他的生活真正失去希望、找不到出口,像我一樣。

我是吃了4年之久,但是我目前已經停藥超過一年了,我都覺得自己很穩定,而且精神越來越好,而且真正能發揮自己的活力,就像那時做事業一樣的衝勁,這是我在吃藥時無法真正感受到的生活狀態,我這時才了解原來藥物對我是不必須的且無益的。

這本書真的幫助我很多,且讓我能去對我之前所破壞的人際關係重新做修復,且讓他們知道精神科根本上是無法幫助人們的。且只會讓一個人更不穩定更迷失,現在的我真的可以重新控制我的情緒,專心做我的事情,讓周遭的人感到安定,這才是原本的我。

我想我會越來越好的,因為我知道真相了,請大家一定要了解精神科藥物背後的事實,不要讓這東西毒害了你或是你的親人、小孩一生了。

因為醫師都是建議要吃一輩子的,因為他根本沒有能真正處理你生活的方法,只能這次吃藥沒用,就請你再換換其他藥物看看:

一下子我與女分手很難過診斷是憂鬱症,一下子又我很想揍我女友又很傷心是躁鬱症,後來他欠我錢我打她不還我也不是,又很想打他也不是又是精神分裂症,這樣的試驗科學你真的能信嗎?

還是你看到了所有的副作用以後你還會敢用它嗎?
你要你的孩子變成只是機器人嗎?
你希望你的孩子眼神總是泛著呆滯嗎?
希望大家可以去看看藥物影響下真實社會的情況:陳國華自殺了,幫助大S,倪敏男過的精神科醫師為什麼會落得這樣的下場,他的床前還留著他開給自己的憂鬱症藥物,這顯示著什麼警訊呢?

請大家正視這個問題吧!

NARCONON職員
陳威廷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6-9-17 00:50:21 | 只看该作者
一位精神科醫師之死

作者:薛智元醫師
資料來源:2005.09.30  中華日報

 曾經治療過多名藝人憂鬱症的精神科醫師陳國華日前被發現在其診所內燒炭自殺身亡。這個消息帶給社會極大的震撼。一個在治療憂鬱症的「專家」怎麼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呢?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這得從精神醫學治療的觀念談起。現代精神醫學一直執著地相信人的情緒都是腦內化學物質缺乏或者不平衡所導致的,因此只要靠著藥物就可以治好人的情緒與壓力困擾。但問題在於,這論點從未被真正地科學驗證過。就憑著一些片面的動物實驗數據與假設,藥廠不斷開發出各種新式的精神治療藥物,試圖「矯正」腦內的化學平衡。結果這些藥物的副作用層出不窮,反而往往更嚴重地干擾了腦神經的正常功能。可笑的是,許多現在的街頭毒品原本最早都是精神醫學大力宣揚的「神奇」治療藥物。安非他命、強姦藥片  FM2、搖頭丸等等都是。

 就以憂鬱症藥物為例,近年來世界各地已有無數的醫學報告在警告這類藥物會有導致自殺衝動的副作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數度對全世界醫師發出相同警訊。但是在憂鬱症市場龐大商機與利益下,國內精神醫藥界對此充耳不聞,對憂鬱症的行銷宣傳不減反增,藥物消費量逐年急速竄升。精神科醫師與政府衛生機關不斷地倡導服用憂鬱症藥物防治自殺的觀念。諷刺的是,自殺率卻不斷地跟著藥物使用量在成長。

 陳國華醫師之死是件很遺憾的事。但大家是否因此該正視一下問題的癥結了。無論陳醫師是因為什麼因素與壓力而走上絕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他的精神治療藥物都救不了他。甚至很可能是因為抗憂鬱藥物讓他萌生走上絕路的衝動,就如他先前診斷為重度憂鬱症的病人倪敏然一樣。

 醫師不是神。是否很有可能醫師自己所相信的「治療」是一場騙局?是否有可能我們被告知的「解藥」其實是毒藥呢?精神醫學是否該從藥物治療的迷信中清醒過來,恢復對人性與心靈層面的關懷與尊重呢?在哀悼陳國華醫師的同時,我們希望不要再有無辜的犧牲者了。

(作者薛智元為仁安診所醫師)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6-9-17 00:51:28 | 只看该作者
精神科藥物的謊言(包括憂鬱症與其他精神科用藥)
CCHR | 18 March,2006 20:58
精神病幾乎要治療好幾年(但仍治不好),這是精神科醫生為他治不好憂鬱症與精神病的「辯解」,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憂鬱症與精神病真正的原因。

精神科藥物的謊言(包括憂鬱症與其他精神科用藥)

作者--尼歐

資料引用來源
http://www.cnas.org.tw/index.asp ... pic=231&RSide=0


因為藝人倪敏然自殺的事件,引起了各大媒體的宣傳,所以我寫了這篇文章宣導正確的精神科藥物的知識

1.精神科醫生最重要的論點是「精神病與憂鬱症都是腦部的疾病」

精神科醫生不認為精神病與憂鬱症是「心理」的問題,這就是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的不同。他認為精神病與憂鬱症是無法用改變「觀念」去治療的。如果改變觀念可以治療精神病與憂鬱症,而精神科醫生不去幫助人們改變想法,繼續餵人吃藥,這就是在「販賣毒品」。

2.憂鬱症真正的病因仍不清楚,都是假設性的

各學派的精神科醫生只能提出疑似的理論,說憂鬱症是因腦中的化學物質分泌不平衡而導致,比如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或縱合性病因。他們自己都未找出結論,但仍堅持憂鬱症是腦部化學物質造成的。

3.無法做醫學檢測找出憂鬱症(驗血、驗尿、腦部掃描都無法檢測出)

現在唯一有的就是憂鬱「行為」檢測表,可是這樣可以檢驗出因為腦內化學物質不平衡的憂鬱症嗎,當然不行!

4.濫用「物質」去治療憂鬱症,那就是「毒品」

假設病因都不清楚就在研發藥物,那些藥物就算是毒品(為了求快樂)。而其他精神科用藥的療效大部分是要使人變安靜、變呆滯、變笨。

5.從藥物的依賴...精神科藥物是毒品

精神科醫生強調憂鬱症與精神病是無法根治的,吃藥要吃一兩年以上,復原後遇到壓力還是會「復發」。

6.大部分的毒品都是精神科藥物研發失敗的產品

精神科醫生與藥廠每年領政府數十億的錢去研發「藥物」,而政府每年花幾十億的錢在防治「毒品」,而最令人震驚的是....幾乎所有的毒品都是精神科醫生或精神科用藥的藥廠發明的失敗品!包括天使塵、快樂丸、搖頭丸…這像什麼呢?就像是你一邊抓盜版卻一邊資助製造盜版CD的商人。精神科醫生是公開販售毒品的商人!

7.憂鬱症,精神病是基因造成的,是先天的,只能用藥物改變

精神病幾乎要治療好幾年(但仍治不好),這是精神科醫生為他治不好憂鬱症與精神病的「辯解」,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憂鬱症與精神病真正的原因。

8.矛盾的藥效...憂鬱症藥物會導致自殺

這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公佈的,每一種抗憂鬱症藥物都會導致「自殺」!

9.有大量的病人定期服藥還是自殺,精神科醫生不用負起醫療責任嗎

每天的報紙都可以看到案例,家屬們可以聯合去控告該醫師。

10.如果因為失戀而得憂鬱症,卻不去解決失戀的問題...

我再三繼續強調「憂鬱症藥物是毒品」。

11.「過動兒」是精神科醫生的賺錢點子

過動兒也是「病因不明」的精神疾病,依我在國小與國中講課的經驗,所有的學生的是好動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尤其是「大學生」上課時最糟糕,全部在聊天、看漫畫、發呆,但是父母為了「小孩子」的教育多少錢都花,所以精神科醫生與藥廠就動腦到小孩子身上。

12.吃了藥物的過動兒....變的呆滯

這是我遇到的一個國小的學生,他是我遇到的小孩中「最不過動」但「最呆滯」的小孩,這讓我覺得非常震驚。

13.從歷史來看精神病學是一門虐待與酷刑的發展史

精神病學從早期的囚禁與虐待病人、切開腦部、切掉大腦、電刑、電擊、在1949年開始用「鋰鹽」轉成藥物治療的時代,一年賺進數十億美金之後,就不玩酷刑,改成努力的賺錢,宣傳精神疾病是多麼恐怖了!而且有外國學者的書籍證明當年精神病學和希特勒與納粹組織有資助的關係(像利用集中營做人體實驗)。

精神病學努力為自己証明精神病是有科學證據的,但治療的「成效」不這樣反應,所有種類的精神病都需要一直依賴藥物吃好幾年。大部分只吃短時間的人是因為副作用而自己不再服用,像是藥物導致的性功能障礙是男性停藥的主因。

14.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如何訂出與刪除疾病....用舉手表決

1975年同性戀從精神病中刪除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因為同性戀與人權團體施壓)

15.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的胡亂分類病名...只為了賺錢

1952年有112種精神疾病,1994年就變成了374種,包括「數學學習障礙症」也被列為是「腦部化學分泌不平衡」所造成的。

16.精神病學從來沒定義什麼是正常人

不知道怎樣的人是正常人,你把374種疾病套在自己身上,你一定會覺得自己是瘋子!有個精神科醫生還說:每個人都有精神病!

你的身邊一定會有跟精神科接觸的人,若還沒吃藥切勿嘗試,請叫他不要吃藥。若已經吃藥的切勿馬上停藥,因為一停藥的副作用很大,就像服用安非他命上癮的人停藥一樣,請要求該精神科醫生減量,「漸漸的停藥!」,不要聽信他的話繼續大量服用,一定要要求他減量。切記!

關於精神科醫生的謊言,可參考

為藥瘋狂(新新聞出版)... 精神科醫生自己爆料的書,在寫各種精神科藥物的謊言。
發明疾病的人(左岸出版)....在寫藥廠如何發明疾病
瘋狂簡史(左岸出版).....在寫精神病學荒謬的歷史
國際公民人權協會的網站(CCHR,但是英文網站)...在努力的揭發精神科醫生的罪行

尤其是國際公民人權協會(CCHR)為反精神科藥物的先鋒,我的大部分資料出自於此,它努力的推動揭發精神科的罪行,幫助阻止全美國的學校精神科計畫,阻止了家長不讓兒童吃精神科藥物便處以刑罰的法律,以及阻止了早期精神科腦部手術的傷害,使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公佈抗憂鬱症藥物會導致自殺,國際公民人權協會(CCHR)有大量的宣導資料,歡迎上網查詢

以上都是真實的...作者我就讀於大仁技術學院藥學系,請大家告訴大家這些事情,盡量轉貼。

(公民人权调查团(CCHR)是一个非营利公益组织,致力于调查和揭露精神科违反人权的情况。

CCHR是在1969年由山达基教会(Church of Scientology),和国际着名作家-叙拉古市(Synacuse)纽约州立大学的精神病学名誉教授汤玛士 萨兹(Thomas Szasz)博士共同创立。在当时,精神科的受害人是一群被遗忘的少数人,处于恐惧状态而被囚禁在世界各地的精神病院里。由于这个原因,CCHR拟定了一份心理健康人权宣言,做为心理健康改革的指引。

    由于得到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特别亲善团(Special Rapporteur to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mmission)的认可,为‘许多伟大的改革’负起责任,以保护人们免于精神科的虐待,CCHR已经有好几千个案例的证明文件,显示了精神科药物和精神科残忍的治疗方式,制造了许多疯狂和暴力的事件。



全世界毒品药物问题的一个主因是精神科医师,他们多年来利用他们身为医师的影响力,极力推广危险及成瘾性的、改变心智的药物给任何年龄的人-有些甚至只有一岁大。



    从1969年开始,CCHR的工作已协助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并且让好几百万人免于不必要的伤害。许多国家现在已经强制要求,精神科治疗必须先获得病人的告知后同意权,并且让那些在精神科医师手上受害的不幸者,有合法陈情、辩护、求助、和补偿的权利。由于CCHR的努力,有一些国家已经禁止对儿童使用精神外科手术和电击疗法了。



    CCHR对于精神科最关切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其不科学的诊断系统。和医疗诊断不同的是,精神科医师只把征候分类,而不是疾病。杰佛瑞博士(Jeffrey A. Schaler)说:‘科学上实证的观念,虽然不是一个行为,却关系到是否为欺骗。有效实证的程度,指的是某物代表或测量出其声称所代表或测量的程度。当诊断测量法不能代表其声称所能测量的,我们会说此诊断测量没有效。







    CCHR的会员包括杰出的医师、律师、艺术家、教育家、人民代表、人权代表与专业人士,他们认为自己的责任是‘揭露并协助废止心理治疗领域中,所有伤害身体的方式’。他们和其他志同道合的的个人与团体合作,包括政治人物、老师、健康专家、政府和执法人员及媒体,以达到这些明确声明的目标。今天,CCHR藉由各大洲上百个分部,把自己建立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人权拥护团体。





  CCHR做些什么?what does cchr do?



    每年有数千人联络CCHR,报告精神科虐待和违法的案例,像是不法拘禁、诈欺、性侵害和非人道治疗,以及精神疗养院的状况。CCHR取得这些受虐案例的证明文件并协助受虐者向有关单位告发。它也对于精神科的议题进行问卷调查,像是骗取保险金、疗养院所报告的高死亡率,或不实的将儿童标定为‘心理失调’并且让好几百万儿童服药。



    这十年来,CCHR的调查造成一千多名精神科医师、心理师和心理健康执业者被起诉。这促使立法人员和保险公司对于犯法的精神病治疗法撤销资助,并通过法律保护每个人免于精神病学的危害。



    透过CCHR的成就,数千名精神科的受害者已被拯救,病患已重获法律和公民权,心理健康法案已经宣布电击疗法和精神外科手术为非法,也禁止这些残忍的方法使用在儿童身上,而且法律也规定,强暴精神病患绝对会以刑事罪处理。许许多多受过精神科治疗的存活者,也因为他们所遭受的伤害,而获得了数千万元的赔偿。 )

[ 本帖最后由 cocofu 于 06-9-17 13: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6-9-17 00:55:41 | 只看该作者
該不該餵毒品給我們的孩子?

作者:薛智元醫師

資料來源:2005.07.11  中華日報

  讀者您在看到這個題目時可能會嚇到。您心裡會想,怎麼有人會問這樣的問題,當然是不應該啊。可是,我們卻真的在做這樣的事,而且是由權威的「專家」們「合法」地在做!

 我們台灣有越來越多的孩童被標上「過動症」的病名,然後被強制要求吃過動症藥物。但家長們卻不知道,這些治療過動兒的藥物其實都是屬於「類安非他命」的中樞神經興奮劑!安非他命毒品所有的副作用它都可能會出現。

 這類藥物自從問世以來一直爭議不斷,儘管精神醫學界與藥廠都極力掩飾辯解,卻擋不住層出不窮的藥害報告與醫療糾紛。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就在日前( 7月 1日)發布公告警示全世界,過動症藥物會引發「精神病副作用」:幻覺、出現自殺想法、精神異常舉止、以及攻擊性暴力行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在去年八月另外提出一份警告,指出過動症藥物會造成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暈厥、胸痛、心律不整、心肌肥厚、動脈瓣膜異常等等,嚴重的話甚至導致暴斃。事實上,加拿大衛生署已經因為有許多兒童突然死亡的案例報告而禁用數項過動症藥物了。美國政府也正在評估中。

 過動症藥物在許多國家已經被濫用到淪為毒品,被人稱之為「窮人的古柯鹼」。根據美國的研究資料顯示,過動症藥物在腦部的作用與古柯鹼相同,其影響甚至遠超過古柯鹼。但由於其作用較平緩,讓人較不易察覺上癮的副作用,因此廣受校園學生歡迎。至於用興奮劑來「治療」過動症,其實只是利用其類似安非他命的副作用來使孩童暫時「精神較集中」與「安靜呆滯」而已。有人宣稱服用過動症藥物之後孩童功課會進步並且腦筋較靈活,這其實都只是興奮劑的作用,服用安非他命的人初期也都會有同樣的感受,長期下來卻造成大腦嚴重受損,眼神越來越呆滯無光,生長發育也會受到抑制。

 到底有沒有必要給孩子吃這些藥物呢?這是所有家長、教師與醫療專業人士都該仔細 深思的問題。「過動症」本身就是個充滿爭議的診斷病名,就如美國精神醫學會主席史蒂芬博士於 6月 27日在電視媒體上公開承認:沒有任何實驗室數據可以證實或診斷這類所謂的「腦部化學失調」疾病。所以,也許耐心、愛心與因材施教才是過動兒童的真正良方,至少這樣做是安全的。

(作者薛智元為仁安診所主治醫師)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6-9-17 13:45:35 | 只看该作者
非语言非药物治疗---心理疾病,吃药有效?  



⊙李尚仁(台大医学院社会医学科助理教授)

 景气低迷,精神科就诊人数频增,但是,真的有那么多人生病吗?还是精神医学努力建构疾病的范畴?吃药真的那么有效吗?请看正反两方论述,探看主流医学以化约论诊治人类心灵的痛苦与奥秘。



 大脑哪里出了问题?

   立足于化约论的药物治疗,现代医学的发展似乎是奠立在不断化约的基础。医学的研究焦点从整体的全人,逐渐集中到器官、组织、细胞,乃至分子层次的基因。精神医学也不例外,相对于以病人生命史为重心的心理咨商与精神分析,药物治疗似乎已成为今日主流。近年来类似百忧解(Prozac )等精神药物,由于号称效果良好且副作用轻微,在欧美已被大量使用,甚至成为一种时髦风尚。

《神奇百忧解》(张老师文化)与《超越百忧解》(创意力)就是这样的风潮下产生的作品。其中《超越百忧解》可说是单纯乐观的化约进步论,作者相信血清素(serotonin)缺乏,是忧郁的病根,而能增强血清素的百忧解,即是对症下药的良方。作者也提到要增强血清素有很多方法,包括饮食与运动。但若问题严重,还是需要药物治疗。除了百忧解,作者也大力赞扬退黑激素与‘烦宝’等药物,他还相信人类基因组计划,有可能产生更多有效的药物。在《超》书乐观昂扬的语调中,却有一丝令人不安的讯息,作者估计‘每5人就有一人曾罹患过心理疾病’,又引用一项报告指出:‘美国地区18到54岁的人,有半数已经达到可以被正式诊断至少罹患一种严重精神病的标准。’(页17)这类说法令人怀疑:到底现代人真的如此病态,还是精神医学努力建构疾病范畴而把各式各样的问题都归类为精神问题,进而使社会‘医疗化’?百忧解的畅销,是否是将许多问题一概‘医疗化’、‘精神病化’的效果之一?

 《神奇百忧解》的内容,较为丰富但也较杂乱,作者在肯定百忧解之余,透过观察它在不同病人身上意想不到的效果,回顾并检讨各种精神医学理论与治疗方法的发展历史。作者认为百忧解揭露的许多现象,足可让我们对‘人性’有不同而更深刻的认识。然而,换个角度来看,是否每种精神药物的发展与使用,都提供我们一些重新改变与塑造‘人性’的手段?而非有个固定不变的‘人性’等着科学的进展来发现?



 另类疗法也能自愈忧郁症 药物治疗是否引鸠止渴?

《为药疯狂》(新新闻)则指责目前医界对精神药物的依赖其实是引鸠止渴。作者认为目前科学界对大脑所知其实甚少,所有的精神科药物,都只是笼统地干扰大脑的某些运作机制来强作解释。更糟糕的是,大脑会有因应机制来代偿药物造成的不平衡(例如减少血清素受体的数目),结果造成大脑运作更失衡,进而导致永久伤害与更严重的精神问题。作者举了许多临床病例来说明这点,并描述病人在戒断这些药物、改采咨商治疗之后,情况如何得到显着改善。作者不认为有所谓‘安全’的精神药物,并举了一些百忧解副作用的个案报导为例证。他们对百忧解的评价,和前两本书恰成强烈对比,让我们见识到医学争论中不同的学说与立场,如何对相同的资料作出完全相反的解释。



 生理决定论VS.心理决定论?

 对于精神药物的盛行,《为药疯狂》除了归咎于大药厂的游说促销以及药商与医界的暧昧关系之外,也批评不尽责的精神科医师依赖药物来快速打发病人,以及学校利用药物来控制难管教的小孩。这些议题确实值得重视与进一步研究,然而我们也不要忽略:这本书是咨商治疗的支持者,对精神药物疗法提出的论战。即使目前精神药物确有滥用现象;或副作用有待更多研究,但读者仍应保持平衡判断的距离。例如作者概括认定所有影响大脑的药物都有害,这样的说法不免失之武断。

   如果《为药疯狂》的批评可能让主流精神医学觉得必须严正反驳,那么带有浓厚新世纪神秘主义色彩的《疾病的希望》,恐怕就会让正统医学视为异端邪说、妖言惑众。化约论用生化反应与生理机制对一切身心疾病提出唯物的解释,《疾病的希望》(心灵工坊)则反其道而行,把一切疾病皆视为心灵状态的反映。例如‘气喘病人有强烈的优越倾向,但是他们从来就不承认,结果会转入身体… ’(页176)、信心与勇气是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就像牙龈是牙齿的基础,而‘血是生命的象征,所以流血的牙龈代表我们的信任与自信在遇到小小的挑战时,很快就会流失。’(页 187)作者引用各主流宗教的教义以及各流派的神秘思想,建构一套疾病诠释学,然而其论点恐怕难以见容于主流医学。这样的书的出现以及另类医学的盛行,却也突显出现代医学的问题与局限。目前许多严重的医病关系问题,像是医师把病人物化、对病人的主观感受不耐烦与不在乎…等等,都使得一些病人想另谋解决病痛的出路。无怪乎像《疾病的希望》这类强调病人主观感受与意义的另类医疗,能打入部份人的心崁而大行其道。

   精神药物与青少年文化 大麻比香烟、酒精更有害

 《迷幻异域》(商周)和前述几本书大不相同,它谈的不是精神问题,而是‘快乐丸’(摇头丸)这种精神药物和英国的流行音乐创作与锐舞文化的关联。这类药物不是用来治疗精神问题,而是用来追求快乐、创作与生活意境。另一个重大差别在于《迷幻异域》把药物使用和社会、政治因素连结一起讨论。前述几本书不论立场如何,都忽略了这些议题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而指把焦点放在个人身上,因此它们的分析其实有严重的局限。为本书写序的王浩威医师以及卡维波、何春蕤教授指出,大麻与成分纯粹的快乐丸(MDMA)等‘软性药物’(soft drug)造成的健康危害,不见得比香烟或酒精来得严重。国家视前者为违法的毒品,却视后者为税收来源,其实是专断决定。

 英国的违禁药物法律,师法美国的‘零度容忍’政策,是西欧最严厉的。然而英国青少年的药物使用比例却是欧盟最高,据统计至少有四分之一年轻人使用违禁药物。周末在俱乐部与舞厅,至少有五十万人服食摇头丸。因此许多人认为,全面禁绝的政策已经失败,政府相关顾问也主张警方少花时间抓大麻等‘软性药物’,该把精力放在海洛因与古柯碱等‘硬药’上面,而民调显示百分之八十的英国人,赞成政府放宽违禁药物管制。



 欧洲各国近年的大麻政策则向荷兰看齐,走向除罪化的做法。以‘预防上瘾’来取代‘防制毒品’。英国也有人进一步主张将大麻合法化,届时大烟草厂商会提供有品质管制的药物,非法贩售的犯罪份子则会失去市场。大麻和摇头丸这类‘软药’与海洛因、古柯碱等成瘾性毒品的连结也会切断,因为贩卖大麻的帮派份子常兼售这些药物。如此一来,犯罪组织的财源将会大幅减少,能改善治安。



 反观台湾,青少年使用违禁药物越来越普遍,而我们走的也是美国的零度容忍路线,然而这套政策在英美都已窒碍难行、效果不彰,我们是否也该参考一下欧陆国家作法,找出一套‘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可行政策?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6-9-17 13:55:46 | 只看该作者
不靠藥物治療失眠

        現代人由於生活節奏快速、壓力大以及作息不規律,罹患失眠的人口日漸增多。在門診中見到許多中老年人常年為習慣性的失眠所苦。

        症狀往往是晚上躺在床上腦中思緒紛亂、反覆難以入眠,或者無法熟睡作夢連連,或者容易驚醒而且很難再入睡。結果造成白天精神不濟、疲累、神經衰弱、精神不集中、好動坐立不安、情緒不穩(暴躁或憂鬱)等等各種問題,甚至出現許多身體不適的症狀。

        雖然失眠本身並非致命性的疾病,但其引發的身心症狀卻是相當令人困擾的。在經過醫師檢查,排除顯然因生理疾病導致失眠的因素後,一般對於失眠的治療皆以鎮定安眠藥物或者抗憂鬱藥物為主。但這些藥物皆只能暫時治標,而且具成癮性。失眠患者長期服用會形成依賴性並且往往劑量必須越加越重才有效。

        根據國外針對這類藥物所做的研究,長期服用這些藥物對於大腦會有一定程度的傷害,造成思考意識與記憶力的退化。非必要情形下,我通常不會建議門診患者服用。許多研究學者與醫師曾提出了其他的有效且健康的非藥物替代療法,在此處提供一些治療方法供大家參考,失眠患者可以嘗試看看。

        首先,戒掉喝咖啡、可樂、茶與吃巧克力的習慣。這些含咖啡因的食品都有可能干擾睡眠。

        再來,許多醫師與營養學者都知道,礦物質鈣與鎂具有緩和穩定大腦與神經系統的效果,服用後會促進睡眠。這也是為何睡前喝一大杯牛奶會比較好睡的原因,因為牛奶中有許多鈣質。市面上已經有鈣鎂的合成錠出現,平常人睡前吞幾顆往往可以舒適地一覺到天亮。國外健康食品店中還有出售鈣與鎂的粉狀製劑,用熱水依比例沖泡成鈣鎂液服用效果更佳。

        還有學者研究發現,人體內自然分泌的一種褪黑激素可以控制睡眠時間與品質。人體若是因為老化或生理失調導致褪黑激素分泌減少或不規律,就會造成失眠的現象。適時適量地補充褪黑激素可以調整睡眠時間與睡眠品質。目前市面上也可以買到含褪黑激素的產品或製劑。還有前一陣子坊間極流行的生長激素噴劑也有明顯的促眠作用,這可能也是與促進褪黑激素分泌有關。

        此外,造成失眠的心理因素也是必須注意到的。多數失眠患者常會執著、焦慮或苦擾於一些生活問題或過去的失敗與傷害。著名研究學者L.羅恩 賀伯特認為失眠導因於心理過度的「內觀化」,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注意力無法真正投射外放到現在時刻的週遭環境,而且一直強迫性地在看自己心中的問題、想法與過往記憶的圖像。

        賀伯特建議失眠者自己可以做一項簡單的「散步援助法」,在睡前到戶外街道上散步,並同時不斷地看街道上的各種東西,一直走到感覺很疲累時,再往回繼續走到精神回復到愉快舒適為止。每天都這樣做,對處理失眠症狀會極有助益。

        對於已經長期服用安眠藥物的人,切不可立即停藥,因為有可能會出現藥物戒斷的反彈現象,導致更嚴重的失眠與精神症狀。建議應該找可信賴的專業醫師協助逐漸減量,同時調整生活作息,減少不必要的環境壓力與刺激(如少看電視與報紙的社會政治新聞),改善睡眠環境的舒適度(枕頭、床、房間燈光與聲音等等),再配合上述的一些做法,相信睡眠的品質與量將可大幅提升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 - 薛智元醫師 所有
請參照:Oliver薛醫師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oliver-article/article?mid=5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6-9-17 14:06:37 | 只看该作者
你疲倦嗎?

─保健─ 日期:2004年09月06日
醫師專欄/你疲倦嗎?

 在平日門診中經常見到有一種類型的病患,他們抱怨自己會經常性的疲倦,無論是身體或者心靈。他們無精打采,缺乏活力,而且即使有充足的睡眠也無法解決這項困擾。他們的情緒起伏不穩,易受刺激,自己無法控制。身體已經做過各種檢查,也都找不出明顯的病因。有人會歸咎於老化,但是這些人都通常三四十歲,照理不應該有這種程度的身體機能退化。由於病因不明,有專家就給予一個模糊籠統的「慢性疲勞症候群」名稱。可是這對了解與解決這項問題卻一點用都沒有。
 有這類困擾的人們往往會試圖藉助於一些具興奮作用的物質,例如咖啡、茶或提神飲料等等,有人甚至施用毒品。當然這些都只是一時治標,而且還往往會越用越多直到成癮,但疲憊依然。也有病人跑去看精神科(身心科)門診,被隨便診斷為「憂鬱症」,然後吃藥吃得迷迷糊湖的,原來的問題不但沒解決,身體反而變得更糟。
 雖然醫學界對於這項問題目前尚無定論,仍有一些研究結果值得我們參考。首先,毒素在體內的累積會造成疲累感與活力喪失。相當多的專家對於這方面做過深入的研究。我們的生活環境與飲食中充滿各種化學物質,加上藥物、酒精與毒品,這些對於身體而言都是毒素? A而且會殘餘在體內組織中,持續不斷地影響著身體與心理的健康。這種毒素累積是緩慢逐漸的,在不知不覺中身體整體狀況越來越走下坡,所以使得病人與醫師都不易察覺這項因素。但在有些個案上就可以明顯看出其關係,例如在美國九一一爆炸事件時,非常多的消防人員與志工在爆炸現場奮力投入救難,但他們本身同時也接觸與吸入許多有毒煙霧,這造成了日後的「九一一症候群」,各種身體不適與極度疲累出現在這些救援人員身上,而且藥石罔效,極難治療。美國著名影星湯姆克魯斯發動募款在紐約設立「淨化中心」,應用學者 ?L.羅恩 ?賀伯特所研發出來的排毒程式,讓這些政府消防與警察人員們得以排除體內大量的累積毒素,方才重新恢復了健康與活力。由此可見毒素累積對於身心的影響。
 另外,營養成分的缺乏也會造成長期身心疲累。有一些「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被發現是因為胃腸吸收功能不佳,導致營養吸收不足。特別是維他命 ?B群的吸收不足最容易導致疲累。因此,平日多服用高單位的維他命 ?B群,尤其是大量的 ?B12,對於這類病人會極有助益。維他命 ?B群也是著名的情緒安定劑與抗壓劑,有焦慮或憂鬱傾向的人宜加倍攝取。(作者薛智元係仁安診所主治醫師)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6-9-17 14:13:16 | 只看该作者
誰發明了毒品?
分類:精神醫學的背後真相2006/04/20 00:35

      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現在社會上充斥著各式各樣戕害人們身心的毒品,它們究竟是怎麼出現的呢?翻閱一下醫學藥物發展歷史,答案就很清楚了。

        以安非他命為例子,它被研發出來後,在1930年代被當作抗憂鬱劑使用並且推廣到社會名流階層。精神科醫師大量地使用安非他命注射來「治療」各式情緒問題,並宣傳「無嚴重副作用」,美其名為「神奇新藥」。即使當時已經有非常多嚴重上癮的醫學個案報告,這些危險事實仍被忽略掩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英日各國政府聽從精神專家的建議,在軍隊中對士兵大量給予安非他命,引發全球性的安非他命流行風潮。醫學界與政府直到1960年代才開始發現安非他命是一種強效毒品並予以限制。但是許多精神科醫師仍大量地以注射安非他命來「治療」海洛因或古柯鹼毒癮者,當然這種以毒換毒的方式後來被證明是徹底失敗的錯誤。荒謬的是,現在精神科戒毒雖然不再用安非他命,卻採用另外一種合法毒品「美沙酮」,這無異只是讓毒癮者換種毒品而已。

      更可怕的是,安非他命現在被用於治療過動兒童。精神科醫師最常開立治療過動症狀的藥物「利他林」就是安非他命類的藥物。國際上已經有很多的醫學專家在大聲疾呼禁止對兒童們施予這項毒品,因為已經有太多的毒品成癮與傷亡的案例報告了。

       迷幻藥LSD(一粒沙、搖腳丸)當初在1950年代也被精神科醫師拿來當作治療聖品,稱做「娛樂性」的精神藥物。有位叫奧斯卡詹尼格的精神科醫師提倡鼓吹LSD能夠提昇「藝術審美能力與創造力」,誘惑了數百位作家、音樂家、演員和電影導演開始吸食LSD成癮,因而使LSD在藝術界與演藝界成為流行風潮,但也毀了這些人的人生。後來大家才警覺到這是一種毒品。

       搖頭丸是在二十世紀初由德國發展出來的,當初目的是要當作食慾抑制劑但不成功,後來被用於做心理治療。今日它成為最氾濫的毒品之一。強姦藥片FM2也是類似的情形,當初被精神科醫師宣傳為「最沒有副作用的安眠鎮定藥」,今日卻成為社會犯罪的工具。

       美國著名人道學者與作家L.羅恩賀伯特在經過長期研究與觀察之後提出嚴正的警告,他指出精神治療藥物對於腦中樞神經系統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與損害,並往往會使服用者成癮,而之後可能成為新一代的毒品。

       這種情況是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現在有多少藥物是在假「幫助」之名行傷害之實的呢?而且還被有心人士與利益團體掩蓋住真相呢?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6-9-17 14:18:04 | 只看该作者
給想戒斷精神藥物者的一些建議
分類:精神醫學的背後真相2006/04/21 15:56

(作者薛智元係仁安診所主治醫師)

自從刊出誰發明了毒品?一文後,陸續有幾位朋友詢問該如何戒除精神藥物。我會再找時間整理出較完整的資料,目前請先參考下列文章:

你該如何幫助精神病患

憂鬱症的最佳良藥

不靠藥物治失眠

毒品戒斷治療的全新觀念

你憂鬱是應該的

同時推薦各位去看一本書「為藥瘋狂」,這是一位精神科醫師所寫關於各種精神藥物的副作用以及詳細的戒斷方法。應該是新新聞出版社發行的。

不過,要記得一個重點,決不可立即斷藥 ,否則「戒斷反彈症狀」會讓你嚇得以後更斷不了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06-9-17 14:18:59 | 只看该作者
你該如何幫助精神病患
分類:精神醫學的背後真相2006/04/04 20:59

很多朋友經常問我,該如何協助他們週遭患有精神疾病的親友。因為他們知道精神藥物對這些人的病情康復並無什麼益處,可是又不知道能為這些人做些什麼。

我在這裡把一些原則整理出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        找一位非精神科的醫師幫精神異常患者做個徹底的健康檢查。有一些身體疾病會導致精神異常,例如內分泌疾病、腫瘤、神經系統疾病、重金屬中毒等等。先控制或治療好身體的疾病。

2.        帶患者到寧靜與空間開闊的地方靜養。狹小的病房或者牢籠只會讓病情越來越惡化。但記得要有人陪伴他,以防任何意外或傷害發生。

3.        給予患者充足的飲食與營養補給。維他命B群、B1、C、E、鈣、鎂等等都是必要的。

4.        確保患者有足夠的休息與睡眠。精神病患者經常有睡眠問題。越沒睡,病況就會越糟。可參考本部落格的另一篇拙作「不靠藥物治失眠」。有必要時,甚至要給予輕微的安眠鎮定藥物。睡得好,病況就會逐漸穩定。

5.        遠離會壓抑患者的人。精神病患的生活中通常有一個或數個經常在貶抑、批評或傷害他的人。這些人可以說是精神病的導因或者刺激惡化因素。因此,讓患者與這些人隔離。陪伴患者療養的那個人則得是個有耐心、情緒穩定且不會貶抑責罵患者的人。

6.        不要看電視或報紙。不接觸壞消息。

7.        每天幫患者做「散步援助法」或「定位援助法」。這對病情會非常有幫助。各位可以到各地的山達基中心購買「援助法小手冊」參考,或者直接上課學習如何做。至少,每天早上要讓患者在外面沿路走一個小時。

8.        若是患者原本已經在服用精神藥物,不要斷然停藥,這樣會有嚴重的「反彈現象」。請在醫師的協助下緩慢逐漸減量。

9.        讓他做一些簡單的工作。視其能力而定,每天給予一些工作讓他完成。有事情忙的人,神智都會較健全。

        以上這些原則都是參考自L.羅恩 賀伯特先生的研究資料。也是在幫助精神病患時最基本要做到的。這些原則也適用於憂鬱症或有其他情緒困擾的朋友。各位有心人就請告訴有需要的人這樣做吧。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06-9-17 14:21:38 | 只看该作者
憂鬱症的最佳良藥:深海魚油 分類:健康的秘密2006/03/21 21:04

       深海魚油可以治療憂鬱症,效果勝於抗憂鬱藥。而且又沒有副作用。很多醫學文獻報告都證實了這一點。上週高雄醫學大學與中國醫藥大學的幾位精神科教授都在報上公開證實深海魚油對憂鬱症的療效。所以,憂鬱的朋友們,在你考慮去服藥前,先吃一陣子魚油吧。

       不過要注意的是,服用魚油的量要夠才有效果。以市面上常見的魚油膠囊而言,一天至少要六顆才行。吃多了不會怎樣,排出來而已。

       深海魚油與魚肝油是不一樣的,不要吃錯了。魚肝油含維他命A,不能多吃。

       另外配合高單位的維他命B群,早晚一顆,效果會更好。

       每天一定要出去散步一小時。這對紓解鬱悶與壓力有奇效。

       不要看新聞與報紙。

       這樣連續兩週,通常就會好多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06-9-17 14:24:15 | 只看该作者
不靠藥物治失眠  在第9楼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4 08: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