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脑基态(静息态)提供了“无差错”的生命的自身结构运动秩序。这种秩序在信息传感,基础修复、进化选择、调节控制以及过程处理等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多层级的自组织系统。这是一条可以遵循的路线,尽管物理学中的“大数规则”、系统整体性作用以及进化的适应性所造就的复杂、多样性所描绘的生物结构运动中充满了许多的未知,但是,我们知道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从结构运动关系多样性的拼图上,我们可以找寻到生命结构运动活性状态的“运动图式”。“静息态”就是这些结构运动关系链中的一种特殊运动关系。
工具技术的进步,可以使我们从“感觉体验”—“静息态”—“中枢系统脱抑”—“自律性运动”的结构运动关系上解析出“自律性运动”的可发生性。“捕捉运动感受”,作为一种“节点”技术,使得“自律性运动”的可发生性变为可操作发生性。流变心理学指出,“捕捉运动感受”是一个模糊性概念,这种模糊性体现在个体差异和自适应性的选择上。提高感受器整合效应,可以有效提升“自律性运动”的发生概率。我们称这种策略为自主性选择策略。这种选择策略与皮亚杰的关于“认识过程的起点是相对的”观点是基本吻合的。皮亚杰认为,发生认识论的起点选择在没有主体、客体的唯一中介——“动作”,以及“动作”的内在依据——“遗传图式”上,主体与客体是通过它们才形成的相互联系。
“自律性运动”的调节控制是分级进行的。通常存在两条路径:一是,来自于感受器的信息在大脑皮层运动区经过加工,产生指令信息,经锥体神经束传递,由侧支传入小脑;由肌体组织的肌肉、关节等部位的感受器传入信息,经脊髓-小脑神经通路,进入小脑。小脑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发出调整信号,回传大脑,调整运动信号的再输出,对运动进行适应性调整。这种调控路径,不仅仅是信息传导和运动空间形态的调控,更重要的是调整能级的分布梯度,促使中枢与外周组织形成同步振荡,有效引导自律性运动的传变。二是,大脑的基底神经节(basal ganglion)与大脑皮层之间的神经环路也起调节作用。纹状体(striatum)接受大脑皮层的信息, 发出神经冲动,经过丘脑返回大脑皮层, 形成皮层下的一个混响性的反馈调节环路。我们知道,纹状体发出的信号不仅到达大脑皮层运动区,而且还到达前额叶联合皮层,参与策略应答和运动控制的认知过程。此外,大脑皮层感觉区的反馈信息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