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0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不错的国学博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9-12-12 11:0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9-12-12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介书生 于 09-12-12 18:43 编辑

《中庸》三解
第一章   统说中庸

第一节    道无所不在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xià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句解】
天命之谓性:天,《说文》中说“天者,颠也,从一从大”。所谓“颠”,就是最高、最初、最远,也就是最初始。所谓“一”,就是天地未分之时的那种浑元一气,也就是人心无知无觉时的那种浑沌一气;所谓“从一”,就是历属于“一”。所谓“大”,《说文》中说“大者,从一从人也”;所谓“从人”,就是从“人心”,“人心”即“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边无际、无限无量”也,故 “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边无际、无限无量”谓之“大”。总之,那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边无际、无限无量的浑元一气的最初始,就谓之“天”。命,《说文》中说“命者,使也,从口从令”。所谓“使”,就是势所趋而不由己的迫使,也就是有一种力量的作用迫使你遵从。所谓“口”,就是缄口不语,也就是即使知道也说不出,例如,谁也无法说出甜是个什么味;所谓“令”,就是“使”;所谓“从口从令”,就是历属于那种即使知道也说不出的力量之作用的迫使,也就是身不由己的循势而动谓之“命”。之,名词,就是泛指的“东西”二字,此处指天命的作用而言。性,就是本身自然而然就有的本质,也叫做自性。这句话直解,就是:天地万物从那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边无际、无限无量的浑元一气的最初始时就具有的身不由己的循势而动的本质就叫做性。
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率,《玉篇》中说“率者,遵也”,《广韵》中说“率者,循也”,也就是遵循。率性,就是迫使天地万物的自性身不由己的循势而动的总规律。道,名词,原义为道路之道,也就是供人马车役共同通过的道路,此指天地万物所普遍遵循的总规律,《道德经》中所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就是这个“道”。修,就是使不正的东西再恢复其正,也就是修正。修道,就是修正人心而恢复到天地万物所普遍遵循的总规律中去,也就是修正人心而恢复其道心。教,此指圣人之教化;世人的本性原本皆符合那个天地万物所普遍遵循的总规律之道,或者说世人原本皆有道心,后来皆被多生累劫以来的虚妄习气给薰染了,于是就道心隐而人心猖了,于是就为己为人带来了无数的苦厄,圣人怜悯世人,于是就教化世人修道也。这句话直解,就是:迫使天地万物的自性身不由己的循势而动的总规律就叫做道,懂得了修正人心而恢复其道心就叫做圣人的教化。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也者,这是一种解释某个结论的自答式引述法的句式,其中“道也”就是所引用的结论,其中“者”就是自答之伸述的发端词,以引发所要作的解释,直解就是“所谓‘道’这个东西啊”。不可,就是绝对之不能,鱼儿不可离开水就是这个绝对之不能。须臾,就是时间非常短的瞬间。这几句话直解,就是:所谓‘道’这个东西啊,天地万物即使在时间非常短的瞬间谁也绝对不能够脱离开它;如果能够脱离开它的话,那么它也就不叫做道了。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君子,圣人是无心于仁德但却时时具足仁德的人,贤人是有心于仁德且时时具足仁德的人,君子是一心一意要达到仁德但却不能时时具足仁德的学道之人。戒,《说文》中说“戒者,警也”,也就是严防之警惕,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摄心为戒”的摄心,也就是管住自己的心。慎,“慎”从“心”从“真”,真心就是无妄。戒慎,就是管住自己的心不生妄念。其,此指那个无所不在的道而言。睹,就是看见,也就是看到了也认识到了。不睹,就是只看到了现象而没有认识到其本质,也就是熟视无睹。恐,就是担心,也就是警觉。惧,“惧”从“心”从“具”,就是心的注意力全在,也就是十分注意。恐惧,就是警觉起自己十分地注意。不闻,就是只听到了现象而没有认识其实质,也就是充耳不闻。这几句话直解,就是:所以,一心一意要达到仁德但却不能时时具足仁德的学道之君子必须管住自己的心不生妄念才能使那个道不被熟视无睹,必须警觉起自己十分地注意才能使那个道不被充耳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莫,就是没有。见,同“现”,也就是因显现而被发现。隐,就是隐藏,此指那个道就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法中,因其未被发现故曰“隐”。显,就是显露。微,就是微小,此指那个道无处不在而并不是微小,因其未被发现故曰“微”。独,就是“独立而不改”的“独”,也就是那个真心的觉知。慎其独,就是谨慎的管住自己的那个心,也就是不让妄想妄念占据内心而独保留住真心的觉知。这几句话直解,就是:只要不熟视无睹和不充耳不闻就会发现那个道原本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为中而并没有隐藏起来,就会显露出它那无所不在的身影就隐寓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而并不是微小得见不到它,所以一心一意要达到仁德但却不能时时具足仁德的学道之君子就必须时时不让妄想妄念占据内心而独保留住真心的觉知才能认识到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9-12-12 11:09: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介书生 于 09-12-12 18:43 编辑

【原文直解】
天地万物从那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边无际、无限无量的浑元一气的最初始时就具有身不由己的循势而动的本质就叫做性,迫使天地万物的自性身不由己的循势而动的总规律就叫做道,懂得了修正人心而恢复其道心就叫做圣人的教化。
所谓‘道’这个东西啊,天地万物即使在时间非常短的瞬间谁也绝对不能够脱离开它;如果能够脱离开它的话,那么它也就不叫做道了。所以,一心一意要达到仁德但却不能时时具足仁德的学道之君子必须管住自己的心不生妄念才能使那个道不被熟视无睹,必须警觉起自己十分地注意才能使那个道不被充耳不闻。只要不熟视无睹和不充耳不闻就会发现那个道原本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为中而并没有隐藏起来,就会显露出它那无所不在的身影就隐寓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而并不是微小得见不到它,所以一心一意要达到仁德但却不能时时具足仁德的学道之君子就必须时时不让妄想妄念占据内心而独保留住真心的觉知才能认识到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9-12-12 11:1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介书生 于 09-12-12 18:43 编辑

【讲解】
这一节涉及到“命”、“性”、“道”三个最让人头痛的哲学名词,由于这三个名词在形而上学中极其关键,所以必须忍着头痛而先解释它。
何为“命”?《说文》中说:“命者,使也,从口从令。”所谓“使”,就是指“命”的功能所产生的作用而言;也就是说,“命”能使人按一定的趋势去发展。世人常说“富命、贫命、好命、坏命”,人的“命”确有贫、富、好、坏之别,但是这个“命”是怎么形成的呢?肯定的说,绝不是上帝给安排的,也不是佛祖、菩萨给安排的,而是本人多生累劫以来的虚妄习气所形成的,虚妄习气是“因”,“命”是“果”;也可以说,“命”是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之前因而形成的后果,譬如某人酷爱音乐而成了一位音乐大师,那就是前生乃至多生喜爱且学习音乐的结果,这就是他的“命”,假如让这位音乐大师去学其他的东西,最多是个能手而已,因为他没有那个“命”。所谓“从口从令”,就是指“命”的产生来源于“口”与“令”。这里的“口”,中间加一横就是“曰”,“曰”就是“说”,而“缄口”就是“不说”。所谓“不说”,并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敢说,而是不可说,也就是说不出来;譬如我们吃过的糖的人都知道其很甜,但你能说出什么是甜吗?这就是“从口”之不可说。对于“命”而言,这个“不可说”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多生累劫以来的虚妄习气之因与今生命运之果的“因果”,前生之因乃是前前生之因的果,今生之果又是后生之因,因果套因果而无法说清;另外,“因”是怎么形成“果”的呢?譬如你认为音乐很好听,于是就爱听它、学习它,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渐渐变成了习惯,这就是“因”,积习难改而形成了“识”,“识”在后生中的再次表现出来,这就是“果”,这个过程只有佛家的学说讲得最详尽,将因果的内容分为“色、受、想、行、识”五个积习过程,将此过程用“无名、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之十二因缘而递次形成,其因缘之成因非组合、非化合,故而“不可说”也。
何谓“天命”?所谓“天”,就是最初始时那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边无际、无限无量的浑元一气的一动。所谓“命”,就是身不由己的必须去遵循的一种势能的作用。那么“天命”,就是天地万物从最初始的那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边无际、无限无量的浑元一气的一动时就具有的身不由己的必须去遵循的一种势能的作用。俗话说“人的命,天造定”,这个“天造定”并不是上天给造定的,而是从最初始的那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边无际、无限无量的浑元一气时自己所造定的。
何为“性”?《说文》中说:“性者,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从心生。” 所谓“从心生”,就是从心里生出来,这个“心”并非世人所说的意识心之心,而是心物一元的道心之心;这个“生”就是初始之“有”,也就是初始之动,也就是那个最初始的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边无际、无限无量的浑元一气,心一动即谓之“生”;那么“从心生”,就是在浑元一气时的心一动,故曰“性者,从心生”也。只要心一动,自然就会有一种循“命”而趋的势能在,这个势能就叫做“性”。本人认为:“从心生”的注释是正确的,而“人之阳气,性善者也”的注释则是偏见之妄注;“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也只是善性而已,那么“人之阴气,恶性者也”,也就是恶性而已,难道“善性”是性而“恶性”不是性吗?譬如黄金,做成饰物是金,做成器物时也是金,即使还未提炼成黄金以前的金矿也是金,无论用它做什么也都不会改变其金的本质,难道做成器物是金而金矿就不是金吗?。以人而论,所谓其善性或恶性,也只是德行上的区别而已,也只是道心显现出的程度不同而已,难道善性是性而恶性就不是性吗?。
何为“道”?笼统地讲,天地万物所普遍遵循的总规律谓之“道”。因果作用是规律,万物都有“成、住、坏、灭”的轮转规律,两个规律互相影响、层层相套、永无止期,这个永无止期的运动就是“道”。《道德经》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也就是说:1、道与物是混在一起的;2、道在天地形成以前就有了;3、道的惰性很大,虽然与物混在一起,但却从不被其所同化,物还是物而道还是道;4道始终围绕着一个固定的规律在运动;5、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根元;6、“道”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假如将地球的磁场比作“道”,用铁做的指南针比作万物,当指南针有磁性时即能感到地球磁场的存在而指向地球的南北极,当指南针没有磁性时即不会感到地球磁场的存在,无论指南针有没有磁性,地球的磁场是始终存在的;世人们都是那没有磁性的指南针,所谓的“得道”也只是像指南针恢复了磁性一样而已。
所谓“天”,就是天地万物最初始的那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边无际、无限无量时的浑元一气时的一动,逢动即有果,于是因果规律的作用便开始了;这种有因便有果的性质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于是便迫不得已地遵从这个因果规律之作用的“命令”,故曰“天命之谓性”也。这个天命的性质,不仅遵从因果规律的作用而永无止期地运动下去,而且遵从“成、住、坏、灭”的轮转规律永无止期地运动下去,故曰“率性之谓道”也。
人类自称是万物之灵,其实则是最可怜惜的动物,三灾八难、无量烦恼自不必说,连能预知地震海啸的小耗子都不如,所以一切圣人无不可怜我们世人的愚痴而教化我们、而救渡我们。所谓“救渡”,并不是有一个大船将人们从大海里捞到船上去,而是教给人们一个修正心行的方法以恢复其道心而已,故曰“修道之谓教”也。
天有春、夏、秋、冬,地有东、西、南、北,人有喜、怒、哀、乐;天地万物皆有“成、住、坏、灭”的轮转规律;我们人们无论得道与否,都在这种“道”的环境中生活着,连一秒钟也离不开“道”的作用,故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得道者,能够顺乎道;不信道者,恣意妄为则继续在六道中轮转;唯有一心一意要达到仁德但却不能时时具足仁德的学道之君子,才会时时摄心为戒,才能在所见、所闻等六尘中实证到那个道,故曰“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也。
对初学道者而言,很难认识到那个“道”的存在,其实“道”就在我们的身边,连一秒钟也不曾离开过我们,只要你精心地穷究它,最终就会发现它就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就会发现它就寄居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关键是必须摄心为戒地修正自己的心行才能最终认识到它,故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有人将本节译文为:上天把天理赋予人形成品德就是“性”,遵循本性自然发展的原则而行动就是“道”,圣人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就是“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能片刻离开,那就不是“道”了。因此,有德行的人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是谨慎检点,就是在别人耳朵听不到的地方也是怀着恐惧心理而加以注意。没有比处在幽暗之中更为显著的,没有比置于细微之处更为显明的,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十分谨慎。试问:1、上天是指什么?若是指上帝,则是十足的迷信者;若是指天空,天空怎么会把“天理”赋予人呢!2、假定天空能把“天理”赋予人,那么这个“天理”又是指什么呢?3、如果“上天把天理赋予人形成品德就是‘性’”,那么这个“品德”是指什么样的品德呢?“性”又是指什么“性”呢?有人品德很坏,有人品德很好,上天赋予人们天理时的“天公性”到那里去了呢?既然人的品德有好坏之别,那么“性”也就有好性与坏性之别了,如果遵循“坏性”自然发展的原则而行动,难道也值得提倡吗!这不是在鼓励不讲道德的人去继续恣意妄为吗!4、“道”不是经验或心得而能够说得出来,经验可以推广,“道”又怎么推广呢!“推广”带有政治上的强治性,圣人的教化是以个人的心身行为进行教化的个人行为,怎么能叫做“推广”呢!5、有德行的人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是谨慎检点,就是在别人耳朵听不到的地方也是怀着恐惧心理而加以注意;这里的检点与注意是指心行呢,还是指身行呢?如果是指心行,无论有人处还是无人处皆不能看到他的内心境界,又何必在无人处检点与注意呢!如果是指身行,真正得道的人并不在意于自己的身行,从大雄宝殿里的壁画上就可以看到,许多大罗汉的身行并不文雅呀!济公活佛不是也装疯卖傻吗!6、是什么东西能够在幽暗处更显著呢?狼的眼睛在幽暗处最显著,难道是指狼吗?道德之人是光明的人,为什么要处在幽暗中呢?7、既然要让“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十分谨慎”,是让他谨慎什么呢?是防小偷呢,还是防警察?总之,译文不仅大失文理,而且信口雌黄,非但曲解了圣人之道,而且为一些不讲道德的人制造出了自欺欺人的歪理斜说,必须大力批判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9-12-12 11:12:00 | 只看该作者
搜索后,感觉不错,贴出部分以飨爱好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09-12-12 11:40:26 | 只看该作者
恩,感觉不错!有空再细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9-12-12 13:19:22 | 只看该作者
恩,感觉不错!有空再细看!
小娜 发表于 09-12-12 11:40
有心得,可要贴出来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9-12-12 18:42:34 | 只看该作者
此人的论点,一统儒释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9-12-12 18:57:4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修道就是致中和

【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句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皆发于心之情也。未发,就是还没有发生,也就是正处于欲发但尚未发的境界。中,就是不偏不倚之正,就是不失不得之适宜。这句话直解,就是:如果喜怒哀乐正处于欲发但尚未发的境界,就叫做正适宜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此指喜怒哀乐已经发生。节,就是节制,也就是调节控制,也就是《大学》中所说的“絜矩之道”。中节,就是调节控制到欲发但尚未发的境界。和,就是平和,也就是虽然发了但却不会受到精神上的伤害。这句话直解,就是:如果一旦发生了也必须都要调节控制到欲发但尚未发的“中”之境界,就叫做平和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天下,此处非指中国,而是指普天下的万有之事物。大本,就是最大的根本,也就是最初始的本源,此指道体而言。达,就是通达,也就是最畅通。达道,就是最畅通的“道”,也就是既有喜怒哀乐之情又有不贪著之心静的互不干扰之最畅通的准则。此指道的妙用而言。这几句话直解,就是:“中”的境界,它是天下万有之事物所普遍遵循的道之本源啊!“和”的境界,它是天下万有之事物既有喜怒哀乐之情又有不贪著之心静的互不干扰之最畅通的妙用准则啊!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此非指有形的天及地,天代表动之生发,地代表静之归复;也就是一动之生发与一静之息止。位,就是本位。位焉,就是在它的本位上继续运作。育,就是孕育生发。这几句话直解,就是:如果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就会使一动之生发与一静之息止的运作照常进行而不再影响自己的道心了,就会面对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的孕育生发而不再迷惑了。

【原文直解】
如果喜怒哀乐正处于欲发但尚未发的境界,就叫做正适宜之“中”;如果一旦发生了也必须都要调节控制到欲发但尚未发的“中”之境界,就叫做平和之“和”。“中”的境界,它是天下万有之事物所普遍遵循的道之本源啊!“和”的境界,它是天下万有之事物既有喜怒哀乐之情又有不贪著之心静的互不干扰之最畅通的妙用准则啊!如果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就会使一动之生发与一静之息止的运作照常进行而不再影响自己的道心了,就会面对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的孕育生发而不再迷惑了。

【讲解】
上一节讲到,“道”就在我们身边,它一刻也不曾离开过我们,只是我们熟视无睹、充耳不闻而已;说它大吧,它却隐身遁迹得看不见它;说它小吧,它却无处不在;只要你依圣人的教化而时时摄心为戒地去奉行,就会最终发现它。对于上根之人,读了这一节之后也就全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依教奉行而很快就能证明到那个“道”了;但是对于我们普通的世人而言,恐怕就是似懂非懂、乃至根本不懂了;子思正是担心于此,于是本节便以人人皆有的喜、怒、哀、乐之情绪做教例而进一步阐述也。
喜、怒、哀、乐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之七情的缩写,乃是为了文章的需要而作为七情的代表而已。七情皆是受外境之影响而从心生,如果把我们的心比作大海,那么外境的影响就是风,而七情就是被风所刮起的波涛,于是我们的心海便再也不能平静了;只要没有了波涛,心海便平静了,道心也就恢复了,故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也。
所谓“中”,就是不偏不倚之正,就是不失不得之适宜。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的“未发”,并不是连一点儿发的影子都没有,那叫做死水;也不是已经发生但却强忍住而不发泄出来,那叫做积蓄能量而突起大浪涛;而是似发而未发,而是有了发的因素但还没有发,这时才叫做“中”。“连一点儿发的影子都没有”,这种境界只有修行中误入枯禅境界的人才会有。“已经发生但却强忍住而不发泄出来”,这种境界只有我们世人中的虚荣心太好强者才会有,而我们一般的世人则是逢有即发,而且发则难收以至于梦中也是七情俱全。“有了发的因素但还没有发”,这种境界只有修道有大成就的人才会有。
所谓“和”,就是平和,就是各方都没有受到伤害。所谓“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已经发生了但却要将它以“中”的境界去节制住它,以使各方都不受到伤害。此处的所谓“各方”,首先是指道体与道用互不伤害,再就是指“道用”的各方皆互不伤害;以七情而言,虽然七情皆生于心,但若不加以节制,就会伤及身体,喜盛则伤心,怒盛则伤肝,忧盛则伤肺而影响脾,思盛则伤脾而影响心,悲盛则伤肺而影响心,恐盛则伤肾,惊盛则伤肾而影响心;只有将七情节制在“和”的程度,才能使各方平和相处而互不伤害。七情能使人生病,“风、湿、寒、暑、燥、火”之“六淫”也能使人生病,七情与六淫相互缠绕则病上加病,而对治的办法,就是实施“中和”的医术,以药物去其“六淫”之疾,以调理心身以复“七情”之“中和”,所谓“中医”者是也。人只知治病而不知心情的节制之调理,所谓的治病也只是吃药而已,病何能除!
能达到“中”固然好,即使达不到“中”,能节制到“和”的境界也好,所以子思对此评价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是天下万有之事物的“大本”,“大本”即是道,能将七情修养到“中”的境界,也就是心海的波浪平静了,心平如镜即是道,故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是通往道的最通达的路径,人生活在矛盾所组成的世界里,既要挣钱又不要贪,既要生活又不要奢侈,既要娱乐又不要沉迷,就像后文中所说的“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其富贵;素贫贱,行其贫贱;素夷狄,行其夷狄;素患难,行其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一样,只要你不把心思困在所处的环境里,照干也无妨,照样能得到那个“道”,故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是指道体而言,“和”是指道用而言,“中”则归于道体,“和”则生起道用,这正是最完整的“道”,否则便是半个“道”、歪道、斜道了,故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
所谓“天地位焉”,就是天地万物各安本位了;也就是说,虽然天地万物各干着各自的事,但却皆合于道了。道心平直而无善恶、丑美之别,虽然万有之事物各异,但在道心看来却是无二无别的一个样子,故曰“合于道”也,故曰“天地位焉”也。
所谓“万物育焉”,就是万有之事物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怎么“成、住、坏、灭”就怎么“成、住、坏、灭”。道心平直而无执无著,任凭外境大风起,心头七浪自不生,故曰“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也,故曰“万物育焉”也。
大修行人,之所以能够“定境如钟,起用如风”,就是“致中和”的原因,就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具体体现。“万法由心”,同样的外境世界,在大修行人看来则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在世人看来则是“互相矛盾,互为干扰”,皆由内心未达“中和”之故也。
有人将本节译文为: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称为“中”,表露出来后符合自然常理、社会法度称为“和”。“中”是天下一切情感和道体的根本,“和”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就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各得其所而长生繁育了。试问:1、“感情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那就是已经发生了而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若是自己节制得没有表现出来则是对的,若是强忍住而不表现出来,一则证明此人的虚荣心太好强,二则伤及自身,如何能称之为“中”呢!2、表露出来后符合“自然常理”还可以做到,若要符合“社会法度”则实属不能做到。譬如说,你在公共场所里高兴得实在无法控制而放声大笑,这个“大笑”虽然符合“自然常理”,但却不符合“社会法度”,如果为了符合“社会法度”则必须强忍住而不能笑,这又怎么能符合“和”呢?自然常理与社会法度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要想做到两方面都符合,那是不可能的事,岂不永远也不能“和”了吗!3、所谓“中”就是似发而未发的境界,而情感则是心动且已发,又怎能说“‘中’是天下一切情感的根本”呢?4、“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就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各得其所而长生繁育了”这句话,是指谁“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呢?若是指天地万物,天上有流星及磒雨,地上有地震及海啸,万物有此新生而彼绝种,怎能说是“中和”呢!若不“中和”,天地的动转并没有停止啊!万物的生灭也没有停止啊!总之,犹如小学生翻译的外语一样,译者本来就蒙胧,读者又岂能知其所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9-12-13 19:07:57 | 只看该作者
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学以致用,并不是装在肚子里做知识库,孔夫子在《论语》中说:“诵《诗》三百,受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像这样的肚子里的知识库又有什么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9-12-13 19:23:05 | 只看该作者
转  
一个正人君子活在世上,绝不是为了自私自利、出人头地、主宰一切,而是要为人类的平等、友爱、丰衣足食做出最大的贡献。因为这样的愿望太大、太难,只是凭自己的那一点世俗观点所认为的聪明才智是根本没有办法实现的,所以必须具足超凡的大智慧、大德行不可,这个大智慧、大德行就是“明明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9-12-13 19:43:33 | 只看该作者
读后让人荡气回肠,深感痛快。
该博客打破了儒释道之间的壁垒,合而为一,使各家学说互相印证,真正的继承了国学的精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6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