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的命名日,我们在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宣传资料上看到这句口号:“一个就太多了”。因为这“一个”,可能就是你的朋友、兄弟或父亲。
9月12日早晨,我们用“自杀”这个关键词,试着在搜索引擎上查找11日的自杀新闻,回车键按下,整整4页的新闻标题出现在我们眼前:
中秋一男子爬上54米高塔 大撒遗书后被救(《新快报》)河南《福布斯》富豪乔金岭系自杀(中国新闻网)夫妻吵架开煤气欲自杀(《南方都市报》)客车上拉响炸药包(《三湘都市报》)香港一对男女自杀身亡 生前面临刑事检控(人民网)世贸会场外发生流血事件 一韩国人自杀身亡(《长江日报》)巴勒斯坦发生自杀式爆炸(《华商报》)……
《世界暴力与卫生报告》(2002)在“自我施暴”这一章写到,在任何一个“自杀”的定义中,有死亡企图是关键因素,事实上不是所有存活下来的人都想继续活下去。有关自杀的哲学、美学等诸多意义,我们无法在有限的篇幅内逐一探讨,制作这份《自杀干预白皮书》,是为了让你尽量减少自杀中的冲动,寻找潜在的诱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