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谈李谈抑郁症(推荐)转自心理咨询网
恳谈李老师是我在网上的恩师,也是我的心理督导,他是《心理医生》杂志的长期作者,是浙江温州紫竹心理工作室的首席咨询师,是心理咨询网深入区的咨询员,是一位非常有影响有爱心的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一位深患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的绝症患者,和我有很深的交情,对我帮助很大,我曾经邀请过他来阳光工程,因为他的身体不好,精力有限,不能参与更多的网站,所以只好有我我把他在心理咨询网抑郁症栏目发的一些关于抑郁症栏目的精品帖子转帖过来,希望能给更多的朋友以启发和帮助。大家如果需要恳谈李老师系统帮助咨询的话,可以到心理咨询网和他联系,进行网上和网下的付费咨询,恳谈李老师为我做督导,我也是付费的,付费的咨询效果能更好一些,双方都能重视。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恳谈李老师,请看他的心路历程!
绝症之下的心灵走向
2002-11-25 01:31:55 原创 李加波
不能否认,所以会患上一种可称为“第二癌症”的疾病(肾功能衰竭),与我当时险恶的处境、过高的心理压力及我不良的个人素质有关。抑郁、劳累、困惑与绝望,使“生一场病也许是人生的一种解脱”,成为我面对压力与焦虑时近乎自动形成的潜意识心理,以逃避生活的挑战。
这个挑战主要是婚姻的深刻危机。那时我向妻子提出离婚已有一年多,可她就是死活拖着,逼我走向诉讼。而我的情感,早已背叛她,觉得自己怎么会与这样一个不可理喻的女人走到一起,真是“瞎了眼”,后悔不迭。同时,我还特别担心,过于情绪化的妻子真会不顾一切,做出伤害我们的女儿的蠢事(她曾扬言我如果一意孤行闹离婚,就把女儿勒死)。
一想起自己与她的恩恩怨怨,六七年来的风风雨雨,我常常会禁不住心绞痛不止。失败的感觉,造成强大的悲伤,与种种对未来的恐惧混合在一起,正日日夜夜吞噬着我的健康,腐蚀着我的心灵。
当一场大病真正降临的时候,情况却开始发生我臆想不到的变化。
首先,疾病提示,我的注意必须从外界转向自身,才能集中力量对付它。它是我目前最主要的敌人,比离婚或别的什么事都棘手。恢复健康,是当务之急。正如党的三中全会一样,疾病具有了历史性的意义。得病之后,个人生活的重心自然是要转移的。
这样,我就放弃了过去一年来一直努力的离婚请求,开始“学乖”了,对婚姻之去留不闻不问,任其自然。这样处理岌岌可危的婚姻,真是非常明智。第二年夏天,妻子终于从被动离婚的顽固不化,转向积极主动地与我谈判。久拖不决的婚姻得以毫不费力地解决了。
婚姻的善终(协议离婚),多少给了我些许安慰,因为我把打官司(置自己个人隐私于公堂之上)看成是不可接受的耻辱。从此,我的心绞痛就少了最重要的诱因。可最终让我完全摆脱它的,是我理性的复苏。我意识到当我的健康处于朝不保夕的地步,我再也不能让心绞发作了,要不然,这条老命准会很快报销。可以说我是主动地摒弃、克制了心绞。
从心绞的不再发作,我又醒悟到,自己原来的心理不健康。我从此格外注意心理的自我保健。而更加主动地关注心理健康,还得从我练习气功开始。
因为肾衰是绝症,对付它的手段,就目前医学来说,无非是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两种,都还不是完善的。不管其中的哪一种,又都是贵族化的治疗,得花费巨大的医疗费。我所在的企业规模非常之小,虽说国营,年利只有几十万元,要长期负担我的巨额费用,实属不易。所以,我就在中药保守治疗稳定住病情之后,尝试着运用气功来给自己治病,渴望走出一条成功的个人健康之路。
我练的是静坐养生功。练功者,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意守”的训练,常常需要有意识地排除杂念,把思想集中到自己身上某一特定的部位。气功师还要发出种种温柔的暗示语,引导练功者“入定”,即进入一种充分放松的状态。为此,我把自己的心身都交给了气功来调理,特别地,我反思自我,感到过去自己不明智地把不良的心绪放在心上了。在与疾病作斗争中, 我学会了寻找“空”的感觉,也就是把什么烦闷忧伤全放下。“空”了以后,心灵才能宁静平和,机体内的血气才能畅通无阻。
我下定了决心,以后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生气,都要保持心平气和。这个决心的最大成绩,就在于从此与心绞痛永远告别了。
形有实无、同床异梦的婚姻,随着疾病的加深而寿终正寝,引发了一场心灵革命——我彻底放弃了对外在的东西的追求、向往,甚至在意。我不再为没有分到住房耿耿于怀,不再为不能及时评上高一级职称而愤愤不平,不再为没能赶上加薪的机会而念念不忘。我已不能把成功定位在出名、获利上,一切世俗的得失也显得毫无意义。尤其是,当我在气功锻炼宣告无效,不得不踏上一条更为风险的手术治疗(器官移植)之路,这些人生本来难免拥有而难以摆脱的行囊,都被我一一甩掉了。
我的心理版图中“成功”成为一座孤岛,它是那么显眼,一望而知:一定要活下去,并且在活着的日子里,使每一天尽可能地快乐,充实。
为了克服度日如年的感觉,病中生活的我每天就读读圣经,练练书法,做做气功。我学会了百无聊赖时走出房屋,去沐浴山风溪水,学会了让自己的叹息声随云烟飘散,学会了用诗歌来舒发人生失意的伤感,学会了每天做功课一样地观看日出日落。与此同时,我也学会了更热忱地帮助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气功医院,与众多绝症患者(很多是癌症患者)一起练功的那段日子里,我对此的体验最深。这些人,来到医院,把工作抛下,把家人抛下,把一切抛下,专心致志地围绕自己的康复,自己的生命而努力。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得过且过的,因为他们知道太多地预想未来是一种自寻烦恼,还不如把现在,把此时此刻过得安详一些,快活一些。我常听见他们谈笑风生,比他们的家人更有乐观情怀。他们天天走在死亡线旁,倒似把死亡给遗忘了。
所以,当我后来不得不因病情恶化,奔赴上海做血透时,我已经克服了所有的畏惧情绪,显得很镇定了。所以,当血透过程不顺利,出现输血反应,休克,几经历死亡时,我也没有震惊的感觉了。
所以,当手术推车载着一个脱得赤条条、经过了消毒的我的躯体,乘着电梯,送进手术室,放置于手术台,等待着接受金属刀剪的剖解,接受一个异已器官的植入时,我的精神,与肉体一样,都已作好了准备:退回到零。我象一个孩子,不,我准备着再次投胎成为一个孩子。我心中没有什么恐惧,相反,我怀着新生的希望与憧憬,非常安静地,从容地面对白衣天使们微笑。
疾病加强了我对人生不确定性的认识,从而也加强了我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死亡似乎随时都会来临,生命也就随时都会了断。今天,也许就是我能吃能喝,能说能写,能思能想的最后一天,谁知道呢?我强烈地意识到自己还太年轻,还不愿就这样死去。经历了好几次死亡后,生命格外值得珍惜了。
我觉得一个人即使在很困难的时候,也不应当选择自杀。生命太可贵了。
所剩下的生命,称为夕阳生活,对我而言似乎为时不多了。还有哪些未竟的事?我能不好好想一想吗?就这样死去,未免太遗憾了。我写下了自己的第一封遗书,交待了自己的身后之事。
我并不悲哀,相反,我觉得,我能如此从容地面对死亡,心情平静得安详,本身就是可喜的。
疾病使我更深刻地感受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记得那时我肝肾并发(因血透过程输血引起交叉感染,得了肝炎),偌大一个上海,竟没有一家医院肯收我住院(肝病医院称他们对肾衰无能为力,血透所又担心我的肝炎会传染,非把我赶出去不可),深感自己那样的走投无路,那样的孤苦怜丁,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我已然懂得,如要社会重视你,你自身必须显示你的实力,作出你的贡献。你的价值决定了你所能得到的照顾。
疾病让我变得更加坚强不屈。当时,照顾着我的母亲因为自己生了病,不得不离开我去另一地方看病,我只好自我照顾。进行肾脏移植这样的大手术,我当时身边也没有一个亲人,连住院手续也是我亲自办理的。手术风险合同上,我也自己签字。我学会了不依赖任何人生活。至于病痛,那可是三天也说不完,说不清了。从头到脚,从上到下,我浑身几乎每一重要的器官组织都出过问题。仅是出血,出血严重的部位,身上就有过:眼底出血、口鼻腔出血、咽喉出血、食道出血、胃大出血、肾(穿刺)出血、痔疮出血(射血)、皮下无定时无定位出血……可是,不管如何,我总得闯过一关又一关。
疾病还让我得以鉴别真假友情。不同的朋友,在我患难中的表现各不相同。患难见真情。我不能忘记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的友好的支持与帮助。我很高兴,通过疾病能把一批表面要好,而到了关键时刻都要离你而去的所谓朋友甄别出来,加以筛除。
疾病使我变得易于知足,对一日三餐的平常生活充满了由衷的感激。一个人在经历了沧桑巨变之后,就会乐于过平静的生活了。长期在外漂泊,就易于产生落叶归根的心理需求。得了重病,又大难不死,象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得以生还者,更能知道每一个和平的日子是多么可贵难得。疾病给了我一颗平常心。我常有基于感动的生命体验,为一些别人以为的小事,也时甚至也为自己对生活新的认识而掉下热泪。
疾病使我有机会预演了死亡,使我早早地领了人终一死的真谛。它使我从恐惧中走出来。有人说,一个连死的恐惧也没有的人,还会害怕什么?我现在知道,我不会轻易发火,不会轻易担忧,不会轻易沮丧,不会轻易绝望了。死亡是人生最好的一位导师。它把最美好的情感体验带给了我,让我远离暗灰色的情感地带,心间亮堂,清明。
疾病使我能从容地停下匆匆向前的脚步,有时间来好好地想一想人生重大的问题,使我从世俗杂务中脱身出来,进入一种相对空灵的境界。我们本是喧哗尘缘中的行路人,从生至死,忙忙碌碌,要不是一场大病,还真没有足够的空闲来对与平常生活无关的事,包括人生的意义之类的问题深入地思考。这样的人生,不可能有深度。养病使人成为哲学家。疾病与生命危险的联手,使我一再思考生命的意义,从而也使我真正爱上了哲学。这个层面的问题,如果没有相应的个人经历,思考起来就会流于抽象。从前在大学读书时也喜欢哲学,但那种喜欢,仅是喜欢而已。有了疾病,情况就不同了。它使思维更具体有力,而对思维结果的关注,更使思维具有了目的性——想通了,与想不通,对于指导自己的生活,是大不一样的。
如果我是贝壳,我想,也许疾病就是可孕育珍珠的沙石了。
恳谈李 第一个主题:抑郁者的根本人格缺陷是自卑 (恳谈李)
与自卑者一席谈
生活中,许多人实质上都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才能,只不过自我评价很低,总是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己瞧不起自己,在这种负性的暗示下,以至于在无形中错失了一次次原本可以成功的机会。非但如此,还可能因此而整天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觉生活在灰暗的天空下,甚至到了兴趣越来越狭隘,食欲越来越差,性欲越来越低,交往逐渐减少,走向孤僻与自闭、沮丧、失望甚至绝望的地步。
这就是自卑者的整体画像。
自卑是一种通过不合理的方式,尤其是过多地与他人进行不科学的比较而产生的自我否定、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有一本名为《自卑与超越》的论著,谈到了自卑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情感。他指出,人之初都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种深刻的自卑,这可以从每个婴儿柔弱和无能为力中找到根据。自卑感是儿童拼搏奋争的驱策力和起始点,它决定着儿童的生活方式、目标与风格。它作为驱动力,极力克服前进中的障碍,超越自卑,赢得自信与自尊,从而走向成功,实现自我。因此,他认为,自卑可以属于积极的情感。
可是,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自卑,不是成长过程中有动力作用和积极意义的自卑感,而是一种病态的自卑,相当于“自卑情结”的简称。(以下不再说明)
自卑情结,是指一种根植于潜意识,也时常被认识到的过低的自我评价,它使当事人漠视自己的潜能,消蚀自己的意志,淡漠自己的情感,妨碍自己的认知,令自身的心理机能全面退缩乃至退化。伴随着这种认识机能的是“我不行”,“我真的不行”,“什么都不行”,“怎么也不行”“我就是不行”……这样一连串的意识与潜意识,它们经常在自卑者的脑海里盘旋不去,阻止着他向这个世界开放,降低了面对问题、参与学习的能力,令其精神一再退缩,以至于发展到最后产生了严重的心身病症。
以下我们运用心理理论来检视自卑的种种侧面,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超越自卑的对策。 用精神分析法剖析自卑的形成机理 (恳谈李)
自卑感强烈的人,往往是在学习、工作、生活等社会实践中,曾经有过极大的困难、逆境、挫折与失败,或本来就有着身体缺陷、疾病等造成心理挫折而难以化解,内部归因为自己的无能,进而产生自卑。可是,另一些也经历相似磨难的人,却依然保持了自信。例如:失聪不失志的贝多芬、集盲聋哑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海伦·凯勒等,不愧为挑战自卑的楷模。因此,也可以说自卑不完全取决于外因,更有内因,即个性的完善程度。一个谨小慎微、内向、孤独、偏见、完美主义的人,是特别容易导向自卑的。
性格是遗传因素、智能天赋、后天环境与教养的综合产物,前二种基本恒定,较少差异,而环境与教养却千变万化,在性格形成中占有重要性地位。各种性格特质的形成与小时候的种种经历,尤其是家庭、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
在过分严厉而缺乏关爱、专制而缺乏民主的父母的监护下长大的孩子,自卑感比较重。这种父母的教育倾向(越严格越好;棍棒底下出孝子……)决定了对孩子的批评、挑剔、处罚多于肯定、鼓励和赞赏,结果就是孩子无法感受进步的欢欣,成功的喜悦,却只能在不断的反省自我中检查自己的“错误”、追求所谓的“完美”,无法看见自己的长处,滋生并培养喜欢自己、悦纳自我的情感体验。这种父母对孩子的过失不是理解、宽容与勉励,而是指责、谩骂甚至侮辱,造成孩子对犯错误有种神经质的恐惧,伤害了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
自卑伴随抑郁。能力不足,作为少年儿童成长现象的一种必然,不是被允许让孩子们平和理性地接受,而是让其带着怨恨不得不很委屈地承认,是上述不良家庭教育的一个特征。这种教育下的孩子不仅恨父母,也恨自己。因为不能、也不敢公开表达对不民主的父母的不满,不敢抗议,所以只能通过压抑把这种敌意转化为焦虑、恐惧及不安全感。这样,不但形成了强烈的“我不行”的自卑感,而且还因为爱的匮乏而对自卑本身有着特殊的敏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方面自卑,另一方面对超越自卑的渴望过分强烈了,以致于时时刻刻为自卑而烦恼,为不能顺利地克服自卑而焦虑,进而在屡遭失败的挫折感之下产生抑郁。
自卑、抑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最常见的最典型的自卑情结,经常可以从抑郁症患者中发现。 忽视纵向比较、特殊性是自卑者的思维 (恳谈李)
自卑总是在对比中形成并加深的。
有一个教师,很自卑,有社交障碍,一遇到同事就会手发抖。可是,当她面对自己的兄弟时,挺正常的。而要是与一些小孩子们一起玩,玩得也挺开心的。这是为什么?因为她总是想着要胜过同事,至少也不能在同事面前丢脸啊,同事对她来说就成了一种竞争性的存在,是必须加以比较的对象,如果自己有什么能力(当前就是社交上的应对自如、从容不迫)竟然比不过对方而且被披露出来,就很糟糕了。就是这样的比较,不肯承认自己有局限性的想法,令自己感到尴尬,觉得不适,心理失去平衡,无法面对同事,从而产生社交困难。而与兄弟的关系相对自由、放松,没有压力,无需进行比较,所以也就能自如地交往;至于那些小孩,更是不在话,因为他们还不懂事,不屑成为自己的比较对象,他们也不会发现自己有何拙劣表现,故尔玩得不亦乐乎。
深入探讨自卑者的比较模式,可以发现他们常常希望自己无所不能,希望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他们喜欢比总体水平,苛求自己,不允许在某些方面不如人。他们过分重视某些价值,而忽视了另一些重要价值。或者用平均主义的办法来分配价值。在他们认定的价值上,他们太执着了。如果在这个方面(如上述社交障碍的教师,很在意与人交往时的能力,怕出丑)不如人,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了。他们没有认真想过人各有所长(这个老师教学上年年先进),也各有所短(只不过社交上有些困难),因此根本不必自惭形秽或自轻自贱的。他们忽视了每个个体的差异性与特殊性。
另外,在他们的比较方式中经常忽略的是时间因素。他们漠视自己的进步,一味地苛求于自己。他们很少或不屑于进行今天与昨天的纵向比较,难以为比较中获得的进步而欢欣鼓舞、自强不息,却固执于与别人的横向比较,顾影自怜、自暴自弃。在进行横向比较时,又习惯于与现实中最好的、楷模式的人物进行非理性的比较,从而更觉得自己的能力每况愈下,自叹勿如。这正是他们经常感到自我挫败的原因。
你如果告诉他们可以另辟蹊径,开发自己的特殊才能而出奇制胜,他们会感到不可思议。他们很不情愿承认哪怕是必然的失败与自己无法超越的无能,不承认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缺乏理性也是难以超越自卑的原因之一。 自卑者的心理根源在于潜在的自负与自我中心 (恳谈李)
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而它们的母亲是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者的心理活动,很多时候是这样的:我应该成为人人羡慕的人;我可不能在别人面前出丑;如果让别人知道我有所不能就会有失自尊;我不应该被人看不起;哪怕我知道自己实际上不能做某些事,也不能当着他人的面承认它;……所有这些思想意识的核心,就是唯我独尊,自我中心。
自己把自己理想化了的种种观念构成了霍妮所说的“自负系统”。这种系统,会用各种“必须”来强化自己的形象:我必须受到人人尊重;我必须能避免任何错误;我必须对每一个人都有礼貌;我必须每天都做出成绩;我必须在什么方面都不落人之后;我必须……这些“必须”,象是暴君一样强制性地命令当事人不惜一切地追求某种虚假的目标,维护自负系统的完整性。而实际上,这种自负的目标一开始就是虚假的,也就注定了它的追求必然是失败的,于是就产生了神经症。
当自负系统运转起来的时候,可以带来一时的热情高涨,意气用事。但在挫折之后,立即就变得沮丧灰心、颓废和不知所措。从自负走向自卑,易如反掌。这当中缺少的是弹性,灵活性。自负者对自负的虚假目标追求十分机械刻板,自然会影响到对挫折归因与认识的片面性,走向极端。这样,当挫折发生时,最容易产生对自我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善,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强化了自卑感,使自己变成了低人一等的“贱民”。不管是自负还是自卑,都是过分关注自我的必然结果。 自卑-自闭-无学习性-发展停滞-更自卑…是自卑者的恶性循环(恳谈李)
自卑不仅是个性发展的一个结果,它反过来还会对个性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自卑对个性的反作用,可以从自卑-自闭-无学习性-发展停滞-更自卑…这个循环方式一目了然。
一个自卑的人,对别人与外界的兴趣会减低,对一般的刺激很少做出积极的反应;不但如此,他们还要极力回避刺激,不愿与人交往,不想研究问题,不愿承受压力,心理上消极退缩,个人倾向于自欺欺人地认为喜欢孤独,爱好沉思默想,苦思冥想,甚至于胡思乱想。这样的退行心理,使其与社会产生隔离,与新生事物缺乏联系,个人所面对的都是早已习以为常的自我的狭小天地,坐井观天,作茧自缚,视野狭隘,观念陈旧,失去了一个个锻炼自己才能的机会,把风险估计得很大,看不到任何进步的可能,感受不了任何成长的喜悦,也渐渐麻木于得过且过,让希望的火种泯灭,个性停滞不前。自卑者的开放性、学习与创造性都很差。
“我不行”的预感,通过预言的“自胜效应”得到了验证。不良的自我暗示,令自卑者越来越觉得自己所认定的“我真没用”,通过恶性循环,被“证明”完全“符合事实”。这个负向的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效应,使自卑者更加丧失信心,更加觉得自己就是垫底的命。自卑者的最后归宿就是宿命论,悲观论。放弃努力就是一种逻辑的结果了。
没有外因的介入,扼制上述的恶性循环,而让自卑者自己觉悟,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总有很好的理由来维护他的自卑论调,把“我不行、就是不行”当成是推卸责任的借口,并不自觉地从自卑中获取某种逃避义务、规避风险等精神利益。以自卑的无能为理由来为自己的懒惰进行辩护者也不在少数。 习得性失助是自卑者最生动的心理学描述(恳谈李)
习得性失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M·塞利格曼杜撰的术语,指这样一条普遍法则,即失助是由于处在无可逃避或回避的有害的、不愉快的情境中所产生的一种习得性状态。在比拟人类产生这种效应的实验演示中,对狗进行反复的不可躲避的电击,就会造成一种非常严重的病理性失助,这时,即使给它一条逃跑的通路,这只狗也不会逃跑。
还有一个实验是关于跳蚤的。把一只跳蚤置于一个四壁及顶盖都透明的杯子中,一开始它总是不断地试图跳出这个杯子,几经碰壁,就渐渐地放弃了这样的努力。最后,就是打开这个盖子,它也不会再跳起来企图逃走了。跳蚤通过学习,习得了“跳也无用不如不跳”的生存法则。
在自卑者的自卑心理作用下,产生了“我不行”的预期,于是就渐渐学会了不努力,(我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这样的状态时间一长,就变成了某种习惯。这种习惯就是“自卑者的习得性失助”。
在学校里很多学生的天资其实挺好,可就是因为陷于这种习得性失助的状态里无以自拔,从而放弃了自身的切实努力的。遇上好老师,一经点拔,自信滋长,那扇通往成功的大门就豁然打开了,成绩可能就会蒸蒸日上,匪夷所思,令原来对其已形成偏见的某些人感到“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自卑者的习得性失助与M·塞利格曼所谓的失助,有着这样的不同:后者的起因“有害的、不愉快的情境”是“无可逃避的”,而且是客观的;而在自卑者的情况下,这种不愉快的情况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却又是预期的,命中注定的会来临的。
高度自卑的抑郁患者,之所以很难矫治,原因就在于这种习得性失助的顽固性。 突破自卑的几条黄金法则 (恳谈李)
学习森田疗法包容问题,建立正性暗示阻断躯体化
自卑者要承认自己有一些心理问题,允许自己带着一点问题来学习生活,不急不躁,在学习中提高自我。
对于比较严重的躯体化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乏力、食欲不振、失眠健忘、性欲低下等,也要首先考虑把它们包容进来,而不是为此感到焦虑与抵触。非但如此,还要尽可能地对自己进行正性的自我暗示,比如,我会好起来的;我相信自己会不断进步;这点问题应当不在话下;心理健康的目标一定能达到;超越自卑,增强自信……
躯体化的症状,只要是属于神经症的,都不必太关注;因为你越是关注,它就越是顽固,越是严重。“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对症状不理不睬,它带来的精神困扰就随之减轻了。
而只有在不被症状所困扰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如何超越自卑情绪的纠缠。 认清自己有局限性的事实,放弃完美主义(恳谈李)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一个人都是能力有限的,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我们经常会有遗憾,不能如愿以偿。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好,比别人强。我们承认自己的无能,无知,无助。我们是一种不完美的存在。
只有想象中的自己可以是完美的,而我们却生活在现实中。
完美主义的自我要求之下,最容易产生自卑感了。我们不需要完美主义。
人,总是会生病的,总是会死亡的。
拚命地追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就会变得易激惹,心理承受力就会下降,而它又为自己的挫折感加重提供了一个不良的人生哲学基础。而挫折感经常是形成自卑感的催化剂。
所以我们要愉快地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 重视独特性的价值,建立自己的个人风格 (恳谈李)
我不必样样出色,但我可以有自己的特色。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以我的独特性在人群中找到自我的价值感,而决不试图什么都比别人好。
我不嫉妒别人在他的领域里取得好成绩,也不为自己某些领域的落后而忧心忡忡。我坚持我的方向不后悔,我坚持我的价值不放弃。
我的自尊心是由我自己来维护的,而不是靠他人的肯定、赞赏、恭维来维持的。我是我,我是唯一的,无人可以与我完全相同的,无可替代的;就为了这个,我也有十足的理由喜欢我自己,热爱生活。我相信自己通过持续的努力会建立自己的风格,找到自己社会中的位置。
许多成功人士也不过是在自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而已。
开放自我以提高学习性,增强自信以突破自卑者的恶性循环
自卑者的恶性循环并非一个稳定系统,因为当事人是一个有生机体,有着主观能动性。
有了主观能动性的人,就可以变自卑为自信,变封闭为开放,从而打破自卑者的恶性循环。
打破恶性循环之后的因果链是这样的:自信(基本自我肯定的不怕挫折、甘冒风险、面对问题、积极干预的内在精神)——开放自我(有希望地)——介入现实(勇敢地)——接受刺激(坦然地)——解决问题(认真地)——增长才干(必然地)——收获成果(欣慰地)——增强自信(正反馈地)——更加开放——更多的学习性与更好的创造性——面对更多的问题——更高的才干……这正是与自卑者的恶性循环相反的“自信者的良性循环”。
从主观能动性、自信着手,正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
而一个人自卑与自信,是可选择的;正如一个悲观主义者与一个乐观主义,对同是半杯水的评价各不相同:一个说“唉,只剩半杯了”;另一个说“啊,还有半杯呢!”——自卑与自信也不过是不同的自我评价而已。你选择自卑便有理由自卑,你选择自信便有理由自信。而你一旦选择了,自卑者便拥有昏暗的恶性循环,而自信者则拥有光明的良性循环。孰优孰劣,何去何从还不一清二楚? 了解习得性失助以克服惰性,强化意志努力以求机能自主(恳谈李)
习得性失助的自卑者,最大的困难在于改变自我时的巨大惰性。
“我反正没用,所以我才懒得动呢。你让我试一试,我倒要问你,我万一又失败了呢?以前那么多的失败,我还不知道我自己有几斤几两啊?我是没救了。横竖都一样,我就这样过了”,自卑者这样想道。
那只跳蚤一直不再跳,已经有些日子了,而那个杯盖打开与否,它早已不去关心更不想去注意了。
所以,自卑者要反思,是不是形成自卑时的情境与现在已今非昔比?是不是可以再试一试?Try and try, try again.(试一试,再试一次!)
成功与绝望往往只差一步!
另外,也许我们开始时兴趣不大,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但随着事情的开始、深入、发展,说不定我们的兴趣会提高,会从尝试中汲取力量,产生新的兴趣增长点,动机被有效地激发起来呢。——这正是“机能自主”。
奥尔波特引用了一个例子说明了机能自主这个概念:“……一个大学生刚开始学习一门课程时,很可能是因为这门课是必修的,或因为家庭需要,或由于时间宽绰而选取学,但也许在最后,他会完全被它所吸引,或者一辈子迷恋这门学科了。这里,原发性的动机也许丧失殆尽,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却变成了目的。”
自卑者何不勉励自己带着冒险精神参与某种活动,哪怕是那些以前令自己感到害怕的、通常要回避的活动,然后穿过习得性失助,借道机能自主,持之以恒地努力以求渐渐形成并巩固自信,抵达成功?
自卑不可怕,可怕是沉湎于因自卑而造成的惰性,陷落于自卑者的恶性循环而不醒悟!不自救!
英美人经常强调的一个重要词语就是尝试try。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勇于尝试,甘于冒险,善于开拓,生活的疆界才会越来越开阔,人生的视野与疆界才会越过常规,越过传统,走向创新,走向成就。
走!试一试去,再试一试去!
Try and try. Try again. 恳谈李:
抑郁者的大部分都有自卑问题,有的比较突出,有的比较隐蔽,但肯定有。而且这种自卑,与他或她过去的挫折或失败经历紧密相关。
问题是,为何大多数人不会在经受挫折戒失败之后形成抑郁,而少部分人会呢?
这里就有一个归因等认知过程在起作用了。抑郁的人,在人生的早年形成了某种不良的归因认知方式,很容易导向自我责备。而自我责备一多,抑郁情感就出现了。再加上,抑郁者的另一个行为模式:不善于寻找外部支持,缺乏社会心理支持系统,自然就会出现更为严重的自责了。有时候,甚至是异常深的愧疚感。我遭遇到一位朋友,许多年前父亲自杀,她却一直把自己当成了杀死父亲的人,而实际情况不过是,她可能存在一点点关照不周的失误而已。她为此内疚难过自责,数年不止,形成严重的抑郁。她甚至会认为自己真是一无是处了,完全是一个“杀人犯”!指向自己的归因,导致抑郁长期存在。 恳谈李:
在情感抑郁下,自卑感也就很容易随之而来。
实际上,自卑感与我们想象的效能有关。什么是想象的效能呢?效能就是我是不是能干,是不是可以成功地做好某一件或某些事情。想象的,则是指我们的主观评价,一种估计。因为自卑,评价不高,估计不好,效能在想象中变得低下了。自卑就加重。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我们常常鼓励抑郁中的朋友,我们要“假装能干”。这是很重要的法则。就是说,当我们发现自己有自卑感困扰时,我们一定要哪怕假装也得装一回:“我很勇敢”“我不怕”“我学过武林工夫的”!:)这是很重要的心理学方法:良性的自我暗示!也许这样,就启动了我们原来已经被抑郁腐蚀的意志力!也许这样,我们就开始了向“习得性无助”的挑战! [这个贴子最后由恳谈李在 2004/04/27 08 第 1 次编辑]
风杏子——
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呀!这抑郁把我摧残的不成样子了,为什么人类有这种疾病?为什么这种疾病发生在我身上,现在我希望早点死!每天早上一睁开双眼,新一天的痛苦开始了……,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生我?为什么会这样呀?去看了无数次的心理医生,也没用!
恳谈李:
如果我们把眼睛盯着自己,自己就是全世界最苦的人了。
如果我们愿意看一看周围,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我们还穿着鞋,虽然这鞋儿有点破,而周围不少人是赤脚的!更有不少人是伤残的!病痛的!
何不学一学济公,“鞋儿破,帽儿破”,一路唱着行去!
你也许看过不止于一次的心理医生,但请你不要否定所有的心理医生啊。失败了九次,还可以有第十次的再尝试嘛。对自己保持信心,同时也保持对世界的信心吧。历经磨难之后,你也许可以找到你想要的风景呢。
精神上要振作,这是找到良策的前提。如果我们自己未战先败,还有什么胜利的希望呢。 满天海星——
我想抑郁的原因十分复杂,决不仅仅是自卑这么简单。
恳谈李:
没错,抑郁的原因可以很多。我这个帖的第一部分,只是谈到一个重要的性格因素。其它的各因素,以后我们会慢慢涉及并展开的。欢迎你参与到讨论中来!
Fspy——
自卑是肯定的,而且是深藏在潜意识里的,曾经认为天下之大,却无我容身之处,这种自卑是根深蒂固的
恳谈李:
自卑的根可以很深,但它不是不可救药的。只要这样来认识,我们就有可能把自卑转换成另一种全然不同的心理状态:自信。
不是说,自卑的人看半杯水时,只看到空了的一部分吗?那么,还有实的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水呢?
而且从小就寻求过帮助,也向亲人倾诉过,得到的结果一直到如今都没变过:冷漠、冷淡的态度,伤人的话语、多年的不理不睬。。。。。。。。。。。
没有人想过要关心我,也没有人想过要帮助我,反而说我依赖,扪心自问,我没有依赖过,也没有机会给我依赖过任何人,母亲在我17岁时已经不再管我,在学校时拿奖学金完成学业,工作后,全部工资上交,连回家的车费都要加班自已挣。。。。。。。。。
对我而言,这个世界是冰冷的,是没有温暖的
我们要老实承认,我们之所以自卑,之所以抑郁,与我们过去太多的不如意有关;可是,我们也要看到,同样的境遇对一个人可以造成自卑,对另一个人却不然!逆境可以让一部分人沉沦,却也造就另一部分人呢。
我们不能苛责父母,也不能太多地抱怨童年,说我们没有得到充分的关爱,因此,我们仿佛有理由自卑似的。原因很简单,我们现在不再是孩子了。我们有了自身的人生责任。
而我们也要想到,我们的父辈毕竟也是人,毕竟也有他们可能的苦难的童年;他们也不是神,而是被命运定格了的人,有缺点,有问题的人。从内心深处去宽容他们,也就给了自我责任的一席之地,给了自己躬身自问,从此自强的最好的理由!
我们让自己不要由过去来决定,而更多地着眼于未来不行吗?
我从来不在意外人对我的攻击及伤害,那又如何,我的伤害永远来自于最亲近的人:姐姐、兄长、老公、老公的家人……病后,从来没有帮助及安慰、扶持,只有指责,说我太脆弱。。。
亲近的人伤害我们,一部分可能出于误解;一部分可能出于能力所限;还有一部分可能出于我们的某种不自觉的自我中心的想法。我们对于后面的这一部分,可要保持警惕啊。对外要求过多,失落就会很大;我们的沮丧感,很多时候来源于我们对世界的过度期待。也许放低对环境的要求,是把自己从挫折中拉出来最简单的方法呢。
xxx002004 ——
自卑?我的自卑是以生俱来的,只求老天再多给我一些勇气与力量来面对它。
恳谈李:
加油,朋友。
自卑没有天生的;因此,它也是可以改变的。我很想知道,你所谓的自卑到底是什么,你能否认真地思考一下,追究一下,把你的认识完整地写下来?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进一步的讨论:下一个议题,可以让我们谈谈自信与自卑的真正含义,好吗?
wjhu1230——
我想抑郁的人可能都生活在一种虚幻的自我想象中,这样就必然导致对自我求全责备。于是当发现现实没有这么美好时,发现了自己的缺点,自己的不足,就会寻求逃避,比如通过看书之类的。但是这个问题还是存在体内的,那么到了一定的阶段就回发作。而自我的意志一直都是在逃避的,因此发作的时候自我的意志就几乎丧失,完全被情绪左右。这时候想干点什么事情也会特别困难。
恳谈李:
通常抑郁之前会有一个行为退缩的时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与外界的能量与信息交换越来越少,最后就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应对方式:幻想、自慰。这两种必定有一个,甚或两个。人是关系的动物,一旦与外界的关系阻断了,必定尝试着和自己发生关系!
如果还只是看看书,还可以算是一种比较积极的与外部的联系呢。它至少比自闭的状态好。但如果把看书变成一种逃避并沉溺于此,那么,看书就变质了。看书这时候也就和吸鸦片没有什么不同了,都不过是填补精神空虚的产物。
LQQKME——
如果没有难以自拔的自卑,我想抑郁不会光顾我。但不是所有的自卑都产生抑郁。抑郁的原理,现代医学仍然没有揭开抑郁的面纱,药物控制的同事,必须进行自救,自己是最好的心理医生,本论坛是最好的心理医生,亲人的理解和安慰是最好的心理医生,工作时间专注工作是最好的心理医生。我体会过抑郁的生不如死,更知道抑郁经历这一人生的极至体验。
恳谈李:
自卑有两种,一种是正常的自卑,它不影响我们的诸多心理功能。而不正常的呢,则影响。自卑严重,导致的是认知歪曲。认知歪曲,把人,世界,外界,自我,都想得太坏了,抑郁就会粉墨登场了。
我很同意你的几个“心理医生”的看法。抑郁者的最简单的对策就是加强抑郁者本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而不要处于自闭状态!运动很好,交友不错,读书也行!总之,不可以一个人苦思冥想,天天呆望着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