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 发表于 10-4-18 14:23:48

4、当出现不安时就顺其自然。虽然在恢复后期的感受与极期相比已经可以感受到轻松多了,不过此时还是非常容易产生不安,如担心自己今后能否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担心自己能否重新胜任工作的要求等之类的问题,此时所引起的不安与极期所表现出来的烦躁不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时的不安可以说是想重返工作岗位或想顺利康复而产生的,是我们“生的欲望”的另一种体现。想重返工作岗位或想顺利康复时产生的不安是很自然的,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如果一点不安和担心都没有反而不太正常,所以此时就不必非要排除掉这种不安,正确的应对方法是最好不要去理它,顺其自然,从自己的理性上接纳它,任其不安的出现,最多是我们用第三只眼去观察或者觉察它即可,不必去管它,它自然会消失的。

关于这一点的应对,就与森田疗法对神经质症的情绪或症状的应对方法是一样的。

5、不要拘泥于“应该怎样”而应该接受“事实”,以“事实唯真”。进入恢复后期,随着我们的自然欲求(生的欲望)的恢复,此时就需要我们加大修正在自己心灵深处所隐藏着的“理所应当主义”思维模式的力度了。注意提醒自己不要被这种“理所应当主义”所左右而勉强地要求自己去行动,以免导致状态的恶化,不利于我们的康复。

此时,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种“应该主义”的思维模式,注意觉察并修正它,适当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值,以“60分万岁”的心态来要求自己即可。因为我们的继续康复需要精力和能量的,因此在从事精力或能量消耗的活动时就需要给自己留一点余地,不能使自己陷入“燃尽”的状态,这样才会对我们的康复有利。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在抑郁症症状有所好转时就想全力以赴去工作这种情况就像打着石膏的骨折患者在石膏刚刚取下来就马上进行快步走甚至去跑步一样,这肯定是非常不合适的。因此,为了我们能够继续康复,就必须为自己留有余地。这是需要大家在康复期特别注意的。

波波 发表于 10-4-18 16:05:27

谢谢楼上几位朋友的关注和支持!:handshake:)

波波 发表于 10-4-18 16:40:21

6、回归社会要循序渐进。在抑郁症的恢复后期,回归社会要循序渐进,休长假的人在正式上班前,可以先试着会单位打打招呼,看看大家对自己的反应,争取在上班的前几周每天只出勤几小时,并先从一些轻松的工作做起。医生常给刚出院的抑郁症患者诊断书上写上“出院一个月内只做轻工作”的建议,具体工作内容可与单位商议决定。(注:关于这一点,我相信许多人没有这个条件,就我来说,肯定不敢与单位商量这些事情,值得庆幸的是,我的抑郁症属于中度以下的,我在身处抑郁期间也咬牙坚持着工作,当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肯定会打折扣,不过最终我还是熬过来了:victory::lol)

即使完全康复后恢复工作,最好也不要经常加班,保持正常上下班即可。但是,如果单位对抑郁症患者有歧视导致周围的氛围过分紧张,打着照顾的旗号什么也不让患者干,每天上班只是闲呆着或者仅负责一些过于琐碎的工作,那反而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压力,结果反而不好,患者多数病情会恶化。

从工作内容来看,在抑郁症的康复后期干些事务性的或者之前就熟悉的工作比开展新的需要创造力的工作要好,因为此时我们还不宜承受过大的压力或者从事过于紧张的工作,否则对自己的康复不利。但要强调的是什么工作也没有的状态是最不好的,因为抑郁症患者在病前往往上进心很强,想出人头地、想表现自己的价值等的欲望强烈,如果什么都不用干反而会在无形中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那样也不利于康复。因此,怎样把握好当中的尺度对抑郁症的康复最有好处,就需要大家根据的智慧来作出决断并尽可能为自己争取较好的康复环境了,而且,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尺度也是因人而异的。总之,我们要抱着“尽人事而听天命”的心态来处理这些事情,那样就会取得较优的结果。

7、正确对待周围人的看法。有些病友在康复后刚回单位上班时对周围人的看法(通过别人的眼神、表情举止等表现出来)很敏感,感觉别人的眼神有些冷或有点怪,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因为这时我们的这些感觉大多是由于我们自己主观上判断超出了实际所致,自己的心情不同时,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也会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对周围人的看法很在意大多是我们主观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就算是周围的人对我们有什么看法,这也是他们的自由,我们完全可以不管不顾,只要自己专心致志地工作,要不了多长时间流言就会自动平息了。

8、关于用药问题。当抑郁症患者处于恢复期时,许多患者都急于想马上停止服药,因为他们不了解足剂量足疗程服用抗抑郁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只要停止服药了就意味着自己远离了抑郁症(毕竟抑郁症实在是令人感到太痛苦了,我也理解大家都想早日彻底摆脱抑郁症)。但是,事实不会因为我们的主观意愿而改变,据专家的研究表明,在抑郁症的康复后期,就算其症状完全消失了,但其好转的根基还是很不稳固的,症状的消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药物支撑着而出现的结果。如果过早停药或停药的方法不当,会导致抑郁症复发的几率大大提高。

关于何时可以停药,一般认为,患者感觉完全恢复后,先慢慢减量,继续服药至少半年、尽量到一年左右完全停药为好;而反复发作的患者应长期服用少量的抗抑郁药物,至少服药一年以上。

波波 发表于 10-4-18 17:10:14

抑郁症康复以后的收获

有过患病的体验以后,我们的心理会更加成熟,我们会更加珍惜原来认为理所当然的健康生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健康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更加容易体验到平平常常的快乐,更懂得珍惜这些经过刻骨铭心的磨难后所获得的快乐感受。因此,患病的体验往往会成为我们今后健康生活的出发点,而且,由于自己有过患病的经历与体验,我们也就容易对别人的疾病和烦恼增进理解,容易产生同理心,容易引发自己的共情和共感,这些对帮助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大有益处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患病总结出一些生活经验,改正过去的不良工作和生活习惯,达到“因病消灾”的效果。因为自己患过抑郁症,才更知道应该怎样去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保护好自己的健康,而没有这样经历和体验的人恐怕就不同了,他们没有这么敏锐的感受性,故其觉察到的肯定没有我们多。

原来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经历过抑郁症后,往往会从原来过分紧张的生活中放松下来,自己的生活不再拘泥于某些事物或某种形式,就会发觉自己今后的生活轻松多了。因为有过患病的经历,我们往往会发现了许多过去所没有注意到的事情。

可以说,由于患病,自己的人生也改变了。通过自己的体验,我们会更加深刻地领会别人体验的含意,这也可说是“因病得福”了。

上面所说的这些,我现在多多少少也都有所体验,可以说我现在比以前更加懂得如何生活了!:victory::lol

波波 发表于 10-4-18 19:54:28

关于预防复发

抑郁症即使治好了,也有复发的可能,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具体数据我就不引用了,总之是蛮大的。当然如果可能,谁都不愿再体验抑郁症带给自己的痛苦,毕竟在身处抑郁时,那种痛苦实在是难以令人忍受,在抑郁症的症状较为严重时期,可以说简直是生不如死,那种痛苦至今还是令我心有余悸,我想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很难想象的。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大家一定不要忘记抑郁症有复发的可能。不过,大家也不要过度担心复发,否则容易心理冲突而引发精神交互作用,从而陷入神经症的恶性循环,那样,刚走出抑郁,却又深陷神经症,那同样是要不得的。让大家有复发的心理准备,一方面是为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改正过去不良的工作、生活习惯,以预防抑郁症的复发;另一方面是就算抑郁症一旦复发了,也有心理准备去面对它,再一次鼓励自己及时治疗、休养,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的病友通过药物治疗使其症状消失了便认为“只要今后不吃药就可忘记那让人难受的经历”,或者是由于顾虑药物的副作用,又或者怕引起药物依赖而擅自减药甚至停药,这是非常要不得的,因为这样容易导致症状的反复(以我个人的经验,此时不能说是复发,因为此时还没有完全痊愈,故就谈不上复发了),使自己重新陷入抑郁症的泥潭当中。

因此,即使抑郁症完全康复了,最少也需要坚持服药半年或以上,如果有过多次复发的病史,则服药时间还要延长,这样有助于防止抑郁症的反复。

另外,如果康复后完全忘记了自己曾患过抑郁症而完全回到原来同样的生活和工作之中,和以前一样那么辛苦地工作,使自己心身的负荷过重,经常使自己处于燃尽状态,也有可能导致抑郁症复发。在此,提醒大家需要注意:为了预防抑郁症的复发,就需要我们改善之前不良的工作、生活习惯以及不良的思维模式,不要再次陷入“应该主义”的思维模式之中。如果能够真正从之前的不良习惯中解脱出来,那抑郁症复发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地减少。

波波 发表于 10-4-18 20:24:44

关于迁延性抑郁症(或称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

所谓迁延性抑郁症,我认为也可称之为抑郁性神经症,也有称之为轻度的情感(心境)障碍。其特点是此时的症状相对抑郁症严重时而言有某种程度的改善,但在恢复的过程中却停滞在一种不好不坏的中间状态之中,其主要的症状表现是:情绪总是消沉,好像情绪的天气总也不会转晴似的,干什么也高兴不起来,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也不关心,没有力气或不妥感总是驱之不散,而且这种轻症的抑郁状态总是没完没了地持续下去,一般超过两年以上。一般来说,迁延性抑郁症虽然长期存在,但其情绪低落、焦虑、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并不十分严重,可以坚持进行低限度的工作和生活,但自己就感受特别痛苦,觉得生活并没有什么乐趣。

导致抑郁症迁延化的原因主要有:1、治疗药物的剂量不足;2、患者不能按医嘱服药;3、工作单位或家庭中存在持续的精神压力;4、性格因素,如性格倾向过于心细、完美主义、对自己要求过高、具有强烈的“应该主义”思维模式,总之是具有执著性格及抑郁亲和型性格的人,具有与神经质性格相似的性格倾向。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在发病之初怎么也不能接受患抑郁症的事实,总是想靠自己的毅力去恢复,其结果反而是容易耗竭精力和心理能量,导致抑郁症的迁延化。

此外,有些患者在完全康复重返工作岗位后,由于过于心急和在应该主义思维模式的束缚下,继续勉强自己完全挑起原来的所有工作,这与在工作单位或家庭中存在持续的精神压力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一样的;还有些患者由于过于关注发病后的心身状态,从而继发性地发展为神经症的症状,例如抑郁症的症状某种程度恢复了,却出现了明显的失眠恐怖等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应该主义”思维模式的人,往往有容易拘泥于某事物的倾向,从而妨碍了抑郁症的自然恢复过程。对于此种情况的患者,就需要通过自己亲身去体验,以达到修正自己行动方式和思维模式的目的,从而使自己从抑郁状态中解脱出来。森田疗法中的住院治疗,是为此类患者提供一个进行这样的亲身体验机会的很好平台。

当然,并非所有抑郁症患者都适合采用住院森田疗法进行治疗,如具有自杀观念、意欲显著低下且已没有活动能力的重症病例就不适合采用住院森田疗法来治疗。住院森田疗法的适应症包括:具有与神经质性格相似的完美主义性格倾向,以及迁延性抑郁症。对于迁延性抑郁症的治疗,森田疗法通常也是采用药物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来共同进行。


住院森田疗法对迁延性抑郁症的作用:1、有利于抑郁症状的改善。身处抑郁的战友对于其自身的症状是感到焦虑和痛苦的,这我想经历过抑郁症的战友都会感同身受、容易理解。我想战友们也非常想走出抑郁、消除症状,但这对迁延性抑郁症病友来说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搞得不好反而容易被搞得精疲力竭,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而住院式森田疗法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从抗拒焦虑的外环境中脱离出来的康复环境,并在治疗过程中体验置身于森田疗法所提倡的自然治疗流程中的感觉。

在为期一周左右的卧床期,其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的心身彻底休息,同时减轻想要做各种事情之前的预期不安,重新培养活动欲,把注意力从单纯面向自身的心身状态转向面向外界环境。

作业期是从轻作业期开始,目的是让患者自己在丰富的自然环境中发现工作,一点一点地投入生活,这一期所干的也是生活中极简单的工作,意在促进其工作的自发性。在抑郁症的恢复初期是不宜从事需创造性的工作的,而是单纯性的作业或活动就好。在此时期内,医生尽量不要勉强患者扩大活动范围,而是指导患者一边充分休息,一边根据自己恢复的程度(自己身体的状况)来相应地活动、作业,通过这种方法使患者可以渐渐地恢复精力,从而不断得到康复。

2、有利于“应该主义”思维模式的修正。抑郁症患者由于有着强烈的“应该主义”思维模式,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的心身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修正其“应该主义”思维模式对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改变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的最好方法(即70分主义)。建议病友放弃“应该主义”,认清总是勉强要求自己的事实和危害,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以一个新的姿态、新的生活方式投入到生活中,并从中获得体验,进一步修正自己的“应该主义”。修正“应该主义”对确保抑郁症患者的休息至关重要,对改善患者过去的生活模式和不良的工作习惯以一定意义。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改善过去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不仅有治疗意义,对预防抑郁症的复发也有现实意义。


3、接受自己,再建新生活。住院森田疗法的第三个目的是通过改变患者的生活环境和参加作业活动,使患者再次接受自己,对自己及工作和生活进行重新评价,重新构筑新的生活、工作方式,重塑自信心。

对于慢性抑郁症(即迁延性抑郁症)患者来说,虽然其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需要以休息为主,但如果无论什么时候都只是“休息”也是不行的,而是要在休息之外再次投入到生活中去,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接纳程度,达到修复自我评价和自我感觉、提高自信心、改善思维模式、改善工作和生活习惯直至于痊愈的最终目的。

波波 发表于 10-4-22 23:13:40

对具有完美主义性格倾向的人来说,在原本已经较为吃力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的基础上,如果需要长期承担其他额外的工作任务,由于突然增加的工作量会导致其精力与能量超负荷支出,长此以往,就容易将疲劳积累下来,慢慢地,会出现工作效率逐渐下降,精力慢慢减退,感觉精力和能量过度透支,这时就要注意这已经是在提醒您需要关注自己的心身状况,并进行相应的调节了,否则就会导致心身出现问题,而受到相应的惩罚了。

对于上述这种情况来说,如果能够善于根据工作的量来相应改变工作方式,随机应变,不要过于追求完美,那在应付好工作的同时,也不会导致自己陷入燃尽的状态,这就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工作方式。如果可能,就把一些工作任务转给别人(其他同事或家人),寻求周围人的帮忙,不要长期让自己承担超过自己所能承受的负荷,不要让自己肩负过分沉重的担子。

对工作或生活的不安及烦恼,会使心身都得不到休息,这样就会影响到自身精力与能量的恢复。

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环境和未来都偏向于否定的认知和认识,就像是戴了一副遮住事物的正面而只能看到事物的负面的偏光眼镜在看和判断事物,从而将事物的阴暗面极大的夸大,并将注意力集中于此,而事物的正面好像一点儿也看不到似的。这是一种否定的思维模式。

身体(或精神)状态的好坏是无法仅凭自己的意志就能够掌控的,对于身处抑郁期间的战友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我们的状态好转期间,就力所能及地干好自己的事情;而在症状较为严重时期,就干脆好好休息,安心静养。记住:“不要逞强,该休息时就休息,学会休息非常重要。”在身处抑郁期间,需要我们认识到:做事情要有先有后,可以后做的事情就后做,可以不做的事情就不做。这对帮助我们学会休息或者争取到休息的机会大有好处。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总是用100分来要求自己(这是一种完美主义),那当遇到挫折时,其所感受到的挫折感程度就会高;如果能够调整到用70分去要求自己,其感受到的挫折度就大不相同了。这是一种改变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的最好方法(即70分主义)。

在走出抑郁的过程中,行动是很重要的,哪怕只是完成了一点点小事,也是自己做了的一件有益的事情,值得自己充分肯定,自己也要有意识地去肯定自己的这些行动以及行动所取得的成果,这可以说是一项治疗措施。由于将自己的注意力从自身转向周围的事物,这种体验对身处抑郁的战友来说也是一种契机,会帮助自己恢复过去损伤了的价值观,有助于恢复自己生的欲望。这些对抑郁症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在抑郁症康复过程的战友来说,不仅要努力去做事情(行动),重要的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不要过分逞强,不要过分勉强自己。在完成工作的同时,需要注意休息,确保自己的心身都留有一定余地,做任何事情都应分清轻重缓急,先从重要的事情入手,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不要什么事都要面面俱到,该让步的就让步,不要追求百分之百的完美,有些事情需要依靠别人的力量去完成。总之,自然的调和非常重要,遇事不要勉强,注意保持自然的平衡非常关键。

波波 发表于 10-4-22 23:47:36

对受到不安困扰的战友来说,如果能够体验到“无论怎样不安或烦恼都没有办法,那干脆烦就烦、不安就不安,随它去好了”。这就是一种被动的顺其自然。如果能够再进一步,就算是在这种状况中,也能根据自己“生的欲望”和“目的本位”去积极行动,从而过上建设性的生活,这就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顺其自然。这对消除思想矛盾,打破精神交互作用大有好处。

对于抑郁症战友来说,不要总是思前想后,而是要立足于现在,干一些当下能够完成的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够做到“接受目前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找一些能做的事去做”,就可以了。这样,自己想做的事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就会做起来了,从而,自发性活动也增多了,这些都是康复的表现。

当身处抑郁时,把自己能干的和不能干的事情分开,能干则干,不能干或者身体感到很吃力的事情就请其他人来干,该休息时就好好休息,不要总是将自己与其他人比,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状态来行动,不要按“应该主义”的思维模式去行动,从想要干点什么这种自己自然的感觉出发,试着去做就行了,做什么事都不要着急着下结论,生活和工作的琐事要一点一点地做下去,慢慢地就会感受到充实,也会慢慢恢复自己的自信心。

波波 发表于 10-4-24 00:07:16

导致抑郁症复发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1、导致抑郁症复发的因素: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但同时又是一种易于复发的疾病,可以说易于复发是抑郁症的特征之一。抑郁症复发的主要原因除了其抑郁易感性素质(生理方面的)和抑郁亲和性性格(心理方面的)外,还与患者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对于曾经的抑郁症患者来说,如果未改善之前导致抑郁症发作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两者对于男女来说侧重点可能会不同),不修正思维模式,不改善认知(平时注意多关注事物的积极面或者是正面的因素),就很容易导致抑郁症复发。

2、预防抑郁症复发的措施。首先要做好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心理准备,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森田疗法让患者在治疗期间用记日记的方法来进行记录、沟通和指导,不仅对抑郁症的治疗有用,对抑郁症复发的预防也非常有帮助。因为患者将走出抑郁的历程记录了下来,当时自己的体验是什么、医师是如何指导的等在日记中都有记录,康复后自己再阅读日记,可以帮助自己回想起当时的经历,从而知道自己在现在的生活中如何做,才能避免自己再次陷入抑郁症的泥潭。因此,为了防止抑郁症的复发,走出抑郁了的战友就要深刻记住以前的体验,这是有必要的,这样就可提醒自己采取下列的措施来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1)生活方式的微调整。首先要了解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即有哪些事件容易引致抑郁症复发)抑郁症易发作,在出现相关事件时,就必须事先做好思想准备。对于这样也行、那样也行的事件出现时,是很难诱发抑郁症的发作的。工作、健康和家庭对谁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但是,人的承受能力会因人而异,有些人对其中的某一项可能会特别脆弱,那在这个领域出现的事件就很容易诱发心理危机而导致抑郁症的发作。其次是人生的重心不要过于偏向某一领域。有专家研究认为,对于有抑郁症亲和倾向的人来说,他们容易把自己封闭在某一领域,导致其人生的重心过分偏向这一领域,这样,一旦在该领域发生了对自己来说难以适应的事件时,那就容易导致其生活方式失去平衡,从而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复发。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进行相应的部分调整,这样对预防抑郁症的复发就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对于过分注重事业的人来说,在其事业之外,应该确保一定的时间让自己感到充实(即拥有自己的业余爱好)。第三,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现在开始,适当关注和觉察自己内心的欲望,多一些和自己的内心进行交流对话,询问一下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干些什么,即使是非常小的事情也不要紧,只要这些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而不是为了别人或者是工作的就好。做这样的事情可以使自己在面对困难时增加自己的心理弹性,使自己能够可以沉着应对这些困难。因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会给自己增添心理能量,在自己的心理能量充足时,就算遇到挫折也可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波波 发表于 10-4-24 17:37:54

2)想办法避免过度疲劳。避免过度疲劳是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必要措施,因为过度疲劳往往与抑郁症的发病有着内在联系。因此,注意平衡好活动与休息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注意好好休息,做到劳逸结合、一张一弛,不让自己陷入过度疲劳的困境,对预防抑郁症的复发有着现实意义。对于某些有执著性格的人来说,一旦热衷于某件事,就往往会忘记了疲劳;等到他们感到疲劳时,实际上已经处于精疲力竭的境地了。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抑郁症的复发是难以避免的。

有学者认为,人的疲劳可分为三种:大脑的疲劳、身体的疲劳和人际关系的心累。一般来说,身体的疲劳容易恢复,而大脑的疲劳和人际关系的心累恢复起来就要慢多了。身体的疲劳通过休息(主要是睡眠)就可恢复;而大脑的疲劳不仅需要睡眠,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运动,当然如果能够很好地睡眠对脑力的恢复也很有帮助,问题是当我们的大脑处于过劳状态时,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影响;而人际关系的心累的恢复我想就需要脱离或者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才会较有帮助。如果有条件,我建议大家通过全身按摩这种方式来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效果不错。

3)记住抑郁症的早期症状。抑郁症的症状每次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如果掌握住前次发病的早期症状对预防抑郁症的复发是有很大帮助的。抑郁症开始的症状会因人而异、多种多样,一般来说身体的变化往往比情绪的变化更早,其共同点为:睡眠状态的变化,如出现早醒等;感到头重脚轻、肩酸背痛,易感受到疲劳感;焦虑紧张、心悸等自主神经失调症状;感觉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速度下降。

一旦发现自己已经出现抑郁症的早期症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彻底地、好好地休息2-3天;同时要马上恢复药物治疗(服用抗抑郁药物的量为前一次抑郁症的治疗剂量)。如果在复发的早期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并及时恢复药物治疗,多数人可能就会把抑郁症的复发扼杀在萌芽状态,其症状不会进一步进行发展为抑郁症。如果采取上述两项措施都不凑效(即症状继续发展、恶化),建议尽早去看医生进行治疗。

4)合理使用抗抑郁药物来预防复发。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来说,需要综合考虑长期服药的好处和长期服药的不利之处(因为是药三分毒,服用抗抑郁药物虽然对预防抑郁症的复发有好处,但肯定会有其副作用的),权衡其利弊,选择对自己来说最优的方案。如果复发的频率高(如每年都会复发),为了预防复发、减少身患抑郁症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长期服药的优点肯定多,其副作用就可以忍受;如果复发的频率较低(如好几年甚至10年才复发一次),那就没必要通过长期服药来预防抑郁症的复发,因为长期服药所产生的副作用不管这么说对我们的身体毕竟都会有一定损害的。因此,针对后一种情形,如果在停药的情况下发现出现抑郁症复发的早期征兆时,再及时恢复服药是最好的用药物预防方法。

5)参加抑郁症患者自助组织活动。参加抑郁症患者自助组织活动对提醒那些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患者注意预防抑郁症的复发有现实意义。根据森田理论,互助组织里战友之间会互相提醒不要与抑郁症抗争,同时进行经验交流、互相促进。在自助组织里,有许多战友在总结自己患病经历的基础上,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为身处抑郁的战友提供帮助,效果较好。阳光家园就是一个这样的组织。

走出抑郁后的战友,若能去帮助其他人,对预防抑郁症的复发有着积极的影响。

波波 发表于 10-4-26 22:58:41

抑郁症患者家属如何与之相处

我们已经知道,到目前为止,抑郁症还是一种无法用仪器检测的疾病,故患者本人难以发现,但就会感受到其心身的许多痛苦,而其家属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也不易理解患者,容易导致患者雪上加霜。因此,患者家人就需要对此类疾病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帮助患者度过其人生的这段低谷。需要提醒患者家属的是:如何应对抑郁症患者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常常会令当事人感到迷惑以及感受到压力。下面先谈一下家属容易陷入的不良行为模式:

1、家人与患者交流障碍的恶性循环。一旦家里有人患上抑郁症,由于家属自身也缺乏抑郁症相关知识,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以往经历对患者打气鼓劲。但抑郁症患者通过情绪转换是无效的,就算是常人喜欢的旅游放松对抑郁症患者也是无法让其情绪好转的,这是因为其病了的缘故。因此患者是不可能按家人期待的那样去积极行动,故对其打气鼓劲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相反,家人的打气鼓劲反而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抑郁症患者在病前对自己的要求已经是过高的,而由于疾病的原因抑郁症患者在此时是无法也不可能响应家人的打气鼓劲,并因此会让患者的无用感、自卑和自责感更加严重,从而徒增心理压力。故家人对其的打气鼓劲不仅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反而会带来消极的反效果。这一点是需要抑郁症患者的家属知晓的。

如果家属不知道抑郁症患者的这种情况,一味盲目地去激励患者,想方设法多搞活动让患者参与,而患者由于患病的原因无法响应家人,也毫无好转的迹象,有些反而呈现出恶化的情景。这样一来,家人也会慢慢体验到无力感,家人自身也感到有些焦虑、泄气,甚至有些人感到非常气愤,责难起患者来,或者慢慢感到烦躁、失望,渐渐地变得漠不关心,认为患者是一个不求上进、懒散的人,是扶不起来的。

家人的这种态度,以及症状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会使患者的无力感逐渐增强,慢慢地连干工作和做家务等的能力也丧失了,表现的精神颓废,遇上值得高兴的事情也高兴不起来,整日唉声叹气,严重者终日闭门不出,对家人也漠不关心,最后连话也懒得说了。

就这样,家人的冷淡、生气、责难会让患者感受到压力越来越大、症状越来越重,而患者症状的加重、表现的不如人意也会使家人的无力感、失望、烦躁等如同火上浇油,愈演愈烈,从而陷入了患者与家人之间的恶性循环,使事情越来越糟,问题越来越严重。

当然,这并不是谁的错,谁也不能埋怨;我们需要做的是要进一步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样,就需要大家都来学习一些抑郁症的常识,以了解问题实质,增进互相的理解和宽容。这对于患者家属来说更是特别重要,因为对于症状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来说,其本身是没有精力去好好学习这些知识的。

波波 发表于 10-5-1 22:28:01

2、家属的不良行为对迁延化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及其应对方法

1)高情绪表达家人的影响。家人对患者过多的干涉,尤其是批评指责,会使患者的复发率明显增高。因此,有必要对患者的家人进行教育,使其认识到抑郁症发病过程的特点和康复的规律,了解尊重患者自发性行动的重要性,并让家属相应调整其情感和行为,减少对患者的批评指责,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的康复环境。家人需要做的是在患者背后默默地提供支持和帮助,表达出自己的关怀即可,不必进行过度的鼓励甚至是批评指责。

2)过保护家庭的影响。在过保护家庭中,慢性抑郁症患者容易产生生活上的被动依赖,很难恢复正确的自我评价,而帮助患者恢复其正确的自我评价对抑郁症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家人在与抑郁症患者相处时,在不伤其自尊心的情况下,需要帮助患者恢复正确的自我评价。具体做法是:当抑郁症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程度恢复的时候,家中的事情应适度让患者参与,至少关于家庭的重大事项要与患者商量后再决定。和患者商量是家庭成员对患者表示尊重的姿态。需要患者的家人知道的是:在抑郁症病重时,家人的高度关心护理是可以对患者的康复帮上大忙的;但在恢复期,就需要为患者提供其应有的家庭成员角色(身份),让其慢慢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就可慢慢重建其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其康复。

3)漠不关心家人的影响。如果家人对患者的病情漠不关心,对其治疗也不协助,这样明显对患者的康复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果家人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协作一些,患者可能会向好的方面发展。这一点,也是需要患者的家属知晓的。当然,患者家属所表现出来的漠不关心,有可能是其无力感的一种表现,因此,如果战友们碰到这样的家人,也不必过多的抱怨。走出抑郁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波波 发表于 10-5-3 18:32:26

家人对患者的不当期望及其影响

抑郁症患者在身处抑郁期间,其能力以及其所能承担的责任、义务常常与家人的期望产生很大的落差:如患者就算是休病假闲居在家,由于疾病的缘故就会什么都懒得干,而且还整天不言不语,懒散颓废;可是家人如果不理解患者的疾病特征,就想着“患者看上去好好的,但却什么也不干,还经常唉声叹气、耸拉着脑袋”,一副自甘堕落的样子,从而在言行中就会表现出自己的失望、不耐烦甚至斥责等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家人主动与患者进行坦率的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家人要了解相关抑郁症知识,明白抑郁症的主要特征,在抑郁症患者休养期间尽可能给患者提供温馨的康复环境,在其背后默默地支持、帮助和关怀患者,才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患者对家人的期望落差。认为既然自己都这么痛苦了,家人对自己却不理解,从而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导致自己的情绪雪上加霜。

此外,也有这样的情况:身处抑郁的患者在感觉特别糟糕(疲劳感、厌倦感或不适感严重)的时候,还是一心想着自己应该为家人或者单位做点什么,可是大家却已经全部干了,于是就感到自己是个无用之人而常常自责自罪,这样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应该和家人商量:尽管自己有病,但还是很希望能够让自己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重建自己的自信心,这对促使重新回到良性循环之中也有帮助。这样,家人就顺其自然地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让患者干一些小事,但需要提醒患者不宜过度劳累,需要注意休养,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就休息,不要勉强强迫自己去做事情,以免陷入燃尽状态而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波波 发表于 10-5-3 20:37:21

家人应知道的注意事项

1、奉劝患者立即就诊。一旦怀疑有家人可能患上抑郁症,应立即奉劝(最好是陪同)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抑郁症越早发现并能够及时得到专业的治疗,越容易康复;足剂量足疗程的药物治疗再加上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快走出抑郁,而且有利于预防抑郁症的复发。

2、患者处于极期时家人需要知晓的。处于极期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休息是最重要的。因此,1)要避免在极期督促患者行动,更不要激励或训斥患者;2)应避免勉强患者与家人交流(因为由于疾病的缘故此时患者很缺乏说活交流能力,表现出懒得说话),但应尽量让患者感受到家人就在其身边,时刻都可给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让患者有安心感和安全感;3)提醒患者注意按时服药;4)预防患者自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现患者有自杀的苗头,应立即与主治医生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一旦患者暗示或流露出要自杀的念头,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然后简单扼要地向患者强调家人的看法,因为与患者讨论有关自杀的话题反而可以避免患者陷入绝望而采取自杀行动。但家人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训斥患者,否则对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是毫无帮助的。

当知晓患者有自杀的念头时,家人应沉着冷静,耐心倾听是否有什么诱因让患者产生这样的想法或者念头,尽量让患者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体验,表示出对患者痛苦的理解,并向患者清楚地传达自杀事件对家人的恶劣影响。可以这样来劝说患者:“据了解,身处抑郁时会特别痛苦,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无法具体想象,但看到你是如此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但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挺过了这段时期,慢慢就会变好的,希望你对此要有信心。看着你如此难受,我们也不好受,但是你千万不能自杀,你活着对我们整个家庭都是至关重要的。你如果自杀了,那对我们这个家庭肯定是一个大灾难,对大家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也是无法估计的。”

波波 发表于 10-5-3 22:11:58

3、患者处于恢复期时家人的注意事项。1)了解抑郁症康复的规律--四温三寒,即在抑郁症的恢复期病情时好时坏,经常出现症状反复的情况。患者虽然也听说抑郁症的康复有这种特点,但在实际中当症状有好转后再加重时,患者会感到非常丧气、沮丧的,此时,家人的安慰对患者的帮助很大,可以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让其正确理解自己现在的状态,增强康复的信心。2)不要催促患者积极活动,只能耐心等待患者慢慢地恢复。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此时任何勉强的行为对康复都会起到反作用的。但是,如果患者有自发性的活动欲望,这是非常好的,此时可以顺应其欲望的驱动让患者适度活动,最好是能够与患者一起活动。3)尽可能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让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休养,避免患者过劳。此时休养的要点是:能不干尽量不干,学会偷懒是抑郁症康复期的养生要诀。4)不要期待患者的情绪能够转换。身处抑郁时,家人希望通过旅行等让患者的情绪得到转换,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如果处理不好,反而会带来反效果。因为处于恢复期的患者还是需要注意休息的,而长途旅行会容易导致患者陷入燃尽状态,反而会使症状恶化。

总之,家属和患者都需要了解抑郁症恢复过程的规律和特点,顺其自然,静待抑郁症的慢慢康复,不能勉强蛮干,否则会适得其反。

4、家人需要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前面的讨论一直是关于家人如何关照和帮助抑郁症患者的,从中可以看出家人为了患者的康复做出了许多的牺牲。毕竟,家里有人得了抑郁症,对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会给患者及其家人造成许多痛苦,带来许多麻烦和烦恼,可以说是一个重大事件。如果患者长期患病,那家人的无助、无力感也越来越明显,而且由于要照顾患者往往也搞得筋疲力尽,感到特别的心累,精神和神经都会长期特别紧张。因此,家人应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适当注意休息,注意劳逸结合。据了解,有家人(夫妇一方)因照顾抑郁症患者(另一方)而导致自己也身陷抑郁症的泥潭的案例,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家人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是抑郁症患者康复所不可缺少的,建议家人一定要充分理解患者,为患者创造一个有利于其养生休养的康复环境,同时也要相应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学会休息和减压,为整个家庭的幸福而努力!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查看完整版本: 轻松告别抑郁症--森田养生法(中村敬、施旺红主编)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