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惠子
发表于 08-1-1 21:12:27
教师:读书应成为一种信念
文 / 张刘祥
考察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缺乏学习精神,有相当比例的教师不读书、不看教育报刊、不读人文科技书籍。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不了解新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不了解世界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趋势,不了解科技发展的新进展、新情况,何以承担起培养面向世界和未来的一代新人?在与教师的交谈中,“没有时间”恐怕是许多教师不学习的最充足的理由。不学习、不读书,导致有些教师本来就不怎么丰厚的人文底蕴更加单薄。事实上,据我观察,教师不读书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渴望,没有意识,没有习惯。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使教师们懂得,读书是教师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的一把“金钥匙”,是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走向“经师”、“能师”、“人师”的唯一途径。”
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信念,读书是教师的生命所在,读书的力量就是教师的力量!
读书,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如果连教师也不读书了,那么我们还指望谁会读书呢?还指望学生会喜欢书吗?还指望社会会发展、人类会进步吗?非读书不能充盈教师的思想。如果教师自己不读书,自身的文化素养不提高,那么,不读书的教师何以丰富自己的心灵,又何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教师不读书,不思考,教书育人就容易出偏差。
读书,是教师重要的生活状态。教师作为社会公共知识分子,除了在学校里教授学生知识,还承担着构建社会精神世界的责任。所以,无论什么学科的教师,都需要进行公共阅读。哲学、历史、经济、社会学等领域,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有一定的造诣和学养。只有这样,教师的心灵之泉才不会枯竭,精神世界才不会空洞。教师以其人格魅力,熏陶着学生。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很多教育问题并不是教育方法、教育策略等问题,而是教师的人格问题。而教师高尚人格的形成,要靠长期的书香浸泡和熏陶。
读书,是教师教育力量的关键来源。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提倡“人”的教育。这种“人”的教育工作显然不是靠各种技术所能解决的。“人”的教育本质上还是要靠“人”——好的教师。怎样的教师才算“好教师”?一句话: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如何成为“好教师”?读书无疑是重要的途径。不读书的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显然是不可能的。
美国全国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发表的《教师应该知道什么和会做什么》的报告,提出“五项核心主张”,是评定优秀教师的基础,其中之一是“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要求优秀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学成员一起在教育政策、课程发展、教育方法等方面共同合作,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从中可以看出美国优秀教师认定标准所蕴含的理念:“以学习为本”。为了让教师能起更积极和创造性的作用,要让教师致力于分析和建立课程,以校为本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社区,最主要的是为教师构建学习型的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组织型构建的基础,是要营造一种“人人读书”的浓厚氛围。
勤于读书,充实自我,这是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要基础。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说:“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新世纪、新课程呼唤学者型教师、科研型教师,而学者型教师、科研型教师的锻造途径之一,就是好好读书。
(此文发表在《山西教育》2006年第12期)
美惠子
发表于 08-1-1 21:13:26
教育的希望在读书 (张刘祥)
我从今天(2007年1月4日)的《中国教育报》上看到,“读书周刊”2006年“十大读书人物”已经评出,他们是:
桑新华,山东省泰安市教育局局长:快节奏的工作,丝毫没有影响她对读书的酷爱。策划并举办了首届“全国十大读书人物泰山教师读书论坛”,在全市实施了“教师读书成长工程”和“学校文化建设工程”,认为读书应当成为教师发展的源头活水。
王林,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作为我国培养的首届儿童文学博士,在网络上创办了“萤火虫教师读书会”,利用这个平台和老师们交流如何推进儿童阅读。不遗余力地向父母、图书管理员宣讲儿童阅读的理念,并给孩子讲故事,被孩子们称为“故事叔叔”。
杨荣,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自幼酷爱文学,在学校管理中她倡导“快乐读书,智慧读书”,成功地组织了“教师节里书香行”、“学生自主读书漂流角”等特色读书活动。
高峰,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四小学校长:领着家长参观自己的藏书,反复给家长讲家庭读书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于是,学校和家长给孩子的奖品都变成了书籍。
袁晓峰,深圳后海小学校长:倡导“绘本快乐阅读”,把绘本这一儿童文学形式带进了课堂。在后海小学,老师与学生们一起读绘本、讲绘本、演绘本、自制绘本,校园处处弥漫着书香。
王立华,山东省临沂市八中语文教师:和学生通过“签合同”来促进自己读书。合同规定每天的读书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每两个星期读完一本书。如果违反合同,要写1500字的自我分析书,外加打扫卫生一天。
薛瑞萍,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1984年参加工作,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至今。自己酷爱读书和写作,带领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进行高品位的阅读。
程红兵,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身为校长,一直兼任高中语文课教师,为的是享受和孩子们一起读书的乐趣。给孩子们推荐书,要求学生每周做书摘笔记,和大师对话,写眉批感想。
闫学,杭州市拱墅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包括三个板块: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不读书。
孙汉洲,南京二十九中教育集团常务副校长:认为应对新高考,一是应当努力使语文教学内容趣味化,让学生乐学、易学;二是应当拓宽教学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吃教材主粮的同时,多吃些课外的杂粮。为了践行自己的理论,写出了《趣味语文》一书。
杜悦编辑说:《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今年评选出的“十大读书人物”只是众多热爱读书的老师的代表。他们处在不同的地域,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但自己酷爱读书,而且还不遗余力地推动读书活动。
与“十大读书人物”相比,我还做得很不够,要好好向他们学习。但值得欣慰的是,2006年,我也像他们一样,“不但自己酷爱读书,而且还不遗余力地推动读书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06年是我读书最多的一年,也是我写读书笔记最多的一年。这一年,我读了《朱永新文集》,读了李镇西的《心灵写诗》、《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家长》等系列著作,读了苏霍姆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读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谛》,读了华东师大出版社的《大夏书系》,还读了王蒙、季羡林、余秋雨、毕淑敏等的著作,写下了30多篇读书笔记,多篇读书笔记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班主任之友》《教育信息报》《山西教育》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还获得了浙江教育报社“读书征文”一等奖。读书成了我生活的一部份,是我每天必做的事情,不管有多晚,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外出,我每天在睡觉前必定要读几页书,这已经成了习惯。从2006年开始,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周至少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现在我可以无愧地说:我没有食言,我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我不但自己读书,而且还不遗余力地推动教师读书、学生读书。2006年我讲得最多的话题是教师读书、学生读书,我到各学校给教师讲为什么要读书,要读哪些书,向教师推荐朱永新教授的书、李镇西老师的书、窦桂梅老师的书,推荐《大夏书系》《现代教师读本》。在我的鼓动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捧起书本,开始走进书本,开始与书为友;许多校长将我推荐的书买了送给教师。为了推动教师、学生读书,我将“营造书香校园”作为新教育的重点行动,举办阅读节,召开读书现场会,举行读书征文活动,通过创设浓郁的读书环境与氛围,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师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伴随人终生的生活方式,从而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定基础。我们的书香校园建设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浙江《教育信息报》以《最是书香能致远——嘉兴市秀洲区书香校园建设侧记》为题作了专题报道,《中国少年报》先后以整版篇幅报道了我区新塍镇中心小学(第2524期)、王江泾镇中心小学(第2526期)、王店镇中心小学(第2527期)的书香校园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书籍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不仅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更是人类精神成长的必由之路。朱永新教授反复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他还说:读书会改变人生,它虽然改变不了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可以使人变得视野广阔、胸怀博大。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使人活得高贵、优雅。我觉得朱永新教授的话非常有道理。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它的成长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身体的发育,一个是精神的成熟。身体的发育、健康的体魄靠什么呢?大家都知道,靠的是食物;而精神的成熟、健全的人格靠什么呢?大家未必清楚,这就是靠读书。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就意味着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书籍是在文明社会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把人类最珍贵的财富送给了一代又一代。一个人只要热爱读书,就不会失去求真、求善、求美的希望和力量。
山东省泰安市教育局桑新华局长说:“我最大的愿望是:所有的好书都能摆上学校的书架,学校真正成为知识的海洋、精神的家园;所有的老师都能不断地从读书中获得教育家的智慧;所有的孩子都能不断地从读书中汲取成长的力量。”这也是我的愿望,因为我深信,孩子的希望在读书,老师的希望在读书,教育的希望在读书。
2007年,我将继续走在读书的路上,继续不但自己“酷爱读书”,而且仍将不遗余力地“推动读书活动”。
美惠子
发表于 08-1-1 21:21:13
写给教师的,更是写给自己的
——读张刘祥和他《求真与创新——写给中小学教师》
任雪峰
“嘉兴市秀州区的张刘祥是基础教育领域的又一个李希贵!他的秀气的外表里有一股教育的激情。”——朱永新语
最早了解张刘祥局长是去年在《山西教育》读过他为“视点”栏目所作的文章《办好学校,教师第一》和《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信念》,深深被这位书生局长新锐的观点所触动。寒假时间充裕,几乎每天行走于网络论坛中汲取营养;不经意间,“教育在线”张刘祥的主题帖子“理想与行动”跃然跳入我的视线。认真读之,就像孙明霞老师所描述的那样“简直就是一座丰富的宝库,让我欣喜若狂,喜形于色,终于找到了这样好的学习地方”。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不断的关注、回帖、交流,并进驻到了他的博客“秋水共长天一色”,深深被他的激扬文字所感动。这些精妙之言,给人以启迪,助你以行动,激起了读者对教育的热情与追求。我还注意到了张刘祥局长已有两部随笔著作《且行且思——基础教育工作收集》和《求真与创新——写给中小学教师》问世初,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向张局长求取那座深藏经典的“艺术宝藏”。
本周收到张刘祥局长为我寄来的《求真与创新——写给中小学教师》一书,初读朱永新教授为该书所做的序言,更加点燃了我急切了解他的热情,一篇篇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美文,深深的吸引着我。以从未有过的激情,利用周末时间认真品味每一辑中的每一篇文章,直至午夜凌晨都无法入眠,醉心于他那秀气的文字,感悟其深刻的哲理,全书分为“教育的真义”、“教育的智慧”、“教师的精神”、“教师的素养”、“书籍的芳香”和“读书的收获”六辑60篇文章,以“读书”贯穿始终,从不同视角切入,针对教师现状娓娓到来,有理有据,精辟分析,像是与我们亲切交谈,和谐共讨,融入教师心中。一篇篇文章情真意切,真真实实的为教师所写,倾注了张局长对教育的美好憧憬和对教师的美好愿景。读这本书,像是聆听张局长的谆谆教诲,与张局长促膝交谈,受张局长指点迷津……让我豁然开朗。
一、从爱生入手,感悟“教育的真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到当代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始终以“爱生”为主线,来诠释教育的真谛。教师只有自发成为播撒爱的使者,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用爱造句,用爱生活,才能“奏响爱的旋律”和教育最强音。当一名好教师,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这五个方面诠释教师的的标准——就是爱,进而达到师生心灵共呼应,奏响教育主旋律。“学会关心,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尊重每一个学生”“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等紧紧围绕一个“爱”字,从每一个细节中洞悉教育之事,感悟教育之真,在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教育中塑造孩子。让教师们都知道,拥有一可爱学生的心是当一个好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但愿我们的每一位教师不在做陶行知笔下的“糊涂先生”,希望大家领悟爱的真谛,感悟教育的真义。
二、从课堂切入,挖掘“教育的智慧”
课堂是教师演绎人生的舞台,是教师成长的生命绿洲,更是教师展现教育智慧的平台。教育是艺术,是追求,需要教师智慧来表现,它正是教师在处理日常教育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机智、技巧和艺术所在。德育专家王晓春的《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一书,给出了详尽的答案。作为教师,应该时刻研究课堂,梳理课堂,精心打磨每一课,醉心锤炼每一句语言,让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让教育的智慧尽情构建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温馨课堂。大量读书,深入实践,及时总结,积极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向名师学习,学他们的奉献,学他们的敬业,学他们的创业精神,不断完善自己,让课堂扮演好教师演绎人生的舞台,展示挖掘课堂中教育的智慧。
三、从成长入手,培养“教师的精神”
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教师的成长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激情与理想并存,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感悟,突出教师专业的自主成长,让教师有意愿和能力进行教育教学的实践性探究,实现自我发展的成长。这样教师应做好“读书、反思、写作”三件事,坚守自己的个性,“不跪着教书”,坚持求真与求实,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在逐渐反思中成长,书写精彩的人生。学校的发展,学生主体的凸现,依靠教师来推动和实现,因此,“办好学校,教师第一”。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思想,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超越,一次次用心点燃校园里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中渴望知识的火焰。
没有付出,哪来成功,没有积累,哪来精彩!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备好每一节课,在反思写作中引领成长,执着的培养教师的精神。
四、从行为入手,提高“教师的素养”
北师大教授肖川认为“教师的素养包含三个层面:文化底蕴、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笔者理解为教师的素养包含的范畴很广泛,素质、人格、礼仪、健康和习惯等等,而这些都涉及教师的行为艺术。但目前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人文知识缺少、文化底蕴不足,艺术修养肤浅”三大问题是困扰着教师的人文素养,学校必须下大力气、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自身修养,书中提出的“读名著、拜名师、游名胜”“三名”策略,不失为好方法,从中汲取经验,品尝教育的力量,提升教育的智慧。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作为教师我们耳熟能详,就在于陶老有一颗宽容的爱生之心,善于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站在学生的立场多想想,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与信任。教师要有学习的习惯,从书中学,从网络中学,在工作中学,在反思中学,在写作中学,做一个学习型、反思型教师,遨游书海、冲浪网络,架构教师成长的“立交桥”,让博客为教师成长“添翼”,让写作为教师成长“催化”、“助推”,让教师的一切行为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努力提高教师的素养。
五、从校园切入,散发“书籍的芳香”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没有书,不能称其为校园”。让师生多读书、读好书,书香定会绽放在校园,散落在每一个角落,滋润着校园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我们可以想象,师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通过多种途径,补充精神元素,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师生时时,处处充满着阅读的喜悦,一个个故事让我们醍醐灌顶,一则则哲理让我们豁然开朗。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学生都把捧读书籍作为一种生活习惯,让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见证师生读书的热情,我想我们的校园定会..书香满园,处处散发书籍的芳香。
六、从成果切入,展示“读书的收获
“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教育素养这个品质要求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时,就规定了教师读书是“金科玉律”。读书让我们聆听大师们的教诲,饱餐大师们的智慧,它犹如指路明灯,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点亮了心中的希望,领略从大地深部涌出却向着理想的天空升腾的“行知合一”的教育著作,享受着千姿百态、营养丰厚的“教育大餐”,伴随着一部部追寻新理念,探求新实验的教育大作,走进一个个智慧的世界,让精神食粮滋润我们的心田。
让读书成为可能,让读书成为习惯。当一名读书校长、教师,感悟人生,捕获理想,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理想。阅读它,走进它,让我们放飞理想,走向辉煌!用阅读滋养心灵,用读书丰厚底蕴,使我们内心开放、鲜活、细腻和温和,从云中漫步到日常教育中的润物无声,从理论延伸到实践,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读书给我们的不只是启迪,更是一种享受。书籍是无价之宝,让我们用心领略、触摸教育的风景,展示读书的收获。
从张刘祥局长的书中我们看到的是张局长的成长过程,他用心书写的那些真实的、求真的、创新的激扬文字,不仅是写给我们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更是写给他自己的,这不仅是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殷切期望,更是他自己工作的真实写照。读着他,品着他,我们更加真实的感受到了这位读书局长——张刘祥!
美惠子
发表于 08-1-1 21:24:37
“一生都从来没离开过书” (张刘祥)
12日下午,我去邮局给朋友寄书,在邮局的柜台上看到一张《中国书报刊博览》的报纸,头版上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陈爱莲:不曾离开书的舞家》。寄完书,我看看周围没有人,这张报纸好像是别人丢在那里没人要了,走的时候我就拿走了。
下班的时候,我将这张报纸带回了家,晚饭以后,我拿出报纸,把《陈爱莲:不曾离开书的舞家》这篇文章从头到尾仔细地读了一遍,读完后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个舞蹈家一生都不曾离开过书,那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生活中是不是更不应该离开书呢?
对陈爱莲,我以前了解得并不多,只知道她是我国大型古典舞剧《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读了这篇文章,我对陈爱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她的艺术成就肃然起敬。
1980年举办的新中国首次个人舞蹈晚会——陈爱莲舞蹈晚会,她运用了中国古典舞、芭蕾舞、中国舞、中国民间舞、外国民间舞及现代舞的表现手法创造性地进行了表演,成功塑造了古、今、中、外十多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她的表演精巧、优美、情舞并茂,受到了广大观众和文艺界的高度评价。能跳这么多种舞、能塑造如此众多的人物,除了她苦练功夫外,还在于她从不知疲倦地学习。即使是文革期间,她只要在家,就会看书,家中收藏的名著,她都反复看过。多年来,她都是在读书与教学中度过的。
通过五十多年的艺术实践,陈爱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舞蹈大师。她曾多次作为中国艺术团的首席舞蹈家出访,在俄罗斯、美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德国、丹麦、芬兰、瑞典、意大利、挪威和我国香港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她所表演的舞蹈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舆论界极高的评价,认为陈爱莲的舞蹈“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艺术”,“天衣无缝、精彩绝伦”。是什么让一个孤儿成长为一名“东方舞蹈女神”的呢?除了视舞蹈为生命外,是对书的爱恋,用陈爱莲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的这一生都从来没离开过书,书使我成为一个有文化的舞者。”
1952年,陈爱莲从孤儿院被选送进了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团学员班。她在学校天天下腰、压腿,苦练舞蹈基本功。由于她家中没有任何亲人,每逢节假日,别的同学被家长接回家了,她就在学校苦练,苦练之余就是狂看图书馆里的书。由于她的刻苦,爱学习,老师认为她很有天赋,1954年,被选送进中国第一所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学习。
少女时期,陈爱莲读到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所倡导的那种坚定的品质和顽强的精神,在她孤独的心灵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是这部名著激励她勇于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磨难和不幸,书中的多段名言对她的一生都产生着重大影响。1969~1972年她被送往河北尉县部队农场劳动,接受再教育。在乡下一起种地,有的人开始能坚持练上一段时间,但过不了多久就不再练了,唯独她坚持了下来,她一天不练功就觉得不舒服。就是这本名著鼓舞她度过了艰难岁月,也历练了她乐于挑战的性格。
林黛玉是陈爱莲塑造的一系列人物中最喜欢的一个,也是最成功的一个,凝聚了她一生的心血。人们常常把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的女孩子比作林黛玉,但在舞台上仅表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她是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中一位勇敢的叛逆者。为什么陈爱莲能通过形体和音乐来表现出林黛玉复杂而又多变的内心世界,将一个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的女孩子演绎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呢?这首先要得益于她对《红楼梦》的深入阅读,多次阅读,用心阅读。她从小就特别喜欢看《红楼梦》小人书,一页页的连环画上画的一个个红楼人物常常深深地吸引着她,特别是那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更是让她牵肠挂肚、唏嘘不已,想起自己的命运,更是两眼泪汪汪。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红楼梦》的多次捧读,她对名著的理解更深刻了。比如《焚稿》一场,黛玉焚帕、焚稿,并不仅仅是同宝玉在爱情上的诀别,而是同封建势力以死相拼。因此,表演这一段舞时,情绪不能消沉,要突出内心的无声的反抗,一方面要表现黛玉危在旦夕,软弱不堪,另一方面又要表现黛玉愤激的情绪,二者必须兼顾,才能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只有对作品有了深入的、独特的理解,才能在表演时入情入景,淋漓尽致。到现在,陈爱莲还能流畅地背出《红楼梦》中的许多诗词,一些精彩的段落,她也能非常熟练地说出来。《红楼梦》是陈爱莲一生中最爱读的书。
2006年12月20日,陈爱莲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一定要读书,更要读好书。”看到这句话,这使我想起了著名画家张大千的另一句话:“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读书对于演员和画家尚且如此重要,更何况是教师。
我一直以为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读书是人生的奠基工程。读书的力量就是人生的力量,读书的力量就是教师的力量。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我在多篇文章、多种场合、多所学校讲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好多书;我甚至觉得,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就看他能坚持读书多久,就看他能读多少书;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的,更不用说教育专家或教育家了。我觉得读书对于教师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
在我写下以上文字的时候,我在教育在线上看到我区一位教师写的《教师必须读书》,文章中说:“作为一名教师,读书不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责任。热爱读书,高效读书,快乐读书,在读书中积淀,在读书中成长,不断创新自我,真正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让教师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读书成为生存必需。把读书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在读书中去体味怎样备课,怎样评课。读教相长,读写结合,不断完善自我,提升教育教学艺术,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展现教师魅力和为师者的风范。”在我看来,这位教师的话无疑是非常对的,代表了大多数教师的心声。
陈爱莲说:“我的这一生都从来没离开过书,书使我成为一个有文化的舞者。”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教师也不要离开“书”,“书”能使你成为一个有“文化”的教育者
美惠子
发表于 08-1-1 21:25:40
“阅读节”和“读书会” (张刘祥)
晚上读书,读到这样一则材料:
在世界大家庭中,犹太民族是一个以高教养著称的民族。全世界富有者中,40%是犹太人,犹太民族占世界人口不到0.2%,却包揽了15%的诺贝尔奖。以色列人口只有680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生活指数以及人均科技人才指数,却都跻身世界前列。支撑这个奇迹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以色列完善的教育与文化机制。他们读书态度近乎宗教,他们也绝不允许把书踩在脚下。孩子刚生下来,就用蜂蜜涂在书上,让孩子舔,意思是读书才能获得甜蜜。面积与我国北京相仿的以色列设备齐全的图书馆100多个,全国出版各类杂志1200多种。在这个人口仅680万的国家,小至几百人的基布兹,大至特拉维夫这样的时尚都市,均建有环境高雅、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或阅览室。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平均读书量居世界第一。热爱学习、崇尚读书在以色列蔚然成风。周末午后,漫步风光秀丽的特拉维夫海滩,人们不难发现,除了嬉水的泳客,更多的是躺在海滩上读书的本地人,其中既有中老年人,也不乏皮肤呈古铜色的年轻人和基尼女郎。(《为了一个民族的振兴——以色列教育概览》第15页,陈腾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由此,我联想到了我国的国民阅读状况。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进行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调查结果还显示,有84.1%的人认为在当今社会中,读书的作用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越来越重要了,但本次与前几次调查结果相比较,读者认同“读书越来越重要”的比例降到了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调查结果还表明,在总体调查样本中有藏书的家庭比例为53.6%。
本次调查结果还表明,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调查样本总体之比)为42.2%,而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之比)为48.7%。在我国图书阅读者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4.5本。以城乡户籍划分,2005年城镇居民的读书率为58.8%,平均每人每年读6.4本书;农村居民的读书率为43.0%,平均每人每年读3.3本书。与前三次调查结果相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读书率均呈下降趋势。
六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首次调查发现国民的阅读率(狭义,下同)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比2003年再次下降3%,比1999年则下降了11.7%。在读书者总体中,有25.0%的人读书时间减少了;有56.9%的人最近半年的读书时间与上半年基本一样;只有18.2%的人最近半年读书时间增加了。调查表明,识字但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或基本不读书者在回答其原因时,选择“没时间”读书的占43.7%,选择“不习惯”读书的比例为29.1%,这也是目前人们不读书的两个最主要原因。
我国国民阅读率一路下滑,持续走低,这引起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忧虑。苏州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先生在今年的“两会”上,提交了《关于设立“国家阅读节”的第四次建议》,他说:“2003、2004年、2006年,我连续三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递交了关于设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2005年,又提出了推进全民阅读的建议。有关部门给我的答复仍然是认为‘不再设立什么节了’。但是,‘航海节’和‘文化遗产保护日’还是在此期间出台了。连续五年提交关于读书的提案,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但是,我认为这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大事情。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一定是美丽的城市。读书,是万事之基,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走向和谐文明,设立‘国家阅读节’是非常必要的。”
朱永新副市长认为,“国家阅读节”可选定在9月28日,因为这一天是中国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诞辰日。以孔子的生日作为国家阅读节的时间,倡导孔子提倡的“学而时习之”和“学而不厌”的精神,对推动全社会阅读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同时,9月28日是新学期开学不久,倡导读书之风,有利于学校营造书香校园。
我们现在也开始倡导书香社会,企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营造书香社会,但是,就我目前的观察,我们离营建书香社会还有非常大的距离,可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而真正让读书走进家庭,走向大众,成为百姓的日常生活,还要经过非常艰巨的努力。因此朱永新副市长期望通过阅读节的设立,将书香校园扩展为书香社会,让我们的民族成为读书的民族,用书籍来改善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摒弃日益泛滥的麻将文化、网聊文化、卡拉OK文化的影响,从而保存一个更坚实的民族灵魂,营建出一种民族文化。
我们提出要建设学习型社会,而学习型社会的关键是提倡全民读书和终身学习。尽管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了接受知识与信息的多元时代,但读书这一传统的阅读方法仍具有其它媒体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文字的阅读和接受需要读者的感悟和思考,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可见,读书是训练人的创造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需要有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阅读节,以推动全民读书活动。
由朱永新副市长所倡导的的阅读节,我想到了台北的读书会。
台北读书会的主题五花八门,实用性强,几乎照顾到各种层次的读者,其主题大致有:每月一书读书会、漫画家读书会、英文读书会、儿童读书会、晨思美术读书会、成人读书会、文史读书会、喜阅读书会、古典文学读书会、社区读书会、父母研习营读书会等。如果按年龄段来分的话,有儿童、成人;按职业来分,有画家、文史学家;按教育时段来分,有低、中、高、终身教育之分;按语别来分,有中、英、日;按时间来分,有每月、周末等,另外还有男女之分,不一而足。
读书会的举办地点,在台北共分东、西、南、北四个区,共有29个举办地。台北市是全台湾岛最大的一个城市,人口约有270万,基本上是每10万人就有一个读书会的举办点,由此可见读书会的地域覆盖面是非常广的。读书会举办的时间,一周几乎每天都有,有上午的,有下午的,也有晚上的。
台湾的重视教育,渗透到家庭是如此透彻。读书变成一种活动,一种普通百姓的日常活动,一种由相关部门鼎力相助的公益活动。
我之所以要不厌其烦地介绍台湾的读书会,其目的在于希望能以此为借鉴,以台北为榜样,为努力方向,能够尽早建设成属于我们自己的书香社会。
美惠子
发表于 08-1-1 21:27:38
当读书成为一种孩子的习惯,孩子就有了希望;
当读书成为一种教师的习惯,教育就有了希望;
当读书成为一种大众的习惯,民族就有了希望。
美惠子
发表于 08-1-1 21:28:55
“博学之”与“审问之”
——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谈读书
继《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和《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上学就看》之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的第三套儿童百科全书——《中国儿童好问题百科全书》,因其编辑理念新颖,内容丰富新鲜,图文并茂,,受到孩子们的普遍喜爱。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读书。对此,《中国儿童好问题百科全书》总策划、原中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有切身的体会。
徐惟诚年轻时正逢战乱造成的颠沛动荡,因而没有得到很好的读书机会。当时尚未解放,志向高远的他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受到反动派追查,连高中文凭也没有拿到。后来,徐惟诚先后就读于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明治新闻专科学校和上海大夏大学三所学校。但由于客观原因,他总共在课堂上听讲不到14个小时。解放后,徐惟诚来到上海当时的西二区,在党的青委任宣传委员。期间,尽管徐惟诚曾连续几年打报告申请上学读书,但均因革命工作繁重而最终没如愿。
此后,勤奋好学的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学习。由于徐惟诚在就读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时打下了良好的读书基础,让他喜爱博览群书。徐惟诚给自己定下书目,计划一年读一门。比如读外国文学:把世界著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分别列出相应的名录,一人选读一本,无论有无兴趣都坚持读完。这样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徐惟诚很努力地将其看完,进而对这些名家有了初步了解。那时,他一周读书的时间计划达四十余小时,平均一天6小时以上。为此,徐惟诚长期每天睡觉不足6小时。毅力顽强的他要求自己必须按时早起读书,读得困急了时就用凉水洗脸,再不行就站着看书。虽然辛苦,然而徐惟诚却感到很开心。他认为读书一方面是积累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要能不断地从中提出问题来。
以后的岁月里,胡适的话语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读书时,你以为你到别人的花园里跑马了,其实你是让别人在你的脑子里跑马了。”徐惟诚想,自己要学会思考,学会辨别,不要让自己的脑子成为别人的跑马场。徐惟诚说:“温家宝总理到学校听课,为学生题写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讲在读书方面要有广泛的兴趣,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在获取了大量知识后,又要善于思考,最后再回到实践中。这些对我很有用,遇到什么问题就看有关的书,学相应的知识,自然就会弄明白了。”
徐惟诚特别强调读书“博学”之后要有“审问”。他说,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到中国科技馆参观后说:“求学问,要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这里的核心就是要学会提问。当年毛泽东号召学孔夫子,提出“每事问”。中国最早的教育经典是《论语》,内容多数是学生提问,孔夫子回答。我们现在的读书教学基本上是让学生只学答,不去问。而美国的老师一上来就是问Any questions?(有什么问题),他们并不会因为回答不出学生的提问而尴尬。这是个很大的差别。要“博学之”、“审问之”,才能有创造力。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在读书时都应如此。
徐惟诚告诉我们,编这套《中国儿童好问题百科全书》的目的,是重视、保护、发展孩子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为中国培养一批有创新思维的孩子。它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为什么”,而是要让孩子问更多的“为什么”,让他们在阅读同龄人提出的大胆、有趣、奇特、少见的问题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了解事物的联系、差异和矛盾,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学会提问的方法,增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徐惟诚肯定地说:“看了这套书,孩子们会变得敢问、爱问,而且会问。”
徐惟诚现任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道德研究院院长,著有《人生探索》、《酸甜苦辣话人生》《文明絮语》、《美需要呼唤》、《八十年寻路记》、《做有经济头脑的人》、《余心言文集》等著作70余种。他家里收藏的图书超过3万册,一生从没离开过书。“博学之”与“审问之”是他特别强调的读书体会。他认为,一个人的阅历总归有限,所以要借鉴他人的头脑。前人想了多少年才总结出的知识,你读书用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得到。这样不仅能对读更多的书产生兴趣,也会将书读得更好。
美惠子
发表于 08-1-1 21:44:19
书中的人生,人生中的书 (张刘祥)
我从7月1日的《钱江晚报》上看到,著名作家王蒙走进诸暨,为“诸暨人文大讲堂”献上了一堂关于“读书与人生”的人文讲座。虽然我未能聆听到王蒙的精彩讲座,但有幸读到了记者整理的讲座精粹,受益匪浅。
读书人要有超前意识。一个读书人,不仅仅要读你看得舒服、不费劲的书,还要读一些读起来有点吃力、不完全懂的书,越是这样的书越具有挑战性。一本书只要有一半懂,剩下的50%内容,大约有25%是可以根据上下文猜到其中意思的,这样,阅读过程中你就将增加剩下的25%部分的知识。所以读书一定要给自己有挑战,不能光为了休闲、解闷、轻松愉快等去读书。
读书要做到三个平衡。一是读书与人生的平衡。有人说,读那么多书干嘛?人生就是一本大书。这话说得没错,人生的确是一本大书,但它不能取代书。人生这本书的特点是千姿百态、变化无穷、与时俱进、丰富多彩,而书的特点是把人生这本书进行梳理、归纳、通过语言符号变成一种思想。所以书是人生不能取代的。你要做到两者的平衡。
二是“精”与“博”的平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专业,但是你一定要再读些与你专业和工作无直接关系的书,这是为了扩充眼界、扩大视野,更重要的是为了训练你的思维能力。因为知识之间是有相通的地方的,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而我则喜欢把它叫作“通情”。我们还有“通智”,就是你了解了这个知识,可能对那个知识有参考价值。所以要有“精”与“博”(专业与非专业)的平衡。
三是精读与浏览的平衡。现在的资讯越来越多,但现代社会,工作节奏紧张,大家都很忙,你不可能每一本书都看得很仔细。现在还有网络,网络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知识,特别是它的搜寻功能,什么东西都可以在网上查一查,它对我们帮助很大,但我们一般都只作浏览,不会去深入细读。什么时候去精读?什么时候去浏览?就要有自己的思考。
读书要学会开动脑筋。你读一本书,不是为了知道别人,哪怕是你所最佩服的哲学家,重要的是,你从他的头脑里面,从他的叙述和思想里面,你能够得到什么。鲁迅曾经说过,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看别人的书等于让别人的马在你的脑子里来回乱跑,鲁迅说:你要是相信他的鬼话,就是让叔本华的马在你的脑子里乱跑。他这说法有一种道理在里面,就像你们现在听我说话,我在这滔滔不绝,你们也要把我的话进行分解,哪句话是靠不住的,哪句话是趣味无穷的……这样,读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读书需要用审美的态度。比如,老子说:“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里的“善摄生”者,指善于保护自己的人。这善保护自己的人怎样呢?这里你不能钻牛角尖,你想这是练什么功,老虎见了你不灵了,犀牛见了你它锋利的角也不灵了,老虎不用它的爪子,士兵不用他的刀了,这神了——这么理解就陷入迷信了。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现象,原因在最后一句: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就是他不使自己陷入一个失败的、不可救药的境地。这是一句千金难买的格言——你在经济上非常廉洁,你就“无死地”;你对家庭非常负责任,你就“无死地”。“死地”,即每个人都有可能自己使自己陷入麻烦或是被动,每个人都有可能欠债,欠人民的债,欠党的债,欠领导的债,欠自己良心的债,你欠了债,你就介入了“死地”。相反地,如果你能做到不欠债,不为那些私心所控制,你就无“死地”。另一方面,这也是描写一个真正有学问、一个真正懂得人生的人,他处于一个干干净净的状态、一个问心无愧的状态、一个永远主动的状态。
再如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是一个审美直觉,因为山的形象,稳定、沉默、坚强,它像仁者,所以“仁者乐山”;而水的形象灵活、运动、清凉,像智者,所以“智者乐水”。“智者乐”,因为他看得比别人远,所以他能快乐,就像下棋一样,你只看到一步,他能看三步,他肯定赢。“仁者寿”,一个人心术不正,或心胸狭隘,那么他灵魂就是黑暗的,而一个黑暗的人,他的个性、情感的质量往往比一个阳光的人差得多,这些不良因素影响了他的健康,而一个善良的人,他的内心世界始终是明亮的,因此就避免了许多不良心理、情绪等带给身体的危害。
读书要有怀疑精神。毛主席的一部重要著作是《矛盾论》。毛主席说: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我觉得我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的好事。现实往往是这样: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更麻烦了,或者主要矛盾还没解决,次要矛盾又出来了。我们现在搞经济,有一说法,叫细节决定成败,按道理,这细节不是主要矛盾,就说商品吧,包装上、商标上,哪一处出了问题,都会造成巨大损失。美国的航天飞行几次出事,起码两次付出了重大代价,都是细节问题,也就是次要矛盾的问题。这说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这些说明,我们读书要处在一个非常能动的位置。我们不是光吸收、接受,我们还要消化、理解,不断地探讨、商议、选择、提问、判断。还不仅仅是判断,读书过程是一个发展过程,一个用你的悟性、用你的经验来发展的过程。人生有许多快乐,其中一个快乐就是从书里发现人生,从人生里发现书,其乐无穷。用我的话就是能够实现书和人生的互相证明,互相教育、互相纠正。有些人们看起来跟生活毫无关系的奇思妙想,但是能够在我们人生中找到印证。书处处都给你启发,处处都联系着实际。
读书与人生互为参证。《红楼梦》里有一个故事:茉莉粉替去蔷薇硝,伏苓霜引来玫瑰露。讲的是贾府厨房里发生的一件事:掌管厨房的柳嫂子的女儿五儿被疑偷了主子的东西,母女被押,上头就派秦显家的代替柳嫂子暂管厨房。秦显家的一到,第一件事就是查前任管事的账,同时掏私人腰包到处送礼,打点人情,想着占定了柳嫂子这个肥缺,结果王熙凤听了平儿的劝,此事不了了之,仍旧让柳嫂子回来管厨房,这秦显家的白费了力气,花了钱却什么也没捞着,顿时垂头丧气,如被轰去了魂魄。书上的或许跟人生不完全相同,但都可以找到互相参证、互相证明的核心点。
总之,古今中外,虚虚实实,戏剧、小说、历史,这中间它都可以串成一串,都可以让你的见闻越来越丰浩,让你的智力越来越发达,让你思考问题的角度越来越多,思维越来越立体。
王蒙,作家,曾先后担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已创作了6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了近百部小说、散文、诗歌和学术著作,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多次荣获国家级文学大奖和国际性大奖。最近,王蒙自传第二部《大块文章》也已出版面市。
美惠子
发表于 08-1-1 21:45:02
阅读使我们保持着美好的希望!
愿意和您一起在阅读中寻找心中的未来!
美惠子
发表于 08-1-1 21:45:50
从“教师每年必读50本书”说起 (张刘祥)
晚饭后没别的事情,就到办公室里翻看报纸,当翻到6月30日《中国教育报》第一版时,看到下面一篇报道:
教师每年必读50本书
“目前教师阅读的状况难以满足知识更新、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市海淀区教师阅读工程启动大会上,北京海淀区教科所所长吴颍惠不无忧虑地说。今年5月,北京海淀区教科所针对全区84所中小学的1011名教师进行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53.5%的教师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教学任务重、压力大是造成教师阅读不足的主要原因。”吴颍惠分析说,当前教师阅读大多处于自发状态,学校没有建立起指导教师阅读的激励评价体系,图书馆藏书量不足等方面的因素也影响了教师参与职业阅读的积极性。
全国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窦桂梅发现,现在很多语文教师能很准确地说出一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修辞手法,但缺少应有的文化视野和深邃的思考。可以说,一些教师上课时不善举例、底蕴不厚、修养不足、情趣不够、反思能力不强,这是知识更新慢、阅读不足的后果。“教师要让人督促读书是很尴尬的,要认识到读书是最好的备课!”窦桂梅说。
为了改变现状,为教师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海淀区已经将教师阅读工程列入中小学、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并成立专门的指导小组,研制统一的实施方案。在今后的4年中,海淀区每年将向全区教师推荐50本必读和选读书目,组织有关读书研讨活动,搭建展示教师阅读成果的交流平台。
海淀区教育工委副书记郭景玉表示,海淀区目前正在研发教师阅读工程实施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以督促各校建立健全教师学习制度。
读了以上报道,我首先为海淀区教育部门的教师阅读工程叫好。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上海一些中小学教师课外阅读非常缺乏,对跟考试、分数没多大关系的书籍很少碰,工作、生活中已少有书香可言。当社会有识之士关注并忧心于中小学生除了教材教辅不看别的课外读物时,没想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也把读书当成了奢侈之事。可是,教师毕竟不同于其他职业,没有广博的知识存储,如何担负教化学生的责任,启迪他们的心智?更不用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课程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等,都需要通过博览群书达到知识更新和自我提升的要求。古人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同样的道理,“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言语无味。”教师不读书不仅是面目可憎,而且关系到我们的未来。海淀区教育部门能如此重视教师读书,实施教师阅读工程,每年将向全区教师推荐50本必读和选读书目,组织有关读书研讨活动,搭建展示教师阅读成果的交流平台,研发教师阅读工程实施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以督促各校建立健全教师学习制度。可见站得高,看得远,为教师所想,为教师所急,为教师所谋。通过教师阅读工程来推动教师读书,为教师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这是教师发展之根本,也是教育希望之所在,做好了,功德无量。
其次我就想,“教师每年必读50本书”,这做得到吗?如果做不到,这又有何意义呢?一年必读50本书,也就是说每周至少读一本;如果每本书20万字,那么每天至少读3万字。读3万字要多少时间呢?大约一个半小时。这有可能做到吗?我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几个教师能做到。我听过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的报告,他说,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天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在我看来,每天能坚持读一万字书的教师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已经是千里挑一了。与其提不切实际的要求,根本做不到的要求,还不如退后求其次,提一个让教师“跳一跳”能做到的要求,如每年读12本书(即每月读1本书,我觉得这个要求也有点高,对年轻教师可以要求高一点,对中老年教师还可放宽些)。如果我们提出的一项要求大部分教师都做不到,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还是不提的好。
接着我又想,教师为何不读书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被繁琐的工作缠,没有时间读书。《中国教师报》2007年4月11日刊登了一篇题为《昨夜,我睡着了吗?》的短文,作者列举了作为一名普通语文教师所要经受的一切:“作文、周记、大楷小楷练习册,都‘要逐字逐行批改’,要有批语,要有等级分数,要有更正指导。除此之外,每周小测试,每月一考试,每单元也要有个成绩。”另外,每周还必须写一节听课记录,每月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还要有两周的“储备课”,字迹工整,不要漏掉“教后记”等等。教师对阅读的热爱之情很容易消失在如此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我想,要让教师能够沉下心来读书,很重要的一点恐怕是要把教师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取消那些不必要的、实在是没有意义的评比、考核,让教师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让老师有从容不迫的读书心境和读书时间。
由此我还想到,要求教师读书,这个“教师”是否包括校长?根据我的观察,许多校长可谓很重视教师的读书,为教师规定读书的任务,为教师的读书制订严格的奖惩制度,但他自己却总有许多“不读书”的理由,扮演着教师读书指令者、旁观者、要求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在学校学习文化的建设中,校长必须是“成员”而不是“官员”,当校长以积极参与者的角色,与教师一起读书时,才能真正引领和促进教师读书。因此,校长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在校长角色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学习的责任。校长本身是学习者,校长要率先成为一个学习者,扮演“学习带头人”的角色。只有校长的带头读书,才能唤醒和感召教师的读书,从而有效引领教师的读书。如果校长不读书,那么教师少读书的状况终将不会改变。
(2007年7月4日)
美惠子
发表于 08-1-1 21:46:42
让心田书香飘逸!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春暖花开,莺歌燕舞,阳光和煦,捧书于花香之处,让心灵在书中漫漫而游,观大漠孤烟,赏二月细柳,随陶渊明到桃花源中信步闲游,与李清照一起荡舟争渡......与书相伴,让清风拂去你心灵的尘埃,希望的种子便在心田上萌芽、抽枝、开花。
炎炎夏日,邀阳光同浴,伴蝉鸣共舞,让疲惫的身心绪融入半亩方塘,让心灵在天光去影里入迤迤而行,惆怅的思绪伴着清风半夜鸣蝉,干涩的歌喉伴着蛙鼓低吟浅唱。春花里孕育着秋实——给自己留下一份痴迷的想望!
秋高气爽,任菊花的芬芳玩皮地钻入鼻孔,怀一颗明静的心境静观小桥流水,品古道西风,携书观赏秋韵,任凭思绪纵横驰骋,自己拥有了一颗诗心,于是也就成了一个“诗人”。
雪花盛开,掩卷于火炉之旁,吟咏荷马的史诗,倾听屈子的悲歌,感受“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和诗人雪莱一起低吟: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心中的信念一如熊熊燃烧着的炉火。我又是何等的惬意,何等的潇洒!此刻,心中油然涌起一份感动:读书真好!
夜阑星稀,将喧嚣和浮躁置于心门之外,让一切都归于沉寂,潜心书海,穿越时间的邃道,仿佛与圣贤相对而坐,谛听谆谆教诲,思绪豁然开朗,困惑迎刃而解。谁能不说开卷有益?
旭日初升,斜倚窗前,清新的空气在你心底弥漫。怀揣着明媚的阳光,让书中的甘露浸润着心房,让希望的种子在心田上萌芽抽枝,闭了眼,你甚至可以嗅到果实的芬芳,你能说读书不是一件乐事?。
书,是宿营地,安置你的不安的灵魂;书,是百草园,医治你的精神的贫乏;书,是智慧岛,插上你理想的翅膀......
读书,使燥热的心变得宁静;读书,使枯萎的心变得丰盈;读书,使贫瘠的心变得充实......
我愿意与你一起共捧书卷,我愿意与你一道让心田书香飘逸!
美惠子
发表于 08-1-1 21:47:03
感谢书田心香。
让我们一起共捧书卷,
一起让心田书香飘逸!
美惠子
发表于 08-1-1 21:48:22
倾听大师的声音 (张刘祥)
下午(8月5日)阅读教育在线上我区教师的随笔,看到张玉甫校长写的、读我的《求真与创新》的体会,很是感动,感动于他读得认真,读得细心,更感动于他耐心细致的统计。他在文章中有这么一段:
读着张局长的文章,我感到他大力倡导读书的时候,让我也深深地感到他自己是一个能够以身作则,勤于读书的人。从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大量运用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言,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他运用名家名言的有四五十位。有古代的孔子、杜甫,有近代的陶行知、毛泽东,更有现代的朱永新、肖川、窦桂梅、魏书生、李镇西、李希贵、李吉林、霍懋征、叶澜、汪潮、张大千、安文铸、韩淑芳、吴正宪、张曼凌、万玮、曹永、李庆平,姚嗣芳,金波、秦文君、顾建华、方明、吕型伟、黄行福、黄飞跃、果淑兰、赵翠娟甚至是运用了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仲建忠、徐如松的话,还有运用国外名家的话,如苏霍姆林斯基、加里宁、乌申斯基、比尔·盖茨、托尔斯泰、高尔基、莎士比亚、查尔斯·布考、保罗·韦地、阿莫纳什维利等等,这些名家名言的运用,足以说明他自己是一位真正的读书人,不读书这些名家的名著这些名言哪里来?
没想到我的书中竟引用了这么多名人名言。实事求是地说,上面提高的这些人的书或文章我都认真地读过,读的最多的是朱永新、肖川、李镇西、窦桂梅、魏书生、李希贵、李吉林和苏霍姆林斯基。我有朱永新教授的《朱永新教育文集》10卷,还有他最近出版的《写在新教育的边上》、《新教育之思》等;有肖川教授的教育随笔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的使命与责任》等;有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家长》、《心灵写诗》、《爱心与教育》等;有窦桂梅老师的《梳理课堂》、《玫瑰与教育》、《为生命奠基—窦桂梅教育文集》等;有李希贵局长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学生第二》等;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和教师的谈话》、《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
我每个月都要去书店几次,每次去都不会空手而归,少则两三本,多则四五本。今天(8月5日,星期日)上午我去书店,买了4本:《我即语文》、《走进语文教育之门》、《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全球100位名人与中学生谈读书》。可以这么说,买书是我最大的消费,一年花在买书的钱少说也得四五千。我家里到处都是书,从客厅到书房,再到儿子的房间、自己的房间,随处都有我正在读或已经读过的书。书籍是我最亲近的伙伴,读书是我最幸福的生活,难以想象,如果没有了书,我的生活会怎么样?
我读书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在书上划,读到好的句子、涵义深刻的句子,我就用笔在书上划出来。凡是我读过的书,上面一定划满了条条线线,在写文章的时候,我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读过的书中的某句话,于是就找出这本书,找到我需要的话,因为在读的时候划过,印象比较深刻,一般很容易找到,所以在我的文章中,引用了众多名人的名言警句,像上面张校长列举的那些名家。
我不但读书,还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读了以后对我触动比较大的书,我都会写下读书笔记,比如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新教育之思》、《享受与幸福》、《写在信教育的边上》,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家长》、《心灵写诗》、《爱心与教育》,李希贵局长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学生第二》,肖川教授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季羡林先生的《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谈读书治学》,还有高万祥校长的《我的教育苦旅》,程红兵校长的《做一个书生校长》、陈晓华老师的《怀揣着希望上路》,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等等。一年多来,我写了50多篇读书笔记,多篇读书笔记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山西教育》、《班主任之友》等报刊上,还获得了《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首届全国读书随笔征文大赛三等奖、《教育信息报》“教师周刊”首届读书征文一等奖。我觉得读书之后,写与不写,收获完全不一样。阅读是吸收,而写作就是消化,只读不写,就容易食而不化,得到的总是肤浅的,零碎的,不系统的,而写了以后,感觉就会不一样,写的过程,就是思考和消化的过程。李镇西老师说:“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
读书是对文明和智慧最好的一种继承方式,通过书,我们完全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想一想,古今中外那么多智慧的结晶,我们都能够通过书而得到,该是一件多么快乐而幸福的事啊!“如和煦的春风,吹散心中郁积的疑惑;似夏日的阳光,照亮阴霾笼罩的心灵;是成长的阶梯,铺就实现梦想的旅途;是智慧的加油站,鼓起我们前进的风帆……”读书,一次通透的心灵体悟;读书,一种魅力无穷的美的享受;读书,一次次人生旅程的精神升华。
倾听大师的声音,吸吮人类的智慧,享受阅读的快乐,这是我永远的幸福生活。
美惠子
发表于 08-1-1 21:51:00
朱永新教授说:“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潜藏着奇迹,就看我们是否行动,能坚持多久。
美惠子
发表于 08-1-1 21:53:22
疯狂购书、痴心读书、静静品书
有书相伴的日子真好!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8-1-1 21:5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