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惠子 发表于 13-8-21 11:50:10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13-8-21 11:51 编辑

你的房间就像你自己—— 说说我们的“扫除力”陈方


QQ好友列表里躺着一些好友,很长很长时间都不说一句话,头像是亮的还是灰的也很少注意。只是在整理QQ好友时,犹豫着是不是把这些不曾有过太多交流的好友删除掉,按鼠标右键准备删除的一刹那又总是收手,万一有一天你要和对方联系呢?生活中那些放不下的东西,未必都是有用的。就像书架上那些很久不曾翻起的书,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可你从舍不得当废品把它们处理掉。明知道即便是翻资料,那些书也不会再有任何价值,可就是舍不掉,总觉得它们珍藏了你太多的记忆。


书越来越多,书架上再也放不下。终于有一天先把几年前的那些杂志处理掉,随之也把大学时舍不得扔的教材处理了。当新书填满书架时,竟然很容易地跨过了之前纠结的那个“不舍”的门槛。



人生里终究是有那么一些奇怪的感觉。明明知道有一天终究是要放下的,但彼时彼刻却陷在不舍的情景中始终无法自拔。等有一天彻底放下了,你又不明白当时的那种纠结那种不舍为何如此强烈。你不愿意去否定当时的那种不舍与纠结,那意味着对自己过去的否定。可那个坎儿明明有一天突然被轻易跨过来了,这怎么解释?



有一个朋友很让我欣赏,他的生活里似乎只有“利落”二字。搬新家时,老妈非要把那些锅碗瓢盆搬过去,朋友说既然都买了新的炊具旧的锅碗搬过去占用空间。老妈说他是浪费,他说这是生活态度。老婆非要把那些旅行中买来的纪念饰品全部打包到新家,他也坚决反对,他只挑了一些“重点”,可弃可留的坚决放弃。


他从来不会像我那样去纠结QQ里的好友是不是该被删除,在他的好友列表里,说话超不过三句的好友一概被删除了。出席公务时也很少和人交换名片,在他眼里只要别人想找到你无论如何也可以找到,交换名片只是客套罢了。错过了陌生的电话号码,他也从来不会回拨过去,如果对方找你有急事,应该会再发短信过来,你压根没必要多此一举回拨过去。


他的人生里从来没有“多余”的内容,用他的话说,他有超强的“扫除力”。

没错。很多时候,房间的杂乱并不是因为你不爱收拾,而是因为你舍不得放弃。空间是有限的,房间里的物品却在不断增多。每一件物什你都觉得和自己有着莫大的关系,永远都抱着不舍的心绪,归置起来又谈何容易?

想起朋友圈里流传的一篇文章,《你的房间就像你自己》。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于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所居住的房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

那位生活利落的朋友说,超强的“扫除力”其实是需要智慧的。我倒觉得他所说的智慧更是一种心境和觉悟。聪明的人总是在想着什么都别丢掉,而有智慧的人知道如何放下不再属于自己的东西。



安妮宝贝在她的微博里写着,“人生苦短,消极的人和事物还是要放下他们。判断的标准其实很简单,能带给你平静和力量的人,带你靠近光亮的人,跟着他。那些引发出你的嫉妒、狂乱等种种无明的人,在识别到自己的缺陷之后,离开他。”通俗点儿说,彻底抛开那些让你纠结的东西,生活会不会更利索有序一些?


人生就像是你的房间,你居住在什么样的房间里,其实取决于你的“扫除力”。

美惠子 发表于 13-8-21 11:51:46

人生就像是你的电脑与手机,你用了什么样的软件与装扮,其实取决于你的“扫除力”。

美惠子 发表于 13-8-21 11:52:00

果断的人多不会纠结,有洁癖的人也不会纠结!人生就是在不断更新换旧的的新陈代谢中度过,只有不断洗牌,开出需要的筹码,人生才不会滞步不前!

美惠子 发表于 13-8-21 11:52:16

“很多时候,房间的杂乱并不是因为你不爱收拾,而是因为你舍不得放弃”。说的太好了,令你纠结的东西就是该放弃的东西。

美惠子 发表于 13-8-21 11:52:28

确实,让人痛苦的东西,还是割舍了比较好,割舍掉,会比较自由

美惠子 发表于 13-8-21 11:52:42

非常喜欢。确实是这样,所谓“舍得”,就是有所舍才回有所得,只是衡量两者的标准很难断定啊

美惠子 发表于 13-8-21 11:53:19

别人为什么愿意跟你相处
第一:你有用。你能带给人家实用价值。      
第二:你有料。 跟你相处能打开眼界,放大格局。         
第三:你有量。 你能倾听别人的想法并发表有价值的见解。         
第四:你有容。能充分认可别人的价值、欣赏別人的特色。         
第五:你有趣。能带给人家愉快的心情,和你在一起不闷。

美惠子 发表于 13-8-23 05:34:09

1.钱能买到的东西,最后都不值钱。

2.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

3.出路出路,就是走出去才会有路!

4.幸福,是用来感觉的,而不是用来比较的。
5.创造机会的是能人,等待机会的是常人,放弃机会的是蠢人。
6.我们都是远视眼,往往模糊了离我们最近的幸福。

7.当感觉天快塌下来的时候,实际上是自己站歪了!
8.总有人会迷失方向,否则真理的路上将人满为患。

9.有棱有角的害处是,别人啃起你来十分方便。

10.超过别人一点点,别人就会嫉妒你;超过别人一大截,别人就会羡慕你;

11. 让人听易,叫人服难;
12.做好第一次并不难,难的是做好每一次;

13. 好心态才有好状态;

14. 无过是一种假想,思过是一种成熟,改过是一种美德。
15.真正的领导不在于统帅了多少君子,而在于驾驭了多少小人;

16.在许多时候,人们尊重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背景;

17.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的,他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的人是豁达的,他多看了几道风景;

18.让别人快乐是慈悲,让自己快乐是智慧;

19.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今天不保健,明天养医院!......

美惠子 发表于 13-8-25 16:21:26

1、你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
2、你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多;
3、你喜欢助人,贵人就越来越多;
4、你喜欢抱怨,烦恼就越来越多;
5、你喜欢知足,快乐就越来越多;
6、你喜欢逃避,失败就越来越多;

美惠子 发表于 13-8-26 04:59:03

慈诚罗珠堪布:藏传佛教的幸福学

幸福,是人类有史以来,大家一直在追求的东西。近两年,幸福已经成为一个特别热门的话题。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反而失去了想象中的幸福。全球幸福指数的急剧下滑,让大家不得不去重新思考与审视:到底什么是幸福?该怎样去寻找幸福?
   
也许我们在佛学当中,能够找到一些方法。虽然这些方法不一定适合于每个人,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各人的根基、意乐千差万别。用一种方法,肯定不可能适宜于所有人。但对根基相应的人来说,这些方法却可以指导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或者在工作当中找到幸福,让日子过得更充实、更幸福、更有意义。

佛教,或者是藏传佛教,也非常重视幸福。但大乘佛教重视或追求的,并不是个人的幸福,而是所有生命的幸福。当我们为了所有生命的幸福而付出的时候,一定能从中获得非常崇高的幸福。这种幸福,将超越于所有物质享受给我们带来的幸福。这,就是藏传佛教的幸福学。

一、幸福的本质

什么是幸福?无论做任何事情,或者研究任何事物,首先要对它的本质有个准确的认识。各位也许看过一本书,叫《幸福是什么》。书中汇集了全球155位大师探讨、谈论幸福的观点。譬如:幸福是稳定的收入,幸福是和睦的家庭,幸福是周游全世界,幸福仅仅是一杯水……林林总总、各说不一。

佛教认为,幸福的本质并不是稳定的收入,和睦的家庭,也不是旅游或一杯水。虽然通过这些途径,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种幸福感,但幸福的本质并不是这些。

幸福的本质,实际上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特殊感受。这种感受有时候和物质有关系,有些时候和物质根本没有关系。物质,只是给我们创造幸福感的一种因素或条件。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暂时的安全感或满足感,通过这种安全感或满足感,就可能产生一种短暂的幸福感。我们可以把稳定的收入等等作为幸福的来源或渠道,但这些都不是幸福。

既然幸福是一种感受,那这种感受的基础是什么呢?幸福感的基础,一定是满足感。满足感的基础,绝大多数是新鲜感。这几种感觉,都与自己的心灵有关系,而与外在的物质不一定有关系。

二、幸福的来源

如果详细划分,幸福的类型无穷无尽,可以来自于各个方面。但简单而言,幸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于物质的幸福;另一种,是物质以外的东西。在第二种幸福里面,有一种更超越的幸福,即在为了其它生命的幸福而付出的过程当中所感觉到的强大幸福,这也是大乘佛教的菩萨所追求的幸福。

有些人以为:佛教反对所有的物质享受,强制性地把人的所有欲望都控制住,一味强调苦行,并将其命名为幸福。其实这都是因为不了解佛教而产生的误会。佛陀告诉我们:用正当手段所积累的财富,或者因上一世行善积德而获得的福报,佛教徒也是有权利享受的,没有必要一味排斥。佛教也不否认,在某种程度上,物质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此处要重点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幸福,都来自于物质。佛同时也告诉我们:物质给我们带来的幸福,都是非常短暂的,是靠不住的。

虽然很多心理学家,也能或多或少地了解到心灵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哲学家们也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幸福。但我认为,在所有的宗教、学说当中,讲得最透彻的,还是佛经。佛教的心理学,是一种超级的心理学。佛陀在佛经中非常清楚地给我们描述、分析了人类心灵发展的趋势与规律。

我们都是普通人,佛教称为凡夫,也即没有接受过任何心灵训练的人,无论再有钱有地位,世俗的学问再高,从心理的角度来讲,因为没有受过良好的训练,所以只能是凡夫。凡夫不是贬义词,而是指没有受过心灵训练的人。

凡夫的心灵状况,有一个自然规律。它变化的方向都是一样的:首先,物质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感。这个幸福感,建立在满足感的基础之上;凡是物质带来的满足感,又都建立于对物质的新鲜感之上。我们可以回过头去认真思考一下:任何一个物质,在新鲜感消失以后,无非就是审美疲劳。没有审美疲劳时,新鲜感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感。在满足感的基础上,就能感觉到幸福。凡是新鲜感,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消失,任何新鲜感都不可能保持到永久,只是新鲜感停留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新鲜感消失的时候,满足感一定会消失,因为它的基础已经没有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幸福感的不辞而别。

然而,人类在一生当中,都会认为自己在追求物质。而实际上我们在追求的,只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感受而已。这都是我们自己始终没有发现,而被佛陀一针见血地指出的。

佛告诉我们:你们可以追求幸福,这是人类的权利,也是生命的权利,但物质所带来的幸福,是非常靠不住的。所以,在追求吃喝玩乐等物质幸福的同时,我们应该追求更崇高、更高端的幸福——来自于心灵,甚至来自于更伟大、更有意义的工作的幸福。

三、寻找幸福的方法

美国教授达林.麦克马洪(Darrin M.McMahon)花了六年的时间,去研究人类历史,以及人类的现实生活,之后完成了一本著作,叫《幸福的历史》。他在书中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幸福可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他的意思就是:我们可以追求幸福,但它仅仅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理想去追求,但却可能永远没有真正能追到幸福的时候。

我认为这个结论太过于悲观,这都是因为寻找幸福的方式错误所导致的。如果我们的方法没有错,则即使在现实生活当中,也可以获得幸福。问题是,我们该怎么样去寻找?途径和方法非常重要。如果方法错了,则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找到幸福。那么,方法是什么呢?

归纳而言,寻找幸福的方法,包含了三个“不要”,两个“应该”:

第一,不要攀比。越是喜欢攀比的人,越得不到幸福。举个例子,某个人本来有辆非常好的名车,但如果他喜欢攀比,那肯定在周围的人当中,会有超过他的人。此所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就算暂时超越了周围的小圈子,但谁也不能保证在一两年以后,不会有人超越自己。如果那时不能淡定,又开始想办法暗中竞争,这样你追我赶该多累啊!攀比不是生活的必需,而很多的痛苦,却会从攀比当中产生。

第二,不要虚荣。越是喜欢虚荣的人,越是心灵空虚。只能以这种虚荣,来弥补心灵的空虚。心灵空虚,是非常大的痛苦。很多人非常有钱,却因心里空虚而生不如死,他的钱根本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幸福。

很多人认为:有钱就会很幸福。但真正发财以后,却常常感觉不到想象中的幸福。比如,西方从50年代到2000年之间,物质收入已经翻了三番,但他们的幸福感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一直都在下降。很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研究了半个世纪,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年收入在大概四万元左右的时候,金钱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安全感。在安全感的基础上,也可以产生一种幸福感。跨越了这个界限以后,金钱和幸福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所以,这时候再有钱,也不一定会有幸福感。

有一种心理病症,就是忧郁性购物。在得了抑郁症以后,经常去购物,以此来填补心灵的空虚。但到了最后,自己对购物也没有新鲜感了,也不会像一开始那样容易满足了,于是痛苦又开始复苏。经过这些年的经验总结,人们在过去积累下来的很多观点,已经发生了动摇。大家开始重新审视幸福,并开始重新思考:到底该怎样去创造新的幸福途径?

第三,不要过度贪婪。绝大多数人对佛教有个误解,认为佛教否定了所有的欲望与肉体的享受。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佛也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欲望也是一种动力。比如,非常狂热地想学佛,想成佛,想利益众生,这都是欲望。如果没有这些欲望,就失去了学佛的动力。所以整体而言,佛没有反对欲望,但佛告诉我们:虽然凡夫不可能没有欲望,口渴了想喝水,肚子饿了想吃饭,这些都是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是人的本能,不可能没有。但如果欲望超标、过度,就会带来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痛苦、失望、沮丧等等。

我们可以问自己:幸福是怎么来的?失去什么东西的时候,就会觉得不幸福?这样一一追寻,就可以得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如果不适当地管理、控制欲望,它一定会无限膨胀。毫无节制、无限膨胀的欲望,只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凡是物质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需求、欲望,却可以是无限的。用一个有限的东西,来填充一个无限的空间,这有可能吗?一辈子都不可能!不要说人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即使能活到亿万年,也无法满足无限上升的欲望。甚至活得越久,欲望膨胀得越巨大,引发的痛苦就越深重。所以佛告诉我们:要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样才能感觉到真正的幸福。如果让欲望无限膨胀,永远都跟着它跑,就永远都感觉不到幸福。

当然,要想彻底断除欲望,只有依靠佛教的修行。成佛的时候,就能没有任何欲望。佛的大慈大悲与无量智慧,已经替代了所有的世俗欲望。但在没有到达佛的境界之前,普通人无法做到无欲无求、心如止水。但无论如何,面对欲望的时候,不能走两个极端:一个是试图断除所有的物欲。印度有些古老的宗教,就非常强调苦行。长时间不吃饭、不穿衣服、不说话,还用一些非常残酷的方式去折腾自己的身体……但佛教不赞成这种方式。佛教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方式反而导致了更多的痛苦与烦躁;另一个极端,是任凭欲望无限膨胀,为了满足欲望,而竭心尽力、苦苦奋斗。辛苦一辈子,却在离开世界的时候,还是没有满足。最后只能带着抱怨和不满含恨而去,这是非常不划算的。

第四,应该正视人生。不要把现实生活太过理想化,以为一切都很美好,没有任何危机意识,这样在面临生老病死和各种痛苦的时候,就会感到极大的失望。当无法面对的时候,就会走极端的路。所以,适当的危机感是战胜困难的必要装备。一旦发生任何意外,都能提醒自己: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是生命的自然规律,谁都不可避免、无法逃避,所以不要太过脆弱。生命当中,难免有很多的坎坷。其中有些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有些是自己过去造业所带来的,不管哪一种,都是无法回避的。只要有身体,就有生老病死。如果心灵太过脆弱,就会痛苦不堪。

所以,释迦牟尼佛永远都不会教我们如何逃避生老病死,而是给我们传授了很多面对生老病死的方法。

第五,应该调节心灵。调节心灵的最佳方法,就是修禅定。汉传佛教最有影响力的几个教派,包括了净土宗与禅宗等等。其中的禅宗,就十分提倡禅修,藏传佛教也有非常丰富的禅修方法,这些都是为了解脱、成佛而禅修。但即使没有如此崇高的意愿,也可以仅仅为了调节心灵而去修禅。禅定可以在信仰的基础上修,也可以在没有信仰的基础上修。就像瑜伽,瑜伽既可以与某一个宗教有关系,也可以与任何宗教都没有关系,而仅仅是一种养生的方法而已。禅也是如此,通过禅调节心态,就能带来幸福感,就能解决抑郁的问题。

佛教给我们推荐了很多心灵的训练方法,无论现代人信不信佛,但心灵的训练却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心灵训练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吸纳并为我所用。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当有信仰和没有信仰的人同时使用这些方法时,效率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没问题,无论是为了成佛度众生,还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或者仅仅是为了调节自己的心态,给自己减压,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让生活更有意义、更有质量、更幸福,都可以透过这些训练来达到目的。

但目前的普遍现象是,大家都重视身体上的训练,而往往忽略了精神的训练,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状况。正因为人类的弃本求末,所以导致了一个全球化新危机的逼近。这个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心灵危机。迄今为止,心灵危机中伴随着焦虑、孤独等症状的抑郁症,已经变成了人类的第三大杀手,仅次于排名第一的癌症,与排名第二的艾滋病。

治疗抑郁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禅修来调整,这样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而且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能;另一种,是通过药物去控制,它的原理是依靠物理作用来控制焦虑。这样的结果虽然可以让患者表面上看似没有抑郁症,但其副作用,却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活力,所以这种药不能长期吃。

如果抑郁症刚刚开始,那就不需要用药,通过调节心灵,就足以解决问题,无论是失眠、焦虑等任何负面情绪,都能得以缓解。缓解以后,整个人就会感到精神抖擞,工作效率也会随之而提高。当然,如果抑郁症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地步了,则可以先通过药物来适当地控制一下。因为初学者毕竟刚刚开始禅修,力量还很弱小,要控制抑郁症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先用点药物,然后再去禅修。当病情缓解之后,还是应该通过禅修去解决根本问题。

无论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还是从科学的视角来论证,禅定的力量都是如此不可思议:

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学藏传佛教禅定的修行人。在实验室中,实验者一边用脑电波图测量脑波的变化;一边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测量脑部活动的位置。最后得出结论:通过禅修,不但能够短期改变脑部的活动,而且非常有可能促成脑部永久的变化。这就是说:通过禅定,完全可以断除人的焦虑、哀伤等很多负面情绪,创造出心灵的幸福感,甚至可以重塑大脑。

所以,无论是企业高层,还是其他工作压力很大的人,只要能每天晚上打坐二十分钟或半个小时,把一天在工作、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不开心都过滤掉,这样就能保持比较好的心情,之后进入睡眠,就能达到调节身心的作用。心理学家说:冥想五分钟,可以达到一个小时睡眠的效果。所以,每天晚上打打坐,不仅可以调节身心,而且还能保持充沛的精力。

修禅的人,不需要放弃家庭、生活、工作,可以在享受物质财富与天伦之乐的同时,拿出一定的时间修禅。这样动中有静、张弛有度,就能体验到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幸福。

美惠子 发表于 13-9-7 13:22:18

若要快乐,就要随和;若要幸福,就要随缘。快乐是心的愉悦,幸福是心的满足。别和他人争吵,别和自己争吵,别和命运争吵,无计较之心,心常愉悦;尽心之余,随缘起止,随遇而安,心常满足。你随和,愉悦的是自己的心,别人计较,苦闷的是自己。一天的心情靠随和,一生的幸福靠随缘。

美惠子 发表于 13-9-7 13:22:31

心静则清,心定则恒。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心清了,才能照见万物的实性。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珍惜的;汲汲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停下来,笑看风云;坐下来,静赏花开;沉下来,沉静如海;定下来,静观自在。

美惠子 发表于 13-9-7 13:23:11

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繁华与落寞不过是过眼烟云。而永远陪伴我们一生,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的只有心情;如同呼吸,伴你一生的心情是你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一位作家说得好:“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忧伤是活,开心也是活,既然都是活,为什么不开开心地生活呢?”是啊,人生如梦,生命再长,也不过百年,为什么要让自己幽怨、颓废、痛苦一生,而辜负这大好年华呢?

美惠子 发表于 13-9-7 13:36:11

幸福这座山,
原本就没有顶、
没有头。
要学会走走停停,
看看山岚、
赏赏虹霓、
吹吹清风,
心灵在放松中
得到生活的满足。
一个人
总在仰望和羡慕着
别人的幸福,
一回头,
却发现自己
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其实,
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只是,
你的幸福,
常常在别人眼里。

碧水清秋 发表于 13-9-10 17:05:31

教师节快乐!做老师是幸福的!!祝福永远开开心心!
页: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查看完整版本: 幸福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