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姚智慧:我们是新时代的工人,有着新想法和新作风” 0
2015年12月8日,姚智慧在向同事询问车辆装配情况。 新华社记者 许畅 姚智慧,中等身材,有双大大的眼睛,正聚精会神地做接线作业的巡检工作。作业时,她的眼神像捕食的猎豹一样凌厉,记者打了好几次招呼,才让她回过神儿来。 27岁的姚智慧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客)的一线员工。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客,她在总书记面前流利地说出一大串工艺流程。习近平称赞说:“这个‘工序一口清’很厉害。”姚智慧回忆说,“我向总书记汇报说,倒背如流才能保证高质量完成每道工序。” 进厂五年多,姚智慧是长客万名员工中的普通一员。同时容纳77台动车的组装车间,是这个来自河北唐山女孩的另一个家。想起和总书记见面的场景,姚智慧仍难掩兴奋,“开始还有点紧张,后来看到总书记赞许的眼神就放松下来,工艺文件比平时背得还流利。” 姚智慧从事的工作,和动车组不可缺少的“智慧”系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她和同事们要保证每列动车的近两万根线束、约十万个接线点绝对可靠,那可是列车神经系统的“守护神”。 对姚智慧、她的伙伴们和未来要乘坐动车的万千乘客来说,做好这项工作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必须完美。一根线出问题,轻则意味着零件故障,重则导致车辆停驶。责任重,工作自然“压力山大”。作业不仅劳神,更要劳身。在车头司机室作业时,五六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需要六七个人共同协作,跪着、趴着工作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夏天,密不透风的空间里,温度能达到四十多摄氏度。 对这个小姑娘,这样的工作强度也难免会有烦躁的时候。每每这时候,姚智慧便会回忆起总书记的赞许,也会想着我国高铁事业飞速发展带给他们这些一线员工特有的“意气风发”。 在姚智慧工作的车间里,有适用于兰新高铁的抗风沙动车组,有适用于哈大高铁的高寒动车组,还有舒适的卧铺动车组。“高技术车型越来越多,心里特别自豪。”姚智慧这样告诉记者。 如今,姚智慧开始承担巡检工作。比起以往在一个车厢、对一个作业点负责,巡检需要对七八台车、十几个作业点负责。“强迫症更严重了”,她笑着说,“谁让咱责任大呢?” “我们是新时代的工人,有着新想法和新作风。”这是姚智慧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在长客,和姚智慧一同工作的大多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工人群体。他们在继承“螺丝钉精神”的基础上,会通过工作,厘清思路,成长为既懂原理,又能操作,更能创新的多面手。 “公司鼓励创新,每个车间都会评比小发明、小创新奖项,不少同事都获过奖。未来?我想成为一名全面的技术能手。”姚智慧说,“中国标准动车组已经下线,中国标准将会走向世界。我的信心,满满的!”(记者:姚湜、段续) 农民工范勇:走在自己修的车站特别自豪 0
2015年12月10日,在施工工地的办公室,范勇正在摘下安全帽。 位于北京中轴线的8号线地铁,贯穿南北京城,从故宫、天安门一侧通过。作为一名钢筋工,河南信阳人范勇曾参与修建其中的南锣鼓巷站,在这里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2013年春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施工工地看望正在忙碌的农民工。当时,他来到农民工范勇的宿舍,叮嘱来京探望他的妻子和女儿“来一趟不容易,看看北京的景点,好好团聚一下。” 52岁的范勇个头不高、身板结实,说话有浓重的乡音。与许多农民工不同,他相貌斯文、说话不紧不慢,沉稳的性格让他深受工友信赖。他用手指了指车水马龙的路口,告诉记者,当初的工地已经变成了地铁站,每天熙熙攘攘,面貌焕然一新。 在北京,地铁日均客运量突破1000万人次,成千上万名像范勇一样的“钢筋师傅”们,为这座特大城市交通的日新月异付出辛劳。他们吃、住都在工地,在一个施工段一干就是几年,能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十分宝贵。 中午,范勇回到宿舍区休息。这是一栋塑钢搭建的白色小楼,二十多平方米的宿舍内住四个人。每个屋内都装有空调、一张写字台,还有一个能打开的窗户,显得宽敞明亮。“这就是我的宿舍,平时食堂也在这里,一天管三顿饭。”他说。 与两年前不同,范勇已经不再是一个“钢筋师傅”了,他成为一名小队长,带领50多名工人干活。成为管理人员后,他的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20%。目前他们正忙着修建景山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工作强度比修建地铁时候减轻了不少。 一位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农民工收入不同以往,一名成熟的钢筋工月收入可到六七千元。"高薪’聘用技术工人已经成为大趋势。随着收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能挺起腰板了。”这位负责人说。 “我离开家乡十多年了,一直在中铁十四局干活,来北京之前曾经在广州、天津修过地铁。”范勇说,这份工作稳定、待遇也不错。常年来,虽然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有时候赶工期甚至要忙碌到夜间,但是一想到家人孩子就觉得辛苦都是值得的。所以他的心愿就是——干到退休。 “现在每次回老家,我都要乘坐8号线到西站。可以体会一下走在我们自己修的车站那种感受——特别荣幸,特别自豪。”他说。这两年,最令他高兴的事情是儿子的工作步入正轨。“儿子学的是汽车配件设计,也是一个手艺活儿,我希望他将来能是个成功的师傅。” 2014年,范勇在河南信阳的家里新添了一辆电动车,老人也从村里搬到镇上居住了。说到生活的前景,范勇流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说,家乡在河南、湖北交界处,盛产茶叶、板栗、水稻,等过几年退休了想回去种种地,开发绿色食品。(记者:赵琬微) 陆航飞行员张尚年:习主席叮嘱他抓紧办婚礼 0
2015年12月10日,张尚年在指导新飞行员熟悉飞行地图。新华社记者 刘坤 戴好防噪耳机和墨镜,仔细观察飞机上的仪表盘,身着一身笔挺潇洒的飞行员制服,张尚年和往常一样,认真地做好飞行前的准备工作。 “飞行中要应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突发状况,准备工作一点也马虎不得,必须做到厘秒不差。”全神贯注地调试着机舱里的装置设备,直到一切正常,张尚年露出一丝笑容。 发动机轰鸣声中,张尚年驾驶的直升机缓缓升起。一个平稳的盘旋后,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 张尚年是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某陆航旅飞行员。: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发生时,他中断当天正在举行的婚礼,赶赴灾区抗震救灾。5月22日,习近平主席赴芦山地震灾区视察该旅,得知张尚年婚礼还没办完,特意叮嘱他抓紧把婚礼办了。 2013年6月1日上午,伴着一曲深情的《嫂子颂》,一场简朴而隆重的婚礼在张尚年部队所在的机场举行。此前,张尚年和女友李娟已推迟过婚期。芦山地震后,李娟第二次错过盼了几年的婚礼。 在芦山地震中受重伤的货车司机郑峰辉,坐着轮椅从成都军区总医院来到婚礼现场。“我要代表芦山地震灾区百姓感谢你们,请接受我们的祝福!”在妻子的协助下,郑峰辉坐着轮椅来到新郎新娘前,献上了一束鲜花。 郑峰辉的车子在地震时被滚石砸坏了,自己受了重伤当场昏迷过去。郑峰辉说,不记得是谁救了他,只知道张尚年和战友们驾直升机将其转运到成都军区总医院,为抢救他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大家的共同见证下,新郎新娘交换了特别的信物。李娟送给张尚年的是一枚平安符。张尚年送给李娟的,是他在这次芦山抗震救灾中荣获的二等功奖章。 “主席的关怀慰问给了我很大的激励。”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这个朴实的西北汉子有些激动,“作为一名军人,我们一定要干出点成绩来回报祖国!” 两年多来,凭借扎实的飞行技术和从容淡定的心理素质,在多次高原驻训、演习中,张尚年表现出色,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被表彰为“精武标兵”、“优秀:)员”。他所在的飞行大队,也被集团军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踏踏实实地尽自己的本分。”提起获得的荣誉,直爽的张尚年有些羞涩,“荣誉是一种肯定,更是一份责任。” 责任在肩,不敢懈怠。飞行任务繁重,婚后张尚年和妻子也很少见面。让张尚年欣慰的是,妻子李娟很理解他,“她的支持,让我更加放心地展翅高飞。” “飞行是一项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飞行间隙,张尚年还在忙着学习新的飞行理论和操作技术……(记者:董小红、王德思) 苗家老汉施成富的幸福生活 0
2015年12月7日 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施成富老人在整理自己经营的农家乐。新华社记者 龙弘涛 在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78岁的苗家老汉施成富现在可是个“名人”。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个大山里的苗族村寨考察。这天,总书记来到施成富家,拉着他和他73岁的老伴龙德成拉家常,还和村干部、村民代表坐在他家门口座谈。就在座谈时,习近平对扶贫攻坚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一夜间,十八洞这个偏僻苗寨闻名天下。 “这不是我们家吗!”远在浙江打工的施成富三儿子施全友看了电视新闻后,异常激动,跟老板辞了工,登上了回家的列车。 十八洞村坐落在偏僻幽静的山谷中,是一个苗族聚居的贫困村,因有18个天然溶洞而得名。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225户939人,人均耕地0.83亩,2013年,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湘西所在的武陵山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如今,这个湘西小村里成了“景点”。来十八洞村观光的游客常常在他家合影留念。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在外打工长了见识的施全友有了在家里办农家乐的想法。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助下,施成富家里100多年的木头老房子边,新修了厨房和厕所。锅台变高、变干净了,地面变成水泥的了,还增添了淋浴设备,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就这样开张了。 2014年5月,鞭炮声中,“成富家厨房”开门营业,招牌菜是苗家腊肉、豆腐、酸汤。施成富特意将总书记与村民们座谈的照片放大,挂在墙上,并写了一首苗歌:“围坐一圈心欢畅,总书记来话家常;访贫问暖深关怀,宏伟蓝图精细绘。” 所谓好事成双,现在,“成富家厨房”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收入五六千。出外打工时,已经是大龄青年的施全友通过网络和32岁的重庆姑娘孔铭英相识相恋。2015年元旦,姑娘嫁到了山村,施全友成功“脱光”,施成富和老伴笑得合不拢嘴。 几年前,孔铭英第一次来十八洞村时,透风的竹篾墙,黄泥巴地的堂屋,家里只有一盏电灯,一个小电视。“当时感觉这个村很穷,各方面都不如我们秀山。”孔铭英说。 看到施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孔铭英离开重庆,嫁到湖南。施全友在十八洞村举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苗寨婚礼,把孔铭英娶进了门。有了勤俭持家的重庆姑娘当贤内助,施全友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家里不仅新添了消毒柜、冰箱、滚筒洗衣机,还新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 十几年前就有驾照,施全友第一次开上了自己的汽车。车子不仅用来采购食材,也载着村民们去乡里赶集。一位村民收3块钱车费,还常常一座难求。 “赚了钱,我还想买个座位更多的小客车,一次可以拉二三十个人。”施全友说。媳妇“野心”更大,“赚了钱我也要考驾照,我的愿望是能开上宝马、奔驰。“ 按照十八洞村的“九不评”原则,施成富家不仅办起了农家乐,还买了小车,已经被列入2015年的预脱贫名单。这个十八洞村曾经的贫困户即将在年底“脱贫摘帽”。 “要是我在外面打工,十多年都成不了这个样子。”施全友说,“希望村里的旅游搞得更快点,我们多赚些钱再生个孩子。” 天气好的时候,施成富和老伴会坐在家门口,晒着太阳,笑眯眯地看着家里的变化。施成富特别钟爱那身卡其色外套和藏蓝色鸭舌帽。这身当年见总书记时的穿戴,他总舍不得脱。 “村里这两年的变化,超过了过去70多年。”施成富说。(记者:李丹) 老人杨林太:明年和外孙出去旅旅游,北京最好 0
2015年12月9日,74岁的杨林太老人在平日常去的一家虚拟养老餐厅里打好饭准备就餐。新华社记者 陈斌 74岁的杨林太生活很规律。每天:11点左右,他就走进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餐厅鸿瑞园店。 “来啦?”杨林太端着餐盘,坐到两位老“饭友”身旁,随口问候着。这顿饭“两荤一素”,软烂的萝卜焖肉、蒸蛋等很适合老年人的牙口。一餐饭15月,他自己花6元,另外9元是政府补贴。 鸿瑞园店装修得朴素,最特别的是杨林太身后的柱子上,挂着一张习近平总书记为他端饭的照片。2013年2月4日,习近平到甘肃考察,曾经来这里了解社会化养老情况。他端起一个盛满饭菜的餐盘,走到杨林太面前,轻轻送上,请他用餐。自此,杨林太成了“饭友”口中“习总接见过的人”。 “最近好着呢?”83岁的“饭友”安文迟边吃边问。 “挺好,心情好身体才好。这也计较那也计较哪成?”杨林太说。 “又添了两岁,身体状态反而好起来了。”杨林太说这是他近两年来的最大变化。 杨林太患有高血压,严重时高压能到200毫米汞柱。2010年,他办理了慢性病长期门诊,每月去定点医院检查、开药,“算下来,个人出的钱只有总费用的一半”。2013年,他的血压下降到140至160毫米汞柱。 过去这两年,他坚持治疗,血压已稳定在90至120毫米汞柱。“以前每年住一次院,这两年都没住了。”茶色石头镜也遮不住他眼中的笑意。 在中国,像杨林太这样的老年人,总数已经超过2亿,其中“空巢”老人又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如何老有所养,成了政府和千家万户都要面对的大问题。地处西北的兰州市,通过利用市场资源,打造“虚拟养老院”,老人们以“居家养老”为主,同时通过政府补贴的社会化服务解决就餐、就医等老年人最头疼的问题,成为解决养老难题的新尝试。 去虚拟养老院之前,因为记性不大好了,杨林太在家做饭时出过几次意外,有回差点连锅都烧穿了。如今,虚拟养老院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午间还成了老人们每天聚聚聊聊的欢乐时光。说说新闻上讲的事,吹吹年轻时的牛……饭桌上笑声不断。 人老了,时间也好像有点“走不动”了。杨林太家门上的挂历还“停”在9月、10月那页,他都没发现。他说,平时一个人看电视、遛弯有点寂寞,虚拟养老院让他的生活多了些活力。 “以前只知道虚拟养老院能吃饭,现在发现打扫卫生、理发也都能办。”他说,这两年服务电话也不怎么占线了,一打就通。 杨林太感受到的便利背后,是社会化养老服务业的升级。城关区虚拟养老院院长秦甜甜介绍,现在养老服务已从“吃饱穿暖”向“安全健康”等方面拓展,具体服务项目达15余项。“预计年内,我们会上线一款对老人实时定位的APP。如果发生意外,126家加盟企业就能就近提供援助。” 拿着能免费乘车的“敬老卡”,几乎去遍公交终点站的杨林太听说了这事,觉得特别好。“万一突发情况,也能有人来应个急了。” 杨林太说,政府把能给老年人办的事都“包圆”了。他就盼着明年外孙高考完,送他出去上学时顺便旅旅游,“北京最好”。(记者:张玉洁) 刘轶:按总书记说的做,我想我能行 0
2015年12月 刘轶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互动。新华社记者 陶亮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文化小学四年级(1)班的孩子们微晃着头、大声朗读着《少年中国说》,琅琅读书声抑扬顿挫,孩子们情绪饱满。 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刘轶站在讲台上,用手势调动着同学们的情绪。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刘轶穿着一件粉红色外套,一头黑发披在肩上,脸上挂着满意的微笑。“现在全班同学都会用普通话朗读了。” 刘轶曾经被中国网友称为“中国最幸运教师”。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当天,在他和全国教师代表座谈时,刘轶作为贵州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培”计划高级研修班的一员参加。 “受到总书记的接见是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刻。”刘轶说。这之后不到一年,同样难忘的时刻再次来临。 2015年8月,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将大家这一年来对西部教育的所思所想向总书记汇报。9月9日教师节前夕,他们收到了回信,习总书记在信中勉励老师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努力做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指引者。 “读到总书记的回信,我比所有人都激动。”作为这封信的主要执笔人之一,刘轶说,“现在自己更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2015年八月,刘轶放弃市区文化小学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到郊区刚刚建好的新蒲新区文化小学工作。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当地农民的孩子,“我刚来时发现许多孩子连拼音都不会读,普通话也说不好,首都在哪、省会在哪都不知道。” 在教学上,刘轶花了许多心思,连下课都不离开班上,利用课间时间和孩子们交流,“培养他们说普通话的习惯,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 她来时,孩子们卫生习惯都不太好,指甲过长,衣着不洁,头发凌乱。刘轶告诉他们“衣贵洁不贵华”。不过一两周时间,孩子们的小手白净了,头发干净了,衣服整洁了。 针对学生读课外书较少的情况,刘轶将自己女儿看过的书带到班上,又从网上购买了些送给学生们,保证每个同学都有一到两本,鼓励大家课余时间读书。 孩子们很喜欢这个新来的温柔女老师。刘轶偶尔外出学习离开几天,学生们就会拿着爸爸妈妈的手机给她发短信:“刘老师我好想你呀!”“刘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 2015年十一月的一天,刘轶推开教室门,就看见黑板上写着“感恩刘老师!谢谢刘老师!”几个大字,全班同学整整齐齐站在讲台上大声说:“刘老师,我们爱你!” “那一刻,我掉泪了。学生喜欢你,在乎你,需要你,这就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短短几个月时间,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和进步,刘轶相当开心,“就像总书记说的,老师要做学生成长指引者,梦想唤醒者,让孩子们知道,通过努力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和精彩的生活。我想我能行。”(记者:李春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