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乳虎啸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子育儿] [原创]请相信生命的力量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12-9-18 14:33:35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 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12-9-20 12:16:59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好啊,值得看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12-10-11 14:13: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乳虎啸林 于 12-10-15 11:07 编辑

以下转为早期教育的内容,所有的文章都是【本人原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12-10-11 14:13: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乳虎啸林 于 12-10-16 16:04 编辑

《宝贝儿你看,那只小鸟是不是从辛弃疾的词里飞出来的那只?》
我们的育儿文化正在回归传统,从老祖宗的遗留的精神财富中寻找教养的智慧,于是国学大行其道,不少家长陪孩子一起念诗读经,以期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不可否认,“腹有诗书气自华”,读的次数多了,经诗在心中留下的印迹就会不断加深,孩子也会逐步明白其中微言大义。

只是,一直以来,我总有这样的担心:我们历来重视知识的灌输,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却不重视灌输的方式,更不重视知识的运用,于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满腹经纶却眼高手低的书生……著名的巴拉塞尔士原则告诉我们“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在某种剂量下,它们就可致命。”很多孩子在幼小时喜欢下棋、喜欢绘画、喜欢读经,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曾经的最爱,却像见了瘟神一样,唯恐避之而不及。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知识反复灌输造成心理中毒的表现。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幼儿是喜欢成功的。”幼儿时期的学习,是情绪化的学习;幼儿时期的记忆,是情绪化的记忆。因此,只有在愉悦的心情中,才能形成持久的兴趣爱好,否则,孩子的学习热情迟早会被熄灭。机械地诵读,让孩子找不到不断成功的体验,由兴趣爱好变成任务负担,产生厌倦甚至逆反,是不可避免的。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孩子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父母若是对孩子只是一味不切实际的期待,片面地灌输再灌输,不仅不能挖掘出孩子的才华,还会加快孩子对学习的反感。

我也是热爱国学、尊崇国学的人,但我不喜欢跟老学究一样,把国学当成教育孩子的圣经,我更喜欢把国学以日常生活的形式,鲜活地呈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触摸她、亲近她、喜欢她。

看到小鸟,可以讲辛弃疾的“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看一下眼前的这只是不是从他的词里飞出来的?

看见小狗,可以给孩子讲“左擎苍右牵黄,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苏东坡在逆境中是何等的豁达、何等豪放,可以询问孩子眼前的这只是不是就是苏轼牵着的那只大黄狗;也可以讲《诗经》中“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给他描述古代男女追求美好的爱情,怕小狗吠叫被父母发现的紧张心情,可以询问孩子是不是就是邻居家的长毛狮子狗;可以讲千古绝对“鸡犬过霜桥,一路竹叶梅花”;可以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上古时代的平等与博爱;可以讲汉乐府“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描述的战争的凄凉和残酷;可以讲陶渊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清静和悠闲……

看到树林,可以讲“菀彼桑柔,其下侯旬”共同想象《诗经》里所描述的郁郁葱葱的草木;可以讲“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积极奋进;可以讲“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喜悦……

看到楼房,可以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赞叹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还可以讲《登鹳雀楼》、讲《黄鹤楼》、讲《滕王阁》、讲《登岳阳楼》……
看到庆生的蜡烛,可以讲“共剪西窗烛”的友情;可以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尽职尽责,可以讲“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的思念之苦……
看到车来车往,可以调侃“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车如簇”,可以咏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无奈,可以讲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
甚至一张蛛网、一领破席,一把小刀,一朵梅花,一只牛一只羊,一捧黄土,一件衬衫,都蕴含着无数的国学。风花雪月,何处不藏经典?衣食住行,何处不写春秋?================
我刚建了一个QQ群,只允许本论坛的人加入,关于胎教以及早教幼教的。进群请注明来自抑郁阳光。
群号:388740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12-10-11 16:00:37 | 只看该作者
从5开始怎么就没有了,期待LZ继续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12-10-12 21:03:28 | 只看该作者
《小儿才五岁就想娶媳妇,咋整?》
  五岁的宝宝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娶××当老婆。”妈妈听后吓一跳,但仍故作镇静,耐着性子问:“你为啥想娶她啊?”宝宝说:“她笑起来很好看,头发长长的。”看着孩子认真的样子,妈妈犯愁了,该怎么引导他呢?
  妈妈犯愁,肯定是把这件事当成坏事了,否则也就不会发愁了。我们成人总是喜欢带着有色眼镜,用自己饱受污染的心灵来观察孩子,于是本来很纯真、很美好的事物,被贴上了罪恶的标签,引发孩子的负罪感,直接导致孩子对自我的评价降低。

  孩子乐意跟妈妈分享自己的心事,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至少说明孩子是信任妈妈的,他的心是向妈妈敞开的,这也是父母能正确施教的前提。

  我们应当人类的一个心理共性: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渴望自主的,都渴望自己的决定能得到别人的赞同和尊重,没人喜欢被否定的感觉,成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而且,由于孩子的心智并不成熟,他也没有独立完善的自我评价体系,他需要借助父母这面镜子来观察自己,如果他做出的某件事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同,就会削弱他对自我的评价,这无助于自信的建立。弗洛伊德也曾经指出:“当幼儿期经常出现被所爱之人拒绝的经验时,如冷漠、指责甚至惩罚,孩子就会因犯错而产生罪恶感,对自己产生愤怒、厌恶。如果这种情况不断发生,严重者将会引发忧郁症”

  因此,家长对待幼儿时期的“爱情”应慎重,不要因自己的偏见而造成孩子心理的创伤,我们大可以哈哈一笑,告诉孩子:“妈妈很赞同你娶××,她的确很漂亮,妈妈觉得你很有眼光。要想娶她,就要有能力带给她幸福,因此你需要努力锻炼身体,努力提高文化水平,努力提高气质修养,这样才能像你爸爸那样做一个对家庭负责的男人,你们才会幸福。”

  父母的认同和肯定,能调动孩子潜意识里巨大的积极的力量。这也是他建立自信、学会理性、勇于承担责任的基石。男孩的爱情得到鼓励,他就会自信满满,长大之后就敢追求别人不敢追求的美好事物,不论是经济的还是感情的;女孩有人追求,也能极大的提高其自信,有助于气质的提升,使她长大之后更加落落大方。

  当孩子步入青春期,其自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增强,父母如果还视恋爱为洪水猛兽,则很有可能引发激烈的亲子对抗。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罗密欧朱丽叶效应,讲的就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一旦萌生恋情,父母越是阻止,他们反而越是坚持。家长唯有放手,给与孩子充分的信任,他们反而能把感情问题处理地好。

  有时我也在思考,孩子们纯真的感情真的可怕吗?小时候的爱情,也许只是过家家,不会修成正果,但却是成熟爱情的预演,使他们逐步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不至于长大成人之后,面对异性手足无措,甚至一时冲动而铸成大错。现在离婚率这么高,扣除物质的因素,恐怕与幼年时缺乏与异性交往的经验也有很大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12-10-12 21:13:07 | 只看该作者
《学会感受孩子的感受》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是本能,但很多父母却不重视爱的表达方式,即不会施爱,因此孩子得到很多爱却体会不到多少爱,让很多父母一声叹息:身在福中不知福。
      心理学上有一个投射效应,讲的是每个人都会下意识的从自己的主观体验出发,从而有意无意忽略其他人的感受,以自己的感觉推度别人的感觉,误以为别人的感觉与自己一样。受这种思维的影响,很多父母往往只关注自己的体验,而忽略孩子的感受。造成父母行为会与孩子的体验相冲突:“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殊不知真实的情况则是“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多狰狞。”
      我要爬楼梯:孩子正在呼哧呼哧地爬楼梯,父母出于安全考虑,赶忙喝止他。父母的体验是,爬楼梯危险,稍不小心就会磕得鼻青脸肿,我得阻止他、保护他,我这是对孩子好,是对孩子的爱;孩子的感受则是我要探索,我要释放自己的活力,我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却遭到父母的否定。于是父母的爱与孩子的体验之间发生冲突,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因此父母付出得再多,孩子也不会领情。“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壑?”当父母发出这样的疑问的时候,不应责怪孩子的不懂事,也不要寄希望孩子将来会理解,要首先反省自己,要明白没有人喜欢被否定的感觉,我们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心理学研究表明:获得他人的承认,尤其亲密关系人的承认,是孩子建立自信,提高自我价值认同感的重要途径。而孩子得到的认可,并不是他能做出多大的成就,完成多大事情,最主要的仅仅是认可他的感觉、他的感受,仅此而已。连认可孩子的感觉这么基础的事都做不到,或者不想做,为孩子付出大把的金钱,买学位房、送早教机构、买高档营养品、参加兴趣班,又有什么意义?
        柠檬味的茶水:有一次我们到朋友家做客,他们家有一位四五岁的小萝莉,朋友泡好茶放在茶几上,小萝莉自己围着桌子玩,我们叮嘱她小心茶水烫着,然后就到阳台欣赏朋友的盆栽。过了一会儿,小萝莉端着茶水颤颤悠悠的寄到我面前。我赶紧道谢,夸奖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还没喝就闻到一股柠檬的清香,饮后却又苦又涩。我笑着问朋友,“你什么时候喜欢柠檬茶了?”朋友困惑地说:“这是我们老家自己炒的正宗绿茶啊。”我尴尬的笑了笑,朋友觉得不对劲,也尝了一口,大怒:“××,你往茶水里倒什么了?是不是倒进洗洁精了?”看着孩子怯怯的样子,我们都明白了,我赶紧拉过孩子问:“××,你是不是觉得柠檬味很好闻,想和叔叔一起分享?”小家伙点头应是。“谢谢××,你真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好孩子。可惜洗洁精真是不听话,辜负了××的一片心意,要是它既好闻又好喝该多好呀。”从那以后,我成了小萝莉最受欢迎的客人。因为我感到了她的感受,即这么好闻的东西一定也很好喝,我要把它跟客人们分享。自始至终,没有一句批评,既维护孩子热情善良、乐于分享的品性,又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一开始就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批评,肯定也能纠正孩子的错误,但一起丧送的还有孩子的热情好客,孩子的乐于分享以及孩子的想象力。
        餐巾纸:有一次我跟客户一起到渔家大院吃海鲜,点菜之后老板在后厨忙活,老板娘在收拾其他客人用完的碗筷,他们家小胖子在一张小桌子上写作业。客户想多要点餐巾纸,就喊了一句“老板,再来点餐巾纸。”小家伙看到爸爸妈妈都在忙,就放下笔,跑到柜台帮我们拿餐巾纸。没想到遭到他妈妈的大声喝斥:“××,写你的作业去,这些事用不着你做。”孩子一脸不悦回去继续写作业。小胖子想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活,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尽自己的一份孝心;而妈妈的想法则是孩子只要认真读书,这就足够了。于是,孩子的孝心被忽视、被否定,孝心的成长受到挫折。很多父母一把屎一把尿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但人到老年却晚景凄凉,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始作俑者恰恰是他自己,只是他不知道、不理解而已。
           在幼儿园挨打了:一个小孩在幼儿园里,不仅玩具被小伙伴抢走了,还挨了打。他妈妈知道后非常的生气,嚷嚷道:“你怎么不告诉老师或者打回来?!”孩子受了欺负,受了委屈,他需要的是从妈妈这里得到安全感,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这位妈妈不解风情,没有感受到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反而给出了进一步破坏其安全感的方法。试想,孩子受欺负,说明他本身就出于下风,不论是打回来还是告诉老师,都有可能遭到报复,遭到进一步的伤害,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那么多家长想不明白?遇到这种情况,只需要给孩子一个拥抱,引导孩子倾诉出内心的委屈,并适时加以鼓励,这样就能帮助他从恐惧中走出来,并帮助他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在外受小伙伴欺负,在家得不到家长的理解,这样的孩子真可怜。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想说的则是“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否则就会如同拎着猪头登三宝,付出不少却讨不到好。只有学会感受孩子的感受,学会认同孩子的感受,才能读懂孩子,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12-10-14 15:49:48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12-10-14 15:49:5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12-10-16 15:46:01 | 只看该作者
《是谁,复活了皮格马利翁的雕像?》
有这样一则古希腊神话: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他雕刻了一尊美妙绝伦的少女塑像,并疯狂的爱上了这雕像,他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于是爱神就赐予雕像以生命。这是一个神话,但这样的神话却经常在人间演绎:很多小时候长着“花岗岩脑袋”的孩子,比如爱迪生、比如纽约第一个黑人州长,长大了之后,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如果说,皮格马利翁以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使雕像复活,那么那些“笨”孩子之所以取得非凡成就,则是因为家长和老师的正面预期唤醒了他们沉睡的潜意识,使他们释放出了巨大的潜能。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随机从学校学生名单中抽取了部分人,然后告诉校方说这些学生具备超人的智商,只是暂时没表现出来,只要略加培养,即可成为天才。

在半年后的年终考试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这些学生的平均成绩竟然真的高出其他学生一大截!答案很简单:老师在罗森塔尔等人的暗示下,产生这些学生潜能异于常人的错觉,于是他就不自觉地给与这些学生更多的正面关注,赋予这些学生更大的期望,就会在有意无意中传达“你有良好潜质”的信息。这些来自老师的正面力量,在潜移默化中,都会被学生所感觉、所接受,并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热情,他们自然也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于是进一步佐证了他们具备天才潜质的论断,从而进入良性循环,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就。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这些孩子的智商会增长15到27分!这比给孩子买各种补品、聘请家教更有建设意义。

当然,也有和这种积极的期望相反的例子:很多家长喜欢说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如此一来,孩子的积极性全被消磨殆尽,成绩自然就会下降,这又进一步证明“孩子的蠢笨”。消极的预期,会错误的引导孩子,它只会使孩子走下坡路。很多中国家长,喜欢以严厉督促为幌子,变相的打击孩子,认为表扬会使人骄傲,这实际是非常愚蠢的。一次错误的批评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至少4次~6次正确的鼓励才能弥补。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就是早期教育上最有用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因此,如果真的爱孩子,真的想让他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请多多给与他积极的关注,因为,你眼里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他长大后就会成为什么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12-10-30 08:11:22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学习越来越差,是谁扯了后腿?》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积极向上、不断进步。然后孩子的进步离不开家长的鼓励和帮助。一个善于鼓励孩子的家长,能够调动孩子积极的力量,极大的促进孩子的发展;而不善于鼓励孩子的家长,不仅无法帮助孩子成长,反而还会扯后腿。我们在无意中常犯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比心态严重。考试成绩好了,家长自豪之情就溢于言表,喜欢跟亲戚朋友炫耀。对比心态并不能激励孩子积极向上,反而会给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他轻装上阵、专心学习,更严重的是,会让孩子每次考试之后都下意识的跟其他人比较,考得好瞧不起别人,考得差受打击,情绪总是处在波动中,受外界干扰严重,很难静下心了专心做的自己的事情。特别是如果多次没考好,容易形成强烈的挫折感,就会形成学习焦虑甚至厌学,进入恶性循环。还有的家长喜欢拿别家孩子的优点跟自家孩子对比,动辄就说,“你看××多好啊,每次成绩都那么高,你要好好跟人家学习。”看似是在鼓励孩子向先进学习,实则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根本就受不到任何积极的效果。

过分强调结果,忽视过程。让孩子误以为父母爱成绩爱面子胜过爱他们。“这次考试考了多少?在班级什么名次?”想必类似话很多人都是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这句话带有浓郁的功利性色彩,隐含着唯成绩论的观点,认为当前的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成败的最主要标准。而实际上当前的成绩只是一个华丽的外衣,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应该是孩子的学习态度,而不是结果。家长与其过度关注华而不实成绩,不如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即学习是否努力,是否专心,这个才能激发孩子强烈的成绩动机,才能提供孩子学习的不竭动力。注重结果,孩子也许一时飞的高,就跟风筝一样,牵在家长手里尚能支撑一会儿,倘若孩子独立意识觉醒了,家长影响力与控制力减弱了,风筝落地也是迟早的事情。注重孩子的学习态度,孩子也许一时成绩不尽如人意,就跟雏鹰学飞一样磕磕绊绊,然而他却有持续的内在动力,在不断的成长,早晚有一天会自由翱翔天空。家长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做事以及学习的态度,如发现孩子爱干净,就多赞扬他勤奋;发现孩子专心学习而不被外面的喧哗打扰,就多赞扬孩子学习专心;看到孩子能发现问题,就多赞扬他善于思考;看到孩子一丝不苟,就多赞扬他认真。记住一定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么做,而不是只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当赞扬的次数多了,勤奋、专心、思考以及认真等优良的品质就会被孩子自我认同,就会内化成自身心理特质的一部分,孩子以后的学习以及做人做事都会得心应手,根本不用家长操心。另外,物质激励也是过分强调结果的一种形式,其弊端也是不言自喻。

注重课程的学习,忽视课外阅读。“看什么杂志啊,抓紧学习去!”,这是父母毁掉孩子学习兴趣的最常用的利器之一,可以说,很多本来可以成绩很优异的孩子,在父母偏执的效益观下而黯然失色,就好像父母为了让孩子长的壮实,一个劲的只喂食维生素一样,看似花费了很大的代价,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直接导致孩子营养不全面,最终只会变得羸弱不堪。众所周知,孩子的学习成绩与他的理解力、记忆力密切相关,而理解力与记忆力则与知识面的广度与深度成正比。只注重课程学习,即注重深度,好比是一条腿走路,在低年级时也许看不出来,甚至是一种优势,但随之年龄的增长、学业的加重,显然就会受到严重掣肘,跟不上趟也就成为必然。要想让孩子提高涵养,让他大量阅读去吧;要想让孩子拥有渊博学识,让他大量阅读去吧;要想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更要让他大量的阅读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12-10-31 14:13:0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天啊,救命啊,有人要送幼儿啦》

  每当幼儿园开学,总会看到有些孩子大哭大闹不肯进园,让有些家长很是头疼,只好硬着心肠扔下孩子就走。有心理学家早就指出:孩子已经面临或者将会面临的成长问题,家长都应该从孩子角度出发,体谅孩子的感受,然后才能解决问题甚至避免问题。如果无视幼儿的心理特点来考虑孩子的感受,也许能解决当前的问题,但往往会埋下很多隐患,按倒葫芦起来瓢。

   幼儿的行为是本能化的,没有多少理性,而本能要求快乐立刻满足,痛苦立刻躲避。孩子初入幼儿园,对幼儿园都是陌生,陌生意味着不适应,不适应意味着痛苦,痛苦就要逃避,就要发泄,就要通过大喊大叫引起别人的注意,获得别人的帮助。也就是说,孩子进入陌生环境,不喜欢上幼儿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完全正常的。

   管理学认为:避免问题强过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强过制造问题。送孩子进幼儿园,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如何避免孩子出现逃避行为。既然孩子逃避幼儿园,是因为不熟悉、不适应引起的,相应的避免策略自然也就呼之而出,即入园之前就先在家长的陪伴下熟悉幼儿园的各项设施,熟悉幼儿园的各位老师,如此以来,孩子的不适应感会大大降低。既然幼儿的心理特点是快乐马上满足,而快乐又是一切负面情绪的克星,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入园之后先带孩子直奔娱乐设施,如滑梯等,引起孩子的兴趣,增强快乐的力量,抵消孩子对幼儿园的抵触心理。
   很多家长送孩子入幼儿园,往往没有任何铺垫,一下子就把孩子丢进陌生的环境,根本就不考虑孩子的感受,纯粹以冷暴力的形式强迫孩子接受现实,虽然经过一周左右,大多数孩子都会适应,但这个过程中,看不见的伤害也许会隐藏在孩子的内心深处:

   幼儿园是孩子步入社会,真正融入群体的第一步,对交际能力的发展以及社会适应力的形成,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上幼儿园是孩子一生中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人的心理有一个首因效应,即首次面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的时所形成的印象,会影响到他以后这这类人这类事的反应。幼儿的记忆是情绪化记忆,送幼儿园时发生的具体事件,孩子也会很快就会忘记,但初入园时的那种不适应,甚至被抛弃的无助感,会以模糊记忆和情绪记忆的形式进入潜意识,以后遇到类似的事件,初入园时所带来的痛苦感、挫败感就会油然而生,阻碍他社会化的发展,阻碍他快速融入新团体。很多人成年之后,面对一个新职位、一个新机遇就会手足无措,从而白白浪费大好机遇,就根源就在于最初的那一次不适应所留下的后遗症。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般上过早教的孩子,大多没有入园障碍,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在陌生的环境中泰然自若,有些甚至还会帮助老师安慰那些哭闹的孩子,给老师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也在新伙伴面前树立威信,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领导力。这样的孩子,家长既不用担心老师不喜欢,更不用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两岁之前的孩子,尚未分化出人际关系的概念,在他们眼里人和物是没有分别的,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人际障碍。而此时进入早教机构,他们在家长的伴护下,在最自然的状态中融入到由许多陌生小朋友组成的群体中,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就跟跟周围的人打成一片,自然而然的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就好比一个生活在英语环境中的孩子,不需刻意学习即可很自然的掌握英语一个道理。

   在孩子幼年时,帮助他们形成最原始的适应力,是早教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家长最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美国教育家史莫尔(A.W.Small)说:“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增进个人对其生存社会的适应能力。”也就是说,教育的核心就是帮助孩子适应周围的环境,融入到周围的群体,并从中得到满足和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3 11: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