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62|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过来人说……(Stree走出强迫经验汇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2-8-8 20:46: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tree 于 12-8-11 21:16 编辑

我不能保证我的强迫已经好了,但至少我可以保证我珍藏有有如下的一些经验和思考。
                                                               ——题记
我眼中的强迫的成因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强迫的成因用一个万能公式来呈现,总是无法说明清楚。因此,只能在一定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的来说,强迫所呈现的外在特点是”不接纳”,即压抑和排斥自己的行为,观念和情绪,因为当一种“重复”不伴随有压抑和排斥的时候,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习惯,比如说洁癖的人,他们是乐在其中,不存在有焦虑的情节。
那么,强迫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我发现,强迫的内在原因是:追求完美+疑病素质+缺乏真实的感受+不接纳症状。这四者不是孤立的,是交互出现的,一个症状往往是四者共同催生的,只是在不同的症状中,对四者各有侧重,这里有必要提醒诸位。下面对四者分别简单介绍。
追求完美:典型的症状是对细小的东西过分计较,比如,有朋友主诉自己不知道该把桌上杯子放在哪里,反复琢磨。
疑病素质:典型的症状是余光强迫,有朋友对本来正常的余光认为是不正常的,结果弄巧成拙。
缺乏真实的感受:仍旧以放杯子为例,其实,那只是一个直觉的问题,不需要那么计较。穷思竭虑的朋友在思考负性事件的同时,焦虑重重,感受不佳,却不知道推自己一把,却认为真理即在眼前。
不接纳症状:认为自己的症状是没有意义的,于是与强迫做对,结果越陷越深。
这所有的所有,更深层的原因是患者朋友真实我缺乏安全感所导致的,安全感的缺乏主要与童年的经历有关。童年过于坎坷,使之安全感的缺失从小就有;童年过于满足,要什么马上就会得到什么,完美欲膨胀,使之在青年期难以经受身心的考验,焦虑状态下安全感缺乏,症状出现。
关于真实
强迫的人都是虚伪的人,都是不懂、不愿真实的人。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由此派生出的种种不良性格和行为,如敏感、谨慎、追求完美以及一遍又一遍的以确保安全的重复行为,如果得到自我的理解和认可,这些都会慢慢得到改善。然而不幸的是虚荣的出现,使得我们断不承认和接纳自己的不足,打肿脸充起了胖子,使得我们对于这些不良性格和行为产生疑病的体验,产生自责、后悔和焦虑的负面情绪。接纳,其实就是接纳我们的这些真实。我就是一个敏感、谨慎、爱完美的人,我就爱一遍一遍重复获得安全感,我就是一个强迫的患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都是真实的,都应该予以接纳。接纳是改变的前提,只有接纳了,我们才不会有过多的负性情绪,改变才能水到渠成地发生。
思维与感受
强迫的人喜欢凡事用思维来解释和解决,当心理能量缺乏的时候,就容易引致思维的膨胀,形成强迫思维。过分喜欢调用思维,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一个念头出现,在思维逻辑链的推动下,马上就会得出一个灾难性的后果,但依然感觉不满意,于是只能周而复始地进行“思维的游戏”。心理能量被大量消耗,思维如脱缰的野马,想收住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此时,学会感受内外,就显得非常重要。
1.
面对我们的念头和情绪,只要我们感受到它的存在就可以了,一定要避免思维逻辑链的展开,或者说即使展开也要尽快地收住。

2.
当你成功地阻断了一次强迫思维逻辑链之后,一定要认同和尊重自己的这种感受。也就是说,当它再次出现的时候,通过之前的感受从情感上不认同它或否定它(接纳它的出现),看出它的虚幻。

3.
想要走出理论强迫,就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如果一条理论带给自己好的感受,就要肯定它;带给自己不好的感受,就不要逼迫自己接受它。一切以自己的感觉为主。经验和感受得多了,失败得多了,自然就越来越符合客观事实。

4.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许多事情,涉及做什么和怎样做的时候,也一定要多多调用感受和直觉,而不是去思考半天。有这样一个例子:

我诸多症状之一就是对规则化、程式化的渴求,比如:走路的时候应该先迈哪只脚、怎样走,观察一个物体时应该遵循怎样的观察顺序,鞋子应该怎样放在地面上,呼吸时要均匀等等。我知道从认知角度来说这是因为自己追求完美,害怕不规则的体现。同时我也知道做这些事件时更多的是瞬时的感觉、感受,而不是依据思考后所得的结论。
方法论(摘录孟刚老师的相关作品)
1.只要一出现伴随冲突焦虑的纠结,就可以断定是强迫,此时一定要坚决顶住思维的诱惑。
2.对症状,觉知到哪里,就控制到哪,控制自己能控制的。如果症状非常严重,难以觉知、控制和转移,就干脆放弃,不做无谓的努力,而关照症状,陪伴症状,进入症状,体验症状,就权当做一次游戏。一般来讲,只要减少了症状重复所伴随的负面情绪,强迫冲动的力量就会下降,这时再进行控制和转移,就能做到了。
3.接受症状的反复。成功与失败都是正常的,不要太在意。
4.当你尝到行动的果实,即症状减轻或消失时,千万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成功感到不可思议,担心以后再发生怎么办。其实,成功与失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停止行动,永不停止!
方法论的相关原理
问:为什么念头不管,它就会自然地流走?
答:这要从情绪,注意力和认知三方面来理解。顺其自然到底是顺什么?顺者,乃恐惧,害怕,困惑,焦虑等各式各样的情绪。试想,当你的情绪流走的时候,念头呀,重复动作呀,它们会怎样?也是会自然地流走,情绪降解了,自我的控制力就会提升,就可以很好地转移注意力。人们不能忍受强迫的念头和动作,其实背后是不能忍受那种恐惧,焦虑和担忧罢了。当你情绪平静的时候,注意力在外的时候,你会去想那些复杂到头疼的问题吗?自然是不会。就像一个人骂了你,当时很愤怒,后来反而可能会觉得是自己做错了,这里,就是情绪自然变化的原因;所谓情绪流走了,杂念自然也会流走,强迫的动作自然也会流走。大道至简,一切的问题均源于情绪的聚集和注意力的固着。当你坚持森田的行动原则,久而久之,你的认知也会发生改变。改变是体验的,之前你认为非常真实的事情,其实那个恰恰只是你主观思维模式而导致的一个感觉,因此当我们不去解决它后,你就能体验到原来所想的,根本就没有,不是事实,因此就会产生思维和认知的转变。
就如一位资深的咨询师所说:“人的肌体反应和情绪反应有自我整合恢复的功能,只要意志不压制,思维不干预,在当下的感受状态中,这种功能就能发挥作用。杂念犹如水面上泛起的浪花,你既不能把它压下去,也不能抓住它,事实上只要停止扰动,水面就会恢复平静微波荡漾。“
问: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为什么能够有效果?它体现了心理学的什么原理?(参考施旺红教授的相关作品)
答:“从某种角度讲,森田疗法与脱敏疗法实质上是一回事。森田疗法采用了各种疗法的技巧。“我认为,在生活中,恐惧的念头一次次向我们袭来,我们一次次暴露在它们的包围中,逐渐地,由畏惧到麻木,再由麻木到无所畏惧,再由无所畏惧到新的轻松的情绪的替代,这时我们不但不害怕念头,还学会了愉快的生活。
改善我们的性格(参照邓云天老师的相关作品)
到底是什么样特征的性格使我们罹患了强迫?总的说来,可以大致地认为是畸形完美主义和疑病素质,细分地话,又有过高估计风险、责任心过强、对不相关的干扰的想法的控制心理、过分崇尚思想、无法忍受模棱两可、患得患失等等。由于内心安全感的缺乏,使得“死的恐怖“尤其地巨大,从而它的对立面——”生的欲望“也就异常地强大,从而催生出膨胀的完美欲望,这种完美最大的特点是在诸多方面不接纳自己以及对许多事情都表现出患得患失。
我们的性格,生活态度以及症状本身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症状是生活态度的外显,而生活态度又由性格决定。从症状中逐渐走出,本身就是性格逐渐改善的过程。另外,在生活中,要培养一种不过分看重结果的追求态度以及适当的兴趣爱好。有的朋友,总是把性格的改善也变成了执著,在原有痛苦的基础上又叠加了一层新的求而不得的痛苦。正确的做法是在充分接纳自我的前提下,意识层面上不要太多地关注这个改善的动机,去积极乐观地生活,那么,你的性格一定会得到更新。
在《森田式心理咨询》中,作者认为性格是不可能完全彻底地改变的,完全彻底既不可能,也没必要,我们只是需要把”太执著”的“太”去掉,因为执著本身没有错误。没有执著,你的生命也会因此而损失很多财富。有的朋友虽然症状好了,却变得无所追求,然而这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积极的中和的态度。因此,很多强迫的朋友所幻想的那种“从根到叶”的改变是不切实际的,这恰恰是过于执著的体现,其结果,只能是更加痛苦。
正确看待森田疗法和其他疗法的关系
森田疗法与西方其他疗法之间并不是矛盾的,森田的许多方法在西方理论那里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解释,而森田的许多方法也得到了西方一些学派的借鉴。当你真正懂得心理治疗的时候,你会发现森田也罢,认知也罢,精神分析也罢,其实都是相通的,不是矛盾的,在具体的谈话治疗里,不是光有森田的,还有其他的的技术参与的,而森田作为我们生活的指导方向,这个是最适合自我实践和体验的。我们在平时的实践中不能拘泥于森田疗法,像西方的放松技术以及想象暴露等等,都是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适当灵活地加以应用的。拘泥于任何一种疗法,唯一而不涉其他,都是对自由的心的戕害。
关于走出理论强迫
在我和老师咨询的过程中,我知道理论强迫必然是很多患者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在心里上放松了一些。后来,我看到了一个强迫症状,“反复地求证别人问题”,感觉理论强迫与此十分相似。所以,我有几点看法。
一,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理论强迫
所谓的理论强迫,不单单指的的是对“理论”产生了强迫,还包括患者对于自己的体悟不敢肯定,即患者存在这样一种心态:我的体悟只有得到老师的认可,才能是正确的,否则就是不正确的。换句话说,就是患者出现了全面的依赖,也就是全面的不自信。由于咨询时间较长,加之患者本身具有强迫人格,这种全面的不自信和全面的依赖性很容易就爆发了。所以,患者本人不必大惊小怪,很多朋友都是这个样子的。
二,走出理论强迫需要做到的几点(以下几点只适用于有自知力的患者)
1.患者首先要树立信心,强大的信心。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咨询和提问,使得患者本人对于向咨询师提问产生了敏感,感觉自己无穷无尽的提问太不正常了,于是就越来越想问,感觉问题肯定会越问越多。这种想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存在较多的观念性因素。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由量变发生质变,对于自信的培养也是如此。随着你一次又一次问题的解决,你发现很多时候自己的感悟是正确的,这就渐渐地促进了你自信心的增强,进一步促进了真实我的成长,逐渐增强的感受性会让你知道哪些该问,而哪些恰恰是症状的表现,要忍受不安不去问。所以,我们患者不必为自己不断提问,甚至永无止境的提问下去产生预期恐怖。
2.走出理论强迫是具有难点的,它的难点在于患者所强迫的内容当中很难排除有其真正不明白而需要向咨询师提问的部分。所以,到底是问,还是不问,很容易就出现选择困难了。我认为,对于强迫人格比较强的人,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一个星期咨询一次),当然,时间可以具体调整,患者可以放开胆子的去问,别担心哪些是该问的,哪些是不该问的,咨询师也要保持一颗较为耐心的心态,不去打压患者,同时,咨询师也可以尝试着较为系统地为之讲解森田。当然,在这一段时间内,患者和咨询师都是不好受的。这一阶段,患者要减轻痛苦的话,就是做到为所当为,拿一个小本,记录下自己的困惑和问题,记录下去,能自己想明白的就放下,暂时想不明白的也放下,到时候咨询的时候再提出。这样,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可以不被扩张。之所以要进行这一阶段,是为了下一阶段的进行。
3.我把上一阶段称之为“理论强迫不管期”。之所以进行这一阶段,就是为了不让患者对咨询产生恐怖,因为,一味地压制患者的提问,很容易让患者在不明白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地对理论形成恐怖,不再认可理论,更不敢产生什么体悟。下一阶段,就是患者感觉自己虽然没有完全顿悟,但可以忍受不安去实践的时候,这时要尽可能的延长咨询间隔期,比如一个月一次。在这一阶段,患者和咨询师各要注意到:患者继续写日记,写体悟,但与咨询师交流的时间段内最好只选择最重要的几次体悟,限制自己提问的心瘾;咨询师要注意,尽可能地不去与患者纠缠理论,而去为其灌输一些哲学和人生价值塑造方面的讲解。这样的阶段大约是两到三月,当然可以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患者较大程度上失去了依赖,完全暴露,很大程度地在自己体悟。因为现在网络技术比较发达,所以,患者要注意的是,在这段时间内,只能阅读帖子,而不能再发问了。
4.上述几点只适用于有自知力的患者,因为,没有自知力的患者,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是自己可以独自去尝试的时候,也就是说他永远都不想脱离咨询师而自己去努力。第二阶段结束之后,患者依然要控制上网站的频率,最多两周一次,且尽可能不去提问,而是去交流自己的感悟。
5.整个过程中,患者都要遵循一点,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只不过第一阶段,患者是依然要管一些对于理论的念头,而后一阶段,患者就是要完全放弃对于理论的念头了。但要注意,所谓完全的放弃,即如我所说,是依然要记录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但与咨询老师只能选择最重要的几个进行交流,不能激发心瘾。综上所述,大约半年的时间。
当然,在我看来,一开始就避免理论强迫并不是不可以,也就是说“理论强迫不管期”是可以不出现的。这就要求咨询师在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而且情况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劝诫患者不要主动自己去过多探究理论,记录的日记尽量不谈疗法,只谈生活,使患者的注意力指向外界,逐渐走出阴影。当患者体验到走出症状的自信,并且情况基本稳定后,再向其推荐系统的理论,为之改善性格所需要。换言之,患者出现理论强迫的重要原因在于,在其还没有体验到病情好转的自信时,咨询师就过多地介绍了理论,所以患者与理论纠缠去了,只是为了获取一种安全感。
同时,“理论强迫不管期”也不是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它可能贯穿于整个咨询活动中,直到患者朋友的顿悟出现。当然,前提是不能因对于理论的纠缠而忘记生活,忘记行动。

另外,是否发生理论强迫,以及理论强迫的程度如何,主要受患者本身特点决定。知识水平较高者更加容易理论强迫,这与他们多年的思维习惯以及对知识的渴求程度有关,这一点无可非议。有一些患者,本身对“知识”不甚敏感,你想让他们强迫,他们都懒得强迫。可谓殊途同归,都是可以的。
当然,一切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得到具体的调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12-8-8 20:53:31 | 只看该作者
活出感觉
当你企图寻求某种答案,方法或理论来指导你做些什么,企图使事物变得规规矩矩,并且伴随着深深的焦虑的时候,意味着缺乏安全感的你再一次被思维束缚了自由的心,此时是感受溃烂的时刻。因此,走出强迫,在很大的意义上意味着活出感觉。
很多时候,我们经历着的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一种确切的规规矩矩的事情。最近笔者在练习书法,有一次在纸上勾勾画画加以琢磨的时候突然想到,平时若为了写好字而放慢速度定会耽误很多事情,可是不放慢速度字又得不到练习,于是纠结了。在某一瞬间,想到:其实这个问题若是交给感觉,本来就不构成问题。为什么呢?交给感觉,自然而然地,每天有专门的两个小时的练习,平时在做笔记时放开速度写就可以,因为每天的练习早已沉淀了一些经验,无需在做笔记时像练字那般。交给感觉,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根本不需要意识来规划,不需要意识来纠缠。
再如,笔者一开始的强迫同样发生在写字的问题上。那时正值高三,突然有一天,发现同一个笔画在不同字里面怎么会有不一样的时候啊?比如,一个竖弯钩,在写的时候,有的字当中就没有钩出来,有的字当中就钩出来了,那时专门限定一个规矩,所有的竖弯钩都要规规矩矩地写。好景不长,我对越来越多的笔画产生了诸如此类的强迫,对所有的笔画都有了一个规矩。今天回头来看,同一个字,同一个笔画,在不同的时刻点上,因为感觉的不尽相同,写出来总会有所不同。刻意强求每一个笔画都要像印刷一样写的一模一样,恰恰破坏了自然的感受,形成了强迫。
努力地活出感觉,而不是去细致入微地考究和规划。感觉到了,自然就到了,自然到了,自由也就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2-8-9 06:51:40 | 只看该作者
读了上面的总结,我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我明白,这就是幸福感,满足感,成就感!!
坚持在这个论坛里,就是为了培养银碗这样的人,为社会造福。Stree 的总结发人深省,你的感悟是智慧的语言,定会帮助很多痛苦的人。希望你及时地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发表在我的论坛里,助人自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2-8-9 11:26:27 | 只看该作者
施教授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鼓励,更是无所畏惧、蓬勃向上的力量。来这里快一年了,一年来我亲身体验和见证了教授对我们的关怀。没有教授的支持和鼓励,我根本走不到今天。我一定会及时地记录下自己认为不错的想法,同时我也希望大家都参与进来,一起助人自助。感谢施教授,由衷地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2-8-10 14:13:35 | 只看该作者
想来想去。很多时候,我觉得强迫是一种逃避现实才产生的,用弗洛伊德的非常正确的话来说,神经症的出现完全是逃避现实,至少潜意识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当有人问你为什么会强迫,可能患者潜意识会这样回答,我就是愿意啊,我感觉这样很不错。其实不能说森田怎么怎么样,它只是给患者提供了一个走出的办法而已。人的欲望产生心理问题,的确这样,但一旦欲望实现了,患者还是会决定选择不强迫的,即使从没了解过森田疗法。所以,我觉得,神经症一切的心理问题的根源,就是欲望在作怪。可能真正走出强迫的人,他一定是实现了自我,或至少接纳了自我,知道即来之则安之。所以说,心理问题与现实问题是同步的。不能说靠某种理论就可以在现实生活或人生观还没处理好的情况下,仅靠几句顺其自然,就能变成自己想要的人。但我认为,一个人即使最好的心理咨询师可以用极其深奥的理论解决各个人的强迫,但是一旦他自己面对自己时,在现实与欲望出现不对称时,他可能会强迫,也就是说强迫是必须的,因为内在有某种无法整合的东西。所以说,强迫,只是人不能实现自我,达到某些东西的附属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平时轻轻松不强迫,可一到自己想做某一件事情时就强迫了,就会很纳闷,我怎么做那些事情会强迫,而做其它的事情就不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2-8-10 14:18: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梦想-天堂 于 12-8-10 14:24 编辑

其实森田,我觉得,比如说接纳,接纳不了就不接纳,往最简单的方向走就是了。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感受,等一切看似正确的东西,强迫其实也是正确的东西,在不同的时点上,好的会变成坏的,坏的变成好的。所以不要追求什么看似正确的东西,让自己领悟什么,其实,凡事都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至于什么正确的理论,都是浮云。改变自己也要在一定的情况下进行的,顺其自然也是,不是说什么什么时候都能顺其自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强迫自己。就像我写这些文字,只是现在写才符合顺其自然而已,并不是每个时候都能写的。水到渠成,或许就是顺其自然吧。就像人出生的时候从来不考虑死亡,等到老的时候才自然而然想起了死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2-8-10 19:05:00 | 只看该作者
梦想--天堂说的很对,神经症的人都是逃避现实的人,都是没有自我实现的人。
一定的方法和理论还是必要的,无为对应着真自然,然而在无为之前也是需要有为的。一切都应该是一个过程,对真自然的无需理论指导的无为状态是经历后的涅槃。只有真正切切感受过了,就是最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2-8-10 19:07:51 | 只看该作者
做自信之人
强迫的人首先是自卑的人,因为自卑而虚伪,进而掩饰和否定自己的真实。因此,走出强迫的过程,也是变得自信的过程。
自信首先是一种感受,自信不是思维虚构出来的,因此,自信的归属不在理想我那里,而在真实我那里。只有你真正经历过,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你才能变得自信,才能有发言权。自信不是泡沫,自信是在实力之基上建的宝塔。
从自卑到自信的蜕变是痛苦的,你必须要有第一次的突破。从一次开始,起起伏伏,不时地也会有自卑的回落,但总的方向一定是自信的;要做好一个长期的准备,这一过程注定不怎么顺利。
在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自信是不需要理由的。我就是这样的,我依然活得很好,我就自信了,怎么着吧?一旦我们试图为自己的自信过多地细致地寻求理由的时候,我们就会再次陷入自卑,很难有自信的那种上升感。
自信的究极境界是自我信仰,自我信仰的特点就是既不盲从众人,也不迷信权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2-8-12 14:45:58 | 只看该作者
强迫的人首先是自卑的人,因为自卑而虚伪,进而掩饰和否定自己的真实。因此,走出强迫的过程,也是变得自信的过程。
确实是这样,内在的自信是需要重建,重新恢复到对自己的信仰。有了信仰,神经症也就好了。想要通过理想我寻找自信,以前的思维一直这样。追求理想我,恰恰是自卑的源泉。强迫的人之所以自卑,是因为理想我的存在,为了自己那个理想的我,却在现实里虚伪的活着,表面看似坚强,其实脆弱不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2-8-12 14:49:04 | 只看该作者
社交恐怖症尤其如此,对自己的信仰不知道如何才能重现,楼主有什么灵丹妙计、我对学习的过程是痛苦的,不知道自己学习为什么那么痛苦。所谓对自己的信仰,少的可怜,也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12-8-12 19:24:12 | 只看该作者
像你这么聪明的人,其实你已经知道了该怎样做。只是缺乏行动的勇气和经历过程的耐心,加油吧,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2-8-13 16:38:24 | 只看该作者
是否是等待,,就是最好的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2-8-13 16:43:10 | 只看该作者
总幻想着跟身边的女孩子像小孩子一样成为朋友玩(逃避现实)。、一个学期都不理我了。在这样下去连朋友都做不成。还有,最近学习学2天就很难受很难受,学习很痛苦很痛苦,好不容易一天熬了10来个小时(效率不知道如何),第二天就熬不下去了,很难受难受的那种。是意志太薄弱了吗。你觉得我是不是意志薄弱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2-9-21 17:20:54 | 只看该作者
简单问题不要复杂化
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常会面临两种错误,一种是复杂问题简单化,一种是简单问题复杂化。今天仅就后者说一些自己的看法。简单问题之所以会复杂化,主要有两类原因,一类原因是主体刻意追求某种刻意的程序或者是步骤,这种程序或步骤可以是在头脑里以思维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外显为人的行为方式。这类简单问题复杂化,看似把问题变得简单并且有条理,实际上缺乏了随意性和灵活性,变得过于呆板,不尊重人每一个当下的感受和直觉,而是耗费一定的心理能量提前想好的。还有一类是主体企图统筹全局,权衡利弊,保证万无一失,从而导致简单问题复杂化。很多时候,当我们企图用很多理由来论证,再论证自己的某一种想法的时候,带来的只能是优柔寡断和无所成效,同时伴随着折磨人的焦虑感。做到简单问题不复杂化,就既要尊重自己当下的感受,不提前过多考量,不当下反复斟酌,也要抛却完美之心,从容地看待问题,坦诚地看待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13-1-23 20:47: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tree 于 13-1-23 20:48 编辑

强迫的毛病是闲出来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强迫是一种心理毛病,而不是一种心理疾病。正常人也会有强迫的时候,可是为什么不会发展成为强迫症状呢?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一颗过于执著的心,解决不了的事,就暂且放下了。有事做的时候,那些事情也就慢慢淡忘了,什么强迫不强迫,都是“狗屁”。所以,很多时候,强迫是闲出来的毛病,是自己琢磨出来后疑病的结果。所以,当你有事做的时候,才是真正走出强迫的开始。而唯有不断地使自己充实,走出强迫才能最终实现。
我们这类人,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2 17: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