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9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善待自己,感染他人( 张宝蕊 美)转自都市心情杂志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5-1-31 09:4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星期一去给一群青少年上课,他们的年龄从12岁到17岁不等,整个教室弥漫着消极与无奈的气氛,几乎令我窒息,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三天后去给这些孩子的家长上课,我再次体验相的气氛,因为那些孩子们的父母们是如此的消极与无奈,离开教室时,我的内心抑郁得不得了,感觉沮丧与不安。

  我问自己到底怎么回事?后来我想到以前在中学教书的经验,才慢慢明白过来——由于自己的成长经验,比如,学习成绩不好,考中学时考上一所最差的;考大学日校时没考上,最后只好念夜校,我自小就充满自卑挫折感,等到我教书的时候,我就专门挑所谓的“差”学生教,因为我想我是过来人,我会懂得他们的心理,可以帮助他们。

  当我毕业后,我在台湾的一所中学做辅导老师,我教了好几班所谓“放牛班”也就是成绩较差的班,我以为我会胜任愉快,但事实是,每次上课我都精疲力竭,因为班上的气氛低得让我提不起精神,连带着自己的心神也低靡。而上星期的这两次课的体验的与之有惊人的相似——同样低靡的气氛,同样是这种气氛连带地影响我的情绪。再看看学生和他们的父母的状况是相同的,那么可以推想,在那些学生的家里,他们的父母与他们之间的互动恐怕也是如此,因为消极的气氛是可以传染的。

  这种可怕的传染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们先想想看,当一个人看不起自己,责怪自己,甚至自我放弃时,他在生活中会有什么表现?依据我的观察,他或是软弱、无能、没主见,或是傲慢、自大、固执、爱唱反调,或是没精打彩、沮丧甚至有自杀的倾向,或是三种型态的混合。

  当然每个人会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不会太积极主动,并且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很少看到不喜欢自己的人会快乐、和谐与自信。

  再想想看,我们自己在平时比较喜欢、自信、谦和、快乐和进取的人?还是我刚才所提到的那种类型的人?我想毫无疑问是前者,因为跟他们在一起,你也会连带地变得积极、自信、谦和、快乐和进取,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人与人的关系是有感染性的——气氛(Atmosphere)、气息(Vibration)、人体温度(Temperature)、能量(Energy)、精力(Spirit)都是在默默无形中传达着,交换着。

  这种感染性其实不光是人与人之间如此,人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在此举一例子:曾经有科学家研究两组人与其种植的树之间的关系,发现一组较开心快乐的人所种的树散发的一种波(用特殊的照相机可拍出)较大较长,其枝叶的摇摆度较大,而另一组心情较差的人所种的树散发的那种波较小较短,其枝叶的摇摆度较小。

  心理学家也发现,一个人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不脱离此原则,想想我们自己,当我们长期难过、情绪不良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会讨厌自己、怨恨自己?有些人走到极致甚至会自杀。一般而言人的关系有三种:第一种是人与自己的关系,第二种是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第三种是人与生物、宇宙的关系。现在,地球大气圈的臭氧层破了个大洞,南北极的冰山因温室效应而渐渐消融减少,世界上洪水泛滥,天灾人祸不断发生,这反应了第三种关系。再看看第二种关系,各个国家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彼此仇视,战争不断,社会上充满自私、暴力、争夺心斗角时有所闻,总之情况不甚乐观。而第二种及第三种的良好与否是建基于第一种上的。也就是说人与他自己的关系不好是会影响此人与他人、与生态的关系的。

  试想,不爱自己的人,怎么会真正地爱别人呢?反之,不爱自己的人,又怎能期待别人爱自己呢?因为你自己都不爱你自己了,不是吗?矛盾的是,不爱自己的人,却又拼死拼活的地要别人爱自己,喜欢自己,别人若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则对别人会有不满的情绪。你说,人不是很怪吗?

  说实话,我也是这种怪胎之一,因为我爱自己还不够,所以我还是很在乎别人的看法想法,我还是常常认为自己不够好,担心别人不喜欢我,所以我还是对别人不喜欢我,所以我还是对别人有许多不满。

  恐怕会有人说:“张老师,连你都这样,那我们怎么办?”我想: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学习爱自己、爱他人与爱宇宙万物的过程吧!走到今天的地步,我虽然尚未完全突破,但倒也找到了一些方法与窍门,我会在下期与各位继续分享,咱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5-1-31 09:49:46 | 只看该作者
张宝蕊:生于台湾,毕业于辅仁大学法律系,后获美国复旦大学心理辅导硕士学位、爱丁堡大学青少年心理辅导硕士学位,及美国精神心理研究院精神心理学博士学位。从1992年开始每年自费回国传播精神心理辅导理念。心理辅导杂志社《与张老师谈心》专栏作家。

张宝蕊博士:国际心理辅导专家

● 1955年生于台湾新竹市

● 1978年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系

● 1989年获美国复旦大学(Fordham

University)心理辅导硕士学位

● 1992年,嫁到美国。夫君李绍昆是美籍华人,美国爱丁堡大学心理学教授

● 1995年获美国爱丁堡大学青少年心理辅导硕士学位

● 2000年获美国精神心理研究院精神心理学博士学位

● 从1992年开始随夫每年自费回国传播心理辅导理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5-1-31 09:50:26 | 只看该作者
善待自己,感染他人,说得真好!希望我们大家都能这样做。
不爱自己的人,怎么会真正地爱别人呢?反之,不爱自己的人,又怎能期待别人爱自己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5-2-4 16:12:02 | 只看该作者
多爱自己一点

2003-12-05 15:17:37 原创 张宝蕊
   
  在《慧眼禅心》这本书中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有个人常抱怨自己能力不足,大师说:“你的能力确实有限,可是你是否发现你今天已经能做十五年前你认为你不可能做的事情?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我的才能改变了。”“不对,是你改变了。”“这不是一回事吗?”“不同,若你认定自己如此这般,你就是如此这般,当你的想法改变,你也就改变了。”

  这个小故事让我想起自己的改变。从小,我就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乖,不讨人喜欢,家里穷,交不出学校的杂费,妈妈只好典当了她的戒指,我责怪自己,认为这是我的错。虽然我从小功课就好,但我会说不是我用功或聪明,而是功课简单。我向来有领导能力,但我会批评自己太好出锋头,没有大家闺秀的样子。总而言之,任何好事,不是我的功劳及努力;任何坏事,都有我一份,是我的错(虽然嘴巴不承认,但内疚或愤怒却深深的充塞心中)。在朋友中,我常批评他人,常生气,爱讲大道理。虽有许多朋友但觉得孤独。我不相信(潜意识)我能考上大学,所以我落榜了。我不相信(潜意识)我找得到好工作,因此好的工作也与我没缘。直到我在做义工的日子中,受到了肯定,而且开始参加心理辅导的课程,并接受心理辅导,一个新的我(其实仍是我,只是对自己的认识开始改变)才慢慢浮现。

  在这些年的成长过程中,我慢慢的了解到家里穷,并不是我的错;爸妈吵架,也不是因为我不好;我做班长及干部是因为我有能力;我的成绩好是因为我用功。我开始看到并欣赏自己的优点,我做错事情的时候,也较能承认并改进。总的来说,我对事情的看法有很大的转变——从消极转入积极,悲观变成达观。很有意思的是,我对自己的看法转为较正面与肯定时,我与别人的关系也改进了不少,事业也越来越顺。

  现在的生活中,我仍有不自信、自尊很低的时刻,但我意识到那是过去的一些深根蒂固的负面经验影响着我,而非我就是如此的不好。我了解到那位大师所说的“你若认定你是如此这般,你就是如此这般”,这也解释了我们常说的“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绳”,这是一种心理现象。

  最近我应邀给一个团体演讲。我要每个人都写下十几个优点及缺点。很有意思的是,大多数的人很快的就完成了十个缺点,但找出十个优点来却有困难,原因是在平常的日子中,人们很少想去看自己的优点,而对自己的缺点却很在意,尤其是中国人(由于我们所受的教育是要谦逊,因此常用低姿态的言词形容自己与亲人,例如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请客时煮了一大桌子菜,还要说“没菜”。我们深怕被冠上骄傲的头衔)。谦逊是一个美德,如果它被适当应用的话。反之,它就变成了虚伪。

  从精神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心灵力量(Psychic Power,简称心能),我们会很惊讶我们对心能的影响。一般而言,人们很少对心能与个人的成长与幸福做深度的思考,事实上它对我们的主观认知与客观经验有绝对关系。在我深入讨论前,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想一想,在你周遭的人,哪一些是较快乐与开心?哪一些是较难相处,常常抱怨?他们的差异在哪里?

  我的经验是快乐:开心的人,常常看到事情的积极面,人生态度较肯定;而常抱怨的人,看事情常从消极的角度,人生态度较悲观。人的心灵力量的形成就是如此:输入了负面资料后,人的意志力变弱,抵抗力消减,脾气性情会变得怪异;反之,输入了正面的资料后,人就会开心、快乐,意志力变强,身体也强壮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别人赞美我们的时候, 我们很开心,别人责怪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很生气,甚至反击。因为一个人的整体——精气神(身体、心理及精神)是在追求美好与积极的东西,所以当负面消极的东西入侵时,它会强力反抗(一种自卫的心理表现)。矛盾的是,由于我们从小到大的许多负面的经验造成了不自信的我,而我们最容易吸收到的讯息也就是负面的。而且反抗越大,吸收也越快,改变此情形的根本之道,就是要大量地吸收美好的肯定的资讯,因此人就趋向追求别人的肯定、赞美……

  我常常想,别人的赞美与鼓励,是那么的难以掌握,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多赞美与鼓励自己呢?毕竟,自己比任何人较能控制,不是吗?事实不然,在我从事心理辅导的这些年,我发现几乎所有的问题,不论是与自己或与他人有关,基本上是缺乏自信。由于不信赖自己,人就需要靠别人的肯定来肯定自己。但这种肯定其实是一种假象,它无法让一个人真正的有信心,真正自信的人,是不太在乎别人怎么看他,肯定与否皆无所谓,他也会信赖别人,而不会常常怀疑别人。反之,常怀疑别人却是没有自信的人。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投射作用(Projection)。所以,要建立与别人的良好人际关系,人就须要先建立与自己的良好关系;要改变别人就要先改变自己。

  同样在《慧眼禅心》这本书中,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天,有个人向大师求教:“我该如何学习爱我的邻人?”大师说:“不再恨自己。”这个人回去反复思索大师的话,而后回来禀告大师:“但是我发现我过分的爱护自己,因为我相当自私,且自我意识甚强,我该如何除去这些缺点?”大师说:“对自己友善一点,当自我感到舒畅时,你就能自由自在地爱你的邻人了。”多爱自己一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5-2-4 16:12:53 | 只看该作者
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对2001年的勉励

2003-12-05 16:56:42 原创 张宝蕊
  近日有人问我:“张老师,看了你的专栏,了解到你是在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反省,我也照样做,但是觉得自己好累好累!有时真的好想不顾一切,什么都不想,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此日子还自在些。”这个问题让我很纳闷:为何自我反省会让人累呢?记得孔子这位至圣先师,可是“一日三省吾身”呢!如果会让人累,为什么他还每天不厌其烦反省这么多次!与他经过更进一步的交谈之后,我才了解到原来他的自省是站在“为别人的行为找理由”与“自己的错处”,这也难怪他很累。然而在仔细地思考了这个问题之后,我发现在许多时候,我也不自觉地掉入此陷阱,此话怎讲?让我举个例子吧。

  前一阵子我的一篇自觉不错的稿子被退了,内心非常不舒服,第一个闪出的念头是:“你凭什么退我的稿?我完全是按照你老编的要求而写的,你有什么了不起,我不再写了。”我觉得很受侮辱,因此立刻将老编打下地狱,也不想与此杂志有任何关联,隔了两天待气消之后,我再拿起附在退稿后的信来看,想了解被退稿的真正理由,信上提到这篇稿子写的很细致,但却与我以往所写的风格不一致,希望我能重新写一篇。这使我又很纳闷了,怎么会呢?怎么会不一样呢?因此我仔细地检视一下所有的文章,是觉得有些不一致,因此,内心对老编有些不好意思,心想:明明是自己写的不够好,前面还对老编生气,太不应该了,若是东西好,人家干嘛要退稿。如此,我开始自责,继而不安全感的声音在内心深处响起:会不会别人嫌你写的不好,只是不好意思告诉你,要你不要再写了,故而用较委婉的方式来拒绝你?越想,我越不舒服,越没有安全感,越来越难过,接下来的几天都很不踏实,不安稳,我一方面不清楚“事实”是什么,却一方面在“贬抑”自己,为了舒解我的难受,我与先生谈到了这件事情,先生建议我给老编打个电话以便了解真相。

  我接受了先生的意见,准备与老编沟通一下,以求“真相大白”!很多人以为我是一个很会“处理” 冲突或状况的人,因为一方面我从事的是心理辅导工作,另一方面我也“教导”别人如何面对类似的情况,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的轻而易举,为此,我直觉的倾向就是“逃避”。 我的个性就是比较息事宁人,忍耐、忍耐、再忍耐,直到我开始学习“自我了解与认识”之后,我才慢慢改变处理事情的态度与做法,但是,我毕竟还是我,无法360度的大转变,每次碰到需要与人沟通的时候,我就会不自觉地找很多理由躲避,这次亦然。面对着电话机,我总是找理由不拿起电话筒。“唉呀!人家老编有权力要你重写嘛!你就重写好了!”“你就是写不好嘛,别让人家撕下你的脸,别沟通了,事情就随它过去算了。”“别那么小心眼,万一老编认为你小题大做怎么办?”……所有的理由都是站在“自己不够好”的立场上表达的,直到有一个下午,我似乎意识到(像睡醒的感觉),这些都是逃避“面对沟通”的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行为,追根究底,老编不接受怎么办?万一产生冲突怎么办?我还害怕因这种沟通会使老编对我产生不好的印象——张老师不是很好的吗?怎么她这么斤斤计较?为什么她为这一点小事就这么不合作?……因为害怕,我为老编的小小的一个退稿的行动不安了许久,为他的行动找理由,也尽找自己的错处,然而,始终未能了解事实的真相,直到我拿起电话接通了老编与他当面沟通之后,我才发现这些天的焦虑、不安都是“多余”的,因为事实与我所“想象”的有十万八千里的差距。

  是的,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没有将“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说“别人”与“我”的位置摆在适当的、合理的位置上,我们的反省是累人的。上面的例子,是我将自己放在反省的较“重”的一边(都是我不好),而在生活中,也有些人是将“别人”放在反省的较“重”的一边(都是你不好)。无论哪一种,都会让我们内心产生忿怒、焦虑、不安……等等不舒服的情绪。所谓适当与合理的位置上没有什么奥妙,只是将一件干扰自己的事情拿出来,“客观”地了解一下,也就是放在一个“中立”的天平上,先不要进入“对”与“错”的标准下判断。“什么是事情的真相?”“我是什么感受或体会?”“为什么?”……都是可以问自己的问题,只有多问自己这些较“客观与中立”的问题,我们才不会陷入“想像”、“猜疑”、“合理化”、“自责”……等陷阱,而事情才能被“公平”、“合理”与“适当”地处理与解决。

  但,这种处理事情的“自我反省”的方式是最难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最基本的人生包袱就是“害怕”,害怕与人面对面沟通,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害怕与人发生冲突,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自己没负到责任,害怕自己对不起别人,害怕……因此我们很容易踏入这种自我反省的误区,而越发不自由,而当我认清反省并非自责的时候,我们便能更为客观地处理问题了。

  佛教传说中有一位布袋和尚,他有一四言诗:“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我欣赏他的这首诗,因为他看破了不自由的根本困难。

  朋友们,在这2000年的尾端,让我们一同来审视自己的这个“害怕”的布袋(或许其它的),并展望在2001年能“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5-2-4 16:14:29 | 只看该作者
与心理医生对话

张宝蕊
   

  活动主题:与心理医生对话

  目的:在大学校园普及心理辅导知识 形式:巡回演讲+现场咨询 时间:2000年10月23日~11月8日

  场所: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

  邀请专家:李绍昆 张宝蕊 吴和鸣 曾奇峰 策划:本刊编辑部 湖北省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会

  效果评估:OK 与张老师谈心

  张宝蕊: 美籍华人,心理学博士,本刊《与张老师谈心》专栏作家。温柔和蔼,平易近人。善于将自己的经历、感受与同学们分享。本次演讲绘声绘色,场场火爆。以下为部分摘要。

  你尊重别人? 也被别人尊重吗?

  我们都喜欢被尊重,被尊重的人才会尊重人。我有一个经验:在我去一家点心店买东西时,我经常说谢谢,还会赞美说:你的面包真好吃。服务员每次见了我都很高兴。但我也发现她对别人的态度并不是这样,何以会这样,这是因为首先她被我尊重了,所以她也尊重我。反之,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她也不会尊重别人。 在武汉旅居以后,我发现很多场所都不排队,没有礼貌,我很反感,所以我常大声地说:你为什么不排队? 有一天,我陪一位老人去看病。我们把她扶下来,过马路时正遇上绿灯,但就有一辆摩托车硬往前冲,挡在我们的面前。我很生气,说:你等一下不可以?我们有一个老人要去看病你没有看到呀?当他们开过去的时候,坐在后面的那个妇女就骂了起来,哇哇哇,很粗鲁很难听。我突然意识到我跟她是一样的,当我用愤怒对待她时,她根本不会尊重我!

  欣赏自己   

  我从小是在责难中长大的,所以我也学我的家长爱批评人,看问题总是看到消极的一面。举个例子:我一直觉得我非常难看,我对此非常敏感。所以,当有人夸我可爱时,我就想:就因为我不漂亮,才说我可爱。又当有人说:你长得很漂亮。我心里就想:大概你眼光有问题吧?总是看到自己的缺点。我曾经很苗条,后来慢慢长胖,当我把我穿不了的衣服送给别人时,我发现,别人穿得竟然那么漂亮。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我穿起来也是这么漂亮?后来又长胖一些,又给别人送衣服。结论依然同前次一样,我对自己说:快快欣赏现在的自己吧,如果现在不自我欣赏,就来不及了。 不要戴着面具生活   大学生问:我觉得活得很累,很想回到童年,也尝试过扮演儿童,可又觉得自己很虚伪。人应该怎样才活得轻松? 答:这是人成长中一个必然的过程。成为真实的人会有很多框架,有很多角色限制,当然不会轻松,因为你希望自己是个完美的人,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活得会很辛苦,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该哭的时候不哭,该笑的时候不笑,该说的时候不说,受到委屈也宁愿忍受,折磨自己,怎么会轻松呢?做个真实自然的自己吧,善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能适当地表达出来,不要压抑它!

  如何表现个性

  问:我表现个性的时候,人们常常说我有精神病。请问表达个性和精神病的不同? 答:为什么别人的话这么重要?其实表现自我非常不容易,因为会面临强大的社会压力。有一天下了雨,一个老师借我一把雨伞,不过伞坏了,打不开。可我要急着上课,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这时,我看到我的一些塑料袋,我就撕开塑料袋做成一件雨衣,然后我在镜子中看了一下自己,觉得自己的形象会让人笑话。可是我又想,是让人笑话好呢,还是淋雨好呢?终于我还是就这样去了教室。学生们果然笑我,问我那堆塑料是什么?我就问我的雨衣漂亮吗?学生们都笑了。可以给别人带来笑料,别人开心,我也开心,当一回笑料又有什么不好呢? 什么样的爱情会长久   任何爱情,我认为,如果只是一味要求别人付出的话,那爱情是会失败的,因为那是自我中心的爱情,只有跳出这种爱情,然后,投入自己,一边觉察自己,一边关心对方,一起成长的时候,这种爱情一定会成功。 站着还是坐着, 这是一个选择   “我看到有很多同学站在后面,在整个讲座中站下来是很累的,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在走道上或到前面来席地而坐,只要有空间的地方我们都欢迎你。”在华师的演讲教室里,因为学生太多,张老师邀请那些站着的同学找个地方坐下。 前一天在武汉理工大学,张老师一声号召,应者云集,同学们纷纷坐到地上,可惜,这并不代表华中师大的同学也愿意。终于,一个勇敢的小伙子走到前面,一屁股坐在地上。 “要走出来是很不容易的,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行为是不容易的,大部分人都坐着,这属于正常。”张教授继续盛情相邀,“那么,我邀请各位坐在地上,坐在有空间的地方,这属于非正常行为,所谓异常,很难接受,是吧?试试看,走出你自己,做一做没有做过的事!” 站立的学生中有一些骚动,但最后能走上前来席地而坐的还是没有。张老师笑着说:“好,没有关系,我们仍然有自己的选择,你选择你愿意做的,你对你所做的负责任,这才是最重要的。”

  把你的手放在我的肩上

  这是一个小游戏,在张老师的指挥下,一群大学生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就像我的小眼睛。” 张: “好,现在请将你们的双手搭在前面一个人的肩上,闭上你的眼睛,用心灵传递我们对对方的关怀。”(下面一片嘈杂与骚动。) 张:“现在,请你们体会一下有什么感受——有人觉得很奇怪,有人觉得很好……把你的手放在别人的肩上,别人把他的手放在你的肩上,会有一点困难,这不奇怪。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大家都很开心,对不对?” 异口同声:“对!” 张老师总结说:“良好的交流产生尊重、感谢、欣赏、接纳,那么这个世界就是美好的。如果人与人之间不交流,那么他的生活肯定是孤独的、痛苦的、难受的。刚才我们所做的游戏是一个小小的示范,我们把自己的手放在彼此的肩上,这只是一个很初的层面。用心灵表达对对方的关怀,这是深层次的。为什么当你们这样做的时候很开心,没有人板着脸说:讨厌。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事,我们做起来不太容易,有很多顾忌,因为我们不明白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会有多么大的效力?也许在成长过程里,也没有足够的人把他的手放在你的肩膀上,你也没有经过这样的一种交流,所以当你把手放在别人的肩膀上,很难。这是一个自我观察自我了解的过程。这个小小的活动让我们了解,我在哪里?何以我这么容易又这么难以接触别人的身体?”

  心理辅导为健康人服务  

  在国外念书的时候,我巴不得去找心理辅导员,不要钱呐,等进入社会,去找心理医生,很贵的,每小时80美金。在国外看心理辅导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国内我们当作是一种病态,有毛病才会看。所以,常常听到一些不好的词汇,像“病态的心理”、“病人”,我一听到这些词就很难受。这种观念要改变。从1960年开始,心理辅导已经转向为正常人服务,为健康的人服务。每个人都会遇到人生的坎坎坷坷,心理辅导就是——在困境中,有人陪你一起度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5-2-4 16:15:53 | 只看该作者
对应该说bye-bye

原创 张宝蕊
     一直想找个心理医生说点什么,以解心头那说不清道不明困扰我多年早就欲除之而后快的心病,可是辗转多处竟找不到一个让我满意的医生。前几天,一个朋友告诉我,美籍华人张宝蕊教授要到武汉来讲学。我于是削尖了脑袋找关系,总算跟她预约了一个时间。

  下午2点到3点是张教授和我约定的谈心时间。千头万绪,不知该从哪儿说起,犹豫间,我敲开了张教授的门。

  张教授圆圆的面庞,齐耳的短发,微胖的身材,家居的衣服,一如我的妈妈,可妈妈却难得有这样祥和的笑容。我不自觉地向张教授谈起了我的妈妈。

  妈妈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以根正苗红的身份下嫁出身地主、右派家庭的父亲。大环境的歧视、屈辱与小家庭中父亲的忍让、宽容养成了母亲刚强、急噪的个性。含辛茹苦几十年,子女各自成家立业,妈妈也算有个好晚景,应该是很幸福的,可她却总是不太高兴......张教授关注地聆听着我的诉说,不时地对我的谈话作出回应、同理,在她的“推波助澜”下,我对妈妈的千头万绪像开了闸门的洪水一样喷涌而出。真的,我从来都不知道我对妈妈会有那么多的不解和不满。

  张教授静静地听完我的诉说,沉思了片刻说:“我对你的家庭关系了解不是很多,不过,我听你说你妈妈应该很幸福,嗯......”

  是的,我觉得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经济状况的好转,儿女又都很有出息,妈妈应该很满足、很幸福的。”

  “那你觉得妈妈幸福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觉得她不幸福,因为——”我一下子语塞了。妈妈需要的是子女的尊重啊!不错,妈妈常说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多少回,我们理直气壮地向妈妈提出自己的要求,我们何尝问过妈妈的意愿呢?扪心自问,这么多年来,我们常把工作的压力带回家来,可曾抽空陪妈妈促膝谈心过?我一下子明白了:那些我认为可以给妈妈带来幸福的东西并未能给妈妈带来真正的幸福,那只是我们的主观感觉罢了。张教授看到我目瞪口呆的样子,会心地笑了:“我觉得你讲话‘应该’多了一点,回去好好琢磨一下。”

  离开了张教授,炎炎的夏日下起了太阳雨,大大的雨点打在我的脸上,凉凉的。我想我应该带伞的。又是“应该”。

  我批评学生:“你们应该把清洁做得更好!”

  “你应该早点讲的!”我责备朋友。

  我命令女儿:“你应该好好吃饭!”

  我反复品位着这几句话: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判断、责备、反感、气愤,会造成沟通困难,引起对方的内心焦虑和双方的矛盾冲突......我想起前天丈夫下班回家,我嗔怪他应该早些回家时他回答的话:“应该,应该,什么都应该,只是船不应该那么慢,马路不应该那么窄,天气不应该那么坏!”

  沉思中,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再见吧,应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5-2-4 16:17:51 | 只看该作者
适切的关心

原创 张宝蕊

    上次我们谈了一个人的需求,以帮助做父母的了解子女的需求。

  今天我要谈另一个重要的题目:什么是适切的关心?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也是出自真心地关怀子女,但是为什么孩子不能了解父母的苦心呢?是父母的方法不对?或是孩子不懂得?记得在一次朋友的聚餐中,我们谈到青少年的问题。

  有一位非常爱孩子的父亲抒发了内心的感叹:“真希望这些青少年能少受挫折与挣扎。” 是的,这是做父母最普遍的一个心声,尤其是在挫折环境中长大的父母(这就是所谓的投射心理Projection)。但是在一个较没有挣扎、困难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是否就真的会有一个更顺利、平安及幸福的未来?

  从成长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制造一个较少困难的环境是“父母的需要”,而非子女的真正需要。这种关怀是出自父母内心的,但却并非适切的关怀。 那么什么是适切的关怀呢?所谓“适切的关怀”,就是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空间、安全、理解,让他们在摸索成长的路上,寻找属于自己的应对问题的方法。换句话说,让他们能做一个独立与完整的自己。但这个“足够的时间、空间、安全及理解”又是什么意思呢? 记得小时候母亲对我说过:“小孩子家,有耳没口。”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只要听大人说,而不要有任何意见,纵然有意见,也不要表达。所以不插嘴不回嘴成了我的金科玉律。这种习惯形成了我日后抑压的个性,产生了负面的结果。在生活中,我也常听到及经验到许多父母在碰到重大决定的时候(例如分居、离婚),多半以为孩子不懂事,不必跟他们讨论,也不必听他们的意见。或是父母吵架,也以为这只是存在于父母之间的问题,而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认为时间会冲淡一切,过一阵子就会恢复正常。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孩子们从小就懂事,只是他们懂的与父母懂的层次与阶段不同罢了。

  适切的关怀,就是用他们的语言及方法和他们交流,让他们说出内心的声音,但是,仅仅让他们表达意见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明白父母了解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被接受,被聆听,然后他们才有安全感。如此才能有勇气向父母做更多的开放与交流。如果父母能做到这些,他们会很讶异在孩子们的意见中,有许多是充满智慧的。

  同样,只有这样,孩子们也才会真正能听父母的教训,与父母合作。

  时间、空间、理解、安全感是提供适切关怀的四大要件:   

  时间:现代父母最有困难的就是时间,工作、应酬都很多,别说给子女时间,恐怕连给自己的时间都没有。而适切的关怀是需要有时间的,没有时间或是太少量的时间,父母没法提供心理与精神上的专注。物质的照顾,一般而言勿需时间我们也能做得到。但心理上与精神上的关怀就要有充分的时间来表达。所谓的品质时间(Quality time)对一个家庭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间一般而言是不做别的事,就是父母与子女在一起分享与交谈。时间的量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却要大家的专注与投入,如此才能有品质可言。

  空间:空间是非常重要的要素,不知各位有没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经验,这就是没有空间的结果。一般人都很忙,忙到听不见别人说什么,也看不到世界的改变与事情的转机,空间与时间不一定成正比,有时间的人不一定有空间。“躯体”不见得忙,但是,“心”却很忙,因为我们都有很多的包袱,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已发生的、尚未发生的……因此,许多的父母无法体会子女的想法与感受,只是忙于用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要求子女的成长与发展,忙于用自己的理想与期待要求子女去实践与完成。没有空间,我们的关怀是有条件的,是受限制的。

  理解:理会与了解。现在让我们暂停一分钟,静静地反省一下,自己被别人理解时的感受。是不是很好?对于那个了解你的人,你是不是有较多的依赖?如果答案是正面的,那么我们也将心比心,想一想孩子们的感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其实就是建立在理解上,而非说理与说服。说理与说服也许会让子女们表面上顺从听话,在内心深处并不是这么回事。下次有事时,他们不会再提出来与父母交流,因为讲了也没有用,何必说呢?所谓的代沟就是这种“交错沟通”的反应。

  安全感:一个人成长的品质好不好,基本的原因是在于安全感,许多人内心有困扰或产生焦虑、挫折,常是因为“害怕”。人越是年纪大,焦虑越是多。反而年纪小的孩子,常是勇气十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是安全感的缺乏造成的。人生本是一个不容易的学习过程,在这路上我们常跌倒。跌倒第一次,还不太有感觉,但跌倒多了,安全感就慢慢减少,以致于越来越不愿尝试新的东西了。

  适切的关怀,不是盲目地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物、经验新的挑战,而是有计划地在他们尝试与经验的过程中支持、帮助与聆听他们,让他们不觉得孤孤伶伶的一个人在摸索。这种安全感的培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要有许多的时间、空间与理解来建立。

  虽然说适切的关怀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也绝非特别的艰难,不断地反省、观察、调整与改变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我以为是做父母的根本态度,如此,子女才能从父母的身教上学习,而不会在虚伪言教的压抑下枯萎。
统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5-2-4 16:19:01 | 只看该作者
老公

原创 张宝蕊
   
  不知不觉结婚了七年,好像这真是个关键时期,彼此淡漠,潜伏着危机。分离对我们夫妻来讲,已经习以为常了。

  比如,当我告诉老公我要出差时,他已习惯不会送我。谁知那天一早,他突发奇想,大方地要送我到车站。于是,两人一起收拾,出门,混乱中,时间越来越紧。他说我催命似的,我说你不送我满好,我一个人走不晓得多自在!

  到了长途汽车站,一股子汽油味儿把我的坏心情全催发了芽。我不耐烦地说:“快去快去打听在哪上车?”他鼓着脸去了,回来说:“车从另一个站发来,还没到。”眼看已经到点了,我又给他下指示:“快快快,还不去打听,还站着发愣!”他又去遛了一圈,回来还是原来的话。我狠狠瞪他一眼,说:“肯定是你搞错了!”没想到他狠狠一跺脚,大声说:“都问了一百遍了,还要怎么问!”

  他的怒火犹如一记闷棍,泼到我的脸上。人们的目光一起集中到我们身上。我咬咬牙,用力吼道:“滚,滚!2分钟之内从我眼前消失!”他一转屁股,毫不犹豫地走了。我的眼泪在眼眶打转,无力地想:回去就离婚。

  终于上车了。回想早上发生的一切,点点滴滴,怒气随着前进的道路,一一消散。感谢这样一个烦闷的长途,让我有充裕的时间来反省,比如,我站在他的角度为他想,倘若我是他:

  我会容忍别人对我抱怨吗?我会容忍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命令我吗?我会容忍别人瞧不起我吗?……我的回答是:不会不会不会。因为,人人都需要尊重,尤其一个男人。

  想到这里,我开始坐立不安了。拿出手机,拨通了他的电话。听到我的声音,他似乎早已忘了一切,还用惯常那种痞痞的口气说:“老婆,上车了吗?早点回来啊。”真的一切都无需解释。我挂断电话,眼泪忍不住流下来。

  记得一位心理咨询专家张宝蕊老师说:“交流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惟一出路。夫妻之间尤其要交流。”她说,她和她的先生,有什么问题就摆到桌面上谈,谈不通,谈三天三夜也要谈通。他们结婚快40年了,还那么恩爱。这也许就是婚姻成功的秘诀。

  我想,回去之后一定跟我的老公好好谈谈,我们心里郁积的情绪都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5-2-4 16:20:40 | 只看该作者
焦虑的杀伤力究竟在哪里

2003-12-07 22:14:59 原创 张宝蕊
     最坏的后果是什么?当这个后果出现时,我能面对它吗?我能承担它带来的责任吗?这是我们在焦虑时要问自己的几个重要的问题。

  卡耐基在他的书中提到一个石油商人的故事:

  我是石油公司的老板,有些运货员偷偷地扣下了给客户的油量而卖给了他人,而我却毫不知情。有一天,来自政府的一个稽查员来找我,告诉我他掌握了我的员工贩卖不法石油的证据,要检举我们。但是,如果我们贿赂他,给他一点钱,他就会放我们一马。我非常不高兴他的行为及态度。一方面我觉得这是那些盗卖石油的员工的问题,与我无关。但另一方面,法律又有规定“公司应该为员工行为负责”。另外,万一案子上了法庭,就会有媒体来炒作此新闻,名声传出去会毁了我们的生意。我焦虑极了,开始生病,三天三夜无法入睡,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好呢?给那个人钱呢?还是不理他,随便他怎么做?

  我决定不了,每天担心,于是,我问自己:如果不付钱的话,最坏的后果是什么呢?答案是:我的公司会垮,事业会被毁了,但是我不会被关起来。然后呢?我也许要找个工作,其实也不坏。有些公司可能乐意雇用我,因为我很懂石油。至此,很有意思的是,我的焦虑开始减轻,然后,我可以开始思想了,我也开始想解决的办法:除了上告或给他金钱之外,有没有其它的路?找律师呀,他可能有更好的点子。

  第二天,我就去见了律师。当天晚上我睡了个好觉。隔了几天,我的律师叫我去见地方检察官,并将整个情况告诉他。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当我讲完后,那个检察官说,我知道这件事,那个自称政府稽查员的人是一个通缉犯。我心中的大石落了下来。这次经验使我永难忘怀。至此,每当我开始焦虑担心的时候,我就用此经验来帮助自己跳出焦虑。

  是的,最坏的后果是什么?当这个后果出现时,我能面对它吗?我能承担它带来的责任吗?这是我们在焦虑时要自己问自己的几个重要的问题。

  六月份,在给一群即将高考的学生、家长及老师们做“压力调适”的演讲,我问他们:“如果我(我的孩子、我的学生)没有考上高考,最坏的后果是什么?”我记得很清楚的是一个男同学回答说:“明年再考呗。”他紧绷绷的脸上一下子松弛下来。

  我再问他:“如果明年复考也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你能面对吧?”他看着我说:“可以,我会重新做计划,看看这次失败在哪里,总结经验,相信会有好成绩。”他的脸上开始有点笑容。

  我又问他:“那么现在谈谈你的焦虑在哪里?”他回答:“我的数学不好,我很担心它会拖下我的分数。我花很多的时间在做数学题,但是老是不能提高。因为底子不好,越担心我就越想不清楚,就花了更多时间去做它,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你哪一部分的数学最让你操心?”我问他。“我也不很清楚,反正都不好。”

  “你是说你的数学根本就不好,而你的压力是来自数学?”我问他。“是的。”

  我又问:“距高考还有几天?”“17天。”

  我说:“你别科准备充分了吗?”他皱眉回答:“没有,英文的单词还需多背,常常忘记。还有别的科目……”

  我问:“只剩下17天,你说现在面对这种现况,你认为你该怎么办?”

  他说:“我觉得我应该放下数学,去把握那些我能把握的科目。”他的眼睛开始发光,笑容再次展现在脸上。

  人之所以会焦虑会担心会害怕,是因为在潜意识中我们都渴望过一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在面对可能发生的事件(当然指的是消极的)或克服此事件产生的后果时缺乏信心,潜在的不自信使我们的思想、行为、情绪造成一种紊乱,肌肉不由自主地战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失控,而且记忆会严重丧失,这种情况若不改善,长期下来,会造成我们的消化不良、胃溃疡、头痛、免疫系统的减弱、失眠、呼吸不顺畅、疲劳……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种病状都是在“不清不楚”的情况下产生的,例如高考的例子,许多人只是谈到高考就紧张焦虑,但从未真正地面对自己,找出什么是真正的“根”,只是害怕考不上。结果因为不知其“根”,故而无法处理及解决这种焦虑及害怕的情绪。前面我与那个男学生的对话就显示了这一点。

  害怕、焦虑若是空泛笼统,不但会使人难受痛苦,而且会使人瘫痪。

  卡耐基主张面对焦虑及担心的基本原则有三:一,弄清事实;二,分析事实;三,做成决定。我觉得这三个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减少焦虑与害怕,首先就要清楚知道事实。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具体步骤:

  第一步:评估

  一,我怕什么?(或是我焦虑什么?)

  二,我为什么怕?(或是为什么会焦虑?)

  要对这些做直截了当地探索,越具体越好,最好拿出纸笔来,清楚地写下来,问题才会明朗,仅用头脑想是不够的。

  第二步,理解

  一,纵然我所怕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或是最坏的结果发生了。是否真的是那么可怕?

  二,他人是不是也经过类似的遭遇?他们是不是就完蛋了。三,如果真的发生了,我后来就无法活下去了吗?

  评估及理解是很重要的消除焦虑的两大步骤,因为只有面对根本可能发生的最坏后果,我们才能从容地面对现在。我最喜欢讲的一句话是:“人死不过如此,就算砍头也不过碗大的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连死都不怕了,还焦虑什么呢?人需要看破看透,才能放下,只有放下人的欲念,才有自信。星云大师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看得破的人,处处都是生机。看不破的人,处处都是困境。”其实就是要帮助人“放下”。

  评估与理解自己的焦虑之后,接下来就是要面对现在的问题。

  第三步,再次评估现在的情况

  一,现在的真正问题是什么?(例如面对高考失败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前面例子的问题就是数学不好,所以会担心高考失败。)

  二,问题的起因是什么?(数学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是数学的某一部分不好?还是其他?前面的例子是数学的底子不好。)

  三,解决的办法有哪些?(再加强数学、请家教……)

  四,我决定用哪种办法?(请家教)五,什么时候开始做?(明天就开始)

  第四步:方法的有效度评估

  目的是了解此方法有没有帮助,若没有,立刻就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5-2-4 16:22:06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2003-12-07 22:22:38 原创 张宝蕊
     用了两年的时间做学生压力调适的研究,一方面为的是替可怜的学子们找一条较好的路,以便减少考试所带来的焦虑、挫折,另一方面为的是完成我的博士论文。

  在美国写博士论文与答辩与国内有些不同,一般而言,我们除了有教授团3人组成做顾问及考官之外,另有一位校外专家及博士论文总指导教授的认可通过及学院的最后审查签字,整个过程才算圆满。程序上要先完成小提纲(大约30页),正式提纲(大约50页),第一草稿,第二草稿,甚至第三草稿(大约150—250页),最后才是正式稿,基本上最严肃的答辩是在第一草稿的会议上,但在每一个步骤的进行及完成都要由教授团与候选人开会讨论,其过程的烦琐,令人烦心又焦虑,它可以短至二年长至八年。我由于受到特别邀请为台湾的一所中学做研究,因此得到允许于博一下学期末开始了写小提纳并展开研究的试验期(PILOTSTUDY)。由于开始得早,所以到第4年时,我已完成了资料的分析(DATAANALYSIS),并送第一草稿去给教授团团长过目,一份送给校外专家,另一份统计资料送交统计学专家审查。当3个月过去之后,终于等到了他们肯定的回应之后,我内心的大石头总算是放了下来,心想,毕业,应该是囊中之物了。所以待我依据他们的初步意见,做了中幅度的修改,而且对我的“杰作”颇为满意,心想仅三年半我就可完成所有的要求而通过论文,虽然不能毕业(一定要4年),但我可算是破记录了,因为我们学校比一般学校要求更严格些,在这么短时间完成学业,我不是就高人一等吗?我得意极了。

  没有想到的事发生了,当我在答辩的时候,突然一位教授将我的论文往桌上一丢说:“我不能接受这个论文,因为研究的结果是负面而非正面的。”当场,我就愣住了,其他两个教授也一样的惊讶,团长教授立即表达:“研究的结果无论是正负,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此教授仍持反对意见,在很不好的气氛下,在其他两位教授的支持下,我虽然完成了答辩,但内心却感到非常的挫败,而且为了满足此教授的要求,我必须大幅度增加论文的内容(大约50%到100%),这令我相当的沮丧与愤怒。我气他恶劣的态度,也讨厌其他二位教授的温和支持,而非据理力争。但是生气归生气,为了要毕业,我还是得“忍气吞声”满足这教授的要求。

  6月份,我终于毕业了,但整个人瘦了一小圈,因为内心的焦虑太大,以至有一段时间我无法正常饮食。现在我恢复了常态,又开始思索:“何以我有这么强烈的难受、焦虑与愤怒?”其实,道理倒是没什么大道理,说穿了,就是因为我的“期待”没有被满足,我想要成为“破记录”的“特优生”的希望被破坏了,因此我的身心失去了平衡,一旦我的身心失去平衡,痛苦就很容易的吞噬了我。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本我ID”的部分,也就是当我们想要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得到,否则我们就会觉得不快乐。例如,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吃东西,否则生气、难过就会产生。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碰到这种状况:我喜欢的人不理我,我会沮丧;考试失败,我会悔恨,痛苦,甚至走绝路;参加一个比赛,没有夺标,我也会觉得失面子、生气、挫折,我们甚至会批评、嫉妒、破坏别人的名誉,毁坏别人的身体……

  期待,它也可以是一种动力,没有自我期待,我们不会发奋图强,努力向上。我们希望博得别人的喜欢或帮助,或因为自己的孤独难耐,我们会与别人建立关系。但是一旦我们对期待“执著”,它就成了痛苦之源了,佛教的道理也是建基于此:欲望是痛苦之源,要消除痛苦,就要将欲望的根拔除,欲望其实就是指期待,如何在期待的消极与积极作用之间求得一平衡点,我认为是人一生所要学习的重要课题之一。愿与大家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5-2-4 16:25:27 | 只看该作者
生命与复活

2003-12-07 22:28:31 原创 张宝蕊
   
  在一个美丽的下午,我闲来没事,随意走走。忽然听到了我家小狗聪聪与明明在交谈。

  聪聪问明明:“生命是什么?”

  明明说:“生命就是喜乐与阳光。”

  刚好天空下了几滴雨,雨也凑上一脚,发表高见说:“生命是由泪水组成的。”一边的麻雀也有兴趣地参与讨论:“生命就是努力觅食与振翅高飞。”

  生命到底是什么呢?我费心地查了字典,字典上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第一个解释是“生命是充满活力、抗能的本体。”第二个解释是“生命是一个灵活而有用的过程。”第三个解释是“生命是持续不断,让人经历的。”我将这三个解释整合起来,生命就成了“一个有活力、抗能,让人经历而持续不断的有用本体或过程。”

  如果这解释是正确的话,依我短暂的生命体验,似乎我与许多人一样并不是时时体会到这活力、充满抗能的一面,反而,有许多的时刻被空虚、无聊、孤独、无助等感受所包围着。我们常常问似有还无的“神”许多问题:为何有这么多痛苦?为什么有这么多困难?为什么我不快乐?为什么我要出生?……一连串的为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使许多人承受不了而采取了不同的逃避方式,而终像掉入沼泽之中,越陷越深。

  另一个美丽的下午,我在后花园拔草,无意间,我的眼睛瞟到了一个深咖啡色的茧,它在动。因此我就放下手边的工作,想看看是怎么回事,不一会儿,一只小小的花蝴蝶飞了出来,它绕着我飞了一圈,嗅嗅我的头发,自由翱翔而飞向高空,突然间,我有很深的感动。我开心呼喊着:“是的,是的,这就是生命。”生命是要付出代价的,黑暗的包围,无尽的等待,不断的挣扎与奋斗。就像这个漂亮的蝴蝶,经过了痛苦的煎熬之后,终能从毛毛虫转化而来,我似乎更明白了,生命大概就是一连串的死亡与复活吧!死于自己的逃避,死于自己的痛苦,死于自己的无望,“置之死地而后生”大概就是生命复活的体会吧!没有不断的死亡,生命是无意义的,存在的只是吃、喝、拉、撒、睡罢了!

  有一个小故事:有两个小孩子,甲、乙在一起玩耍,甲是驼背,乙就问甲:“你的背上背了什么?”

  甲很不安,很难过,不知如何回答。

  乙就说:“你的背上背的是装翅膀的盒子。有一天天主会把它打开,你就能飞上天去做天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06-8-17 12:33:03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子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07-11-23 20:30:03 | 只看该作者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18 10: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