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碧水清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每天寻找一件快乐的事-----在路上

[复制链接]
3256#
 楼主| 发表于 16-3-12 18:04:48 | 只看该作者
北京,一样的 发表于 16-3-12 17:35
我读书很专一的,除了散文、随笔、一些杂文,很少读大部头的书了!把自己放松一点,不要给自 ...

可能你是对的,我很上进的时候多,包括生病着,我真不知道是爱上了学习,还是潜意识里给自己施压,随心所至,率性而为,嗯嗯,这俺也会玩玩,没有白生病,学了点看来还要多这样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257#
发表于 16-3-12 18:39:54 | 只看该作者
碧水清秋 发表于 16-3-12 17:59
逍遥丸男女都能吃治抑郁症

谢谢 清秋姐

点评

不用谢啦!!!  发表于 16-3-12 19:56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258#
发表于 16-3-12 19:02:33 | 只看该作者
碧水清秋 发表于 16-3-12 18:04
可能你是对的,我很上进的时候多,包括生病着,我真不知道是爱上了学习,还是潜意识里给自己施压,随心所 ...

清秋有慧心,修佛吧!达到“空”的境界,就可以随心所致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259#
发表于 16-3-12 19:14:24 | 只看该作者
碧水清秋 发表于 16-3-12 17:56
哥哥,说实在的,虽然家庭条件学历相差大,我觉得老公很不错,妈妈说我吃药要固定时间比较好,他就定了 ...

      秋水妹妹是研究生的学历吧,你老公没你高是吗。这个在一般人看来,确实挺看重男方要高一些,至少来说也要一样的。秋水妹子能够屈尊下就,不容易啊,^_^开玩笑的说。所以呢,根据对等交往的原则,他的身上也一定有着相应的优点。比如说带你散步,这个就不是很容易的。我媳妇也喜欢散步,但我呢,一到了傍晚精神就不好,所以很不想去。每次都是她硬拉着才出门滴( >﹏<)。珍惜姻缘吧,祝福你们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260#
 楼主| 发表于 16-3-12 19:57:29 | 只看该作者
北京,一样的 发表于 16-3-12 19:02
清秋有慧心,修佛吧!达到“空”的境界,就可以随心所致了!

好,好好修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261#
 楼主| 发表于 16-3-12 19:59: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碧水清秋 于 16-3-12 22:15 编辑
robot2012 发表于 16-3-12 19:14
秋水妹妹是研究生的学历吧,你老公没你高是吗。这个在一般人看来,确实挺看重男方要高一些,至少来 ...

我是本科,老公是小学三年级,不过他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谢谢好哥哥祝福,我会珍惜的也祝好哥哥百年好合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262#
 楼主| 发表于 16-3-12 20:00:24 | 只看该作者
抑郁症的终点,必将是破茧成蝶
2016-03-11 Jenny 夸父心理
点击上面的蓝字关注夸父心理!

编辑/Jenny


一直在思考抑郁症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张国荣、三毛、徐迟、海子、顾城那些作家、艺术家纷纷选择离世,难道自杀才是抑郁的终点吗?

直到真正领悟后才懂得,原来抑郁是破茧成蝶之前的必经之路,当冲破那层障碍和束缚时,天地之大,世界之宽,心灵之美,尽在眼前。此抑郁,非抑郁,名抑郁而已。

“往外看的人是在做梦,往内看的人才是清醒的”——荣格。

用荣格的话来说,“抑郁症”是内倾思考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清醒的状态伴随着痛苦。

扩张和收缩是人类心灵的两种基本状态。扩张往外延伸,上进积极是扩张的表现;收缩往内深展,抑郁是收缩的具体表现,抑郁可以说是人生一种自省的最高形式之一,可以这样说,人类中某部分人的体会和感受能力是很强的。

当很多人麻木、浑浑噩噩的时候,这部分人已经深切感受到痛苦和压抑,他们的内省能力让自己开始思考,发现自己有问题、关系有问题、社会有问题、世界有问题,所以内在开始痛苦,开始难受,开始收缩,开始挣扎,开始找寻,开始求索,开始领悟和理解内在的涵义。只有真正智慧和清醒的人才有机会去体会抑郁。那些整天活在梦中、从来不思考、不往内看自己的人是不会体会到抑郁的意义的。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如是说。


当你发现自己活在梦里时,很容易出现绝望抑郁的状态的。抑郁的状态可以说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过,大家仔细回想下自己的生活轨迹和经历。

当你思考人生的意义时,当你对现实生活不满时,当你对自己不满时,
当你开始看内在的自己时,当你无法应付外在的环境时,
当你感觉无能为力时,当你非常恐惧时,当你发现人际关系都很虚假和虚伪时,
当你发现所谓的亲情友情都不那么可靠时,当你发现自己不管怎么挣扎最后都是以死亡告终时,当你发现一切都没什么意义时,
当你因为你发现了很多真相,所以你就会陷入一种痛苦的抑郁状态,让你不自觉的去思考,去追求,去发现现实生活的无意义,人生的无意义,生活状态的无意义,追求的无意义,越来越失望,对自己的失望,对人生的失望,对生活的失望,从而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对人生的信心,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觉得任何事物都没有什么意义,没有必要去做,现实生活的世界很假,不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所以采取一种收缩与放弃的状态,放弃自我,放弃生活,把自己紧紧的包裹起来,成为一个“茧”!将灵魂紧紧包裹,孕育着新的生命。

当一切的意义都无法确定,生命和死亡一体,如果事实和真相是这样的,那我该如何面对我的人生呢?这就是人在茧里煎熬挣扎思考的问题。古语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致之亡地然后存。”

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答案。

只有将“原来的我”面具和伪装看清,将原来所追求的假大空虚错误的东西认清,直面原来人生本没有意义,每个人都会死亡,没有人是世界的中心,才有可能慢慢的卸下沉重的负担和包袱,坚实的前行。因为你的心理很累很紧,已经透不气来了,需要呼吸真实的新鲜的空气,需要透气,因为你曾经对内在的灵魂压迫得太厉害,你的内心智慧告诉你,这样下去不行,原来的生活方式是有问题的,这样下去会真正毁了自己,所以采取了一种智慧的方式来保护和成长你自己,可以这样说,抑郁是内心智慧的安排,最好的安排之一。


人类历史的智者、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绝大部分都曾经抑郁过,不是他们要追求时尚,流行抑郁,是因为抑郁与沉思是促使人内在思考、回归内心的最好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必经阶段,“只有痛苦才能唤醒灵魂”。只有经历“成蛹”(茧)的状态并升华“化蝶”,人才能真正的成长,与内在潜意识建立真正的联结,认清楚我为什么是这样,从而找寻到属于个体的生命意义,成为完整的自己。

在茧中不断的思考挣扎,每个最终从无意义中思考出意义的人,慢慢的就会建立自己坚实的人生基点,最终破茧成蝶。

从"成蛹"到"化蝶"的过程往往是很痛苦的,你所面对的是整个世界的苦难,是时代与社会的苦难,也是家庭的苦难,也是个体处境和内在的苦难,所以抑郁的人是敏锐的、坚强的、勇敢的、智慧的,同时也是挣扎的、矛盾的、脆弱、纠结的,我很尊重抑郁的人,也很佩服抑郁的人。

一段时间内,我一直在思考“我是谁”“人生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活着”,看了大量的哲学书和心理学书都没有找到答案,一直挣扎纠结不能自拔,最后发现一切都没有意义,因为不管你做了什么,人都是会死的,万物皆空,我陷入深深的绝望和痛苦中,那个时候天都是黑的,阴暗的,绝望的,因为没有意义,总会死的,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没有什么两样。在痛苦的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学习求知思考领悟,后来领悟了“活着”两字,如何坚强的活着,精彩的活着比死要困难100倍,生命如同重生一样。我能深深感受那其中的痛苦与挣扎,也体会到那灵魂挣脱绳索的反抗,那渴望飞翔的渴望自由的灵魂的奋斗。当冲破那层障碍和束缚时,天地之大,世界之宽,心灵之美,尽在眼前。

人生在于自己的选择,不去追求意义,而是创造自己存在这个世上的意义。深刻的体会到萨特说的存在先于本质,我的人生(存在)是自己创造的,我的本质是我的人生自我创造出来的,不是命运的决定,我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都要负责。

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经过浴火重生,才能凤凰涅槃。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慢慢来,在茧里需要时间,去思考体会感受,挣扎煎熬打磨,在痛苦中沉淀,在煎熬中觉知,不断深入的了解自己,明了内在潜意识的提示,面对自己的因果去忏悔,在茧里生长发育,直到破茧成蝶的那一天——这就是抑郁症的意义。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263#
发表于 16-3-13 04:48:3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收藏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264#
 楼主| 发表于 16-3-14 13:2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3265#
发表于 16-3-14 13:30:16 | 只看该作者
过来看看,祝福你过的越来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66#
 楼主| 发表于 16-3-14 13:42:29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扎针灸5天,他说好了50%,有点 成就感,学中医视频5集其实不是好累比起以前的学习来,可能妈妈怕我眼睛 不好,太累,听说中医基础理论70多集,马上就反对,我就急了,在电话里争执起来,或许是自己脾气不好肝火旺,或许是怕她干涉我爱管我条件反射的,我想着,要自己学会了,父母我都算老弱病残了,孩子还小,老公孩子全家的养生保健都可以提出帮助,兴致勃勃的,被妈妈打击了,蔫巴巴的,最近感冒,拉肚子,生理,觉得好累,今天就给老公烫了条裤子,超市买菜,啥都没做就好累,去阳光群聊聊舒服多了,不饿,懒得做午餐,把自己放在被子里,电热毯打开,电脑抱上床,开上音乐,拿点零食,我发觉了,太累,就是该玩了,该对自己好了,该娱乐了,慢慢的舒服多了,如果你也太累,不要闲着,找点自己喜欢的爱自己的事情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67#
 楼主| 发表于 16-3-14 13:44:13 | 只看该作者
向往晨曦 发表于 16-3-14 13:30
过来看看,祝福你过的越来越好

妹妹,有你的支持很温暖,祝你也顺心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68#
 楼主| 发表于 16-3-14 13:44:47 | 只看该作者
向往晨曦 发表于 16-3-14 13:30
过来看看,祝福你过的越来越好

妹妹,有你的支持很温暖,祝你也顺心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69#
 楼主| 发表于 16-3-14 13:50:38 | 只看该作者
一直 在努力,总 想追求好,优秀什么之类,其实累时候把自己哄好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70#
 楼主| 发表于 16-3-14 13:55:59 | 只看该作者
你真的爱自己吗?
图片

   吴晓芬(默默)/文

       几乎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要爱自己。然而可能许多人并不知道怎么样才是真的爱自己。
     
        基本上,我们的主流和传统观念会认为,给自己物质上的丰足便是好好地爱自己。给自己吃好,穿好,买好的东西。赚很多很多钱给自己花,享受,买贵的东西。看起来比别人更富有,用更好的东西,住更好的房子,穿更贵的衣服,出门旅游的时候给自己报个豪华旅行团,便是爱自己。
     
         这是许多人普遍爱自己的方式。它相当程度的给自己带来快乐。可是当你已经拥有了这些却依然感觉内心是空虚的、焦虑的,不幸福的,也没有真的发自内心的快乐的,也没有帮助你对自己感觉到更加的满意。或许它并不是你真正爱自己的唯一方式。

         我有个朋友,她认为她是爱自己的。她经济很好,住在深圳好几万块一平方的海景小区,出门有私家车作为代步工具。有爱她的先生,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可以算是家庭美满。可是物质条件的优越无法令她摆脱她内心的无名的焦虑不安。她爱自己的方式是把自己变的更漂亮,虽然本来她就挺好看的。她去做了个小小的整容手术。但是这个手术令她差一点自杀。因为一开始她以为这个手术失败而导致她毁容了。

        她的先生和孩子并没有因此而嫌弃她,但是她却不能允许自己是这样的。因为她认为如果活着并不是她心中那样的美丽而优雅,她宁可死去。

        她花钱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去做另一个身体上的手术,一样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变得好看。虽然别人看不到,虽然先生也不介意,但是她介意。

         她觉得她很爱自己,但是听她讲自己经历的事情就让人莫名地觉得很难受,很痛。她的身体也很痛,这是肯定的,可是她本人似乎并不怎么在乎身体的感受,她与身体的感受的连接似乎很疏远。所以她“非常能吃苦地”继续这些听起来非常残忍的手术过程。为了她心中那个“更好的自己”。

          从一个有精神分析理论背景的心理咨询师这个角度看过去。看到她有一个“压抑的不被爱的内在小孩”,还有一个“喜欢要求和严重忽视内在感受的内在父母”。想象一个严格的控制型的母亲,和一个卑微的不大敢表达感受孩子。这两个人住在同一间屋子里。这个屋子里的人会否充满愉悦和幸福感,和谐与安定感?这个房子是一个人的心房。
      
          她的“内在父母”不仅不接受“内在孩子”真实的模样,而且是严重地忽视内在自我的感受。她知道要爱自己。但是她无法觉察内在的关系。所以她即便是拥有了许多令人羡慕的一切,她内心依然是严重缺乏安全感,而且常常是充满了焦虑不安的,她的自我意象是不确定的。她没有过的很快乐。反而她常常会感受到内心卑微的自己。

          所幸的是,当她患了抑郁症之后,她开始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想从内在而非从自己的身体上去解决问题。

          其实她潜意识中有爱自己的本能,因为她给了自己一个能够全然地接受她的男人做丈夫,虽然她一直不怎么喜欢他。但是在时间的验证过后,她慢慢地了解,原来她真的是需要这样一个能够给她一个特别坚定的怀抱的男人来帮助她。帮助她接受她自己都不能接受的自己。
     
           她在学着爱自己,因为她开始去学心理学,她开始有意地参加一些成长类小组和活动。所以她在开始她的自我觉察,一步一步地学习和前进。开始去聆听自己的内在感受。开始去想她内心是想要什么。
   
           她的防御意识很强,她的内在孩子的感受被压抑的也很严重。但是她开始一点点地看到和觉察,如此并不算晚。

          我发现身边和生活中,其实像她一样的人很多。虽然看起来生活很好,令人羡慕,可是内心一直有着一个卑微的不被爱的小孩,映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富太太会去做“整容”,尽管可能没有人觉得她不好看。有的人总是会爱上“坏男人”,进入一段让自己受苦的关系中。总体就是有一个共通点:过得并不发自内心的快乐,绝大多数时间是不幸福的。我身边这样的朋友,很是不少。但她们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不爱自己的,她们认为对自己很好,因为她们会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在物质方面满足自己。

           可是,她们的内在感受是空虚而焦虑的,内心的深处住着一个不那么被爱和被接受的害怕被抛弃的小孩,但是那个孩子的声音被屏蔽了。大脑不允许那个孩子的声音出现,最开始是因为早年的经历。由于父母亲不接受而被压抑。可以说是为了活下来,所以孩子会采取的自我保护防御。
      
            可是现在,长大之后的他们人格有一个这样的父母,内在的感受更加不允许被表达和看到,因为意识上的不允许。可是那个孩子是与生俱来的,是灵魂的主导属性。若灵魂的声音不被看到,若灵魂的感受不被看到。若内在的孩子不快乐,我们会真的快乐和幸福吗?

             你真的爱自己吗?你是否看清楚了内心的自己?你是否看到内心真正的需求?

             这么多年的咨询经验,我有一种体会,每一个人来咨询,他们只是需要学到,从认识内心的自己,学会爱自己,所谓的疾病和问题,就会被疗愈。
         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7-11 09: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