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208|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to波波:关于森田疗法的实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1-9-7 15:5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11-9-7 16:04:0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1-9-7 22:34:09 | 只看该作者
1.实践过程中太过投入导致情况变差,情绪变差怎么办?该如何“修正”?

2.纯真的心 
意思是坦诚的心,富于人情味的心,合乎自然规律的心。这里的“心”可以理解为“观念”。按照森田疗法的观点,"越是坦诚的人, ...
axbyz 发表于 2011-9-7 15:59
关于1.,在行动(活动)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心身状态(即是否处于过劳或者燃尽的状态),而不必关注自己的情绪。关于这一点,抑郁症与神经质症在应用森田理论时,其具体的指导理念是有很大差异的。对于抑郁症要注意预防燃尽,方法是注意平衡好行动(能量支出)和休息(能量恢复)的关系,保证有余地让我们的心身从抑郁症中康复;而对于神经质症,就特别强调为所当为,而不管自己的情绪是多么差,也要坚持行动。当然,最好是也要根据自己的心身状态以及能力水平去行动。

关于2.,我用森田先生的阐述来说明,更加具体的需要你自己去看原著。纯真的心就是指正常的心理现象,做到纯真的心,就与不即不离态度(状态)基本一致


在大人物面前感到不安,这是我们本身具有的性格,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我常把这称为:“纯真的心”。
上司或了不起的人都是能给自己谋利益和带来幸福的人,遭到这些人嫌恶的话,应该带来的幸福也会失之交臂,或者可能夺走已有的自身幸福,由于存在这种担心就会使自己生发出恐惧。对方会带来幸福,由此产生了尊敬心理;担心被夺走幸福,引发了畏惧情绪。
对下级或一般的异性,因没有与之切身的利害关系,就不需要恐惧和害羞,所以当自身满足于现在的地位和生活条件,无求于他人、不羡慕什么时,这个人就没有感到畏惧的对象了,也没有羞耻感了。功成名就的人,大体如此;而另一方面如乞丐和流浪汉那样绝望或自暴自弃的人却会认为:“反正像我们这些人,谁也不会关注。”那同样不会在乎人们会有什么看法的。
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和反应。

当因畏惧想逃离的心理和接近盼望想得到的幸福的心理鲜明对立时,我们的行动就变得微妙,变得更加适应现实,变得随机应变,即所谓“不即不离”的态度。这种对立心理体现出精神的拮抗作用,或叫调节作用。这种对立心理的双方活动越强烈,精神的能量越旺盛。

神经症者的思考方法,或是被错误的精神修养束缚的人,试图否定和压抑恐惧、害羞等心理活动,同时又粗暴地鞭策自己想接近的欲望,拿出虚假的勇气去勉强努力,结果精神活动反而趋向萎缩和偏执。



   想为了不害怕,勉强地虚张声势,固执地强迫自己去接近,丝毫不顾忌他人的麻烦,就会变得厚颜无耻。


   上述的处理和应对方法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想逃离、逃避而消除恐惧的心理和盼望接近、想得到幸福及好处的心理,是对立的两种心理活动。当这两种对立的心理活动活跃时,即使想接近对方,也不挨靠得太近;对方感到厌倦时,稍稍回避又不离得太远。听到对方讲话声,或有空暇时,情感变化微妙时,马上来到对方身旁,处于“不离”状态。就是说既不粘住,也不远离。进退自如,才能保持非常合适的功能,成为“亲近而不钾睨,敬重而不疏远”的境界。如果我们能够在现实中体验到“不即不离”态度(处事方式)的玄妙,就会感受到成长和快乐。

这两种对立的心理活动产生的根源,在于“想变得伟大,想进步”这样生的欲望,源于一颗向上进取的心灵。

  什么时候才能处于“不即不离”的状态呢?可以说当注意力专心集中于目标上,舍却人为的自我筹措或耍小心眼时才能实现。这种自我筹措,也可称为“被束缚”,如“不应感到害羞”、“必须怎样”等主义和宗旨在思想上扎根从而被束缚。被束缚越多,离“不即不离”境界越远。

   森田疗法中的住院式疗法的最大着眼点,就是要脱离这种“被束缚”状态。怎么办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这个方法是,一方面不要放弃自己生存的目标(即在行动上践行为所当为);另一方面,当自己难以摆脱“被束缚”时,应顺其自然,暂时保持其原状继续“束缚”(这样就可消除思想矛盾和精神交互作用),此时即达到了摆脱束缚的效果。

所谓“被束缚”就是以某种思想、某一语言为基准,作为座右铭,然后古板、固执地用之规范、推论自己的行为。不能够随机应变。
只要除掉了被束缚,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便利,我们的心灵就会变得自由自在,在行动上也可做到随机应变了。对于神经症患者来说,也就痊愈了。

试举“守礼”一例:人如果一旦被礼仪所束缚而不顾自己的“守礼”行为是否会给他人造成困扰和麻烦,似乎只要自己符合礼仪就行了,反倒成了利己主义,这样一来,就算自己的客套“守礼”行为对他人带来妨碍也不在乎。世界上经常可以看到茶杯让他人先端,而拿点心却怎么也不肯先礼让的这类待人接物的现象。这种人尽管拘泥于“礼仪”这个字眼,事实上却违背了礼仪。(这是假性的礼仪,是真实自私的表现)。我们不要在表面上硬要表现自己的谦逊可掬,结果却让他人去做不必要的举动。因为这是由于人们出于自己的利己主义考虑的,而对他人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就缺乏了同情之心。

如果能够因情况不同而随机应变,以“利他”为着眼点,就可体现我们自我“纯真的心”,从而达到脱离“被束缚”状态的目的。当我们摆脱“被束缚”时,就可减少不必要的繁文缛节,以免给他人增添麻烦、浪费时间,从而提供方便。

当一个人身处神经症的状况时,如果在“理应如此”和“必须这样”两者间循环探究,就会引发思想矛盾和精神交互作用,从而毫无结果和现实意义。此时,最简单的做法是:任其束缚到极点,悲伤就让它悲伤,痛苦就任其痛苦,被束缚只好任其束缚,也不过如此。这是我们心理活动的事实。如果能够体验到这些,就可摆脱“被束缚”。

稍微留意观察我们的内心活动,发现自然的本能具有惊人的微妙作用,适应着环境,对周围情况作出对应。
我们可以体验到“初一念”的原貌,但若试图人为地保持“初一念”,二念、三念就会相继接踵出现,这就成了“恶智”,人为地处置,就陷入“思想矛盾”之中。

只要自由自在地、没有顾虑地照想的那样去处事,被束缚住也行,任其“固着”,“固着”到了尽头,就会淡漠、消失。在反复积累这样的体验之中,渐渐洞察适应周围环境的自然本领。

为了义务而做或为了别的勉强去努力的话,不管怎样也摆脱不了痛苦的感觉,心情开朗不起来,成为一种强迫观念。与之相反,出自自然的情感,即“纯真之心”去行动,就变得愉悦、开朗起来。

“日新又日新”,每天自己动脑筋,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进步,就会体验到充实和快乐。只有随着纯粹的愿望(即纯真的心)去动脑筋,才会有所收获。但是,也不是不要去考虑方法,方法是根据愿望自然产生的。这些正如“花的红、柳的绿”那样,如果没有体验,是难以用语言来理解和描述清楚的。要了解事实,必须通过体验,语言往往难以充分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1-9-8 14:08:33 | 只看该作者
波波说的非常好,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1-9-12 18:46:05 | 只看该作者
嗯.森田先生的精髓啊.
既用心,又勤劳,波波真是功德无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1-9-12 21:02: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1-9-12 21:17: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1-9-21 17:37:45 | 只看该作者
把该做的事不管如何困难,也要去做.目的达到了,就算你心情是郁闷的,也不要紧.这也是一种成功.郁闷是主观感受,而完成了当做之事,是客观事实.如此之般行使下去,以正确的行动为准则,以事实为事实.量变会产生质变的.
我明白你的心理,患神经症的人,有的是经受了几年,多则几十年的痛苦,有这种急于摆脱痛苦,摆脱恶劣情绪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只是患者本人的主观感受,想人为的去改变情绪,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直走不出来的原因了..
我们可以改变行动,但不可以改变情绪.
好的行动可以改变情绪.
知道这些就可以了.慢慢在行动当中去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1-9-22 08:19: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11-9-29 15:07: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11-9-29 15:32: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1-9-29 15:33:24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都是森田理论的观点,并非是我首创。我只不过是整理出来罢了

如果能够深刻领悟了森田理论并持之以恒地付诸行动,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是迟早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1-9-29 21:11:37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9月29日16:14:22
焦虑可能体现在你做事的每个细节上,比如本来一件事情,10分钟做完自己心情很好,可是如果你非得强迫自己3分钟完成,这样就容易焦虑。。
axbyz 发表于 11-9-29 15:32
这就是思想被束缚了,错误的目的论观念.其实事实很简单,只要单单去做就行了.并不是要用时间限制你所做的事情.你用了多长时间就是多长时间.这就是事实.承认这个事实就可以.对自己有期望当然是好的,但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脱离了实际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思想纠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11-10-12 20:08: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11-10-13 20:37: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2 21: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