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1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日志] 为何不愿社交青睐年轻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1-7-3 13:4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慎闻 于 11-7-3 14:00 编辑

  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或社会生活中,不少年轻人存在着一种人际交往的困扰,他们感觉社会复杂,难以处理人际关系和融入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厌烦和现实的人交往,尤其缺少和长辈必要的交流和沟通。

  这样,一种“宅”文化开始相当流行,一些年轻人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上的“社群”认同感,而面临现实交往的困难。但现实的交往又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仅仅依靠网络其实不足以应付现实生活。

  你在学校有老师和同学,工作中有同事,家庭里有父母,社会上有种种关系,这些都不是网络可以替代和转换的。这种现象其实也从反面印证了最近的一些现象,如有关职场和人际关系的书非常流行,而谍战剧如《潜伏》被当作人际关系和职场的教科书。

  这些其实说明了不少年轻人对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的复杂的态度。一方面畏惧交往,觉得别人精明,过于利己,对自己缺乏起码的关爱和理解,难以沟通。另一方面却又必须和他人在现实中交往,也希望这种交往对于自己有所帮助,期望自己在现实中被人们理解和欣赏,受到关注和认可。两种情绪交织激荡,普遍地存在于“80后”、“90后”的年轻人中。
  
  由于“80后”、“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代,本来就缺少兄弟姐妹之间的交往,同时中国的中小学学业压力较大,对于参与社团活动,建立社会交往的训练和要求不多。往往是学习好,一好遮住一切问题,对于青少年的心理活动或正常交往能力没有关切。家长对于孩子往往过度宠爱,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处于缺少对于社会现实状况的基本理解和认识的状况。这使得青少年缺少人际交往的基本训练。

  人际交往,基于人对于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必要的理解和认知,如果对于人性缺少起码的理解和认知,人际交往就会出现困难。年轻人对于社会缺少经验,缺少现实的了解是难以避免的,在社会中出现调适不良也是一个几乎必经的阶段。建立对于社会的较为客观的理解,对于人情世故有更多的体认,也是必需的。

  这既需要有现实的交往经验,如学校里的社团活动,邻里亲戚之间的较多交往,朋友长辈之间的有效互动等等的积累;也需要一般性的对于人性的复杂性的较为客观的知识和礼仪等方面的修养。前者是实践,后者是观念,两者都还需要,但我们在这两方面的培养中都有所不足。我们的青少年缺少更多的交往实践,也缺少必要的对于人性客观性的理解。而后者对于他们的心智发展确实会形成一些观念上的障碍。

  我们对于价值观和人类社会的一般的表述往往偏于理想化,这当然是必要的,也是社会必须的价值追求,对于青少年进行这一方面的教育无疑是不可缺少的。但我们却还缺少现实生活中一些人际交往方式的传播,往往用过于理想化的方式理解一般的社会和人性,这就会造成青少年用过于理想的方式看待社会,一旦进入社会发现人际交往的方式其实并非理想化,就会极为失落,产生对于社会的愤懑。

  如我们多强调社会对青少年的关爱,缺少青少年回馈社会的教育,这就使得他们往往用非常高的价值标准要求社会和他人。但觉得社会达不到,就觉得自己可以标准更低,表现得相当自私和偏执。

  同时,我们仅仅告诉年轻人理想化的价值观,如为人无私奉献,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社会追求的理想。但这反而使一些年轻人认为社会和家庭应该对他无私奉献,而他则仅仅索取。他们不了解一般情况人际交往需要有来有往,需要互相关心,而不是单方面的。

  同时,我们的教育不注重区分中西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如中国常常是父母对孩子极度奉献,但也要求孩子通过“孝”来充分回报。但西方价值往往是父母有限养育,孩子也有限回报。两种价值都可以有效运行。但现在不少年轻人对于父母要求无私奉献,连住房等成年人自己的事情都要求父母解决。这是传统的价值。一旦要求他为父母尽孝,他又从西方价值说无法回报。这样在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只选择对于自己有利的方面的情况也在年轻人中客观存在。对他人要求浪漫化理想化,对于自己要求现实化利益化。

  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对于年轻人参与社会和人际交往更加关切,一方面让他们多参与社会生活,多接触社会现实,多理解国情和社会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对于人性的复杂性也应该有更多现实的阐发和分析,在追求理想化境界的同时,对于现实人性的表现有更多的体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11-8-16 21:06: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1-8-17 09:51:15 | 只看该作者
2# 天苗2 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6 10: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