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只说说 它的潜意识原因:
在人格独立期或者更早的人格自我认同模式中:
“自己感觉到自己很悲伤,同时又自我认识到自己很悲伤。大概过了不久之后,慢慢的忘记了悲伤。转身去做别的事情。”
这种场景,是人生中某一经历(大半会产生在人格幼稚期和独立期,比如十八岁之前),但同时这经历其中的一部分也成为了:这个人自我的潜意识构成(自我认同),即我认为:我很悲伤。但过一会又忘记了。
等到了这个人成人后,他的“自我”便持有了这种悲伤的特性,自我用了过去形成的自我认同方式,来创造现在的我的行为方式和感受,就是说:现在的成人的这个人,会保持当初他体验到的那个悲伤的情绪。会无缘无故的消失。又无缘无故的产生。
我在自我催眠中:慢慢的寻找到了很多个这样的场景,和不好的自我认同。这些不好的自我认同,比如,我觉得我的心死了。没任何动力和激情了。比如我认为:我满怀忧伤。这些认同伴随着相同的情绪产生。就成为了我的人格特性。
而在我的成年后,我便时刻保持着这种儿童时期形成的人格特性。一会儿忧伤,一会儿兴奋。但长时间觉得自己的心死了,没有灵魂。
我的自我催眠中的一些场景:
1‘我很小的时候一次生病:那时候我爷爷去世,我很忧伤,觉得自己也将死去。这个情绪让我陷入了很悲伤的专注状态中,我看到秋风。我想起来了悲伤。我看到了草儿,我很悲伤。我看到了下午,我也很悲伤。总之,那个时刻的任何东西都是给我以悲伤。我要死了,随爷爷而去。
2、在田埂路上,我躺着,呼吸困难(原因也是生病)。我觉得我慢慢的消失了(是一种深度催眠状态),感觉到自己的心很揪心。不舒畅。和压抑。无名的压抑。然后我起身回去了,但那种心理的悲伤还一直在持续。
这些都是人格特性的形成期,他们都让我的人格,即自我,拥有了悲伤和死亡的气息。成人后的我更具有这种气质和气息:死亡和悲伤。我的诗歌里就保持了这样的特性。
另外:这些自我消失的感觉在之后会引起自我的警觉,会让自我恐惧这种自我消失。然后这个时候又会形成一个新的自我认同:即我时刻注意着自己。(是否消失)。这就是人们关注自己的人格特性和潜意识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