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1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吃药解决情绪问题(专家谈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4-10-24 10:2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缓解焦虑 振作精神 治疗失眠 战胜抑郁
吃药解决情绪问题(专家谈药)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舒良 原岩波

编者的话: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近年来,通过药物治疗严重的心理疾病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对于这一做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不少读者仍存有疑虑。为此,我们邀请有关专家,为大家做一解释。
  人的一生中难免遇到形形色色的情绪问题。有些问题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可以得到解决,有些则需要心理医生或者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有些问题借助心理治疗能有所改善,有些则需要服药。有人认为,只有精神疾病患者才要服药,这是一种误解,当我们遭遇重大挫折、出现严重情绪问题的时候,服用一些药物可以缓解我们焦虑、抑郁的情绪,帮我们走出人生的阴影。
  抗抑郁药不仅用于抑郁症
  心情不好,有人会借助锻炼或者外出旅游放松一下,有人则会买来一些心理学读物,按照专家的建议对情绪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式,我们称之为“自助型调节”。诚然,“自助型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但当我们面临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陷入严重抑郁状态的时候,最好还是选择“求助型调节”方式,即到精神卫生机构就诊或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咨询。
  具体说来,如果我们的情绪问题(例如焦虑、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感到身心疲惫等)并非经常出现,持续几天即可消失,并且对生活、工作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就不必立即就诊。相反的,如果上述现象持续超过2周,越来越重甚至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我们就要及时就诊或进行咨询。
  对于抑郁、焦虑症状较轻的患者,通常经过单次或短期的心理治疗,完全可以走出心理的误区,再加上自己进行调节,短期内即可恢复正常的情绪和生活。但有些人抑郁、焦虑症状较重,需要结合药物治疗。目前,不少就诊者对于治疗,特别是用药,存在着一定的误解。看到处方上有抗抑郁药,就会格外“紧张”,或是担心患上了抑郁症,或是怀疑医生用药不当。
  需要强调的是,抗抑郁药主要用来治疗抑郁症状,而不仅针对抑郁症患者。目前,新型抗抑郁药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这类药物包括氟西汀(百优解)、帕罗西汀(赛乐特)、舍曲林(左洛复)和西酞普兰(喜普妙)等,绝大多数服药者经过6—8周足量、系统的治疗,即可有效改善抑郁症状,还能缓解焦虑。那些以焦虑症状为主的人,除服用抗抑郁药外,还可服用一些新型的抗焦虑药(如丁螺环酮等),效果也不错。
  失眠也可服药调节情绪
  药物不仅能改善焦虑或抑郁的症状,对其他一些情况也有治疗作用。例如,许多长期失眠的人士会伴有情绪问题,除了服用促进睡眠的药物以外,有时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调节情绪的药物,有助提高睡眠质量。
  此外,不少慢性疾病或肿瘤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情绪问题,表现为抑郁、焦虑,有些患者因此不能很好地坚持治疗,个别人甚至最终放弃了治疗。此外,患者严重的情绪问题也给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这些患者适当服用一些改善情绪的药物,不仅可以保证治疗效果,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减轻家属的精神负担。
  目前,临床医生对于为患者积极止痛已经有所重视,但对服药解决情绪问题的重要性仍认识不足。在西方,新型抗抑郁药不仅可以治疗抑郁症,还被广泛用于治疗躯体疾病(例如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伴发的情绪问题。在这方面,我国临床医生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抗抑郁药不会成瘾
  在我国,“是药三分毒”的传统观念导致患者担心,药物会带来毒副作用,服药久了还会“上瘾”。此外,部分患者认为,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治疗即可得到解决,因此更不愿意服药。
  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抗抑郁药都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量临床经验证明,新型抗抑郁药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绝大多数人服药后不会感到不适,即使少数人出现了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等),通常比较轻微,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抗抑郁药不具有依赖性,患者服药后不会“上瘾”,待病情痊愈后再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就可以开始逐渐减少药量,并最终停药。
  过去由于文化背景和诊断观念不同,对于焦虑、抑郁的识别标准,我国与欧美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用药观念也有差别。这种差别不仅存在于医生中间,也存在于患者中间。近年来,我们的观念正与欧美趋向一致,即更积极地用药,帮助患者解决情绪问题。但我国的现状仍不乐观,很多人的情绪问题仍未得到重视,仍未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随着疾病观念的更新,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士获益于新型的药物,走出人生阴影。▲


    《环球时报 生命周刊》 (2004年10月19日 第六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4-11-12 11:53:2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这些我是有一些了解的,但费用很高,而且也不好买,有没有更实在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5-2-7 11:04:32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主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0-10 05: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