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汗,上大学和好不好没关系吧。
对我来说,就算考上了,大学也不是“我想”念的,也不是自由自在“重新开始”的环境。我的情况有点特殊。我母亲基本上以“爱”的名义阉割了我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而且除了可以离开家远远的这一点比较好之外,本身我也并不太期待大学生活,基本上是为了满足别人的要求才去的,加上抑郁症的影响,你想象吧,把一只兔子腿打断扔到猪圈里,这绝不是什么轻松愉快的重新开始的契机。而且由于母亲的疯狂性格,我长期精神紧张,坐在书桌前,另外一个房间的脚步声、电视换台的声音、低语声,都是我需要时刻关注的,借以判断当前的安全形势,因此对生活中其他人的细微变化的敏感度不是一般的高,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每天有机会独处还可以接受,但念大学是需要跟很多人住在一个小房间里的,结果就是我几乎紧张到精神恍惚了,时刻都处于焦虑中,一个学期能够正常按时起床上课吃饭洗澡睡觉的日子有十几天就不错,学习就更不要谈了。交了无数次重修费,最后要不是学校为了就业率之类的事高抬贵手,估计我最后那张几乎是白卷的高数卷子,得10分就烧高香了。还有什么恋爱啊,人际关系啊,换寝室啊,租房子啊,水土不服啊,食物口味不合啊,不会理财啊,家里吵翻天啊,乱七八糟零零碎碎的各种不如意,毕业的时候能活着回来,简直是奇迹。
如果你家孩子生活能力不弱、社交能力尚可,能够接受周围24小时有人的寝室环境,去念书也许不会像我这么凄惨。连大白天跑回寝室去躲起来哭都能碰到有人睡懒觉,真是无奈到家了。
不是所有的改变环境的尝试都会带来好的效果。
他心情不好很正常……没见过心情一直好的抑郁症患者…… 而且,他肯定在某种程度上会为了上学的问题纠结的。毕竟从小就被期待着完成学业,一旦完成不了他也会很难过,无论现在这是不是他所喜欢的事,至少在年幼的时候他也曾发自内心的希望能够完成学业。幼年时最被家人认可的梦想破灭了,不是什么好受的事情。
劝慰什么的,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造成效果的。重要的是一种态度。给你举个反例,我母亲会把话说的很好听,什么我是她的孩子,什么身体最重要,什么后悔那样对我,什么尊重我的生活空间,什么别人家孩子都不如我。听起来挺好的,对吧。甚至都有母爱的感觉了。事实上她可以第一天说身体最重要,第二天就逼得我心脏乱跳呼吸困难。前一小时说后悔不尊重我,后一小时就又拿我当空气,擅自闯到我住的地方按照她的爱好“收拾”一顿,直到几小时后发现我呼吸困难脸色发青坐都坐不住了才又“后悔”起来。吃饭的时候好言好语的说其实我家孩子最好了就是有点抑郁症,吃完饭就说你看谁谁家小谁多怎么怎么样赚多少多少嫁了个什么什么人。当着外人的面,指挥我说“叫阿姨好”、“跟阿姨说再见”——我都奔三了,她可以神奇的完全无视这一点。所以,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做。如果嘴上说的好听实际上我行我素,还不如就闭上嘴离得远点。人在做,天在看。若真的努力了,总会有好效果的。
我这是在发泄呢。叹。每次我看到家长求助这一类的帖子,就会情绪激动起来 ,把所有的家长都和我的父母重合起来,冷嘲热讽的,虽然家长们没有一个是无辜的,但我这种借机发泄怨气的行为也够不厚道的。你脾气真好,希望你对待孩子也一样脾气好。
看心理医生多长时间会好的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难以确定的事。你的既定治疗目标、医生的理论流派、治疗手法、水平、经验、互相配合程度、病人本身的各种情况、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等等,全部都会影响治疗时间的长短。
养成一个新习惯,少说也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固定下来,看心理医生最棒的不是能挖掘根源、梳理心结,而是能够重建新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还有生活习惯,所以如果要大幅度减少复发的几率,耐心等待整个系统的推倒重建,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很大一部分重建工作自己就可以做,但终归不如有人监督指导来的容易。若单单只是开解眼前的、表面上的郁闷,不用追根溯源彻底解决问题的话,只要配合得好,不用多久,两三个月十几次就能有相当显著的效果了,甚至还包含巩固的时间,当然这和医生的能力以及治疗方法有关,我是根据自己去看医生的经验说的。如果你们去看的是速成拿证培训班出来的心理咨询师,效果就不知道了。
他能不能重返校园要看他自己的意愿。只要有能力学习,有意愿学习,现在这年代,没人会阻止他的。所以当然是“能”啦。
我睡觉去了……好累,心脏又乱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