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1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8-30 10:2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心灵的阳光 于 10-8-30 10:25 编辑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一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研究表明,结婚的人或有朋友的人,他们生活得更幸福些,原因可能是他们所获得的人际关系发生了作用。心理上的疾病往往由紧张所引起。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有些设计精巧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联系是由于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发生了作用。在绝大多数场合下,社会支持和高度的自我尊重可以保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世界。协调而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更需要人们多关心。

在人的心理卫生保健中,人际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而不好的人际关系,却会很容易让人产生心理障碍。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是属于社会性的动物,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而社会性就要求人要进行交往,因此人际关系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人际关系是怎样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呢?

人际关系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正如弗洛伊德所言,人伴随分娩而产生的基本焦虑,只有依靠他人才能得到缓解,在他人的轻轻拍打、安抚下,他得到了拯救。而马斯洛也认为,人人都具有这样一种基本需要:他需要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团体,他需要得到他人的爱与尊重,这些社会需要是与吃饭穿衣等生理需要同等重要的缺失性需要,它非得被满足不可,否则,将使主体丧失安全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更是肯定,群体合作具有生物精神分析学家霍妮认为:神经症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人际关系的不同策略,将形成不同人格。她归纳了三种不同的人际关系策略:亲近人、对抗人与回避人。如果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占主导的方式是亲近,那么久而久之,你将形成依赖型人格。如果对抗成为你主要的人际关系,那么,你的人格可能是自恋型、抑或是完美型或报复型。如果你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回避型,那么你就会形成逃避型人格。

一般说来,随着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越多,参加的社会活动越广泛,人的发展就越丰富、越全面。许多大学生有这样的体验,有了一份家教,找到一份兼职,很快会感到生活的一份新的意义,对自我成长的一份新的要求。从更远的角度看,人一辈子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他的发展必定是有局限的、不充分的保存与适应的功能。如果没有群体的合作,不仅是人类,许多生物都得灭绝。马克思也说: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了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也无从规定。

费斯丁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亲和行为可成为消除不协调的一种有效工具,因为进入群体,当人们在一起互动和讨论时,可引入消除不协调的认知因素,如新的消息和意见,从而使焦虑大大减轻。心理学家沙赫特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点。他的实验以女大学生为被试,将被试分成两组。高焦虑组,被告知将接受比较厉害的电击,尽管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低焦虑组,被告知将接受很轻的电击,只会产生发痒或震颤的不舒服感。焦虑唤起后,休息 10 分钟,休息方式可选择:独处或与他人集中一起等待。实验结果为:高焦虑组选择和他人一起等待的占 62.5 %,而低焦虑组的只占 33.5 %。实验结果说明:亲和的倾向,随焦虑的增加而增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10-8-30 12:53: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很有见地

“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更是肯定,群体合作具有生物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认为:神经症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人际关系的不同策略,将形成不同人格。她归纳了三种不同的人际关系策略:亲近人、对抗人与回避人。如果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占主导的方式是亲近,那么久而久之,你将形成依赖型人格。如果对抗成为你主要的人际关系,那么,你的人格可能是自恋型、抑或是完美型或报复型。如果你在人际关系中总是回避型,那么你就会形成逃避型人格。”

是啊,神经症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

但是让我困惑的是,有些人自私而又对人冷漠,但是却依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我们这些人善良而谦让,却仍会内心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0-8-30 14:26:1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0-8-30 23:13:5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知识,谢谢LZ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0-8-31 08:13:18 | 只看该作者
亲和行为可成为消除不协调的一种有效工具,因为进入群体,当人们在一起互动和讨论时,可引入消除不协调的认知因素,如新的消息和意见,从而使焦虑大大减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0-8-31 09:51:04 | 只看该作者

心境

一个城市里的有钱人,到乡下收田租,到了佃农的谷仓,有钱人东看看,西看看,不知何时把心爱的怀表弄丢了。有钱人心急如焚,佃农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去把村里所有人找来搜找怀表。翻遍谷仓,但是怀表依然不见踪影。
天色渐渐晚了,有钱人一脸失望的神情,村里的人也一个个回家去了,但是有个人留了下来。“我有把握找到你心爱的怀表。”这人告诉有钱人
,信心十足。
“好吧!那就麻烦你,找到了我会奖赏于你的。”
只见这个人再走谷仓,找定位置后,静静的坐了下来。切都安静了,悄然无声,但是有个小小的声音从谷仓的右后方角落传来。
滴答,滴答,滴答……”
这人轻轻的像猫一样,踏著几乎无声的脚步,寻声走向右后方角落去。到了附近,这人伏身下来,耳朵贴地,在一堆稻草中找到了怀表,走出谷仓,露出得意的微笑,朝有钱人走去。
人生会遭遇许多事,其中很多是难以解决的,这时心中被盘根错结的烦恼纠缠住,茫茫然不知如何面对?如果能静下心來思考,往往会恍然大悟。
心静则一切豁然开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0-8-31 13:01:07 | 只看该作者

无痕迹心理咨询的八大要义

心理咨询一直还在被公众误解着,以为心理咨询师就是心理医生,就是看病,就是看精神病,所以很多人宁肯忍受着失眠、压力、困扰、担心等折磨,也不愿或不敢走近心理咨询。于是,就形成了一方面无数人在社会快速转型中迫切需要缓解压力,但却不知怎样寻求专业的帮助;而另一方面,国家培养的20多万人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大部分被闲置。我一直试图把两者结合起来,身体力行,根据几年的实际经验,一步一步地创造了无痕迹心理咨询,并归纳出以下八大要义,抛砖引玉,与心理咨询师同行及来访者们共同探讨。

1、精神无垃圾——无痕迹心理咨询理论认为:人的经历都是千变万化没有固定模式的,不能因为心理咨询师自己认为是垃圾,就强加在来访者的精神世界里。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事实,凡是经历中的内心感受也就是精神世界是没有什么垃圾而言,这些经历都可以称作培植和保护人格的“精神养料”,站在这样的立场看问题,就会大大地解放咨询师的思想,增加其成就感、荣耀感和神圣感,避免其职业失落感、倦怠感和枯竭感,既保护了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健康,又让来访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一种关爱和博大的胸怀。
    2、来访无患者——无痕迹心理咨询理论认为:只要是主动走到咨询室来的都不是病人,因此提出“无患者原则”,主要目的在于心理咨询师能够从这里出发,奠定了真诚、尊重、安全和接纳的咨询环境,加强了咨询师与来访者相互的信任。
    3、经历无创伤——无痕迹心理咨询理论认为:所有的经历,包括挫折痛苦磨难甚至灾难,对于一个人来说,只要正确对待,就是精神世界的升华。所谓创伤,不过是站在医学的角度看问题,站在人本的角度来看,痛苦的经历就是意志力的锻炼和情感的考验。
    4、咨询无诊断——无痕迹心理咨询理论认为:来访者来到咨询室是想调整好自己的心情,而按照精神病学的诊断标准,可能所有的来访者都会或多或少有精神方面或神经系统的症状。我们不诊断,就是静静地倾听着来访者的心里能量的流动。我们不诊断,来访者就会自由自在地叙述着自己整合的故事,在倾情地叙述中触摸内心,找回自己,重新有了自信。不诊断本身就杜绝了病理的归纳。
    5、去专家,非指导——感谢美国的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上个世纪创立的以人为中心疗法中鲜明地提出了“去专家化,非指导性”,而在我们中国,两千年前的圣人那里,早就鲜明地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语),“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语),这些都是在告诫我们的心理咨询师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心理咨询师要向来访者学习——他们可以说历尽内心里苦痛的挣扎,终于走到咨询室来,就像冰雪遇到春天的融化,凝固正在松动。我们要学习来访者的这种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我们要感谢来访者的信任,把他(她)珍藏在心的隐私宝贝给我们一一道来。我们不是专家,也不用指导,相信来访者就是自己的心理专家,自性之光能够自己点亮。只有这种相互的信任,才能达到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平等对话,真正迅速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
    6、找关系,定位置——“关系胜过良药,位置高于价值”。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人与人的关系,而每个人心理的纠结,一般都与人际某些重要的关系被扭曲有关。因此,既然医院里治疗不了关系,那心理咨询就可以大有作为了。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就是审视关系、摆正位置,调适关系,回归原位,这样的话,来访者自然就会缓解压力、舒畅情绪,神清气爽,愉悦健康。
    7、用智慧,不治疗——心理咨询的最高境界就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心理咨询不用药,用的是情,用的是大智慧,有情,关情,共情,动情,情理交融,使心理咨询的过程成为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创造的心灵动感艺术,自然玉成而无需雕琢。不开药,不打针,不化验,不开刀,这里面没有任何治疗的痕迹。我们希望无痕迹心理咨询成为一门心与心交流、情与情交融的艺术。
    8 、“三真”显效果——我们的无痕迹心理咨询评估效果就是真实、真诚、真情(真实表达、真诚交流、真情展现),只有说自己才能真实表达,真实表达才能做到真诚交流,真诚交流才能让真情展现,而真情展现就可以带来正性的流动,这在无痕迹会心团体中很明显,团体中成员都在说“真我”,都在袒露真情,就会自然涌现并传递着无限爱的能量。心理咨询师在无痕迹会心团体中成为了陪伴者,并静悄悄地等待着每一个花蕾的绽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0-8-31 13:11:19 | 只看该作者

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1871—1938)是苏格兰人,受医学教育于英国剑桥大学和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并留学于哥廷根大学,与穆勒合作共事,回国后任剑桥圣约翰学院研究员(1898—1904),伦敦大学精神哲学讲读(1904—1920)。世界大战时,从事于心理医学的工作。闵斯德伯格死于1916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出缺,1920年邀请麦独孤充任。他于1927年改任杜克大学教授,1938年去世。

麦独孤作为初期的社会心理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有两个主要的影响,第一是为社会科学建立心理科学的基础,第二是为社会心理学提出集体心灵的假定。

一、社会科学的心理基础:本能和动机


早在1908年,当麦独孤发表《社会心理学引论》时,就曾说过“心理学对社会科学有一个基本重要的部门是研究人类行动的源泉,即维持身心活动和调节行为的冲动和动机的部门;可是这在心理学的所有部门之中,却是最落后的,因为它是最隐晦、含糊和混乱的。至于有关意识状态的适当分类、元素的分析、这些元素的性质、它们混合的法则等问题的解答对社会科学是几乎没有多大意义的。”因此,麦独孤便以他的一生精力研究他所认为心理学的这个落后部门的问题,也就是先天的本能倾向或动机的问题。

他对德国传统的实验心理学研究是不满意的,认为它是无助于解决社会科学的心理学基础的问题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借助于先天的行为动力或本能的探索。他这个主张是有他的历史渊源的,原来英国前辈心理学家沃德(1843—1925)受了与冯特相反的布伦塔诺的影响,“也可说是一位意动心理学家”。麦独孤继承而又发展了沃德的传统,从而构成了他的“目的心理学”。他说“目的的行动是心理学的最基本的范畴。”这个目的心理学后来为什么又改称策动心理学呢?这是由于受了沛西能的提示。沛西能发表了一本《教育原理》,以为目的行为有一种内在驱力。 “对于这个驱力或冲动的因素,不管发生在人们和高等动物的意识生活中,还是发生在身体的无意识活动中和低等动物的(假想的)无意识行为中,我们建议给它一个独特的名称──策动(希腊字horme)。”因此,麦独孤便称他的心理学为策动心理学,而以本能为社会行为及一般行为的基础。

二、本能


麦独孤说,“本能是人的一切活动的主要动力,每一种浮想联翩,不管它似乎平淡无味,但由于某种本能的意力或冲动力的支持,也可以达成结果,而且每种身体活动也都借这种力量,从创始时起持续不止。我们如果没有这些本能倾向,以及其强有力的冲动,其有关的机体就不复能进行任何种活动,而患瘫痪了,好像大发条已被除去了的坏表,或一部火已熄灭了的蒸汽机。这些冲动是保持和形成个体和社会生命的精神势力,在它们那里,就存在着生命、心灵和意志的奥秘。”

麦独孤的这个本能概念本源于达尔文主义。墨菲曾经说过,麦独孤“发现自己作为达尔文主义者,深深不满意于一切联想主义的假设。”据说,他有一次在饭馆用餐时听到邻座有一个人出于对年青人的关怀,讲到心理学时,赞赏着说,“我观念的联想,还有一切这类的东西,很重要!”墨菲以为麦独孤心里想回答他说,“很不重要”,他的真实思想认为重要的乃是行为的主要动机或本能。

G.W.奥尔波特也阐述了麦独孤与达尔文主义的关系。他说,“从笛卡儿以后,官能心理学家肯定和区分了人的官能,但是他们的奋斗没有导致有关这些能力性质的系统讨论,从而发挥其在社会上的效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改变了这个局面,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切行为、动物的或人类的、个体的或社会的都依靠大批本能的进化,促成物种的生存。博物学家受了达尔文的启发,立即开始为动物本能编制目录,不久以后,心理学教科书较欠考虑地罗列人类动机的基本单位的名单。但这样就需要由麦独孤来体会达尔文主义的涵义,建立从本能假设为基础的一种有完满连贯性的社会心理学。”奥尔波特接着征引了麦独孤的本能定义如下:“一个本能是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物倾向,决定那有此倾向者感知和注意某一种类的客体,在感知时,体验着某种特殊情绪的激动,和对它作出某种特殊样式的动作或至少体验着这种动作的冲动。”奥尔波特说,“我们如果对这个定义逐字予以充分的理解,就可以概括他的社会心理的整个体系了。”麦独孤的本能心理学和詹姆士的本能理论也不无联系。欧洲18世纪的哲学家认为动物的活动决定于本能,人类的活动决定于理性。但詹姆士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人的本能数目较多于动物。只因人有记忆而又长于反思和考虑,每当一种冲动来临时,就会根据过去的经验,预知其结果,而加以裁制。即就稍能记忆的动物而言,它们的本能动作在重复一次以后,也不是完全盲目的,何况于人呢。所以人的本能虽多而不显。

但是麦独孤也不完全同意詹姆士的观点。他说:“那些把本能仅仅看作神经系统中运动机构的人宣称,个体习得的机构或习惯实质上与先天构成的所谓本能的机构完全一致。因此,有些人把习惯说成本能,把本能说成先天的或种族的习惯,本能和习惯的差异只是一种历史的或发生学的差异。一旦认识了本能促成行动,他们就主张或设想习惯也有相同的动力,促使我们努力进行活动。我们知道詹姆士也采取这个观点,认为本能基本上是来得短促的,是仅用以形成习惯的,成年时习惯就取代本能了。这个习惯也有动力的观点到了吴伟士教授手里就得到了最清楚而一贯的说明。他用一个合宜的术语“驱策力”标志本能的动力,以为每一本能驱策行动,有驱策力,所以一个活动的习惯也能驱策行动,有相同的驱策力。这个观点,我是不能接受的。”

他接着征引了人们所有习惯的活动,如打字、弹钢琴等。他说:“这种习惯,不管它如何熟练,能形成一种驱动力吗?转化为一种动机或不易控制的行为的冲动吗?能产生一种持久的嗜欲吗?或其本身就是目的的源泉吗?对这些发问显然要应之曰:否”。

三、情操


但是麦独孤本能说的困难在于对人的道德行为的解释。他的本能心理学以为每一本能都各有相应的情绪,例如怒与攻击,怕与逃避,柔情与父母性本能等。为了由个体心理学转入社会心理学,麦独孤便采取了香德(A.F.Shand)的情操说,以为情操不同于情绪,情操是“以某一客体为中心而组成的情绪倾向的系统,而自我情操则尤其受到了他的重视。因为它是走向社会心理学的“敲门砖”。是解释道德行为和意志决定的重要关键。

试以下列若干种道德行为为例。他说:“如当饥渴得要死时却将面包和水让给别人,说‘他的需要比我迫切’;受人迫害时,却宽恕了他,胆战心惊时,却坦然处之;又如在受性的引诱时,却不为所动。”我们对这些人际关系的道德行为将如何解释呢?

我们是否像柏拉图或某些近代道德家那样,满足于假定,那里有神圣的理性坐镇脑内,像驭手用马鞭驾驭野马一样,控制热烈的情绪吗?决不是这样的。

在麦独孤看来,脑内似有一个因素正是他所要探索的对象。但这个区决不是理性。那么“我们可否像18世纪的功利主义者那样,主张对死后惩罚的害怕或酬报的欲望,就是这个道德的因素吗?可是这个学说已早破产了。尽管它还可适用于某些特例。”

对这些问题,他认为近似正确的答案正如他在《社会心理学引论》中所曾说过的,这个区的未知数常是自我情操内所唤醒的冲动,似乎在道德行为的斗争中总有这个情操予以支援,以致取得斗争的胜利。即便意志的决定也有赖于它的力量。譬如在理欲相持的道德矛盾的情境之中依欲而动抗力较小,依理而动抗力较大。人在考虑时如何能沿着抗力最大的路线作出合乎道德标准的决定呢?有些心理学家对此归因于人的品格中的意志力的强大,有些人则归因于良心。麦独孤对二者都予以否定,他认为只有人的自我情操才是意志或良心背后的决定因素。

四、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的个体化

他和冯特都从生理学出发转入社会心理学。他讥评内省的分析无助于社会心理,而假道于生物学,强调本能和自我情操的重要,实际上是提倡生物学化的个体主义心理学。所以卡普甫(F.B.Karpf)指出,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引论》曾广受欢迎,也曾大受指责。“他的著作代表有关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的研究和个体主义的观点得到心理学家的支持较之社会学家为热烈,尽管麦独孤的文字结构的简洁和专门家姿态的表现在社会学领域内也享有盛名。但在这两种领域内都滋长着这样一种感想,麦独孤自己对此也表示同意,就是:尽管他如何维护他的心理学观点,但内容肯定很少是涉及‘社会’的。因此,我们对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不能寄希望于他的《社会心理学引论》。他曾说过,好比出门旅行,《社会心理学引论》只是在作准备,《团体心灵》才是起程。

五、团体心灵说


还是从比喻说起。麦独孤在《团体心灵》的序言中说,“我觉得自己像许多前代人和当代人一样,带了一只空无所有的大箱子或至少是一只装备简陋的旅游袋,预备出发作探索社会的航行。但我也不愿不带行李动身,却要选取少数的应急用具:小心翼翼地装箱成行。”同时他告诉我们前一著作(指那本《引论》──引者)只是一前导,目的在为社会心理学清道奠基,让后来的著作(《团体心灵》说)深入本题。”因此,论述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应以《团体心灵》为主。

依据卡普甫的研究,麦独孤一旦出发作社会心理学的探索游历时,自认他小心筹划的装备全不够格,也不适用,像许多他的前辈一样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他面对当前社会团体研究的需要,不得不放弃个体主义的范畴,从头开始。因此,他的《团体心灵》不再是他的引论篇章中所论述的那些本能倾向,也不是这些各自独立的单元倾向的结合。他甚至告诉我们说,“团体不等于个体的总和”,它“依照团体生活的定律而有它自己的生活”,否定了个体生活的规律。

卡普甫接着指出,“实际上,麦独孤在他的《团体心灵》内维护了有关社会生活的集体主义的观点。同时,他也要把从前的本能立场作一些修改。但无论如何,他已向我们透露一种需要去研究‘统一体’,‘机体完整性’和‘潜力’,而且一再声明这些实体不是单从研究孤立的个体所能推论出来的。”

卡普甫还认为麦独孤受了达尔文著作的深刻刺激,对发生学问题发生兴趣,他要使心理学家注意物种进化和个体发展的问题。不久以后,他明白,物种和个体的进化历程主要是社会的,因此,麦独孤说:“他们演变了,每前进一步都由于个体和他的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一方面个体心灵的生长随它所处的社会的精神势力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这些势力又是构成社会的各种个体心灵交互影响的产物。因此,只当我们考虑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经常发生交互的关系时,才能理解双方的生活。每一个人只是一个不全面的个体;他是这样的一个广大无边的活力的精神系统的单元,这个系统具体表现为人类社会的形式,其所努力以赴的终点是没有人能够预知的,每一单元的职能在于原封不动地传递这些势力,虽有所变化或损益,但都微不足道,离开那个体系统就没有意义,也无法解释。在历史的任何时期,这些势力的系统的活动都为进化的历史长流的条件所决定,而这些条件又为无数世代的精神活动的产物,但也仅为生活在某一时期的社会成员所造成的极其微弱的变化。因此,可以说,社会包括死者和活人,活人决定社会生命的作用与死者比较起来是无关轻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0-9-1 08:37:34 | 只看该作者

透过强迫症认识心理学规律

现代社会有许多人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不明白心理的规律。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心理也被作为一种事物来研究。但心理不同于一般的物理现象。所以好多人对于心理问题走进了误区,机械地看心理问题,现实中的物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很明确,很机械,但心理就不一样,它变化多端。所以如果医院用药物治疗心理障碍作为主要手段,就是错误的。心理的问题主要就是心理的原因,只要思想变好了,问题就解决了,跟体质没多大关系,除非是心理影响伤害到了身体,需要对身体治疗。
弗洛伊徳的潜意识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虽然在科学上有重要意义,但还是很不完善的。而且在我们心理的实际应用上没多大作用,比如你如果对汽车的各部分都相当了解,但是你驾车技术不好的话,你车也是开不到好的,而如有一人对汽车各部分都不了解,但他驾车技术好,他就可以把车开的更好。心理也是一样,我们的心理驾驶技术决定了我们的心理运行的好不好。弗洛伊德晚年的研究使他自己陷入了完全的悲观,不但对心理治疗感到完全的悲观,甚至对整个人类也感到了完全的悲观。弗洛伊德本人并没有实际治愈过一例典型的心理障碍患者,而且弗洛伊德本人也承认这一点。
怎样让我们的心理变的更好呢?从古到今,有着对此各种各样的讨论。其实我们可以从古代的老子,庄子,佛教的禅宗中得到很多有有益的启示。但是一提到宗教,很多人可能就想到那些迷信的东西,当然,想通过神,鬼 等使心理变好,那是肯定错误的,即使佛教都说佛不能直接救你,要你自己开悟。但是这些古人的思想中确有一些真正的可取之处。那就是关于心理方面的一些知识方法,也可以说是技巧。
比如佛教的禅宗,提倡顿悟。其实这个开悟就是对心理规律的技巧方法的掌握,但它不当当是个知识,它是一种体验,它要你自已去真实感受它,要实际运用它,觉得好了,你就会知道了。就比如你没吃过一样东西,不管别人怎么说它的味道,你还是不会知道它真正的味道,只有你亲自吃了后,你就立刻知道。当然,我们也不要把悟当成是什么成佛成仙的事,没有那么神的。我们只把它当成是对自已心理的一种领悟。
这是个什么方法呢?其实它是太简单,简单到你可能不会认为它是个好方法,它才会从我们眼前溜走。我们喜欢把问题复杂化,我们的本能使我们认为简单的东西更不正确。所以才有禅宗里的棒喝,就是师父拿着根木棒要逼徒弟领悟,就是说这么简单的东西你还不知道。
这个方法就是“接纳”。就是诚心接纳你所有的感觉,感受,想法,行为,痛苦,害怕,高兴等等一切。就这么简单。要注意是一切,不管再怎么痛苦,再怎么难受,再怎么不合理,都接受它,接纳了,你就会好。在接纳的同时,你也可以观察自已的心理到底在想什么,去感觉自已的感受,就好象看另外一个人一样。这就好象佛教里的俗语,“观照”和“觉知”。当然,你没去想怎样接纳,你也可以是在接纳。
这个方法对于正常人,对于有心理障碍的人都是一样有用的。其实所谓正常人和不正常人的区分界限是不大的,甚至就在一念之间。
我们可以用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做为例子,这样更容易理解。比如,有个有心理障碍的人,他每天总在睡前要看一下门关了没有,即使他已经知道门关好了,他还是要去重关一下,如不去,他就不舒服,而且几乎每次门都是已经关好的。他意识到这是个病,为此很烦。如果运用接纳的方法就是,你就接纳有这种想法,有这种行为,接纳自已为此而产生的烦恼。那你就会变好。其实我们有古怪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这种想法呢,为什么不那样想就是正常的,我们如果把有那种想法和没那种想法都看着是正常的,那我们胸怀就更宽广。就比如庄子的家人死了,他一点都不伤心,反而敲乐器,别人觉得不正常 ,就问他为什么不难过,他说,人死了就是难过的事吗,人死了,与天地同眠,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那个总关门的人,就是为有这样的想法而烦,所以他就努力压制这样的想法,但是心理就是这样,你越压制,他越对抗。这样相互对抗,冲突就会越来越大。这是愚蠢的做法。如果他去接纳这种想法,接纳这种行为,那么渐渐的反而就会变好。当然,这是个渐变的过程,这点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蜕变,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变好。就象我们在睡觉时,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睡着的,你从不会知道是哪一刻睡着的。当然这个蜕变的时长因人而异。
当接纳时,我们的心理反而慢慢不再对抗了,这时我和我们的心理成为一体了,就象“无我”那样。有一个典故,有人问佛,我为什么烦恼呢,佛跟他解释后,他立即顿悟了,佛大概的意思就说,是你自已在烦,是你自已一直在纠缠你的心,本来你是不烦的,你为什么要去纠缠它呢,也就是说你接纳你的烦恼,你就不会烦了。所以也有个典故,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就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惠能得到了师父的衣钵。勤拂拭正是自已没有必要的纠缠。所以佛教常常以小故事来启发人们。
那个关门的人其实更多的是为有那种想法而烦,当他接纳后,他可以常去关门,甚至还可以喜欢上关门,但他也可以不去关门,如果不关门有不舒服就接受不舒服。这样渐渐地,关不关门对他就无所谓了。心理也没什么障碍不障碍了。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我们话语有时难以表达清楚,但只要去体验就容易明白的,而且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实际体验。
另外我们也要相信接纳就会好,信则有,不信则无,这虽然很主观,但心理就是这样的,你不信的话,你连体验它正不正确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客观的心理科学。禅宗的悟也是客观的心理科学。
再比如有些人会失眠。对于失眠,药物治疗是没什么用的。完全是心理原因。当失眠时,你就这样想,我就让它失眠,一直醒着到天亮我也真的接受,有烦恼有担心我也接受,当然你闭上眼睛,摆好了睡觉的姿势。你要相信接纳就会好的。而的确实际上就是会好的,慢慢地,不知不觉你肯定会进入梦中。这个过程也是很微妙的。
总之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都大同小异。解决的方法也差不多。有心理障碍也不一定是坏事,正所谓没有迷哪来的悟,没有悟也就没有迷。
其实我们还可以由这种体验领悟到很多道理。还有象老庄的“无为而无不为”,我们的工作是工作,如果我们不工作时,就是在玩吗?不工作时,我们的身体在运行,嘴巴在呼吸,在一定意义上不可以说是工作吗。所以你即使一事无成,和做成大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样的,这就是你的思想要有包容性。有时候世俗的思想是片面的。还有老庄思想的柔弱能胜强硬等等,都是很有道理的。
当我们接纳了自已时,我们还可以体验到更多的感受,有时候即使你一个人静坐时也能感受到无比的愉悦,你也会知道快乐和痛苦是相对的,一波又一波,而且不受我们想法控制。很多时侯你的思考变的根本不重要了,你只需去体验,你没去想接纳,但你是在接纳,而且接纳的更好。我们的思考有时反而束缚了我们,丢开了可笑的思想,我们会变的更自由,更精彩。我们的心是很大的,我们体验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我们的世界是复杂的。有太多的问题我们不明白。好多人喜欢问为什么,有时对于一些问题,你不要去想为什么,不要去钻牛角尖,你想也想不明白,一句话,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的脑子的思考力实在是很渺小。我们的世界也是很矛盾的,真理和错误都是相对的,真理在一定意义下是错的,错误在某种意义下又可能是对的。有时我们的言语很难表达出好多事情,言语表达也有许多不完整性,所以争辩也是没有多少意义,你争赢了也不一定是对的,争输了也不一定是错的。只要我们体会到其中的真正的意思也就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15 05: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