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般若白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哲思养心文章汇集

[复制链接]
226#
 楼主| 发表于 10-4-28 16:15:19 | 只看该作者
[转贴] 如何拥有幸福的爱情?
转自:本版面:http://www.sunofus.org/bbs/thread-66925-1-1.html


  另一半的优点,居然是我最大的缺点,情何以堪

  谈到爱情,其实是每个人都渴望的一段亲密关系。从大自然的现象来看,阴、阳本来就是一种互相吸引、结合的一个状态。我们来谈要如何能拥有幸福的爱情之前,首要重点要去思考的是,我要怎么样找到真正属于我的灵魂伴侣?接触爱情的过程当中,这个人到底适不适合我?是否真的是我可以一起携手终身走完一辈子的对象,这是我们一般人都会去思考的重点。

  我先在这里分享一个简单的观念,通常我们在找寻对象的时候,都会先想:我要怎么样可以找到我理想中的另一半?以及如何让我的生命与感情能够更完美合一?说实在的,在我们以心灵的角度来探讨的时候,当我们想要去『寻找』另外一半的同时,我们内心已经是呈现匮乏的现象了,而且已经是一个不完整的状态,你吸引来的对象内心也不可能是富足的。为什么呢?

  因为你在找寻『一半』的同时,代表你自己也只有『一半』了。所以需要另外不完整的『另一半』来补足这不完整的『一半』来成为一个完整体,其实这样的观念是很危险的。

  我记得以前我在追求伴侣,或者我的朋友在寻找他的伴侣时,通常都会落入一个迷失,例如我现在有一些优点:诚实、老实、忠厚、责任感、内向、寡言木讷。

  可是我个性上有一些缺点,如:不善于人际关系、个性比较内向、个性比较静。有时候希望所寻找的对象不要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为什么?他觉得自己太静了,希望找一个活泼、外向、动态的对象,来弥补静的这个缺点,总觉得这样做才是一种调和,一静一动是互相平衡与互相合一的状态,就连合八字、命理、星相…等都是类似这样的逻辑。

  其实,各位通常这样的状态当中,你所找来的另外一半是绝对不会幸福的。我们用心灵的角度来解读,我们刚刚已经有提到:如果你内心当中的状态是一种匮乏、不完整的现象,你所感召来的对象也一定是匮乏、不完整的。

  举例:我们刚刚不是提到说自己个性太静了,『静』你已经没办法接受这样的状态,所以希望用动态的对象来补足静态的部份。不可否认的,刚开始你一定会被这样的对象特质给吸引住,因为对方的一切乍看之下,都是你所想要的,这一切都是你没有的优点,也就是说他的优点等于是你的缺点,同意吗?

  而人偏偏很奇怪,在欣赏别人的优点,或是在看待别人的缺点,都很容易,可是在看待自己的缺点的时候却很盲目,且没有办法面对自己的缺点。所以刚开始在结合当中,他会很喜欢沉溺在这样的关系当中,会觉得对方是一个非常活泼外向,就是他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或是他心目中的白雪公主。

  可是在交往一段时间以后,逐渐会产生许多问题出来,什么问题?对方的优点、活泼、外向的行为,开始对你来说是无法忍受的一件事情了,慢慢的你会发现怎么这个伴侣一天到晚都有很多人来找他,他一天到晚都有约不完的会,异性朋友也超多,喝咖啡、去唱KTV、去吃饭、交际应酬、聚会…等等,好像他的生活都充满着多采多姿。

  因为你本身就比较安静不爱交际或太吵杂的环境,所以慢慢的跟他之间的交友圈、交际圈、生活的方式与模式,就会有很大的落差,渐行渐远,到最后会因为他的行为你没办法接受。

  不禁你会开始怀疑他是不是爱你、重视你,甚至怀疑对方在外面是不是已经有外遇的行为产生,所以很多这样的争吵、猜忌包含各方面彼此的不信任,就产生越演越烈,原本你所认为的那个优点现在对你来讲,却是无法忍受的缺点,所以不断的攻击那个点,到最后就会形同陌路各走各的,我看到很多的情侣、伴侣会离婚、分手都是因为这样的状况而产生的。

  然后在离婚或分手的这些状况当中,我们最常听到彼此的理由都是因为个性不合。奇妙的是,为何这对个性不合的两个人,在一开始接触的过程当中,彼此却都没有发现呢?为何在相处之后才发现彼此个性不合呢?所以,套一句爱情小说里经常的一句话:相爱容易相处难。我只能套另外一句话,那就是:爱情是盲目的,就是如此。

  可是请各位不要忘了,人很难面对自己的缺点,当对方的优点也就是你的缺点,突然放大在你现实的生活里时,你该如何自处?当你跟他开始生活时,他如同是你的一面镜子,你不断看到你自己缺点的部分,到最后你会无法面对。

  因为那个缺点突然之间,活生生地摆在你生活的各项周遭的每个角落,就像是一面立体的大镜子,每天无时无刻都在你的生活里,不断投射出自己身体的缺陷让你看到般的痛苦是一样的。

  这么明显的一个缺点,你会因为被放大然后没有办法接受,到最后就在困在那里,然后逼自己逃避、厌恶甚至攻击、批判对方,把对方斗的伤痕累累。从心灵的法则来看,你攻击的不是别人而正是自己。所以不是别人跟你个性不合,是你自己没办法接受你自己这样的缺点,更何况也没办法面对自己。

  自己讨厌自己的个性,因为你觉得太静了是一种缺点,对方活泼你会羡慕是一种优点。你可以接受对方的优点,却同时没办法接受自己的缺点,你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缺点的部分,这样矛盾的心灵状况事实上是很微妙的。

  所以在从这种互补的心态当中,你只会看到,彼此因为看到彼此的缺点,不断的为了逃避、害怕面对这个缺点,而扩大了这个争吵,我们发现很多情侣、夫妻都是因为小事而吵架。



  吸引真爱来敲门

  可是我必须要这么说,有些人未必是如此,有的人他的伴侣就是他们彼此真正的灵魂伴侣。因为彼此之间很有默契,连吵架都非常有默契,有的伴侣甚至可能吵完架,彼此想要独自到外面走一走,想要找一个地方好好的安静一下,结果两个人去的地方却又是同一个地方,在那边又相遇了。

  或者有些情侣或夫妻,有一方可能他发生了一些事而情绪不好时,另外一方却会很自然的、不自觉的打电话给这一方,他们之间有很多的默契,有很多的共同点,这代表他们彼此所碰到的就是自己的灵魂伴侣了。

  所以要如何能找到真正适合的对象跟灵魂伴侣?你就必须要真正的去检视自己的心灵状态是什么?真正的认识、了解自己。转换心念,用『吸引』的方式,而不是用『寻找』的方式。以心灵的法则来看,当你在『找』伴侣的同时,也就是在告诉人家说你已经没有伴侣了,而且已经不会有伴侣了。

  因为你是用匮乏的心态在找,『找』代表你是没有、匮乏才需要找嘛!你应该换另外一个观念与想法:「你可以吸引,你可以拥有,而且你已经拥有」,这样子的做法,你才可以吸引到跟你同构型、跟你相等对象,而结合成为一个『合一』的状态,而且这个是一种加分,更扩大的圆满。而非你自卑的认为自己有不完整的部份,要像拼图一样找另一个拼起来......
  


  节取自台湾心灵讲师陈嘉堡著作《心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楼主| 发表于 10-4-28 16:18:12 | 只看该作者
卸下伪装,真实面对自我  
黄文翔





  华屋、服饰、学历、口才、职位是我们常见的外在包装,对自己心理喊话是内在的包装,总习惯包装好了才出去面对他人,因此外人也经常难以窥得全貌,日子久了,也忘了自己真实的面目。

  有一天门诊来了一个企业家娓娓地诉说,这二十几年来他用心布建了各种政商人脉,花了庞大的金钱做各种活动赞助与竞选捐款,但是生意垮了之后,竟然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交朋友有何用?」他说这话时语气还愤愤不平。因此息交绝游,退出各种过去挂名为理事长、会长的民间社团,把自己封闭起来。

  这样的社交退缩和满腔的怨怼,当然令他的生活完全走样,整日神情萎顿,终至于必须就医。其实社会上许多人在人际关系的经营上也有类似的处境,但是因为还没有引爆出问题来,也就没有机会做彻底的检视。


  人与人的交流层次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许多层次,第一层是日常事务的交流,这是最表浅的层次。例如一个普通学生可能每天上下学遇上同一位车站剪票员,一个公司的会计可能每日和银行的同一位柜台行员打交道,虽然历经数年对这个人的形影熟悉,但是不会真正了解对方。现实生活之中,许多夫妻也流于此种层次的互动而不自知,每天互相交代的只有购物、缴水电费、几时载孩子补习……等琐事;即使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对彼此的内心世界因为用心不多而所知有限。一旦婚姻出现裂痕才讶异对方何以无情至此,也突然惊觉自己对朝夕相处的配偶竟是如此的陌生。

 
  第二种是情绪的交流。有缘同一办公室的同事或是同班同学,可以用心旁观一个人形诸于外的喜怒哀乐,也可以去关切这些情绪的源头,如此我们可以对对方有一些了解与交情,也可以为生命的历程留下一些温馨的回忆内容。第三种是志向的交流。充分了解彼此的志向,能够互相支持或是共同参与;如彼此认同在事业上理念相投的伙伴,在茫茫人海中已经是难得深交的朋友了。最后一种是生命终极意义的交流。了知一个人的生死观和终生秉持的生命信念,也相信彼此的信念禁得起环境与时间变迁的考验。这样的相交纵使不能长时间相处,也能相知相惜而生死不渝。古代君子之间的刎颈之交,大概指的是这等交情。能有这种知己是人生一大福报,却不是人人都得以享有。



  只是伪装,忽略真实自我

  现代人很重视人际关系,因此许多人忙于参加各种增进人际关系的研习课程,努力学习如何沟通、如何谈判、如何自我营销,广结四方好友以便有朝一日可以引为自己的奥援,可是结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是一般人着重人际关系的广度,而忽略了它的深度,因此到头来难免感叹「相识满天下,知己有几人?


  时下有些所谓的自我营销或是成长课程,会要求学员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喊话:「我,某某某是有能力的,一定能够排除困难达成目标。」利用专业的服饰造型、高亢的语调与激昂的肢体语言,学习一再地去武装自己、说服别人。然而这当中从外表到心理都做了太多的包装,却忽略了长时间静下来面对自己的时候,这些伪装都将失效。华屋、服饰、学历、口才、职位是我们常见的外在包装,对自己心理喊话是内在的包装,我们总习惯包装好了才出去面对他人,因此外人也经常难以窥得全貌。


  但是就像许多人都有的经验,在盛装应酬之后回家,发现卸下彩妆、除去首饰或抛开领带、脱去鞋袜,不必端出正经八百的神情时,那才是最轻松愉快的时段。整天都必须盛装应酬的人已是够辛苦的,如果一辈子都如此那就够可怜了;有些人装扮久了,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变得陌生了。社会上有人没有化妆是不敢出门或面对镜头,外表如此、心理上更是如此,这样的人只希望别人接受精心包装过的自己、伪装愈重的人,相对心理负担也愈重,也就更难健康自在地生活。有些人甚至于想要用这些伪装来蒙混自己,但是当有一天发现骗不过去时,其痛苦将难以言喻。

  反求诸己,善缘自然来

  西方人说,能被身边的随从所敬重的大人物,才是真正的伟人,那是因为随从能够观察到群众所看不到的生活细节;但是能够敬重自己的人更少、更难得,因为比随从看得更细密的人是我们自己,心灵转折的细微处也只有自己知晓。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人,拥有傲人的学经历或社会地位,但是心中却不踏实。披着重重装扮接受他人钦仰时是十分心虚的,只是没有勇气卸下这些装扮,也就心虚地过一辈子。


  有些人能言善道、口若悬河,甚至演讲的档期都满档,但是却无法弭平内在的冲突,到头来最无法说服的人却是自己,这样的人即使雄辩滔滔,但是可信度偏低。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心中经常浮现另一个不安分的自我,有时需要百般安抚劝慰,否则两个我会摆不平吵起来,行事时另一个自我经常唱反调闹革命,自己的身心力量也就无端互相消耗折损了。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要认同哪一个自我,别人岂能认同。换句话说自己都无法与自己相处了,此时其他的人际关系都是表浅而虚浮的。


  事实上,在社会里能够被大家所感念,而积聚各种善缘的人往往是生活单纯,却长期为了自己信受的理念奉行终生的人。因此想要拥有相知甚深的知己,自己也要具备相对值得深交的条件,真正的好友绝不是富贵、权势或是学经历等社会条件的包装所能换来的。而是要具备单纯、稳定、善良的人格与信念。因此要结交好友不能一味地向外驰求,而是要先安顿好自己的身心。身心安定之后,在生命旅程中擦身而过的善缘就会停驻聚集。如果不能由自己下手,只急于营造人际网络,到头来还是会白忙一场。


  人际关系上受挫折时,也就是检视自己人际互动模式的最好时机,此时不必怨天尤人,也不必急于去开拓新的人脉,反求诸己绝对是最有效的方法。


                                                                                 转自:http://www.360doc.com/firstarticle.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楼主| 发表于 10-4-28 17:57:58 | 只看该作者
被绑架的“幸福”



转自:辽沈晚报在线阅读养心版:http://epaper.lnd.com.cn/lswb/20100427/index.htm


    心里有福才是福。人知足了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惊喜。这是幸福的源头。

    《老大的幸福》中范伟饰演的傅老大,长兄如父如母般地把四个弟弟妹妹带大。他们有出息了,忽然感到依然生活在顺城老屋里的大哥,太不幸福。于是,齐心协力地把大哥弄到北京,让他好好地享受幸福生活。

    傅老大也曾美滋滋地“坐飞机、住别墅、吃海鲜……”可是,他很快就觉得,这样的生活一点儿也不幸福。他执著地追求着与梅好在一起的幸福。弟弟妹妹却认为,如果大哥跟那个女人在一起,就是遭罪。为了大哥的幸福,他们拆散了那一对儿鸳鸯情侣。傅老大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幸福被亲如手足的兄妹们给绑架了。

    其实,不只是傅老大的幸福被绑架了,绑架了大哥幸福的四兄妹,他们的幸福也被绑架了。老二被超级大老板的梦想所绑架,盲目扩张,难逃破产命运;老三被妻子的升官梦想所绑架,苦不堪言;老四被买大别墅的梦想所绑架,险些丧命;小五则被做富豪太太的梦想所绑架,备受精神折磨与感情摧残。

    傅老大最终挣脱了弟弟妹妹的绑架,回顺城老家寻找属于他的幸福去了。人们对傅老大最终没有得到梅好,没能得到他的幸福爱情而扼腕叹息。我们的审美心态,向来是渴望看到大团圆的结局。

    而鲁迅先生早就说过,没有大团圆。大团圆是海市蜃楼,勾人魂魄,你却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它。所以,聪明的范伟让我们放弃了幻想,站在海边的沙滩上,感受着海浪拍打双腿的真实。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放手也是幸福,也是爱,舍得也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楼主| 发表于 10-4-28 18:00:57 | 只看该作者
简单即高效


转自:辽沈晚报在线阅读养心版:http://epaper.lnd.com.cn/lswb/20100427/index.htm




    在实际生活中,有人总喜欢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再三权衡利弊,把简单的问题想得太复杂。结果,待到想好了去做的时候,早已时过境迁,机会也失去了。

    看过两则故事。其一:一次,爱迪生让助手测量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灯泡后,立即开始工作,他一会儿拿标尺测量,一会儿计算,一会儿又运用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但由于灯泡是不规则形状,几个小时过去了,助手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计算出来。爱迪生进来了,看到助手桌子上摆满了稿纸和工具书,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爱迪生拿起灯泡,往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面的水倒入量杯,答案就找到了。 ”助手这才恍然大悟:简单就是高效。

    其二:一名男子从洪水中救起他的妻子,他的儿子却淹死了。事后,人们纷纷发表看法,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妻子却不能死而复生,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再娶,儿子却不能死而复生。后来,有人去问男子为什么先救妻子。男子告诉他,当时什么也没想,因为洪水袭来时,妻子就在身边,他抓起妻子就往岸上游,返回时,儿子已被洪水冲走了。试想,这个男子当时如果进行了一番抉择的话,事情的结果会怎样呢?也许等不到男子继续往下想,洪水早就把他的妻子和儿子都冲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楼主| 发表于 10-4-28 18:05: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般若白莲 于 10-4-28 18:09 编辑

父亲背上的春天

转自:辽沈晚报在线阅读养心版:http://epaper.lnd.com.cn/lswb/20100427/index.htm






    又一季春翩然而至。风的纤指触到哪里,哪儿就泛出娇羞的绿色。轻柔的阳光穿过树梢、轻点着那些鲜翠欲滴的枝芽,最后又无奈散落、悄无声息地,点点碎片撒满山间小路。

    多么熟悉的小路啊!每一个坑洼、每一个转弯……无数次重叠在梦里了。那梦是属于童年的,甜蜜又温暖,而它恰好贯穿整个春天。

    那一年三月,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

    院子里的杏树泛出星星点点的嫩芽儿,调皮的草儿在墙根儿下顶破土层、探出头来。阳光千丝万缕地照着山野以及山坳里他们的小屋。父亲一早出去巡山了,他是这一带的护林员。在孩子的眼睛里,他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母亲坐在窗前缝补着什么,阳光透过窗户折射进来,斜斜地照在她的脸上。孩子有些烦躁地翻着一本画册,那是父亲买给他的,那上面画满了精彩的外面的世界。

    不知什么时候,孩子睡着了。梦里,他插上了翅膀、飞出了大山……醒来的时候,父亲已经回来了,他和母亲正小声地商量着送孩子去上学的事。在孩子的枕边,放着一个新书包,那是母亲刚刚缝好的。

    第二天早上,父亲送孩子去上学。

    学校在大山外面,沿着蜿蜒的盘山小路,父亲骑自行车载着孩子要走上两个小时。启程的时候,巧手的母亲把一个小风车递在孩子手里。“自行车轮跑起来的时候,风车也会飞快地转,它会让你们一路顺风哩! ”母亲笑着说。

    于是,一路上孩子都举着那白色的小风车。

    风吹来清新的草香、鸟儿的歌声时远时近……孩子坐在车后座上,依偎着父亲宽厚的背。阳光停在父亲的面颊,那儿有亮晶晶的东西滑落,孩子忍不住伸出手去擦了一把,湿漉漉的。父亲没有在意,他一面用力蹬车,一面在给孩子讲着外面的故事,讲高楼、宽敞的马路……孩子愉快地听着,他一只手举着小风车、看它沙沙转动;另一只手搂着父亲的腰,脸贴在那背上,像是听着他的心跳,又像是感受着他的温暖。

    日复一日,父亲就这样载着孩子走过,那风车不知疲惫地伴着他们。

    多年以后,孩子长大了。无论身在海角天涯,他总不能忘记大山里面的父亲母亲,还有那些温暖的季节、那个承载在父亲背上的春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楼主| 发表于 10-4-28 18:33: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般若白莲 于 10-4-28 18:35 编辑

“自信”不是“锻炼”出来的

转自本论坛:http://www.sunofus.org/bbs/viewthread.php?tid=67005&page=1#pid555388



    曾经的我,做事犹豫不决、上课发言紧张、考试焦虑、交往障碍、经常性恐惧等等,这些问题我都有,而且我深深为自己的“不自信”感到自卑,我知道“不自信”是很难成功的,总想彻底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做一个自信、开朗、快乐的人。于是我就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锻炼”计划!

    每天定计划,工作生活井井有条,我确实忙碌起来了,也感觉到了锻炼的初期效果,但是好景不长,我发现这种锻炼越来越艰难,最后几乎寸步难行。

    为了自信交往,我要求自己见任何人都要面带微笑,但这种笑容很难看,不是自然的、发自内心的笑,微笑锻炼的结果是连真正的笑都不会了,只感觉到自己的肌肉在紧张地发抖。

    为了证明自己是自信的、开朗的,每次和陌生人交往时,我都夸夸其谈,而且装的很像,真给别人留下了自信的形象,但是一回到生活中内心的自卑感又让我苦恼不已。

    为了锻炼自己的胆量,要求自己每天做一件害怕且不敢做的事情。

    听说推销员的心理素质好,我就在假期真正做起了推销员,但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相反好像更自卑了。

    我想过去工地打工、去艰苦地区锻炼、当兵、上战场、甚至出家。

    一次一次的锻炼,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收获的却是失败、痛苦和打击!最后连那点残留的自信也没有了!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这是为什么?人们不都是教导我们要磨砺自己,去努力奋斗吗?为什么越努力却越自卑?

    锻炼、努力、奋斗并没有错,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适合我们这群人,因为我们内心什么从未接纳“真实的自我”,我们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完美的标准,强迫自己去达到,这就成了强迫。

   
如果真的要去锻炼、努力、奋斗,请先接纳自我,接纳自我的一切,你就会坦然地做,也不会面临一次次的打击。

    一样去行动,心态不一样,结果却完全不同。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日本青年,患有社交恐怖症,为了锻炼自己,他独自到非洲去猎杀一头狮子,他认为这是真正的面对生命的考验,如果能有面对生死的勇气,还怕什么社交恐惧症呢?很幸运,他经过几个月的找寻,终于找到一头狮子,而且就在狮子的近处,真的将狮子射杀了。回到日本,各种媒体都对他的英雄行径大加报到,他简直成了一个最勇敢的青年,可使仅仅过了几个月,他却发现自己依然是社交恐惧的,虽然能面对狮子的威胁,但是自己依然在与人交往中感到恐惧和心悸。

    这个日本青年的勇气可嘉,但靠“锻炼”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即使你去过战场,面临过枪林弹雨的考验,也不一定就能让你“自信”,也不一定能消除你的“症状”。
      
    做事前先要接纳自我,这是我们迈向正确行动的必要条件。
   
    不接纳自我,盲目地去“锻炼”,就会走向一个错误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楼主| 发表于 10-4-28 18:39:32 | 只看该作者
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大师询问他的弟子:“为什么在愤怒的时候,我们会呼喊?为什么在烦恼的时候,我们要彼此呼喊?”
  一名弟子说:“因为我们失去了镇定,所以彼此呼喊。”
  “但是,为什么当另一个人就在你旁边,你还是选择呼喊呢?难道不能以柔和的语气跟对方说吗?”大师继续问道。
  弟子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是没有一个能使大师感到满意。
  最后大师解释道:“当两个人相互愤怒的时候,他们的心和心相距很远。为了填补这段距离,他们必须呼喊,这样彼此才能听到。他们越是愤怒,心和心距离则越是遥远,他们只有越发强力呼喊,他们彼此才能听到。”
  大师再次问道:“当两个人相互爱慕,会发生什么呢?他们不需要彼此呼喊,只要轻声交谈,那是因为心与心的距离变得紧密了。当他们彼此爱得更深,又会发生什么呢?两个人相爱的时候,他们的心靠得很近。他们甚至都不用说话,只需看着对方,就够了。”
  这个故事的寓意:当你们争吵的时候,不要让你们的心疏远,不要说那些使彼此更疏远的话,一旦你们之间的距离太疏远,你就可能无法找到缩短的办法。



  转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416/17/1199039_23360811.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
 楼主| 发表于 10-4-28 18:44:54 | 只看该作者
哲理小品:像流水一样生活

苑广阔




  我有一个忘年交的朋友,今年已经60多岁了。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坎坷,充满曲折。但他却从来没有向生活低头,从来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

  有一次,我们在一起喝茶聊天,谈起了人生,他说的 一番话,给我印象极深,永难忘怀。他说,人就应该像流水一样生活,既要坚忍不拔,又要灵活多变,只有这样,才能越过险阻、走过坦途,把人生之路不断地向前延伸。

  像流水一样生活,这是他对自己人生之路的一个总结,也是一句充满哲理的话。

  流水从源头出发,不管最终流向哪里,它所经过的路途都不会一马平川,就像人生不管最后怎样,走过的路途都不会一帆风顺一样。在流水前进的过程中,它会遇到高山。水往低处流,虽然流水不能攀越高山,但它却不会在高山面前停滞不前。它会积蓄力量,四处探索,寻找出路,最后总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通过的出口,达到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显示了流水不死板、灵活性的一面。

  除了高山,流水还会碰到洼地、深沟。这时,流水同样不会沉溺于眼前的舒适和安稳,它会不停地流啊流,直到把洼地和深沟注满、填平,然后继续阔步向前。这又显示了流水无比耐性的一面。

  高山和洼地,是流水要前进所必须面对的困难和诱惑,但这些困难和诱惑只会暂时地放慢它的脚步,却不会让它永远停留。人生也应该如此。挫折和诱惑是必然存在的,惧怕困难或者是沉迷于诱惑,都会让我们的人生停滞,失去激情,最终毫无意义地迎接衰老和死亡。

  人应该像流水一样,既要充满耐性,具备一定的刚度,又要学会灵活,具有一定的韧性。只有这样,才能化险为夷,不断地往前走。

  人生如流水,不但是形式,更要其精神。


  转自:http://www.360doc.com/myfiles.asp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楼主| 发表于 10-4-28 18:46:49 | 只看该作者
哲理小品:坐在路边鼓掌
刘继荣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

  周末,一群同事带着老公和孩子结伴郊游,一路上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出的菜汁擦净,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首先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写得最多的理由是:乐观幽默。班主任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转自:http://www.360doc.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楼主| 发表于 10-4-28 18:48:44 | 只看该作者
哲理小品:向后看别有洞天
刘家新





  两位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在两个玻璃瓶里分别放进5只苍蝇、5只蜜蜂,然后将瓶底对着亮光,瓶口朝向暗处。几小时后,5只苍蝇从瓶子后端暗处找到出口,爬了出来,5只蜜蜂全都撞死了。

  科学家分析认为,蜜蜂把有光源的地方看作唯一出路,每次都朝同一方向飞,而苍蝇不死盯着那点儿亮,碰壁后知道向后看。蜜蜂与苍蝇,一前一后,一生一死,揭示了成功的秘诀。将昆虫换成人类,道理同样适用。在困境中学会向后看,另谋出路,是一种智慧人生。

  人生有亮点,自然就有暗点,而且经常发生错位。懂得向后看,修正自己,调整人生,重定坐标,当前面天空遮盖浮云失去色彩时,回头同样能看见蔚蓝。

  一家纺织厂有两个四十岁的女性同时下岗,一个是工程师,一个是工人。工程师愤怒、吵闹、谩骂,无法解脱。女工则很快走出阴影,发挥烹调特长,在亲友的帮助下,开了个小火锅店,一年多不仅还清了借款,生意还扩大了好多倍,如今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餐馆。

  生活总喜欢把荣辱、成败、得失等对立的东西同时呈现在人们面前,考验人的心性。这时往往需要向后看,理清思绪,拥有一颗平常心,学会平静地说再见,避免误入激流,剑走偏锋,伤及他人和自身。

  电视剧《九岁县太爷》里的酒店女老板说,任何人一生或许有两件事都躲不过:讨饭、坐牢。许多人猜不透话中玄机。其实她是指“形与神”。有些人形没讨饭,但神在讨饭;形没坐牢,但神在坐牢。这种心态监牢、心理监牢、情绪监牢、精神监牢,恐怕不少人都坐过。不“坐牢”是人生的成熟。

  向后看,不是消极回首,而是一种前瞻;不是刻意逃避,而是一种壮行;不是甘于平庸,而是角色转换;不是砸碎原有生活框架,而是在现有框架里构建新生活。张果老倒骑驴,“功夫向后看,功效向前进”。

  人生之旅风一程雨一程,人生脚印或深或浅,美好事物常从指缝滑落,悲伤与阵痛,链接冷暖更迭,交替人生苦乐。美好的过去值得留恋,但不能指望谁都给你阳光。回头想想,人生如戏,自己才是唯一的导演,前半部戏不管如何让人后悔,也无法重新改编,唯一的选择是让后半部日臻完美。

  哲人说:“一个人的幸运在于恰当时间处于恰当的位置。”人生道路崎岖,不管痛惜还是悔恨,生活终究还要继续。向后看,从时间里寻觅真理,收拾好心情,领悟人生,准确定位,用智慧汗水兑换幸福。


  转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412/19/1199039_22741821.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楼主| 发表于 10-4-28 18:51:20 | 只看该作者
哲理小品:“慢”的芬芳



段奇清



  不必急着得到生活所要给予你的,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慢慢地去领受,这才有滋味,这才有异香。

  远古时期的夏朝,传说有两个人偶然遇到酒仙杜康,便要他传授酿酒之法。杜康叫他们选用秋熟饱满的黑糯米,调以冰雪初融时高山流泉的碧水,尔后注入僻静之地的千年紫砂土制成的陶瓮,再用初夏第一片得见朝阳的新荷覆盖 ,密闭七七四十九天,直到凌晨鸡叫三遍后方可启封。

  在那个远古蛮荒的时代,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才找到了所需材料。他们将梦想连同这些东西一起调和密封,然后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

  所不同的是,一个人几乎什么也不做,一心一意等待这瓮酒的酿制成功,不时去瞧一瞧,摸一摸,摇一摇。在这难熬的等待中,第四十九天总算来到了,他索性一夜不寐,坐以待晓,好不容易他听到第一声鸡鸣。多么漫长的等待啊,总算又有了鸡的第二遍啼鸣。第三遍鸡叫声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响起?他再也无法忍受了,急急忙忙地打开了陶瓮,他几乎昏厥:里面的一汪水像醋一样又黑又酸。

  而另外一个人,密封好瓮口后,虽然也盼着那个时日的到来。但他在这段日子里,白天欣然下地劳作,晚上借着松明灯怡然看书,四十九日倏忽即过。

  第四十九日之夜,他早早上了床。第一声鸡鸣将他唤醒,他慢慢地起床,慢慢地洗漱,很快迎来了第二声鸡鸣。这时,他情不自禁地踱出茅屋,悠悠然看天空中阑珊的星斗,观远处微曦中的山峦……在惬意愉悦中迎来了响彻天宇的第三声鸡鸣。他缓缓进屋,扒开那片荷叶,顿觉一股芬芳扑鼻而来;他满满地倒了一杯,只见清澈透明的液体在杯中漾动;轻轻抿了一口,啊,是那样的清醇甘甜,那美味在齿颊间久久不去……

  倘若你是个急性子,希望不要苛求生活为你变成急脾气,请让它在慢条斯理中,为你酿造美好。岁月是一个深幽之处亘古紫砂土制成的陶罐,而生命,是被装在其中的各色原料。如果要让你的人生成为佳酿,请不要着急,那陶罐是帮助你实现梦想的最精致器皿。

  慢,并非就是落后,并非就是被动。审时度势的慢,精益求精的慢,顺理成章的慢,恰是一种情趣,一种执著,一种明智,一种清醒。

  是的,只要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慢,生活的芬芳总会如约而至。



  转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412/19/1199039_22742014.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楼主| 发表于 10-4-28 18:55:26 | 只看该作者
心理养生四要素





  专家预计:心理养生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总之,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善良是心理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痛苦,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影响身心健康。







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当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8#
 楼主| 发表于 10-4-28 18:59:17 | 只看该作者
要解决自己的烦恼,并不是很困难的事








  要解决自己的烦恼,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因为,当一个人有了某方面的烦恼时,内心很自然的会直觉到:为什么会这样?啊!原来是我刚才怎样、怎样,所以,现在才会如此。这种直觉,往往都是很正确的。


  譬如:头痛的时候,会直觉到,是刚才受了风寒、或是情绪上不愉快所致;肚子痛的时候,便直觉到,是刚才暴饮暴食所致,或是太劳累的关系。于是,只要加以补救,烦恼便消除了。所以,消除烦恼并不是困难的事。可是,为什么有些人会烦恼一大堆,甚至因烦恼解决不了而轻生自杀呢?问题可能出在──




  ﹝一﹞明知故犯。不断的造作烦恼的因,譬如:明明知道暴饮暴食会
肚子痛,却总是暴饮暴食,让身体时常肚子痛。如此,肚子痛的烦恼,何时得消除呢?


  ﹝二﹞造了烦恼的因之后,却不从事补救的工作,譬如:肚子痛之后,不服药、不疗养,放任不管。如此,肚子痛的烦恼,怎么能够消除呢?


  ﹝三﹞以前造作了够多的烦恼因,长久以来,身体或心理受到很大的伤害。这些伤害不是短期间内所能够消除的。如此,在这些伤害还没有消除之前,烦恼也就还存在。因为,伤害会带给身心痛苦。在痛苦之下,怎能没有烦恼呢?


  排除了这些因素,烦恼的消除应孩不会很困难才是。例如:当一个人知道做某些事会产生烦恼,之后,他便不敢造作,自然烦恼也就不会有。

  这是最高级的消除烦恼的方法。其次是:已经造了烦恼因、有了烦恼现前。这时候,只要能直觉到或反省到烦恼产生的因由,即刻进行补救,烦恼还是很快就被消除掉的。

  至于伤害已造成,短期内无法复元;或者,此生此世都不能复元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无疑的,烦恼的因永远都存在。这种烦恼要如何来消除呢?的确,是要有非常的智慧才有办法,也就是说,要了解与体验到烦恼的不实在,深刻明白身心五蕴无我、非我,不会再有我见、我执。如此,这种烦恼才能消除。


  从上述,就可以知道,无论是哪一种烦恼都能够消除。如果有人觉得烦恼消除不了,那是他没有发现烦恼的因由──没有做补救的工作;或者,明知故犯所致,要不然便是烦恼已够深。除此之外,烦恼没有不能解快的


                                                             ——本文引自《无我与随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楼主| 发表于 10-4-28 19:14: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般若白莲 于 10-4-28 19:33 编辑

哲理美文十篇



之一: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满地。弟子们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金代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庙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金代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而禅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障碍。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有许多烦恼,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最亲密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

  情绪本来就是一种飘浮不定的感受,随时都在改变,而当我们因为自己的委屈而伤害了别人,反而会加重自己和别人的不良情绪,而造成恶性循环。所以,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让我们主动给自己一个微笑,给别人一个微笑,让世界多一微笑的因子!

  同样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牵挂得太多,在意得失,情绪起伏,我们不快乐。在生气之际,我们如能多想想:“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教书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作夫妻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生儿育女的。”

  那么,我们会为我们烦恼的心情开辟出另一番安详。所以看完之后,当你要和男女朋友、家人吵架时,要记得你们的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喔!






之二:安心当下住





  人在旅途,往往要考虑:今夜宿何处?

  大多数人会把驻足点设想在尚未到达的前方某一处,而极少能于当下止步,安心即住。稍有身份的,或较有钱的,都想赶到城里住宾馆。因为住宿条件若不够理想,他们是难以安睡的。还有些人,要求住宿处有酒吧、歌舞厅、桑拿浴等,他们注重的是娱乐、消遣、刺激,而不在于住宿本身了。

  而开着豪华小车出行的人,只要有可能,则会尽量赶回家里哪怕是行到天亮!因为家里豪华、富有,出门在外便放心不下、安身不得。

  也有人,家境很一般,本无需牵挂,也并非要节省住宿费,但仍尽可能赶回家住,只是缘于“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的习惯心理所驱使。

  再有一种人,出门为谋生计,对住宿也就无法讲究。走累了,或乘车停靠了,随便找个旅店,倒头就睡,一觉到天亮。他们虽不能把异地他乡当家,但也算能够随遇而安。

  看来,“家”已成为世俗人旅途的后方乃至归宿。家,既给旅人以信心和慰籍,又往往成为旅人难以割舍的包袱。人们既无法带走它,又时时在心中装着它。心中老是牵挂着家的人,其旅行是很难获得愉快、自在的。

  当然,也有一类无“家”观念的人——无家可归的浪子,他们东游西荡,倒头可睡,这并非出于潇洒自在,而是因为人生旅途毫无方向,所以只是形尸走肉般地醉生梦死罢了。他们糊涂入睡,醒来之后大抵如宋人柳永在《雨霖铃》中描绘的那样:“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家戴厚英说过:“家庭不是后方,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处驿站”!是的,漫漫人生恰如长途跋涉,旅行的目的不是要去寻找一个家,人生的终点更不是要回归到形而上的“家”,否则,就不必从家出发去旅行了。

  红尘中的人们都懂得“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的生活规律,但在人生旅途中本该安歇时又总是因为有太多的牵挂和无奈,狂心不息而不能安住。正如唐代大珠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所说:“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如此,错过眼前,放弃当下,一路疲于奔命,其心不安,其身疲惫。这样的人生旅途,哪里还能让人感受到恬静和美丽、圆满和自在!

  然而,却有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旅人”一一云游、行脚的僧人,他们头戴一竹笠,身背一行囊,出行不虑阴、晴、雨、雪,不计春、夏、秋、冬,既不需美食锦衣,更不愁夜宿何处,行止随心,一切随缘,可谓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旅行中,若逢天黑了,路边小店、茅棚、山洞均可栖身,甚至在路边、树下即可坐卧,天当房、地作床……正如清末高僧仁智禅师所说:“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前途何处在?念佛度春秋”。

  这些行脚僧之所以能安心即住、无虑无畏,一者,其身不怀金银财宝,便无他人图财害命之虞;二者,明白人生本苦,住宿的优劣也就无所谓;三者,出家修行本为寻求解脱,心中了无挂碍,自然不会对一身躯壳百般爱惜、千般呵护了;四者,更无一个“家”可挂念,虽然天下丛林任僧住,但既然不贪恋,也就无所谓有固定的家,也就能四海为家了。漫漫人生路,他们不迷茫,因为心中早已认准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处处有艰难,他们不畏惧,因为修行本身就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内心是充实而沉稳的,他们并不等待未来,也不沉缅过去,而是专注于对当下的把握,安心于当下,内心充实、平和,举止安祥、从容,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平常心是道”的态度,踏踏实实去走好人生旅程中的每一段路。

  从古到今,世俗中的大多数人对这些“云水僧人”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视僧人的行脚为极苦。而贵为帝王的宋仁宗却对以苦为乐的僧人生起羡慕、赞叹之情,欣然御题《赞僧赋》,偈曰:
  空王佛弟子,如来亲眷属。
  身穿百衲衣, 口吃千钟粟。
  夜坐无畏床,朝睹弥陀佛。
  腾若得如此,千足与万足。

  那么,还将在人生旅途中远行的人们,何不学学那些行脚的僧人,果敢地斩断对后方的种种牵挂、顾虑,放弃对远方的虚无飘渺的幻想,而专注于眼前,把握好当下,不必行旅匆匆,但求步履从容,在人生旅途的每一处驿站,安心即住,涵养自性的宁静,感悟生命的充实……如此,既可以领略当下的“本地风光”,更可以享受人生的任运自在!







之三:烦恼心即凡夫心




  大藏经里面有段故事:在一个深山里面,有七个人志同道合,发愿修行,他们认为人生险恶,人在世间几十年时间,生命不长,却在社会上造了很多的业。所以他们想找一个比较清静的地方,共同论道、精进修持,这是他们共同的理想。但是,经过了十二年的时间,每一个人的心态还是一样,起伏不定,满心烦恼。他们虽然离开了人群,也不觉得快乐啊!他们的烦恼在那里呢?
是欲和情未断。一群人在这清静的环境相处久了之后,发觉没有什么乐趣,于是回顾在家时有父母兄弟,还有很多男女感情……而在深山里的十二年中,什么都没有得到,等于是浪费人生。于是这七个人又再聚会互相讨论,他们都认为,不如再回社会,娶妻、成家、做事业,所以他们相偕离开了修行十二年的地方。

  那时佛陀知道这几个修行人心不定、意不静,有还俗的心态,于是就在他们必经之地打坐,这七个人从深山走到出口的地方,看到佛陀很庄严地坐在树下,他们那时还不认识佛陀,但是,看到佛陀就自然地生起恭敬心,七个人不约而同地向佛跪拜顶礼。

  他们坐好之后,佛陀就问他们说:“你们从那里来,往那里去,你们修行已经多久了?抱什么样的心态入深山,又为了何事离开静处?”七位修行人将他们的经过,一五一十向佛禀白。佛陀说:“修行乃是一条心路历程,必定要修持到不被动态的情所感染,能够视富贵如浮云,视名利如敝履。能够看开乱象,道就在其中!世间最乱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是非,和社会人群愚痴争斗的情形,修行最主要就是要看开这些心欲,如果看不开这些俗情乱相,又再投入社会,你们的心会更乱。”

  佛陀又说:“一切苦就是因‘集’而成,集合名利、情爱,有这种种心欲会集,所以苦不堪言啊!修行虽然是苦,但先苦后甘,修正的快乐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假使追求名利、追求情爱,虽然乐在前头,最后受苦时却万劫难拔啊!因为一切业因已在人群乱相中形成了!”佛陀的这些启示,我们也可以拿来应用,确实一切苦就是由“集”而来,集合一切的人我是非而来,就是因为有人我是非,所以才有苦。

  有时别人说话无心,听者却有意,故意抓住对方的把柄及缺点钻牛角尖,这都是自招惹的烦恼,假使我们对人都用宽心,对一切的事看轻一点、看淡一点,用宽大的心胸互相关怀,无争无斗,我们的心念就能很平静,心若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事无争则事安,与世无争则世安,与道无争则道安,真正的得道就是“无争”,这就是 “道心”。道心分秒都在我们的面前,得道的路也在我们的脚底下。要说远,实在是不远;要说近,实在是非常的遥远,远近之别在于我们的心念。一念的平静心那就是道心,一念的烦恼心就成凡夫心了。







之四:和谐的幸福





  一群比丘在讨论“幸福是什么”的话题,正当他们热烈讨论时,佛陀来了。佛陀在明白他们讨论的话题后说:“比丘们,你们所说的那些喜乐无法使人解脱苦,在这个世界,幸福的来源是:佛陀出现世间,有听闻奥妙佛法的机会和比丘们和谐相处。”

  太好了。《法句经》第十四品里有一个故事,提出的是最尊贵的人出生在什么家庭?答案是和乐兴盛的家庭。後一段经文提出的是什么才是幸福?答案是三宝俱足。这两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一个尊贵的人也肯定是最幸福的人。而最幸福的人也肯定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两个故事的共同点恰恰就是佛陀都提到了“和”。一说和乐,一说和谐。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佛陀提示给我们的生命的智慧。

  家庭的和谐是全家的幸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人的幸福。社会的和谐是全社会的幸福。一个幸福的家庭失去了和谐,还有什么幸福可言?一个不幸的家庭,很可能就因为失去了和谐。而不和谐,不和合,家庭之内的恶斗,相残相害,内伤内耗,自我杀戮,对这些家庭悲剧,我们应该有自省精神,应该有知惭知愧的良知。人无自省,人无惭愧之心,人就要退化到“禽兽不如”了。

  我们探讨和谐,和谐在那里?和谐不是商品,你有钱买不到。和谐不在别人那里,你去找也找不著。和谐只能在你自心,和谐是你内心的创造。这个内心的创造,只能源於你对和谐的觉醒,你对和谐的颖悟。你有和谐的觉悟,你才有和谐的认知,才会有和谐的坐言起行,才有和谐的人格健康。所以,我说和谐是佛陀软化我们的生命智慧。





  和谐不是没有矛盾,不是没有冲突,不是没有烦恼。有矛盾,能自我平衡;有冲突,能自我化解;有烦恼,能自我解脱。我们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心一转,海阔天空,得大自在。所以,和谐就在自心,和谐就在放下自我。佛教讲慈悲喜舍,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此,人只有舍弃自己,让自己融入整体,做到“无我”,亦即放下我见,我执,才能和谐。恰切地说,人应该学习佛教的包容性,宽容性,能互谅互让,慈悲待人。不能包容,不能自我调整,就永远无法和谐。包容就是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别人的不同点。宽容就是宽待别人与你的分歧。只有包容、宽容,才是文明,才是礼貌。礼貌与文明就是一个人的道德习惯。我们养成了道德习惯,构建了内心的和谐心态,那么,舍弃自己,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依靠自身内在的能量,自我平衡,自我修养,超越自我。所以,和谐就是跨越自身的障碍,就是跨越自身的樊篱。和谐就是关怀他人,利益他人。不过,利益他人,也必然利益自己。懂得“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佛法真理,和谐就是自助自强,和谐就是自爱自尊。和谐是生存的质量,和谐是生命的养分。和谐就是生死相许,和谐才是人间真情。因此,从个人来说,和谐是人品识见,和谐是胸襟大度,和谐是人格风范。从家庭来说,和谐就是平安,和谐就是健康,和谐就是清福,和谐就是好运。只有自我内心创造了和谐,我们才能实现家庭和谐,继而实现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这才是真正的解脱,也才是学佛者的道心、清净心、平等心。

  我们佛教是理性的宗教。我们宗教徒应该站在人类良知的窗口,责无旁贷地做社会理性的代言人,人类良知的代言人,化解各种短见的愚痴的嗔恨与冲突,拒绝生命关怀的冷漠,走出生命意义的迷茫,抛弃生活方式的腐败,制止行为品质的邪恶,坚持我们的正信——把遗忘了的东西,失去了的东西找回来,这就是人的心灵的发现,人的心灵的回归,人的心灵的自觉。一切从心开始。让我们把和谐,把幸福回向人类,感恩佛陀,感恩人类,感恩一切众生。






之五:善心的力量



  向外寻求安乐是不可靠的,只会苦得筋疲力竭,而且永无止境,永无满足。

  纵然仅运用大乘转念的一个技巧,也是最好的保证。例如,可运用一偈祈请文:“至尊上师大悲者,如母众生恶障苦,今皆成熟于我身,我之善乐予他人,众生俱乐祈加持。”

  遇到任何情况,仅运用这一偈祈请文,也将不断生起菩提心,舍己爱人。菩提心的修持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它给自己的保护远胜于几百劫生生世世学习空手道来保护自己。了悟菩提心是无可伦比的。

  只要不改变自己的心,总会有敌人伤害自己。即使拥有比世间微尘总数还多的核子武器,也无法去除自己及他人的妄念;即使拥有如虚空般多的核武器,也没有意义。不但不能保证,反而只会带来伤害。与善心相比,这些核子弹的力量是完全不足道的。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有菩提心,我们就可以和枪、弹、军队及警察道别了。

  “一天一个苹果,可远离医生;一天一个善念,可远离敌人。”

  如果一个国家全力发展心灵,以善心代替全力发展武器,将不会为其他国家所侵犯。如果一个国家的全部民众,都全力发展善心,会因为善心的力量,而没有被侵略的危险。

  一个国家,不论军事力量发展得多么好,也没有把握永远击败它的敌人。若拥有大量军员及军备就表示永远会赢,是不合逻辑的。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全部重心,都在发展心灵及善心,且每个国民都接受这一责任时,成功才会到来。重心丧失,所有其他问题就接踵而来。

  与其花费数以兆亿计的金钱于国防,不如将这些金钱用来提供大量公共设施,解决许多民生问题,让大家的生活安定舒适。





  智者知道乐与苦全倚仗于心,在自心中寻求安乐,不假外求。心拥有全部安乐之因,在修持转念,特别是在运用苦于成就正觉时,你当明了这些。若忘记思维问题的利益——融合问题与大乘转念,且运用它们于大乘之道上——而只思维问题的短处时,将困难名为“问题”,于是就真的成为“问题”了。因此,是自己的心制造了问题。

  这是用来解释问题的因何以是自心,问题如何源于自己的一种方法,这与思维问题的利益,运用它们于大乘之道上是相似的。当你止息厌恶问题的想法,建立喜欢它们的想法时,你的问题就真的变成有利、美好的事了。

  任何感受到的安乐皆源于自心。从炙热时感受凉风带来的小乐趣,一直到成就正觉的大喜乐,每一份安乐都源于自心,由心所造。

  所有因皆在自心中。既然心中的思维是安乐之因,那么就在心中寻求安乐。由自心中寻求安乐是佛法的基本要点,是佛陀的教法。而转念的修持是自心之最清晰、最善巧的寻求安乐方法。

  自己的安乐并不仰仗于任何外在因素,即是否有人对自己恼怒,或批评自己。有人对自己生气时,如果还之以悲心,你会觉得他们是多么可怜。如果以慈心视之,就能温馨地对待他们,看他们的弱点。运用转念,会视他们为不可思议的珍贵,视之为自己生命中最可贵的人,比成千上万的金钱或堆积如山的钻石还可贵。在所有众生之中,他们是最可贵,最仁慈的。

  不论某人如何以身、口、意,甚至故意伤害你,运用转念,你会觉得他们所作所为对自己发展心灵有无限利益。这种想法使自己非常快乐,并明了快乐源自于心,不是依于他人如何对待你或如何评价你。

  自己认为的问题,源于自心;自己认为的快乐,也源于自己。自己的快乐不依任何外在的事物而定。愚者由外在寻求安乐,四处奔忙,忙忙碌碌地期待、追寻。如果由外在寻求安乐,不仅没有自由,也绝不会完全满足。无法看清任何事情,无法作出正确判断。而且,总是有许多问题,甚至有来自敌人及窝贼的危险,很难完全满意或成功。无论乌鸦由其嘴中亲自喂多少食物给杜鹃的雏,小杜鹃也不会变成乌鸦。同样,向外求安乐是没有保障的。唯一可确定的,是会苦得筋疲力竭,而这苦是永无满足且永无止境的。

  也许这些教法对你没什么新意。然而,若能将此教法付诸实践,必能立即见到利益。若不能试着修持此法,纵然心中装满多如图书馆的转念教示,问题依然存在。大乘转念是将生命一切问题转化为安乐的最有效方法。尽可能实际修持此教法,才是最重要的。






之六:平常心是道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说:“这里是个好地方,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不一会,另一个小姑娘说:“这里是个坏地方,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我陷入了沉思。世人皆生活在高低、美丑、是非、好恶的对立空间里,有人以乐观的心态生活,处世,见到的都是阳光的一面,有人则以悲观的眼睛看问题,触目所及都是黑暗和灾难。到底哪一种心态更好呢?当你以乐观心态去生活的同时,对这世间也多了一份贪爱和执著。世间万有,大至日月星辰,小到颗粒微尘,都是因缘所生,有结合,自然也就有分散的一刻。待到因缘散尽的那一刻又该如何面对呢?



  红极一时的台湾女作家三毛,一向歌唱生活与爱情的美好,一直在文章中呼唤着生命的美丽:“生命真美丽,让我们珍惜每一个朝阳再起的明天”。而这样一位女作家,竟然在1991年以自杀的方式弃世而去,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困惑,到底该如何评定她的悲观与乐观呢?也许,她一向看到的是刺上的玫瑰,但最终却因玫瑰也会残败,凋零而无法以乐观的心态谱写出完美的生命之歌,由于太追求完满,她的生活终于无法再完满了。

  美籍华人张纯如,一位慈爱的母亲、贤惠的妻子、作家、历史学家、人类伟大的人权斗士。在深入调查日军二战中在南京留下的暴行期间,接触的全都是无比残忍和血腥的历史事实,一个个悲惨的故事,反反复复地让她陷入痛苦的深渊,让她由此透视了人性的丑恶。人性中扭曲的东西,会使最令人难以言语的罪恶在瞬间变成平常琐事。 2004年11月9日,她最终由于精神上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压力,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她看到的是玫瑰下的刺,因为饱览了人性的丑恶而走入极端,无法发现人性中的良善,生命的美好。





  自杀者所进行的不仅仅是弃绝生命、投向死亡,也是对生存意义的检视与选择。生存的意义何在?究竟该如何面对生活中荣辱、得失呢?佛陀说:“平常心是道”。也就是说,不着苦乐两边而行持中道,通过对世间万物的正确认识,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这一切,得失随缘。


  禅宗有这样一公案。有一位禅师有三个弟子,有一天,师父问三人:“门前有二棵树,荣一棵,枯一棵,你们说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大徒弟说:“荣的好”。二徒弟说:“枯的好”。三徒弟说:“枯也由它,荣也由它”。看啊,无论你选择前两者中的哪一种心态,都会产生得失之心,因受外境影响而或喜或悲,如枯也由它,荣也由它,则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皆可泰然处之。






之七:茶与寺院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动不摇,不逶不倚”,禅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久坐困乏,因而具有清心提神的茶叶便应运而生,成为佛家信徒们的座上品。同时,佛家持淡泊的人生态度,抑欲忌荤,提倡素食,清淡茶汤无疑是最佳饮品,且茶性净洁,久钦助人寂静斯文,为佛教平添一层神秘色彩,更与僧人结下不解之缘。据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大兴禅教,学禅务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相仿效,遂成风俗。”许多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对僧人遍遍饮茶的风气,古代诗人陆容有诗咏道:
  江甫风致说僧家,
  石上清泉竹里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
  香烟茶荤满袈裟。”




  佛教对饮茶很讲究。寺院内设有“茶堂”,是禅僧讨论教义、招待施主和品茶之处;禅堂内的“茶鼓”,是召集僧众饮茶所击之鼓,寺院有“茶头”,负责煮茶献茶,寺院前有数名“施茶僧”,施惠茶水。佛寺里的茶叶称作“寺院茶”,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制还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的茶,称作“化茶”。而僧人最初吸取民间方法将茶叶、香料、果料同桂圆、姜等一起煮饮,则称为“茶苏”。到宋代,余杭径山寺还举行“茶宴”和“半茶”活动,并且发明把嫩芽茶研成粉末,用开水冲泡的“点茶法”对促进民间饮茶习俗普及有重大作用。据说,古代虔诚的佛教徒,总是以鲜花一束,清茶一杯,奉献于佛前,因而,逐渐在民间流传着“茶禅一体”“茶佛一味”的说法,将茶佛文化融为一体。



  随着饮茶之风的兴起,许多饮茶大师出自寺院里。唐代陆羽,曾是竟陵寺僧人,嗜茶且精于茶道,后被誉为“茶圣”、“茶神”,所撰《茶经》是世界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唐代著名诗僧释皎然善烹茶,能诗文,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

  茶与佛事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它们之所以相生与共,这与其历史起源有关。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这恰好与茶在中国被广为栽培同时间,佛教盛于唐,与饮茶习俗遍及中国也几乎同步,它们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从地点看,高山峻岭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最适宜茶树生长,同时,高山密林远在红尘之外,是追求“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佛教建寺庙最理想的地方。茶与佛事基于各自理由,一同扎根于高山。纵观茶史,茶经历了天然采集到人工裁培的漫长转折岁月过程,首开茶树培植之先河的大都是寺院的僧人。现今仍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茶,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在天竺翻译佛经时,从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带去的。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传是西汉蒙山甘露寺禅师吴理直所栽,称为“仙茶”。庐山云雾茶是晋代名僧慧远在东林寺所植;江苏洞庭山碧螺春茶,是北宋洞庭山水月院山僧所植并制“水月茶”。黄山松谷庵、吊桥庵、云谷寺所产黄山毛峰、武夷山天心观所产大龙袍,及徽州松萝庵的松椤,云南大理的感通茶、浙江普陀山的佛茶,天台山的罗汉供茶,雁荡山的毛峰茶等,都是产于寺院的名茶。






之八:生命如泥



  我们将生命以泥巴为喻,泥巴捏成一尊佛像,我们看了一定起恭敬心、欢喜心,然后我顺手一搓,佛像成了猪像,各位的感受马上变了。事实上,这泥巴现猪像时没减少,现佛像时也没增加,前者不贱,后者不贵。我们还可把它揑成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川百景以及种种众生相,由此产生欣厌苦乐许许多多不同的感受,我们的生命就是在这里面打转,每种现象都是一个假我。

  从这无尽可能性的生命泥巴里,我们每一个人塑造了自己现在这副德性,都还不错,却也大致都不满意,一边怜他惜他,一边嫌他厌他,而不去发现当下之我相,实乃无尽生命泥巴之一相而已,由此识得无我而不顾影自怜或自暴自弃,由此识得生命万象轮转不息,喜怒哀乐只如幻影,生老病死皆同空花,莫为一时之得而狂,莫为一时之失而丧。

  你可以是个伟大的艺术家,像毕卡索一样,能画出各式风格的画作来。一般人哭时就不知道笑了,像有些女孩子为了某事闹情绪,跟男朋友或父母呕气,如琼瑶式电影演的那套,冲往房间将门反锁,躲在里面不出来,谁去敲门都不理,只是赖在床上,抱著枕头,把生命的泥巴揑成一个可怜的泪人儿。其实这也蛮好。有时候我们喜欢看别人哭,像可爱的小孩子,谁不想把他逗哭一下呢!但这一哭若是持续不停,会惹人恼的啊!伤心的女孩啊!你何时噗哧一笑呢?悲中有喜,哀中有乐,悲哀中喜乐性不失,喜乐中悲哀性不减,当人临终时又何以不悟“绝处逢生”呢?

  《全刚经》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证明一切相皆属虚妄,但千万别以为我要学佛,那这块生命泥巴都不揑,什么像都不造,这是在自己的意识上营造出一个一无所有的境界,还是森罗万象中之一相,如同泥巴不揑,一团在那儿,一团也是像,三角形、四方形、梯形皆像,而泥巴根本无像。如X光照人,片子现出一具白骨,但若以化学角度来看,则人全身只是一堆有机组合,而物理学却可能将之视为一片能场或力场,究竟生命本相为何?

  生命无相,如数学之N。N是1?还是—1?或者N是日月山川?还是风雨雷电?或者它是赵李钱孙的富贵穷通史?一切众生共此一N,佛家唯识学名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一一众生就此各据一方,窃以为己,即第七末那(我执)识。其所据之点如泥巴揑其一端所现出的样子,则属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五识的范围。而於此产生分别形像,如大小高低、东南西北、美丑好坏等作用的即第六分别意识。此四层次识的归类只是就人类身心状况之粗分,实则N乃无限,层次之规划亦可无限。而且,此四层识分析时似有其先後次序,终究却如镜照万物,万物远近分明,入镜则同时映现,一体共存。

  N在道家相当於众所周知的无极,以O代表,也就是无尽,以无尽故,无极化太极,太极就是太尽,无所不及,无所不尽,因此生两仪、生四象,衍生万物以达无穷,正是《维摩诘经》所说的尽无尽法门。






之九:心的容量





  古时候,一位老和尚有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老和尚决定要开导他一番。


  有一天,老和尚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一袋盐。

  弟子回来后,老和尚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待盐溶化后,喝上一大口。

  弟子喝完后,老和尚问:“味道如何?”

  弟子皱着眉头答道:“咸得发苦。”





  随后,老和尚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


  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老和尚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弟子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老和尚又问。

  “没有”弟子答道。

  老和尚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这则小故事,虽然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它的寓意很深邃。老和尚的那个爱抱怨的弟子,在老师的教导下,明白了一个真理,同样是一包盐,当溶于一杯水的时候,尝一口咸的十分难受。可是当其溶于一湖水的时候,却丝毫感不到咸的滋味。由此我们得出一个有关人生的道理,生活中固然有不少烦恼与痛苦,只要善于扩展心胸,把以前认为特别严重的事情看淡,把过去无法放下的困扰逐渐解脱,我们的心境便会出现奇妙的改变。当心量拓展到了相当宽广的时候,我们就会摆脱烦恼、忧愁的的生命状态,转变为幸福,喜乐的无悔人生。






之十:人生如诗





  我以为,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的一生恰如诗歌。人生自有其韵律和节奏,自有内在的成长与衰亡。人生始于无邪的童年,经过少年的青涩,带着激情与无知、理想与雄心,笨拙而努力地走向成熟。后来人到壮年,经历渐广,见闻渐多,涉世渐深,收益也渐大。及至中年,人生的紧张得以舒缓,人的性格日渐成熟,如芳馥之果实,如醇美之佳酿,更具容忍之心。此时处世虽不似先前那么乐观,但对人生的态度趋于和善。再后来就是人生迟暮,内分泌系统活动减少。若此时吾辈已经悟得老年真谛,并据此安排残年,那生活将和谐、宁静,安详而知足。终于,生命之烛摇曳而终熄死,人开始永恒地长眠,不再醒来。




  人们当学会感受生命韵律之美,像听交响乐一样,欣赏其主旋律、激昂的高潮和舒缓的尾声。这些反复的乐章对于我们的生命都大同小异,但个人的乐曲却要自己去谱写。在某些人心中,不和谐音会越来越刺耳,最终竟然能掩盖主曲;有时不和谐音会积蓄巨大的能量,令乐曲不能继续,这时人们或举枪自杀或投河自尽;这是他最初的主题被无望地遮蔽,只固此缺少自我教育。否则,常人将以体面的运动和进程走向既定的终点。在我们多数人胸中常常会有太多的断奏或强音,那是因为节奏错了,生命的乐曲因此而不再悦耳。我们应该如恒河,学她气势恢宏而豪迈地缓缓流向大海。


  人生有童年、少年和老年,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种美好的安排。一天要有清晨、正午和日落,一年要有四季之分,如此才好。人生本无好坏之分,只是各个季节有各自的好处。如若我们持此种生物学的观点,并循着季节去生活,除了狂妄自大的傻瓜和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谁能说人生不能像诗一般度过呢?莎翁在他的一段话中形象地阐述了人生分七个阶段的观点,很多中国作家也说过类似的话。奇怪的是,莎士比亚并不是虔诚的宗教徒,也不怎么关心宗教。我想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他对人生秉着顺其自然的态度,他对生活之事的干涉和改动很少,正如他对戏剧人物那样。莎翁就像自然一样,这是我们能给作家或思想家的最高褒奖。对人生,他只是一路经历着、观察着离我们远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楼主| 发表于 10-4-28 20:46:17 | 只看该作者
请思考这三个问题

转自:辽沈晚报在线阅读养心版:http://epaper.lnd.com.cn/lswb/20090701/index.htm


    做人要力求出色、做事要敢于创新、做学问要学以致用。

    上课铃响了,班主任来了,但他并没有带书。站在讲台上半天没有出声,同学们一边笑一边诧异地望着他。

    老师扫视着同学:“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三个问题。”

    他问道:“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 ”

    大家哄堂大笑地回答:“珠穆朗玛峰! ”

    老师接着追问:“第二高峰呢? ”

    这下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老师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老师顿了顿,说:“好了,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有个人烧壶开水,可是等他生好火才发现柴火可能不够,他该怎么办?”

    同学们议论纷纷,但意见都趋同于赶快去找柴火,或说去借,或说去买。

    可老师都不置可否,他说:“为什么不把茶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

    接下来,老师又说出了第三个问题:“我国古代有一个人,想学好一门立身的本领。他曾经反复比较,决心去学屠龙之技,终于有所成。大家说他会怎么样呢? ”同学们兴致勃勃,说他肯定能成为英雄、明星,受世人崇拜。老师说:“这个人一定会穷苦潦倒一生,因为世上根本就没有龙。”

    大家终于明白,原来这节课老师要告诉我们的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那就是做人要力求出色,勇争第一,这样别人才能发现你、记住你;做事要敢于创新,方法灵活,千万不可墨守成规;做学问要学以致用,能将知识转化效益,闭门造车是没有出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5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