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天走路上班 喜欢从小巷绕 一是可以抄近路 二来躲避红绿灯  
  
小巷的名字 不熟 从来都是如此 不喜欢记名字 确切的说 不擅长记 也记不住 但路却很熟 从哪里到哪里 哪里有鸭子店 哪有所学校 哪里有电线杆 呵 都能有个概念 似乎是老友 不知名字却 一见 亲切如故 
  
喜欢小巷 安静而宁和 不似大街的喧闹  
  
周遭是低矮的平房 深入内里 是 四合院般的格局 不像新小区的世故  
  
  
虽不喧闹 也不沉闷 每天清晨 这里是天然的闹钟 上班上学的自行车铃声 卖菜卖早点的叫喊声 送牛奶的碰擦声 声声入耳 呵 这里是生活的积聚地  
  
虽无世故 却不闭锁 每天傍晚 有孩子三五成群 在街边玩游戏 住大楼的孩子永远也尝不到这样的乐趣 还有花甲老人 搬一小凳倚在墙角 边播着蚕豆 边唠着家常  在这里永远不觉孤单 
  
小巷 只安心的守着自己的轨迹 守着自己的似水年华 
  
但 几个月前 小巷的四周搭起了支架 墙壁上穿上了搬家公司打的新衣  
  
“某名人故居重新规划了 这条小巷也在规划之内 所以得拆除” 
  
于是 哗啦哗啦 小店关了 围墙拉了 屋顶扒了 居民搬了 
  
低矮的墙头有只破旧的灯笼  谁还记得它曾经亮着微弱的光等待未归的人 
  
那些爬满墙垣的藤枝 郁郁地曾经葱戎过自己吧 现在呢 等待的是怎样的命运 
  
新的永远都取代旧的 这是必然  
  
那记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