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349|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明心老师神经症康复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9-3-31 19:4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心老师神经症康复文章
    有一个孩子,在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下待 了10 个月之久。忽然,一个突然的变化,使他来到一个非常陌生的世界,那里没有温暖和关爱,没有熟悉的声音,一切都是陌生的,他强烈的寻求每一丝可能的爱!孩子慢慢长大,家人有妈妈和爸爸,妈妈给他提供食物和住所,爸爸负责挣钱,一切似乎过的很不错,但是总觉得内心却少点儿什么!孩子要去上学了,那里没有爸爸妈妈,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不知道如何呆在一个陌生的没有安全感的环境,没有人告诉他,没有人说他该怎么办?有一次和同学闹误会了,他感到慌张;又一次放学走夜路他非常害怕;还有一次老师提问他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感到很羞愧;还有一次同学们都在嬉戏,只有他一个人在角落里,他心中充满了寂寞与孤独…….当他回到家以后,常忍不住蜷缩在被窝里暗暗哭泣,我是怎么了,我该怎么办,谁能告诉我,我是一个被命运与世界抛弃的人吗?…….
后来,孩子长大了,挺拔的身材,一副成人的面孔,爸爸妈妈依然只为他提供食物和住所,他衣食无忧,但他不由得开始有一种渴望,有一种需求,他想要体验情感,想要表达关心和爱。然而,他不知道如何体验情感,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关心和爱,更不知道如何接受别人的好意和关怀,“我是不是和别人不一样那,我是不是比别人缺少了什么?”他经常痛苦地反问自己,如同刚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迷茫无助可怜可悲!……他独自一个人在心灵孤岛徘徊,追寻问题的答案,看遍所有认为能找到答案的书籍,可是仍然没有找到任何满意的答案,他的内心依然空虚、苦闷、彷徨……..
孩子个个头越来越高了,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似乎处境对他自己来说已是绝境了,我该怎么办,别人会不会说我我窝囊、没用,背后议论我……心灵孤独无助地好像天地间只有自己了。孩子不知该如何面对,如何突破自己的困境。后来,他情绪越来越低迷,生活毫无规律,走起路来也没力气,再后来他发现他开始明显惧怕很多东西,其实以前也有,但没意识到,他怕和人说话,怕黑,怕猫、怕狗,怕艾滋,怕路上被人抢劫,怕自己突然疯了,怕自己一事无成被人数落…….
“该怎么办?一直没人告诉我,我没人爱,我没人关心……”

神经症就这样形成了,强迫症有了,社交恐惧症有了,焦虑症有了,恐犬症,恐猫症,恐艾症,等等症状都共生了出来。
我们人类一直寻求对自己最安全的东西,我们盖房子因为我们需要温暖,需要预防强盗;我们要挣钱因为我们需要食物、衣服等生活必需品来生存;我们买保险,因为我们惧怕突如其来的危机,我们无法应对……..
我们一生都在为寻求安全而奋斗,难道只为了肉体上的安全么?不是这么简单。我们同样还在寻求心灵上的安全,我们在小时候希望有妈妈抱,也需要爸爸的关爱,我们上学需要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好,长大后我们需要情人的爱意,朋友的嘘寒问暖,而有一群人却没有这些,或者说拥有很少。就像这个可怜的孩子,他不知道如何表达爱,如何接受爱,因为他在需要了解这些的时候,父母忽视了,妈妈没有悉心教导,爸爸没有精彩示范,老师也没有注意传授,自己更没有体会到……..
如果说一个人绝对没有伤痛,那是神话,我们都带着一个伤口,或是惊吓,或是创伤,或是刺激,或是被遗忘被孤立,或你根本记不起来,很麻木,因为那伤太痛,叫我如何面对,还不如遗忘…….
症状怎么来的?因为伤口在痛,压抑的情绪无法释放,或者你根本不想释放,他会以不理智的方式宣泄出来,肆虐你的心灵。症状很重要吗?拼命地摆平症状,压制症状,拼命抗拒,症状会消失么?伤口还在。即使你摆平了一个症状,还会有其他症状,因为源头还在。
最根本的方法是从源头上,也就是心灵的伤口处安抚,伤口所以会痛,因为他缺少爱,缺少关心,需要我们以爱的、无条件接纳的方式对待他。当伤口痛的时候,我们要像母亲对待孩子一样去抱抱他,亲亲他,让他感觉到我不孤单,我是温暖的,我很安全,只有这样,伤口才会慢慢抚平,痛苦会慢慢消失,症状会渐渐消融,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心灵合一,我们是完整的和谐的个体,不再充斥着不安和恐惧…….
神经症痊愈如同手术一样,需要开刀期,治疗期,恢复期, 康复期,伤口才会慢慢抚平,最后得到彻底的痊愈。
准备好了么,修复你的伤吧,如同母亲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用无限的爱心与慈悲来融化心灵的冰霜,迎来春光灿烂的美好时光……..

[ 本帖最后由 明心 于 09-5-12 22:05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9-4-8 17:40:05 | 只看该作者
抑郁为谁忙?
我们的语言系统越发达,离事实的距离就越远。语言限制了我们的开阔思维,因为很多东西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语言很多时候传递的信息到了另一个人耳里就变味了。语言只能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我们永远找不到最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感受。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刻板的把事物分成两种,二分法,好坏,是非,对错,黑白,把事物看成非此即彼的状态。如果是好的就是对的,得到奖励;如果是不好的,就是错的,肯定会惩罚。我们就是生活在如此刻板的世界里,因为自从你生下来别人就约束好了,这是几千年来就传承下来的,你遵守,家长就表扬,你背道而驰,家长就训斥,说你不好,不讨人喜欢,是坏孩子。
     近来,各大传媒,报纸,街头巷尾,传递一个信息就是抑郁症是杀手,得了抑郁自杀可能性非常大,我们要警惕抑郁,别让它找我们,抑郁症是世界第三大杀手。在这些资讯的渲染下抑郁症被描绘的跟死神一样……
我们为何会抑郁?抑郁的价值在那里?
比如你礼拜天晚上很High,玩到凌晨才休息,结果休息不好,第二天很没精神,觉得好烦恼,你抑郁了。我们的情绪就那么一点,昨天晚上你用光了,导致我们没有存储能量,所以第二天你的是亏空的状态,那么你肯定是精神不好,没劲儿,抑郁了。
比如说,你面临很大的压力,或者债务或者工作压力或者失恋等等,你难以承受的现实,结果你抑郁了。躺在床上你可以什么都不想,因为我抑郁了嘛,债主就可以宽限我几天,老板会让我好好休息,恋人可能会到家探望你,甚至原本不要好的同事也会问候关心你。
    抑郁给你带来了正常健康状态下根本带不来的好处,可能你会说“抑郁真好,我可以不用还钱了,不用工作了,不用烦心那么多烦心的事儿了,我就乖乖躺着,多享受”。
    结果休整一段时间过后,你会活过来,抑郁在给你补充能量,给你充电,让你更有力气面对各种麻烦,而不感到窒息。

我们的情绪就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一个平衡被打破就要建立新的平衡系统,这样我们才会舒服。我们大量情绪释放过后,身体会呈现一个亏空状态,抑郁帮助我们调理这个平衡,他告诉我们,该歇一歇,你要补充能量了,抑郁走了,你的能量又重新回来了。
同样,过分释放情绪必定会造成身体的亏空,据我所知,周星驰,潘长江等戏剧演员,台上是喜剧明星,台下不苟言笑,他们不想笑了,因为笑的太多了,这就是情绪没有达到新的平衡,他们在储备新力量,通过抑郁的方式来达到新平衡,然后台上才能把他的喜剧发挥地淋漓尽致。

再从抑郁引申一个话题:强迫真的那么可恶吗???
下面介绍一个真实的强迫症案例,强迫症拯救了他!
一个副行长,患有强迫症,拒绝工作上的任何贿赂和礼物,收了很小的东西也忐忑不安,失眠好几个晚上,因为他完美主义,不允许自身的任何缺点和不足,结果,整个部门被中央一锅端,全部门的领导除了这个强迫症患者不受贿以外,其余人全部因为贪污受贿,结果判刑,他很自然的当上了行长。强迫症真的一无是处吗???

     情绪,症状本身具有他的修复能力,没有好坏,我们要做的是巧妙地利用它们为我们服务,转变它们成为我们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9-4-23 15:41:13 | 只看该作者
有形化于无形中
心理: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

事物千变万化,因缘的变化刹那不住,如地球根据时间和空间的不同,无穷的信息在运转,变化。你能抓住哪个瞬间?
我们的大脑每秒钟要处理四千亿位(bit)的信息,(bit是信息的最小单位),但是我们人类只能意识到其中两千位的信息。其余的部分由潜意识处理。我们都知道,潜意识掌握了我们95%甚至更多的心灵空间,而意识只是包含的5%左右(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

是有形的东西在影响你,还是无形的?
一个老师问学生,树木成长需要什么?有的回答阳光,有的回答水分,有的回答土壤,老师说你们说的都是有形的东西。虽然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是它们对树的作用过程,却是无形的。你看得见过树如何吸收阳光和水分吗?你看见过土壤是如何影响树的根部吗?
外在有形的东西是通过内在无形的东西掌控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看不见的东西的威力远远胜过看得见的东西。

女儿的女儿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家做的鱼都没有头和尾哪?”妈妈说:“我也不知道,好像从小吃的鱼就没有头和尾。”就去问妈妈“妈,为什么我们家做的鱼都没有头和尾那?”,妈妈笑着说“因为从前我们家的锅小啊,装不下头和尾”。这个故事也许一下子看不懂,请多体会几次。
对我们影响深远的,不是我们记得的东西,而是我们不记得的东西。

一个人,无意识的多洗了几次手,觉得很烦恼,潜意识留下了痕迹,再偶然的一次,他又多关了几下门,觉得很麻烦,潜意识留下了痕迹,再有一次他多留意几次关窗,担心有人偷盗,潜意识留下了痕迹。从此类似强迫性的重复像一个无意识情绪按钮一样,不断重复,不断呈现。
另一个人,一次与人交流不经意脸红了,他很懊恼,潜意识留下了痕迹,再一次,在同事面前写字手抖,他很羞愧,潜意识留下了痕迹,还有一次,与领导汇报情况结巴了,他很紧张,潜意识留下了痕迹。不知不觉中,自己好像很关注这些问题了,从多方面取证,分析,验证自己到底有没有病。

每秒四千亿信息中我们会留意两千信息,其余信息都过滤掉了,我们意识不到,我们在反复琢磨,为什么会有强迫,为什么会有社交恐惧,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反复验证,反复分析,反复留意,反复比较,最后好像我们真的可以找到你想验证的证据,结论是我真的有病了。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是站在主观勾画的角度。永远不是事物的本相。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电影《灵异第六感》有一句台词是:“你只能看到你愿意看到的事实。”


我们强迫或者社恐的朋友几乎每天都在关注症状和不愉悦的体验,你只是读取你想读取的信息。生理学上,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事,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会建立长期且固着的关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苦闷,不安,感到挫折……那么,你就是每天在重复地那张神经网络联接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下意识的情绪模式 。

相应的,一个人,他担心小偷,检查了一下公司大门有没有管好,结果防止了盗窃,他的行为被表扬了,相关的神经网络连接了一次,他当众发言很精彩,酣畅淋漓,虽然他因激动而脸红,但他很自信,受到很多人的称赞,相关的神经网络连接了一次,再一次,他抱着刚出生的婴儿,激动的说不出话来,相关的神经网络又连接了一次,经过多次类似的神经连接,他经常抓住的那两千个信息都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物。

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构成我们的对世界轮廓的描述,而我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抓取的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9-4-28 15:06:13 | 只看该作者
治疗过程的三个基本步骤是:承认有困难和痛苦;接受它们;培养正面的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9-4-28 19:23:56 | 只看该作者
领悟没有重量,你不必担负它——它担负你,它成为你的翅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9-5-6 13:36:12 | 只看该作者
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9-5-9 14:17:45 | 只看该作者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是站在主观勾画的角度。永远不是事物的本相。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电影《灵异第六感》有一句台词是:“你只能看到你愿意看到的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9-5-15 13:12:42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爱的人,注定枯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9-5-19 19:47:01 | 只看该作者
一对母女的故事
作者:明心老师(*^__^*)
有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女儿,家庭很幸福和睦,妈妈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和她一起玩耍,经常把女儿抱在怀里,宠爱她,女儿感觉很富足很幸福,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的满足与和谐。
女儿有天下最完美的家庭和妈妈!

突然,家庭发生巨变,妈妈离异了,爸爸离开了她们,原本温馨的家似乎少了什么,只剩下女儿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渐渐变了,她经常指责女儿的坏毛病和不足,要求女儿做这做那,苛责女儿没有达到她的要求,不争气!因为妈妈就剩下女儿了,她不能让女儿步她的后尘,再受苦,她必须要求女儿做的好,要坚强,要做的 绝对完美,这样妈妈才放心。而女儿深知妈妈的苦心,知道妈妈是爱自己的,所以才对自己要求那么严厉,可是妈妈很久没有抱女儿了,女儿深刻的幸福感渐渐消失,取而代之是妈妈的苛责和不满。女儿为了达到妈妈的要求,尽量调动全身的力量去完成妈妈的要求,去迎合妈妈的各项近乎苛刻的规定,这一切似乎表面上很好,然而女儿拼命拼命做到妈妈制定的目标,身心疲惫。渐渐的,女儿毕竟还小,肯本承受不了妈妈永无止境的要求,女儿退步了,女儿不是方方面面都做到,女儿的力量实在太薄弱了,根本达不到那么多的要求,女儿自卑了,女儿气馁了,女儿压抑着压抑了多年的负面情感。

结果,女儿突变了,她喝酒,吸烟,不上课,逃学,与坏孩子结交……妈妈担心极了,妈妈痛心地指责 女儿不许她这样颓废,荒唐,不求上进,女儿根本不听这些陈词滥调,继续她的颓废生活。妈妈把能想到的各种极端语言都用尽了,甚至打了女儿,女儿反而变本加厉,更加与妈妈对抗,如此持续了很久,双方针锋相对,家庭成了他们对峙争锋的战场。

妈妈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实在不能扭转这种局面,于是去向心理医生求救。

在治疗的现场,心理医生让妈妈和女儿演绎一场她们针锋相对的画面,再现她们的生活情景,结果发现,妈妈对女儿的态度就是批评、指责、苛求、约束,女儿对妈妈的态度就是反抗、对峙、敌视。

显然,心理医生发现,他们的互动关系有问题,妈妈一直去苛责女儿,传递的是一种负面信息,让女儿感受不到妈妈的爱和温暖。而女儿,因为达不到妈妈的要求,而自暴自弃,扮演坏孩子来逃避内心的痛苦,因为一个坏孩子就不用去在意妈妈的感受了,不用逼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了。

心理医生,让母女做一个心理练习,修正他们的互动关系,妈妈要承认,对女儿的过分苛责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女儿的问题,而忽略了对女儿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的认同,尽量不用负面的信息去传递妈妈的担心,鼓励认同接受孩子的个性化和美中不足。而女儿也要理解妈妈的苦心,其实妈妈是爱她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对而已,最后,心理医生让妈妈站起来抱抱孩子,还孩子长久以来缺失的母爱,拥抱的那一瞬间,女儿哭了…...........

从这对母女的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可能是你的妈妈,也可能是你的爸爸,可能是你生命中重要的他人,可是还有非常关键的一个人就是你自己………..


你和内心的那个所谓强迫,社恐,焦虑,惊恐,等等一系列症结的互动方式。

把故事主人公互换,你内心的母亲和女儿其实可以和睦相处,可是母亲对女儿求全责备,过分苛责,女儿为了达到母亲的要求反而过分约束自己,在做的很好的基础上做的更好,结果,肯定是女儿根本无法满足妈妈的完美要求,而自暴自弃,演化出很多症状,来对抗母亲。这种对抗,如果从深层来看,是女儿的呐喊“妈妈,妈妈。你别在苛责我了,我很难受,很没有安全感,我想让你关心我,爱我,而不是过渡的责罚”。但是,这个莽撞的妈妈根本看不到女儿的呐喊和哀求,毫不妥协,反而更加苛责女儿的不是。


那么内心的母亲和女儿的互动关系如何修正,才能达到和谐,才能达到内心的涌动不那么激烈呢?
其实很简单,如同上面那对母女那样,少要求,少苛责,多关心,多赏识。
对女儿各方面积极的认同和包容,尤其承认女儿的不足甚至软弱的个性。
经常把女儿抱在怀里,让女儿真实直接的感受到母亲的爱和温暖。
而女儿就需要,理解在她妈妈苛责言行下的用心,妈妈只是以一种伤害的方式来表达她的爱,她们都是爱对方的。

这对母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系修复过程中还会有磕磕绊绊,但是母女已经达成协议,愿意为对方付出和改变,相信这对母女,和在看文章的你,都有这个决心和期待。

所谓康复的过程,就是内心的母亲和女儿互动和谐的过程,就是母亲对女儿包容无条件接纳认同的过程,就是用充满慈悲的爱去感化内心顽劣的孩子的过程,就是妈妈用温暖的怀抱来回应女儿爱的呼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9-5-25 13:30:22 | 只看该作者
是什么影响了神经症的寿命?
作者:明心
原创:笑脑网
阿俊见人恐怖,与人对视脸红,紧张,不知所措,脑袋麻木,担心别人说他不足,惶惶不可终日,落人嘲笑。
    阿军尖锐恐怖,不可看见尖锐的器具,极端紧张害怕,怕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后果不堪设想,危机生命。
    阿君精神病恐怖,害怕自己会突然疯掉,控制不住自己,害怕做出非常人的事情,最终人格毁灭,丧失尊严。
    阿骏惊恐恐怖,害怕自己突然瘫倒在地,昏迷不醒,害怕频死体验,拒绝外出,害怕惊恐中丧生。
    阿俊,阿军,阿君,阿骏四人反复体验这种一生最想避免却又避免不了的事情,反复感受那种锥心的痛苦和难受,反反复复,从第一次意识到症状以来,这种体验从来没有间断过,好像堕入深渊般,不可避免的接二连三的发生,担心,反复,再担心,再反复,担心下一次什么时候出现,该怎么办,无止无尽,恶性循环………

    按理来说,那些起先的情感体验也应该忘了吧,该死的怎么还一直存在,并且抓住自己几年甚至几十年还不放手。按理来说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也该告一段落了,为什么总是体验几年以前的情绪,并且遇到类似的情景情绪重复出现?

是什么影响了神经症的寿命(如果它有生命的话),让它持续生存。
你会选择神经症吗?你会选痛苦吗?如果不会,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一直伴随你,并且影响你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

那种感觉体验你是否似曾相识,是否很早就体验过了,甚至在你意识到那是症状之前!好好想想,在你青年,童年甚至更小的时候你体验过那种感觉吗?你体验过吗?好好反思!

很多神经症朋友与我说,“明心老师,你知道吗?症状来时的体验,就好像我回到童年,回到童年无助的时候,我的童年感觉又回来了,我的眼神,我的情绪还是幼年的延续……”

朋友们,你在反复体验什么,是什么在反复抓住你不放,是什么推动神经症一直如影随形?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果追溯那种体验,相当一部分人,都可以想起幼年类似的体验,这种体验一直延续到成年,即使你身体和智力发育已经成熟,但是还有幼年残留的情体验一直伴随你,他在影响你,抓住你不放,并且推动神经症持续。

也许你会否认,因为你觉得好像症状发作的时候,也没感觉到是幼年的情绪,你感觉不到是因为这种症状形成是通过无意识来控制的。阻止我们醒悟的,并不是我们不懂的事,而是我们深信不疑,但其实不然的事情,那是我们最大的阻碍。

思路到这里,已经很清晰了,我们成人了,自然不需要幼年的经验来操控了,我们有成人的行为模式去体验。不必继续采用幼年的应对方式处理类似的问题了,旧衣服该换换了,跟不上时代了。

神经症形成必然有一套生存法则,我们毁灭颠覆它的生存之道,它自然土崩瓦解,不攻自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9-5-29 21:54:50 | 只看该作者
阻止我们成功的,并不是我们不懂的事,而是我们深信不疑,但其实不然的事情,那是我们最大的阻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09-6-5 19:25:39 | 只看该作者
艾 滋 病 恐 惧 症 的 康 复

                            作者:笑脑

今天笑脑与恐友们谈谈恐艾症的康复,在笑脑的咨客当中约有十分之一是(2008年12月份统计)恐艾症也叫艾滋病恐惧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俗称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是疑病中的一种,大类也是属于神经症,在临床上常见有以下四种类型:疑病型艾滋病恐惧症、强迫型艾滋病恐惧症、焦虑型艾滋病恐惧症及恐惧型艾滋病恐惧症,并不是所有的艾滋病恐惧症都可以简单的归到某一类,很多患者是多种表现同时存在,所以需要接受综合的心理治疗。对于艾滋病恐惧症心理治疗是必须的,但很多患者早期一般不会想到接受心理治疗,很多人认为这不是心理疾病,自己的担心是完全正常的,尤其是那些有过高危行为的人。只有到多次检查之后,仍不能摆脱自己的担心和痛苦之后才会想到求助于心理医生。那时治疗起来可能较费力了,在笑脑的咨客当中,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因缺乏艾滋病的科普知识而恐惧的,这类求助者其实很好咨询的,对她讲些这方同的医学知识,让他们明白哪些传播途径是可以传染,哪些不会,他们往往明白后,内心的焦虑不安就能够缓解,但大多数找笑脑咨询的,都是强迫型艾滋病恐惧症或疑病型艾滋病恐惧症,这样的求助者你对他们讲这些艾滋病传播途径,是没有用的,其实你不说他们早已在网上已经查到了,甚至有的朋友比你懂得还要多的,但是他们还是非常痛苦,整日惴惴不安,痛苦万分,有的朋友感觉到世界末日到了,一想到艾滋病没有还没有好的方法治疗,害怕得全身软弱无力,有种死亡来临之感。

有朋友会问,让他们去医院检查下,就是hiv抗体是阴性不就可以了吗?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笑脑这边一名咨客最多他去做hiv检查做了16次,结果为阴性仍不能消除自己的恐惧和担心。即使是权威机构的结果也不相信,怀疑检查过程的各个环节,事后反复回忆检查过程,如认为工作人员当时不够专心,认为检查时使用的器具没有消毒等等。整日奔波于各个医院。对和艾滋病类似的症状非常敏感,如一但出现发热、全身无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就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极度恐惧,如临大敌,万念俱灰。

这时就需要用治疗强迫症或疑病症的方案来治疗了,且需要做系统治疗的,这与其当事人的性格缺陷有很大的关系了,同时让他们不要整天关注在自己的恐惧上,转移他们对恐惧的注意力,再配合系统的心理治疗,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下面笑脑结合自己的一个最近康复的一个真实案例来说明下,小张(化名)大二学生,在中学时一心学习,没有时间去谈恋爱,心想到了大学再谈也不迟,到了大学后,大一谈了个女朋友,后来分手了,向方付出很多,结果落到分手的结局,失恋当晚,他的几个好友为了安慰他带他去了发廊,与小姐发生了“性关系”,当时也有保护措施的,事后他们一起就回去了,次日他无意中看到校园的宣传栏上的防治艾滋病常识,不由开始担心起来,结果越想越害怕,这事他又不好与别人说,恐惧当天请假在寝室上网,在网上查看了下关于艾滋病的信息,经果查到艾滋病目前世界上还不能很好的得到治疗,当时恐吓万分,于是请假数天,别人还认为他失恋了出现这样,请假是为了到另外一个性病医院去检查,去时医生告诉他现在还不能检查,要两个月后才能查到,并他也询问了医生的情况,医生告诉他来这里的患者很多都与你是一样的,但结果都是阴性的,让他不用担心,但是他还是不放心的,并多数问医生,那医生也给他问烦了,最后那医生下班了,他才离开那个科室,后来一路萎靡不振,到了学校小张根本没有心思来学习,整天大脑里想着担心自己得了艾滋病怎么办?且非常后悔自责,同学都以失恋的方式劝他,无效。二个月过去了,他去检查了,一周后结果是阴性的,他前所未有的兴奋,感觉获得重生!但是回到学校时,马上大脑有个思维,会不会是医生弄错了,本来是阳性的,故意安慰自己说成是阴性的,结果想着又开始害怕起来了,第二天一大早又去那个医院问那个医生,医生向他解释了,并让他放心,但小张坚持要再做一次抽血检查,一周后结果还是阴性,他这才放心了,但是好景不长的,过了一个月后他在电视上看到关于艾滋病的报道,说有的化验不是很准确的,小张马上联想到自己hiv化验是不是也有问题的,第二天急忙又次去找那个医生,那个医生再次解释,见无效,后来建议他找心理医生。他去当地做了单次咨询,咨询师给他讲了艾滋病的科普知识,帮他做了放松训练,当时小张觉得蛮好的,但是因到学校看到那个宣传栏又开始担心起来,最后在网上看到笑脑的blog,后加入咨询,经过不到三个月的治疗,小张现在已经在校开开心心的上课了,现在再次看到校园那个艾滋病宣传报,已经不再担心害怕了。这个咨客他害怕艾滋病只是一表象,而真正治疗时治疗师要从他的性格方面入手,同时笑脑在治疗时帮他做了自信心训练及恋爱方面的指导,用到的咨询技术有催眠疗法、精神分析及森田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09-6-8 21:36:38 | 只看该作者
艾 滋 病 恐 惧 症 的 康 复

                            作者:笑脑

今天笑脑与恐友们谈谈恐艾症的康复,在笑脑的咨客当中约有十分之一是(2008年12月份统计)恐艾症也叫艾滋病恐惧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俗称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是疑病中的一种,大类也是属于神经症,在临床上常见有以下四种类型:疑病型艾滋病恐惧症、强迫型艾滋病恐惧症、焦虑型艾滋病恐惧症及恐惧型艾滋病恐惧症,并不是所有的艾滋病恐惧症都可以简单的归到某一类,很多患者是多种表现同时存在,所以需要接受综合的心理治疗。对于艾滋病恐惧症心理治疗是必须的,但很多患者早期一般不会想到接受心理治疗,很多人认为这不是心理疾病,自己的担心是完全正常的,尤其是那些有过高危行为的人。只有到多次检查之后,仍不能摆脱自己的担心和痛苦之后才会想到求助于心理医生。那时治疗起来可能较费力了,在笑脑的咨客当中,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因缺乏艾滋病的科普知识而恐惧的,这类求助者其实很好咨询的,对她讲些这方同的医学知识,让他们明白哪些传播途径是可以传染,哪些不会,他们往往明白后,内心的焦虑不安就能够缓解,但大多数找笑脑咨询的,都是强迫型艾滋病恐惧症或疑病型艾滋病恐惧症,这样的求助者你对他们讲这些艾滋病传播途径,是没有用的,其实你不说他们早已在网上已经查到了,甚至有的朋友比你懂得还要多的,但是他们还是非常痛苦,整日惴惴不安,痛苦万分,有的朋友感觉到世界末日到了,一想到艾滋病没有还没有好的方法治疗,害怕得全身软弱无力,有种死亡来临之感。

有朋友会问,让他们去医院检查下,就是hiv抗体是阴性不就可以了吗?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笑脑这边一名咨客最多他去做hiv检查做了16次,结果为阴性仍不能消除自己的恐惧和担心。即使是权威机构的结果也不相信,怀疑检查过程的各个环节,事后反复回忆检查过程,如认为工作人员当时不够专心,认为检查时使用的器具没有消毒等等。整日奔波于各个医院。对和艾滋病类似的症状非常敏感,如一但出现发热、全身无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就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极度恐惧,如临大敌,万念俱灰。

这时就需要用治疗强迫症或疑病症的方案来治疗了,且需要做系统治疗的,这与其当事人的性格缺陷有很大的关系了,同时让他们不要整天关注在自己的恐惧上,转移他们对恐惧的注意力,再配合系统的心理治疗,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下面笑脑结合自己的一个最近康复的一个真实案例来说明下,小张(化名)大二学生,在中学时一心学习,没有时间去谈恋爱,心想到了大学再谈也不迟,到了大学后,大一谈了个女朋友,后来分手了,向方付出很多,结果落到分手的结局,失恋当晚,他的几个好友为了安慰他带他去了发廊,与小姐发生了“性关系”,当时也有保护措施的,事后他们一起就回去了,次日他无意中看到校园的宣传栏上的防治艾滋病常识,不由开始担心起来,结果越想越害怕,这事他又不好与别人说,恐惧当天请假在寝室上网,在网上查看了下关于艾滋病的信息,经果查到艾滋病目前世界上还不能很好的得到治疗,当时恐吓万分,于是请假数天,别人还认为他失恋了出现这样,请假是为了到另外一个性病医院去检查,去时医生告诉他现在还不能检查,要两个月后才能查到,并他也询问了医生的情况,医生告诉他来这里的患者很多都与你是一样的,但结果都是阴性的,让他不用担心,但是他还是不放心的,并多数问医生,那医生也给他问烦了,最后那医生下班了,他才离开那个科室,后来一路萎靡不振,到了学校小张根本没有心思来学习,整天大脑里想着担心自己得了艾滋病怎么办?且非常后悔自责,同学都以失恋的方式劝他,无效。二个月过去了,他去检查了,一周后结果是阴性的,他前所未有的兴奋,感觉获得重生!但是回到学校时,马上大脑有个思维,会不会是医生弄错了,本来是阳性的,故意安慰自己说成是阴性的,结果想着又开始害怕起来了,第二天一大早又去那个医院问那个医生,医生向他解释了,并让他放心,但小张坚持要再做一次抽血检查,一周后结果还是阴性,他这才放心了,但是好景不长的,过了一个月后他在电视上看到关于艾滋病的报道,说有的化验不是很准确的,小张马上联想到自己hiv化验是不是也有问题的,第二天急忙又次去找那个医生,那个医生再次解释,见无效,后来建议他找心理医生。他去当地做了单次咨询,咨询师给他讲了艾滋病的科普知识,帮他做了放松训练,当时小张觉得蛮好的,但是因到学校看到那个宣传栏又开始担心起来,最后在网上看到笑脑的blog,后加入咨询,经过不到三个月的治疗,小张现在已经在校开开心心的上课了,现在再次看到校园那个艾滋病宣传报,已经不再担心害怕了。这个咨客他害怕艾滋病只是一表象,而真正治疗时治疗师要从他的性格方面入手,同时笑脑在治疗时帮他做了自信心训练及恋爱方面的指导,用到的咨询技术有催眠疗法、精神分析及森田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09-7-19 20:47:53 | 只看该作者
注意难受的东西,看到的就是难受的东西。
注意鲜明的东西,看到的就是鲜明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09-7-24 20:5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5-1-22 21: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