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美惠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视音乐] 精彩电影推荐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09-4-11 07:27:57 | 只看该作者
触动心灵的瞬间——温暖的欧美电影
作者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2188862/
我喜欢的一些欧美电影,并不单纯是爱情,却很温暖,触动心灵,淡淡微笑与哀伤。
列表;

爱情类——
情归巴黎 (新龙凤配)
穿越时空爱上你(隔世情缘)
天生一对
西雅图夜未眠 Sleepless in Seatle
天使之城
剪刀手爱德华
音乐之声
瓶中信

亲情类——
灵异第六感
人工智能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大鱼

励志类——
死亡诗社/暴雨骄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09-4-11 07:32:25 | 只看该作者
《音乐之声〉简介

22岁的玛利亚是一个萨尔斯堡修道院里的志愿修女,但是,她活泼好动和热爱自然的性格却总是让她在修道院里惹麻烦。修女院里的阿比斯院长觉得她这样的活泼的性格不适合僧侣生活,于是,当她接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寻求看护的请求,她决定让玛丽亚去,也借此让她探索出真正的生活目的。

玛丽亚到达冯·特拉普家,发现他是一个有七个孩子的鳏夫,长期的海军生活和亡妻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很快,玛丽亚就明白了以前那些看护离开的原因,原来是孩子们得不到父亲的关爱,总是用捉弄看护来吸引父亲的注意。

上校要求玛丽亚也像他一样严格,但是玛丽亚没有听从,而是用她天生的温柔和善良赢得了孩子们的友好。趁上校不在的时候,她用窗帘给每个孩子逢制了游戏服装,带领他们到市场游玩,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上野餐,还教会了他们唱歌。孩子们原有的拘禁和忧郁渐渐地被音乐和笑声代替了。

不久上校回家了,还带回了孩子们喜欢的麦克叔叔和孩子们不甚喜欢的,上校的女朋友,男爵夫人。上校对玛丽亚的做法十分不满,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为男爵夫人唱歌的时候十分感动,因为玛丽亚把从他亡妻之后家里就不再有的音乐又带了回来。玛丽亚还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了一场木偶戏,上校为玛丽亚可以感染他人的热情所吸引了。

几天之后,上校和男爵夫人一起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孩子们在舞会中也有歌唱表演。在舞会中,玛丽亚给孩子们示范奥地利的民间舞蹈“涟恩德拉”(Laendler),出乎意料的是,上校走过来和玛丽亚共舞,舞蹈最后他们互视对方,他们之间的爱意一目了然。这些,都被男爵夫人看在眼内,当晚,她劝玛丽亚回修道院。玛丽亚恐怕自己对上校的感情会越限越深,于是,她悄悄地离开了。

玛丽亚走了之后,男爵夫人用尽办法讨孩子们的欢心都没有成效,当孩子们得知上校要和男爵夫人结婚的消息后,他们更加难过。他们到修道院找玛丽亚却没能见到她。玛丽亚向阿比斯院长坦白了她对上校的爱情和对生活的不知所措,阿比斯院长告诉她她要骨气勇气,哪怕翻越世界上的每一座山峰也要找到自己的真爱。于是,玛丽亚回到冯·特拉普家里。玛丽亚回来之后,男爵夫人发现她已经无法挽回玛丽亚和上校之间的感情,她主动退出了婚约,上校和玛丽亚互诉衷肠,很快地,他们就结婚了。

可惜,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从此就永远幸福快乐。当他们还在度蜜月的时候,德国纳粹占领了奥地利,当他们赶回萨尔兹堡,发现到处已经是纳粹旗帜横行了。他们不在的时候,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麦克叔叔帮他们注册参加了萨尔兹堡音乐节(Salzburg Festival)。上校一回到家里,就接到了纳粹发来的电报,要他立即到纳粹海军报导。一向痛恨纳粹的上校决定带领全家人离开奥地利。当他们晚上离开别墅的时候,被早就躲在门外监视他们的纳粹拦住了,于是上校解释说他们离开是为了参加希尔斯伯格节演出,并拿出节目单作为证据。在纳粹的陪同下,他们来到了会场,演出了孩子们准备好的歌曲。在这时,上校和玛丽亚演唱了《雪绒花》歌曲里对祖国奥地利的热爱之情浓郁深厚,不顾旁边持枪的纳粹守卫,在场的观众也跟着上校一起唱完了《雪绒花》。

演出之后,趁着颁奖的时候上校一家人逃离的演出现场,纳粹一路追到修道院里,在修女们的帮助下,上校一家人藏在了墓碑后面,躲过纳粹的追踪,然后他们翻过阿尔卑斯山,离开了奥地利。

影片清新有致,细腻感人,雅俗共赏。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09-4-11 07:33:08 | 只看该作者
 《音乐之声》是由美国音乐剧的泰斗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dgers)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Oscar Hammerstein II)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写而成的。 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的剧作者是美国剧作家勒曼。
  《音乐之声》于1959年11月16日在百老汇的鲁德-方特恩剧院(Lunt-Fontanne Theatre)公演,成为50年代百老汇公演时间第二长的音乐剧。1965年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20th Century Fox)拍的电影版《音乐之声》使它登上了世界舞台,受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数百万观众的喜爱。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经典中的经典,电影史上绝妙的神来之笔。
  
基本资料

  
  【片名】The Sound of Music
  【译名】音乐之声
  【年代】1965
  【国家】美国
  【片长】174 Mins
  【类别】音乐剧
  【语言】英文/普通话
  更多中文片名: 真善美 、仙乐飘飘处处闻
  更多外文片名:
  Novicia rebelde, La.....Argentina / Mexico / Peru
  Mélodie du bonheur, La.....Canada (French title) / France
  Meine Lieder, meine Träume.....Austria / West Germany
  Rodgers and Hammerstein's The Sound of Music.....UK (complete title) / USA (complete title)
  A Muzsika hangja.....Hungary
  A Noviça Rebelde.....Brazil
  Helisev muusika.....Estonia
  Música no Coração.....Portugal
  Neseli günler.....Turkey (Turkish title)
  Somriures i llàgrimes.....Spain (Catalan title)
  Sonrisas y lágrimas.....Spain
  Sound of music - Laulava Trappin perhe.....Finland
  Tutti insieme appassionatamente.....Italy
  导演:
  罗伯特·怀斯 Robert Wise
  编剧:
  恩斯特·莱赫曼 Ernest Lehman ....(screenplay)
  Howard Lindsay ....(book) &
  Russel Crouse ....(book)
  Maria von Trapp ....(book "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 uncredited
  主演:
  朱丽·安德鲁斯 Julie Andrews ....Maria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Christopher Plummer ....Captain Georg von Trapp
  埃琳诺·帕克 Eleanor Parker ....Baroness Elsa Schraeder
  影片类型: 家庭 / 剧情 / 音乐 / 传记
  片长:174 min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70毫米宽银幕电影
  混音: 单声道 / 70 mm 6-Track / 立体声
  制作成本:$8,200,000/estimated
  版权所有:(Copyright ?MCMLXV by Argyle Enterprises, Inc., 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 2 March 1959; LP30289)
  拍摄日期: 1964年9月1日 -
  摄影机: MCS 70 (Modern Cinema Systems) (aerial shots)
  摄制格式: 65 mm
  洗印格式: 8 mm (anamorphic) 、35 mm 、70 mm 、16 mm
  胶片长度: 1060 m (8 mm prints)、4695 m (Sweden)
  主要人物
  冯·特拉普
  玛丽亚
  丽萨
  菲瑞克瑞
  路易萨
  寇特
  碧姬塔
  玛塔
  葛特儿
  
获奖记录

  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配乐和最佳音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09-4-11 07:49:01 | 只看该作者
 电影《音乐之声》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
  特拉普(Georg Ludwig von Trapp)男爵1880年4月4日生于克罗地亚沿海小城扎达尔(Zadar),当时还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父亲是海军上校,他也想献身海军事业,所以参加了皇家海军学院。当他还是一个年轻的海军上校时,就被任命为U6潜艇的指挥。一战时,一艘法军潜艇被特拉普的潜艇击沉。1918年,国王约瑟夫一世提升他为海军少校。 战争结束后,奥地利失去了海岸线,不再需要海军。特拉普上校不仅失去了职位,还在1924年失去了他的妻子,留给他7个孩子照顾。
  玛丽亚生于1905年1月26日。在她大约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她的表姑成了她的养母,她们住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小房子里。 她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上完三年高中后,进入了四年的国立师范学院。 玛丽娅原来是社会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但是在大学期间,一位著名的神父开始给她布教,改变了玛丽亚的生活和信仰。 玛丽亚加入了萨尔茨堡的修女山修道院,成为一个修女。修道院决定让玛丽亚离开一年,到特拉普男爵家作女家庭教师,照顾他的一个患风湿热的女儿。
  一年后,孩子们要求他们的父亲设法留住玛丽亚,他们甚至建议他应该娶她。“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欢我!”男爵回答说。于是孩子们自己去问玛丽亚。玛丽亚说:“是,我喜欢他。”他们订婚了。她再也没回修道院作修女,于1927年11月26日嫁给了男爵。 特拉普一家又新添了两个女儿。
  1935年,瓦兹内神父走入了他们的生活。他使音乐成为他们一家的爱好。他们自然清新的嗓音和纯美的歌声使他们在1935年的萨尔茨堡音乐戏剧节上获得了合唱比赛第一名。他们曾在大萧条时期失去了所有的钱财,此后他们被邀请做欧洲巡回演唱会。
  1938年,希特勒入侵奥地利,特拉普宁可丢掉物质财产,也要留住尊严。他们离开了萨尔茨堡市郊的别墅和一切财产,前往美国。
  1938年9月,他们到达纽约。途中第10个孩子出生了。瓦兹内神父也和他们同行到美国,在他的指导下,唱歌成了他们的职业,特拉普家庭合唱队渐渐扬名。 二战后,特拉普一家建立了一个音乐慈善组织:特拉普家庭奥地利救济社,为祖国奥地利发送了无数食品和衣物。
  1941年,特拉普在佛蒙特的一个乡村里买了一个大农场,这儿和他们思念的奥地利萨尔茨堡的风光相似。他们给他们的房子取名为“一颗丹心”。
  1947年5月30日,特拉普去世,被安葬在房子后院的家庭墓地里。当他们结束了20多年、30多个国家的演唱生涯时,他们把他们的奥地利式大木屋改成了客店。可惜1980年12月,它被一场大火烧毁。他们立即决定重建。特拉普家新木屋的设计很现代,但仍保留了以前的味道。 1987年3月28日玛丽亚去世,被安葬在墓地里她的丈夫旁边。
  本片在当年成为打破了影史上最高卖座纪录的歌舞片,这部经典巨作曾获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音响、最佳影片剪辑五项大奖,被译成3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上映,片中美妙的音乐至今仍广为传唱。影片的译名在各地大相径庭:在中国香港,它被译成《仙乐飘飘处处闻》;台湾地区译名则是《真善美》;在葡萄牙,是《心灵深处的音乐》;在西班牙被译成《笑与泪》;阿根廷的译名是《富有反抗精神的新人》;在德国,它的名字是《我的歌,我的梦》……译名不同,音乐却同样动听,人们对它的喜爱可见一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09-4-11 07:52:23 | 只看该作者
影评:

《音乐之声》清新有致,雅俗共赏。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在各国的民意测验中经常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其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如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特拉普上校演唱的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口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演唱的《晚安,再见!》等等,都成为人们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被视做人类最珍贵的永恒佳品。
     许多人都曾问过我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可能他们认为我作为功夫名星,应该喜欢那种带有暴力色彩的影片,可是说出来或许会很让人奇怪,我最喜爱的电影既不是史泰龙的枪炮,也不是施瓦辛格的特技,而是充满温馨的《音乐之声》。因为在这部影片中,我所感到的是人世间那种最淳朴、最简单的友爱和挚爱之情,这部影片让我的全身心都感到放松。

                                    ——国际巨星 成 龙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如此深入人心,不但里面的角色、情节、人物经历家喻户晓,主题歌曲也被广为传唱,由它带来的影响面之广、覆盖面之大、被感染的人之多可谓空前绝后、独一无二,它就是来自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的《音乐之声》。
   《音乐之声》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它以乐抒情,以乐动人,到处充满阳光气息与温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和谐美景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相互依托的关系,鼓励人们乐观向上,追求纯洁美好,争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邪恶杂念,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虽然里面的主要角色都被刻意美化,但丝毫无损主题和形式上的出类拔萃,幽默的对白和情节,更把观众逗得前俯后仰,乐不可支。《音乐之声》称得上是电影史上绝妙的神来之笔,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它甚至超出了艺术作品的范畴,从艺术史、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角度来衡量都值得研究和借鉴。

                                  ——影评人 Waddle
永远带来欢乐的《音乐之声》

《音乐之声》是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电影,无论从哪个标准来评,它都是美国音乐片的经典之作。有趣的爱情故事、悦耳的歌曲、活泼的孩子、温馨的人情、天真无邪的笑料,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动人的音乐、优美的风光、积极的生活态度,引发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美好的瑕思。
   歌曲《音乐之声》是影片中的点题之曲,影片开始时由玛利亚在山顶独唱。上校赴维也纳期间,玛利亚把这首抒发自己对故乡、对大自然、对音乐的无比热爱的歌教给了7个孩子,让他们在男爵夫人到来时为她演唱。上校长久禁锢的心被这家中久违了的美妙、纯真、动人的歌声融化了,他从原来那位不苟言笑的上校变成了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和7个孩子拥抱在一起……
    影片里以电影音乐的原貌参与了故事叙事的当首推那首脍炙人口的小歌《雪绒花》(《EDELWEISS》)。
    上校在玛利亚和孩子们的盛情邀请之下,接过吉他自弹自唱了这首自己最喜爱的、已多年不唱的奥地利民谣:

Edelweiss? edelweiss?(雪绒花,雪绒花,)
Every morning you greet me. ?清晨迎着我开放。?
Edelweiss? edelweiss? ?雪绒花,雪绒花,?
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 ?永远祝福我家乡。?(注:采用薛范译词)
      上校沉醉在对故土、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之中,忘我地唱着。玛利亚的镜头数次切入,她站在门口凝视着上校。歌声使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那饱含真情的歌声里,玛利亚发现了一个男人丰富、博大、敏锐的内心世界。音乐悄悄地把两颗高尚的心灵连结了起来,爱情的火花开始燃烧。当两人在家庭晚会上和谐地共舞之后,掩饰内心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了。而要说这首小小的歌曲作为一件重要的音乐道具在整个故事结构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那还是在音乐节上。拒绝为纳粹服务、决不背叛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的上校准备冒险带全家离去。临别之际,他为家乡的父老乡亲献上的还是那首他最喜爱的歌。但一曲未了便已哽咽,玛利亚默契地接唱下去,并带动全场观众加入大合唱。这是全片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感人高潮。看似最简单、最不起眼的一首小小民歌,在影片所用的全部歌曲中凸显了出来,促使观众开始正视故事所属的阴云密布的时代--片头字幕所说的"30年代萨尔茨堡最后的黄金岁月"。它使一部洋溢着欢声笑语的喜剧片在此刻展现出了严肃、深刻、崇高的人道主义内涵。音乐节上全体观众高亢、洪亮地合唱着《雪绒花》,表达了奥地利人民反对侵略的正义心声和不畏强暴的必胜信念。
      30多年过去了《音乐之声》永远带给你欢乐,带给你思考。(佚 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09-4-11 07:53:33 | 只看该作者
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
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经典中的经典
电影史上绝妙的神来之笔
   电影《音乐之声》取材于玛利亚·奥古斯都·特拉普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根据美国百老汇的同名音乐剧改编而成,是美国音乐片巨匠罗伯特·怀斯新风格音乐片的又一力作。在编、导、演的天衣无缝的配合下,这部影片成为电影史上最经典的音乐片之一。








[ 本帖最后由 美惠子 于 09-4-11 07:5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09-4-11 08:07:53 | 只看该作者
《乱世三人行》影片简介和影评
[日期:2007-11-28]来源:
  作者:
[字体: ]




片名:乱世三人行
年  代: 2004
地  区: 美国 / 英国 / 西班牙 (更多...)
片  长: Canada:121 分钟 / USA:132 分钟  
导  演: 约翰 杜依根 (John Duigan)

编  剧: 约翰 杜依根 (John Duigan)

类  型: 爱情 / 剧情 / 战争
别  名: 巴黎烟云
主要演员:
   查里兹·塞隆 佩内洛普 克鲁兹 托马斯 克莱彻曼
   史蒂文 伯克夫
   
发行公司: 索尼经典
色  彩: 彩色
混  音: Dolby Digital

IMDB评分: 5.7/524
评  级: 美国:R / 日本:R-15 / 新加坡:M18 (更多...)

剧情简介
1934年,英国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一个阴雨连绵的夜晚,20岁的盖伊(斯图尔特·汤森德饰)正在专心致志学习,突然“呯”地一声门被撞开,一个美丽的女人匆匆躲进教室。盖伊从未见过这么美的女人,原来她就是英法混血儿吉尔达(莎莉兹·塞隆饰),为了逃避男友的纠缠才闯进来。   刚刚离开了他的工人阶级家庭就读剑桥,盖伊本以为生活再也不会有根本的变化,然而随着出身尊贵的吉尔达闯入他的生活,一段迅速而热烈的爱情却开始了。尽管他们出身不同的等级,拥有不同的价值观,但还是爱得如饥似渴。他们一起远赴巴黎,在那里吉尔达有一幢公寓,两个人尽情享受着甜蜜的爱情和时髦的生活。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两个有情人最终因为彼此对时事的看法分歧而离别。盖伊再也不能坐视法西斯肆虐欧洲,他决定开赴西班牙从军作战,吉尔达最亲近的朋友米娅(佩内洛普·克鲁兹饰)也有意随行。他们的热血并未改变战争的结果,米娅最后战死在沙场。不久后盖伊重返英国,彻底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在前线寄给吉尔达的信,仍然原封不动地放在壁炉架上。   纳粹开始对巴黎占领区实行高压政策,盖伊现在成了一名反战的情报员,他返回巴黎与当地的反抗阻止联络。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下,他发现了一直无法忘怀的吉尔达,不过她的身边还有一个德国军官(托马斯·科茨曼饰),两个人从此将成为敌人。其他一如往昔,吉尔达看上去还是只关心自己的存在。   然而盖伊对之后发生的事情又开始迷惑不解,就在纳粹垂死挣扎的最后时刻,吉尔达在一次埋伏中救了他。现在,吉尔达成了德军头号怀疑对象,随时有可能因此丧命,盖伊必须争取时间救出她……

影评
如果你的命运被提前揭示只有34岁的人生,你会怎么选择,她选择相信……
Gilda是个美法混血儿,出身尊贵,家境富有,美丽善良,她似乎拥有一切,可是14岁时被一个法国女巫预言自己短暂的人生,可能一切对她都是乌有,她没有把预言分享给任何人听,只是自己从来不过生日,只用自个提醒自己身处于幻化尘世,除此之外,她享受自己与生俱来所有的优势,她有很多感兴趣的事情,她从不拒绝任何带给她瞬时快乐的人。因为Gilda选择相信,所以她认为这一生就算是短途,都要过得快乐充实,因为她信了,所以总归会任凭宿命的感觉来挑选她这一趟旅行有缘的伙伴,于是Guy和Mia出现,因为她信了,所以她认为一切都是注定的。
  Guy,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出身,靠奖学金完成学业的单纯小子,Gilda在她占卜9年后一个雨夜,为躲避当时男友学校的查房,贸然闯进了他的房间,初次见面时两人没有等级,即友善真诚的相处,促成了之后两人的一夜美好,只是不久Gilda便离开,继续自己的艺术旅行,留下Guy对她的念念不忘。其实那一刻也许Guy于Gilda也只是和别人一样的过客,只是他单方面的坚持,也就如此让她相信,这个与她有着默契激情,坚决不选择在她生命中退出的他,是自己一个注定的伙伴,于是Gilda邀请Guy来巴黎和她一起生活。只是仿佛只有Guy自己镇守着他以为Gilda给他的纯粹爱情。
  西班牙女孩Mia本来想成为舞蹈家,因为自己的国家内战,她义务当护士时受伤跛了脚,于是逃亡巴黎,Gilda在脱衣舞场把她带回了家,她们之间的联结是两个艺术家之间的化学作用,是两个性格互补的女生的契合,也是两种风情的爱慕。Mia也深爱着Gilda,但她感受到Gilda和Guy两人之间的激情,只有默默的表达和陪伴。
  一战后的短暂平静,三个人就这样亲密地生活在当时享乐至上的巴黎,这是Gilda以为自己有生之年最大的幸福,可是Guy和Mia两人都觉得自己的感情似乎永远都征服不了Gilda,直到二战的喧嚣再次浸染西班牙。也许人在得到无望时会转移寄托,Guy下意识满足别人自责的心理影响了Mia,两人决定奔赴西班牙援军。两个伙伴即将远离,Gilda深受打击,怒吼两人为背叛者,不知情的他们还是与她分道扬镳……
关于宿命
  这是一个按照主人公相信宿命为前提发展的故事,每个人都有选择,Gilda也有,但是从相信那一刻开始的恐惧,让她自己还没看到命运前就低下了头,这样的人生再丰富也是在遵循心理暗示过活,最后也只是按部就班达成那个臆想的结局,回过头去,其实她完全可能在那个雨夜闯进另一个谁的房间,或者就算是Guy也只是一个和她有过一夜情的傻小子,根本就没有机会发挥他那些出于自卑作祟的影响力……总之Gilda试图控制自己人生的背后,本不会只有脆弱。
关于乱世
  这不是一个战争故事,只因为如果选择宿命是选择解释巧合,解释偶然,解释缘分,解释戏剧性,那么乱世就是故事一个最好的理由,它是Gilda可以逃避,不谙世事营造小桃花源的大氛围,也是她人生曲折的导火索,是随时可以撒在她本就不安的心灵伤口上的盐。
关于感情
 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从男主角的名字就可看出,“Guy”,只是代替一个男人的符号,所以在电影里印象深刻的只有Guy和Gilda身体上的契合,而没有他们心灵沟通的任何渲染,以Guy的口吻作为旁白,只因为他是唯一生还的人,并且电影安排巧妙也就于此,以Guy的视角让观众乍看以为叙述的是一段爱情,但电影终了时刻Gilda的自白会让人恍然大悟其真正含义。
  也许人一生都会有最牵挂最在乎的一个同性,一个异性,就像一场家家酒,这样才完整才平衡,何况于Gilda,她把所有的感情都模糊掉了,先以自己做诱饵教训欺负Mia的性变态,后又同样亲身卧底在德军盖世太保身边,来给Guy的自卫队通风报信,Mia和Guy深爱她,Gilda更加忘我地回应着他们,只是因为Gilda的宿命情怀,她选择于自己来说越过爱情的表达,视他们是两个她一生的朋友,是两个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
关于表演
  饰演Gilda的莎莉兹•塞隆终于在《女魔头》之后重披性感战袍,在本片中时而跋扈骄傲时而楚楚可怜,她表现享受生活时的可爱和内心忧伤的隐忍都入木三分,让你不忍看到那注定结局的一幕;另一风情女郎佩内洛普•克鲁兹扮演Mia,就人物性格方面可以说这是她最贤惠的一次演出,让人感觉新鲜,但影片并没有舍弃她妖冶一面的尽情展现,人物虽被设计成身有残疾,却和莎莉兹•塞隆在戏中有一段燎人共舞,是整部电影的经典场景;而唯一男主角斯图尔特•汤森德,不得不说和他的角色名字一样,只贡献了作为男性的身体,和两位女演员相比,简直呆板逊色很多。
  坦白说,《乱世三人行》(Head in the clouds)又名《巴黎烟云》,让你心甘情愿不后悔地观看,看完也自然会长时间的唏嘘,很好的主人公,很好的情谊,可偏偏雨渐渐,最后你看她不见……如果本就相信那些真正重要的,只投入给它们,谁又怕什么。




幕后
在影响了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大陆成了一个艺术、社会和政治的奇怪交汇点,那里混合出现了复杂、光辉和狂热的各种症状。例如在法国,戏剧与艺术因为超现实主义的出现而一度兴旺起来,但临近的西班牙却因为法西斯初露狰狞的内战而惨不忍睹。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乱世三人行》讲述了一个传统的《北非谍影》(又译《卡萨布兰卡》)加《英国病人》的爱情故事,一对立场不同的恋人的恩怨情仇,伴随着世界历史的前进发展,展现在正处于世纪交替之初的我们面前。  莎莉兹·塞隆曾经用一部《女魔头》向全世界证明,她不是一个只拥有漂亮脸孔和翘屁股的花瓶。如今塞隆又恢复了性感、热辣的本来面目,演绎起《乱世三人行》中的时髦又风流的角色。从还算详细的剧情我们可以知道,这应该是一部混杂了战争、爱情、欲望、背叛、猜疑等诸多元素的电影,本片甚至可看作塞隆继《女魔头》之后全面展现演技的又一个大手笔。而且借着奥斯卡新科影后的号召力,《乱世三人行》毫无疑问会再次吸引评论界的注意。《乱世三人行》制作花絮:还原特殊的历史时期
对于约翰·杜依根来说《乱世三人行》能够开拍并不容易,十几年来他一直都在努力将这个故事搬上大银幕,最终他得以将剧本递交活跃于伦敦的制片人伯蒂尔·奥森。奥森手底下的名片有奥斯卡获奖电影《莫扎特》和广受好评的独立电影《恋恋情深》,他马上意识到这部影片的可看性,开始联系加拿大制片人麦西姆·雷米拉德筹措资金。
  杜依根创作这个故事的初衷是想传达人们生活的两种观点之间的张力。实际上,你可以认为灯红酒绿的20年代是人们对恐怖的一战的战后反应,很多人在心理上已经开始对可能的下一场可怕战争持得过且过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巴黎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这里是一个感受特别敏感的文化之都。  这个战火下的爱情故事有两个主人公:吉尔达和盖伊。吉尔达是一个追求自由的漂亮女人,她那个风流韵事不断的老妈也影响着她的人生观,情绪多变的吉尔达逃离了一个情场,却永远堕入了另一个男人的情场。盖伊是一个年轻的剑桥大学学生,这个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爱尔兰小伙,对社会问题的关心远远高于他的生活。从局外人看来,吉尔达更像一个及时行乐主义者,没有个人责任和崇高理想的她也不想藉此影响其他人。  吉尔达和盖伊的相识相爱是短暂的,但是几年后吉尔达在巴黎定居后,盖伊的法国之行使二人再次相遇,同时还多了另外一个美艳不可方物的米娅,他们很快开始了浪漫的同居生活。吉尔达对朋友一向忠诚爱护,但她不能理解盖伊和米娅对社会问题的热情。爱情在升温,西班牙的战火也愈燃愈烈,盖伊和米娅最终决定离开巴黎,参加到反法西斯的战斗中去。拍摄这样一部电影意味着必须要注意历史时期的细节。从吉尔达和盖伊初次相遇的安静的剑桥大学,到充满激情的20年代的法国,再到战火纷飞的西班牙,杜依根和他的制作组(包括美术设计乔纳森·里和服装设计马里罗·达维吉诺)仔细查阅了大量照片和新闻片,无论细节还是格调、氛围都尽量如实还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09-4-11 08:44:37 | 只看该作者
《飞越来生缘》影片简介与影评
[日期:2007-11-19]来源:
  作者:
[字体: ]
中文片名
飞越来生缘/美梦成真
外文片名
What Dreams May Come
类型
爱情
导演
文森特·沃德Vincent Ward (I)
编剧
理查德 马西森 (Richard Matheson) / Ronald Bass
主演
罗宾 威廉斯、露辛达 珍妮、马克斯 冯 赛多、安娜贝拉 斯依奥拉、沃纳 赫佐格、小古巴·古丁、赵家玲
国家或地区
美国
发行公司
华纳/二十世纪福克斯/哥伦比亚/三星/宝丽金
首映日期
1998-01-01
片长
113

《飞越来生缘》剧情介绍
一个不幸的家庭在车祸中失去了两个孩子,妻子安妮(安娜贝拉史欧拉饰)几乎发疯,丈夫克理斯(罗宾威廉斯饰)想方设法劝慰妻子,却也在一次在车祸中不幸丧生,克理斯来到一处仿似妻子笔下所画宁静而色彩动人的仙境。原来心中想象的天堂,就是死后的天堂的模样。但离开安妮令他心碎,他像一个被掏空的躯壳,在仙境流离。而在人间,忍受不住失去挚爱的痛苦,安妮毅然离开孤单的人世。但所有自杀死去的人都要下地狱,基思得知此消息后,心急如焚;为了与安妮见面,克理斯毅然走进地狱。纵使他可能永不超生,但对他而言,这不是天堂与地狱的选择,因他心只有一个答案──找到安妮!一路上他得到了孩子们和以往老朋友的协助,最终唤回了妻子迷失的心。两人相约来生,再谈一次恋爱。
从相知相惜到不离不弃,在真爱归宿里,克理斯与安妮相依相伴,情比石坚。  克理斯在意外身亡后,对于幸福甜蜜的过往仍念念不忘。这些对生前点点滴滴的依恋和回忆,把克理斯带了一个虚构的世界,一个专属于他的天堂。一开始眼前震摄人心的景象的确令克理斯心醉神迷、目不暇己,然而惊艳随即消逝,因为克理斯的天堂使者艾伯特(小古巴古丁饰)亲口证实:「克理斯,你不是隐形,你是死了,永远地离开人世了。」
  值得欣慰的是,克理斯发现他专属的天堂就位于安妮的画作中。在这个彩绘而成的天地间,克理斯欣喜若狂,因为眼前雄伟壮阔的景象充满了他和爱妻安妮共有的回忆、编织的梦想。然而没有安妮为伴,克理斯总觉得天堂里还少了什么似的。另一方面,丧偶的安妮独活在人世此刻也怅然若失,以往在他画作中随处可见的巧思和创意,都随着克理斯的亡故,离安妮而去。
  在得知爱妻永远不得进自己的天堂之后,克理斯立誓就算上穷碧落下黄泉也要找到安妮的踪影。于是为爱不顾一切的克理斯,在地狱使者(马克斯冯西度饰)的引导下,就此展开一段奇幻的旅程,历经万象,解救在地狱中饱受磨难、永世不得超生的安妮。

【影评】

                 天堂不是不美好,只是天堂没有你

                                                 浩淼


相信有天堂吗?
其实不论相不相信,有爱的地方就是天堂。我一直这么认为。
电影的魅力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看各种样的电影,体会各种各样的人生。说大的整个世界不就是一部大电影吗。我们都是天才的演员。扮演各种需要的角色。
飞越来生缘,喜欢罗宾威廉斯,喜欢这部电影。
“don't give up!”
其实里面最执着的是罗宾威廉斯扮演的那个角色,他的性格,不是用某种情节,某种事情来表现。而是通过他人以更突出他的坚持。这种“淡化”的效果比浓墨重彩来得更别致。女儿,儿子,妻子都被他一次感染。罗宾实在是会演心理戏,那种坚毅的感觉就像从他心里流淌出来一样。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想像世界里,天堂给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天堂不是不美好,天堂不是不让人留恋。只是这里没有她,没有那块红巾,没有她的地方天堂比不了地狱,所以他宁愿放弃了,宁愿放弃了美丽的天堂,和他同守着那个她不知道的地狱。
生而可以死,死而可以生,这就是爱的力量。和信佛无关。正是因为情感的真实,爱的伟大,我们不会去责问片中的真假,那也是毫无价值的。只用默默感受里面动人的每个瞬间就足够。也许你一生也遇不到这种穿越生死的爱恋,那就从别人的故事中找找自己的影子吧。
彩虹天堂,黑白画面,世界的送别就是颜料的涂。自杀的人为什么要下地狱,因为他们无法原谅自己。其实有时候痛苦的不,在于身体,来自于自身,我们把自己放置在那样一个黑房子里,带着负罪的心等着别人的救赎,孰不知,人生没有终极审叛。除了自己放过自己,没有人可以。那天重见到色彩,那天放过了自己,那天我们的心,绽放了。
为了爱“Don't give up”.
很值得一看的电影,有爱的人!


影评二



在得知爱妻永远不得进自己的天堂之后,克理斯立誓就算上穷碧落下黄泉也要找到安妮的踪影。于是为爱不顾一切的克理斯,在地狱使者(马克斯冯西度饰)的引导下,就此展开一段奇幻的旅程,历经万象,解救在地狱中饱受磨难、永世不得超生的安妮。

《美梦成真》对未知无惧地探索,试图具体地呈现虚幻的灵异世界。本片的完成幕前幕后工作人员居功厥伟﹕想象力丰富、天马行空的导演,文思泉涌、令人折服的原著作者,才华出众的编剧,坚强的演员阵容。《美梦成真》对死后世界的想象与呈现,不但题材引人注目,在处理手法方面,将幻想、戏剧、奇景结合在一起,更是电影艺术前所未见的尝试。罗宾威廉斯就曾说:「很少电影会以生死轮回为题材,更不用提将场景配乐赋予意涵了。意涵﹖意涵是什么东西﹖」罗宾威廉斯说罢大笑起来。「不过,我倒是 从来没想过计算机科技除了能制造爆破场面以外,对电影制作还有其它助益。这真是太神奇了。」「很难想象真的有人坚信真爱能使心灵相通,而且不会随躯体的死亡而消逝,这种美好的信念令人闻之动容。除此之外,《美梦成真》触及人类最深层的恐惧和禁忌,教观众看完后不得不思考死后将面临怎样的世界。」本片执行制作史考特克鲁夫有感而发做了以上的表示。

《美梦成真》拍摄过程要追溯到一九七八年,那年本片制作人史帝芬席蒙(当时名为史蒂芬杜依奇Stephen Deutsch)收到一份礼物,一份近二十年后他才有能力拆封的礼物。 史帝芬席蒙当时正在筹拍《似曾相识》,该片原著作者理察马特森把尚未完稿的小说《美梦成真》交给史帝芬席蒙过目。这本书是理察马特森为他老婆而写的。看过初稿之后,史帝芬席蒙毫不迟疑立刻买下此书的 电影版权。然而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美梦成真》的拍摄计划却一再遭到搁置。

一直到一九九四年,史帝芬席蒙在一个玄学的研讨会中,遇见了身兼作家及电影制片的柏奈特拜恩,两人相谈甚欢,发现彼此都对死后的另一个世界深感兴趣,希望能开拍以此为题材的电影。二年后史帝芬席蒙和柏奈特拜恩 合组Metafilmics制作公司,以拍摄玄虚题材的电影为其宗旨。

《美梦成真》着墨最多的还是克理斯和安妮之间坚定不移的夫妻之情。罗宾威廉斯表示:「安妮曾经濒临崩溃,但他对克理斯的爱不曾稍减,也是这份爱,使他们两人得到救赎。视觉效果是一回事,但《美梦成真》最不凡的 部份是在于电影中彰显人性中的无私和爱,在子女、天堂使者、地狱使者身上也可以见到这种特质。这部电影会让观众忍不住说:『没错,我就是这么幸福。』或『唉﹗我怎么没这个福份呢﹖』这正是这部电影成功之处。」 「万一,」罗宾威廉斯以惯有的逗趣口吻说:「观众没有这种反应,至少,《美梦成真》算得上是很棒的"旅游" 电影,广告效果十足。想参加"灵界之旅"的人,请打这支电话。」
关于制作


《美梦成真》于一九九七年六月底在蒙大拿冰河国家公园开镜,75天之后,在旧金山海湾杀青。监制亚伦.布朗奇 斯特提到:「我们的首要之计是如何布置出壮阔的外景。虽然电影中有些画面是用计算机做出来的特效,不过大部分画面中都是实景。」负责园艺的工作人员必须将大量花草运进国家公园里,甚至覆满整个湾区。

内景则搭建在旧金山的金银岛,该片道具组在当地广阔的飞机停机棚中建构巨型布景,壮观的程度比洛杉矶大多数剧院的舞台还更胜一筹。其中有一个大池蓄满30万加仑的水(约合1136立方公尺),四周是各个不同场次的布景。监制亚伦.布朗奇斯特就提到,场景设计的工作人员以歌剧舞台的方式搭建布景:「就像舞台剧每一幕都要换景, 我们也是每拍完一场戏之后,就把布景拆掉,再搭一个新的。唯一不必变换的就只有做为舞台中心的大水池而已。」

场景设计尤吉尼欧萨尼提及其它美术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导演文生华德心目中"彩绘天堂"的模样。咽气之后, 克理斯在彩笔轻刷出的花床上悠悠醒来,花瓣正兀自在风中摇曳。尤吉尼欧萨尼提说明:「第二幕主要就是在这个景中进行,这幅画面是对"另一个世界"很普遍的印象,不过,透过绘画的触感加以呈现,更可以传达心灵主观的感受。我们以这一幕为蓝本,再加以发挥、添加更多创意,延伸出其它的场景。」

这群艺术工作者独到的创作概念,被文生华德形容为「在蒙着十九世纪面纱的油画上,再覆以一片沾染颜料的透明玻璃。这种影像处理结合未干油画的黏湿触感,及动态的影像摄影,使得成品既符合我的预期,又看得出他们 自己的诠释。」由于这种影像呈现方式前所未见,因此工作人员共耗时两年,才将计算机特效和传统绘画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汉纳克又更进一步说明:「任何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例如达文西(Da Vinci),要是听到我们以 穿过一幅幅画的方式来表现灵界旅程的话,一定会嗤之以鼻的。但是我们赋予景物主观的意涵,因此观众大可以有他们自己的暇想空间。」
视觉效果


最先登场的是一场从世界上最高的瀑布,位于委内瑞拉的天使瀑布,一跃而下的特技。特技演员杰克兰布德(Jake Lombard)从高达3212呎高(约81.6公尺)的悬崖上纵身下跃,十八秒后拉开隐形降落伞,再经四秒落地。这场戏共拍了二十二次才大功告成。

观众在看到这幕时,就可以了解克理斯在死后,能够从心所欲、完成任何他想做的事。他能飞翔。这就是特技和视效共同打造而成的神奇世界。而这还只是《美梦成真》运用特技呈现故事的其中一个例子而已。

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特效画面要归功于,POP Films 和Digital Domain每一位参与其间的视效魔法师和艺术大师。他们通力合作将毛片一次又一次地加工处理,使克理斯死后的世界呈现出现实与虚幻并陈的效果。

将平面的绘画(2-D)转化为立体的影像(3-D)的工作,从一九九六年十月展开。视效工作小组是由金像奖得主 乔依海内特(及尼克布鲁克斯领军。他们第一个步骤就是使用最新的激光雷达(Lidar)技术,将冰河国家公园的 地形及地表形态制作成图。这种创新的激光雷达乃是根据光学(light)和雷达(radar)技术沿生发展而来。 激光雷达技术的出现使得工作人员得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绘出上百亩土地的图表,并加以摄影。这种运用雷达侦测的尖端科技可以提供视效设计的工作人员足够的资料,作为重现摄影机移动和镜头变化的参考。据此, 他们可以在布满橘色球体的毛片画面上,更进一步制作出3D的效果。这些拍片现场散满一地的橘球是用来作为激光 雷达扫描的基准点(point of reference)。


暂且不论视效,制作人柏奈特拜恩也希望观众在看完《美梦成真》,步出电影院时,会觉得感动。「哪怕他们只是就此和家人更亲蜜一些,和孩子拥抱时更靠近一点,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成就了最美好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09-4-11 12:21: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早上起来看了《音乐之声》这部影片,让我享受了两个小时的美好时光,推荐大家来看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09-4-11 15:56:47 | 只看该作者
好过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09-4-18 09:56:03 | 只看该作者
适合光棍节看的十部电影(组图)推荐

    光棍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单身汉自定的一个节日,因为四个“1”并列,特具象征意义,从而显得特别有意思,算是对自己单身生活的一种自嘲吧,大多数人都觉得未来肯定某一天会告别单身,所以也无所谓,因为单身日子少,反而显得宝贵,反而觉得单身节应该好好过,应该做点自己爱做的,一个人的事情。

    网络上对于光棍节适合看的电影已经有了许多帖子,而我,只想从自己的角度,推出十部经典电影,作为光棍的男人,聊以自我安慰的乐趣吧。

    NO.10:《征婚启事》&《非诚勿扰》

    刘若英饰演的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女人不断相亲、征婚的故事,虽然是从女性角度,但想必不少光棍们也有类似经历,据说,冯小刚看了此片,有了灵感,所以有了马上就要上映的《非诚勿扰》,讲的是一个男人不断征婚、相亲的故事,异曲同工,拭目以待。

   

   

    NO.9:《剪刀手爱德华》

    爱德华真的让人又爱又怜,在丑陋和邪恶的人群中,爱德华的纯洁如雪花般,他对爱不求回报,尽管金也爱着爱德华,但她的爱依旧是世俗的,是不能和爱德华生活在一起的,因此,爱德华最终躲进角落,独自生活,这份纯洁而不求回报的爱从此成了永恒。

   

    NO.8:阳关灿烂的日子

    姜文的电影只有三部,但部部都是经典,《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的《动物凶猛》,夏雨青涩的演出让人眼前一亮,那个年代,那群人,肆无忌惮,生活在自己的阳光灿烂中,是不是有人因此光棍一身?

   

    NO.7:《海上钢琴师》

    1900绝对是最孤独的,但孤独的他有钢琴,有大海,不管外面如何得翻天覆地,拥有琴声的他,自我欣赏,尘世复杂而喧嚣,1900连死亡都与大海和钢琴相拥一起。

   

    NO.6:《阿甘正传》

    阿甘是一个人,他就是一个人,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但就是这样,阿甘创造了奇迹,就这样,他跑到了终点,阿甘,一个快乐的单身汉。

   

    NO.5:《少林寺》

    回顾一下李连杰的经典吧,和尚总是不能谈恋爱的,武僧自有自的责任。

   

    NO.4:《肖申克的救赎》

    我还是想把这句话写出来:“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当男主人公用圣经中的小锤子凿开那个洞穴,逃离监狱,获得自有空气的时候,多少人为之兴奋,这种毅力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而是一种信念和勇气。

   

    NO.3:《金刚》

    金刚同样是个光棍,这种爱是不能说出口的,悲剧式的结果只能让人感叹,多少女人呼喊着,这样的男人天下难找,但又能如何,在高楼上被击落坠地,金刚是个悲情的光棍。

   

    NO.2:《功夫熊猫》

    大宝很执着,他想看功夫表演,他也很贪吃,因吃而成武林高手,从来没有考虑过要什么老婆,作为一个光棍,大宝不在乎,观众也不在乎,观众只要笑,开心大笑,就够了,光棍有什么了不起,只要笑!

   

    NO.1:《独自等待》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陈文追求爱情,结果不如人意,影片说,献给那个从你身边溜走的人,我们的身边溜走了多少人,不知大,我们只知道,男人有男人自己的情感,男人坚强的外表下其实也有脆弱的心,但我们会掩饰,却被说成了“虚伪”,不过没关系,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如果我是妞,我早爱上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09-4-18 09:58:57 | 只看该作者
《红河》:张静初最好的一部电影http://www.insun.com.cn    发布于23小时前  本站原创  关注度 51
导  读

也许是对《花腰新娘》印象很深吧,看过电影《红河》,总是喜欢把章家瑞的两部作品拿来比较。《花腰新娘》格调明丽,活泼轻快,宛如油画。而《红河》则是相反,仿佛一幅淡墨烟水,上面满是黯淡的底色,这底色,其实在电影的一开始就早早定下了,少女阿桃看见父亲站着,地雷爆炸时屏幕上那抹浓烟,就是悲情的底色。

    文/ 坚莱 电影风向标会员
    也许是对《花腰新娘》印象很深吧,看过电影《红河》,总是喜欢把章家瑞的两部作品拿来比较。《花腰新娘》格调明丽,活泼轻快,宛如油画。而《红河》则是相反,仿佛一幅淡墨烟水,上面满是黯淡的底色,这底色,其实在电影的一开始就早早定下了,少女阿桃看见父亲站着,地雷爆炸时屏幕上那抹浓烟,就是悲情的底色。
    不想讨论少女阿桃爱情的真假,爱上一个人有很多理由,对于旁人的眼光,这爱也许是可笑的,可是对于自己,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去爱。网络上曾有争论,电影《红河》定位在哪里?有人说是爱情片,有人说是文艺片,我认为《红河》该是一部文艺片,是一部极好的,包容了很多思想的文艺片,它所表述出的不简单的是一个近乎幼稚的爱情故事,它背后透露出的意义更深,反战、社会变革、政治变化、人欲思想等等。最重要的是战争带来的恶果,可以说,如果不是当年路上那一颗地雷,少女啊桃也许就会幸福的成长,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的流泪的故事。
    这应该是张静初演的最好的一部电影了,她已长大,不是一个花瓶,她将智障少女的纯真善良可爱演绎的非常到位,功力自然不做作。张家辉和李丽珍则中规中矩,只是有小小的意外,多年不见的李丽珍重出娱乐江湖,多少有些红颜流光的味道。
    导演章家瑞在把风景美妙融入电影这一点上做的一贯的好。长长的斗笠和大榕树,充满越南风情的街道,美丽的风景增添了电影的魅力,一条红河,多少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09-4-18 10:05:47 | 只看该作者
十部佳片献礼国庆 《南京》《铁人》齐上阵http://www.insun.com.cn  Nadia  发布于1小时前  网易娱乐  关注度 234
导  读

14日,由中宣部文艺局、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联合主办,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影集团、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承办的“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第一批重点国产影片推介活动” 在全国政协礼堂拉开了国庆献礼影片的宣传序幕。在第一批推介名单中,《南京!南京!》、《铁人》、《高考1977》等都名列其中。

南京!南京!》导演陆川和主演之一江一燕。 刘烨在《铁人》里扮演一名石油工人。14日,由中宣部文艺局、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联合主办,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影集团、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承办的“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第一批重点国产影片推介活动” 在全国政协礼堂拉开了国庆献礼影片的宣传序幕。在第一批推介名单中,《南京!南京!》、《铁人》、《高考1977》等都名列其中。
10部重点影片献礼国庆60周年华诞
这次集中推出的10部影片是近期拍摄完成的主流影片的优秀代表,在银幕上展现了创建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以及新中国成立60年来改革发展的光辉成就。具体包括:塑造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作形象的《铁人》、表现中国人在强暴面前不屈抵抗的《南京!南京!》、展现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疆的影片《大河》、恢复高考改变一代人命运的《高考1977》、再现“解放大西南”历史的影片《鏖兵天府》、表现中国人民抗击冰雪灾害的《冰雪同行》、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纪录电影《人民至上》、以及人物传记影片《邓稼先》、《袁隆平》、《潘作良》。
陆川临时决定《南京!南京!》票房将捐出部分做公益
推荐的10部影片中,陆川拍摄的《南京!南京!》22日将全国上映,受到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导演陆川在现场表示,经过和投资方、发行方的领导商量,他们在活动开始前刚刚决定,在《南京!南京!》公映的时候,每一张售出的电影票都将有一定比例的票款被捐献给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用于对这段历史的资料搜集、整理、研究,以及对当时幸存者的抚恤。
孙海英推荐《高考1977》自卖自夸
高考1977》主演孙海英在台上推荐影片时不忘自身说法,讲述自己曾经买票观看影片的经历:“《高考》上映后我偷偷买了张票进电影院,没想到观众又笑又哭又叫,最后全场起立鼓掌,让我很感动。”《高考1977》上映三天500万票房收入的好成绩让人看到了此类主旋律影片的票房前景。华夏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将从本月起陆续推出这批精品佳作,并将制定一系列优惠片方、优惠院线、优惠观众的多层次多项目的优惠措施,努力达到片方满意,影院受意,观众乐意的良好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09-4-18 10:06:36 | 只看该作者
独家-《南京!南京!》pk《拉贝日记》 72年不曾忘却的记忆http://www.insun.com.cn  Nadia  发布于1天前  本站原创  关注度 235
导  读

电影风向标讯(文/Nadia) 2009,距离1937年的南京浩劫已有72年。这个春天里,有两部以南京事件为题材的影片将接连上映:4月23日,中国导演陆川推出最新作品《南京!南京!》,相隔不到一周,被誉为“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的《拉贝日记》将于4月29日在全国公映。

  电影风向标讯(文/Nadia) 2009,距离1937年的南京浩劫已有72年。这个春天里,有两部以南京事件为题材的影片将接连上映:4月23日,中国导演陆川推出最新作品《南京!南京!》,相隔不到一周,被誉为“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的《拉贝日记》将于4月29日在全国公映。
  陆川五年心血祭奠《南京!南京!
  以《寻枪》、《可可西里》等边缘题材为人所知的陆川,睽违五年终于捧出了新作《南京!南京!》。这部描述国人伤痛的影片曾经多次传出送审不过的消息,最初的宣传海报上硕大的“不许可”,仿佛是对现实的无奈嘲弄,颇令广大观众捏了一把汗。
  而有心模仿《辛德勒的名单》,将《南京!南京!》拍成一部黑白电影。陆川似乎要用这种决绝的方式来凸显真实的力量。他淡然地说:“在黑白的画面里,血是黑色的。”
  中德合拍《拉贝日记》再现伤痛历史
  相比《南京!南京!》主打的“爱国情怀牌”,《拉贝日记》更多的是冷静。从外国人的角度来述说这场浩劫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的,何况《拉贝日记》的男主人公是那场人间灾难的亲历者,他在那段历史中担任了一个英雄的角色,他拯救了25万南京百姓,而这部名为《拉贝日记》的影片,则是掀开了那段历史尘封的一页。
  尽管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的辛德勒”,不过相比于辛德勒事迹的广为流传,拉贝的义举并没有受到过应有的关注。也或许正因如此,当第一部以国际化视角客观还原拉贝、还原那段历史的电影《拉贝日记》面世时才会引起公众如此强烈的反响——由于正面反映了南京大屠杀史实,日本甚至禁止了该片的上映。
  日本封杀南京题材电影
  在日本,有关南京题材的影片一向受到冷遇,《拉贝日记》遭遇日本几家著名的国际发行商“拒绝看片”,而在片中扮演战犯朝香宫鸠彦的日本著名影星香川照之也遭到日本国内舆论的质问和批评。
  香川照之在片中扮演当时日本裕仁天皇的叔叔朝香宫鸠彦亲王,他对南京大屠杀负有重大责任,战后因皇族身份免遭送上军事法庭。当初本片导演傅瑞安加仑伯格为朝香宫鸠彦这个角色选择演员时,曾接触日本多位顶级明星,但对方都直接回绝,最后只有香川照之接受,为此他还推掉了陆川的《南京!南京!》。
  面对压力,香川照之表示:“这个角色虽然会招致很多人的批评,但我用我的生命去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情,是有意义的。”至于日本方面的抵制,香川表示:“在日本,南京题材的电影不能上映,日本人也不会拍这样的影片。但我希望这部电影能稍稍消除一点中国人的痛苦。这是日本人不能阻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09-4-18 10:08:13 | 只看该作者
坚硬强悍的《南京!南京!》http://www.insun.com.cn  Meeya  发布于16分钟前  环球银幕  关注度 18
导  读

因为《南京!南京!》,经历了至今为止唯一一次全场全程鸦雀无声的观影。结束后,乍亮的灯光有些让人一震。仿佛从一个漫长慌乱的梦中被人惊醒,人们甚至都没有太过热烈的掌声,或是顾不上该有的礼节,纷纷地匆匆、默默起身,似乎就为赶紧上外面透一口气,离开刚刚那片黑暗,那个叫作历史记忆的庞然大物。


  因为《南京!南京!》,经历了至今为止唯一一次全场全程鸦雀无声的观影。结束后,乍亮的灯光有些让人一震。仿佛从一个漫长慌乱的梦中被人惊醒,人们甚至都没有太过热烈的掌声,或是顾不上该有的礼节,纷纷地匆匆、默默起身,似乎就为赶紧上外面透一口气,离开刚刚那片黑暗,那个叫作历史记忆的庞然大物。
 
  在所有观看过《南京!南京!》的人当中,某位博客名人的总结最直观:它不主旋律。《南京!南京!》不仅不主旋律,还挣脱了成为另一部《辛德勒的名单》的臆想——没有高潮迭起的救世主演义,没有感触人心的英雄救美,没有交战双方人性化的惺惺相惜,没有通俗老练的情节编排,没有鼓舞人心的演说,没有灵光一现的急中生智,几乎在最后一刻才展现救赎与希望。《南京!南京!》一浪接一浪毫无预警的地狱图景,让人一再心碎。你可以说它干燥疏离,像1937年南京城的空气一样,冷硬而叫人透不过气。
  不能不说陆川干了一件挺冒险的事情。面对这个巨大的梦魇与耻辱,他为中国观众设置了一条情感隔离带,时刻防止可能的失控倾斜,我们不再是爱国教育的对象,被惯坏的好莱坞影迷。我们所看到的,一边是中国人毫无表情的脸,沉默的抵抗与受难,另一边是日军大量的生活化细节,他们在战场上偷喝上级怀疑可能下了毒的饮料,在闲暇时光,又像外出野游一样欢笑、洗澡、怀念故乡,齐唱老家的歌谣,第一次到慰安所,紧张哆嗦得戴不上避孕套,为喜欢的日本慰安妇送上新年礼物,又怜悯即将被同类蹂躏的中国妇女,一枪将她毙命。这不是之前我们从历史课本和经典抗日老片里所了解的敌人。鬼子变成了人。
  我们可能需要艰难地调动理智,才能适应这个陌生大胆的倒置,在不断的冲击和疑惑之中,面对那些和我们一样活生生的异族入侵者,以及那些被遗忘的历史与面孔。陆川本来设计好了一场戏,中国军人就义前是每个人报着自己的名字站出来,“可是你喊陆川喊刘烨,这就没劲了,你得是真名,所以我就给我在南京的一个老师打电话,他是南京大屠杀最大的研究者,我说,老师,我要20个姓名,结果这老师在电话里特别惭愧地对我说,川儿,我只有一个半。我说不会吧,30万人您只能给我一个半?我当时就给他一句话,那其他老师呢?他说我们确实不知道”。
  30万牺牲者,我们无法列举他们的名字,但是,《南京!南京!》让我们拥有了他们的面孔。无论是刘烨扮演的军官还是拉贝秘书唐先生,妓女小江还是娃娃兵小豆子,包括那一位位宛如来自时光隧道的群众演员,南京大屠杀牺牲者不再是面目模糊的符号,不再是束手待毙的羊群,他们有灵魂有悲伤有恐惧有猥琐有尊严,与71年后的我们气血相通——作为军人,他们无言拼死抵抗,凛然受戮,作为“朋友”,他们出卖自己人从日军那里讨得并不现实的生之希望,作为妓女,他们为了以后的生意坚持不剪发,但在关键时刻,又挺身而出为他人换取生机。胖乎乎的小豆子活了下来,可为什么会让一个小小的孩子承受战争的残酷?几天之内,一想起他那双默默递来子弹的小手,就止不住流泪。
  正是这些面孔,情节放弃通俗史诗格局的《南京!南京!》依然剧力万钧。它放弃了以固有方式操纵观众,但绝非是超然之态下的故做冷峻。《南京!南京!》小心翼翼地以更尊重历史和观众,更难察觉的方式左右着我们的情感,它所浮现的一个不同以往但又统一有序的强大系统,是自觉的理性、骄傲的坚忍和巨大的慈悲心。这部大师手笔的杰作,奏出了一首真正的安魂曲。
  在历史悲剧与电影魔力之间,《南京!南京!》找到了一个向伟大电影看齐的结合点——巷战水准不亚于《拯救大兵瑞恩》和《集结号》,而屠杀中如多米诺骨牌倒塌的人浪,日军在滚滚狼烟下的入城仪式,正如开场主角角川暴晒在烈日之下,一再令人眩晕,这种战争之魔制造的地狱梦幻场景,曾在《伊万的童年》、《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和《自己去看》里反复上演。
  《南京!南京!》以正面历史的勇气,把南京大屠杀还原成人与人的交战,把敌人变成不合格的军人与合格的人。但人兽之间,只有一步之隔。《南京!南京!》让人猛然意识到,如果为了向恶魔复仇,曾经的受害者也必须变成恶魔的话,我们该如何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5 05:21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