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加哥——“我们是否能够根据潜在的症状识别出那些有很高风险可能罹患更严重精神障碍的儿童吗?并且是否我们能够遵照一些预防措施来使亚综合征症状免于逐步发展为完全的综合征?”这些问题是David J.Miklowitz博士在第55界美国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病学术年度会议上提出的。
据NIMH资助的双相青春期研究结果,25%的儿童双相患者在18个月内成为了双相I型或II型(未有特殊说明NOS)。Miklowitz博士说,这样的儿童通常具有更短的、亚综合征躁狂发作。他是博尔德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风险仅仅根据症状就可以判断。因为早期突发的情绪不稳定是与社会和学业损害共同发生——各种伴随疾病、性虐待或/和躯体虐待、离婚或其他家庭分裂和其他生活事件。儿童的生活环境和遗传因素在双相情感障碍上扮演同等重要的角色。虽然药物治疗能稳定儿童罹患双相的风险,但是一旦起病,没有一种药物已经证明对预防或延迟疾病发作的严重性有效。介于这个原因,Miklowtiz博士说:“我们确实需要指向性预防战略来帮助延迟或哪怕是减轻一点一旦罹患后的疾病严重性。”
家庭取向治疗
一项初见成效的干预策略是家庭取向治疗(FFT)在成人双相患者中的应用。FFT是一项21期的成人患者治疗项目而且用于诊断青少年及其家庭。它以门诊方式为基础展开,由双相情感障碍心理教育、问题解决和增强社交能力三部分组成。一个为期12周的FFT治疗修订版已经施用于有风险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的儿童和青少年。这个缩减版包括家庭普及教育此疾病(例如,症状、早期复发警告标志的识别、服药的重要性和疾病谱系关系)以及教授万一儿童疾病症状开始逐步升级时,家长该做些什么的方法。随着疗程的发展,治疗将以技巧为导向、重点关注有效的听说技巧的训练以避免经常在双相患儿家庭内出现的高强度的情感交替变换。
在一项Miklowitz博士及其同事进行的长达两年的研究中,58名急性起病的、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的青少年(平均14.5岁)被随机分到要么21期FFT与药物联合治疗,要么加强看护(3期的家庭心理教育)。危机干预在试验中仍是有必要的。青少年主要来自非西班牙裔白人,其中接近一半与生身父母同住。研究结果显示FFT组的青少年从抑郁中恢复要比增强看护组快,且四周后基本稳定。这两组最后抑郁与躁狂复发都无差别。但是在FFT组中的青少年花了更短的周期经历郁期并且维持了两年更良好稳定的抑郁症状。然而,结果对于躁狂却没有惊人变化。“这也是我们要将这项治疗延深到小孩的原因之一。许多人表现出重性抑郁症状,而你不得不去做大量关于是否他们将来会发展成躁狂的臆测工作。”Miklowitz博士解释到。
这些发现使Miklowitz博士与Kiki Chang医学博士及其同事合作一起承担了正在进行的一项指向性预防研究。这项研究包括50名9-17岁双相患儿(未特别说明NOS)并躁狂症状已经持续两天,导致了机能变化,同时,在儿童时代有四次复发。
“我们想要开发出一种治疗,证明它能减少症状,从而对它进行大规模、长期的研究以观察是否我们能实际阻止这些儿童转变为双相I型或II型。”Miklowitz博士这样陈述。特别的,他提到研究结果要包括心境症状的情况、患者稳定时间的总量和最终转化为双相I型和II型的人数。
为将研究适用到高危人群中所要做的改变是把治疗周期从21周减少到12周。确保受影响的父母情绪稳定、鼓励控制儿童的心境、有限的强调药物的作用、简化而不是用高度技术化的宣传册并使用一种适应低龄儿童的更灵活的周期,比如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户外散步或是涂鸦。
“FFT可能是一种作用于双相患儿的有效的方式。”Miklowitz博士总结到,“基本的治疗组成包括与有建树的社区建立强大的家庭联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用管理工具(比如心情表)和加强治疗的依从性是‘这种干预措施可以给任何精神障碍带来有益效果。’”
——Alexa Arce
阅读推荐
Miklowitz DJ, Axelson DA, Birmaher B, et al. Family-focused treat-ment for adolesc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results of a 2-year randomized trial. Arch Gen Psychiatry. 2008;65(9):1053-1061.
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61461/314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