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语]美国学者凯博文80年代在中国做研究,发现中国抑郁症患者表达的主要症状以头痛最多,其次是失眠、头晕、疼痛、记忆下降、焦虑、虚弱、缺乏精力,而以抑郁情绪为主要表达症状的仅12%。认为这种现象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是文化、社会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baozuxiao)
与西方人不同,我们中国人更倾向于根据不同环境、“面子”来表现,真正情绪在外表看不出来;我们习惯启动否定的机制,抑郁感受一产生就压抑下去,强撑着自己什么事儿也没有;我们祟尚和谐与中庸,所以在矛盾出现的时候,往往以为息事宁人更好。这样的文化传统,也许正是中国式抑郁的温床。
文化是人性的外衣,中西方文化对人性的理解是对立的。中国文化以性善论为核心,崇尚人的道德修养,强调改变人内在的品质,向内求善;而西方文化是以性恶论为核心,认为人性本恶,人们只有靠着增长知识,信仰上帝,来向外求善,强调外在表现。
在中国的人性本善的文化中,善是人性修养的终极目标,如果表现得不善,那就不是好人了,所以要时时提防暴露恶,掩饰内心深处的东西,这使得中国人更倾向于做表面文章,生活在非常沉重的枷锁中。正因为中国人所求的善比较高,一般人都不容易达到,所以中国人内心会体验到更多的压力以及不良的情绪,抑郁也是中国人最容易体会到的情绪。当个人价值、抱负等没办法达到“圣人”的标准时,自身在个人价值、爱情婚姻、待人处事等方方面面便均受到压抑,以致体验到更多的无助感、失落感,这些抑郁的情绪会不知不觉掩盖住积极的情绪体验。而西方人认为人本来就无知,表现出一些恶才是人,对暴露真实本性的恐惧要小于中国人,在后来的增长理性与知识的过程中,他们渐渐会体会到更多的积极正向情绪。
中国人的情绪是受到他人评价和环境影响的。譬如人们说不能“忘乎所以”,意思就是不要太喜形干色,这样会给别人造成压力。所以中国人的快乐和骄傲都不好表达,只是尽力掩饰。很多中国人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不轻松。另外,中国人生存也有太多的责任和压力。中国人的孝道非常极致,而父母的标准愿望也有不合理的,所以孝很多时候 成了扭曲人性的东西。这种以外在标准评价个人价值的文化,使中国人受到压抑,难以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无意义感长期沉积,抑郁就浮上水面。
文化限制了中国人感受快乐的能力。常常看到很多老外,他们能享受生命中点点滴滴的小快乐,能够直接面对内心丰富的,自然的情感,但中国人却以所谓“光宗耀祖”的大快乐为乐。中国人拼命工作,极端完美主义,这其实是很危险的。久而久之,内心缺少真实快
乐的体验,抑郁就会越来越严重。要改善这种状态,首先得有多元化的生活选择,轻松一点,放开一点,努力展示自己内心美好的、自然的东西,学习感受生命中的小快乐;其次就是克服刻板而受拘束的习惯,敢于体验新鲜感和激情,允许自己有更多层面丰富的感情,在生活、社交等多方面、多层次提升自己。
中国人的抑郁情绪是一种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深刻体验,不容易发诸于外。因为中国人认为,以真性情来处世,经常破坏了人际和谐,而人际和谐是人们与外界共处的一项最高原则。但长期隐藏在内心得不到发泄的抑郁情绪,更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倾向,导致身心疾病。
中国人习惯依“礼”表达情感。“礼”是根据人在一个场合“应有的”情感,以及如何抒发而制定下来的。尽管现在已经和过去的传统社会不同,但这种方式还是在我们身上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影响。
就这样,大多数中国人都在“应有的”和“真有的”感情之间左右徘徊。尽管抑郁人皆有之,但是,随意抒发则不可取。这些都让我们不能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总是为了环境而活.活得很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