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wing200812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每一个出口都是另一个入口,导向另一个地方

[复制链接]
1516#
 楼主| 发表于 09-10-20 11:44:39 | 只看该作者
 4、不盲从

  巴菲特的良师益友,被称为“华尔街教父”的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讲过一个寓言,来描述投资者因股市巨大影响力而产生的盲目性——一个勘探石油的人死后要进天堂,圣彼得在天堂门口拦住他:“你虽然有资格进入天堂,但留给石油业者居住的地方已经爆满了,我无法把你安插进去。”这一位听完,想了一下提出一个请求:进去跟那些住在天堂里的石油业者说一句话。圣彼得觉得这没什么,就答应了。于是他对着天堂里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话音刚落,天堂大门顿开,里面所有人都疯狂冲向了地狱。圣彼得吃惊之余请这一位进天堂,但他迟疑了一会儿说:“不,我想我还是跟那些人一起到地狱去吧,传言说不定是真的呢!”

  格雷厄姆通过这则寓言告诫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实际上,在大熊市或大牛市中,跟风总是盖过理性思考,这是大多数人最终赚不到钱的铁律。即使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并拥有丰富投资经验的专业人士,遇到市场冲动也往往无法做到理性。

  金融学家用羊群效应来描述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投资者趋向于忽略自己有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大多数人的决策。具体表现为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

  巴菲特则用旅鼠的成群自杀来比喻投资者的盲目随大流。旅鼠常年居住北极,繁殖能力很强,理论上一只母鼠一年可生成千上万只后代。在平常年份,旅鼠只进行少量繁殖,但到了丰年,它们就会大量繁殖,使种群数量急剧增加。一旦达到一定密度,比如一公顷内有几百只之后,就会发生奇怪的现象:这时所有旅鼠都变得焦躁不安,开始四处乱窜,并且停止进食。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旅鼠会显出强烈的迁徙意识,纷纷聚在一起,仿佛一声令下开始沿着一定的方向进发,星夜兼程,一路狂奔冲向大海。

  巴菲特指出投资中的旅鼠行为就是“无意识的模仿同类的行为倾向,无论这样的模仿是多么的愚蠢”。美国的一位基金经理曾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机构投资者是群居的动物,我们观察相同的指标,聆听相同的预测,像旅鼠一样,我们往往在同一时间向相同的方向迁徙,这种行为加剧了价格的波动。”

  事实上,基金选择和动物的选择并无二致。在寒冷的熊市中,持续低迷的行情,基金经理们也会抱团取暖,持有几乎完全相同的防御性股票,希望共同度过寒冬。在刚刚过去的熊市中,我们看到大部分基金都买入大致相同的防御性股票,而符合这些基金选择标准的防御性股票又相当有限,因此每只基金都持股有限,加上防御性股票本身的特点,于是在那一轮熊市,相当数量的基金跌破净值并曾长期在净值之下徘徊。

  但羊群效应不仅出现在股市低迷期,上涨阶段,基金经理同样会盯牢一些大致相同的股票,抱团取利。尽管由于股市整体上涨,基金经理抱团同样可以盈利,但其业绩总体仍会输于大盘。实际上,与普通投资者相同,孤独同样也会让基金经理感到不安。投资那些不被市场普遍看好的,甚至受到其他同行排斥的股票,而投资成败关系到基金以及基金经理本人的事业生死存亡时,更会让基金经理感到不安。而投资与同行们类似的股票,即使业绩不佳也情有可原,反正大家都是这样。当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像旅鼠一样盲目地跟随市场追涨杀跌时,他们忘记了自己和前辈们为这个市场所付出的“血淋淋的代价”。

  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说:“如果有我不愿买的股票,那它一定是最热门行业中最热门的股票。”

  所以,不管现在基金板块红得多么耀眼,不要指望你的基金能跑赢大市;如果你真希望通过持有基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认真去挑选基金经理,而不要只看这只基金今天涨了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7#
 楼主| 发表于 09-10-20 11:45:10 | 只看该作者
5、不熟不做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一片自己的领地。就像如果你网球打得很好,那么你的握拍、挥拍、发球和回球等动作的方式已经成了一整套习惯,而当你改去打羽毛球时候,会发现打网球养成的习惯几乎全都会成为你的障碍。而如果想在这种表面类似网球的运动中有良好表现,则必须放弃在网球运动中形成的良好习惯,去养成一套新习惯。

  实际上,投资也如此。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有他自己的领地,越成功越专业。就像沃伦巴菲特是“股神”,而乔治索罗斯掌控对冲基金,彼得林奇是王牌基金经理,吉姆罗杰斯则在大宗商品市场上成绩斐然。

  这些成功投资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小部分投资对象中,这划定了他们自己的能力范围,只要不超出这个范围,就拥有了一种能让他的表现超出市场总体表现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就是衡量一笔投资是否有理想的平均利润期望的能力,而只要他将注意力转到了其他类型的投资上,他的“衡量工具”就会失效。

  正如巴菲特所说:“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他们知道多少,而是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自己不懂什么。”

  没有明确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常常做出有违自我判断的投资决策,特别是在股市繁荣的狂躁期中,人们更喜欢这山望着那山高,看到其他人似乎都在轻松赚钱而自己却没有如此好运,开始自我怀疑并追逐幻想,从而贬低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股指上扬、基金飘红时,很多人都会认为投资股市比做其他生意容易多了,只要看看盘,在电脑上按几下,或通过电话委托几个号码,就能在几秒钟内完成交易。但在股市上,把辛辛苦苦做了几年生意挣到的钱全赔进去的故事,并不鲜见。

  对这种想走捷径迅速通过股市致富,却根本不愿花时间做研究分析的人。林奇曾感叹:“难怪人们在房地产市场上赚钱而在股票市场上赔钱。他们选择房子时往往要用几个月的时间,而选择股票只用几分钟。事实上,他们在买微波炉时花的时间也比选择股票时多。”

  由于某些具体原因,分析股票或基金对于一般投资者太过深奥和复杂,普通投资者因此更容易因一时念头而将所有积蓄投入某一只股票或基金。一对夫妇可能会花整个周末去查找飞三亚旅游最优惠的机票价格,但当他们购买5000股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股票时,可能连10分钟都不愿花在研究该公司的基本业绩上。

  如果你只是偶尔打打网球,输赢都无所谓。同理,如果你只是偶尔炒炒股票、买买基金,盈亏无关痛痒。但如果你想通过投资赚钱养家、买房、发财致富,那就必须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在实践中逐步积累更多的知识、能力和技巧。

  投资大师不理会他不了解的投资对象,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不足,这为他自己划定了清晰的能力范围。他的能力之外的高山,会被他忽略,这是为了相对成功的把握。巴菲特和索罗斯是通过思考以下问题来划定自己的能力范围:其一,我对什么感兴趣?其二,现在我了解什么?其三,我愿意去了解什么,学习什么?

  很多故事都可以证明,缺少专业知识的人们一直是狂躁期中损失最大的群体。他们往往是在好时光几乎就要结束的时候才实在忍不住投入,成为恰好是在泡沫破裂而股市全面崩盘前辛苦买入的那最后一拨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8#
 楼主| 发表于 09-10-20 11:45:28 | 只看该作者
6、迅速决断

  做熟门是为保证自己清醒的决断能力。在炒基金或股票中最怕的是犹疑——如果不能做判断在关键的点位买入或抛出,就不可能获利。

  犹疑是不自信的表现,会扰乱一个投资者的思维——如果下周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怎么办?如果我为了买B而卖了A,但结果是A比B好怎么办?如果B的价格在明天或下周下降从而给了我更好的入市时机怎么办?如果我又犯了错怎么办?如果利率突然调整了怎么办?如果市场要崩溃了怎么办?

  这一系列的“如果”经常导致一个投资者的购买量远少于他的意愿。比如说,他本打算购买1万股,并且认为这个数量很合适,当打电话准备下单时候却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或许,”他想,“我应该先买2000股。看看会发生些什么,剩下的以后再买。”但他往往发现再也没有合适的时机买剩下的那些。

  这样的问题不会进入投资大师的大脑。对他来说,所有问题事先已经明确,下单只是一套程序最后的收尾动作,这时候,他甚至可能已经在思考下一个投资机会了。

  也可能投资者行动的限制是因为资金不足。实际上,投资大师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但由于他的投资目标是明确的,能判断他的最新投资机会是否优于他已经拥有的一个或更多投资对象。如果他面临资金限制,那么在他采取行动时候,已经决定为这次行动要马上卖掉手头的哪些资产了。

  没有明确投资目标的投资者,往往无法衡量他的投资理念的价值。即使已经对投资对象做了大量研究,在没有投资标准的情况下自己也无法安心。他“检验”自己想法的方法之一是询问朋友或业内人士,用别人的看法充当他所欠缺的投资标准。即使这样,通常在最后下单时候,心中还免不了会嘀咕:“我做的到底对不对?”

  索罗斯能在发现情况1秒钟内,就向他的经纪人下达全部清仓的指令;而巴菲特也能在10秒钟内否定他所听到的大多数投资建议,这都因为他们有非常明确的投资标准,这些标准可以让他以闪电般的速度分清合适和不合适的投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9#
 楼主| 发表于 09-10-20 11:45: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ing20081218 于 09-10-20 11:47 编辑

7、大道

  常态下,股票的价格,走的都是螺旋式上升的轨迹,这可以称之为股价运动的大道。技术分析的鼻祖查尔斯道,生前从未建立什么理论框架,去世后被公认为技术分析奠基人,就在于他发表在《华尔街日报》的一系列研究市场动向的文章中贯穿着股价循环波动的法则。在查尔斯道和他的公司将指数这一表征市场和测市的方法引入华尔街之前,人们从来也不知道股价的总体波动,更谈不上因大的投资环境变动而买卖股票,交易依据多来自于市场传言和投机冲动。

  因为是零散的文章整理而成,后人从中整理出的规则自然没有很强的系统性。道氏理论主要有6个基本规则:

  1.一切影响价格的因素都反映在平均价格之中。

  2.价格运动可分为三种趋势,趋势定义是,连续出现的波峰和波谷都趋向一个方向,上升的趋势包括连续上升的波峰和波谷,下跌的趋势则由不断创新低位的波峰和波谷构成。

  趋势的分类,按时间长短分为三级,主要趋势短则一年,长则数年;次要趋势持续3个星期到3个月,它是主要趋势的调整;短暂趋势是最低级的趋势运动,是次要趋势中更小级次的波动,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星期。

  调整通常可以使价格回到主趋势升降幅度的1/3到2/3,最常见的回撤约为一半。趋势运动的一个贴切比喻是,趋势运动犹如海浪运动,大的趋势是涨潮落潮,即潮汐运动;潮汐之上有波浪,波浪之上又有水纹。完整的海流里总是波波相连大浪套小浪,既向着一个方向流动,也有回流,也有飞溅的泡沫。

  3.主要趋势通常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升能量的积聚阶段,此时,经过了大跌市的痛苦经历,市场气氛惨淡,但此时市场开始反弹,先知先觉的聪明人进场买入,这时坏消息已经为市场所消化,价格到了跌无可跌的境地。但大部分投资者仍未摆脱熊市阴影,不敢轻举妄动。第二个阶段是主升阶段,经济环境转暖的好消息开始传布,更多投资者转入购买方,股票价格迅速上升。第三个阶段,也有人称为“猫狗阶段”,好消息铺天盖地,整个投资界都处于亢奋,言空者屡说屡错,没人相信市场将涨到头。这时,先知先觉的投资人看到了危险的苗头,开始抛售。所谓“猫狗阶段”,形容高潮中市场鸡犬乱飞。

  4.各种指数必须相互确认。

  5.成交量必须与趋势一致。
6.一个趋势的终结,必须有确凿的反转信号出现才能确立。在这里,道氏与后来凭借计算机进行交易的很多数量投资者不谋而合。趋势一旦确立,就会持续一段时间。当趋势未曾发生反转时,最好的投资策略就是顺势而为。不过,要确定一个即将形成的趋势是大趋势还是小趋势,是回撤后继续以往的走势还是从此一去不回头,需要通盘考虑的因素非常多。有时还是要用到一点模糊判断。

  道氏理论的实用性就在于它明确地告诉你什么样的走势构成一个趋势。也就是说,道氏理论最关键的是趋势的定义。连续的突破上一个波峰波谷的走势构成一个趋势,相反,一旦波峰波谷不能延续上一个波峰波谷的方向,趋势就告结束。凭这一条,投资者就可确立市场的转向点,再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对道氏理论,有一个形象的解释,就比如双方打仗,当一方强大时,战事向着有利于这一方的方向发展,于是形成了一方军队的长驱直入;这就是趋势。但随着时间推移,双方力量此消彼长,形成僵持。股票实际上是多空双方的争斗,力量对比表现在价格上,一方由强变弱,另一方由弱变强的过程就是股价走势头部或底部的形成过程。从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所有战斗都表现在股价波动上,此时,只要有了冲锋的信号,技术上的骑墙派就可跳下墙头,加入得势的一方了。为什么不呢,为什么做死多头或死空头呢,我们的目的只是赚取差价,没有人因为投机者曾经在另一方队伍里就拒绝投诚。在交易行为中,并不存在道德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0#
 楼主| 发表于 09-10-20 11:47:53 | 只看该作者
 8、玄机

  大道者,道氏理论,把市场描述为波浪运动。但波浪起伏推展,舒缓均匀,曲线光滑,乃理想状态的运动,并且,价格运动并不是总从一个固定的水平出发,经历一轮起伏后再回到出发线上。这显然不能反映经济的发展,使股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打了折扣。而市场真实波动多带棱角,更多体现了人之为人的贪婪与恐惧。波浪理论把波浪的理想状态进一步具体化,以“5浪上升,3浪调整”的螺旋式上升形态完成对市场走势的“具体而微”解读。正因为具体到价位,具体到价格运行所处的状态,波浪理论带有玄学色彩,运用不好,便是走火入魔。

  说是玄学,的确是玄想的结果。前会计拉尔夫艾略特大病一场后,躺在病床上开始了他的新职业——琢磨道-琼斯指数。那时他已经快60岁了。1946年,在艾略特去世前一年,离群索居的冥思苦想导致了波浪理论的集大成著作《自然法则——宇宙的秘密》的问世。与道氏理论不同,波浪理论有一套对价格世界既能自圆其说,又有完整解释的逻辑。在艾略特看来,股票指数不过是宇宙玄机于人类的反映,是人群大众固有节奏的一个外化而已。

  波浪理论里,股价运动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单元构成的,一个单元包括上升状态的5个趋势运动(也就是“浪”),下降状态的3个趋势运动。而大的浪中又含有更低一级的小浪。在艾略特那里,按时间长度,浪大浪小有严格分期。最大级次的浪延展200年,而小级别的浪一天的走势里便会多次出现。尽管上升5浪下跌3浪构成了波浪理论的基本形态单位,但上升与下跌浪却不是对浪最本质的提法,本质的提法应该是进攻浪与调整浪。比如,在一个大级次的波浪单元上,调整3浪是下跌的,它的主攻方向是向下的。这时,只有中间的向上的B浪是起调整作用,其余的A浪和C浪均是5小浪结构的进攻浪。所有的进攻浪都是5浪的内部结构,而所有调整浪都是3浪结构。于是乎,进攻浪和调整浪一起形成一个完备的“螺旋式上升”体系,大浪套小浪,大进攻有大调整,小进攻有小调整,股市在不断调试中前行。

  和道氏理论的趋势形成、趋势加强到趋势的否定相同,波浪也有从试探到狂飙突进到疯狂的过程,比如第3浪,也称主升浪,最具爆炸力的上涨在此发生,走势极为活跃,突破、跳空、成交量剧增,伴以铺天盖地的利好传言。第3浪的上升是最为健康的一浪,充足的进场资金,投资者良好的心态使市场一片沸腾,却无恐惧之心。可到了第5浪,因是市场上升的顶部,常有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欢乐气氛,但已有大批3浪中的主力股票滞涨,尽管鸡飞狗跳,但市场总体上升乏力。投资者惧怕风险,却又不忍离场,心态矛盾。又比如,调整浪里的B浪,在艾略特描述中,是“叫人上当的把戏,是多头陷阱,是投机者的天堂,也是小户投资人心态上的放纵。要不就表示僵化、不知变通的自满”,很多人都以为市场又该好转了,但一涨到重要的压力区域,就调转回头。

  每一浪都有形象描述,技术分析者自可对号入座,对未来走势做出预测,更难能可贵的是,波浪有很多可能的比例关系,知道了第一浪的高度,就可推算出第五浪在哪里结束,一个进攻浪完成,可以推算出调整的点位。数浪的妙处就在于对未来的精确预测,但危险也恰恰在此,因为是一个自圆其说的体系,以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无论什么样的走势都能数浪,但同样的走势,能数出多种组合,偏偏又都符合波浪规则。甚至波浪大师也告诫追随者,应该不断修正自己的数浪结果,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所有的可能性。指望如此“万金油”的方法测市,十次对七次,三次数错都可能把利润输个精光。

  爆发式的走势最适合数浪,因为按艾略特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波浪本身就是度量群众情绪的方法。那些有广泛的群众参与的大品种或大市场最适合数浪。波浪理论只针对指数,而非个股,说明它是对大众行为的解释,如果参与的人群不够广泛,市场能够被个人或机构的意志左右,走势就可能不遵守波浪规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1#
 楼主| 发表于 09-10-20 11:48:21 | 只看该作者
9、情绪

  很难解释旅鼠行为,动物学家提出一种假设:环境压力的增加引起旅鼠荷尔蒙的变化,导致行为异常。

  在市场效率一统天下的情况下,经济学家发现很多难以解释的现象。1987年波及全球的股灾就是典型的现象之一,在没有重大不利的消息下,道-琼斯一天内下跌了22%,而这一下跌又如多米诺骨牌迅速传遍全球。在香港,一日内恒生指数竟下跌了33%。不久,股灾以股价的全面回升而告终。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与事件相关的重要信息。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做过统计。上世纪美国股市共发生过53次10%以上的波动,平均每两年一次。25%以上的下跌共15次,六七年一次。看来,人类的行为与旅鼠相近,也是周而复始的。旅鼠冲进大海前,并不是没有先兆,所以,预测暴跌也不是无迹可寻。

  1999年初,德国与意大利的两位经济学家发布了他们的股票市场研究报告,他们利用数学模型对股票市场进行分析后认为,股市波动相当程度上与交易者的行为有关,而非像一些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所认为的主要是由公司业绩,利率变动等因素决定。也就是说,股市波动有较强的非理性特征。在建立数学模型过程中,两位科学家把投资者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投资界的“原教旨主义者”,他们主要根据公司收益利率变化等因素来预测市场走向;另一类是“噪音交易者”,他们不是根据股票的价值,而是视其他交易者如何动作而随大流,“噪音交易者”会在市场中产生一种类似人类群居本能的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后来者加入。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股市经常会出现的熊市、牛市的大起大落,主要由噪音交易者的行为引起。虽然从长远看,股票市场的稳定力量主要是原教旨主义者,但噪音交易者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定临界值时,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明显加剧。

  对于市场的亢奋状态,波浪理论中有着相应的浪型对应,那就是进攻浪的延长,一个5浪结构的进攻浪可能延展到7浪结构,也可能是9浪、11浪,甚至更多,有时候,尤其是上升的第5浪,当投资者经历了长久持续的上升后,上无阻力,下面是均线的顶托,资金源源不断,一个牛市似乎永远会持续下去。此时,正应了投机者“顺势而为”、“有风使尽帆”的信条,不到市场明确给出反转信号绝不下轿。在第5浪里,博傻的理论往往能发挥到极致。博傻的原则就是比谁比谁傻,谁比谁没有理性,再不值的垃圾股也敢买,而且是价格越涨越买。只要不接最后一棒便不是“傻”,而是精明地利用了千载难逢的赚钱良机。

  “我们就跟着他们走,一旦发现一对夫妇变得目光呆滞,准备抓领带的时候,就向紧跟其后的专家发出信号。这位先生就会走过来,然后我们把这对夫妇同人群分开,并对他们展开工作。只需500美元的存款就可以在这个天堂买一块土地。”这是麦当劳创办人雷克罗克的回忆,他上世纪20年代曾在佛罗里达做房地产经纪人,目睹了上世纪初最出名的一场房地产狂热。当时,房地产商居然能把海底下的土地卖出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2#
 楼主| 发表于 09-10-20 11:49:34 | 只看该作者
10、暗示

  既然是一种群众运动,心理暗示便无时无刻不起作用。

  技术分析的一大前提是无论经济、社会还是微观的经营环境,都反映在股票价格中,换言之,股票价格反映了它背后一切博弈的因素。我们不妨分门别类去思考,经济、社会乃至经营环境的变动都应当是渐变的过程,而行情却多是突兀而棱角分明,使行情更叵测的,当是人的因素。

  图形分析之前,有两个概念应该着重强调,它们就是关键点位和趋势线。之所以重要,就因为它们具有充分的群众基础,在大家的潜意识里扎下根来,并通过投资者自觉不自觉的行为,左右行情未来的发展。如果市场中没有这些群众心理的作用,靠的是完全市场理论,那么股价走势一定是更加杂乱无章的,介于心电图和工厂的生产进度表之间。价格反映的是业绩和预期,与投资者对某些心理大关的忌惮、信念无关,市场的规律性、图形之所以成为图形的美妙的旋律性正在于此。

  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组成一个有序的社会,反映在股价变动中的神秘的共性是不可磨灭的。

  人人都知道美国的股市是最成熟的,最少受操纵的。是不是就可以认为美国股市没有心理作用的制约,股票的定价全凭业绩和预期呢?1999年4月,当道-琼斯首次达到万点高位时,道-琼斯的走势非常反常,昔日大刀阔斧、或稳扎稳打的风格全无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情状甚至可以用“鬼祟”来形容。几天内,股价沿着10000点的轴线蠕动,几天内的最高、收盘都在10000点上下十余点的范围内,而且,每天,最关键的点位总让你联想到“万点大虫”。

  万点上下的美国股市市值达到10万亿美元,如此谨小慎微的行情肯定不是操纵的结果。可见,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多牛的人,多一般的社会,人的心理都存在共有的东西。那就是对十进制数字谜一样的崇拜忌惮之情。

  上证指数最能佐证我们对关键点位的看法。自1993年到1999年间,在1050点这个区域,上证指数触及此敏感区域不下10次,每次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一次次加深印象的结果,1050点真的成为电影《青松岭》里的歪脖子树,股民每每遭逢,都有刻骨铭心的体验。2001年后,制约行情的换成了1300点和1760点,尽管不断发新股,指数已经失真,尽管宏微观形势发生了变化,只要没有足以改变惯性的变动,每到1300点抄底族便进场,每到1760点,逃顶者便离场。股票箱于是自我强化,直到股改彻底改变了平衡的格局。

  关键点位的一大特点是压力一旦被突破,就会变成支撑,反之亦然。这也比较容易理解,关键点位对投资大众的心理产生暗示,股价在其上,跌到此处自然想到的是买,于是起支撑作用;股价在其下,涨到此处已经积累了浮利,大众首先想到的是落袋为安,市场自然表现出获利回吐。“文革”电影《青松岭》上,富农钱广为了霸占生产队的生产资料——马,用条件反射的方法使牲口见歪脖子树就受惊。投资者对关键点位的反应也类似于条件反射,一个点位或者一个价位区域之所以关键,就是看它曾经是怎样刺激投资者的,刺激的强度和频度是“关键”因素。市场中任何曾经发生转折的地方都是投资者容易记住的地方,而且,时间距离现在越近,在头脑中印象越深刻,所以,寻找关键点位的方法一是就地取材,二是在大行情中取材。上文列举的道-琼斯的例子,则是人的思维习惯在市场中的反映。

  一个行情触及关键点位或趋势线的次数越多,越证明其有效。但反过来,一个趋势线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有效。所谓“百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

  图表分析中,股票箱、上升或下跌通道都是关键点位作用的结果。甚至反转形态中M头,W底也是关键点位的杰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3#
 楼主| 发表于 09-10-20 11:50:32 | 只看该作者
 11、反转

  如果站在操纵股市的庄家大户的角度,一个理想的交易循环应该三个步骤——吸筹、拉升、派发。一个投机者当然愿意与大户为伍,趁机坐轿,所以,对他们来说,一个理想的市场也应该充满了这样的三部曲。至于以技术分析为投资工具的投资者也应该渴望身处这样的外部环境。查尔斯道的理论实际上也是把股票价格的运动分成两种状态,一是趋势逆转,另一是趋势运动。在道氏理论中,明确地提出“唯有发生了确凿无疑的反转信号,我们才能判断一个既定的趋势已经终结”。在一个庄家的语汇里,“终结”的含义包括两个场景,一是吸筹完毕,一是派发完毕。

  撇开价值投资者的视角,撇开无趋向的走势,我们面前的所有股市行情的形态单位只有两种,一种是反转形态,一种是中继形态。这是一个简化了的两极世界。从两极世界的立足点看市场,几乎能观察到形形色色的这样的由两极组成的“走势单元”。有些是庄股,有些是围绕消息,投资者纷纷抢购热闹一时的消息股,有些则是反映一个时期投资者心态的人气股。这样的走势单元包含上、中、下三个部分,若按功能来分,则是两个功能区——股票换手区域和价位变动区域。股票换手区域就是所谓的反转形态,在这里,筹码充分交换,先由散户集中到大户的手中,再由大户流向散户。这个过程若用道氏理论解释,也可以说是由悲观、愚钝的投资者转到先知先觉的投资者手中,再由先知先觉的投资者转移给盲目乐观的、非理性的投资者。

  一个趋势的形成不是无缘无故的,若非突发事件的影响或情绪达到了极端程度,趋势形成总有一个酝酿过程。这里,又要提及关于战争的比喻,在战争爆发之前,在寂静的对峙阶段,弥漫在敌对双方头顶上的空气一定传达着战争的气氛,而频繁有序的军事调动则是未来战争在哪个方向,以何种方式展开的最佳指示。一场战争的胜负在此发生转折,可见这将是异常残酷而艰难的战斗,但也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特例,所以,反转形态的特点是多面的。比如头肩顶,其特征是顶部三座耸起的峰,中间的峰偏高。形状像一个头加上耸起的两肩。形成原因则是趋势上升到一定程度,体力不支,成交量跟不上,形成了高位振荡走势。但头高于两肩,说明这是一个完整的趋势的结束与一个新趋势的开始的结合。头肩顶还有变种,若头和肩是一个高度,就是三重顶。头部形态发生在底部,就是头肩底。如果只有两个头,就是双重顶或M顶。

  反转形态是一种能量转化的方式,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充分的时间、空间舞台进行能量的交换。但正如能量守恒定律,时间可以换取空间,反之空间可以抵消时间。反转中既有激烈的单日V型反转,又有耗时颇巨的圆底与圆顶,V型反转,直来直去,干净利落,无半点喘息时间。与其他反转形态不同,V型的趋势变动根本没有此消彼长的过程,是一种极端状态,大多数情况下,价格显然失去了控制,呈加速上升或下跌的状态。交易者对持续不停的走势满怀狐疑,随时准备采取相反的行动。这时,一个大一些的反弹或回档出现了,久积在投机者心里的恐惧情绪一下子释放出来,机敏的投资者也加入到市场中,本来很小的反趋势运动演变成大规模的反转。因为在这之前,价位达到不合理的水平,所以,价格的拉回将是一蹴而就的,根本不可能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而也不会有多空双方的反复争夺。

  反转形态的研判没有定例,但可以归纳出几个特征:一、事先必有趋势存在;二、现行趋势的重要趋势线被破坏后,反转即可能发生;三、反转之前的趋势运动影响着反转的规模,而反转形态的规模又反过来影响随之而来的趋势的大小;四、顶部形态历时通常短于底部形态,但其波动性强;五、底部形态的交易量小,顶部形态的交易量大;六、在向上突破时,交易量往往是很好的辅助判断工具,所谓交易量验证走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4#
 楼主| 发表于 09-10-20 11:50:54 | 只看该作者
12、单边

  与反转形态相对,股票的拉升区域就是单边运动。在此过程中,炒作者的主要精力是把价格迅速拉抬或打压,使之脱离成本区域。

  进入单边市场后,我们会发现自己面临的是比反转形态远为赏心悦目的图形。线条流畅、波折减少,K线图和连线图都显示出简洁的形态,有时还富有几何图形的美感。如果手里有这样的股票,不管是上升还是下跌,都会有非常简单的心态,要么快乐至极,要么恐惧得透不过气,总之,绝不是市场无趋势时或在顶部底部的那种磨人的走势。

  究其原因,还是单边形态的功能决定的。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控制了战争局势的将军将如何摆布他的军队,是使阵形井然有序、显示出他治军有法呢还是放任部队的行动?古代,士兵作战都有不成文的规矩,攻陷城邦之后军队放假3日,允许士兵任意胡为。在没有更远大目标的时候,这是激发士兵们奋勇作战的最有效的工具。但是,在没有彻底摧垮敌人的战争机器之前,没有一个将军敢于过早地宣泄狂欢的情绪。得势一方若想把胜利保持下去,必须遵守稳扎稳打的战略。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就因为过早忘形而断送了汉人的江山。

  不能在不恰当的时候忘“形”,失态会断送一段美满的人生前程,可见“形”是很重要的。在股票的走势中尤其如此,比如股价好好地上涨,可已经涨到使一小部分投资者害怕的程度,如果突然出现了大笔抛单,而这笔抛售未得到控盘者的及时制止、补漏,市场接下来会怎么样呢?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走势上一个回档很可能演化成大反转的前奏,控盘者当然会小心维护图形的形态,使之为自己的战略目的服务。

  人气也是构成此类图形走势的重要因素,当人气充盈,士气高昂时,我们在走势图上看到的应该是一幅万马奔腾的动人图景。若到了大势已去,全军覆没的场景也在急速毫无抵抗的走势中显示出来。所有这些变化都将是激烈的,没有争论不休的局面,更少观望和犹豫。当然,一旦这样的群众情绪发泄完毕,行情也将结束。

  单边形态包括急升与急跌,价格变动突如其来,一气呵成。单边里还包括有控制的上升和下跌,诸如台阶式上升与下跌,通道式上升与下跌,缓坡式上升与下跌,究其原因,这样的形态节约能量,能以较小的力量把现有趋势延续得更长。比如台阶式下跌,一段盘整后,只要主力以少许筹码把股价打下一个台阶,人气涣散的市场就无法集结出反弹的多头力量。这样的下降就会近乎“无限期”地延续下去。

  单边市中还包含中继形态,股价在这里稍做休整,以继续前行。这些多是漂亮的图形,比如三角形,包括对称三角形、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特征是股价走势由大幅度振荡而逐渐振幅收敛,形成规则的三角形几何图形。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股价不是收敛的,或者不是按一定的规则收敛的,三角形的走势就难以成形,那样形成的可能就是多边形的走势。三角形首先是一个意见统一的过程。唯有连续峰和谷的趋势线互相聚拢,股价才能形成三角形的走势。可见市场从剧烈的升降转入间歇的时候,起初人心是非常浮躁的,趋势停顿后,投资者最初的反应可能是市场该转势了,所以回档或反抽非常之深。但奇迹般地,价格又被拉回来,惊魂未定的投资者又看到了原来的价位,市场并未因为曾经很高或者很低就被认为不可逾越,在心理状态逐渐稳定后,大量换手在振荡中进行,时间拖得越久,振幅越小,也就是说投资者对未来的分歧越小。最终的突破等于是所有投资者共同选择的结果。

  三角形外,这些漂亮规整的图形还包括平行四边形、矩形和旗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5#
 楼主| 发表于 09-10-20 11:51:17 | 只看该作者
13、均线

  道氏理论中一个重要概念是平均成本,但道氏的“平均成本”指的是某些股票的价格平均,与我们这里探讨的单只股票的平均成本不一样。一只股票,今天它的交易价格是10元,昨天的是9元,前天的是8元,大前天的是9元,假设这只股票统共交易了4天,每天的交易量又都一样,那么到了今天,股票持有者的心态是怎么样的呢?4天里平均交易价格是9元,大部分人的持有价也是9元,而现在的行情是10元,这是个皆大欢喜的价格。8元买入的可以卖了,9元的还要看一看。大部分人处于的是“9元心态”,这就是问题的实质。

  平均线就是平均交易成本。通常使用的短则5日、长则是年线。短期均线最为贴身,反映近期的持仓成本状况,长线则是长期的持仓成本状况。移动平均线是平滑的走势线,股价的真实走势在围绕着它,并且不断地上下穿行,构成美妙的缠绕图形。移动平均线同时又是对过去若干日内股价变动的总结,反映的是传统势力的阵地所在,对平均成本的突破在股价走势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一个大多数人的持仓成本被突破了,一个对许多人都很重要的东西,突然被新生的社会势力给踩在脚下,接下来,世界将要如何演绎呢。

  在技术分析里,最重要的概念是趋势。当股价沿着一定趋势行进的时候,平均线因为时滞效应,总应该落后于现有价格的脚步,但因为它不断追踪价格的走向,与价格的关系亦步亦趋。也就是说,如果趋势没有变化,股票价格总在均线的一个方向,上涨时在均线的上方,引领均线向上,下跌时股价在均线的下方,均线如同追兵,不停地压着价格,弄得它喘不过气来。

  因为是一段时期的平均持仓成本,均线对改变趋势的力量有相当的震慑作用,一旦股价回档或者反弹到它附近,那些新生力量就会小心翼翼。经常的情况是,它们自乱阵脚,再加上传统势力的轻轻一击,一切就又都回到传统的轨道中去。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均线被短暂突破了,但没有力度,传统势力放手让新生力量表演一番,再予以反击。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假象。一旦股价突破了均线,而且是实实在在的突破,就足以说明事物发生了重大转机,这时候,一个新的趋势彻底到来了。

  判断趋势的变化还可以用多条均线的交叉。前面我们讲到的走势与均线的交叉相当于一天均线与多天均线的交叉状况,这个思路推而广之,短线与中长线的交叉也就成了判断行情变化的有力武器。

  显然,以上讲到的是理想状态。而事实上股价走势绝不可能这样理念化,影响因素也不可能如此单纯。短线太贴身,股价不断穿越均线。当价格变动较小,它能快速反应,把细微的趋势变动辨别出来。但一旦身处大趋势中,它却可能被不断地反弹、回档穿越,错把调整当成转势。所以,对小的趋势,可以而且应该用10天以内的短期均线,而中等的或者更大的行情,则需要用更长期的均线作为判断依据。

  经典的均线法则来自美国投资家葛兰维,他归纳出了八条用均线确定买卖时机的原则,在投资界里影响深远。八原则中,前四条为买入时机,后四条为卖出时机。买入时机包括平均线由下降逐渐走平而股价自平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当股价在移动平均线之上产生下跌情形,但是刚跌到移动平均线之下就开始反弹,这时,如果股价绝对水平不是很高,表明买压很大,是一种买进讯号;移动平均线处于上升之中,但实际股价发生下跌,未跌到移动平均线之下,接着又立即反弹,这里也是一种买进讯号;股价趋势线在平均线下方变动加速下跌,远离平均线,为买进时机,因为这是超卖现象,股价不久将重回平均线附近。卖出信号则与买入信号相反。

  均线代表平均成本。价格理论中,价格应该围绕价值波动。股价运动,没有趋势的时候股价的确围绕中信值运动,一旦趋势形成,便是均线托或压着行情。自然,过分地偏离会被拉回,价值规律仍有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6#
 楼主| 发表于 09-10-20 11:51:40 | 只看该作者
14、指标

  图表分析的好处是直观,可以显示多空双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但依据直观经验获得的结论只适于定性,不适于定量。很多时候,投资者希望得到的结果是定量化的,“买还是卖,是个问题”。为此,投资者发明出技术指标,这是一种定量化的分析方法。均线分析搭建了技术指标分析和图表分析的桥梁,均线图既是一种图表,穿越均线又给出明确的买入卖出信号。

  描述股价走势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股价运动的速度、波动的幅度、买方与卖方力量的对比等等,都可以用物理学上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予以研究,不过,这样的方法研究出的结果与我们对物体运动的理解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股票价格上升了,如果是带量的突破,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向上抛出的物体,起初速度很快,但随着物体越飞越高,速度就变慢了。熟悉力学原理的人一定清楚,物体在离开手之前,受到手的作用,处于加速状态。可一旦松手后,物体处于的是减速状态,直到速度为零,地球引力的作用最终使物体以加速度落回地面。股价运动却要复杂得多,在突破时,抢买的力量是最大的,这时的股价犹如受到手臂的抛射力量,但一旦突破完成,量度升幅达到,市场又将受到其他力量的左右,其实,即使是突破后一瞬间,股价的受力也远比只受地球引力一种力量影响的物体复杂。

  物理学以“距离/时间”表示速度,速度本身还会发生变化,物理学又引入了一个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用速度的变化除以初始速度。股价变化中,时间是容易度量的指标,距离也是现成的,在技术指标中,股票的速度被命名为动力指数(MTM),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命名者深信,速度的变化反映了价格背后的推动力量的变化。股票加速度变化的概念似乎玄妙,不妨想象一下,5天内,股票价格变动是3元,它的速度是3/5。对于一只标价50元和6元的股票,3元的变动的含义是大大不同的,所以,分析者将股价的原始数据用来做参照,来进一步获得股价变动的敏感性。于是得到变化速度指数(ROC)。沿着MTM和ROC思路,技术分析者创建了多如牛毛的技术指标,据说不下千余种。

  如此多技术指标,却从来没有总结出类似牛顿第二定律一类的真理。所有结果都是经验公式。经验建立在概率的基础上,如一个指标在70%的状态下给出的信号是正确的,只有30%的信号是错误的。这就意味着10次交易中,指标的坚信者胜多输少,成功减去失败,他至少有40%的机会是抓在手中的。如果错误的时候再及时止损,赚得将更多。对于积攒财富并不那么容易的人类,这样的事情岂不足够好了么。定量有定量的好处,对于坚守原则的投资者,定量工具给了他一把尺子,而非像波浪理论和图形判别,给人的是一种感觉。

  世人创造的技术指标汗牛充栋,投资者甚至可以自创,就其功能而言,无非只有两种,一种讲究顺势而为的,提供趋势发生转变的信号;另一种则是在趋势尚无变化的时候,也就是振荡的行情里,寻找极限点位。

  绝大多数的技术指标都是用来寻求拐点的,某些技术指标被巧妙的数学计算控制在0到1之间,使技术指标围绕一个轴心运动。由每天的技术指标组成的指标曲线在上封顶、下封底的空间内来回摆动,因此被称为摆动指数。摆动指标的好处在于,曲线在限定范围内摆动,指标值具有可比性。比如RSI值,出现在20%以下就是超卖信号,出现在80%以上就是超买信号。超买和超卖是表征股价运动中买卖力强弱的术语,股价连续上涨,买气旺盛,是为超买,反之则为超卖。超卖和超买是极端状况的写照,几乎所有看好的投资者都买了,市场还会有多大的潜力?同样,所有悲观失望的投资者都离开了市场,市场也将失去下跌的动力。

  股票市场的运动是最复杂的社会运动,用研究物理运动的方法研究它本身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得出的公式基本上是经验公式,经不住科学推敲。但反过来说,与图形分析一样,股价运动的确存在着一些概率上的规律,凭技术指标判断股票的涨跌就应该天然地抱定“宁信道,不若无道”的心理,灵活运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7#
 楼主| 发表于 09-10-20 11:52:14 | 只看该作者
15、谋定后动

  如果你是购买基金,至少要先知道这只基金的类型,股票型、债券型或者配置型?这个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如何?打算持有多长时间?你的预期收益为多少?能承受的损失有多大?……这些问题并不复杂,甚至花不了你10分钟的时间。

  前段时间有人询问记者:“我花了20万元买了一只基金,都半年多了怎么一直不涨,感觉和银行存款似的,这只基金是不是不好啊?”于是记者问他是哪只基金,回答说是“南方多利”,记者无奈地告诉他:“这是一只债券型基金,收益自然偏低,你当时买的时候不知道吗?”这位人士回答说:“我以为所有基金都差不多呢。”就因为不肯做一些基本功课,这位投资者白白浪费了基金最火爆的半年时间。

  如果你是购买股票,需要做的功课显然更多,在你进场前,最好先来几个自问自答。

  股市里有1000多只股票,为什么我独独买它?是因为它业绩很好,还是有什么重大题材?或者是因为它股价连续上涨,我按捺不住想进去追涨,还是因为它的股价连续下跌,我希望进去抢个反弹……既然决定买进一只股票,买进的原因至少要能说服你自己。

  然后,对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多少也要了解。这家公司是做什么业务?这个行业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复苏期、快速成长期、稳定增长期还是衰退期?这家公司在行业里处于什么位置?一年收入和利润有多少?最近几年的利润是增长还是下降?市盈率有多高,在同行业公司中偏低还是偏高?公司管理层如何?公司是否存在大量负债或者对外担保……总之,问的问题越多,对这家公司也就了解得越多。

  很多人在进场前,总想象着这只股票会如何大涨,在买进后,又开始担心它会大跌,也就是因贪婪进场,因恐惧离场。其实,这两种情绪最好能够掉换过来,在进场前,还是多些畏惧心理。按照格雷厄姆的说法,你买进的股票要能为你提供足够的安全边际,也就是最好买那些内在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而不是股价大大高于内在价值的股票。当然,股票是一个博傻的心理游戏,每人都认为自己买进的股票被低估,将来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别人。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市场,只能希望你寻找的安全边际能足够安全,不至于在击鼓传花中接到最后一棒。

  如果股价并没有按照你希望的方向发展,而是出现长时间盘整甚至下跌,你需要在进场前就做好应对计划。首先明确是做长线还是短线,如果长线,对于短期波动大可不必理会,坚守即可,当然,希望你坚守的不是一只垃圾股。如果是短线,如果你以10%的跌幅来止损,最好10%跌幅附近有一条重要的支撑线。

  当然,如果你实在太忙或者太懒,进场之前至少请用10秒钟记住马克吐温的一句话:人的一生中有两段时间不适合投机,一是他有钱的时候,二是他没钱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8#
 楼主| 发表于 09-10-20 11:52:37 | 只看该作者
16、安全边际

  经常有人向股神巴菲特讨要投资秘籍,每当这种时候,股神总是向人们推荐他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对安全边际的定义是,对于你即将买入的股票,它的价格要低于内在价值,价格比内在价值越低,安全程度越高。沃伦巴菲特在看准一只股票之后,总是重仓持有,并且长达10年。

  新股民判断一只股票是否值得买,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首先看这只股票的股价,如果股价只有三块五块的,就会认为这只股票便宜且安全,买进应该没什么风险,如果股价超过了30元,就万万不敢碰了。看股价高低自然没错,但股价只是最表面的,也是最富欺骗性的东西,它的高低并不和安全程度成正比。大多数情况下,你需要去看市盈率而不是股价,这也是格雷厄姆告诉人们如何估算股票内在价值的方法。

  将公司的净利润除以总股本,得到公司的每股收益(EPS),然后用股价除以每股收益,就得出了著名的市盈率(P/E)。如果你打算购买一只股票,得知它的市盈率为10倍,而这个行业的平均市盈率为20倍,那么,这只股票就有很高的安全边际。如果这只股票的市盈率高达30倍,而行业平均市盈率仍是20倍,就不具有安全边际了。

  股价是反映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前景的预期,所以,评估股票的内在价值通常需要看动态市盈率,这就需要你对公司未来几年的净利润做出合理的判断。一家公司能够通过哪些手段使净利润增长?收入增长、成本降低、产品提价、剥离亏损业务等等都是值得关注的因素。

  如何看待市盈率的高低从来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彼得林奇对市盈率提出过一些中肯的意见,一是永远不要买市盈率过高的股票,这将为你节约大量的金钱和减少你的痛苦,这和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思想殊途同归。当然,如果公司具有很好的成长性,即使现在市盈率较高,将来随着净利润不断增长,市盈率会很快下降,这样的股票也值得考虑。彼得林奇的第二条意见比较具体,如果一只股票的市盈率低于公司增长率的分子,那你可能找到了购买公司股票的机会。举个例子,假如一家公司的增长率为15%,市盈率只有10倍,这家公司的股票就可以考虑,如果市盈率不到增长率分子的一半,那你应该重仓持有它。比如一家公司的市盈率为20倍,而该公司的增长率为50%。彼得林奇一直用这个办法为共同基金分析股票,至于是否适合中国市场,那就需要投资者自己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除了市盈率估值,市净率(P/B)估值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用公司的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就得到市净率。市净率体现了公司股价和净资产之间的比价,如果一家公司的股价甚至低于每股净资产,也就是市净率小于1,那这家公司肯定被低估了,当然,前提是这不是一家存在严重问题的公司,比如2006年上半年,宝钢股份、中国联通等股票都曾跌破净资产,当时很多投资者都不愿去买这些大盘股,结果这些股票都成了去年的大牛股。

  除了市盈率和市净率这两种方法,其他还有现金流折现(DCF),资本资产定价(CAPM)等等,这两种方法计算复杂且结果并不可靠,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掌握市盈率和市净率这两种方法,能够对股票的内在价值做出大致估算,找出合理的安全边际,也就足够了。

  格雷厄姆认为,安全边际是投资者和投机者之间的分水岭,不承认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差异的人,不能在股市上寻求安全边际的人,其实就是在进行一场轮盘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9#
 楼主| 发表于 09-10-20 11:52:56 | 只看该作者
17、空中楼阁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专家”这样推荐股票——一年后,这只股票的价格将会上涨到100元。或者,一年后,这只股票的涨幅将达到100%。这个预期的高价就是一座空中楼阁,如果大家都认为这只股票会上涨到100元,大家的汹涌认购就会将100元变为现实,尽管这只股票的内在价值可能只有10元。对于聪明的投资者来说,他会在10元之前提前进场,然后在100元到来之前提前离场,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是这么干的,而且在股市上大获成功。

  在人们印象中,经济学家总是夸夸其谈,如果让他们投资期货或者股市,十有八九会血本无归,凯恩斯是个例外。他既不像技术分析派埋头于各种图表形态之中,也不像基础分析派占卜公司的未来业绩,而是通过分析大众投资者心理来评估股票的心理价值,凯恩斯的理论被人称为空中楼阁理论。

  凯恩斯并不热衷计算企业的内在价值,他的做法是揣摩人们的心理,比如说大家参加选美比赛的投票,从100张照片中挑选出最漂亮的6张,谁的选票最接近最后结果,谁就是赢家。对于投票者来说,如果想成为最后的赢家,需要做的不是挑选出自己认为最漂亮的6个人,而是大多数人认为最漂亮的6个人。在空中楼阁思想指导下,凯恩斯认为,如果你测算一只股票的内在价值是30元,但是公众认为这只股票只值20元,即使你的测算方法准确无误,你用25元来购买这只股票也是愚蠢的行为,价值取决于其他人愿意支付的价格。就像工商银行以3元上市,如果大家都认为它可以涨到10元,也许它就真的涨到了10元,至于它的真实价值是1元还是2元,这已经不再重要。

  从理论上讲,利用空中楼阁的确可以赚钱,比如当年的亿安科技,如果你在4元多买进,100多元卖出,的确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不过这种操作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危险性和刀尖舔血无异,即便一些心智超群的人也难以全身而退。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南海泡沫,是一场仅次于荷兰郁金香热潮的集体投机活动,大科学家牛顿也参与其中,最终输了个精光,只留下一句传世名言:我可以计算出天地的运行轨迹,却无法测量出人心的疯狂程度。

  空中楼阁理论和股票市场的万有引力定律明显相悖,即使像牛顿这样的天才科学家,他能看到苹果掉在地上,但看不到股价最终也会掉到地上。如果你自认无法在空中楼阁下进行博傻,最好还是相信股票市场的万有引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30#
 楼主| 发表于 09-10-20 11:53:22 | 只看该作者
18、10年10倍

  华尔街有一个词汇叫做tenbagger,意思是指能涨10倍的股票,对于那些希望在投资上有所成就的人们,寻找一只tenbagger应该成为其必修课程。一只tenbagger对你意味着什么?或许你买了10只股票,9只都在赔钱,只要有一只tenbagger,就足以让你起死回生。

  中国股市出现过tenbagger吗?答案是肯定的,万科、金融街、中集集团、张裕、苏宁电器、贵州茅台、驰宏锌锗等股票都有过10倍的涨幅,中国股市从来不乏tenbagger,缺少的只是发现并坚定持有。

  寻找tenbagger应该先从身边做起,如果你从事的是有色金属行业,你应该比别人更早发现有色金属的需求在迅速上升,而全球的库存在快速减少,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并在2005年就开始购买有色金属股票,驰宏锌锗这样的股票一年就能给你带来8倍的收益。如果你从事的是白酒行业,你应该能知道贵州茅台在市场上多么受欢迎,如果能从2004年持有至今,也能获得10倍的回报。

  当然,仅仅将目光放在身边还不够,你需要对股市上的各大行业有个大致了解,比如哪些行业处于衰退期,哪些处于复苏期,哪些处于快速增长期,哪些属于稳定增长期。除了对行业冷暖的趋势有大致了解,你还需要了解各种公司的类型。彼得林奇将公司划分为6种类型,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大笨象型公司、快速增长型公司、周期性公司、转型困境型公司和资产富裕型公司。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是指那些规模巨大历史悠久的公司,这些公司已经度过了快速增长期,开始放慢其增长步伐。大笨象公司的规模巨大,增长速度比稳定增长型略快,在经济衰退或者股市不景气时可以考虑持有一些,能够对你的资产组合提供保护。快速增长型公司的特点是规模小,年增长率为20%~25%,有活力,公司比较新,如果你仔细挑选,你就会发现这类公司中蕴藏着大量能涨10~40倍,甚至200倍的股票。快速增长型公司不一定非得属于快速增长行业,这种类型的公司往往容易产生tenbagger。周期性公司是指收入和利润定期上涨或者下跌的公司,通过一定的周期往复循环,投资这类公司的关键在于提早发现其衰退或者繁荣的迹象。转型困境型公司是指那些遭受过沉重打击,通过转型开始走出困境的公司,如果转型成功,同样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收益。资产富裕型公司指那些实际价值被投资者忽视的公司,某家公司或许业绩一般,但是它拥有大量的土地储备,对这种公司就应该进行价值重估。

  在对各种公司的类型有了解之后,可以从中寻找可能的tenbagger,一只理想的tenbagger应该具备以下特征:所在的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有良好的业绩增长纪录,未来10年内能够每年保持25%的增长;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层;最好在所处行业具有龙头地位……

  由于我国投资者多为短线交易客,即使发现了一只tenbagger,也没有耐心和它厮守10年。如果想要获得10年10倍的收益,换一种思路或许也能做到,很多人在股市上交易,都希望每年能获得巨额收益,比如一年翻番甚至更多,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常见的结局是,在10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你的本金已经所剩无几。如果适当降低你的目标,每年稳定获得30%的年收益,10年后也可以获得10倍的收益。

  有一个“72法则”可以简单快速测算出你的资金翻番需要多长时间,用72除以你的预期年收益率的分子,得出的数字就是你的资金翻番需要的年数。假如你预期年收益是9%,你的资金大概在8年后翻番,假如你的预期年收益为12%,大概需要6年的时间实现翻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30 04: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