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6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超越自卑——阿德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8-11-2 22:1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了阿德勒的《超越自卑》,感到大家就是大家,短短的十三章,勾勒出自己的心理学体系的轮廓。自卑是神经病的一大根源,阿德勒从这里入手,理性分析了这一情结的特征。人类的精神驱动力之一,是要获得优越感(即森田的“生的欲望”),这是人类的精神追求,表现在外,就是通过种种努力,达到现实的目标(自己给自己定的,社会给自己定的,甚至自己给别人定的,自己给社会定的),达不到,无法得到优越感,随之而来的,是自卑。可见,这一人类天性的链条,是如何联系的。那么,为什么天性的东西,在神经病患者那里,就出现问题了呢?阿德勒得出了一个结论,错误出现在“目标”这个环节。其实,目标这个东西,说来简单,其实很深刻,它和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整体价值观,文化习俗,有着难以理清,根深蒂固的关系。从精神分析角度讲,一个人在制定一个目标时,其中一个根据,就是欲望,也就是潜意识。不知不觉地制订了行为的目标,付诸行动,收获的要么是优越感,要么是自卑。阿德勒认为,人的天性中存在着合作的基因,孤独是注定让人走向灭亡的。在这一论点下,他把目标的制定正确与否,和是否有利于人类合作联系起来,如果制定的目标是自利利他的,那么就容易实现,容易收获优越感。反之,如果仅仅是为了利己,就不那么容易实现,自卑也就随之而来。其实,这和森田的“事实为真”有相通之处,一个人从事实出发,树立的目标也脱离不开事实,而事实是什么?就是阿德勒所说的,人需要合作,不能孤独。东西方文明,在这一问题上,走到了一起,互相补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8-11-2 23:12:57 | 只看该作者

与自卑者一席谈(恳谈李)

第一个主题:抑郁者的根本人格缺陷是自卑
与自卑者一席谈(恳谈李)
生活中,许多人实质上都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才能,只不过自我评价很低,总是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己瞧不起自己,在这种负性的暗示下,以至于在无形中错失了一次次原本可以成功的机会。非但如此,还可能因此而整天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觉生活在灰暗的天空下,甚至到了兴趣越来越狭隘,食欲越来越差,性欲越来越低,交往逐渐减少,走向孤僻与自闭、沮丧、失望甚至绝望的地步。
  这就是自卑者的整体画像。
  自卑是一种通过不合理的方式,尤其是过多地与他人进行不科学的比较而产生的自我否定、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有一本名为《自卑与超越》的论著,谈到了自卑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情感。他指出,人之初都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种深刻的自卑,这可以从每个婴儿柔弱和无能为力中找到根据。自卑感是儿童拼搏奋争的驱策力和起始点,它决定着儿童的生活方式、目标与风格。它作为驱动力,极力克服前进中的障碍,超越自卑,赢得自信与自尊,从而走向成功,实现自我。因此,他认为,自卑可以属于积极的情感。
可是,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自卑,不是成长过程中有动力作用和积极意义的自卑感,而是一种病态的自卑,相当于自卑情结的简称。(以下不再说明)
  自卑情结,是指一种根植于潜意识,也时常被认识到的过低的自我评价,它使当事人漠视自己的潜能,消蚀自己的意志,淡漠自己的情感,妨碍自己的认知,令自身的心理机能全面退缩乃至退化。伴随着这种认识机能的是我不行我真的不行什么都不行怎么也不行”“我就是不行”……这样一连串的意识与潜意识,它们经常在自卑者的脑海里盘旋不去,阻止着他向这个世界开放,降低了面对问题、参与学习的能力,令其精神一再退缩,以至于发展到最后产生了严重的心身病症。
  以下我们运用心理理论来检视自卑的种种侧面,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超越自卑的对策。

用精神分析法剖析自卑的形成机理
  自卑感强烈的人,往往是在学习、工作、生活等社会实践中,曾经有过极大的困难、逆境、挫折与失败,或本来就有着身体缺陷、疾病等造成心理挫折而难以化解,内部归因为自己的无能,进而产生自卑。可是,另一些也经历相似磨难的人,却依然保持了自信。例如:失聪不失志的贝多芬、集盲聋哑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海伦·凯勒等,不愧为挑战自卑的楷模。因此,也可以说自卑不完全取决于外因,更有内因,即个性的完善程度。一个谨小慎微、内向、孤独、偏见、完美主义的人,是特别容易导向自卑的。
性格是遗传因素、智能天赋、后天环境与教养的综合产物,前二种基本恒定,较少差异,而环境与教养却千变万化,在性格形成中占有重要性地位。各种性格特质的形成与小时候的种种经历,尤其是家庭、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
  在过分严厉而缺乏关爱、专制而缺乏民主的父母的监护下长大的孩子,自卑感比较重。这种父母的教育倾向(越严格越好;棍棒底下出孝子……)决定了对孩子的批评、挑剔、处罚多于肯定、鼓励和赞赏,结果就是孩子无法感受进步的欢欣,成功的喜悦,却只能在不断的反省自我中检查自己的错误、追求所谓的完美,无法看见自己的长处,滋生并培养喜欢自己、悦纳自我的情感体验。这种父母对孩子的过失不是理解、宽容与勉励,而是指责、谩骂甚至侮辱,造成孩子对犯错误有种神经质的恐惧,伤害了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
  自卑伴随抑郁。能力不足,作为少年儿童成长现象的一种必然,不是被允许让孩子们平和理性地接受,而是让其带着怨恨不得不很委屈地承认,是上述不良家庭教育的一个特征。这种教育下的孩子不仅恨父母,也恨自己。因为不能、也不敢公开表达对不民主的父母的不满,不敢抗议,所以只能通过压抑把这种敌意转化为焦虑、恐惧及不安全感。这样,不但形成了强烈的我不行的自卑感,而且还因为爱的匮乏而对自卑本身有着特殊的敏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方面自卑,另一方面对超越自卑的渴望过分强烈了,以致于时时刻刻为自卑而烦恼,为不能顺利地克服自卑而焦虑,进而在屡遭失败的挫折感之下产生抑郁。
  自卑、抑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最常见的最典型的自卑情结,经常可以从抑郁症患者中发现。

忽视纵向比较、特殊性是自卑者的思维
  自卑总是在对比中形成并加深的。
  有一个教师,很自卑,有社交障碍,一遇到同事就会手发抖。可是,当她面对自己的兄弟时,挺正常的。而要是与一些小孩子们一起玩,玩得也挺开心的。这是为什么?因为她总是想着要胜过同事,至少也不能在同事面前丢脸啊,同事对她来说就成了一种竞争性的存在,是必须加以比较的对象,如果自己有什么能力(当前就是社交上的应对自如、从容不迫)竟然比不过对方而且被披露出来,就很糟糕了。就是这样的比较,不肯承认自己有局限性的想法,令自己感到尴尬,觉得不适,心理失去平衡,无法面对同事,从而产生社交困难。而与兄弟的关系相对自由、放松,没有压力,无需进行比较,所以也就能自如地交往;至于那些小孩,更是不在话,因为他们还不懂事,不屑成为自己的比较对象,他们也不会发现自己有何拙劣表现,故尔玩得不亦乐乎。
深入探讨自卑者的比较模式,可以发现他们常常希望自己无所不能,希望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强。他们喜欢比总体水平,苛求自己,不允许在某些方面不如人。他们过分重视某些价值,而忽视了另一些重要价值。或者用平均主义的办法来分配价值。在他们认定的价值上,他们太执着了。如果在这个方面(如上述社交障碍的教师,很在意与人交往时的能力,怕出丑)不如人,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了。他们没有认真想过人各有所长(这个老师教学上年年先进),也各有所短(只不过社交上有些困难),因此根本不必自惭形秽或自轻自贱的。他们忽视了每个个体的差异性与特殊性。
  另外,在他们的比较方式中经常忽略的是时间因素。他们漠视自己的进步,一味地苛求于自己。他们很少或不屑于进行今天与昨天的纵向比较,难以为比较中获得的进步而欢欣鼓舞、自强不息,却固执于与别人的横向比较,顾影自怜、自暴自弃。在进行横向比较时,又习惯于与现实中最好的、楷模式的人物进行非理性的比较,从而更觉得自己的能力每况愈下,自叹勿如。这正是他们经常感到自我挫败的原因。
  你如果告诉他们可以另辟蹊径,开发自己的特殊才能而出奇制胜,他们会感到不可思议。他们很不情愿承认哪怕是必然的失败与自己无法超越的无能,不承认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缺乏理性也是难以超越自卑的原因之一。
自卑者的心理根源在于潜在的自负与自我中心
  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而它们的母亲是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者的心理活动,很多时候是这样的:我应该成为人人羡慕的人;我可不能在别人面前出丑;如果让别人知道我有所不能就会有失自尊;我不应该被人看不起;哪怕我知道自己实际上不能做某些事,也不能当着他人的面承认它;……所有这些思想意识的核心,就是唯我独尊,自我中心。
  自己把自己理想化了的种种观念构成了霍妮所说的自负系统。这种系统,会用各种必须来强化自己的形象:我必须受到人人尊重;我必须能避免任何错误;我必须对每一个人都有礼貌;我必须每天都做出成绩;我必须在什么方面都不落人之后;我必须……这些必须,象是暴君一样强制性地命令当事人不惜一切地追求某种虚假的目标,维护自负系统的完整性。而实际上,这种自负的目标一开始就是虚假的,也就注定了它的追求必然是失败的,于是就产生了神经症。
  当自负系统运转起来的时候,可以带来一时的热情高涨,意气用事。但在挫折之后,立即就变得沮丧灰心、颓废和不知所措。从自负走向自卑,易如反掌。这当中缺少的是弹性,灵活性。自负者对自负的虚假目标追求十分机械刻板,自然会影响到对挫折归因与认识的片面性,走向极端。这样,当挫折发生时,最容易产生对自我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善,憎恨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强化了自卑感,使自己变成了低人一等的贱民。不管是自负还是自卑,都是过分关注自我的必然结果。
自卑-自闭-无学习性-发展停滞-更自卑是自卑者的恶性循环
  自卑不仅是个性发展的一个结果,它反过来还会对个性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自卑对个性的反作用,可以从自卑-自闭-无学习性-发展停滞-更自卑这个循环方式一目了然。
  一个自卑的人,对别人与外界的兴趣会减低,对一般的刺激很少做出积极的反应;不但如此,他们还要极力回避刺激,不愿与人交往,不想研究问题,不愿承受压力,心理上消极退缩,个人倾向于自欺欺人地认为喜欢孤独,爱好沉思默想,苦思冥想,甚至于胡思乱想。这样的退行心理,使其与社会产生隔离,与新生事物缺乏联系,个人所面对的都是早已习以为常的自我的狭小天地,坐井观天,作茧自缚,视野狭隘,观念陈旧,失去了一个个锻炼自己才能的机会,把风险估计得很大,看不到任何进步的可能,感受不了任何成长的喜悦,也渐渐麻木于得过且过,让希望的火种泯灭,个性停滞不前。自卑者的开放性、学习与创造性都很差。
  我不行的预感,通过预言的自胜效应得到了验证。不良的自我暗示,令自卑者越来越觉得自己所认定的我真没用,通过恶性循环,被证明完全符合事实。这个负向的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效应,使自卑者更加丧失信心,更加觉得自己就是垫底的命。自卑者的最后归宿就是宿命论,悲观论。放弃努力就是一种逻辑的结果了。
  没有外因的介入,扼制上述的恶性循环,而让自卑者自己觉悟,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总有很好的理由来维护他的自卑论调,把我不行、就是不行当成是推卸责任的借口,并不自觉地从自卑中获取某种逃避义务、规避风险等精神利益。以自卑的无能为理由来为自己的懒惰进行辩护者也不在少数。
习得性失助是自卑者最生动的心理学描述
  习得性失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塞利格曼杜撰的术语,指这样一条普遍法则,即失助是由于处在无可逃避或回避的有害的、不愉快的情境中所产生的一种习得性状态。在比拟人类产生这种效应的实验演示中,对狗进行反复的不可躲避的电击,就会造成一种非常严重的病理性失助,这时,即使给它一条逃跑的通路,这只狗也不会逃跑。
  还有一个实验是关于跳蚤的。把一只跳蚤置于一个四壁及顶盖都透明的杯子中,一开始它总是不断地试图跳出这个杯子,几经碰壁,就渐渐地放弃了这样的努力。最后,就是打开这个盖子,它也不会再跳起来企图逃走了。跳蚤通过学习,习得了跳也无用不如不跳的生存法则。
  在自卑者的自卑心理作用下,产生了我不行的预期,于是就渐渐学会了不努力,(我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这样的状态时间一长,就变成了某种习惯。这种习惯就是自卑者的习得性失助
  在学校里很多学生的天资其实挺好,可就是因为陷于这种习得性失助的状态里无以自拔,从而放弃了自身的切实努力的。遇上好老师,一经点拔,自信滋长,那扇通往成功的大门就豁然打开了,成绩可能就会蒸蒸日上,匪夷所思,令原来对其已形成偏见的某些人感到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自卑者的习得性失助与塞利格曼所谓的失助,有着这样的不同:后者的起因有害的、不愉快的情境无可逃避的,而且是客观的;而在自卑者的情况下,这种不愉快的情况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却又是预期的,命中注定的会来临的。
  高度自卑的抑郁患者,之所以很难矫治,原因就在于这种习得性失助的顽固性。
突破自卑的几条黄金法则
  学习森田疗法包容问题,建立正性暗示阻断躯体化
  自卑者要承认自己有一些心理问题,允许自己带着一点问题来学习生活,不急不躁,在学习中提高自我。
对于比较严重的躯体化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乏力、食欲不振、失眠健忘、性欲低下等,也要首先考虑把它们包容进来,而不是为此感到焦虑与抵触。非但如此,还要尽可能地对自己进行正性的自我暗示,比如,我会好起来的;我相信自己会不断进步;这点问题应当不在话下;心理健康的目标一定能达到;超越自卑,增强自信……
  躯体化的症状,只要是属于神经症的,都不必太关注;因为你越是关注,它就越是顽固,越是严重。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对症状不理不睬,它带来的精神困扰就随之减轻了。
而只有在不被症状所困扰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如何超越自卑情绪的纠缠。
  认清自己有局限性的事实,放弃完美主义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一个人都是能力有限的,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我们经常会有遗憾,不能如愿以偿。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好,比别人强。我们承认自己的无能,无知,无助。我们是一种不完美的存在。
  只有想象中的自己可以是完美的,而我们却生活在现实中。
  完美主义的自我要求之下,最容易产生自卑感了。我们不需要完美主义。
  人,总是会生病的,总是会死亡的。
  拚命地追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就会变得易激惹,心理承受力就会下降,而它又为自己的挫折感加重提供了一个不良的人生哲学基础。而挫折感经常是形成自卑感的催化剂。
所以我们要愉快地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己。
  重视独特性的价值,建立自己的个人风格
  我不必样样出色,但我可以有自己的特色。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以我的独特性在人群中找到自我的价值感,而决不试图什么都比别人好。
  我不嫉妒别人在他的领域里取得好成绩,也不为自己某些领域的落后而忧心忡忡。我坚持我的方向不后悔,我坚持我的价值不放弃。
  我的自尊心是由我自己来维护的,而不是靠他人的肯定、赞赏、恭维来维持的。我是我,我是唯一的,无人可以与我完全相同的,无可替代的;就为了这个,我也有十足的理由喜欢我自己,热爱生活。我相信自己通过持续的努力会建立自己的风格,找到自己社会中的位置。
  许多成功人士也不过是在自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而已。
  开放自我以提高学习性,增强自信以突破自卑者的恶性循环
  自卑者的恶性循环并非一个稳定系统,因为当事人是一个有生机体,有着主观能动性。
  有了主观能动性的人,就可以变自卑为自信,变封闭为开放,从而打破自卑者的恶性循环。
  打破恶性循环之后的因果链是这样的:自信(基本自我肯定的不怕挫折、甘冒风险、面对问题、积极干预的内在精神)——开放自我(有希望地)——介入现实(勇敢地)——接受刺激(坦然地)——解决问题(认真地)——增长才干(必然地)——收获成果(欣慰地)——增强自信(正反馈地)——更加开放——更多的学习性与更好的创造性——面对更多的问题——更高的才干……这正是与自卑者的恶性循环相反的自信者的良性循环
  从主观能动性、自信着手,正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
  而一个人自卑与自信,是可选择的;正如一个悲观主义者与一个乐观主义,对同是半杯水的评价各不相同:一个说唉,只剩半杯了;另一个说啊,还有半杯呢!”——自卑与自信也不过是不同的自我评价而已。你选择自卑便有理由自卑,你选择自信便有理由自信。而你一旦选择了,自卑者便拥有昏暗的恶性循环,而自信者则拥有光明的良性循环。孰优孰劣,何去何从还不一清二楚?
  了解习得性失助以克服惰性,强化意志努力以求机能自主
  习得性失助的自卑者,最大的困难在于改变自我时的巨大惰性。
  我反正没用,所以我才懒得动呢。你让我试一试,我倒要问你,我万一又失败了呢?以前那么多的失败,我还不知道我自己有几斤几两啊?我是没救了。横竖都一样,我就这样过了,自卑者这样想道。
  那只跳蚤一直不再跳,已经有些日子了,而那个杯盖打开与否,它早已不去关心更不想去注意了。
  所以,自卑者要反思,是不是形成自卑时的情境与现在已今非昔比?是不是可以再试一试?Try and try, try again.(试一试,再试一次!)
  成功与绝望往往只差一步!
  另外,也许我们开始时兴趣不大,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但随着事情的开始、深入、发展,说不定我们的兴趣会提高,会从尝试中汲取力量,产生新的兴趣增长点,动机被有效地激发起来呢。——这正是机能自主
  奥尔波特引用了一个例子说明了机能自主这个概念:“……一个大学生刚开始学习一门课程时,很可能是因为这门课是必修的,或因为家庭需要,或由于时间宽绰而选取学,但也许在最后,他会完全被它所吸引,或者一辈子迷恋这门学科了。这里,原发性的动机也许丧失殆尽,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却变成了目的。
  自卑者何不勉励自己带着冒险精神参与某种活动,哪怕是那些以前令自己感到害怕的、通常要回避的活动,然后穿过习得性失助,借道机能自主,持之以恒地努力以求渐渐形成并巩固自信,抵达成功?
自卑不可怕,可怕是沉湎于因自卑而造成的惰性,陷落于自卑者的恶性循环而不醒悟!不自救!
  英美人经常强调的一个重要词语就是尝试try。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勇于尝试,甘于冒险,善于开拓,生活的疆界才会越来越开阔,人生的视野与疆界才会越过常规,越过传统,走向创新,走向成就。
走!试一试去,再试一试去!
  Try and try. Try again.
--------------------------------------------------------------------------
以上转引我的个人文集。
抑郁者的大部分都有自卑问题,有的比较突出,有的比较隐蔽,但肯定有。而且这种自卑,与他或她

第二个主题:转换视角看自卑
我们已经知道,自卑心理是几乎所有心理不健康的人的某种共性,尤其是抑郁者的特征性问题。那么,如何克服自卑,或者说如何把自卑心转化为自信心,就成为如何从心理上超越抑郁战胜抑郁的关键所在了。
为了能超越自卑,我们需要对自卑问题进行多方面多视角的观察、研究,领悟自卑的本质,进而找到相应的自卑心理调整策略,导向自信。
可以这样说,每一个自卑策略,都与相应的自卑的性质相联系。只有了解自卑的性质,才能更好地寻找到克服自卑的方法与途径。而自卑的性质,与自卑的形成过程,自卑的特点等紧密相关。因此,我们的观察与研究也要从自卑的形成过程着手来进行。
从自卑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把自卑问题分解成如下的一些子问题,它们分别代表不同视角下的自卑特点。
1、第一个视角:从注意的选择性看自卑
我们知道,半杯水在自信者看来是不错,还剩半杯!而在自卑者看来,则是唉,只剩半杯了。同样是半杯,为何有不同的体验呢?
原因很简单:自卑者往往只看到不足之处,只看缺失之处,而不看优势、不看积极的一方面。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的注意会受到我们动机、人格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自信心或自尊心是我们性格的一个核心内容。大凡自卑者,由于性格因素,导致了注意力过度集中到不利的方面,结果就是自卑感的加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是自卑者经常抱怨的思维过程了。
自卑者的选择性注意,聚焦到了不利的方面;如果能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不利方面转移到有利的方面,自卑感就可以一定程度地被超越了。
心理咨询中,我们的咨询师有时候会要求求助者写出关于自己的几大优点。自卑的求助者往往感到很为难。它反映了自卑者的注意力特点,它总是粘滞于自身的弱点而难以转移到强项上。
2、第二个视角:从评估的倾向性看自卑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的自卑,只不过是评估过程出了问题。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评估倾向性决定了这件事的价值。倾向于自卑的人,它对事物的价值的认识,往往倾向于否定。自卑者实际是就是一个有着自我否定思维习惯的人。
比如,我们的某些人格特质,本来是中性的,但在自卑者眼里,那绝对可以说是缺点或问题。老实,在自卑者看来,就不是诚实的优点;而是老实人会吃亏的同义词!甚至是蠢笨的另一种说法!其实呢,老实人在很多时候都是最省力的,最经济的处事方式。更有朋友指出,诚实是自信的基础!(参见美惠子提供的材料,《自信需要的是一种诚实》——肖锋)
再比如,自卑者的相貌,哪怕很正常,他们却总是要说自己丑陋的;这种评估根本就是脱离实际的。
3、第三个视角:自卑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在于逃避挑战
他们为何总是倾向于过低地评价自己呢?
追究这个问题,你可以发现,其实它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了作用:我把自己说得不行,我就有理由避开一些问题,逃离一些挑战了!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行为找根据的人,总是愿意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另一个防御机制在于,先把自己说得不行,也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因此,当真正失败或挫折来临时,似乎可以更坦然地接受了。这样的自卑者,就有理由安于现状,安于失败,安于无为了。
所以对自己的低评估,还真给自卑者带来某种心理上的利益呢:至少,他不必直接面对现实问题了!换言之,自卑心理是偷懒者的专利,是胆怯者的护身符!
4、第三个视角:从经验的局限性看自卑
自卑者的主观世界,被过去的挫折与失败的经验所统治,很难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因此,遇事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往坏处想,贬低自己,仿佛成功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自己。他们生活在自己的经验里,而对经验的局限性一无所知。无助、痛苦的心理体验异常深刻,其印痕似乎无法再抹去。孰不知,早已经是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场合,早已经是星移斗转,物是人非了。
这种无助感,就是习得性无助。在习得性的无助状态中,一个人的理性已经遭受了破坏,变得不健全了。认识事物的能力下降,客观性丧失,疑虑增加,自信降低。哪怕外部环境条件非常有利于当事人做得更好,当事人也可以完全视而不见,当成是命中注定自己是无助的,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改变与逆转的希望。
抑郁者的无为,是一种极度懒散的表现。他们的意志消泯,可以发展到根本不愿动的程度。甚至沐浴,甚至穿衣,甚至吃饭,甚至睡觉。有的抑郁症的患者朋友告诉我,他们甚至连睁开眼睛的愿望也没有了!
哀大莫过心死,用来形容极度抑郁的患者,是再恰当不过了。经验的局限性就是一个死牢,把抑郁症者牢牢地囚禁住,而习得性无助的感受,则是死囚身上的镣铐!
5、第五个视角:从应对方式看自卑
自卑的人,越来越觉得自己无用;因此,自卑者很容易地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产生依赖需要;而由于自身的能力低下,他人会瞧不起自己,抑郁者的依赖常常得不到他或她所希望的结果。他或她所得到的援助因此也是比较少的。越是需要依赖的人,在关键时刻,越是常常感到寡助,因为周围的人被依赖搞怕了,对抑郁者的依赖也产生抵触与反感,因此也会自动地逃离抑郁者的依赖。结果就是,抑郁者缺乏朋友。他们不得不退行到自我的幻想、过度关注、自慰等应对方式上。人际关系的紧张,遭遇困难时的无助,加剧了心理能量的内瘀,形成不通畅的情结。这种情结又特别容易诱发自我关注,形成恶性循环。
在依赖不成、自助无能的条件下,悲观失望也就只能持续存在了。在遭遇重大刺激时,为了避免再次失败,抑郁者的通常对策就是事先防止挑战的出现。因此,一小点可能构成挑战的事情,对于严重抑郁或自卑的人而言,就意味着巨大的威胁。他们害怕学习,害怕面对新问题。他们愿意坐以待毙,也不愿意冒着哪怕一丁点风险去积极探索。他们对于问题、风险、不确定性是极端过敏的,大有一有风吹草动就风声鹤唳的意味,弱不轻风。他们越来越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方略,越来越退缩到一个人的角落里,或孤芳自赏,或悄然垂泪到天明。
直面人生,接受挑战,对他们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对于前途自然不能看好,对于他人,自然就觉得充满敌意了。这个世界似乎把他们给忘了。他们认识不到他们本身的应对已经大大地成问题,只是抱怨为什么人们对他们这么冷漠。人际的相互作用已经淡化了,剩下的,只是他们无尽的牢骚。他们觉得,这个世界与他们过不去,完全把他们给遗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8-11-2 23:30:27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谢谢

真是句句在理啊

让我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enq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4#
发表于 08-11-2 23:58: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08-11-3 10:35:34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不错,我一直珍藏着。
它的得来是大学毕业的时候,
学生的跳蚤市场,我买的二手。之前的主人,还在书页中
用很漂亮的自做了批注。我再看的时候,就好像两个人一起在读这本书。

感觉真是不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8-11-3 21:09:15 | 只看该作者

森田的局限性

感谢朋友们对帖子的关注。尤其是愤青,呵呵。本人对森田顶礼膜拜,再怎么感激都不过分,感激就像是孩子对母亲的感觉。但是,经过了几年的实践,去森田病房住院治疗,还是无法治愈我的恶劣心境。而且,和我一起住院的病友,也没有一个康复。我渐渐的升起怀疑之心。也许森田他老人家太过高深莫测,他的思想我等凡夫无法参透,或许我的情况用森田疗法,无法解决。森田的手指向月亮,我却看到月食。只能用根器不同来解释。就连国内森田的专家也说过,既然森田对我不起作用,为何不试试别的疗法呢?执着于森田,恰恰犯了大忌!月亮是圆的,对东方和西方都不偏向。森田本人的旨趣,使他对西方的精神分析不认可。我也不认可。但是,西方不是仅仅有精神分析。在西方的文化土壤上,盛开着精神分析、认知疗法、家庭疗法、NLP、宣誓法等等治疗神经疾病的花朵,反观东方,似乎只有森田疗法集东方文化之大成。西方人的探索精神和冒险精神,在治疗神经疾病上,也彰显无疑。而森田本人,也是精通东西方文化的大家。就像鲁迅,骨子里是东方的儒释道,可是却不相信中医信西医。我们的病,虽然由文化而起,但在实际操作上,却不能囿于文化之见,要互相学习,扬长避短。森田对症状不过问,但是我在恶劣心境下,无论做什么都似乎是隔靴搔痒,对我的症状没有质的改变。所谓穷则变,我认识到森田的局限性,就要避开森田的短处。西方对症候的解剖,虽然是关注于症状,有引发精神交互之嫌,却是一种冒险,对于抑郁症(包括恶劣心境),这个冒险是否值得,要以疗效说话。我在尝试西方疗法,因为我发现,道这个东西,如果没有器,也就是技术,是形而上的,也就是唯心的。也许我的文采不够驾驭我想要表达的东西,我想说的是,西方的方法,技术,和东方的道,如果能人为地结合起来,自己摸索,或许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08-11-5 17:34:12 | 只看该作者

自卑

低自尊,优柔寡断,
要培育自尊,自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18 20: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