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之和谐2006-11-09 15:52安全匮乏 产生强迫竞争,量力而行 追求和谐进取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姬雪松
本题中,“争强好胜”与“二流选手”这两个词看上去充满竞争的张力。在一般的理解中,争强好胜是一个褒义词,是受到鼓励的行为。而谁要是认为自己是“二流选手”,无疑是很痛苦的,因为在普遍的观念里,成为“一流选手”才是人生目标。
实际上,“一流”与“二流”很难界定,谁也无权制定标准,但它可能存在于人的自我感受中。有些人在别人看来已经很优秀了,但却总是抱怨各种不如意,总觉得自己不够出色。“你多棒啊,买了这么好的公寓!比我的房子大多了。”“你多自由啊,不用坐班!哪像我们这么累!”“你上了研究生多轻松啊,我还要在职场中挣扎。”然而,如果一个人总是发出对自己生活的不满,并把它放大,天长日久,别人可能真的会认为:“是的,他(她)的生活的确很糟糕。”
还有的“二流”状态是由压力带来的。有些人为了达到“一流”水平,付出了极大的艰辛,但由于过分在意效果,反而在紧张和焦灼中消耗了能量,致使自己应有的水准在努力的过程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那么,“一流”与“二流”状态是从哪儿来的?它们与“竞争”是怎样的关系?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人类最早的竞争。和所有动物一样,通过竞争,人类博取更多成长的资源,最具生存力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生存下来,生命的演进在优胜劣汰的规则中绵延不绝。
然而,对人类而言,竞争不仅是生存的手段,还滋养着一种基本的心理功能。幼小的孩子在比兄弟姐妹更有力的哭声中,不仅得到更多的乳汁,还得到了更重要的东西——安全感。每有饥饿袭来都能得以饱食的孩子渐渐形成了稳定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也是耐受挫折的基础,慢慢地,即使饥饿没有被乳汁及时驱赶,孩子的内心也会坚信:只要需要,母亲随时可以赶到。
与之相反,没有形成稳定安全感的孩子则不断哭闹或改变其他方式以期引起母亲的注意。假如母亲不能及时有效地注意到,并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的满足蒙上了不确定感。这种情形的反复出现,让孩子逐渐将竞争母亲的注意作为首要的任务,而真正需要的乳汁却成为次要的东西。
成年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重演着童年的经历。“吃饱的孩子”长大后常常表现出更多的适应特征:他们清楚自己男枰 耸迪帜勘暧掠诜芏罚 芄荒褪苌 钪械拇煺郏 钟谔逖槿谩白约郝 獾男腋!薄>赫 运 嵌 灾皇鞘迪帜勘甑氖侄危 运 遣唤鲇掠诰赫 钟诤献鳌M 保 堑闹腔刍固逑衷谧灾 蜕朴诜牌 榷ǖ陌踩 腥盟 悄芄涣苛Χ 校 讯 耍 蛭 堑哪康牟皇蔷赫 锹 悖 遣换岢聊缬诜羟郴虮匕艿木赫 堑闭嬲 木赫 豢杀苊獾乩戳偈保 帜芰萑幌喽裕 赫 谡庑┤松砩铣渎 撕托场?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幸运,人生充满了挫折。安全感缺乏的孩子相信:只有“到了嘴里的肉”才是自己的。这些孩子强迫性地陷于各种竞争之中,对于他们,只有在竞争中获胜才能确保得到“乳汁”,维持短暂的安全体验,所以即使“吃饱了”,他们仍然会不断追逐,因为他们并不相信:在下一个时间里,仍能得到这些。
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些人,在常人眼中,他们是出色的佼佼者,却似乎被一种力量驱使着,不断追逐。好像所有人都是他的榜样,他们要拥有一流的美貌、一流的道德感,成为一流学者和一流的父母,总之,他们要在所觉察到的每个方面成为一流选手。这种争强好胜耗竭了身心,疲惫已经让他们淹没在强迫的竞争之中无力品尝得来的果实,“一流的选手”无法站在领奖台上。
像文中的靳旗和徐辉,背负了长辈过重的希望和要求,却无法汲取来自自身的养分,所以,在成功的过程中仍然感到空虚和疲惫,无法充分体验让自己满意的幸福,在不断地迫使自己向成功标杆靠拢的过程中强迫性地陷入竞争。
对竞争的“强迫性痴迷”来自匮乏的安全感,安全感的匮乏又往往导致耐受挫折能力的低下,失败不能激发他们的斗志和创造力,却常常压榨出更多的痛苦,生活变成了只有“胜负”之分的黑白世界。木梓在她的文中有一个智慧的忠告:踮踮脚尖就够到的东西,就去够,这叫做努力进取;跳起来都够不到的东西,就别费劲了,这叫勉为其难。然而,这些人丧失了这种智慧,他们追求成功已经不是体验目标实现的满足,而成为补偿安全感的工具。
这样的竞争者完全丧失了和谐,快乐和满足在这样的竞争中成了虚幻和遥远的事情,他们或者在内心体验到无边的差距感和强迫性的催促,或者在人际间刀光剑影兵戎相见,或者两痛加于一身。
在生活的竞争中,人们无处藏身,竞争本身不是洪水猛兽,但丧失了和谐的竞争却令人迷失。人生可谓艰辛,在充满诱惑和喧闹的世界中太容易走丢,幸运的是,生命赋予了人类矫正迷失的指南针——快乐与幸福,当你困惑于竞争的疲惫和劳碌时,也许可以问一下:通向快乐的路在哪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