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6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sohu 专家谈抑郁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8-6-12 10:2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ohu 专家谈抑郁症    热     ★★★
            sohu 专家谈抑郁症
            [ 作者:sohu    转贴自:sohu    点击数:56    更新时间:2007-10-11    文章录入:admin ]
                  
                  访谈时间:10月10日上午10:30-12:00
                  访谈主题:得抑郁症了怎么办?
                  访谈实录:
                  为了让广大网有更清楚的了解这次调查的结果,我们邀请到了本次调查的两位负责人,一位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何燕玲教授,另一位是北京大学精神卫生所公共卫生部主任、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弘教授
                  ,和美国惠氏制药公司梅璟萍经理。欢迎三位嘉宾,也感谢何教授守候在电话机前跟我们一起探讨今天的话题。下面先请三位同网友打个招呼。
                  访谈现场
                  何燕玲:各位网友大家好。
                  马弘:各位网友大家好。
                  
                  梅璟萍:大家好!
                  主持人:这次也是第一次大规模在综合医院进行门诊患者当中进行抑郁焦虑障碍患者调查,具体情况怎么样?
                  何燕玲:这次调查的起因是这样的,因为当年在1992年的时候有一个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当时在上海调查了五家精神医院发现共同的问题,在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当中门诊病人心理问题的比例很高,但是这些医院的医生都忽略了,没有把它检测出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想做这样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调查,当时调查世界上有1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上海的识别率和认识率是倒数第二的。
                  这次调查我们在全国的五个城市,广州、北京、上海、长沙、重庆一共1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了调查,每个医院都有神经科、消化科等四个内科的?
                  我们选择一个固定的门诊日,在这一天如果来看门诊所有的病人作为调查的对象。这个问卷只是一个筛查调查,做完之后要求医生给这个病人做一个判断,除了看正规的门诊之外判断一下这个病人比如说来看头痛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有心里问题的话先判断是什么心理问题,建议他看精神科还是开什么药处理。这个检测完以后就看调查表的情况,如果是阳性的话要求他下来由精神科医生做一个诊断性的访谈,做进一步的检查。
                  主持人: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请问一下意识何教授,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何燕玲:一个是想看看中国综合性医院可以代表大流量激增的门诊情况,在这些病人当中不是来看具体问题的,而是看各种各样身体不舒服的,这些人当中到底多少是抑郁和焦虑,不同年龄不同科别分布也有所不同。第二个目的,在这些医院看的医生不是精神科医生,不是心理医生,而是普通的临床医生,他们这些病人有没有被识别出来,如果识别出来相应的措施合适不合适。调查结果发现在中型医院当中病人不管患有抑郁也好或者是焦虑也好,有些人同时具有抑郁又有焦虑,只要你沾上一种,阳性的比例理论当中有一个19.9%将近20%,?
                  人当中有一个人就被诊断出来,这是一个主要的情况。在这个科当中相对来讲神经科的病人还有消化科的病人当中,焦虑和抑郁症患病比率比较高。我们主要调查四个科神经科、消化科、心血管内科和妇科门诊,这四个科相对而言,神经科和消化科的病人比例比较高一点。
                  看病的人多,看病次数多的人当中患有抑郁焦虑的比例比较高。关于识别和治疗的问题,总体来讲专科医生对疾病的识别率没有太大的提高,大概20%不到的人能够识别。治疗的情况有一部分人转到专科医院去看,还有一部分人给他药物进行治疗,给药物治疗当中我们要判断治疗是不是合适是不是有针对性这方面比较欠缺一些,大多数给一些失眠的药物,如果真是抑郁焦虑应该按照焦虑症治疗的几乎很少。如果说我们这些科的医生能够认识以后也是合理的,问题是他们还是缺少这方面的知识,这些专科医生平时很忙,心理的问题、精神需要花时间去问,没有合适的时间。另外关于心理科的东西有点忘记了,需要加强学习。还有以为心理的问题不是我们专科来看,你看头痛我就解决头痛的问题,没有注意到头痛背后可能的问题是抑郁和焦虑,所以头痛医痛老医不好,病人反复老来看。
                  主持人:通过何教授的介绍可以看到我国抑郁焦虑发病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不容乐观,请问马弘教授,为什么就诊次数越多的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比较高?
                  马弘:这个结果我自己是这么考虑的,倒不一定说就是次数多患病率就高,可能一开始就是情绪障碍,没有被识别没有意识到,因为这个问题反复就诊,在我们做调查的时候被查出来了,在这之前就诊的次数比较多。原因还是挺多的,昨天晚上北京参加调查的医生正好有一个病例,妇产科负责的医生专门拜托我在这儿说一下,说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北京市来妇产科就诊的患者57例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抑郁和焦虑症,但是这57例没有一个妇产科医生认为是抑郁和焦虑症。妇产科医生认为有抑郁症的8例患者被精神科医生认定不是抑郁症需要我们特别培训。
                  主持人:有一部分患者在抑郁和焦虑情绪之后不认为是生病,也不寻求精神科治疗,真的被确定为抑郁症,不接受事实,甚至状告医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请问马教授这是为什么呢?应该如何改变病人对抑郁症的错误认识?
                  马弘:一方面患者自身还有一个尺感,如果归结为一个躯体化的东西,我得病比较容易接受,大家也可以理解,减轻精神上的负担。一旦被医生解释或者诊断为精神科的问题,中国人一想到抑郁症就想到精神病,是不是疯子,不太愿意承认这件事情,不肯接受,更倾向于我确实是生了疾病而不是精神出现问题。大家一定要认识到精神科疾病跟其它躯体疾病一样只是一种疾病,不要有特殊的歧视。
                  
                  第二方面,跟医生的解释沟通有关系,首先说不是躯体疾病而是精神科的问题,要先试探一下他的感受。为什么有时候花了十分钟就判定他不是真正的躯体问题而是精神科的问题,花了三个星期才把这个病人解释通,花了三个月甚至三年把这个问题解决。解释沟通非常重要,这就提示另外一个问题,综合医院的医生应该在这方面多提供一些培训,提高对精神疾病或者情绪问题的认识程度。
                  
                  主持人:抑郁症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很多人认为抑郁并不是一种病而是心理问题,经过简单的心理辅导可以治愈。对于抑郁症到底需不需要用药物治疗?请问一下何教授的看法。
                  何燕玲:抑郁是不是需要药物治疗,有人认为抑郁不是病,回过头来要提一下抑郁是怎么回事。中医里面有忧虑这个说法,忧虑有持续的时间和强度,达到什么样的影响力伴随什么样的症状,我们有一定的诊断标准,如果持续两周以上或者一些慢性的甚至达到两年以上,严重到影响到生活功能,工作能力受到影响,原来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或者原来做的工作不愿意去做不想去做,自己也觉得非常痛苦。一般还有身体上的变化,胃口不好,睡眠不好,没有精神,不舒服,一般抑郁的病人伴有身体上的症状。从情绪不好到疾病这需要一个过?
                  度不能单靠自我调节能够解决,就是一个病理问题了。如果一般情绪不好,跟亲朋好友聊聊,换个环境散散心,出去旅游可能会好,这是一般情绪问题。达到诊断标准需要一定的严重程度,同时有一些症状,这种情况下恐怕光靠自己的调节不起作用了。
                  我们很多病人来看病的时候已经努力调节过,可是怎么都调节不好,以前不开心就能调节好,但是现在怎么都过不去这个坎。这个就是抑郁和抑郁症的不同之处,我常常打一个比方,天太热,中国人老说心静自然凉,我有点情绪问题调节一下就好了,但是如果我今天感冒发烧了,身体滚烫,烫的人火热,你让他心静自然凉能凉下来吗?非得用药物治疗。大家平时理解平时的抑郁以及抑郁症的程度可能不是太了解,需要专业的医生加以识别诊断。
                  如果有抑郁没到抑郁症的治疗也不排除心理治疗,用心里治疗可能比药物治疗要好。
                  主持人:抑郁症需不需要用药物治疗?
                  马弘:药物对抑郁症60%—80%的有效治愈率,这是肯定的。如果明确诊断为抑郁障碍的话,药物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很多老百姓觉得是心里上有结,跟我谈一谈就解决了。这里面有一个主要的治疗手段和协助的治疗手段协同的关系,为什么老百姓认为心理治疗有用?不用药就不是病,心理治疗可能这个病是心结,心结怎么可以用药来解呢?老百姓有这样的观念。实际上抑郁症是生物基础的疾病,如果不进行治疗的话长期下来大脑很多功能不可逆,确诊之后药物还是作为首选。
                  协同药物治疗,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存性,因为抑郁症之后产生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比如自卑,自己觉得没希望,有医生有一个比喻,假定说你用药物治疗是建大楼的工程,一天一天吃下去相当于是一块一块砖盖上去,就可以好转或者痊愈。如果不校正不良的习惯或者继续有一些心理问题的话,这个楼就盖的不太好。
                  何燕玲:刚才马大夫举的例子非常好,如果说吃药是盖大楼的话还有一个心理治疗,光盖好大楼是毛坯房还住不得,房子的装璜也是很重要的,两者结合起来会更好。抑郁症的患者可能高考没考上或者失恋或者工作不顺心或者老板对我很刻薄,都会找这样的原因解释,生物心理社会调试是因为有生物学的基础,人人都会碰到,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得抑郁症,也许不发出来,有一定的环境作用之后可能发生抑郁症。如果发生抑郁症以后不加以纠正,我们会发现刚才马教授也提到了脑子里面有些结构确实会发生变化,能够测出来的神经比例?
                  菜放糖放盐放味精比例放的不好,这个菜做出来就不好吃。神经大脑里面也是有各种各样的物质,如果比例失调的话会表现出来跟原来不一样。我们给药是纠正它的比例,恢复到平衡状态。如果药物治疗能够把你脑子里面不平衡的物质能够纠正的话,那你的焦虑会得到一定的改正,还有一些是遗传因子更大一些,这些人用药物治疗可以帮助他们。
                  主持人:刚才何教授也谈到抑郁症患者在生物学方面的改变,临床有什么仪器诊断这个改变?
                  何燕玲: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可以间接测试,还有功能脑五项,可以看到长期患抑郁的人大脑的某一个部位有所缩小,目前研究发现。现在精神科药物的治疗机制也是根据这个具体的改变,根据药物的敏感性变化,药物增多减少,来纠正调节。药物就是根据这个原则设计的,经过药物治疗之后获得临床很好的效果,反过来也证实这种改变是存在的。
                  主持人:应该如何选择正确的药物治疗方法?选择什么样的药物疗效更好?
                  马弘:中华医学会在卫生部的建议和指导下做了一套《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丛书,其中有一本是《抑郁障碍防治指南》,谈到抑郁障碍的目标和治疗流程。治疗流程有三步,一个是提高抑郁障碍的治愈率,是治愈而不是缓解,仅仅缓解是不够的。缓解长期治疗不充分的话就呈现慢性化的状态,造成脑部长期皮质变薄、海马体积缩小,以后的治愈更难,甚至造成精神残疾。药物治愈的流程首先选择一线的药物治疗。第二个是提高生存质量。第三个是减少复发,抑郁症还是一个高复发性的疾病,预防复发还是比较重要的。246这样一个说法治疗的流程,如果明确诊断是抑郁障碍,那6—8周可以简单记为2,后面稳固治疗是3—4个月,后面还有一个维持治疗就是半年6。一般精神科的医生开一个月的药,在其他综合门诊开两周的药,跟感冒发烧的药吃完之后就不用再来了。如果大家对这种疾病有长期治疗的概念,治疗一年就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实际花一年的时间获得一生或者相当长时间的健康是非常值得的,这一年时间吃药并不影响你以后的工作学习。
                  推荐的药物选择SNRS,氟西汀、怡诺思等等,需要专科医生来选择。这个是在全世界都推荐的一线药的选择,一个是药效比较好,一个是安全性比较高。
                  主持人:关于药物治疗,哪个药的疗效更好?
                  
                  何燕玲:抗抑郁的药当中很多药都有疗效,甚至当时没有作为抗抑郁药来研制的结果发现它也有抗易于功能。所以抗抑郁药物是一个总类,并不是说某一个药特别好,同类药物和不同种类的药之间就疗效来讲,刚才马教授说了大概60%—80%,有一些差别,但是差别并不是太多。为什么有那么多药,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比如有的药适合睡眠不好的病人,药物还是有一些差别,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所以说哪个药最好并不是一概而论的,根据病人的症状和适应情况来考虑。还要考虑不良反应,比如我们吃东西有人不能吃辣,一吃辣胃疼?
                  得吃辣的,吃辣才舒服。
                  我们现在遇到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有的病人在外面已经看过了,有些是精神科的医生,有些不是精神科的医生,别的大夫给的药也吃了,没有什么好的效果,要求我们再给开别的药。选择药物首先要看用的方法对不对,抗抑郁药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并不是配了药今天吃了明天就见效,或者今天吃了明天就控制了,不是这样的,而是需要一段时间。一般需要一周到两周,有的药甚至要四周才能起效。吃三五天就换一种药,结果什么药都吃过了也没有什么效果。
                  要巩固治疗效果必须要维持,如果治疗好一点,很多人停药又复发了,就像火一样明火灭了还有暗火没灭。治疗之后要有一个巩固,要不然好了还会复发。有的病人剂量不够。还有一种情况病人好了之后觉得好了就少吃一点,剂量太低达不到维持和巩固的效果,而这些情况常常会被我们的病人误解为这个产品是不是上瘾,不吃就不好,没有按照药物的要求去做就不好。病人有这个误解,反而造成最后的结果不好。
                  
                  病人治疗的时候觉得精神科的药,是药三分毒,精神科的药更毒,会不会给我脑袋治坏了。这个也是长期的顾虑,影响到药物的治疗和维持和药物的疗效,作为科学的角度药物都是有不良反应的,高蛋白的食物都是好的,但是吃过量也会出现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等病,有些药吃了觉得胃口不太好,过一段时间会适应好的。最根本的对肝脏的损害是患者密切关心的,抗抑郁药安全性比较好,所谓安全性比较好没有不良的反映,有患者有疑问吃这种药是不是会变笨变傻掉?如果是这样的话,医生绝对不会让患者吃的。抑郁症如果药物也不?
                  都没有影响,但是相比较抑郁症来讲,药物的副作用是很小的。药物治疗当中常常会有认识上的误区,有必要给广大网友朋友解释一下。
                  主持人:通过刚才何教授和马教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患有抑郁和焦虑的患者当中擅自停药的比例很大,擅自停药和减少药量刚才也解释了有很多误区。在场的嘉宾还有一位来自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的梅璟萍经理,惠氏公司有全球销量第一的抗抑郁药怡诺思,您所在的惠氏公司也一直致力于抑郁科普知识宣传的公益活动,并发起了一个"绿丝带行动",已经连续三年了,惠氏公司为什么会发起这样一个活动?
                  而且还要长期的坚持下去?
                  梅璟萍:绿色带来希望、放松,代表一种追求幸福的生活状态,率丝带的总之就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百姓知道了解抑郁症,能够尽量消除歧视,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寻求治疗,追求最好的疗效,和我们药物一样,临床治愈率比较高。希望医生和患者共同配合达到更好的效果。
                  惠氏公司是全球前十的制药公司,并且拥有全球销量最好的抗抑郁药,有责任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05年的时候在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时候发起绿丝带关爱行动先后三年和卫生部和京城心理卫生协会合作在全国20多个城市和社区,30多所大学、综合性医院针对职业医师开展一些宣教和心理健康的工作。这个不仅仅是惠氏公司一家公司的心愿和行动,随着政府还有其它制药公司以及各个社会团体的共同关注,对抑郁症的认识有很大观念上的改善。很多名人很多明星敢于出来谈抑郁症,使抑郁症患者对抑郁症的认识有很大的改善。惠氏公?
                  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将绿丝带这个活动继续办下去,绿丝带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惠氏公司的一个行动了。
                  马弘:从去年开始中国政府精神卫生标志变成了“飘扬的绿丝带”,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丝带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健康,飘扬的绿丝带说明我们在为追求健康追求生命质量在开展活动,我们在行动。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昨天卫生部在海淀举行了大型的活动,飘扬的绿丝带在会场上到处都可以看见,昨天我们有抑郁症大型科普展览宣传,放飞飘扬的绿丝带风筝,受到大家的关注。从2000年开始,卫生部开展大型精神卫生日的宣传活动基本都是在相对封闭的场所,比如会场里面或者偏远的地方,昨天第一次走到非常繁华的中关村广场,跟大众互动,精神卫生的宣传活动更贴近百姓,而且昨天是第一次卫生部部计会议制度,有十几个部委都来参加会议,昨天部计联谊会的成员基本都到场了,第一次多部委联合在开放的场所展开活?
                  在飘扬的绿丝带已经不是在惠氏公司了,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活动了。
                  主持人:我们看到抑郁病人社会各界都在关心他们,患了抑郁症不是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不去面对,不积极治疗。马教授刚才提到提高抑郁焦虑的临床治愈率,这是为什么?抑郁症的反复发作会导致什么后果?
                  马弘:反复发作导致中枢神经的后果,刚才何教授前面提到了,海马皮质变薄,海马缩小,直接影响到包括记忆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等等。为什么提治愈率?有三个目标。
                  一个是降低病残,我们有一个评估的量表,症状完全缓解是这个量表小于7分,这样的患者叫做临床治愈。临床治愈的患者复发率比较低,只有13%。如果说部分治愈,帕米尔顿减分大于50%,原来28分,现在变成24分,那你的复发率就会是34%,复发越多损害越厉害最后不可逆,最后变成终身残疾了。虽然后面可以做一些工作,但是不如一开始治愈效果好。
                  第二个是临床治愈的目标减少自杀,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自杀,有自杀行为的人当中70%是患抑郁症的,抑郁症患者15%的患者最终选择自杀。中国政府做很多宣传,自从网上看到有人自杀,都会引起社会上的很大反响,有很多这方面的报道,社会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实际这里面70%的人是抑郁症,只是没有被识别出来或者没有被治愈,选择了自杀,无论对自己还是对社会对家庭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患者这种最差的结果。
                  第三个提高生存质量。追求临床至于是首要的治疗目标。抑郁症作为心灵感冒,很多人有这种说法,我认为有两个例子,一个抑郁症比较常见,像感冒一样,是心灵上的一种感冒,不必害怕,不必歧视,只是感冒。还应该强调,感冒确实是常见病,但是如果到医院去看,所有医生在处理感冒的时候还是很慎重的,处理不好将来的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可能会源于此。我们在治疗的方法选择,在处理上还是要慎重、科学。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抑郁症是很常见的,是不是人一生中都有可能遭遇到这种的疾病?
                  马弘: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调查,人的一生当中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患病率大概是5%—10%,13%—20%的人一生当中有过一次抑郁体验。当前世界十大疾病里面抑郁症排名第五,排名非常靠前,而且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就会跃升到第二位,这还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我们国家目前估计有抑郁症病人三千万,第一位的疾病现在还是心脑血管疾病。
                  主持人:何教授,您觉得抑郁症并不可怕的说法您有什么看法?
                  何燕玲:在欧美国家四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可能会得抑郁症,这个比例比较高。在亚洲国家要低一点,一般在6%—10%。抑郁症现在越来越多,很多人会归结为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社会的变化造成压力的增加,另外抑郁症以前大家不认识,五个人当中有一个人或者有焦虑或者有抑郁,他们没有被认识到,自己不认识。随着大家对这个疾病的认识提高了,讲出来不怕被别人知道不顾忌的话,这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认识到了来治疗了,好转了,结果会好于不认识。还有很多人不愿意说,怕人家知道,如果认识到抑郁症去看了之后很多人郁的,像感冒一样,很多人都会有感冒,都会有胃病。
                  
                  抑郁症是一个反复发作的疾病,得了抑郁症可能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得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老年人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很多疾病能够治好,一些癌症、红斑狼疮等躯体疾病的人群也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得了癌症是不是也抑郁呢?有的人得了癌症也很乐观。得癌症或者得很严重的躯体疾病不是说癌症导致了抑郁,而是患癌症的同时患有抑郁,现在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癌症的五年生存率提高了很多。除了可以诊断为一些抑郁症的,还有一些没有找到诊断标准,但是或多或少有这些症状,如果心态比较好的能?
                  但是如果心态不好调整不过来可能达到诊断标准的抑郁症。很多人群说回想以前有过那么几次情绪不好,可是那时候自己熬熬挺一挺就过去了,这次怎么挺不过去了?它的发展也是有一个过程,病程时间比较长,后来越来越严重。不可判断是年轻的时候还可以过得去,不要说都不敢说,谈都不敢说。到一定程度重的时候我们有精神科的药物、抗抑郁的药物可以治疗,维持得好绝大多数都可以治疗。达到临床治愈最好,不能达到临床治愈要改善症状,控制症状,不至于严重到抑郁症的程度。不要得了抑郁不好意思说,可以通过医生的治疗帮助你?
                  网友:请问我的孩子得了抑郁症应该去哪里就诊?
                  马弘:这个抑郁是自己判定的还是以前有医生曾经诊断过?如果是自己感觉孩子有抑郁或者情绪不太好,还是应该去专科看看。比如很多综合医院有心理科或者精神科,没有的话到精神专科医院看一下确诊一下。
                  网友:我老公比较内向大概有两年多的时间左胸有疼痛感,后来到很多医院进行很多检查,但是一切正常,只能求助中医进行调理了,吃了七八个月的中药情况略有好转,医院检查情况都是正常的,但是他自己总是怀疑自己的身体状况,我想咨询这种情况是不是属于抑郁症?应该如何去治疗?
                  何燕玲:这种情况我强烈推荐他去心理科或者综合医院的心理科或者专科医院的门诊或者精神科的门诊。我判断他没有抑郁没有焦虑,治疗了那么久,他还是觉得不舒服,身体上的不舒服很可能是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这种不舒服的原因可能不在于胸口,而是在于心理上。是不是抑郁和焦虑需要医生跟他交谈之后才能判断,是不是需要一些药物治疗。
                  网友:产后肯定会得抑郁症吗?如何避免?
                  马弘:产后没有人说一定会得抑郁症,抑郁症发布有一些危险因素,产后六个月属于危险因素当中的一个,还有女性比男性多两倍,还有家族史的,还有婚姻情况比如分居或者离婚或者夫妻生活事件,不会说产后一定得抑郁症。如果想避免的话,可以在产前去心理科或者精神科跟医生咨询一下,看看性格、生活习惯有没有相应的生活试件,对产后家里添人进口有没有心理准备。
                  
                  何燕玲:刚才提到产后,我想补充一点,不局限于产后,很多在围产期前后包括怀孕阶段尤其是四个月到六个月和六个月到九个月这两个阶段都是焦虑的高发期。有些病人产后有抑郁的话已经有一些焦虑或者有抑郁症状,也有一些是产前没有产后才出现。整个生产怀孕到产后半年时间都是高危期,除了刚才马教授讲的原因可能生活的改变、环境、个性等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激素,在产后身体的激素有一个大幅度的变化。产后不是肯定会发生抑郁,但是发生抑郁的比例高于产前这段时间。对于可能有的抑郁症状有一些心理准备,?
                  后抑郁建议药物治疗,这个时候药物治疗需要母乳喂养的问题,如果有吃下去的药物少量到母乳里面传给孩子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服药量比较大的话,我建议在服药期间人工喂养至少混合喂养,减少母乳的量,同样可以既治疗抑郁也能照顾好孩子。有一部分人产后慢慢会好起来,但是有一部分人过不去,她照顾婴幼儿的能力不好,孩子哭闹她会很烦燥,严重的话可能会自杀,如果有产后抑郁比较严重的话一定要药物治疗。
                  主持人:也需要家人的爱心支持。
                  
                  何燕玲:家人的支持很重要,有研究表明,坐月子的话如果这期间有人照顾,照顾得比较好的特别是家里人都很关心她,她发生抑郁症的比例要低于没有人照顾的人群。坐月子不光是正常的生理需要,在这个阶段特别关心呵护她,对心理上也是一个很好的辅助。
                  网友:父亲今年73岁,每个月都有一周时间犯同样一种病症,突然间左头皮发麻,一直麻到左肩,鼻子发酸,恶心,量血压最高达到160/170,很快症状消失,去各大医院检查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之前有脑出血做过开颅手术,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此后发现这种情况去医院就诊,医生认为上述症状是由抑郁症引起的,我和家人一直很不安,这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发病实在是让人很难理解。请给一个建议,怎么具体治疗?
                  何燕玲:抑郁症的症状是什么?如果根据他的症状,躯体不舒服症状来看,抑郁症的表现不能这么断然说。客观上有病史,而且当时血压也高,也有过往病史。如果一个人精神紧张的时候,非常不舒服的时候,血压也是高的,焦虑紧张造成。到底是因为血压高而造成了躯体不舒服,还是紧张焦虑造成的血压高,如果有抑郁症的话,应该双管齐下共同治疗。如果诊断是抑郁症,除了这个之外还有情绪低落等等不好的表现。
                  原来就有病史,可能产生后遗症症状,不能完全用抑郁症来解释。但是因为有抑郁症情绪不好,老年人群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原来可能有一点不舒服,如果有抑郁症,不舒服会更严重更固定。如果躯体头皮发麻不舒服不是那么有规律,如果给自己心理暗示的话,我觉得他不是说一点没有病,好像不是的,对他的治疗应该双管齐下。可能是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不一定是抑郁症。
                  主持人:今天通过何教授和马教授的对话,我们都觉得受益匪浅,希望网友也能从中受益,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其它关于此次活动的一些内容和跟嘉宾交流的内容会在网上呈现出来,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网页。今天非常感谢绿丝带关怀行动,谢谢惠氏公司,谢谢两位嘉宾!
                  
                  访谈专家:
                  马弘:
                  北京大学精研所公共卫生部主任 中国疾控中心精卫中心常务副主任
                  工作简历:
                         2007.8--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公共卫生事业部主任
                         2007.7-       卫生部“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2004-2005    民政部/儿基会防灾备灾项目危机干预培训负责人
                         2003.3-6      北京市SARS防治指挥部协调组专家
                         2003.2-       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常务副主任
                         2002.1-2004.1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办公室主任
                  
                  
                  社会兼职:
                         世界精神病学协会执委会 委员(2005-)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 总干事(200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5-)
                         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库专家(2006-)
                         北京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副主委(2002-2005)委员(2006-)
                         教育部《生命世界》编委(2004-)
                         中华健康管理杂志审稿人(2007-)

                  何燕玲: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临床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0年-1985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医疗专业,医学士学位
                  1985年-1991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助教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医师
                  1991年-1996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讲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
                  1993年1-4月
                  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Alzheimer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1996年-2001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副教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
                  1997年-1998年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科教科科长
                  1998年-1999年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医学系,博士后
                  2000年-2003年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助理
                  2002年-至今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临床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
                  2003.3-2004.8
                  墨尔本大学人类健康学院,国际精神卫生硕士学位
                  2003.9-2006.9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信息与监测部主任
                  2004.2-2006-3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科教科科长
                  2006.7-9
                  申康高级医院管理培训班结业,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复旦继结字第06083045号
                  
                  
                  参加学术团体与任职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二届青年委员(2000年起)、第三届委员(2003年起)、第四届常务委员(2006年)
                  上海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委员会委员(1999年第四届),副主任委员(2003年2月起第五届、第六届)
                  上海医学会卫生专科委员会委员(2007年1月第七届)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1996年起),副主任委员(2001年10月第三届)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特约编委(2000年起)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信息导报》通讯员(2000年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委(2002年5月起)
                  《上海精神医学》编委(2002年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信息与监测部主任(2003年9月)
                  BMJ中文版特约编委(2005年起)
                  环太平洋精神科学会委员(2005年起)
                  《美国精神科杂志(AJP)中文版》编委(2006年起).
                  《国际精神卫生体系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System)》编委(2006年起)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第2届编委(2007年起)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委(2007年起)
                  上一篇文章: 手机幻听或是强迫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08-6-12 11:05:24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是商业推广

感觉是商业药厂的推广活动,
厂家、专家 互利双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8-6-12 18:09:26 | 只看该作者
一群骗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08-6-12 18:18:44 | 只看该作者
“缓解长期治疗不充分的话就呈现慢性化的状态,造成脑部长期皮质变薄、海马体积缩小,以后的治愈更难,甚至造成精神残疾。”
“复发越多损害越厉害最后不可逆,最后变成终身残疾了。虽然后面可以做一些工作,但是不如一开始治愈效果好。 ”

真的是这样吗?我病了三年才得到治疗,算是慢性的了。好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0-2 10: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