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开心理咨询的面纱
2003-12-14 9:53:47 新民周刊 陈 冰 英未未
阳光产业良莠不齐
据中国卫生部公布的资料,我国各种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已高达1600万,占总人口的1.23%,而青少年中有各种学习、情绪和行为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也已经达到了3000万。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改善的后果,就是我国每年自杀而亡的人数有25万—28万人。
国家最新公布的六大产业中,心理健康与事业发展已被列入其中,各行各业心理咨询师的需求量已日渐增长。调查显示,我国至少有1.9亿人在其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另按有关规定,监狱劳教部门、大专院校各个系、各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的人事部等场所,都应配备2至3名心理咨询师。与这种对心理咨询师巨大需求相对应的是我国严重紧缺的心理咨询专业人才。
据统计,在中国,每百万人口中仅有2.4名心理咨询服务人员,即使是在上海,每百万人口中的心理咨询服务人员也只有10名而已。但是在一般发展中国家中,这个数字也达到了50—100名,而在美国更是有550名心理咨询服务人员在为每百万人口服务。在我们这微不足道的2.4名心理咨询服务人员中,受过专业培训的更是屈指可数。其中的大部分人在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的职业能力、基本素质与任职资格等问题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心理咨询队伍“一少三多”现象(专业人员少,半路出家的多,出于热情和兴趣的多,不规范工作的多)使得这个行业一直处于范围广泛、良莠不齐的非职业化状态。这也正是国家下大力气规范心理咨询师职业市场的主要原因。
据记者从上海市场的调查来看,目前社会有两种机构在做心理咨询:一是医院里的心理门诊,二是单独开设的独立的咨询公司。
医院里的心理门诊归属于卫生局。按照卫生局的规定,三甲医院一定要开设心理门诊,二级以上医院要向卫生局申请,批下来才可以开设,一级医院及私立医院没有资格开设心理门诊。卫生部门并没有专门针对心理门诊的特殊规范和条例。
咨询公司的管理者则是工商局。在2002年以前开办的咨询公司可以以心理咨询公司的名称出现,以后便不再允许出现“心理”字样,而以其他的咨询公司名义出现。目前在行业中的心理咨询师大都没有国家的资格认证,全凭借个人学识和魅力展开咨询活动,每小时200元是很普通的价位。咨询师们最擅长的方式是谈话,当然也有催眠、芳香治疗、针灸、药物等等。
心理医生不等于心理咨询师
在国内,很长一段时间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处在混沌不明的胶着状态。很多心理咨询师就是由精神科医生在扮演。精神病治疗和心理咨询一个机构挂两块牌子的做法,让人很容易产生一种误解——只有心理有毛病的人才会去看心理医生。
我是谁?我该到哪里接受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咨询?这是一个困扰着许多曾经或者正要寻求心理咨询(治疗)者的问题。
实际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如果说心理咨询是一种发展性咨询,属于社会模式的话,那么心理治疗就是一种障碍性咨询,属于医学模式。
心理治疗师以心理治疗为主,他们多从精神内科的医生队伍中分化而来,其所选择的治疗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面对的是严重心理障碍(如严重的神经症等);心理咨询师以教育、社会学家、医学三方面的人员为主要组成,选择以心理咨询技巧、心理疗法为主要手段,处理一般的心理障碍、心理不适或轻度神经症等。两者在职业上的主要区别是:心理医生有处方权,心理咨询师没有处方权;而在学术源头上,心理医生以人体生物学为理论基础,心理咨询师则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当然,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两者之间也确实存在很大的交叉。在日本,2002年有从事心理障碍服务的人员10083名,其中医师347人,其余都为心理咨询师。所以在美日等国有专业的临床心理师资格认定协会,并由此协调双方关系。
而在中国,心理医生的心理咨询门诊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不以心理咨询为主,不精通各种心理治疗手段;而心理咨询师一般并不具备医学诊断水平,不懂如何真正区分各类心理障碍或精神病,导致患者病情不断加重的事件已是屡见不鲜。
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既要具备足够的医学诊断能力,又要能够以各种丰富的心理治疗手段为主对来访者进行咨询服务。这一完美的境界在目前的中国市场来看,几乎不可能做到。
所以对每一个“来访者”而言,可能首先要对自己的心理做一次恰当的判断:我仅仅是情绪有点“感冒”,最好还是去找心理咨询师为好,因为一般心理障碍,无需药物治疗。如果我不但“发烧”而且情况严重,那么还是去找一位心理医生吧(当然这位心理医生最好也懂心理咨询而不是只会开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