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来一篇!
寻求生活的快乐
作者:李维榕
4月6日,一个主题为“家庭心理问题”的研讨会吸引了首都各主要媒体和出版界的同 道。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资深家庭问题专家李维榕教授来京,尝试通过媒体与更多的家庭 沟通,了解生活在当今这个物象更迭如此之快的时代,首都各知识阶层的家庭生活和家庭、 婚姻、子女教育问题,并尝试着传输解决之道……李维榕博士,生长在香港,就读、就业于 美国,她是美国家庭治疗大师万纽秦(Minuchin)的惟一一名华人入室弟子。她凭着中西方 文化的浸润,一生的际遇、思索以及多年积累的心理治疗经验,与携带问题而来的记者、热 线工作者们共同探讨我们身边常听到、看到和遇到的问题,并为大家展示了她独特的心理分 析和心理治疗。
我们特刊登几个个案,对照一下:您的家庭是否也曾遇到过?您是否也曾困惑过?接受 李博士的思路,您是否能够快乐?
问题之一:“结了婚,爱情没有了”
李博士:童话故事里,青蛙变王子;现实婚姻里,从来都是王子变青蛙。
我们听到过许多许多这样的抱怨:结婚以前,他是如何地爱我、疼我、娇惯我、呵护我, 可是结婚以后,他的“本性”暴露无遗,爱情没有了!乍一听,这个女孩子真委屈:被一个 虚伪的男孩骗了(在男人眼里也一样,婚前是个仙女,婚后变了毛婆)。
其实呢,“青蛙变王子”只是故事,而且是童话故事,生活里不可能有的;什么是现实 生活?就是跟青蛙一起生活。关键在你喜不喜欢这只青蛙(或者毛婆)。谈论爱,持续不断 地去谈论爱,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你不觉得吗?试想一男一女,每天四目相对地谈论爱,可 以吗?结了婚的生活是要过日子的生活。两个结了婚的人,除了爱以外,还有极为实在的问 题:吃饭、穿衣、工作、和对方家人的相处(有时是两个家族在结婚)……
不只是你,每个人结婚时都有理想,都希望“爱”能维持一生。但是慢慢你就会发现: 送花那么容易的事情,为什么在情人节时他不会做呢?生日一年就一次,为什么他就回不来 呢?还有他走的时候,就不能亲我一下吗?……
如果直到今天你还这么想,那你一定不如他懂得生活。那只“青蛙”知道,除了谈情说 爱之外,还有共同的生活内容,只是他不太善于说。他比你的“理想”要“现实”(这不是 一个贬义词),他在创造真实的生活,这个生活属于你们。
那你怎么办?试着去沟通、慢慢了解那只“青蛙”,接受他,然后共同走过来。这样做 不容易,但是毕竟还有很多婚姻走过来,你们也可以一起走过来的。
不要像一些不沟通的家庭那样,结婚以后迅速发现对方有那么多不能容忍的缺点,可是 又不愿意改变自己去适应对方,所以只好凑合、凑合。“应该做的事”是很少人做的,“不该 做的事”却很多人在做,而且做得有滋有味。
要对自己说:其实一只青蛙也是不错的;毛婆?听上去不怎么样,但是也一直走到了现 在。一直走下去吧———走到底。
问题之二:我小的时候样样行,怎么现在我的孩子样样不行 □ □李博士:中国有句老话:虎父多犬子。不要应验了这句老话啊。
现在的父母亲,一听到孩子在外面过得不如意,立刻就感到很大的压力。比如:孩子受 人欺负了,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了,孩子做事情慢了,甚至孩子牙齿长得不整齐要佩戴矫型器、 视力下降要佩戴眼镜,都会令父母觉得有挫败感。
有的家长说,我小时候是孩子王,谁都服我,样样事情我一学就会;我这孩子怎么一点 不像我,样样事情做不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回想你小的时候,可能家里有8个兄弟姊妹,可能正赶上“文革”, 总之你的父母对你无暇顾及,让你有充分的自由享受你的自我空间。现在可不得了,每家每 户只有一个,一个孩子每时每刻都有4只眼睛在紧紧盯着,孩子一点自由都没有。
有个家庭带着孩子前来治疗,父母说,我们什么都满足孩子,他什么都不缺,可是他整 天到晚就是不开心!孩子对我说,我就是一点都不快乐,因为没有任何事情是由我自己来做 的,他们什么事情都为我做好了,我动不了脑子动不了手,我怎么快乐啊?!
生活在地球另一边的我们的同类却不这么做。美国一位女记者在女儿9岁时,买了一条 小小的蜥蜴养在家里,女儿14岁的时候,蜥蜴长大了,终于有一天翻身打破了玻璃缸。于 是女记者想到:女儿也长大了,不应该养在家里了。
中国的父母肯这样想么?不肯。他们说:别以为你长大了,翅膀硬了,告诉你,在我们 眼里,你永远都是孩子!这样的话令孩子很悲观,这等于否定了所有他们的努力和尝试。慢 慢地,他们什么也不会做了。然后父母又要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不行!我们那个时候,样样都行……
让父母对孩子放手是很困难的事,但是一定要从儿童的视角去看外界,孩子觉得安全吗? 受到过多干扰吗?让孩子带你去他的乐园,让孩子教你事情,你要对他的生活好奇,然后参 与进去,而不是让他听从你。
记住:对待孩子,有时要眼也看不见、耳也听不到、嘴巴也讲不出。“亲子教育”是父 母怎样忘掉一点孩子,而不是无处不在地关注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