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道德为血脉的亲情乡谊——探究中华各民族强大凝聚力之一---熊春
以道德为血脉的亲情乡谊
­——探究中华各民族强大凝聚力之一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亲情和乡情,早已根植于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谁都无法抹去这份心灵的印记,它成为维系所有“离家人”精神“归根”的纽带。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古人把亲情看作个人乃至天下的大事,确实非常深刻。老子说:“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即天下的芸芸苍生万物,都有他们(它们)的根蒂,各自的归根性、寻根性是其基本特点,这是其内心追求安全生存的本能。在归根、寻根中获得安宁,称之为精神与生命的回归。老子从生命的本相中揭示了人类“归根”的潜意识,这正是对亲情和乡情内涵的最佳诠释。
自然界的植物把根植在大地,生与死都离不开这片土地,这是生物基因的特点;而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正充盈着异曲同工的哲理,即思念亲人和故土,对亲情情有独钟。通过对亲人的慈爱和家庭的温情延续,真爱的感召和思念的依恋合成了亲情之根。由于其情感之根深植在心灵中,具有强大的道德渗透力和感染力,成为生命中最美好最善良最真实的记忆,由此构成了剪不断的共同精神家园和完整的人文生态系统,从而形成中华绵延五千年的社会基本人伦。对亲人对乡土的“归根”意识,构建起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两张和谐的关系网。其关键点在于以德为纲、以爱为网,纲举网张,中华民族必然具有凝聚力。
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千百年的智慧和教化口耳相传,传诵描写亲情的诗句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亲情的感人在于无私真切、情无欺诈、相助无价,是游子孤独无助时最渴望和期盼的,精神与物质的混合体;传诵描写乡情的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乡情的浓郁在于睹物思乡、与时俱增;还有传唱不绝的描写友情、爱情的诗篇等,启示我们,拥有诚实可信赖的朋友与忠贞可以托付的爱人与亲情,就拥有了情中真品与人中挚爱。情深意厚,亲情和乡情的可贵,贵在可以使人人都获得心灵的“安全岛”,它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
在当今市场经济生活中,人们常以追求己利为纲,但由于个体利益的无限膨胀、无序放大,利来则浓烈,网撑眼开感情紧绷;利尽则萎靡,网缩眼塌感情消退。其实,即便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人与人更需求、更稀缺的是以追求道德为纲、以爱为网,纲举网张的支撑。由于道德的黏合力、亲和性,使得传递爱的网既富有张力,也具备情的平衡和柔韧度,便于编织和修复。以追求道德为纲,以爱之网,纲举网张的支撑,因具人类共性追求的真、善、美易遍布、产生合力;以己利为纲,用利益编织的网则容易纷争而脆弱,难以伸展。正如老子所说:“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如果不辱没亲情、乡情等真情,天地自然和谐,天下自然公正。)再如西方的福利养老制度,其建立起的人文生态系统中缺失了关键性元素,即人与人之间心灵温暖的纽带———亲情。西方社会用物质折算一切,将子女的赡养义务转移给国家,物质取代伦理,导致国家不堪重负,人与人心灵互助之道闭锁。据报道,英国每年有1.2万名老人在家中孤独无助地死去,美国的老年人自杀率高于全国平均自杀率50%。西方把物质享受和占有看作人生成功幸福的唯一指标,并把此价值观大肆炫耀,作为真理传播。遗憾的是,迄今没有哪一个国家声称已经找到了幸福,连被视为物质财富富有的美国也不例外。以满足个体欲望为幸福的价值观,必然带来人际的疏远和乡情的淡漠。据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公布的自杀率,芬兰、瑞士、比利时、丹麦、瑞典等福利国家处于前列。
在自然界中,动物长大后就不认得父母。在西方,人们普遍认同动物世界的逻辑,而动物抚养下一代的本能,连当代西方人也难认同。甚至认为养育子女是追求个人快乐的负担,拒绝生育的“丁克一族”成为时髦。如此蔓延下去,人类离灭绝还远吗?还怎么能找到真正的人类情感文明发展的幸福?英国一个专门讨论社会问题名为“抉择”组织的发起人简·特尼说:“西方现在或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富有,然而人们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大,孤独感日益增强。”北欧高福利国家自杀率高的原因就在于此。这说明,人最需要的是人际的真情和关爱,是心灵的安宁与和谐,是精神的自觉与回归,这些需求都可以在亲情和乡情中自然获得,并在道德归根的路径中得到真实的幸福。
中华文化为中华儿女子孙的繁衍、聚合,提供了强大而完整的人文生态理论体系,她是以道德为根,以亲情为养料,呈现自我修复、扎根重生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中亲情和乡情之血脉的发掘,重建道德体系,既凝聚起全民族“归根”奋进的力量,也对西方走出现代人伦困境贡献自己的智慧,这就是具深厚文化底蕴大国崛起应有的自信和魄力。
稿件来源:农民日报德慧智栏目熊先生专题文章之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