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9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夜读红楼连载[推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3-10-30 10:5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夜读红楼》是萧湘剑先生写的一组非常精彩的研究《红楼梦》的文章,望各位新朋老友把你们阅读《红楼梦》的感受,或对其中某一人物性格的分析写出来跟在这个帖子的后面。把这个帖子当成一个欣赏学习研究《红楼梦》作品的专栏。

[夜读红楼] 01   歪批红楼:黛玉的死因
黛玉的死因  萧湘剑

 就高鹗的写法是死于王熙凤的掉包计,央视版〈红楼梦〉又说是死于元妃赐婚。前几天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竟然建议新拍的〈红楼梦〉,改为投水自尽:)不管怎么样,看来黛玉是非死不可的了。
  
其实无论她怎么死,都和王熙凤脱不了干系,甚至于不死也要被熙凤害死,而决不仅仅是为了讨老祖宗的喜欢。为什么呢?这要从黛玉的家庭情况讲起。   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生前是扬州地区的盐官,古时候,这是一个肥缺中的肥缺。而他又膝下无子,仅有一女,甚至连稍微近一点的亲戚都没有,这万贯家财就只有黛玉一个继承人。因此黛玉所继承的遗产,决不会比皇商出身的薛家少。可是通书林黛玉都是一个寄人篱下、看别人脸色吃饭的苦人儿,这银子都跑哪儿去了呢?原来早在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时,被随同黛玉回籍的贾琏给私吞了。
 
 试想,王熙凤怎么会坐看黛玉顺利的嫁给宝玉,成为第二个“宝二奶奶”呢?这样势必交出私吞的遗产,做为黛玉自身的陪嫁;虽然银子还在贾府,却再也不会归她掌管了。而且随着贾府的日渐凋弊,只怕她早就拿不出来了。  

 有什么证据?请参看七十二回,贾琏被无休止的“外祟”借银子,搞得无计可施,和熙凤抱怨道:“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  

 每每看到这儿,我眼前就电闪雷鸣,黛玉死矣。一个“再”字,说明贾琏以前曾经发过“三二百万的财”(我想不会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増删五次”的笔误)。平时他俩口子放点高利贷,贪污公款,收受贿赂,敲诈勒索只怕一时也搞不到“三二百万的财”。通书有这个机会的,只在十四回“捐馆扬州”。  

 因此,黛玉是死在那句老话上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3-10-30 10:54:51 | 只看该作者
[夜读红楼] 02 深情的紫娟   萧湘剑

深情的紫娟林黛玉与紫娟,一个是小姐,一个是丫环,一主一仆,性格既不甚相同,地位则更加悬殊,但二者却能相映成辉。 

 紫娟的身世没有正面介绍,但根据书中无只字提到她有什么亲人,估计她很可能是在很小的时候由贾府从外面买来的使唤丫头。她原在贾母身边服役,林黛玉来到荣国府以后,才被指派去伏侍黛玉。大约正因为她本人身世凄凉,故对黛玉的孤苦无依,、寄人篱下颇能理解;反过来,黛玉对紫鹃也不乏同病相怜的感情,从两人相互关系的许多细节看来,黛玉是把紫鹃当成知心朋友的。这在那样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大家庭里,的确是一种极不寻常的主仆关系。

  黛玉是个多情的人,她把她的全部爱情倾注到宝玉身上;紫鹃也是个多情的人,但她却是把她的全部爱情倾注到黛玉身上。正因此,紫鹃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男女之爱,它是更真挚、更无私的。而这又恰恰可以用来反衬黛玉:只有象黛玉这样高洁的人,才有资格获得紫鹃无私的爱;只有象黛玉那样平等对紫鹃的人,也才有可能获得紫鹃最真挚的爱。  

宝玉和黛玉,一向被人们称为一对情痴,其实,真正够得上情痴的是黛玉,宝玉还有见一个爱一个的毛病,顶多只能算半个情痴。那真正可与黛玉旗鼓相当的情痴,应是紫鹃,她甚至比黛玉更痴。紫鹃对黛玉的体贴可说是无微不至的,她了解黛玉最隐秘的心思,在努力实现“木石前盟”方面,她表现得比黛玉还要焦急。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正说明了她对黛玉婚事的操心。及至她的话引起了宝玉的呆病发作,把她暂时派往怡红院去护理宝玉,她“日夜辛苦,并没有怨意”,因为她眼前照料的虽是宝玉,心中想到的则仍是黛玉,她宝玉的情痴病发而为黛玉感到安慰。后来宝玉病好了,她依旧回到潇湘馆去,一日,正碰上黛玉、宝钗、薛姨妈三个人在说闲话,宝钗开玩笑说要把黛玉说给她哥哥薛蟠,薛姨妈随口说了一句“不如把你林妹妹定给宝玉”,这时紫鹃竟忘记了自己的奴婢地位,急忙跑过来笑着插嘴说:“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老太太说去?”这真是不顾一切的情急之言,没有对黛玉的深情,是不会轻易说出这种话来的。 

 黛玉把紫鹃视为知已,紫鹃也把自己当成黛玉的知已。她们名虽主仆,实则密友。不是密友,从一个丫环嘴里决不能向主子小姐说出诸如“姑娘太浮躁了些”、“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之类的直率批评。不是密友,也决不可能把整个心掏给对方:“……我倒是一片真心为姑娘。——替你愁了这几年了:又没个父母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姑娘是个明白人,没听见俗语说的:‘万两真金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这该是何等披肝沥胆的肺腑之言!紫鹃如不把全部心思用在黛玉身上,她是不会替黛玉想得这么周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03-10-30 11:13:26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样的帖子,好久了,没再看红楼,只因为没有知音人.红楼读完,感到很凄凉,在生病的那段日子,我是一点都不敢看红楼的,现在没问题了.

林黛玉,一个典型的抑郁质女子,诚如所言,心地高洁,才高八斗,此种人,又怎能长久?即便没有王熙凤,她也会过早的离去.她有诗文的天赋和品性的率真,但是缺乏生活的哲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紫娟,诚为可叹.人生得一知己于朝,夕死无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3-10-30 12:21:1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爱看《红楼梦》,还专门买过一套《红楼梦》的VCD片,从头到尾看过两遍,只是今年还没有再看过。有机会拿出来再好好欣赏一下。我也算上一个红楼迷,我欣赏黛玉的文才,却不喜欢她的性格,黛玉的确属于典型的抑郁质,她的性格也是她悲剧的根源。现在的男人最喜欢的是薛宝钗,八面玲珑,会为人处世。我觉得宝钗身上的确有很多值得现代女人学习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03-10-30 12:43:30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黄菡)

初读《红楼》,满眼是馥郁斑斓的奇女子,
再读《红楼》,满心是馥郁斑斓的奇女子,
又读《红楼》,自己也成了馥郁斑斓的奇女子。
                        一
    我是好哭的、敏感的、小性儿的、孤傲的黛玉,一个用毕生的眼泪来报滴水之恩也赚尽了无数旁观者眼泪的柔弱女孩儿。
    我的无奈源于我依人为活的命运,我没有家。别以为我是无病呻吟,别以为我的猜疑和偏狭是自找的痛苦,自尊告诉我:永远不能因为别人的衣裳,而忘掉自己的寒冷,愈是在屈辱的境遇下,愈是要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
即使是这样,我依然是任性的,我爱哭就哭,爱恼就恼,爱笑就笑。宝钗被我讥讽过,惜春被我打趣过,夜赌的老婆子被我揭穿过,絮聒的李妈妈被我斥骂过。我不会修饰,不懂掩藏。我心中所想的也就是我口中所讲,皆是我生性的好恶、感性的流传,而我也渴望感情,不愿孤单,不论谁,能与我以真诚的爱护与体贴,我可以整颗心的奉送。
    然而没有,我只能与鹦哥为伍,与潇湘为伴。我常常凭窗落泪,顾影自怜。繁华的大观园,只有落花飞絮与我同命相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在诗情荡漾的生活中,我的心境平和而舒展,诗把我从灰暗、繁琐的生活中拯救出来,使我襟怀洒脱,开怀起来,然而,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心灵何人能以理解,“谁怜咏絮才!?”
    走进“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潇湘馆,置身那洒满娥皇女英斑驳泪痕的青竹,你是否看到我袅袅地走来,你是否嗅到我岑寂的灵魂?
                     二
    我是天真烂漫,有男儿般豪爽气慨的湘云。
    尽管“襁褓之间父母违”,我却蔑视着命运的不公,大声欢笑。
我敢作感为,不拘小节,我要吃鹿肉,就动手烧来吃,决不娇娇滴滴,也决不“假清高”。我宽心胸宽广,从不因别人取笑我把“二哥哥”叫做“爱哥哥”而恼怒,我不拘小节,从不察言观色,想做诗就做诗,想喝酒就喝酒。
    我的才情也是可赞可叹的,记得中秋月圆之夜在凹晶馆与黛玉联诗,竟没有分出个上下来,我爱直率开朗,不爱矫揉造作,别人的咏絮词悲凉伤感,而我却情致妩媚“钎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炉”,我是天真,是烂漫。
    看见了吗,雪地中我一身戎装,就是与众不同,听见了吗?我的笑声,爽朗的笑声,坚强的笑声,不屈的笑声。
                            三
    我是温柔和顺,柔情满怀的香菱。
    原也有宠爱的父母、富贵的家。然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销火灭时。”自此我便陷入了沉沉的泥沼。
    我无法摆脱下人的身份,无法找到自己亲生的爹娘,我也无法躲避打骂、讥讽,更不甘于沦落为粗俗鄙陋的呆霸王薛蟠之小妾。但我并不就此消沉,在默默地忍受这一切之后,我念念不忘的是我的理想。
    我不以无才为耻,会做诗的人都是我的老师。一而再的失败没有令我放弃,终于在梦中得诗。“精华欲掩料应难”啊,把一腔柔情一腔幽怨寄托明月,“缘而不使永团圆?”

    我是“看破三春、甘于寂寞‘的惜春,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晴雯,我是醉人的可卿,是精明的探春,是宝钗、宝琴、是司棋、入画…,《红楼》的经典,在于它批驳的封建制度,在于它反叛的思想精神,也在于它刻画的让人无法忘怀的奇女子,不得不折服于曹雪芹的才华,这些似乎熟悉的陌生人,竟各有个性,惟妙惟肖。
    开卷唏嘘,含卷仍是唏嘘,《红楼》的魅力就在于此吧。无法释怀黛玉的死,迎春的嫁,诗社的不了了之,大观园的没落。红楼似在眼前,自己又似置身于红楼,“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03-11-7 19:37:55 | 只看该作者
[夜读红楼] 03  走不回去的林黛玉   萧湘剑

黛玉宝钗都可爱,现实生活中可能宝钗更有人缘。

一百多年来赚得无数人泪水的颦儿究竟为什么更动人?是美丽的宝黛爱情故事吗?那纯真朦胧的嘈嘈切切的小儿女情愫,春初发生春暮已被摧毁?还是黛玉那种无助无救伤心伤肺的初恋,一旦发生,或烧红一天一地,或烧毁自己。

宝钗若不嫁宝玉,能另择佳婿,和合百年;而黛玉不能,她走不回去了,曹公不忍写出更惨烈的结局,以病死给黛玉一个最体面的结束。

古今中外,多少爱情故事伤的终是女孩儿,人鱼姑娘化为泡沫(化泡沫比成天使更可信),丽莎姑娘把自己埋葬在修道院(小说《贵族之家》)……呜呼!我知黛玉之痛,芳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03-11-7 19:38:15 | 只看该作者
[夜读红楼] 04 宝玉吃的胭脂是用什么做的    萧湘剑

《红楼梦》里出现过宝玉偷吃胭脂的描写,长久以来我一直不得其解:胭脂如何吃得?近日看《文史知识》1992年第10期有一文《也谈“胭脂”》,作者万方,对此有较详细的介绍,我节录一二,给和我一样有疑问的爱好《红楼梦》的朋友们。

一般认为胭脂的原料是染色植物红蓝花或苏木,何坦野先生对这一传统说法提出质疑,认为古代制作胭脂的原料是一种叫“紫茉莉”又叫“胭脂花”植物的花瓣,并认为古代文献中所提的红蓝花可能是一种根本不曾存在的植物。万方对此考辨如下:

在古代紫茉莉主要供药用,也可取其种仁制作美容化妆品“红粉”、“香粉”之类。但据《本草纲目拾遗》和《草花谱》中的说法,紫茉莉的花朵颜色并不是“胭脂红”色,而是紫白黄三色,开花时间短,易褪色,用于制作美容化妆品的主要是它的种子内的白粉,故有“粉豆花”、“粉团花”、“粉孩儿”、“胭脂水粉”等多种异名。说它可以点唇,是用紫茉莉的紫色花朵的新鲜自然汁液点染嘴唇,作为胭脂的替代品使用,故有“胭脂花”之别名。《红楼梦》中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中平儿被宝玉劝到怡红院理妆,不见粉,宝玉将一个宣磁盒子揭开,里面盛着十根玉簪花棒儿,说“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对上料制的。”平儿见它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扑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不像别的粉涩滞。以及第六十四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也是此物。紫茉莉种子为坚果,无论何时都不呈现朱红色,也没有果汁,故不存在以“花瓣和颗粒果汁渗入无色油脂”制作胭脂的可能。

古代制作胭脂的主要原料为红蓝花,又名红花,为我国自汉代以降频繁记载和经常使用的药物染料和美容化妆品原料。原产埃及,约在汉代经中亚传入我国。因其色泽红润鲜美,故匈奴人采之制作染料,并用作妇人美容品,当时作为成品的胭脂早已传入中原,而原料植物红蓝花却在中原鲜见。“胭脂”二字也是源于匈奴人对这种可增添妇女颜色的染色植物红蓝花的匈奴语的称呼的译音和演变。(匈奴人称妇女为“瘀氏”,生长有红蓝花的山名为“焉支山”)。魏晋以后红蓝花被广泛种植,《齐民要术》中专列一篇论述红蓝花的栽培技术及胭指的制造工艺方法。此后的农学和药物学著作中也有专门记载和论述。

我国古代制作胭脂的原料除红蓝花外还有苏木、落葵、紫胶、山燕脂花、山榴花等。胭脂的制成品主要有膏脂状、张片状(将色素附着于纸帛等物上)、饼状、粉状,胭脂主要用作染料、绘画颜料和美容品,还可入药。

节选完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找这一册刊物,以及何坦野先生的两篇文章:1992年第2期《文史知识》之《漫话“胭脂”》,以及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1期的《“胭脂”考释商兑》。我找不到。另对万方此文中提到的匈奴境内“焉支山”的情况,又有人提出质疑,我懒得看了,反正咱稍知道点就行啦,其他的留给学者们去考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03-12-8 06:12:49 | 只看该作者
[夜读红楼] 05 从李纨失责谈宝黛恋爱环境     萧湘剑

省亲后的大观园住进了一群贵族少年,嫂子李纨是唯一的家长代表。李纨进园,应该是老太太的安排,负有教育管理弟妹们的责任。

可是宝玉和黛玉却在李纨的眼皮之下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李纨不问不管不上报,岂无失责之过?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宝黛交往的合法性,宝黛自小一处长大,情同手足,交往密切但并不突兀。二、宝黛恋爱是带着孩子气的恋爱,既无“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约会,又无不雅失礼的情话情事,他们活泼天真,无遮无拦,或吵或好,全在众人面前,无须李纨报告,上至老太太,下至仆人,全都知道林姑娘和宝二爷好。

对于宝黛恋爱的深度,似乎除了他们的贴身丫鬟袭人紫鹃,其他人都估计不足,贾母知黛玉死讯时流泪说:“是我弄坏了她了!但只是这个丫头也忒傻气!”

紫鹃的觉察使紫鹃采用了一切可能的办法想使宝黛爱情有个光明的前途,袭人的觉察使袭人两次越级向王夫人进言,如第34回“……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姐妹,……由不得叫人悬心。……”并非针对丫鬟或宝钗而是针对与宝玉关系密切的黛玉的,这番话本应由李纨汇报,李的失责,由袭人代补,但愚蠢的王夫人并未听懂,将注意力转向了丫鬟们。

李纨究竟知不知道宝黛之恋?李纨为人宽厚但不麻木,作为有过爱情且与宝黛朝夕相处的人不可能没有觉察,特别是黛玉临终时李纨的一段心理描述“姐妹在一处一场,更兼她那容貌才情,真是寡二少双,……偏偏风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表明了李纨对黛玉的欣赏,对宝黛恋爱的同情。李纨以“糊涂”掩饰了她的失责,而她的失责又为宝黛之恋提供了一个和平的环境。李纨没有料到,这场爱情以林姑娘的死作为祭品,而自己则成为祭礼的最终见证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04-1-28 20:02:49 | 只看该作者
[夜读红楼]06  解读《葬花吟》   萧湘剑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出力摹写的文字。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尽致,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这曾诗的另一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笔下的宝黛悲剧的重要线索。甲戌本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宝主,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仙,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头记》来的,散停笔以待。”值得注意的是批语指出:没有看过“玉兄之后文”是无从对此诗加批的;批书人“停笔以待”的也正是与此诗有关的“后文”。所谓“后文”毫无疑问的当然是指后半部佚稿冲写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这首诗中仅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红颜薄命,那也用不着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诗中所写非泛泛之言,而大都与后来黛玉之死情节声切相关时,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看过后面文字以后,应回头来再重新加深对此诗的理解。由此可见,《葬花吟》实际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诗谶。这一点,我们从作者的同时人、极可能是其友人的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中得到了证明。诗曰;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以前,我们还以为明义未必能如脂砚那样看到小说全书,现在看来,他读到过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极大,或者至少也听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较详尽地说起过后半部的主要情节。如果我们说,明义绝句中提到后来的事象“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之类,还可由推测而知的话;那么,写宝王贫穷的“王孙瘦损骨嶙峋”,和写他因获罪致使他心中的人为他的不幸忧忿而死的“惭愧当年石季伦”等诗句,是再也无从凭想象而得的。上面所引之诗中的后两句也是如此:明义说,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让宝、黛两个有情人成为眷属,把已断绝的月下老人所牵的红丝绳再接续起来。试想,只要“沉痼”能起,“红丝”也就能续,这与后来续书者想象宝、黛悲剧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么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伟元、高鹗整理的续书中所写的那样,则宝玉已有他属,试问,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难道“续红丝”是为了要她做宝二姨娘不成?  
 
此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末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甚至通过写鹦鹉学吟诗也提到。可知红颜老死之日,确在春残花落之时,并非虚词作比。同时,这里说“他年葬侬知是谁”,前面又说“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飘泊难寻觅”等等,则黛玉亦如晴雯那样死于十分凄惨寂寞的境况之中可以无疑。那时,并非大家都忙着为宝玉办喜事,因而无暇顾及,恰恰相反,宝玉、凤姐都因避祸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论亲”、“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日子,诗中“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或含此意。“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几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间,怜落花而怨及燕子归去,用意甚难把握贯通。现在,倘作谶语看,就比较明确了。大概春天里宝黛的婚事已基本说定了,即所谓“香巢已垒成”,可是,到了秋天,发生了变故,就象梁间燕子无情地飞去那样,宝玉被迫离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叹“花魂鸟魂总难留”,幻想着自己能“胁下生双翼”也随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终至于“泪尽证前缘”了。这样,“花落人亡两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说宝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宝玉凡遭所谓“丑祸”,总有别人要随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钏儿,后有晴雯,终于轮封了黛玉,所以诗中又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双关语可用来剖白和显示气节。“一别秋风又一年”,宝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贾府,但所见怡红院已“红瘦绿稀”(脂评),潇湘馆更是一片“落叶萧萧,寒姻漠漠”(脂评)的凄凉景象,黛玉的闺房和宝玉的绛芸轩一样,只见“蛛丝儿结满雕梁”(脂评谓指宝黛住处),虽然还有宝钗在,而且以后还成其“金玉姻缘”,但这又怎能弥补他“对境悼颦儿”时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创痛呢?“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难道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这些只是从脂评所提及的线索中可以得到印证的一些细节,所述未必都那么妥当。但此诗与宝黛悲剧情节必定有照应这一点,大概不是主观臆断吧;其实,“似谶成真”的诗还不止于此,黛玉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也有这种性质。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来离别宝玉的情景,后者则又象是她对自己“泪尽夭亡”(脂评)结局的预先写照。

  有人说,《葬花吟》是从唐寅的两首诗中“脱胎”的(《红楼梦辨》)。诗歌当然是有所继承借鉴的,但不应把文艺创作的“源”和“流”的关系弄颠倒了。说到《葬花吟》在某些遣词造句、意境格调上利用前人之作,实不必到明人的集子中去找。唐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类为人熟知的诗句还不足以借取利用吗?即如葬花情节,也未必径取唐寅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事,作者的祖父曹寅的《楝亭诗钞》中也就有“百年孤冢葬桃花”的诗句,难道还不足以启发他的构思吗?但这些都是“流”,都仅仅是利用,既不表现诗的主要精神,也决不能代替作者源于现实生活的创造。何况,如前所述,此诗中,作者运笔鬼斧神工之处,完全不在于表面上那些伤春惜花词句的悱恻缠绵。

  当然,《葬花吟》中消极颓伤的情绪也是极其浓重且不容忽视的。它曾对缺乏分析思考能力的读者起过不良的影响。这种情绪虽然在艺术上完全符合林黛玉这个人物所处的环境地位所形成的思想性格,但毕竟因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借所倾心的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显露了他本身思想的弱点。我们同情林黛玉,但同时也看到这种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思想感情是十分脆弱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04-1-28 20:03:15 | 只看该作者
[夜读红楼]07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萧湘剑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茶、饮茶等活动,都是为他塑造小说人物、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认识服务的。  

 从前文中贾母对茶叶的挑剔,而刘姥姥接茶后一饮而尽且又嫌茶味清淡,把两个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刻画的入情入理。在小说的第38回中,贾母一行人到藕香榭饮茶,栏杆外放着竹案,上面摆着茶筅茶具,各具盏碟,还有专事煽风炉煮茶水的丫头。而同样是喝茶,在77回宝玉去看被赶走的晴雯时,看到盛茶的黑沙吊子[不是茶壶]盛茶的碗有油膻异味,茶咸涩无味,而晴雯却觉如同甘露,一气都灌了下去。这在文中前后饮茶上透露着主仆之地位天壤之别,读来令人心酸。在小说第8回中,当宝玉得知留给他的枫露茶被李奶奶喝去的时候,不仅摔了茶杯泼了茜雪一裙子,还要赶走李奶奶。而平日里最讲平等、宽容、民主的宝玉竟为了一盏茶水而发如此之火,而且李奶奶还曾是他的奶妈。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便是李奶奶乱了规矩,"下人"是不能跃级享受的。可见封建社会等级之尊严!无论个人性情如何,社会观念还需严格遵循。 

 在封建社会里,尊卑有别,阶级划分强烈。小说也借茶之名劣来表明地位之高低。如贾母是一家之母,她必须喝贡品名茶"老君眉";宝玉是一位浪荡公子,多情爱幻想,喝"神仙茶"才适;黛玉,一个江南女子,多愁善感,须喝"龙井茶"才能展现出她的天生丽质,高雅不俗的气质。而一般之佣人也只能喝普通的劣等茶了。 

 在小说中,作者对妙玉择茶、烹茶、奉茶描写的细致而深入,这一切都表明了妙玉的孤僻性格和出身的高贵,只是作者不便明言,而借茶来隐喻这其中的一切,也说明了作者无论是对乡俚民俗的饮茶,还是对皇宫贵族的品茶都通晓异常,理解深刻。 

 在小说第25回中,凤姐、黛玉、宝玉等对暹罗贡茶的对话,茶在刻划人物心理上也是一明证。国外贡茶,自是名贵,不言自明。但凤姐却说不好,因为凤姐的娘家是金陵王家,自然要表现出富贵人家的气魄。宝玉要背叛封建家庭,当然也说不好了的,宝钗要屈从凤姐的苦心安排,也只能说茶不好,而黛玉因为寄人篱下依附于贾府,便只能说茶好了。 

 人人都喝茶,喝出不同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从日常生活、文学艺术、阶级矛盾和宗教等多方面展开了对封建末世的清朝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描写,展示了民族文化的兴衰,并通过茶文化的贯穿与渗透,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体现出了中华茶文化的艺术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04-1-28 20:03:50 | 只看该作者
【夜读红楼】08  黛玉三首“题帕”绝句试析  萧湘剑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试,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如果把赠帕和提诗孤立地看作是男女私情相传递信物和情书,这是十分肤浅的。尽管也可以把他说成是违反封建礼教的行为,但总不免使它落入才子佳人“私订终身”的窠臼。况且,孤立起来看,诗也就显得内容贫乏了,因为它除了写自己哭哭啼啼的伤感处,也没有讲什么别的。

诗在小说中的作用,首先在于联系宝玉挨打这件事,表明宝黛之间的关系完全不同于他人。只有将它入在具体的情节中,对比宝钗、袭人的不同态度,才能看出宝、黛的相互同情、支持,在于他们思想基础上一致。

宝玉被打得半死。宝钗来送药,虽然也露出一副怜惜的样子,但心里想的却是“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还“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处处卫道,处处维护贾政,实际上是用所谓“堂皇正大”的话把宝玉教训了一顿。袭人则乘机在王夫人面前进言,大谈宝玉“男女不分”,“偏好在我们队里闹”和“君子防未然”的道理,建议“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吓得王夫人“如雷轰电掣的一般”,取得了王夫人的宠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宝黛的相互体贴、了解和黛玉的一往情深,万分悲痛,带便也写了宝玉身边唯一足以托付心事的忠诚信使---晴雯,这都是大有深意的。只要细读书中的文字,自不难理解作者的用心。

其次,“还泪债”在作者艺术构思中是林黛玉悲剧一生的同义语。要了解“还泪债”的全部含义,当然最好读曹雪芹原来所写的黛玉之死的情节,但这我们已看不到了。不过,作者的写作有一个规律,多少可以帮助弥补这个缺陷,即他所描写的家族或人物的命运,预先都安下了伏线,露出端倪,有的甚至还先有作引的文字。描写小说的主要人物林黛玉,作者当然更是先有成竹在胸,作了全盘安排的。在有关黛玉的情节中,作者先从各个方面挖好渠道,最后都通向她的结局。三首绝句,始终着重写一个“泪”字,而这泪是为她的知己宝玉受苦而流的,它与黛玉第一次因宝玉摔玉自毁而流泪,具体原因尽管不同,性质上却有相似之处---都为脂评所说的知己“不自惜”。这样的流泪,脂评指出过是“还泪债”。但好久以来,人们形成一种看法,以为黛玉总是为自身的不幸而伤感,其实,宝玉的不幸才是她最大的伤痛。为了宝玉,她简直毫不顾惜自己。宝玉挨打,她整天地流泪,“任他点点与斑斑”,这还算不了什么。第五十七回,紫娟诳宝玉说,黛玉要回苏州去了,作者写宝玉急成痴呆病外,还着力写了黛玉的反应。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诗中提出这个问题,为“还泪债”定下了基调。我们之所以说续书写黛玉之死,违背作者原意,不但因为续书把“泪尽夭亡”写成黛玉在受到重大精神刺激下,反而没有眼泪了,更主要的还是续书所写改变了原作者定下的黛玉精神痛苦的性质,把她对形容词玉的爱和惜改变为怨和恨,因男子负心而怨恨痛苦。这没有什么新鲜,俗滥小说中可以找到成千上万,任何一个平庸的女子也都会如此。这样的结局怎么也不能算是绛珠仙子报答了神瑛侍者甘露灌溉之惠。同时,误会的至死不得释,实际上也否定了宝黛两人是有共同思想基础的真正知己。说续书者用“梁祝”的套子宝黛悲剧,其实还大大不如。梁祝的误会倒是在楼台相会之后很快就得到消除的,《红楼梦》的续作者对黛玉愿为知己受苦、而自己“万苦不怨”的精神境界却丝毫也没有理解。与这三首突出写“泪”的绝句有关的几回情节,很象是后来宝黛悲剧的一次小小的预演。从第三十二回到三十四回中有不少细节和对话,都可以看出作者在对未来的悲剧结局作暗示。此外,诗中用“湘江旧迹”之典,若孤立地从这几回情节看,很象是胡乱堆砌,因为除了与“泪”有关外,其他方面都不甚切合。娥皇、女英泣舜,是妻子哭丈夫。她们泪渍斑竹后是投水殉情而死的。前人用此事多写生死之别,如李白著名的《远别离》诗即用此故事写远别离之苦。这些,与宝哥哥被打屁股、林妹妹为之而哭泣,似乎拉不到一起去。但如果把这三首诗当作后来悲剧情节的前奏曲来看,那么,用这个典故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1-27 09: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