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阳光工程心理网

 找回密码
 点击这里加入阳光论坛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89|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孔子在中国的地位达到百年来最高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07-12-18 12:0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济南9月29日电(记者王海鹰 刘宝森)提升官方祭孔规格,治国理念汲取“和为贵”思想,“孔子学院”走向全球,《论语》成为畅销书……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屡遭批判的孔子,现在已经达到他百年来声望的最高点。

    在28日于山东曲阜举行的孔子诞辰2558周年盛大祭典上,走在祭祀队伍前面的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和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李建国。这是自2004年中国开始公祭孔子以来,出席祭祀仪式的最高级别官员。

    备受瞩目的中共十七大将于下月举行,其主要任务之一是规划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们普遍认为,这一执政新理念也借鉴和吸收了孔子“和为贵”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适合治世,不适合乱世。”山东省社科院儒学研究所所长涂可国说。

    他说,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孔子周游列国碰一鼻子灰回来一点也不奇怪。而现今,追求“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的中国,正需要孔子的道德理想和智慧。

    自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以来,孔子思想在中国一直是国家的主流思想。19世纪末,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由盛转衰,中国一些学者反思后认为,是孔子思想造成了中国的落后。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激烈地提出:“打倒孔家店”。

    孔子的声望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跌到了谷底。在“批林(彪)批孔(子)”运动中,孔子故里曲阜的孔庙、孔府和孔林被打砸洗劫。

    “文革”的结束,使沉寂已久的儒家思想在中国重新焕发生机。继九十年代学术界出现儒学热后,近年,孔子及其儒家经典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深入,成为加速迈向国际化的中国的一大文化现象。

    在中国的一些公办学校,教师和学生重新在孔子像前鞠躬,《论语》以及体现孔子思想的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三字经》等甚至进入课堂,被小学生们诵读。许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学好外语和接受儒家经典熏陶同样重要。

    本月初,55名优秀贫困学子跨过长春文庙“状元门”,向孔子像行礼,这是长春文庙136年来首次为学子开启大门。

    一位女学者帮助《论语》在当代中国人中间再度风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著的《〈论语〉心得》,去年推出后一直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销量超过《哈里·波特》。

    “透过于丹现象,可以看到,中国人喜欢《论语》,中国人渴望了解孔子思想。”孔子第75代孙孔祥林说。

    在明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孔子也很可能以某种方式发挥自己的影响。“我建议在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因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担任奥运会文化艺术顾问的国家大师季羡林说。

    当然,有很多人反对这一创意。但尊崇孔子的人们仍然积极地进行公关活动。

    此次祭孔大典向北京奥组委推荐了5句《论语》经典,希望能成为奥运会迎宾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今日的中国越来越发现,自己虽然已跻身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却欠缺相应的“软实力”——与国家形象有关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影响力。孔子再次担当重任。

    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鼓励在全世界建立“孔子学院”推广汉语及中国文化,迄今已经建成182所,到今年底预计将超过200所。

    “不能只让外国人在孔子学院学习我们的汉字,还要让他们领会中国和谐文化的精髓。这是最主要的。”季羡林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07-12-18 12:08:10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最大规模祭孔大典




2007年10月07日 20: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十月七日电 (记者 陈伊敏)七日的香港大球场,数万人参与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祭孔大典”——《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暨孔圣诞环球祭孔大典》;山东曲阜祭孔代表团亦首次来港参与祭祀仪式。  

  香港回归十周年暨孔圣诞环球庆典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席、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在典礼上致辞时表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岳降二千五百五十八年环球祭孔大典,是一场规模宏大,场面壮观的祭孔盛典。香港回归以后,成功落实“一国两制”,社会稳定,经济欣欣向荣。今天举办空前盛大的祭孔大典,将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他强调,是次祭孔大典,将让全港市民及世界认识中华民族的大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加深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增强炎黄子孙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建构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典礼上,主办单位之一的孔教学院首次邀请了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祭孔代表团二百名团员,来港参与祭孔仪式,这是该队伍首次到港。加上二百名孔教学校的学生当持旗手,一共有近四百人参与该次祭祀仪式。

  祭祀仪式约一个多小时,恭迎山东曲阜圣土圣水的仪式后,主祭官诵读祭文,包括迎神、三献礼及送神礼。仪式中,祭孔代表团表演了属于最高规格天子级的八佾舞,由六大乐舞篇章所组成,包括《天人合一》、《与时偕行》、《万世师表》、《为政以德》、《九州重光》、《天下大同》。

  大会推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歌舞表演有八德舞、六艺舞及五十六个民族大汇演,并有本港歌星献唱。此外,还有万人诵读孔子著作《礼运大同篇》及向孔圣像行三鞠躬礼。

  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助理王如登、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齐晓飞、大公报社长王国华等,以及香港特区官员、各国驻港领事、环球著名孔教儒学学者、资深教育家、香港六大宗教、社会团体、各大、中、小学生等,济济一堂,到场参与这一盛事。

  “祭孔大典”是香港回归十周年暨孔圣诞环球庆典系列活动的重头项目。此次祝圣大典由香港孔教学院、香港大公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主办,香港华人庙宇委员会协办。(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07-12-18 12:56:16 | 只看该作者
孔子学院何以开遍全球?

  以孔学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对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有着直接的劝诫作用,而且还与西方文化有着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处。这恐怕就是“孔子学院”遍“球”开花的内在原因。

  4月初,一个澳大利亚学生告诉到访的中国总理温家宝,南澳地区刚刚成立了一所“孔子学院”。其实,早在几年前,中国政府就决定大力推动“孔子学院”的建设。这件事至今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海外舆论也对此议论纷纷。美国和欧洲一些报刊还在显著位置刊登出中国各地祭孔的大幅新闻图片,并配以各种言论。有的大加赞扬,有的表示疑惑,有的还与中国国内的各类社会问题进行了牵强附会的“联想”。

  汉语热方兴未艾

  实际上,仅就中国政府实行这一举措的直接动因来说,并不复杂。它只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外的所谓“汉语热”的需要,使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更有力度更有计划更有规模而已。当然,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强化和有力推广,势必带来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这也是应有之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明确的目的,所以建设“孔子学院”也就有了明确的性质定位,即“在全世界推广汉语”,学院为“非盈利性社会公益机构”。

  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举行了挂牌仪式。2005年6月,美国马里兰大学同意建马里兰孔子学院。同月,在瑞典首都建立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一事也达成协议。仅隔一天,东非国家肯尼亚也同意在内罗毕大学设置孔子学院。紧跟其后的还有乌兹别克、英国、泰国……按照这个势头,中国政府计划建立百余座“孔子学院”的想法恐怕不会有更多困难。

  即使如此,以在世界推广汉语为宗旨建立“孔子学院”的举措似乎还有点“赶不上”方兴未艾的“汉语热”。据保守一点的估计,全球现在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3000多万。在美国,汉语已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国语种(当然,在学习者的数量上,汉语与西班牙语还相距甚远)。在法国有百所大学设有中文课,在韩国也有百所大学有中文系或中国语系。当然,推广汉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政府为此十分重视学习与借鉴德国在世界各地(包括北京)建设“哥德学院”的成功经验。同时,西班牙政府建立“塞万提斯学院”的各种方法,也使中国有关部门产生了很大兴趣。看来,以本国的“世界级的名人”作为旗帜推广本国的语言,促进交流,扩大影响,传播文化是一件可行而有效的思路。

  千年智慧具魅力

  毫无疑问,在全球各地建立“孔子学院”之所以能在起步阶段较为顺利,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在世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它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在促进各国可持续发展、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以及解除贫困、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强大,这些都成为“汉语热”不断高涨的助推力,也是“孔子学院”计划得以顺利开展的助推力。

  但是,另一方面也在于世界各国政府和海外非华裔人士的鼎力相助。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鼎力襄助的背后是千年孔学的千年智慧。更广义地说,是这种智慧在今天对世界人类仍然具备的魅力。

  中西文化异曲同工

  那么,以孔学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究竟有哪些内容可以惠及今天这个纷纷攘攘的世界呢?我认为至少有三点可以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第一点是“励志”,即“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是说,不管什么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像不断运动的日月星辰一样,总要不断地去追求、去超越、去奋斗、去发现。第二点是“包容”,即“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是说一个人一个国家都要像宽广的大地那样有胸怀有度量,只有那些最有道德的人才能包容世界万物。反过来说也同样,那就是最大的包容就是最大的道德。第三点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合一”,这是在说,人与宇宙万物是一个整体,破坏了某一个环节某一个部分,整体也就出问题了,甚至不复存在了。想想吧,这三点内容是不是在今天有着极强的现实性?它们对于建立一个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国家与国家和谐的世界将有多么大的启发啊!

  也许有人会说,孔学的这些精神是否过于乌托邦了,这种构想难道在现实生活中有立足之地吗?这种以人的道德伦理以人的自我完善为基础的学问是否能解决当代世界那些最急切的现实问题呢?的确,以孔学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把哲学思辩、道德修养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的文化;是对东方社会几千年历史发展,包括经济政治科学人文等实践成果的抽象;是对东方人类精神活动和精神走向的概括与总结。当然,它也必然包括着普世原则和人类的理想成分。特别是它所格外关注的尊重人性、人性的回归以及人的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不但对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有着直接的劝诫作用,而且还与西方文化有着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处。被人称为西方大学的精神先驱的洪堡和席勒,不是就曾为创办大学规定了明确的使命吗?他们认为,塑造性格,造就伦理,培养和教化能感受真善美的人,能领悟人的尊严的人,是教育的根本。其目的“就是使人们的自身的各种力量构成一个最崇高最和谐的整体”。而中国的孔子和许多同时代的志士贤仁也早就主张“士志于道”“明道济世”。再早的《左传》也说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由此可见,从尊崇道德、尊重人的教育观来看,孔子与西方教育先驱者的心是如此接近与相通。

  我想:这恐怕就是“孔子学院”遍“球”开花的内在的精神原因。

  来源:香港《大公报》 文:秦晓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07-12-18 14:28:05 | 只看该作者
每四天诞生一所孔子学院
    《环球时报》2月20日报道: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也就是说,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四天诞生一所:“孔子学院”为何能建这么快?》)。在世界各国争相推广本国语言的潮流里,何以中国“汉办”(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简称)只须“顺势而为”(汉办主任许琳语),就能有如此惊人的成绩?里面有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首先,当然是我国国力的快速增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世界各国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力。毫不夸张地说,“汉语热”正风靡世界。在英国、韩国、日本、美国,学习汉语的人都越来越多。我的女儿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任汉语教师,同时受聘于三所学校,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据她说那里的幼儿园也要求开设汉语学习的内容。汉语以学习难度大著称,世界上竟有这么多人知难而进,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说到底,大家看到的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商机。正如美国罗得岛大学校长对许琳主任说的,“我不是为你,而是为我自己,罗得岛大学是培养工程师的,现在中国的各种大工程是世界上最多的,学了汉语,我的毕业生才有更好的机会。”
    其次,我国大力倡导的“和谐世界”的理念正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和支持。2006年一年中,世界上有过半数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来我国访问,我国领导人的足迹也几乎踏遍了世界各国。我国对国际上重大事件的参与和发挥的积极作用,更是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认知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各国已经从对“中国威胁”的莫名恐惧中开始解脱出来,确认了亲善友好的中国形象。要深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自然要通晓这个国家的语言。要和一个国家建立密切的友谊,也必须通晓这个国家的语言。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汉语热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正像许琳主任说的:“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
    第三,自然还和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有关。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各个国家、民族的相关性越来越强。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人可以无视中国的存在。各种文化在不断交流中不断交融,共同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汉语加快步伐走向世界,既是中国软实力快速增强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这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在全球汉语热的大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以博大的胸怀广泛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一方面要珍惜和发扬我们祖国的优秀文化。决不能再数典忘祖,以自惭形秽的弱国心态对待外国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07-12-20 13:00:28 | 只看该作者
听说就是儒家把中国人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08-1-4 17:55:48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08-1-4 18:18:24 | 只看该作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08-1-4 18:19:01 | 只看该作者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08-1-4 18:19:41 | 只看该作者
虽千万人,吾往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08-1-4 18:20:20 | 只看该作者
小子可群起而攻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08-1-4 18:20:51 | 只看该作者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08-1-4 18:21:15 | 只看该作者
三月不知肉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08-1-4 18:21:47 | 只看该作者
食不言,寝不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08-1-4 18:22:28 | 只看该作者
君子慎独。

过午不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08-1-4 18:25:16 | 只看该作者
一瓢食,一箪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幸也早死,今也则无。

---有人问孔子,在春秋战略的乱世,有没有可以嘱托大事的弟子。
(孔子大弟子颜回).“今也则无”的“也”,在古代,是发作Ya音的。

可能是孔子在哭吧。

[ 本帖最后由 thail08 于 08-1-26 14: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程 ( 京ICP备10041392号-1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二街8号1510 邮编:100080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199号  

GMT+8, 24-12-23 23: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联系我们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